❶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伴隨著新課改,大家熟悉的名詞術語就是:創設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經歷過程,並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實踐著。然而,凝眸反思,在課改初期,我們都茫然過,我們的課堂實施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行為,固有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並沒有實質的改變,甚至丟了課堂最寶貴的東西——有效。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隨課改的新思想理念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冷靜地反思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大家熟悉的這些名詞術語又有多少真正的落到實處、收到實效了呢?有人說時效性時課堂教學的生命,那麼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就有了當今的焦點,為了切實提高小學數學的湯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呢?我認為具有實效性的課堂一定是講求高質量的教與學的過程,一節高效率的數學課必然有很多因素組成,下面就結合實際情況,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對教材的理解與使用
我們現在使用的數學教材是北師大版的,著套教材給老師留的空間很大,而且就知識本身而言,無論是它的內涵與外延還是深度和廣度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著也要求教師要很好的把握。比如一年級教材中「零的認識」一課,就對「0」的意義進行了拓展,以往的教材「0」就表示一個也沒有,而現在的教材則不單純是這樣了,它不僅表示一個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和分界線,像「零度」它是有具體溫度的。在這套教材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教者在教學時,除了藉助書中提供的信息之外,還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再有就是現行教材在編排的時候,盡管力爭貼近學生的生活,但由於地域不同、城鄉不同等多種因素,教材編排的情景也存在著不符合學生的實際,著就要求教師們教學時要根據學情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的、恰當的二次開發,要精心組織教材,努力為學生提供科探索性的,科操作性的,便於交流的學習內容,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教者只有在正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才能准確的把握教材,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才能收到教學的實效性。
二、創設情境
現在的數學課堂,教者都樂於去創設情境開診教學。者就要求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必須蘊涵數學問題,而且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具有挑戰性的,是為教學而有目的的一種預設,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切記千萬不能讓情境只成為一種擺設,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學習。現在課堂上經常創設的情境有:通話故事情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等。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平均數」的教學時,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他把全班的學生分成兩組,每個小組按要求挑選隊員,哪個小組排球的總數多哪個小組獲勝。老師的要求是:第一小組選出來6名同學,第二小組選出來4名同學,比賽開始了,比賽的結果不言而喻,第一小組贏了。這時第二小組的同學有意見了,他們認為這場比賽不公平,要求重比。這時教者緊緊的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因勢利導,他就說「同學們,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不重比了,你們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讓比賽變得公平 。」學生就積極的動腦筋想辦法,從而引出了求平均數。這個情境就是利用了學生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素材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真正的理解了平均數產生的意義,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這個問題。學生學起來也就感到有趣、實在、易懂,就會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的願望,課堂教學也就真正的收到了實效。
三、有效的探究
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內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那麼親歷這個過程的最好方式就是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要在課堂上有效的時間里有效的開展探究性學習,老師的組織尤為重要。首先,老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持探究情境,我認為這個情境應該是模擬的,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其次是探究的形式要靈活,根據教學內容可以是個人探究,也可以是組內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教者要積極參與,並給學生必要時的援助,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探究活動。其三,就是老師要組織有效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的過程中,多數是組內的互動與交流,大多數同學對其他小組的探究情況並不知曉,這時老師要組織好全班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講解、表述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獲。
四、 精闢的講解
在課改的初期,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誤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麼在知識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研究、合作等方式,自己去學,老師不能講,只要講就是走老路,課堂上只要學生能討論、能交流、能合作就好,不管有沒有必要。/結果是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後師生都不清楚對所學的知識究竟掌握了多少。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一節課是否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不在於老師講不講,而在於老師講什麼,用什麼方式講。課堂上老師必要的講解有時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知識的關鍵處,老師精彩的點撥可謂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對課堂的有效控制,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
五、媒體資源的恰當使用
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發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於優化課堂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多媒體資源集聲、像、色、光天一體,有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化抽象為具體,化表態資源為動態生成資源,讓我們的課堂耳目一新。現在可供我們使用的媒體資源很豐富,農遠工程為我們提供了下載資源和光碟資源。遼陽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平台,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網上資源。優質的資源關鍵在地使用。老師在課堂設計和媒體運用時常常容易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與動畫效果,而忽視了學生的注意規律,導致學生最終的注意落點不在教材,而在媒體。過多的無意注意也會使學生無法專心於視聽媒體所蘊含的教學內容,降低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上應把握住運用多媒體的最佳時機。1、用於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時;2、用於活化教學內容時;3、用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之時;4、用於習題的設計等等。總之,在教學中靈活、合理、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能在充滿現代化科技教學的環境中,置身於濃濃的現代化課堂氛圍中,真正嘗到了科學技術給我們學習帶來的歡樂,就會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對課堂生成的把握
課堂生成性資源,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涌現出的新的超乎預測的生命信息。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過程,無論老師預設的多麼充分,也難以預料課堂中出現的各種情況,變動不居的課堂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孕含了豐富的生成性。老師應該靈活地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學生的真實認知點上綜合把握,應學生而動,應情景而變,敏銳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點,才能演繹不曾預料的精彩。
有這樣一個案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上課伊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方形,然後引導學生說在哪些物體上見過這個圖形。接下來老師給每個小組准備了長短不同的小棒,讓學生動手擺長方形。因為他們對長方形的認知很豐富,所以操作起來很容易。動手操作之後,老師指定一名學生到實物投影前擺長方形,可是這個學生不知是緊張還是怎麼著,怎麼也擺不好,下面的同學急的直喊:「歪了!歪了……」這里老師安慰那個同學,沒關系,別緊張,你的意思是這樣的,老師幫助把長方形給擺正了。有了圖形,下面老師開始引導學生根據剛才小棒的選取探求長方形的特徵,然後是角的特徵……
上述老師的導入不能說不簡潔,構思不能說不精妙,態度不能說不和藹,但是,就同學說「歪了」這一環節的處理來說,他的確不能算是一個智慧的老師!因為他沒有資源生成的意識,所以他意識不到那「歪了」是一個多麼好的生成資源,更別說是利用了。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說,用四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歪了」太正常了,老師沒有意料到這一點已屬可惜,可貴的是孩子們天真無邪,急得直喊。細想一下,這「歪了」不正是孩子們對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的最直觀最形象的解釋嗎?老師讓學生擺長方形的意思很明顯:通過小棒的選取,感受到邊的特點,然後再通過用三角尺量角,引導學生認識角的特徵。可是對長方形來說,邊和角的特徵應該是並列的,為什麼非要先此後彼呢?上述活動中老師的預設是先認識邊的特點,而實際活動中,學生的「歪了」就是對角的真實認知起點,老師採取了漠視的態度,跳了過去,如果能意識到這個生成資源的可遇不可求,緊緊地抓住它,並且地調整預案,先就這個「歪了」來引導學生理解角的特點,是不是更能顯示出老師的敏銳、靈魂和智慧呢?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呢?
因此,教學時教者一定要抓住課堂上演繹出來的瞬間的精彩,及時的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七、設計豐富多彩的練習
練習在數學教學中作用是功不可沒的,因為能及時地對新學的內容予以鞏固;能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練習反饋及時調控自己的教學,所以練習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環節。因此,習題的設計一定要精、要新。那麼練習的設計就應該有層次性、趣味性而且形式多樣。
❷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向40分鍾要效益
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就數學課而言,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的教學,要想上好一節40分鍾的課,我們老師要花的備課時間遠遠超過40分鍾。
1.備教材
備教材, 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編寫思想和編寫體系, 弄清楚教材每課內容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 尋找教材內容和學生現實生活的結合點, 盡量引入學生經歷的生活學習實例, 把教材變「 活」, 使教材內容演變為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或學習場景, 營造出輕松的興趣氛圍, 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種生活體驗。
小學生所學的數學材料一般比較簡短, 形式單一。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盡可能把這些材料放入能耳聞目睹的情景中去, 使學生覺得一節數學課上學到的不僅有少量單詞或小段對話, 還有一些能在許多場合用得上的語言材料。據調查,小學生們普遍希望數學課上氣氛輕松, 教師授課幽默詼諧,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因此, 備教材時, 要先考慮模擬現實生活或學習的情況, 多創設一些學習情景, 打破教材限制,豐富學習內容; 其次, 把會話中的新詞彙或難理解的句子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結合起來, 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引導學生用多種素材開展口語交際操練, 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的熏陶和教育,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2.備學生
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班的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多接觸、多談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動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個別差異;弄清每個班的整體差異和特點,然後才能「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針對不同班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准備不同問題等。
3.備教法
備教法就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 教師准備在課堂上選用什麼教法、培養學生哪些學法或學習習慣。在教學方法的准備中, 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方式, 要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的總體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 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通過討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組合作等方式, 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 學習和使用語言知識,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掌握正確的發音、語調、與人交際、理解記憶等學習方法, 完成學習任務, 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 要積極促進數學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 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以及協作、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教法採用應能促進學生用數學與他人交際, 在培養和提高學習數學興趣的過程中, 發展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 還要考慮數學興趣的培養和塑造, 如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讓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展數學興趣。
二、上好課,是減負提質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不是備好課就一定能上好課。上好課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學生的配合說到底還是在於教師,在於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意跟著你走。
1.新課的導入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是至關重要的。導入的方法很多,游戲導入,情景導入,多媒體導入等,如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學生還不太明白數學是怎麼一回事,我就先給他們欣賞了一首英文歌「Hello」來導入新課。英文歌曲好學易唱,而且小孩子都喜歡音樂,在愉快的氣氛中導如學習,會感到很輕松。
2.創設情境,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
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我們的教學設備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多媒體進入到課堂中來,我們老師可以藉助它來徹底改變一下我們的教學模式,多媒體集音,形,意於一身,且便捷,准確。以數學教學為例,我們可以把書中的單詞物體都用多媒體呈現出來,不用老師多廢唇舌,學生一看就明白。課文中的對話我們也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小動物配上朗文進行播放,學生會更加投入。一些難以描述的場景,我們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呈現。
此外,我們也可以創設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創對話,這樣不但避免了教師反復講解操練的枯燥無謂,更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3.課堂中的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其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使教師獲取數學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學生,要多點寬容。在他們答對問題時,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與鼓勵,讓他們成功的信心日益增強。
三、作業要有針對性,要適量。
每節課都應該有當堂練習,當堂練習,可以及時反饋,使老師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做到及時查漏補缺。同時要科學安排作業明確要求「把學生的書包重量減下來,家庭作業量減下來,課外活動時間多起來,睡眠時間多起來。很多教師喜歡搞題海戰術,認為熟能生巧,練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實不然。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我們應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布置不同的作業,讓後進生可吃,中等生吃飽,優等生吃好。而且,作業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多,讓學生產生厭惡感。
總之,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就是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道德素養,情感素養,就要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感特點,達到感在人心者,莫先於情的效果。在教學時,要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教師的情感,態度會感染學生,教師上課要激情飽滿,讓激情走進課堂,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構建充滿情感的教與學。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始終以高昂的情緒和精神振奮的心理狀態,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教學中來,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的關鍵一步。(從網上搜的,你可以看看。)
❸ 小學數學教學怎樣計算時間段
先用整點相減,再用分相減,如分鍾數不夠就在小時中拿出一小時作60分加上原來的再減。對應分鍾後者小於前者的應向後者的小時借1小時,即60分鍾。
1、這樣後者的時間表示就為:
(A-1):(B+60)。
如:09:20到13:10
計算過程:
13-1=12
10+60=70
12-9=3
70-20=50
所以時間段為:
3小時50分。
2、再如:7:50到15:10分, 15-7=8時,10-50不夠,變為60+10-50=20分,8-1=7時,經過的時間為7:20分。
學習數學時鍾主要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既然是對數的一種感悟,它就不會像知識、技能的學習那樣立竿見影,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積累經驗,經歷一個逐步建立、發展的過程。具體做法是如下。
第一,重視低學段學生對數的感覺的建立,並在數感培養上處理好階段性和發展性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數感,第一學段教學是重點。《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展數感。
」教學要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方式,提供實物,聯系身邊具體事物,觀察操作、游戲等都是較好的方式,如剛入學的兒童在認識10以內數的時候,應該通過實物、圖片等,將數與物對應起來。然後,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逐步提升和發展學生的數感。在第二學段應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如時鍾在生活中作用。
第二,緊密結合現實生活情境和實例,培養學生的數感。由於現實生活情境和實例,如時鍾與生活密切相關。
❹ 怎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此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師課前准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個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必定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那麼,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俗的講,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應該合理得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要進行區分,由於不同級的思維發展水平不一樣,因此相應的教學進度也要區別對待。
其次,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也要有所區分,這樣能夠避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從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可以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著就很順利、迅速的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是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應多多給予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經常給予學生贊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2、巧設問題的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安排這樣的情境:「小紅、小蘭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並急於想了解,於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3、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在此,我們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而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鏡面對稱的特點是,可以讓學生自帶一面小鏡子。首先讓學生照一照身邊的物體、數字、人在鏡子里的成像,這時會有學生發現,「鏡子里的數字倒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問繼續追問:「怎麼樣倒了?是上下倒了還是左右倒了?」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其次,讓學生在課後看鏡子里的數字或時間,運用兩次鏡子的成像將原像還原。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重視課後與課堂的緊密銜接性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後聯系密切。課後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發展的空間,這樣不僅能鞏固和發展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
但是由於學生思維發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識的教學往往分幾節課或分幾個學期來完成,這樣就更需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和系統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兩步應用題,以如下例題為例:
「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單,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幾件?」這類題目是從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根據一個問題和一個一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問題所需要的條件。
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由復習相關的一步應用題開始,使學生容易看到兩步應用題與一步應用題有什麼聯系和不同點,從而較快地掌握兩步應用題有什麼聯系和不同點,從而較快地掌握兩步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著要求學生對一步應用題的知識有較好的掌握和應用,因此要重視相關部分知識的課後復習。正是在注重課後復習的基礎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❺ 小學數學優質課要講多長時間
大約50到60分鍾因為數學如果講的深入一些就麻煩點
❻ 怎樣上好一堂小學數學課時間怎麼分配最合理
小學數學計算口算是必備技能,所以每節課前用3-5分鍾練習口算,8-15分鍾學生自學(主要是回閱讀新課答內容,一開始他們是沒有預習能力的,你要領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10分鍾左右精講精練(巡視課堂發現問題,突出問題精講,其實就是解決重難點),反饋訓練,總結。
❼ 小學數學一堂課合理的時間分配應怎麼做
小學數學計算口算是必備技能,所以每節課前用3-5分鍾練習口算,8-15分鍾學生自學(主要是閱讀新課內容,一開始他們是沒有預習能力的,你要領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10分鍾左右精講精練(巡視課堂發現問題,突出問題精講,其實就是解決重難點),反饋訓練,總結。
❽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
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在於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時效性如何,直接關繫到減負增效能否落到實處。現就結合我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從課前准備、課堂組織、教學過程、練習設計、質疑問難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課前准備要充分
(一)靈活處理教材,提高課堂時效性
l、刪改教材內容
隨著社會的進步,老教材中許多的常識性知識與現在不相符,刪改教材勢在必行。例如在上《元、角、分的認識》這節課時,考慮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幣,教學時教師可適當刪去教材中一些分幣的習題,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價格(如一支圓珠筆2元5角等),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上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兌換人民幣游戲(如我手中有10元錢換成零錢可以怎麼換?),模擬商場購物(如今天你生日,爸爸給你50元錢,你打算怎麼花?)等開放性活動,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錢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進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2、重組教材內容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准確把握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起點至關重要。如果教師重視知識的遷移,就有利於學生藉助原有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新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教學《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時,教師可利用學生已經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解法是用「單位1的量×對應分率」,那麼在講「求一個數與它幾分之幾的差或和是多少」的這兩種應用題時可以合起來進行教學,對教材進行重組,關鍵要讓學生發現這兩種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知道它的難點在於找准它們的對應分率。這樣通過比較、發現各自解法,更有利於學生真正理解。
3、充實教學內容
(1)密切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中力求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適當選取和補充一些學生實際生活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創新的興趣。
例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先讓學生自由發言,嘗試用數字去刻畫他們所熟悉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現象。如:奶奶今年84歲,班上有56名同學等等。有一位學生還能說出,教室牆上有一幅瓷磚拼成的畫,橫著鋪了13塊瓷磚,豎著鋪了7塊瓷磚,一共是91塊瓷磚。通過這些素材,使學生充分感受至到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實踐意識。
(2)加入一些有一定彈性的教學內容,有利於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發展,給學生的創新提供空間。
例如,在《統計知識》的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內容:調查一個書店的售書情況,如新苗書店一個星期內的售書情況如下:科技書208冊,文藝書294冊,工具書65冊……
①根據調查得出的數據製成統計表。②根據製成的統計表,你能提出什麼問題?③如果你是書店的經理,在進書時該怎樣考慮?不同的學生根據不同的調查結果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思路,體現出學生不同的水平,從而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3)適當安排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
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又在實踐中運用,教學中要加強實踐活動內容。通過實踐,既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又可以培養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分類》時,可以讓學生將帶來的物品(如蘿卜、胡蘿卜、馬鈴薯、蔥、蒜、蘋果、香蕉、雪梨等)分類,想怎樣分就怎樣分。大部分學生按水果和蔬菜分成兩類。少數學生還能按這些物品是否長在地里為標准來分類:如蘿卜、胡蘿卜、馬鈴薯是長在地里的,蘋果、香蕉、雪梨是長在樹上或樹莖上的等等。多樣化的分類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4、拓展教材練習
在設計練習時,我們突破教材練習的限制,對教材現有的習題和活動形式作一些必要的改革,適當補充一些開放題,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空間。
例如,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我設計這樣的開放題:「用小棒擺出長方形,比一比,看誰的擺法多。」有的學生用六根小棒就擺出了一個長方形;有的用八根、十根擺出一個長方形;還有的用了更多的小棒,擺出含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組合圖形,充分發揮了他們無限創意和想像力,拓寬了學生探究學習的空間。有時,我們還可改變布置書面作業的傳統做法,多布置一些實踐操作題。例如:「回去量量你的床鋪的長度」、「找一找家中物體表面的平面圖形」、「買一千克重的菜」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
(二)整合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時效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課堂教學目標,這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如何有效地實現這三者的有機整合,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焦點與難點問題,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的保證。
教案的設計、教學具的准備、練習題的選擇、問題的預設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上課前仔細認真地去准備。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只有精心地做好課前准備,才能在上課時胸有成竹地面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有了這些課前准備,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更高效。
二、課堂組織要巧妙
教師要巧妙組織課堂,首先要在各個教學環節採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設置一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片斷,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學生熟知的生活常識入手,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
其次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求精煉、准確、生動,有啟發性,不能重復羅嗦,以免讓學生厭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有一些幽默感的語言或誇張的動作,自然的詼諧一下,引來課堂的笑聲,使課堂氣氛更活躍,更有生氣。有時結合教學內容,還可以充分利用最簡便的學具「手」來幫助學習。
再次教師要學會賞識。針對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心理特徵,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在適當的時候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一句「你真棒!」、「你真能幹!」等激勵性的語言,一個贊賞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或大家送給他的熱烈掌聲,都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
課堂組織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班級不同情況的學生教師可以機智靈活運用,採用不同方法因勢利導組織教學。組織教學中要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方法為主,保證課堂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力求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過程要優化
所謂教學過程最優化,就是在規定時間內,使學生在教養、教育和發展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切實做到「輕負擔、高質量、優素質」。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時的一些細節,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1、擬定最優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把握著整個教學過程的導向;擬定最優教學目標是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前提。最優的教學目標應具有全面性、適度性和區分性。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材,合理安排課時教學內容,克服隨意性。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考慮學生實際,做到密度恰當、坡度適當、深度得當。對於學生剛接觸到的新知識,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難點的,內容應適當少安排。有些知識雖然是學生剛接觸到,但難度不大的,可以利用舊知識遷移的方法,另外可適當多安排些內容。這樣,可以從教學內容上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選擇最佳教學方法。
要取得教學的「最好效果」,就要通過最佳教學方法來實現,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關鍵。要改變重教不重學的狀況,就應把學法研究列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探討中。
四、練習設計要有效
課堂練習是例題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提高,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上,不僅要體現新的課程理念,更要成為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有效工具。
有實效的課堂練習既要考慮到知識的鞏固,又要考慮到能力的培養,還應盡力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接受,都能有所提高。「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質疑問難要鼓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教師應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覺的朋友」或「服務生」的身份出現,創造一種推心置腹交談交流的氣氛。對於提出問題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不管所提的問題是有思維價值的,還是幼稚可笑的,都應肯定學生是動了腦,在思考,切實維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平時我們的教師還要向學生強化這樣的觀念:能提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是愛動腦的孩子,讓學生以能問、善問為榮,從而樂之愛之。
質疑問難環節中,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能讓學生自己解答的,教師不要搶答,學生答不上的,教師再答;如果連教師都答不上的,我們教師一定要非常真誠的說;這個問題把老師都難住了,課後老師和你們一起研究,一定會找到正確答案的。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底蘊,如果真出現了被問住的現象,也不要不懂裝懂或是嚴厲職責學生;你提的是什麼古怪的問題啊,坐下!那樣,我們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會被你的一棒子打死。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是學生走向自信與成功的橋梁,沒有問題的課堂不稱其為充滿活力的課堂,沒有問題的課堂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學生,造就不了具有高水平的教師,重視對待課堂教學中的質疑問難環節,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效性提高的保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門魅力無窮的藝術,教與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只有不斷地學才能更好地教,在實踐中學,在生活中學,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才能有出路,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❾ 如何挺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備課時要精、細化,教學目標要明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目標明確,這樣才能是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導」和「學」有序。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精、細化。要通讀、鑽研教材,弄清講這節數學課的重、難點是什麼?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什麼?該准備什麼教具?主要讓學生掌握些什麼基礎知識?訓練學生哪些能力?要向他們滲透那些情感方面的教育等等。還要備學生,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教學方法,配套例題、習題,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等。這樣,老師在上課時才能按照既定目標,把這些環節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在教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成大面積提高。教學方法要科學化。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手段是實現目標的主要措施。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准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當堂驗收教學效果,輔導差生學有所得。具體體現在:當堂作業當堂完成,當堂處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做,既有利於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又有利於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減輕了學生的過重負擔。
❿ 如何合理安排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教學進度,教學時間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回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答教材編寫特點等要瞭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