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和美課堂小學數學心德

和美課堂小學數學心德

發布時間:2021-02-14 14:29:56

1. 如何上好小學美術課

兒童的早期繪畫是天真爛漫的,在他們的幼稚的作品中,我們既看不到細節,也看不到透視變形。兒童的運動控制系統不成熟,畫出的線條呈現出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不能 准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是能夠用線條體現出他們想表現 的那些物體的樣子來,可以看出兒童的內心世界所追求的美——童趣。 我在備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一冊美術第二課「看誰塗得更好看」時,根據學校的實際情 況進行了設計。我校沒有專門的美術教室,班級內人員多、空間小,比較適合彩色水筆和 油畫棒的使用。 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對學生的繪畫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准備用兩種材料讓學生塗畫,向學生滲透不同線條和色彩所表達的作者感情。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 不同作業形式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不以成人的標准去改變學生的夢想,不抹殺童心。 二、興趣是學生創造的強大動力 美術這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靜多於動,弄不好學生就會厭學,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 。為此,我在不影響傳授知識的同時想了許多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如課前小律動、小 組探究學習繪畫法、成果展示等。課中根據課本內容再穿插一些音樂,做一些適當的講解和 律動。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師愛。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關愛,以情換情,使學 生倍感親切,愛聽我的課。當學生心理處於樂於「接受」,將聽課視為一種「樂趣」時,就 會自然地由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 三、注重實踐,因勢利導 愛美、求美是人的天性,也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創造是兒童自我發展的需要,每 個兒童都有強烈的創造欲。根據兒童的這些特點,在他們對繪畫有興趣並能了解繪畫創 作的一般過程後,我要求他們自己思考,進行創作。兒童雖然沒有表現繪畫創作的高超 技術和技能,然而,他們有真情實感,表現沒有條條框框,沒有包袱,真可謂「初生牛 犢不畏虎」。興之所至,在稚拙的製作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種人生的真善美,一種天真童 趣。我對這一份兒童的感情和表現欲,因勢利導,順其自然,少干涉,少批評, 多鼓勵,從而在他們大部分作品中都可看到兒童們的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天真爛漫。 兒童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處處想親身感受,處處想實踐,他們不滿足於自己看看、聽聽、摸摸 、嘗嘗、嗅嗅,更重要的是想去做,要自己動手。因此,在教育和創作活動中我盡量少講一 些空頭理論,多給他們實踐的機會與時間。 四、多欣賞美妙的作品,激發創作靈感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可見多接觸美妙事物的作用有多大。由於我校 所處的地理位置離市區較遠,與外界聯系較少,外界的一些信息接收得少,但我盡我所能, 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為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多欣賞一些名家的繪畫作品,看其他省市小 朋友的繪畫作品,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去欣賞,對他們的做法不加干涉,只做適當引導。在 愉快的氛圍下,他們被美妙的事物所感動,從而激發起創作的慾望。 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審題能力 美術是一門綜合性的科目,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 學生一些良好品德、生活習慣和文學寫作與邏輯思維等方面的知識。它與許多學科有著密切 聯系。 美術與文學自古就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古以來,很多中國畫名家的詩、書、畫藝術 被後人稱道。在兒童畫創作教學中,我嘗試將詩、書、畫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畫古詩這種 特殊的命題畫教學,可多方位地對兒童進行藝術熏陶,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提高理解能力與 創新意識,愉悅學生心情。如畫《詠鵝詩》時,我先讓學生背詩,然後講詩,最後畫詩。一 般來說,人物與動物是畫面的核心內容。上課時我引導兒童抓重點,讓他們根據已掌握的繪 畫技巧,結合詩意表現畫面情景,使畫面主題更符合詩意,然後添加背景,營造氣氛,使畫 面達到和諧統一。再如我教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一冊美術第4課《泥巴真聽話》時,我首先在 黑板上寫出課題「泥巴真聽話」,然後分析,在重點詞句下畫線。首先是「聽話」,我問學 生:什麼叫聽話?學生回答得很有趣。接下來我又問:「那麼怎樣叫泥巴聽話呢?」課堂氣氛 一下就活躍了。我覺得學美術倒不一定是為了成畫家,成畫家的必定是少數人,更重要的是 通過美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動手能力、審美能力等, 培養學生不怕苦、有韌勁、團結合作、愛清潔、互相幫助的好精神、好習慣。 一堂小小的美術課滲透了美術教師對學生的濃濃情意和關愛,美術教師在課上既教書又育人 ,他們就像慈愛的媽媽一樣。誰的坐姿太偏了,誰的握筆姿勢不正確了,隨時都會得到老師 的提醒。手工課上,我讓每個學生都准備了一個垃圾袋,把剪下的碎紙裝到袋子里,既美觀 又 衛生。剪下的小紙片一旦掉到地上很難拾起,有的同學主動撿起自己散落地上的紙屑,還幫 別人撿,老師對其及時予以表揚,有利於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美術與校園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美術陣地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具有強烈的 感染作用。可藉助美術特徵,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融合時代精神布置教室環境,充分發揮學 生主體作用,利用美術課徵集班徽,開展校徽設計和各種校園標志設計活動等。學生的心靈 是可塑的,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可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紛呈的美術天地,讓學生主動地接受 感染和熏陶。 另外美術與音樂、美術與人文景觀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可見美術有多重要。

2.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和美課堂

如何打造具有和諧美的小學語文課堂,成為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的共同願景。教專師應當轉換傳統教屬學觀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創新精神,共同打造具有和諧美的小學語文課堂

3.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讓「錯誤」變得更「美麗」

錯誤,不管是來自學生的,還是來自老師的,都是很珍貴的課程資源,我回們必須小心珍答視並有效利用。我們要學會關注錯誤,正視錯誤,在錯誤資源中挖掘各種可生長點,有效地利用錯誤,使學生在錯誤中學會成長。這樣才會讓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才會讓師生張揚個性,充滿靈性!

4.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效率心的

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我們面臨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新要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形成高效、持久的課堂教學效益,越來越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我認為所謂高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在一定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最大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標准,是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最大收獲,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最大效益。高效教學不一定是教師認真負責程度的具體體現,而是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辛苦也是無效教學。
作為美術教研員回顧和觀察小學美術教學課程改革以來的種種情景,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怎樣才能使美術課堂教學達到高效?我認為,美術教學的高效應建立在本學科的特性基礎之上,從發展的學生個性角度出發,美術學科課堂教學結構應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對此,有必要重新認識美術教育和教學的意義,了解美術教學應該教些什麼,學生應該學習些什麼和怎樣去學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當代科學與藝術的綜合融會,美術教育之所以愈來愈被人們重視,是因為它事實上已經成為一種創造性的學科,其學科的歸宿感和自覺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由於美術所具有的形象、情感與審美等特徵,它更多從個性的角度來關心身邊的「小事」
,反映我們生活周圍構成的種種現象、形式。
概括起來,美術學科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運用美術形式有效地傳承文化;2.
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3.
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4.
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全;5.
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從教育的門類上來看,其呈現價值體現為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普通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語言,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從學科的本位價值取向來看,一是美術技法論——強調技法與社會職業目標(如畫家的)相關性;二是學科中心論——強調「以學科為中心」的科學理發主要思想的傳統性。從教學科目來看,它是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組織起來的科學基礎知識的體系。即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把視覺藝術的有關內容加以選擇、組織和排列,使之能有效地適合於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水平和階段程度,形成同藝術的某一門類相對應的學科。美術學科的性質和體系與其他人文學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互補性和綜合性,說明了美術在人文精神的整體情景下,側重於研究和探討人類的情感表現、審美感受等方面的現象,提升著我們情感活動的個性、智慧與技術的品質意識。在它的學習中更多地呈現出人的情感、開發著我們視覺思維的創造潛能、關注人的和諧快樂。其認識論與方法論決定了它的先進方式是在客觀基礎上強調主觀的陳述性——著重於表現性的過程、評價性的感受。雖然它的理論命題不能與社會現實向背,但並不完全依賴於社會現實的印證。過去,我們經常出現的問題是:要麼把美術課當做一個「搭頭」
,忽視它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麼把美術課看得過分學科化,過分地強調其學習的規律性、技巧性和完整性。由於對美術本體文化價值和學生學習需要的認識偏頗,造成了教學缺乏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誠然,在基礎美術教育的領域里,了解、認識並進行美術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建立有效的教學理念,通過和諧的方式和行為,促進學生的情感、智慧及創造力的發展。該方式和行為應該是豐富、愉悅和輕松的,其過程是輕松、愉悅的。對美術教育棄之不用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或「生產形態」
,都是不當的。正如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在說到美術的價值意義時認為的:在藝術教育中,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有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於何處。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應用於生活和職業,那麼,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已達到。
例證一。想必大家都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公開課的課堂上,小學生們被要求身正形定,不要「亂說亂動」,「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這樣做」的喊聲在一張張漲得通紅的小臉上振動著。老師將已經准備好的圖畫紙發給學生——每一張作業紙上都預先由老師畫好了完全一樣的圖形,然後,在老師統一的規定和指導下,學生們畫著同樣的東西。一節課下來,統一變成了同一。在此時,且不說誰能有點「創新」的願望,即使有,也是自討沒趣……好像只有這樣做了,我們的教學才有了保證,教育才能夠達到目標。我曾問過許多老師這樣做的意義何在?他們的回答大都是:「這才符合要求」
。我們不討論上述情景對不對的問題,只是此情此景讓人覺得,這種做法實在是對人的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的一種傷害——這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個性培養呢?我們對教學問題用一種「過來人」的標准和模式去規定,佔用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和生命空間中,講那些過時的知識和貌似科學的廢話,不給學生自主的權利。可笑的是還總以為自己是非常負責任的!經驗在教育中是重要的,但經驗不等於教育和教師的全部,在一定的情境下,經驗使我們忽視對普適性的教育規律轉向尋求情境化教育意義的探究,缺乏在課程與教學領域里實現一種文化取向的自覺性,嚴重妨礙甚至歪曲了教育的原本意義。美術學科本身就是人文性學科,講求的是培養學生個性的審美意識和想像創造能力,這種教育觀念,即使教師再認真、再敬業,其教學效果也是無效的。
讓學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創造力培養的美術學習權利,並且通過這個權利獲得進入「生活世界」的路徑,是高效教學的重要出發點和歸宿點。從這個意義上說,美術教育應該是最不強調一律性的教育,美術課程是最不追求標准答案的課程,只有遵循這一規律才能使美術教學形成高效。
例證二。有一位青年教師,為了體現他「學習新課程理念的成果」,作了一節三年級美術研討課《恐龍世界》。課程伊始,他就帶著學生猜謎語、做游戲,調動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氛圍。然後又找出許多有關恐龍的資料,請學生欣賞。接下來組織大家研討恐龍的種類、名稱;哪種恐龍最兇猛;恐龍是怎樣滅絕的等等,然後老師說「恐龍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把它們畫下來好不好」,學生在作業紙上開始畫恐龍形象。整堂課,沒看到老師的范畫、直觀演示,對恐龍型和色的分析也幾乎沒有涉及,這節課雖然看似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踴躍參與,但是仔細觀察這節課孩子們在美術方面收獲的卻很少。我做了一個測試:在另一個班不進行教學,讓學生直接畫「恐龍創作畫」,然後和作課的那個班作業相比較,結果相差無幾,這說明教師的教學沒有起到真正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是無效的。此例證明: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不應該弱化,課程改革是一種揚棄,只重視課堂形式,而忽視學生終身發展的知識、能力,是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的。
例證三。情境中的學習往往會得到意外的效果。我區一位小學的美術教師在講授《美麗的剪紙》一課時,經過實地考察和與領導協商,結合本地區資源帶領一個班的學生到文化街「小軒剪紙店」進行實地教學,在店鋪里,琳琅滿目的火紅的剪紙,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驚呼中國民間藝術的偉大,相信這種發自內心的贊嘆和折服是課堂上,教師用多少語言;多少課件也完成不了的。老師和店中剪紙藝人配合,從傳統的民間剪紙講到現代剪紙是如何與當代人的審美意識相適應創作出一幅幅雅俗共賞、膾炙人口的剪紙作品的。老藝人還當場教孩子們,如何剪刻簡單的剪紙作品,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學著藝人的樣子剪起來,看到孩子們稚朴的作品和臉上綻放的成功後愉悅的笑臉,感受、欣賞、體會、評論著自己的藝術作品和收獲……這是通過每一個學生受到視覺的沖擊和自己動手創作之後所得到的愉快收獲。看上去,教師放棄了原來教材內容和授課方式——實際上這種「放棄」是教學有效性的延伸,是一種開放的情境。一般而言,學生對美術的了解和感受,大都是從欣賞、實踐開始的。我感覺這節課是成功的,是高效的。高效課堂的衡量標准,要看學生的受益程度,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受益大,證明這個課堂是高效的。我認為:教學先要進入一個共同的情境和語言系統,共同的情境才能產生共同的語言。假如把美術教學看成是一種流通的產品的話,那麼,它能使所有的學生(即消費者)都有著選擇的權利,享受的愉快——這是對美術教育本體價值實現的最大褒獎,是對人類文明和生活世界現實的最大饋贈。這個「實現」與「現實」一起表達著我們對其原位性的認同。情境中產生「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的學習場效應,同時我們看到美術教學的「由情入道」是「由技入道」——「由理入道」的最佳入口。
在美術教育形成的一套體系和百餘年來的歷史嬗變,特別是20世紀後現代教育結構和發展的過程中,能看出其個性指向:一是我們已經明確教育所具有的社會遺傳機制,教育的「文化傳遞性」一定會體現在美術學科的基本要求之中,體現在各類美術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實施過程之中;二是美術在文明傳播的時候釋放著自身的人道主義精神,打造視覺思維的學科特色,體現出「人生感受」的性格特徵。由於普通美術教學的功效強調「面對全體」、承認學生的個體的差異性——這就使教學觀念的最終體現是:1.
讓所有的學生學習更好、但有區別的美術;2.
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內心去體悟和感受並主動參與美術的學習過程。基於這樣的認識,便要給學生更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目前我國所進行的課程標準的制訂和實驗教材的使用正是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直接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中,其生效性和失效性是在教與學共同行進中去認定的。這樣就為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給學生一些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給學生一些自己選擇的權利;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學生一個自己去找答案的問題。事實上,學生只有今天敢於質疑、敢於批判,明天才能善於創新、善於超越。這是有效教學的思想。正如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UNESCO)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所強調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
」「教育雖然建立在從最近的科學數據中抽取出來的客觀知識的基礎上,但他已不再是從外部強加在學習者身上的東西,也不是強加在別人身上的東西。教育必須是從學習者本人出發的。」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應該成為楷模。
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詮釋著教育的本質,嚴整著教育的序列。「教」應該向「學」轉移,糾正那種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的程式化行為,真正地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獲。事實證明,成功高效的教學在於教師和諧、開明、智慧的工作,在於學生能從中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能力財富。

5. 如何展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數學美蘊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內容提要: 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促使學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主要從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三、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五、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幾方面去做。 正文: 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促使學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那麼,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處於同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權利。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條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慾望,課堂才能實現智慧的碰撞、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雙向交流,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教師與學生平等。教師應從高高的講台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於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學習。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捨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 二、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 對於剛入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他們觀察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知興趣。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8塊月餅,平均分給小軍和小麗,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伸出4個手指。接著問6塊、4塊、2塊。最後教師說現在只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軍和小麗,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 三、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賦予知識聲、形、色,能使知識由抽象變具體,由靜態變為動態,由復雜變為簡單。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能形象逼真地為學生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並能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加課堂教學密度。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全身的各個器官利用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他們獨立學習、主動思考、會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課堂上首先要使他們學會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專心聽講。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傾聽同學發言、聽同學發言中存在什麼問題。我在教學中,當一個同學發言後,總是讓其他同學對這個同學說的話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找到優點和不足。其次要讓學生學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適當點撥,在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材料。觀察材料要准確、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由教師帶領學生觀察,給學生觀察提綱提示,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作出判斷。 五、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大多是枯燥無味,因而教師應不失時機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環節。例如:我在上「周期現象的規律」時,為了讓課堂更生動有趣,增設了一個游戲環節。游戲規則是這樣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們就捉他。小組內每人依次說一個字,誰說到最後一個「他」字,就被淘汰。然後讓小組匯報誰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並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說一說他被第一個淘汰的理由。整個游戲活動學生們充滿了興趣,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運用了知識,鞏固了知識。 總之,教師要把學生看做學習的主體,他們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時,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把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 另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總結,並恰到好處地運用,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6. 小學生心靈的美 作文

有人說:學校是一棵參天大樹,校園環境是樹根,人際關系是樹枝,課堂活動是樹葉,學生是一顆顆可愛的果實。果實要成熟,必須由樹根、樹枝、樹葉三者在一定的環境中協同完成。那麼「一定的環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環境呢?我認為在和諧社會中,和諧的環境是「果實成熟」的重要條件。
首先,和諧的校園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
我們知道:優美的自然環境,能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精神愉悅。踏進校園的第一步,看到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大樹,一排排青蔥翠綠的冬青,一朵朵鮮艷奪目的花,一片片綠油油的小草,心情是多麼的愉悅,如同走進一個欲界之仙都一樣,那麼地美好。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愛借自然風光抒發內心的喜、恕、哀、樂,由此可知,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多麼的大。回首我國古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
除此之處,良好的教育教學設施也是和諧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實驗室,使學生能親自動手、動腦探索科學奧秘;高科技電腦的配置,使學生廣闊地了解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音樂、美術活動室的建立,使學生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的使用,使學生直觀形象地學習更多地科學文化知識。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和諧的校園環境中「果實」正慢慢成熟。
其次、和諧的良好人際關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
和諧生存才能和諧發展。和諧的學校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與生之間的談話不再是你尊我賤,你貴我卑了,而是平等交流、平等相處。你說我聽,我說你聽,相互之間彼此傾聽。「校長助理制」的出現,充分顯示著領導與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以前學生見到校長,畏懼畏縮、恭恭敬敬,不敢言辭。而如今在校長面前,校長長,校長短,敢從容自如地談對學校、對老師或某一現象的看法,暢所欲言,傾吐觀點,真像對自己的父親說話一樣,毫無拘束感。校長對他們的看法也不駁斥,而是面帶微笑地親近他們,耐心、細心地聽取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即使有不妥之處,也不是一下否定,而是一起商討,選擇一個最佳方案,為學校的和諧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在「你健康,我快樂」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與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老師們對自己所幫扶的對象真心地關懷著,讓他們從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感到幸福、感到快樂。每一個學生也真心傾吐自己的心裡話,有言則吐,彼此之間沒有隔閡,就像和兄姐說話一樣交流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
當然,生與生之間的關系也不遜色。為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學校開展了各種活動,如籃球賽、拔河賽、歌詠賽、讀書賽、演講賽等等,即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又享受到快樂的情趣,還使學生從中鍛煉了意志,培養了團結拼博的精神。「學生會」的成立,讓學生之間學會交往,學會協作,學會管理,學會展示自我、發揮自我的能力。「團結就是力量。」他們為了同一個信念、同一個理想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再次、和諧的課堂活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
課堂是學生學知識、掌本領、展風採的課堂。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和諧的課堂。
老師們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學生們多種學習方法的靈活運用,共同構成了一節節有目的、有組織的和諧課堂。這里有心靈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有情感的交融。語文課上,質疑情境的創設、交流情境的創設、想像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打開了廣闊的空間。自主質疑,大膽發問,精闢交流,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中發揮自我、實現自主權,闡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讓智慧的火花點燃心中的明燈,驅使自己正確、和諧地健康成長。數學課上,親手操作,驗證理論,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自行找問題,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使學生養成了探索奧秘的精神。美術課上,學生揮筆毫墨,描繪著祖國壯麗的山河,提高了學生鑒賞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音樂課上,說、唱、演、跳,演奏了一段段、一曲曲美妙的樂曲,提高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增進了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等等。所有學科所有課堂,無不創設最佳氛圍,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滋潤每個學生的心靈,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的。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正沐浴著陽光的溫情,享受著和諧的氛圍,在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相信,今天我們攜手譜寫下了美麗、和諧的樂章,明天我們將收獲豐碩的果實。

7.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現代教育培養的人應該是有主體性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主動、積極的參與社會生活,並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要創設情境,激發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更要注意促進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為學生創造自信自強、朝氣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主體教育的過程必須把受教育者當作主體,喚起受教育者的主體意向,激發受教育者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育成為主體的內在需要,成為主體自主建構的實踐活動。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強調學校全部工作的目的在於為孩子們一生的幸福提供「支點」,「給孩子們一個堅實的人生支點」讓我們的學生形成主動發展的信心和能力,以主動的方式實現人生的發展。根據學校發展的已有基礎和新的任務,在秉承辦學理念的前提下,我們將現階段的發展主題確立為「真實和美、主動發展」;其核心內涵就是「通過交流合作實現主動發展」。那麼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下面來談一談自己點滴經驗: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加強師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激發學生參與主動性。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實現主體性教育的重要條件,因為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實現主體性教育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保障。課堂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所以要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民主和諧、生動活潑、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和師生情感的投入是學生主動參與的外部條件,是學生學習和個性發展的良好土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對的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活動的個體,教師要努力擺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交流活動中,教師盡可能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流,如:「誰還有不同意見……」、「誰還想說說……」、「你的想法跟老師想的一樣」。教師要走下講台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益友」。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由此看來師生之間應加強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一種積極、輕松、活潑、高效的教學心理環境。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性
學生的自住性是在一定條件下,個人對於自己的活動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和能力。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現在學生有獨立的主體意識,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自覺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夠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獨立地學習教材,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實踐;其次,學生有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去主動學習並接受教育。
同時教育必須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規律,開展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各種教育活動,並加以有效的規范、科學的組織正確的引導,從而為學生主體性發展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在時間上要有寬度、在活動上要有廣度、在內容上有深度。
新課程對於21世紀數學內涵的闡述。明確指出數學是探索生活的多種關系,這個過程是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教師重視的是過程,策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不僅僅是結論,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了讓學生大段背誦公式、定義、法則,一遍遍地復述解題步驟,用這種機械的訓練強化學生的解題速度。而新課程倡導教師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就是「做數學」比「說數學」更重要,課堂始終以「做數學」為主旋律。在我校課堂教學模式自主探究環節中,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探索知識或結論的形成過程,而不僅僅是接受現成的結果。此時,學生更多地表現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不僅僅是認知活動的主體。他們不僅主動感悟知識背後的認知過程、理清其中的認知線索,還透過具體的學習場景中感悟認知主體的生命體驗,包括主動探索時遭遇的困惑、搜尋信息時的嘗試、尋找到線索時的喜悅、解決問題時的快樂。通過探究發現、質疑問難、體驗欣賞、合作交流等活動,啟發誘導學生嘗試探索,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去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設計《圓的周長》這節課時,讓學生通過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這一問題展開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觀察、思考、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激勵學生去做數學,從而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有趣又有用。
傳統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封閉,其典型表現就是以教案為本位實行計劃教學,每節課無一例外的必須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這種以教案為本位的教學是一種封閉性的教學,而新課程指出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種封閉系統,也不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與否並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品質,「圓的周長」這節課的處理上,我沒有過分強調課的完整性,而把整個重心都放在這節課的核心問題上,那就是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時間去操作、討論、交流,從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從而提示圓周率的含義。
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特別注重面向全體,並且在數學活動中採取了「合作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擬定了數學活動清單
a)提出問題。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b)動手實驗:量出實物圓形的周長與直徑,並計算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引導學生計算周長和直徑相加、相減、相乘和相除,)
填寫實驗研究報告表。
c) 觀察討論:比較各個數據的特點,尋找規律。
d)得出結論並表達陳述——(周長總是研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在這一研究過程中都是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全過程。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驗證、推理、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經歷了研究的過程,學會了探索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課程觀念下的有效教學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往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特別提倡自主、探索、合作與實踐的學習方式。並且學習的核心是「學習的參與」,不是教師給學生什麼,更重要的是教師怎樣引導學生的學習。教學本身是一種探究過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探究知識發生過程,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探究是發現的前提。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注重思維的過程勝於結果,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總結,尋求答案,發現規律。
3、聯系學生實際、有效創設生活情境、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
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能動性,表現為學生能夠根據社會的要求積極參與教育活動,自覺地意識到受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積極配合教育者的施教活動。並且,學生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結構去主動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響,使新舊經驗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實現主體素質結構的建構與改造。
同時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積極有意義的行動,需要激勵、推動他們學習的內部動力,從而達到學習目的,而這種內部動力產生於學習需要。只有當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需要和願望,才會出現一種激勵、推動自己去學習數學的心理力量,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和願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考慮,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因此,只有聯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才能變苦學為樂學,真正體會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這一節內容時,我苦於不能讓學生感受「毫升」、「升」,理解容積的意義,上課之前我發現教室書櫃下角落裡有很多學生喝過的各種飲料罐,靈機一動就把這些「健力寶」、「娃哈哈」、「百事可樂」……都變成了我學習容積的材料,課堂上學生很活躍,平時從來都不舉手發言的學生這次破了例,我也很激動,在交流反饋的環節中我讓學生估計飲料罐的容積,並且通過商標上的數據進行驗證,這一活動讓課堂推向了高潮。再例如:我在教學《分數的意義》這節內容時,我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等收集生活中的「分數」,猜猜每個「分數」表示的含義。學生積極性很高,收集了很多當時新聞媒體很熱門的話題,從這些學生熟悉的事例數據入手,學生興趣盎然,並且在活生生的事例中讓學生深刻理解了「分數的意義」。
我們知道數學知識不是憑空編造的,它是人們從實際事物中抽象出來的,是對客觀世界的最基本的反映。學生每接觸一個數學知識必須知道這些知識是從那裡來的,在生活實際中有那些應用。這樣,有助於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時,要創設一個開放的、可以讓學生投入思考的情境,讓學生有興致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這種情境要用學生可感可理解的事物作為平台,讓學生的個人經驗世界得以拓展,讓人類的精神文化滋養學生的精神生命。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形成一定的問題意識和學習慾望。

8. 2016和美課堂長沙在哪兒舉辦

專門陪讀課堂師答疑解惑

9. 小學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怎麼用優美簡短的話語組織紀律

低年級需要用簡短上口的句子來整頓紀律。比如:小眼睛,看這里。一二三四,擺好姿勢。五六七八,閉上嘴巴。

10. 如何構建和美課堂

創設情境嗎,多向交流,激勵性評價,藝術板書等等

閱讀全文

與和美課堂小學數學心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