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效率
要提高學習效率,變小學生學習的被動為主動,應把握以下幾點步驟:
第一步:抓好課前預習在預習中,要求學生邊讀邊思,把難理解和不理解的字、詞、句勾劃出來、記下來。看完書後,能合上課本,回憶一遍,記下文中主要的語句,能大概了解課文內容。對於小學低年級來說,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不理解的內容,特別是字、詞、句預習。而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段,則應對找出的內容和問題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就如古代軍事家孫子軍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殆」,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備,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第二步: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對於小學低年級來說,處理好聽、講、讀、寫的關系,重視好課堂討論,就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而對於小學高年級來說,不但要處理聽、講、讀、寫的關系,而且要處理好它們之間與筆記之間的關系,特別要重視好討論,才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學生要上好課、聽好課,首先要做好課前准備,其次要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思考理解,特別是要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提出不理解的內容,善於從不同的角度驗證答案。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地做好各種標記,有選擇地做好筆記。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大的成績,首先必須掌握課堂上的四十分鍾,提高聽課效率。1、帶著問題聽課2、把握老師講課的思路和條理3、養成邊聽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4、踴躍回答老師提問5、踴躍設疑第三步:課後復習應及時根據學科特點,進行復習,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復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在復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便於鞏固和記憶所學的知識。第四步:認真作業勤於動腦、仔細思考、認真作業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首先要為作業做好准備工作,把預習、上課、復習銜接起來。其次要認真讀題,仔細分析題意。第三要理清思路、獨立完成作業。第四要學會檢查。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通過作業實踐來轉化。作業的幾大優點是:1、檢查學習效果2、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提高思維能力4、為復習積累資料 作業時特別應注意審題,如果審題有誤,將會出現「失之一毫,差之千里」的現象。第五步:課外學習要掌握好科學的學習規律,包括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溫故而知新。搞好課外學習,包括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掌握正確的課外學習方法。還要掌握讀書方法。總之,課前要抓好預習,課中要認真聽講,課後要完成作業鞏固所學知識,課外學習要運用手段,使自己的學習成為個性化的學習方法。
❷ 小學生上課如何提高聽課效率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准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大綱,領悟教學大綱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麼樣的語言講,用什麼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麼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願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課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准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准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白「自學催生自信」的道理。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去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學生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主動性。
❸ 如何提高小學生課堂效率的高效愉悅性
在課抄堂上說說小孩子感興趣襲的事情,盡量讓你的學生們親近你,課間可以和他們一起玩游戲,如果有你的學生來和你說什麼事情,你要表現出很感興趣的樣子,不要太嚴厲,批評的時候可以像開玩笑一樣的說。一年級的小孩多數愛告狀,像講道理這樣的話小孩子都不愛聽,可以先放著,然後在某堂課上說說類似他們告狀內容的故事,結局當然是要完美的,沒有這類故事的話可以自己編。如果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也可以在課上完後,說說笑話和故事。
❹ 如何提高小學生課堂聽課效率
依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於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愛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對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對於小學生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對現階段的學習有巨大的幫助作用,對於未來的學習,甚至成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應使學生養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善於動腦、學會傾聽的好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會有助於課堂效率的提高。
1、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習慣。要求學生每天做到課前預習,請學生家長監督。課後復習要求做到「一日一小結,一周一總結,一章一報告」。
2、課堂上動起來的習慣。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四動」:動手、動腦、動口、動眼。另外我還常對學生說「學數學,不僅會做題,還要會講題」。如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
3、正確使用數學語言的習慣。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正確表達數學知識,注意三種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既要提高教師授課效率又要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只有兩者都得到提高,並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的效果。
❺ 如何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的日常教學之中,有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上課走思現象。盡管我們不斷提醒,但是仍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我們也知道,學生能聚精會神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幾十分鍾那麼長。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滿堂都在講,學生自己根本不動腦,也不動手,只是被動的在聽,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減弱聽課效果一些重點難點也就這樣混過去了。能否面對現實縮短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呢?洋思中學的「先學後講,當堂訓練」解決了這一難題。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在老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的過程。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做課本上的習題,教師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教,而是對學生做的習題進行評判個別不會的也由老師個別指導。
在一堂課的內容之中,有一部分學生自學就能學會,另一部分通過學生之間的研究討論也能夠解決,只有剩下的一部分難點才是我們講解的重點。對於我們來說,只要學生的自學活動讓他們實現自己的自學目標,然後在講解一下難點就可以了。這樣,學生自學的過程中因為有檢查的督促作用,而且他們自己動手動腦,不容易走思而老師講解的時間縮短了,需要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也縮短了學生也能聚精會神的去把握重點難點了。自學完後還有相應的檢查和輔導。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就順利完成了。教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學生下邊昏昏欲睡的效果與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實行這種教學方法是不是就削弱了老師作用呢?實則不然。在我們的滿堂灌只要我們備好教材然後把我們能想到的想周全就可以了,然後在上課的時間都拋給學生就可以了。在「備學生」方面有所欠缺。至於學生能夠接受多少就很難顧及了。而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必須對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學能力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然後對教材深層挖掘,准確把握。把教材吃透達到一個高屋建瓴的高度,才能對他們提出適當的自學目標,才能對他們給於適當的指導。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做好。老師要做好「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轉變。別人的經驗不能夠照抄照搬,需要我們吸收其精華,結合我們的具體實踐創造出我們的一套方法。這只是個人的一點體會,希望與其他老師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生本教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要提高教育的質量,就必須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認真學習了「生本教育」的文章,感受頗深,現在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傳統的教育,也講究更好的把握課堂,但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往往成為課堂的主宰,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和知識的接收者,自身素質好的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陶醉在自己的演繹中,資質差一點的,課堂平庸,學生懨懨欲睡。這樣,都嚴重的違背了教育規律,課堂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學習後,我真正的體會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會了,才是真正的會了,知識才是掌握到學生頭腦之中的真知識。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都要求我們更新思想,轉變傳統落後的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當好自己的導演角色,爭取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2、深思熟慮,狠抓落實。確定好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具體的操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確確實實的深思熟慮,狠抓落實。
首先,是備課。切實的站在學生的角度,理順知識點,考慮怎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怎樣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採取什麼樣的導演方法,採用何種手段,布置什麼樣的問題。要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
其次,是課堂。課堂是發揮教師導演藝術的舞台,更是學生學習的陣地,教師要敢於放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考慮好各種環節,讓課堂在自己的掌控下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設計好各種問題,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有所學、有所得。不怕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後,教師自己不能著急,更不要急於自己揭曉答案,都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這樣學生們才會真正的產生樂趣。教師是參與者,和所有學生一起分享學習、汲取知識的樂趣。
3、抓好其餘常規環節。批改、輔導、考試要及時,第一時間反饋所學知識,彌補缺漏,及時補救。
只有切實的轉變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生為本,才能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的提高教育教學成績,我力爭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以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為基礎,以個體原有的數學水平為起點,逐步耐心地進行培養。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被動、機械的學習轉變為主動、創造學習。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課堂氛圍的直接創造者。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准學習的起點。對教材既能鑽進去,又能跳出來,發揮教師自身的創造性,以數學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學特色與魁力去感染學生,融抽象知識於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從而打開思維的閘門,創設全員參與的學習氛圍。
二年級上冊在學習完2、3、4乘法口訣之後,學習乘加、乘減一課,教師可以這樣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的:王爺爺在麥地邊上種了幾顆玉米(出示課件:4棵玉米的種植地,每棵玉米有3個玉米棒,顯示王爺爺拿著鐵鍬離去的動畫)這里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什麼問題呢?學生立刻會意很快說出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然後由學生列出算式,老師繼續說:忽然有一天,有一隻拿著香蕉的小猴子路過這里,於是它扔掉香蕉,偷偷地掰掉了一個,然後又很快地溜走了(出示猴子偷玉米的過程)第二天,王爺爺來了一看,啊!王爺爺他說什麼了呢?學生很快說:玉米棒怎麼少了一個。那現在是多少玉米棒呢?於是學生之間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接著又問:該如何列算式算出結果呢?於是學生有的陷入苦思,有的比比劃劃,有的在兩兩交談議論。很快地學生列出了算式。如……。這樣的教學,入情入理,情境與數學問題相映相融,學生學習起來心情舒暢,興趣盎然,整個學習的過程也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所創設的情境問題,為學生創造了異想天開的機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自展開思維的翅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聯系生活,增添興趣
數學產生於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它是經過人們不斷總結,不斷抽象形成的,而學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紛繁復雜的,其中蘊含著許多的數學問題、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此,必須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教學貼近生活。「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例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出示了火車票、門牌號碼、站牌、車牌、籃球比賽的比分……學生從這么多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感受到學過的20以內的數已經不能完全表示生活中的數了,產生了繼續學習的慾望,在後面的教學中學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在認識100以內數以後,我又要學生運用這些數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這樣教學,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好。
(三)巧設練習,強化興趣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思維品質,實施因材施教,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喜新、好奇、好強、好勝等特點,設計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練習,在注重實效的同時,對練習的層次、方式。題型等做科學的安排,適時適當安排一些游戲、競賽、開放性練習等,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升華學習興趣。
1.游戲。 游戲是小學生最樂於接受的形式,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傳口令」「找朋友」、「郵遞員送信」、「摘蘋果」、「拍手對口令」、「小動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戲。例如,教「100以內加減法」後,我們設計了一個傳接數的游戲。以每個小組為單位,師小聲地告訴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然後用這個數字減(加)5,把得數傳給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再用聽到的這個數再減(加)5,把得數告訴給第三個同學,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個同學算完並舉手錶示結束。然後傳數最快和算的對的小組獲勝。通過讓學生動腦、動口,多種感官處於一種積極活動狀態,加深學生對「100以內加減法」口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在活動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2.開放。開放性習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在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練習的同時,精心設計一些形式新、入口寬、解法活的開放題。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教完「人民幣的認識」後,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作為本章內容的練習:「小明現在有5張1角、5張2角,2張5角的人民幣,要買一本一元錢的練習本,猜一猜小明會如何付錢?」這就是一道結論開放題,解決時學生必須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又必須考慮到1角、2角、5角組合成一元的多種情況。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在爭論中互相交流,自我評價,自我完善,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又滲透了數學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競爭。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的主動地位」。21世紀將是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時代,國際競爭越加激烈,要使現在的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競爭強者,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好勝、好強特點,開展「看誰覺得又對又快」、「看誰擺的又對又巧」、「奪紅旗比賽」、「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小能手」等競賽活動。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也從小訓練學生參與競爭,不怕競爭,學會競爭的能力,為他們適應未來社會錯綜復雜的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成果激勵,鞏固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興趣,往往呈現出短暫、易於遷移的特點。而能力的獲得要求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使之鞏固、持久。因此,必須經常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自覺的學習。用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果,鞏固學習興趣,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和提高學習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編題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編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積極的作用。我在編題練習中,對不同年級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訓練,如選擇合適的條件或問題把題目補充完整、仿照某題編題、看圖看式編題,看文字或關系式編題等。同時再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如學生自編自解、你編我解、合編合解、一人編大家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或提出問題或補充問題,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此時,我對不同學生的思維成果,都給予肯定或表揚。這樣既促進了學生之間互助互學,又使大家嘗試到了成功的樂趣,學習興趣也隨之得到了鞏固。
五、研究效果
研究實踐告訴我們: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成為教學中隨時隨地的一項任務。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然紮根於現實,並且廣泛應用於現實。由現實生活抽象概括出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廣泛應用於現實生活,必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展示數學豐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簡潔美、對稱美、辯證美等,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好手段。教師適時的表揚、鼓勵,對學生學習給予肯定的評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培養起來的。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❻ 如何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的日常教學之中,有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上課走思現象。盡管我們不斷提醒,但是仍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我們也知道,學生能聚精會神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幾十分鍾那麼長。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滿堂都在講,學生自己根本不動腦,也不動手,只是被動的在聽,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減弱聽課效果一些重點難點也就這樣混過去了。能否面對現實縮短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呢?洋思中學的「先學後講,當堂訓練」解決了這一難題。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在老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的過程。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做課本上的習題,教師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教,而是對學生做的習題進行評判個別不會的也由老師個別指導。
在一堂課的內容之中,有一部分學生自學就能學會,另一部分通過學生之間的研究討論也能夠解決,只有剩下的一部分難點才是我們講解的重點。對於我們來說,只要學生的自學活動讓他們實現自己的自學目標,然後在講解一下難點就可以了。這樣,學生自學的過程中因為有檢查的督促作用,而且他們自己動手動腦,不容易走思而老師講解的時間縮短了,需要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也縮短了學生也能聚精會神的去把握重點難點了。自學完後還有相應的檢查和輔導。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就順利完成了。教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學生下邊昏昏欲睡的效果與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實行這種教學方法是不是就削弱了老師作用呢?實則不然。在我們的滿堂灌只要我們備好教材然後把我們能想到的想周全就可以了,然後在上課的時間都拋給學生就可以了。在「備學生」方面有所欠缺。至於學生能夠接受多少就很難顧及了。而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必須對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學能力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然後對教材深層挖掘,准確把握。把教材吃透達到一個高屋建瓴的高度,才能對他們提出適當的自學目標,才能對他們給於適當的指導。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做好。老師要做好「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轉變。別人的經驗不能夠照抄照搬,需要我們吸收其精華,結合我們的具體實踐創造出我們的一套方法。這只是個人的一點體會,希望與其他老師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生本教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要提高教育的質量,就必須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認真學習了「生本教育」的文章,感受頗深,現在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傳統的教育,也講究更好的把握課堂,但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往往成為課堂的主宰,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和知識的接收者,自身素質好的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陶醉在自己的演繹中,資質差一點的,課堂平庸,學生懨懨欲睡。這樣,都嚴重的違背了教育規律,課堂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學習後,我真正的體會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會了,才是真正的會了,知識才是掌握到學生頭腦之中的真知識。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都要求我們更新思想,轉變傳統落後的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當好自己的導演角色,爭取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2、深思熟慮,狠抓落實。確定好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具體的操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確確實實的深思熟慮,狠抓落實。
首先,是備課。切實的站在學生的角度,理順知識點,考慮怎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怎樣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採取什麼樣的導演方法,採用何種手段,布置什麼樣的問題。要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
其次,是課堂。課堂是發揮教師導演藝術的舞台,更是學生學習的陣地,教師要敢於放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考慮好各種環節,讓課堂在自己的掌控下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設計好各種問題,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有所學、有所得。不怕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後,教師自己不能著急,更不要急於自己揭曉答案,都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這樣學生們才會真正的產生樂趣。教師是參與者,和所有學生一起分享學習、汲取知識的樂趣。
3、抓好其餘常規環節。批改、輔導、考試要及時,第一時間反饋所學知識,彌補缺漏,及時補救。
只有切實的轉變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生為本,才能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的提高教育教學成績,我力爭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以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為基礎,以個體原有的數學水平為起點,逐步耐心地進行培養。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被動、機械的學習轉變為主動、創造學習。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課堂氛圍的直接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