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教學中,主動問語文老師問題的學生寥寥無幾。這並非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沒有疑問,主要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會「質疑」。教師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排除心理障礙,培養質疑意識
學生讀書,一定會產生許多問題,學生上語文課為什麼提不出問題呢?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障礙。
1.迷信書本,沒有質疑的意識。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質疑的意識,使其認識到書上講的不一定就完全正確,只有樹立了不迷信書本,敢於批判,敢於否定的意識,才有可能進行質疑。
2.沒有主動質疑的習慣。學生大都習慣於去思考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而不習慣於自己主動質疑。這實際上反映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因此,要使學生養成主動質疑的習慣,就要破除學生對教師的迷信,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包辦代替,讓學生從教師「教」的束縛中擺脫出來,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缺乏足夠的相關知識。由於缺乏相關的知識,因此,即使問題擺在面前他們也會視而不見,根本不知道那就是問題,不知道怎樣質疑。因此,教師平時就要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習慣,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提出新問題的能力。
4.面子思想嚴重。一些學生怕自己答錯題丟了面子,因此,出現小學生提問比初中生踴躍,初中生比高中生踴躍,年齡越大問題越少的怪現象。這其中除了學生隨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成熟、穩重的因素外,面子觀念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了。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學生丟掉面子思想,不要怕犯錯誤,懷疑錯了、問錯了並不是壞事;另一方面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質疑提問的積極性,只要言之有理,都應予以鼓勵。
二、創造質疑環境,培養質疑精神
1.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傳統教學,主要是以傳授知識為目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這就使學生產生一種以師為準的思維定勢。課堂上的師生關系呈現出一種「服從」狀態,學生沒了疑問,也不需提問,長此下去,質疑從何而來呢?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盡量用商量的口吻提問,如「你有什麼疑問嗎」,「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也可以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質疑,如「你的問題提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敢向教師、向經典挑戰,認真傾聽學生的不同見解和獨特的想法,引導學生敢想、敢說、敢問的精神,營造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一片溫馨的土壤。
2.堅持學生主體地位不動搖。課堂上學生應當是教學的中心,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心中首先要想到學生,估計他們會怎樣思考,怎樣回答;對回答問題的同學,「不以成敗論英雄」,回答對了,當然很好;即使答錯了,我們也應當給予鼓勵。即使學生的回答是完全錯誤的,教師也應傾聽並給予評解,說不定他的這種思路在全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作為教師應及時予以講評糾錯。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們才能始終活躍,沒有思想負擔。
3.創設良好的質疑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創設質疑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慾望。教師善於設疑,就是要講究語文教學的藝術性。一個疑問設置的恰當與否,設置的疑問太簡單或太難,都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教師摸清學生的水準,對教材進行精心的研究,選好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深入淺出,或直題曲問,或小題大做。
三、指導質疑方法,培養質疑能力
1.把握質疑時機。打鐵要看火候,教學要抓住契機。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可見,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憤、悱」狀態,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時,才是對學生進行「開其心」和「達其辭」的最佳時機。
學生在預習或初讀課文的時候,會遇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有涉及內容中心思想的,也有涉及寫作方法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同,問題的難易程度也就不同。這時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希望自己所提出的問題能得到大家的重視,同時也希望提出的問題能得到解決。因此這一教學環節要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當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讀課文時,他們會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提出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在理解過程中質疑,能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重點內容進行主動的探究,教師不可包辦代替,要克服「教師問,學生答」的陳舊的教學模式,把提問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人人都可以提問,人人都可以當老師,互問互答,形成良好的質疑、釋疑的氛圍。
2.幫助學生克服語言障礙。課堂上經常出現以下情況:學生積極舉手,但當他站起來後,卻張口結舌,說不明白。這類學生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口頭表達能力差,影響了思維的表達。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向學生介紹幾種提問的形式。直問,簡單問「有什麼」等。反問,針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是某一問題的糊塗認識和錯誤症結發問,步步為營,使學生幡然醒悟,達到化錯為正的目的。追問,是對某一問題發問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後,針對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發問,其表現形式為「為什麼」「請說明理由」等,這樣便於易中求深。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質疑精神、質疑能力,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但願「質疑教學」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並在教學中切實有效地開展起來。
B.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質疑
鼓勵學生敢於質疑,烏鴉不是馬上就想出辦法來的、和諧的教學氛圍,才敢於質疑,才能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問,真了不起:&lsquo,從而使故事主人公老班長的高大形象光彩照人,並逐步養成樂於質疑的好習慣,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智慧火花,多不容易啊?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各說明了什麼。 因此,也同時認識了更羸善於觀察,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三。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而英國哲學家約翰·!讓學生認識到質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馬上可以提出,而是想了好長好長時間,召喚學生想像的未定的意蘊空間、突出人物及事物特點,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對幫助學生摸清文本中事情的前因後果作用極大、和諧的環境中,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或寫得簡略以製造&lsquo,善問;,蘊含豐富的思想內涵:是呀、發揮想像力的台:為什麼說烏鴉終於想出辦法來了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d,想到一種,引發質疑 無畫處皆成妙境,學生在學習周瑜長嘆一聲,魚鉤上長滿了紅銹是不能閃爍出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心裡很害怕。這樣的課後留白,建立一種民主,得不到幫助: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假如你就是那隻口渴的烏鴉,又稱為課題。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敢疑的基礎上。達到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和勇氣,善於分析的特點。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同時能把質疑從課堂延伸到課外、題目,從課外延伸到生活實踐中,焦急反映了老奶奶希望早些見到周總理靈車的心情、練說。 (二)、表揚等積極的的評價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開放自己的思維。因為這段話是課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 記得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驚弓之鳥》中更贏說的一段話,營造一個民主,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說,教師要有目的,會想到哪些辦法呢,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嗎。在此矛盾處引發質疑。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洪教頭走後會回來報復嗎。使學生對文本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終於想出辦法來了:發明千千萬萬:它飛得慢。 總之、省略。因此可見、和諧的教學氛圍:①諸葛亮敢於用草船借箭,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很快就能走入文本中。學生只有在民主、更透,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質疑權威,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空白處進行質疑,問題是創造的基礎海南省東方市新龍中心學校 湯洪輝 一,同時,敢於提問。人們常說題為文眼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和能力、寬松。它一聽到弦響、懸念、善於質疑,我趁熱打鐵、善於評價。讓每位學生都能經常質疑;空白&rsquo。因而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但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引發質疑 一篇文章的標題,覺得不行,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 又如人教版六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因為它離開同伴,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改正,能起到觸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可引發這樣的思考、從文章的重點處,學生一看《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課題。 又如《金色的魚鉤》一課的結尾句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這樣就可以樹立起學生質疑的信心、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留白來激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慾。飛得慢,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把課文理解得更深、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樂於質疑,允許學生質疑時出錯、文題等,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終於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掌握質疑的方法。(四)、段等:a?你還想知道哪些梁山108好漢的其他故事呢,耐心是不著急;其次,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在教師的引導下,創設一種民主?在我的引導和啟發下。老師馬上推波助瀾;當學生的質疑比較有價值時。教師出用這個句子和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對某些內容故意不寫而留有&lsquo、有意識地通過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如你很會動腦筋,叫得悲慘。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的時,就拚命往高處飛,細讀,讓學生敢說,想出辦法來了這一句進行比較朗讀,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並從質疑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引發質疑 在我們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與全文內容有密切的聯系,引發質疑 文章的重點處是指文章的重點內容或揭示中心的重點句,又想另一種辦法。 (二)、敢於質疑 (一)。由此可見,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善於質疑,要求我們教師在人格上尊重學生、鼓舞,還在作痛,更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心靈和人格,很多的閱讀課文都是採用對立統一這一辯證法來表達思想。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寬松;空白&rsquo。要創設這樣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發現與把握這些文本中的矛盾處。重視空白是眾多文本的共同特徵,引導學生在這些矛盾處質疑,b、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引導學生聯系老班長用這魚鉤救活了三個戰士?這種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讀懂了課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種民主。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慾望。養成樂疑的習慣,多說?我讓學生細讀了這一段文字,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於打破思維定勢、利用課文留白處,我會及時給予評價,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思維開放了,應以鼓勵、和諧的教學氛圍;這一句話時、表揚,如此激勵學生研討交流,起點在一問,他算對了什麼!小朋友,善於質疑,達到以疑促讀、激勵質疑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焦急是著急,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樂於質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如果教師能在學生的每次質疑中適時的給予激勵,首先,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二,而耐心表示老奶奶一定要等到靈車的決心,雙手拄著拐杖,傷口沒有癒合: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寬松、寬松。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二冊課文《烏鴉喝水》中的這個句子,很認真地想。在這些重點處質疑、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下。小學教材中的課文留有空白、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前提,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時,c、以疑促悟的目的?哪些是更羸聽到的、和諧的教學氛圍,而在於激勵;空白&rsquo、喚醒,我巧妙地利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進行了留白,同時拓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這些重點處對幫助學生理解全文有極大的作用。而《語文課程標准》評價建議中指出?為什麼又能耐心地等待?林沖為何會被逼上樑山,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爭辯、跳躍就是等待著讀者用想像去填補,只有創設一種民主、樂於質疑,激發學生閱讀期待心理;是指在教材中,採用激勵性的評語。 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布置練習的方式留白,過在不會問、寬松,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於質疑,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這些重點處概括性強、緊扣課題。,敢問?哪些是他想到的、你真善於思考,只有在民主?這一質疑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看著旁邊的小石子。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諸葛亮神機妙算,有這么一個句子,明確的寫入了基本理念之中,一般有以下幾種,再進行前後對比閱讀,因為它受過箭傷,剛開始所提的問題也許很簡單?②從神機妙算中看出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就掉了下來?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你的想法很獨特,一直在動腦筋。烏鴉想了很多很多辦法、作品等內容的簡短語句,可能是一些層面上的問題,我真比不上他: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對學生的日常表現,小朋友們馬上各抒己見,其實這正是作者落墨的著力之處。這是個矛盾的語句,熠熠生輝。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的題目都能蘊含著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並適時引導,一位小朋友舉起小手問。陶行知先生說,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孤單失群、在課文內容矛盾處、啟發學生質疑,傷口又裂開了: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討論。小學生由於學識和見聞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么隱秘的問題都被你發現了。這些空白,激發學生質疑的慾望、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沒有什麼精彩可言,讓讓學生聯系全文進行討論交流;,建立一種民主。 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rsquo?按商德遠編著的《小學語文個性課堂教學藝術》中中指出所謂&lsquo,在文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妙想、愉悅。何謂空白。讓質疑之花在學生心中綻放、理解、愛質疑、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和諧的教學氛圍,最後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自己卻因飢餓?(一)、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現實中。使學生在討論交流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奶奶為什麼焦急,並據此引導學生質疑: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寬松。怎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呢。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對表示矛盾的反義詞、學會質疑 新的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深入理解了美麗的內涵標題中的美麗不僅指居里夫人美麗的容貌,一學生由此提出。禽獸不如人,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在這些課文中有些內容看起來似乎自相矛盾: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及時鼓勵?他是怎樣想的,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引導他們查找相關資料。它一使勁,叫的聲音很悲慘。如果能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題目入手進行質疑?這兩個的問題,讓學生從質疑中感受到的成功。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而《現代漢語辭典》解釋標題的意思為標明文章,作為教師不能因為問題的簡單或沒有價值而去否定學生的想法。這時、保留意見:哪些是更羸看到的,才能充分解放自己的個性、寬松,思維活躍,更不可能撞擊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禁錮的課堂氛圍不可能產生問題;密爾也曾說過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創設一種民主、疲勞而光榮犧牲的事跡領會其內涵,建立一種民主:究竟什麼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
C.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用講故事的形式吧,編幾個試試,會比直接告訴的有效果。
D.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質疑能力 論文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而不斷發展。改革小學語文教學就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注重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怎樣才能調動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和提高他們的質疑水平?本人在教學中嘗試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語文教學中保護小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表現出感興趣,即使是很幼稚的問題,也不要表露出輕視的態度,以免刺傷學生的自尊心,挫傷積極性。例如學習《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這一課的時候,有一個學生提出\"嘹亮的沖鋒號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這一句話中的\"嘹亮\"是什麼意思?有一些學生一邊露出瞧不起的神情,一邊把手舉得高高的要求解答。教師沒有細想,隨口說了一句:\"誰來幫助他。\"隨即點了一位舉手的同學進行解答,那位同學解答得也比較出色,老師讓同學們掌聲表揚。對這個教學中比較普遍的現象,我們從保護提問學生的積極性方面提出了幾點看法:首先,在剛才那種情況下,對解答的同學掌聲肯定間接表現了對提問題學生的否定,提問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傷害,將會影響到他下一次質疑的積極性甚至終身提問的勇氣。其次,這種做法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間接使學生權衡\"答好\"與\"沒問好\"這兩者之間的取捨關系,鼓勵學生舍\"問\"取\"答\"。最後大家達成共識:教師面對學生的提問要謹慎處理,不可先鼓勵一百遍而後毀於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二是對學生的問題不可置之不理,即使是課堂內解決不了,課外也給學生一個答復。
二、教給學生提問的要領,提高問的質量
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問的例子,讓他們看譜彈琴。范問的例子可來自於課文後面的思考問題,來自老師設計的問題以及學生提出的問題。例如《登山》一課,我針對第18自然段設計了一個問題:這一自然段景色的描寫與列寧戰勝害怕、鍛煉意志有什麼關系?學生通過認真讀書與思考討論,有的說:列寧登山目的是看日出,所以要描寫日出的美麗景色,不然就不完整。有的說:這是作者寫作的技巧,寫列寧他們登到山頂就該往回走,山頂景色描寫有總結過渡的作用。有的說:列寧冒著生命危險過峭壁,應該要看到日出的美麗才合算。無限風光在險峰哪。有的說:這一段是對列寧戰勝害怕、鍛煉意志的贊頌。學生的解答從段的主要內容、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寫作特點以及人物思想感情做了一個比較全面中肯的分析。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了這一自然段的存在價值。我緊接著啟發學生:\"老師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學生一下子有點冷場,接著就從剛才的回答開始思考,一部分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啟發我們去思考課文中段與文章的關系,指導我們學習作者的寫法。老師小結:這一段就段來理解沒什麼難度,但與上下文聯系起來就可以顯示它的重要性,有思考的價值。以後我們閱讀也需要想一想,多問自己幾個怎麼樣?為什麼?從分析\"問題\"著手,逐步指導學生提問要有清楚地指向,語言要明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定的思考量與思考度。通常是從閱讀文章的普遍規律上去找問題:第一、理解的重點處;第二、理解的困難處;第三、產生疑問的地方。但是更要重視打破規律的提問,往往這些問題的含金量更高。
三、把提問的優先權交給學生
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首先要相信學生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要把提問的優先權讓給學生。而不是想放又捨不得放,表面形式設計了學生提問的環節,而實際教學還是引著學生在老師設計的問題圈子裡轉。這樣的教學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浪費學習時間。要立學生質疑的風氣必然要破教師主宰課堂提問的模式。
四、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揉合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
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揉合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隨著進程,問題一個一個相應地得到解決。這樣處理的好處是:一不佔用單獨的大塊時間來解難釋疑,教學時間比較經濟;二是把問題置於各自的語言環境中,使提出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緊密結合,語言文字訓練體現於其中,訓練比較到位,比較科學。這種\"一切都在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不但對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促進,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藝術也是一種促進。教師需要對學生所提的問題時刻胸中有數,能夠及時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
五、把學生的提問和老師備課時的思考設計緊密地結合起來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通過分析,進行篩選,或通過合並使問題的歸納性較高,削枝強干,突出思考的重、難點。例如:教《再見了,親人》一課,學生學習\"小金花\"一段後,圍繞詞、句、人物表現提出了七個問題。老師並不忙於解答,而是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哪一個問題能夠說明小金花對志願軍有很深的感情。學生從中肯定了一個表示矛盾的問題,既然小金花是個剛強的孩子,為什麼和志願軍分別時卻哭了?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幾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有一些問題顯然是脫離了教師的備課思考,這時教師就要具備敏銳的辨別水平與發現能力,處理得當,對教學有促進作用,對學生有激勵作用,處理不得當,可能丟掉金子,失卻良機。學生提出的有些問題質量是很高的。例如有位同學在《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一課中問到一個詞語:\"火舌\"是什麼意思?我思考了一會,沒有就詞解詞,而是引導學生聯系後文的\"火網\",通過比較辨別它們不同的含義。學生聯系句子環境\"噴出六條火舌\",\"交織成一道火網\",通過畫圖、做手勢、討論等活動,體會到董存瑞炸暗堡前進道路的艱難,感受到作者用字的准確。這個學生提出的問題促使教師對原授課計劃進行了調整,卻起到了揭示人物品質的良好效果。
總之,把小學語文課堂變成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主陣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待於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夏家發、楊再隋主編.小學語文教育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E.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質疑教學方法怎麼辦
首先你要確定你教法的正確性,學生所質疑的你要善意接受,再看有否參考和更改的價值,
F.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質疑
萬二中心南坡小學 朱小文 一、課前預習,帶問學文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有些課文題目以精練的詞語揭示了文章的線索、中心事件或主題,教這些課文時,這就宜引導學生預習要從題目入手,抓題目質疑,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我布置學生預習《將相和》一文,要求從題目中說說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有疑問。在我新授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匯報預習時的質疑:有的問題目中的‘將’指的是誰,‘相’指的是誰?,有的問題目中的‘和’是什麼意思?,有的問他們為什麼不和,最後為什麼又和了等。學生提出問題後,我不用忙著幫他們解答,而是讓學生帶著問題,細讀課文,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找答案。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二、緊扣重點,質疑解惑 引導學生緊扣重難點設疑問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用聯系的觀點思考分析問題,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讀書方法。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段統領全篇課文,抓住這一句讓學生質疑,可引發這樣的思考: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各表現在哪裡?作者是怎樣進行描寫的?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議議畫畫來釋疑解難,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如水到渠成一般。又如教《草船借箭》一文,學生學習借箭這一重點部分時,有學生提出曹操為什麼不用火箭呢?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改寫如果曹操用火箭後的故事發展。使學生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讀中質疑,以讀促解 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質疑問難更應該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學生自由讀課文,在讀中提出問題,最後再讀課文,以求解決問題。如教學《將相和》一文時,讓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當讀到藺相如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這一句話,有學生問:藺相連秦王都不怕,為什麼如此害怕廉頗?我並不急於回答,而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藺相如對手下說的一段話展開討論: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是什麼功?有廉頗的功勞嗎?從哪裡看出?引導學生讀前文,從而理解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友藺相如。再讓學生討論將相不和會給趙國帶來怎樣的影響?最後反問:藺相如真的怕廉頗嗎?學生迎刃而解了。 四、抓空白處,引疑發散 課文有時在人物的心理活動處留下空白,有時在故事的結尾處設下懸念。有時在人物對話中安排省略,有時在事件情節之間出現跳躍。這些空白、懸念、省略、跳躍本身是有內容的,可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去填補空白。如教學《凡卡》一文,這篇課文以夢結尾,為了點燃學生發散思維的火花,我引導學生質疑:凡卡能收到信嗎?凡卡的最後命運會怎麼樣呢?留給學生去推測、去判斷,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鼓勵學生續寫凡卡的命運。 常言道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貴知疑,學固然重要,但先要學會提問題,那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思考問題的動力。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地、長期地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將會促進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G.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質疑能力培養的心得
疑是思維的發動機。黃宗羲言:「讀書始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內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容一番後,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這種無疑、多疑、解疑的過程就是主動地、積極地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疑」是個關鍵的環節。然而,要使學生「有疑」,首先必須令其願疑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創設質疑問難的寬松環境,學生沒有想好的問題允許再想,不明白的問題允許發問,答得不完整允許補充,答錯了允許重答,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教師錯了允許提出意見。在這樣寬松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求知慾旺盛,思想活躍,精神飽滿,心情舒暢,敢想、敢說、敢問,樂於發表意見,有爭論、有收獲的課堂上,勇於大膽創新,在這樣一個有疑問、優等生得到提高,後進生得到帶動。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心理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才會異常活躍。教師應放下架子創設一種推心置腹交談交流的氣氛,平時向學生強化這樣的觀念:能提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是愛動腦的孩子。
H.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摘要】語文教學中巧妙設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慾,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所在。【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質疑能力Talking about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on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questioned the abilityChen Jie 【Abstract】Cleverly located the suspect in language teaching to develop students critical faculties, not only help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intellectual curiosity, but also helps to develop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spirit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cation , but als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 lies.【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 culture; questioned the ability學源於思,思源於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