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能在線把英國小學一年的課程都給學完嗎
•英國小學階段的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一個非常正式的學習者;而我們這120小時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式學習者。那通過我們的課程和激勵能讓孩子具備相應的讀寫能力並激發孩子自己去閱讀去認知;而孩子某一方面有特長,我們把它激發出來,某一方面有短處,幫孩子彌補。這就是我們課程的目標。
英國小學的訓練的初衷也是這個:教了孩子這些東西之後,是要激發孩子成為和老師一樣能具備這樣的讀寫能力的人。我們老師也是這樣宗旨的,他會給孩子搭一個知識結構,至於孩子架子上是放歷史書還是放文學書,由孩子自己去選擇。
❷ 英國的小學生一年上多少學期的課
和國內中小學一年上、下兩個學期不同的是,英國一學年主要分為3個學期。
第一個學期叫做秋季學期(autumn term),時間為每年9月初到12月中旬。學期結束後差不多就迎來了聖誕節,假期從12月中下旬到1月初,大概半個月到20天。英國的聖誕節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所以聖誕假期也就算是英國中小學的寒假了。
第二個學期是春季學期(spring term),從元旦過後直到3月底復活節假期前夕。
因為英國特別看重基督文化,所以復活節是英國人特別看重的節日。復活節假期一般從3月底到4月中下旬,和聖誕一樣,也在半個月到20天左右,這也是英國春季學期時間最長的一個假期。
最後一個就是夏季學期(summer term)了,從4月中下旬直到7月初。
這個學期寶寶們過得最不輕松,因為陸陸續續會有各種小測試,還有最後的期末考試。
英國小學的課程設置,學校擁有高度自由的權力,但英語、數學、科學和信息與通訊技術都是各小學的核心課程。在英國,小學階段實行的是教師包班教學,即一個班上的英語、數學、科學、美術、體育、歷史、地理等課程都由一個教師教學,這個班的名字就由這個老師的名字命名,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助教。
但信息與通訊技術、音樂和外語則由專職教師上課。音樂和外語,專職教師一般都在多所學校來回上課。學生上學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可以選擇在學校的餐廳就餐,或自備午餐。一節課的時間一般為25~35分鍾,課間休息時間為20~25分鍾。
❸ 在英國,小學音樂課老師一般怎麼教
在英國小學音樂課老師一般怎麼教?我覺得你可以上網查一下,或者是有留過學的人可能會知道,你跟他們加群了解一下。
❹ 英國小學QTS老師都教什麼
QTS證書全來稱是QualifiedTeacherStatus,是英國自的教師資格證書。想要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公立學校和特殊學校當老師,就必須有QTS教師執照。
想要拿到QTS資格證書,必須要參加連續2個年齡段的培訓,也就是:
3-5歲 (幼兒基礎階段);
5-7歲 (1-2年級);
7-9歲 (3-4年級);
9-11歲 (5-6年級);
11-14歲 (7-9年級);
14-16歲 (10-11年級);
16-19歲(12-13年級);
最終通過考核,英格蘭由TeachingRegulationAgency頒發,威爾士由頒發教師執照。
在成為合格教師的第一年,都需要完成一個針對新教師為期一年的全職見習期,在這一年裡,新教師被稱為NQT(NewlyqualifiedTeacher),需要找一位老教師作為導師全程輔導並通過相關考核,才能在一年後成為正式的合格教師,具備在英國公立學校(StateSchool)教學的完全教師資質。
❺ 英國小學教育的特色
英國小學教育的特色
英國的教育有著近千年的輝煌歷史。它培養過像哲學家培根、物理學家牛頓、生物學家達爾文和文學家莎士比亞等許多世界偉人,它也曾推動過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近幾十年來為了適應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英國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進行了許多根本性的改革和發展。
目前的英國實行十一年「強迫教育」。根據法律,父母在子女滿5周歲時,必須將其送進學校,年滿16歲高中畢業後才可以離開學校。11歲以前,學校里基本沒有考試和作業,11歲時,兒童要參加一個「十一齡」的考試,學校和家長常常由這一成績來決定孩子入什麼樣的中學。
英國中、小學主要分公立和私立兩大類。公立學校一律免交學費、書費;而私立學校要求學生住校,家長要交納十分昂貴的學費,甚至往往超過大學的學費。由於私立學校的教學設備、師資條件以及經濟條件的優越,其教學效果一般比公立學校好。
英國中、小學的教學內容較同年級的中國學校來說,一般程度較淺,知識面較寬。其教育宗旨多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動手製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界知識的學習。一般每個班級20左右個學生,教學中多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索式以及野處實習和參觀等方法。各種電化教學儀器以及電子計算機已廣泛應用於教學。例如,在一所技術中學,整個學校有一百多台計算機,分別安裝在圖書館、辦公室、教室和走廊等許多地方,師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操作,教師也常常用來進行課堂演示,或進行學生實驗和練習。
20世紀80年代,英國教育部做出一個改革措施,將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球物理課合並為一門科學課。科學課的教學大綱把原來互相對立割裂的幾部分內容有機地合為一體,使學生對整個科學體系和各門學科間的內在聯系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技術和設計課的開設也是一大特色,在這門課上,學生能接觸到木工、鉗工、工藝品製作、科技製作、烹調以及計算機自動控制等形形色色的內容。一些中學水平的學生就能拆開家中的電視機、錄相機、電冰箱以及汽車進行修理!這與他們從小一直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中、小學教學與現代科技和現代社會問題的緊密聯系也是英國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一切如能源、資源、污染和生態平衡等世界性的研究課題都能在教學中體現出來。比如,教師經常組織學生討論太陽能、核能的利用,水壩、電廠的設計方案。從而除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外也能增強學生統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雖然大量的現代化電化教學儀器進入了教室,但實驗室內的實驗儀器都似乎不是那麼精良和漂亮,其設計一般都十分巧妙,結構簡單明了,有許多是老師或學生的自製教具,極有利於原理的掌握和啟發思維。
總起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英國中、小學生的知識面普遍較寬,在表達、動手和創新等多種能力上和音樂、藝術素質上也超過我國的同齡學生。但計算能力、解題能力一般不如我國學生。
英國學生16歲高中畢業,要參加一次普通教育證書的考試,即畢業考試。考試中獲得高分者,可再讀兩年高級教育的課程。這一課程的內容與大學課程內容相銜接,理論性很強,有些內容相當於我國大學一年級的水平。二年後,學生參加學校的高級教育證書的考試。各大學則根據每個學生的這一成績錄取學生而不再舉行統一的高考。
❻ 英國小學一年級教學視頻
學校很少錄上課的教學視頻的,不過有些學校有學校介紹的視頻,供你參考。http://www.nietzscheglobal.com/2014/10/23/portregis/
❼ 英國的小學生都學習什麼課程呢
英國小學課程結構由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宗教課程三部分構成,具體如下:
1、核心課程:英語、數學、科學。
2、基礎課程: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
3、宗教課程。
(7)英國小學課堂實錄擴展閱讀
1、實行普通教育階段的全國統一課程計劃。在此以前英國的小學課程的設置,全國沒有統一規定,而是由地方教育當局和學校自行確定。因此,各地各校的課程設置似八仙過海。課程的選擇自由度較大,導致學生所學課程的不平衡及教學質量的不平衡。實行全國性課程計劃,小學統一開設英語、數學、科學3門核心課程,及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6門基礎課程,保證了課程的基礎性、基本性、平衡性、寬廣性及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
2、把宗教課列為小學的必修課。通過宗教課,不僅向學生灌輸有關的價值觀念和道德信仰,而且使學生獲得有關良好行為的知識和習慣。學校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宗教課實施,這也是英國學校教育的一大傳統,和英國的卧情不無相關。英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除了基督教、天主教外,還有隨著移民大量湧入而帶來的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等。
3、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更加重視實施技術教育。「科學」是小學生必修的3門核心課程之一, 「技術」是6門基礎課程之一,學生要投入相當一部分時間學習。把科學課程與語文、數學課程並列,技術與歷吏、地理等課程並列,提到同等位置,在小學教育中注入科學技術教育的內容。這是英國為適應以科技為主題的當今時代的發展、增加國力和競爭力而做出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
❽ 英倫雲小學英國小學的課程,真的假的
英倫雲小學英國小學的課程,真的假的?
雖然是學習一門外語很重要,
只有你去上過了,
了解過了才知道他真假。
❾ 求<<我最好的老師>>課堂實錄!20分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贊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是懷特森老師通過這一堂關於「貓蝟獸」的課,想要告訴學生的一個道理。一個人不能人雲亦雲,不能輕信老師和專家的說法,要敢於懷疑。
②從此,科學課對於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
這里的「冒險」是指科學課上富有挑戰性的緊張刺激的學習過程,學生要時刻動腦對事物進行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判斷,要有懷疑,也要有實證,學習成了一個真實的復雜的認識過程。
③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這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是懷特森老師創造和營造的,也就是在科學課上不斷質疑,不斷思考,不斷論證的過程。在這樣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於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懷疑的精神。
④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書本、權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知識。句子中的兩個「不要迷信」強調的是一種懷疑的精神,強調要通過獨立的思考去獲取知識。
(2)對詞語的理解。
出人意料:超出人們的意料。
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破綻:比喻說話做事時露出的漏洞。
饒有趣味:饒:豐富,多;指很有趣味。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建議
1.這篇課文的語言淺顯流暢,富有情趣,初讀課文可以採用自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課文中的一些新詞的意思,可以結合課文研讀,聯繫上下文理解。
2.根據課文的寫作特點,研讀課文按照兩種不同的思路展開。一種是抓住「人」展開。核心問題是「為什麼說懷特森老師是一個最好的老師?」可以分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層次是了解懷特森老師的特點,「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可以在課文里找一找哪些描寫表現了這個特點;第二層次是了解懷特森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的真正用意,可以讓學生讀讀懷特森老師的話,找出關鍵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比如,「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第三個層次是讀懂「我」對懷特森老師的贊揚,體會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的重要。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描寫「我」和同學行為、心理變化的句子,體會「我」和同學對懷特森老師從不理解到接納到感激贊揚的變化過程。
另一種研讀的思路是抓住「事」展開。也可以分三個層次推進。第一層次是「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讓學生自己去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件事,教學時要突出這件事的矛盾和令人費解之處,可以讓學生質疑:「懷特森老師為什麼要向學生講授錯誤的信息呢?」;第二層次是「這件事說明了什麼」,可以從懷特森老師的解釋中初步了解這件事的意義,還可以通過設身處地的體驗和想像,認識到獨立思考和懷疑精神的重要;第三層次是「這件事對『我』和『我』的同學有什麼影響」,引導學生深入地閱讀課文,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促進了學習」「終身受用」「明白了一個個道理」。
3.要把課文放到本組教材的整體中去考慮,本組課文是圍繞「科學精神」編排的,因此研讀課文的方向不能僅僅停留在贊揚懷特森先生是一個好老師,而是要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4.課文蘊含的科學精神是比較抽象的,教學中要多運用感性化的教學手段。比如,課文中一些富有情趣的描寫,可以通過設身處地的體驗和想像,用有感情的朗讀來還原當時的情境,在情境中體會、感悟;課文的結尾很有特點,「我立刻看著那位朋友的眼睛,並告訴他:『不,你的看法錯了。』」可以讓學生想像當時「我」的眼神和說話的語氣,嘗試朗讀,體會我對懷特森老師的贊揚和對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的認同。
四、教學案例
教學設計
一、初讀課文,認識「最好的老師」
1.板書「最好的老師」,說一說,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認真負責,知識面廣,嚴格要求,關心學生……)
2.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老師的標准,作者心目中的最好老師又是怎麼樣的呢?板書「我最好的老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我」最好的老師是一位怎麼樣的老師?
3.課堂交流
(1)讀讀記記下列詞語: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學生朗讀找到的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懷特森老師是怎樣的老師。
二、再讀課文,走近「最好的老師」
1.朗讀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2.默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懷特森老師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3.課堂交流。
(1)一次測驗,我們按照課堂筆記回答的每一道題,都被畫上了紅叉叉,我們都得了零分;
(2)老師講課的信息都是錯誤的,我們做的課堂筆記也是錯誤的信息;
(3)課堂上傳看的貓蝟獸的頭蓋骨也只是普通的貓的顱骨;
(4)希望我們多去發現問題,大膽提出來;
(5)科學課對於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
……
4.討論:如果你是懷特森老師的學生,面對這種種出人意料的舉動,你會怎麼想?
三、細讀課文,走進「最好的老師」
1.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懷特森老師有個性,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除了給我們帶來驚訝,帶來不可思議之外,對學生會有什麼好處呢?
2.課堂交流。
學生可能的回答會有:(1)使我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會在課後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2)使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3)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結合這個單元的學習,隨機組織學生討論:如何去接近真理?為什麼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從中讓學生體會到懷特森老師的良苦用心。
3.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4.教師小結:科學需要懷疑,需要「冒險」,需要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擁有善於發現、探求真知的能力。
(周玉莉)
五、相關資料
蜜蜂並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
蜜蜂發音靠的是翅膀振動——這個被列入我國小學教材的生物學「常識」,被一位名叫聶利的12歲小學生用實驗推翻。聶利為此撰寫的論文《蜜蜂並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銀獎和高士其科普專項獎。
這一科學發現出自一名年僅12歲的小學生之手,確實難能可貴!無數生物學家沒有發現的自然奧秘,小小的聶利發現了;成年人沒有懷疑過的來自書本的「定論」,聶利把它推翻了。
《人民日報》的報道說,聶利的發現過程並不復雜:她先是偶然發現翅膀不振動(或被剪下雙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個不停,然後用放大鏡觀察了一個多月,終於找到了蜜蜂的發聲器官。
如同許多重大科學發現一樣,發現過程本身也許並不曲折,關鍵在於發現者是否勇於向「定論」提出質疑,向科學權威提出挑戰。體現在聶利身上的離經叛道和勇於懷疑的精神,比「蜜蜂的發聲器官」這個發現本身更為可貴。
❿ 英國小學怎麼給孩子講閱讀課
樓主你好,在英國小學,他們的教學方式是和國內小學很不一樣的,國內小學上課是灌輸式的教學,而在英國小學,是興趣培養型的,讓孩子自主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