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發布時間:2021-02-15 23:30:16

⑴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論述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滿堂灌」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慾,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我很慶幸,趕上了新課程改革,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一堂堂充滿生命張力的語文課堂。我以為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的活力,就要給學生一個輕松、自由、開放、活潑、創新的課堂,讓學生動起來。
語文教學是一台戲,戲的氛圍怎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課堂是教師教書,學生學習的場所,創設怎樣的教學課堂,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下面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創設「情感的教學課堂」, 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
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充滿熱情地去學習?記得,教育學者顧泠沅曾在報告中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在教學中,我注重把學生帶入課文中所描繪的社會和自然環境中,讓他們仔細品味,受到熏陶和感染。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在每篇教學的開始,我都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語氣,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給學生展現一個「充滿激情的我」,從而引領孩子們度過那「激情燃燒的」課堂,如在教學《草原》一文時,我首先以騰格爾的一首《我的天堂》導入,讓學生產生疑問:騰格爾所指的天堂在哪裡?為什麼稱之為天堂?學生在音樂中想像了草原的風光,我便自然地提出「你想像中的草原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然後,演示了大量的蒙古草原風景圖。學生對這些圖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都全神貫注地欣賞著。雖然我們的學生沒有機會去實地參觀蒙古草原,但通過教學課件的演示,學生彷彿真的置身於茫茫草原之中了。當學生陶醉於美景之中時,他們便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鑽研課文。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身心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激情去誘發學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老師與文本之間進行真正的對話。
二、創設「對話的教學課堂」, 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
新課程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精心設計教案,充分調動學生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
1、讓學生「多說」。
在課堂上,教師應少「說」,做到精講,能不講就不講,把說的時間多留給學生。在設計問題時,易「大」不易「小」。問題「大」,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多,輾轉的餘地大,既能訓練學生的思維,也避免了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還充分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學生在初讀課文後,我們可設計如下問題:你讀懂了什麼?此問看似簡單,實則內容豐富。學生可以談讀懂的詞句段落,也可以談讀懂的思想內容,便能訓練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此外,教學中,當學生出現了疑問,卻憑借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的時,教師應恰當地讓學生互相議一議;當學生的意見出現了明顯的分歧的時候,教師應恰當地組織學生辯一辯,這不僅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更重要的是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答案掌握在學生手裡,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讓學生「多做」。
有一位低年級老師在教學「攀著」一詞時,不是讓學生說它的意思,而是直接讓一個學生到講台上去表演一下這個動作,形象直觀。當我們學習「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傳世名句時,學生的頭腦中早已浮現出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時不妨讓學生用自己的彩筆畫出這幅畫來,再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繪,豈不勝過那枯燥無味的串講詩意?學完《負荊請罪》後,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孩子們的表演慾望得到了最大的滿足。讓學生「多做」,在實踐中,在運動中,在活動中邊干邊學,讓學生的直接經驗與書本知識合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啊!
3、讓學生「多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課堂教學,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要避免繁瑣的分析。我們知道,前人在語言文字方面的造詣,與今人相比,真可謂天上地下啊!是因為前人重視積累感悟的緣故。寫文章好比用磚壘牆,心中無千萬磚石,怎能壘成萬丈高牆?現行蘇教版語文教材練習中的「誦讀與積累」,便只要求學生只熟讀成誦,而不必釋其義,已能很好體現這種精神。
三、創設「言語的教學課堂」, 讓學生在自由爭論中學習 。
如何學好語文?《新課標》認為學生是關鍵。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去「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時,我問學生:「三十年後是否能喝到老人的這杯濃茶」學生們踴躍發言,有的說:「三十年後,我們能喝到老人的這杯濃茶。因為老人豁達開朗,加上天天堅持鍛煉,他的身體非常健康,再說,現在我們國家的百歲老人也越來越多。」有的說:「我認為喝不到。因為老人生活艱苦,加上他本來就瘦,可能營養不良,況且七十歲了,還要干這么重的體力活,他能吃得消嗎?」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理解,不僅是他們對課文內容的不同感悟,也是他們不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我們要充分尊重他們的獨特體驗,為他們創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四、創設「開放的教學課堂」, 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學習。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於孩子們的一切!讓他們盡情地去體驗、探索、感悟,去展示自己吧!在課堂上孩子們往往期望老師讓自己展示收集的資料,這樣,無論課內或課外,他們都有極大的熱情去學習。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教師應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生活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源泉,是課室教學生活化的延伸,因為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所以,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讓學生觀察生活,再現生活,體驗生活,生活中孕育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聯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來學習語文。如「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很好地證明了這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應該眼裡有資源,心中有教育。
五、創設「感悟的教學課堂」, 讓學生在心靈的碰撞中學習。
教學中,引導孩子把作者的情感變為自己的情感,把書中語言變為自己的語言。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兒童的情感易於被激發,且兒童的認識活動一旦有情感參與,他們的認識會更豐富,體驗會更深刻。文學作品負載著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雙重情感交流。語文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與作者、作品中人物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靈對話,引起情感共鳴。因此,教師要善於撥動學生情感之弦,叩擊學生的心扉,激起他們的感情波瀾,從而使文本中蘊含的情感深刻地滲透到學生的心田。如在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時,我設計了幾個環節:1、與課題對話,閱讀預測;2、與文本對話,突出教學重點;3、與天游峰對話,感受它的險;4、與人物對話,對比遊人與掃路人;5、與掃路人對話,突破教學難點;6、讀寫結合,真情告白。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語言的「藕花深處」,踏上與作者心靈對話的「通幽曲徑」,讓學生潛入語言營造的精神氛圍、積極主動地進行體驗和感悟。
雖然改革很艱難,但它仍然可以成為一種享受,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我們就能找到快樂的理由,我們要給學生創設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語文課堂,這樣,才能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⑵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階段性課題小結

實踐出真知,應對照你的課題計劃一步一步去實施,才能結題。我只能告訴你,理論來源於實踐,再在實踐中完善理論,那樣的結題報告才屬於你自己的。

⑶ 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課前的導語設計內容要充實,要緊扣課文,還要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地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但小學語文的新課導入同其他教學環節不同,只是教學的橋梁。對它的安排,應全盤考慮,不能佔用過多的時間,以免喧賓奪主。 1、導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我們應發揮自身的睿智,有意識地創造與開發,創設行之有效的導入語,關注課前導入的細節,把這些細節生成教學活動的亮點,使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多樣,我們的新課導入應該各具特點。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著重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著重於渲染「情感」,幫助學生由表及裡領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可以著重於身邊事,平常事,理性地喚起生活經驗,去認識事物、去感知事物,提高寫作表達能力。如《家鄉的橋》,在學生的記憶里,家鄉只有極普通的水泥橋,由「橋」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出家鄉各種橋的名稱、特點等,進而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之情。 2、導入的內容安排應與新課的教材內容有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上課導入的好,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還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這一點已在教學實踐中被驗證。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前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如果把全世界各國的國土合起來,這樣就變得更大了。而地球還有沒有什麼地方的面積比陸地面積更大呢?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海底世界》。並緊扣課題提出疑點: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裡面的世界又怎樣的呢?抓住課文重點造成懸念,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激起了學生急於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提高學習興趣。 3、新課導入的設計,除了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校的設備、媒體的功能等因素作整體考慮,進行有效組合和調整。媒體的適當運用猶如「強心劑」,引起學生探新尋勝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望。如《智燒敵艦》一文,用投影儀出示阿基米德的圖象,「這樣一個人,就能燒掉敵人的戰艦?」讓學生在質疑中產生疑惑,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順勢導入新課。 幾種常用的導入方式 1、開門見山法 教師的開場白就直接點題,用准確精煉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課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或點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學這類課文時,為了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表現,教師就要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的內容。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闊秀美的江河湖泊,還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祖國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聞名於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現在我們一同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教師言簡易賅,簡潔明快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2、激情渲染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俗話說: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導入:1976年1月8日,為人民勞累一生的周總理去世了,他靜靜地躺在鮮花翠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軀。1月11日,周總理的遺體要送到八寶山火化。披著黑紗的靈車,緩緩地開過來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是首都幾十萬人湧上了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旁,等待著,等待著靈車開來,他們要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總理那親切的聲音了。十里長街到處是白花,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低低地哭泣……同學們,這是32年前的事情,你們沒有經歷那讓人心碎的時候,但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會讓我們了解當年的情景……這段感人至深的導語,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3、懸問設置導入法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學習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如課文《驚弓之鳥》的導入: 師: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 生:用箭射,用槍打…… 師:你們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羸,卻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

⑷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要使語文課抄堂永葆生命活力,教襲師的引導十分重要。這種引導貴在因情、因性、因勢、因人而異,具有很強的生成性、隨機性的特點。唯如此,語文課堂才能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奔騰著川流不息的生命洪流,學生也才能獲得充分的心靈自由去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⑸ 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課堂應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因此,教師走進課堂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想學,願學,樂學。只有當學生智慧的火花被點燃的時候,只有當學生情感的閘門開啟的時候,學生才會想學,願學。在課本、教師、學生的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那麼,我們怎樣引領我們的孩子去品嘗去享用這語文大餐。這正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要用智慧、心血及生命去思索、去實踐的。
一、設計精彩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語能扣動學生的心扉,激發學生的思維,它能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導入的類型有很多,有猜謎語,講故事,聽歌曲等等,根據不同的課文採取不同的導入方式,使課文的導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如,我在教學《竊讀記》這一課時,一曲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忐忑》,讓學生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繼而是眉飛色舞參與進來,在交流歌曲感受和聯系實際說體會之後,話題一轉,「林海音小時候就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竊讀記》,一起來感受林海音在竊讀時豐富的內心感受吧。」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急於想通過閱讀去了解課文,尋求答案。
二、發揮引導靈智,順應學生發展
要使語文課堂永葆生命活力,教師的引導十分重要。這種引導貴在因情、因性、因勢、因人而異,具有很強的生成性、隨機性的特點。唯如此,語文課堂才能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奔騰著川流不息的生命洪流,學生也才能獲得充分的心靈自由去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隨情引導
教學中,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自我感受」。運用得當,不僅可以成為課堂中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更能使之與文本所蘊含的情感相連,成為學生攀登獲取新知的階梯。如我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課時,學生對疼愛、慈愛感受得到,而對嚴厲的、負責任的愛卻僅表現出來理解不贊成的一面。其間正好有一個叫張學佳的孩子因不完成家庭作業而被父親打了,(這是我從其他學生口中知道的)於是,我問他:「你怎樣看待你爸打你這件事?」「他就是不喜歡我!看我哪兒也不是順眼!」於是,順情我順情引導,組織學生們對這件事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再現自己內心。其中,有很多同學都認為父親的行為有些過激,但那是恨鐵不成鋼的表現,如果張學佳能好好學習,即使成績不是很好,父親也不會這樣待他。讓孩子們知道有時候或許存在自己不理解父母的一面,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愛,它會警醒自己誤入歧途。以真實的事例引導學生,學生有話可說,理解深入。
隨性引導
教師緊緊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把學生獨特的思維、智慧、創造力當作一種精妙的課程資源來開發,「縱容」他們發出不同的聲音,從而使學生成為拒絕盲從、秉持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操守者。如我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問道:「他們就不怕死嗎?」在一陣「不怕」聲中,王海洋的一聲「怕——」顯得格外刺耳,同學們嘩就笑了。我一愣,遲疑半晌,然後請他說說你的看法。「他有他的孩子和妻子,有他的父母,要能活下來他們就會和自己的親人團聚的。他們很想活下來,可是現在卻不行了,要想活下來就當了叛徒,還不如讓他們去死。」求生是人的本能,但五位壯士在叛徒和死亡之間選擇了死亡,這正是英雄的五壯士最感人的一面,這樣的發言為英雄的壯舉增添了濃濃的一筆。
隨誤引導
課堂教學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課堂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甚至是錯誤。隨誤引導就是教師依據課堂上出現的錯誤,將錯誤當作一種課程資源來開掘的教學方式。這樣的引導,能促使學生在辨中求思,在思中求悟。如我在教學《毛主席在花山》一課時,一個同學讀成了huá山,同學們紛紛糾正,「這兩座山有什麼區別嗎?」「華山在陝西,是五嶽之一,那裡山勢險峻,是一個旅遊聖地。」「花山是河北的一小村子,是毛主席為了躲避敵人的圍繳的,他可沒有心思旅遊。」同學會嘩笑了。教師及時強調:「以後讀這個詞的時候可千萬別讀錯了。」
三、巧用教學「留白」,放飛學生想像
動情處留白
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情感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但教師的情感體驗不能代替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准確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寫法,才能細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懷完善人格。如講《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時,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讓學生體會毛主席作為普通父親和偉人抉擇的的情感體驗。當「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我彷彿看到了這位老人 」學生就一下子就進入了氛圍中,把自己的情感體驗深深融入到毛主席的思子情感中,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疑點處留白
質疑是創新的基礎,在課堂上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性教學的核心。有疑才能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探索問題的熱情,使他們對問題作更深入的思考。如教學《泊船瓜洲》一課時,文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可以怎樣理解?可以換作哪個詞?你覺得哪個詞運用最好?為什麼?這樣提問就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逐步體會「綠」字的傳神。
四、結尾拓展引導,留下無窮回味
葉聖陶說:「結尾是文章完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卻是真個完了。」(《葉聖陶論創作》)一節課的結尾,學生精力比較疲憊,注意力比較分散,思維比較遲鈍。因此,在「曲」終之時,教師可以留下一串「省略號」,目的在於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作更進一步的推理延伸。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結尾時,一曲閻維文的《母親》可能會勾起學生自己和母親曾經發生過的一些鏡頭,引發許多感想。這樣課雖已結束,而學生的思維活動卻在持續,一曲彈罷,繞梁三日不絕,這是課堂教學的最佳境界。
總之,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必須體現人文情懷,必須還學習以自由,還學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還學生以靈性和活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傾情展示,讓語文課堂洋溢著生命的激情和快樂。

⑹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激發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活力
語文教育家、語言學家呂叔湘所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麼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小學語文教師要上活語文課,首先要鼓勵和幫助學生不斷走向成功,讓孩子們找到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進取的原動力,並時刻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會提問,在課文中探究答案,以小組的形式,營造學生發言的氛圍,讓每組推薦優秀學生代表在講台上發言。在講台上,經過充分的准備, 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揮的舞台,這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譬如在教魯迅先生的《雪》時,筆者讓學生找出喜歡的句子,先在學習小組交流,然後在全班交流。一學生說:「我喜歡『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雷羅漢』,這寫出了小孩天真活潑、充滿生機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傳神、有趣。還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當筆者一問什麼是「呵」時, 大多數同學攏著兩手呵氣,一時課堂笑聲一片,活力迸發。
二、巧妙設計語文活動,引入游戲,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以及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安排活動的內容,選擇活動的形式。
如:和高年級相比較,低年級同學更適合開展「擊鼓傳花」以及運用電腦開展連詞成句、詞語接龍等語文游戲活動;和低年級同學相比較,高年級更適合於開展「成語游戲」、「片段欣賞」等活動。比如,在開展成語游戲活動時,老師在活動的一開始,就巧用實物投影儀映出四條成語,每條成語空出一個字,讓學生填空,填對一個得10分,所填的四個字就是「成、語、游、戲」。再如教《草原》一文,上課伊始,我告訴學生:草原上碧草連天,那裡有一群群肥壯的牛、羊、馬,有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你們想去看看嗎?學生頓時個個精神振奮,強烈的求知慾油然而生;接著播放VCD《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屏幕上展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藍天、白雲、草原、小丘、羊群,耳邊回盪著嘹亮的歌聲。學生臉上洋溢著愉悅、嚮往的神情,他們的心已經隨之飛到了遼闊迷人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去了。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相對而言,高年級應多開展一些「社教」、「科教」、「文學」等方面的活動,低年級更適合開展「文藝」、「體衛」、「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活動。有些內容更適合於開展小組活動,如背誦等;有些內容更適於開展班級活動,如語文游藝宮等;還有些內容更適合於全年級、全校活動,如「利用電視台示範朗讀」、「讀書節」等活動。在作文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猜粉筆頭的游戲,找四名學生,站成一排,讓坐在下面的同學猜粉筆頭在那位同學的手裡,這個活動讓同學們掌聲陣陣,喝彩不斷。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作文效益,達到了一石二鳥的目的。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

三、編寫課本劇,激情表演,讓學生在投入表演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些課文故事性強,人物對話多,動作鮮明,很適合表演。如《狼和小羊》、《三袋麥子》、《花瓣飄香》、《小稻秧脫險記》等,組織學生戴上自製的頭飾表演課本劇,讓抽象的文字活生生地再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同學們被他們栩栩如生的表演深深地打動了。表演之後,讓場下的小觀眾們給予評價,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其次還根據課文內容改編或續編。既增強了課文的藝術感染力,又滿足了孩子們的表演欲,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才能,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四、開放語文課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麼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可有一個學生卻回答得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後,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不斷地去探索語文教學的規律,使小學語文教學不斷向科學化、藝術化的軌道邁進。

⑺ 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一、課堂活力源自於教師充滿激情的誘導。

法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著名教學專家李吉林教師在「把握語文學習規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一文中指出:「情感是語文教育的『渠道』『靈魂』和『根』。而『教材--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便是教師的情感,教師用自己的真情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是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苗。」②一旦學生心靈「情」弦鳴響情感的火苗燃起,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能迸射出生命的活力。而作為課堂駕馭者的「撥弦」「點火」的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我們可以用飽含深情的導語去感染學生,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筆者在執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就是這樣引出的。「有句話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千萬家庭中,父母親都是那麼偉大與可敬,俗話說父愛如山,父愛是深沉的、凝重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朱自清先生的摯情感人之作《背影》,來一同感受這偉大的父愛吧!」這樣的導語激起了學生對內容的共鳴,為活化課堂教學作了感情上的鋪墊。

其次,可以用充滿激情的小結語,使學生產生回味感。

在執教冰心的作品《談生命》時,我這樣總結: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在這轉瞬即逝的生命歷程中,有苦痛也有幸福,哪一個多一點呢?全憑自己對幸福、對苦痛的感覺,有人說:「幸福是種感覺,關鍵在於你的一顆感悟她的心」。人應該經歷幸福和痛苦、快樂和悲哀,只有某種單一的經歷是不夠的。最後,老師用文中的一句話送給同學們:『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吧!這樣的結語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又怎能不情緒起伏而回味無窮呢?

再次,我們還可以藉助課文本身的情感力量來撥動學生的「情」弦。比如筆者在執教《安塞腰鼓》時,為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黃土高原上這一民間藝術的粗獷與豪邁,第一個教學環節就是我富有激情地把全文范讀一遍,范讀結束時,學生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這樣,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有了這樣的開頭,只要加以適當引導,又怎能會出現課堂氣氛僵化的局面呢?

於漪老師說得好:「語文教學傳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號。文中所描寫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傾注的情和意,所闡發的道理,就會叩擊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③筆者認為,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努力做到了這一點,語文課就會活力四射的。

二、課堂活力源自於學生的積極投入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要讓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他們的大腦才能興奮起來,他們的思維才能活躍起來,課堂氣氛才能真正活起來。

那麼,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呢?筆者認為,起碼要注意如下三個方面:首先要構建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在一種平等、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完成學習活動。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等人認為:「只有在真誠、理解的師生人際關系中,學生才敢於和勇於發表見解,自由想像和創造,從而熱情地汲取知識、發展能力,形成人格。」④可以說,民主的教學氣氛,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前提。其次,採用「討論式」教學方法,可以激活課堂氣氛。教師要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圍繞教學重點提出一些能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筆者在教學《我的叔叔於勒》一文時,提出了對菲利普夫婦的質疑:①、對於勒的躲避源於他們拮據的經濟條件,是小人物的自私與無奈的表現,人應該加以同情並原諒。他們對於親情的冷漠應該加以指責,他們應該接納於勒。②、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人們的行動指南是「金錢至上」這兩個扣住課文重點和難點的問題提出後同學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通過熱烈的討論,同學們對文章的閱讀進一步深化。這樣的課堂教學又怎說不充滿了活力呢?再次,要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這是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的具體體現。學生一旦養成了這種意識和習慣,課堂教學就會出現生氣勃勃的喜人局面。例如:有一次,筆者在執教《我的叔叔於勒》時,我說「有一問題要求學生們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於勒,他們會怎樣?」話音剛落,有個同學不假思索地說菲利普夫婦肯定會高興得要暈過去,有同學說這事不可能啊,富翁怎會和菲利普夫婦這樣的窮人同船……對此,我沒有立即評價,而是組織大家討論,經過積極發言,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假設情況,這句話重點應放在菲利普夫婦對待有錢的於勒與無錢的於勒的態度對比上,這樣的教學,不在於討論結果的正確與否,而是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收獲了思維的鍛煉與情感的升華。

三、課堂活力源自於師生想像力的發揮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語文教材的大部分內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特徵的,要深刻的領會這些教材內容,就應該充分發揮師生的想像力。葉聖陶先生曾以高爾基的《海燕》來說明閱讀文學作品時應展開想像的必要性。他說:要領會「海燕」這首詩,得在想像中生出一對翅膀來,而且要展開這對翅膀跟著海燕在閃電中間,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飛掠著。這時候,你就彷彿聽到了震耳的雷聲,恕吼的呼嘯,同時你還會體會到一場暴風雨之後,大地將被洗刷得格外清明,而飛翔在這種格外清明的天地之間是一種無可比擬的舒適愉快。不少事例充分證明,一旦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語文課就會滿堂生輝,活力四射。武漢教育學院教授韋志成先生對語文教學中運用想像作過如下論述:「一系列的教學環節無非就是調動學生的想像;開講話的精心設計,誘發學生的想像;指導學生預習課文,啟發學生的想像;設疑問難點,撥解惑,激發學生的想像;教師精講,畫龍點晴,啟發學生的想像。……」

總之,只要我們積極引導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大力開拓學生的想像空間,語文教學就完全有可能激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語文課堂就能成為有激情、有活力,令學生們都十分嚮往的場所。

春天是美麗的,因為她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語文課堂是迷人的,因為她富有詩意,魅力無窮。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始終沒有停下,就讓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繪出一幅新課改下語文課堂教學的美麗畫卷吧!

⑻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情趣

每門科都各自特點要善於發掘總些使興趣東西尤其語文教材課文都聲情並茂文質優美專作品要教屬能引起語文科特殊興趣少語文教師課娓娓聽講解、朗朗口朗讀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頂多不能超過三行半。視覺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閱讀全文

與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