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作業如何分層設計
課外作業就是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而設計的一種很好的復習方式,如何布置比較合理,效果最佳。
一、面向差異,分類布置
一個班的學生,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影響,總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接受和掌握知識也有快有慢。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同樣的作業,難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難度小的好生吃不飽。量多對好生如漁得水,一揮而就,對差生便會弄得焦頭爛額,最終還是完不成任務,達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業時,應靈活地面對不同學生,從數量、難度、形式等方面給予不同的分配,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需求。如抄寫生字,目的是為了寫好生字,會聽寫、默寫,對於能寫好、會聽寫、默寫的學生,可以免抄。而對於記憶力稍差一些的學生,可抄到能默寫為止,而不必強調以遍數為標准,而應強調將字寫好,寫端正,寫美觀,這樣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以前,總是認為作業是課堂的延伸,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讓知識升華的單一過程。在布置作業時,不是抄就是背。結果學生對這類單一枯燥的作業,毫無興趣,只是機械的亂做一氣,失去了作業應有的意義。我認為作業不應只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應該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於是,我在布置作業時,精心設計,不僅使學生的知識得到升華,而且也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真正把靜止不動的作業變成動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真正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我經常變換著布置寫、貼、畫、剪、演、攝影等多種形式的作業,讓學生看、聽、觸、摸、嗅、想像等多種感官參與,發展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知識。
三、走出課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語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也應該是生活的外延。把語文作業僅僅封閉在課本內,一切為了語文課本服務,切斷學生於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業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作業成為聯結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讓作業生活化、社會化,人文化。如今大多數兒童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裡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在社會上交際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目光僅僅囿於家庭、學校中。針對這些情況,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業內容,利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利用「母親節」、「教師節」,鼓勵學生自己製作小製作,或畫一副畫寫上最喜歡的話,獻給親愛的媽媽或最敬愛的老師。重陽節,布置學生為社區里老人過節等,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受到關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利用作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優化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課餘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讓學生在學習的舞台上,都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作為語文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注意優化多樣,精心設計,力爭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和滿足的心理體驗。
② 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策略有哪些
分層作業設計還是蠻不錯的,據說也是相當的不錯的!起碼我是這么認為的!
③ 小學數學分層作業的幾點方法
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深入,分層設計練習已成為當今課改的趨勢。新課標提出:「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老師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更要為每個層次的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使其在不同層次上有所提高。本文就小學數學分層設計練習提出了練習設計多層次化、練習設計開發性、練習設計探索題三種做法,並通過一定數量的分層設計練習習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運用技能、技巧,並適當拓展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數學課程標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要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促進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發展。但在現實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還是「一刀切」的現象,對學生提出了共同要求,採取了相同手段,導致學生疲於學習,厭於學習,因而也導致教學效果的兩極分化,出現差生「暈車」優生「陪讀」的不理想現象。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我設計了符合各層次水平的練習題,在對分層練習的初步探索中,我將從練習設計多層次化、練習設計開放性、練習設計探索題等幾個方面,闡述自己對小學數學設計分層練習的幾點做法。
一、練習設計應層次化。
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可運用分層設計練習的途徑,通過練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不同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全班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對較低,接受能力差,作業困難的學生;B層是智力因素較高,但上進心少,學習不刻苦,學習成績不穩定的學生,這種學生學習潛力最大;C層的學生有較高的智力因素,反應敏捷,接受能力強,做題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分層後,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作業的分層設計讓各層次的學生充分有效地學習,以獎勵學生在達到較低層次目標的情況下自覺,主動,積極地向高一層次目標遞進,如何將練習內容劃分為基本練習、提高性練習、拓展性練習:
基本練習,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要掌握。提高性練習有一定的綜合性,強調知識的聯系,解題要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80%以上學生掌握,少數學生可以通過別人的幫助逐步掌握。拓展性練習是最高水平的練習,練習題的綜合性更強,應用能力要求更高,准確度也更大,這樣的練習題可以鼓勵學生自由討論,採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力求解決問題,要求一部分程度較高的學生掌握。例如:在學習《找規律》時,我們可以設計如下練習:第一層為基本練習: 0.135896135896……中第48個數是什麼?第二層為提高性練習:0.33135896135896……中第48個數是什麼?第三層次為拓展性練習:0.135896135896……中前48個數字的和是多少?通過設計這種層次性題型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和提高,這樣既遵循了個體的差異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又提高了教學效果,從而達到「以學生為中心,心中有學生」。 實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種合作方式的學習讓學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在遇到難題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時,可以向他人尋求合作,一起來解決難題。
二、練習設計應具有開放性。
在分層練習中的題目要設計解題策略多樣化的題目,這樣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從「讓他學」變為「我想學」 「我要學」。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學完小數大小比較後,我可以設計了這樣的題目:0.7<( )<0.8這是一道結論性開放題,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我引導學生應用小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學生通過比較去尋找答案,可以在這兩個小數之間找到無數個比0.7大比0.8小的數,這樣不僅僅能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且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從而激發了學生去創造精神,讓學生有創新意識,激發自身發展的潛能。
通過在設計題型的開放性,可以讓一道題有多種解法,這樣可以讓學生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讓他的思維得到發散,從而擴寬解題思路。
三、練習設計探索題。
在數學習題中,精心設計富有探究性的題目,讓學生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以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讓他們跳起來摘到果子,這種較高層次的練習,不僅可以拓寬學生思路,而且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例如學了「萬以內的加減法」後,我設計「1+2+3+4+5+……99+100這樣的思考題,一開始,一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也感到困惑束手無策,顯現出無可奈何,一籌莫展的樣子,但經過仔細觀察分析後,終於找出了解答的簡捷方法,解題過程中飽嘗了成功的喜悅。通過這種探索題讓學生體會到解決一道比較難的題從中獲得的成就感,讓自己覺得解決難題之後心情難於言表,內心充滿了喜悅之情。
實踐證明:實施小學數學設計分層練習有利於提高教與學的目的性、層次性、和主動性,克服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被動性與盲目性,從真正意義體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新課程精神。我們從中也體會到如下好處:
1、有利於調動每個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2、實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學有價值數學」的基本理念。
3、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跳一跳,夠得著」的境地。
4、形成了成功的激勵機制,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潛能,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進步。
5、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熱情。
6、學生練習的正確率得到提高,對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④ 如何做好課上作業的分層設計與研究
一、 選准切入口,以點帶面。
開學初,針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有部分教師作業布置往往追求量而缺乏質的思考,這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種種情況表明,有效作業設計已經迫在眉睫,它關繫到我們能否把「優質、輕負」的高效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到底。針對這一情況,我將「有效作業設計」作為研究高效課堂教學的切入點,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二、通過學習,確定目標。
通過學習和交流,我確定了學生作業的目標:一是作業設計要能全面反映三維目標。二是作業設計要考慮學生的參與度,特別要強調分層設計,讓學生有選擇地訓練,從而避免不做或抄襲作業的現象。三是作業設計要能反映出教師的引導作用,讓「輕負」和「高效」不再矛盾。
三、 從兩個方面進行「學生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
進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發現,「有效作業設計」可以從學生的「做」和教師的「評」兩個層面開展。
1、第一層面:學生的做
(1)作業設計要重視分層訓練。
這里的分層指的是作業難度分層和作業量分層。作業難度分層是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都能完成作業。我們認為作業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難度層次:A、第一個層次的適用對象是班上成績優秀的學生和部分學習態度比較端正的學生,這個層次的作業不僅有基礎題、易混題、易錯題,更要有拓展學生思維的重點題和變式題。 B、第二個層次作業適用於班上成績較差和部分學習不夠踏實的學生。這些學生由於接受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習慣的限制,往往不能及時優質地完成作業,面對這個層次的學生我們嘗試只給他們布置基礎題,讓他們有能力通過努力而完成作業,在端正學習態度後鼓勵他們去嘗試完成第一層次的作業,從而達到全班共同進步的目的。C、第三個層次作業是針對學困生制定的,他們的作業可以是本年級的內容,更多的時候甚至可以是以前學過的內容,這樣做是旨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對學習的恐懼心理,讓他們也能完成作業,去嘗試體會成功的樂趣, 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作業量分層是針對不同學生完成作業時間不同而提出的,一般來講,第一層次的作業題型較多,題目較活,題量也相應的較多;第二層次的作業旨在打牢基礎、端正態度,題量要有所控制;而第三層次的作業關鍵是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所以在作業量上嚴格控制。
(2)作業設計要體現形式多樣。可以包括基礎型作業、思維訓練型作業、實踐型作業、學生自創作業、超前作業等多種類型。
(3)作業設計中嘗試「收集錯題二次作業」。由於學生的思維存在一定的共性,在學習中會出現部分題錯誤率較集中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平時批改作業時將這些錯題在書上標注出來進行整理,在單元復習或期未備考時將這部分題目設計成作業,讓學生通過一定量的再次練習來達到提高正確率的目的。
2、第二層面:教師的「評」
我們不僅注重學生的「做」,還重視教師的「評」。教師不僅要及時地批改作業,更要在批改中注意方式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極力提倡教師進行「作業本上的對話」。通過對話,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為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健康成長奠基。
「學生有效作業設計」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會遇到各種困難和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這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勇氣和努力。讓我們在「和諧奮進,追求卓越」的學校團隊精神的感召下,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共同創造教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