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將信息化教學運用於小學教學
1、要根據學習對象的學習特點和語文學科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圖畫、動畫、聲頻、視頻等教學媒體,生動具體、直觀形象,具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的功能。通過信息技術,用多種媒體呈現學習材料,可以使學習過程生動活潑,更具吸引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動機。但是,小學階段也是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階段,切不可因為濫用使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喪失思維能力的訓練機會。
而閱讀文本,傾聽對話,感悟思想,體會情感,揣摩表達,積累語言,表達運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一切教學手段都是服從於此的。因此,在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兩者關系中,小學語文教學是主體,信息技術是為優化教學服務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調動學生的感官多方面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語言的興趣,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上來。
2、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精心設計教學媒體
運用信息技術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施教學過程最優化為目的的,因此必須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媒體和信息技術手段,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切忌盲目性。沒有哪一種教學手段是萬能的,只有真正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利於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手段,才是有效的。信息技術手段也不例外。
信息化教學,要求教師在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手段的同時,變革自己的教學設計行為。備課時,教師要系統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等多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從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內容與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等方面,進行信息技術的應用分析,設計教學媒體。將教學媒體設計作為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成為教學方案的要目。
3、要注意多種媒體使用的綜合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盡可能把音與像、動與靜、圖與文有機地結合起來,提供多種感知材料,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知、理解與運用能力。信息技術只是多種媒體的一部分,語文教學中,黑板、粉筆、實物、紙質的掛圖和圖片等傳統媒體,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術媒體應與傳統媒體有機結合,整合使用,以充分發揮媒體促進教學的作用。
4、高度重視語文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
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就難以改變,創新人才的培養也就落空。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並非要求所有教師都去開發多媒體素材或課件,而是要求廣大教師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上的已有資源。在確實找不到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源的情況下,才有必要由教師自己去進行開發。
5、努力提高教師、學生的信息素養
小學語文的信息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和學習效益的提高,它對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同時,它也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的探索,才能盡快適應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需要,同時,教師還要正確處理信息技術網路教學與其它教學手段的關系,只有各種教學手段並存,各自發揮特長,優勢互補,才能取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此外,語文教師還應積極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對學生而言,信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已不能再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自己的筆記本上。由信息的單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動接受到自由選擇、自主探索,部分學生極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容易導致學生水平的兩極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學習自覺性、更強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強的自我學習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的信息化教學改變了以往單一的書本文字型教材形式,多媒體技術成為促進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給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色彩,為優化語文課堂、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潛能提供了可能和捷徑。
② 如何加強信息化教學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要根據學習對象的學習特點和語文學科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圖畫、動畫、聲頻、視頻等教學媒體,生動具體、直觀形象,具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的功能。
③ 教育信息化在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你話在課堂上的具體應用遠遠日的信息,在教學中要有十分廣泛,比如說白板教學,或者是那計算機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