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一年級教育心得家長要抓住幾個重要點
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充足的睡眠不論對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個人精力旺盛工作和學習的基礎。小學生每天睡眠應在10個小時左右,因此,家長應在晚上10時以前,安排孩子入睡。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會有充足的精力學習。
早餐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
有的家長早上不用早餐,起床後急急忙忙上班,這是不科學的,長時間不用早餐,不僅影響工作,而且影響健康。孩子如果不用早餐,往往在第二節課後表現得無精打采,或焦躁不安。因為飢餓,中午又常常暴飲暴食。所以,孩子早餐一定要吃飽,有條件的,還應改變花樣,讓孩子吃好。
保證孩子每天的飲水量
小學生活潑好動,體能消耗大,保證孩子的飲水量,直接關繫到健康。家長要提醒孩子飲水,上學時最好帶有自己的水杯。一年級的學生,至少上午、下午、晚上各飲一杯水。
引導孩子養成按時休息的好習慣
上學後,不比在家,按時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校是以集體活動為主的,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下課,都有統一安排,如果沒有時間觀念,就會影響了統一行動。因此,家長要了解學校的時間安排,及時督促孩子上學或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孩子逐漸樹立時間觀念。
教育孩子少用橡皮
橡皮的作用是寫錯以後擦掉改正。應該說,用橡皮本無大錯。但是為什麼說要教育孩子少用橡皮呢?原因是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學習階段,少用橡皮是為了培養孩子認真、細心的習慣,從這一點上說,少用橡皮的意義遠遠大於用橡皮。有的學校明確規定「不用橡皮」,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的認真與細心。
告訴孩子要用鉛筆,不要咬鉛筆
一年級學生初學書寫,所以多數學校都讓學生使用容易書寫的鉛筆寫字。鉛筆芯含有鉛,鉛對身體是有害的,有的孩子常常用嘴咬鉛筆頭,是不好的習慣,家長要告訴孩子:要用鉛筆,不要咬鉛筆。
有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學後,意味著他將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獨立,比如,按時上下學,按時上課,按時寫作業,按時參與活動,能夠整理自己的學慣用品,能夠與小朋友交往等等。在這些事情上,家長可以幫助,但是絕不要代替。如果過分溺愛,什麼都由家長代替,表面上是愛,實際上是害。有的家長代替孩子整理書包,有的家長接送孩子時代背書包,有的家長甚至吃雞蛋還代為剝皮,這樣做是非常有害的。真正的愛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僅能在學習上自理,而且能在生活上自理,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不要攀比衣著打扮
一年級的學生,穿戴以簡便、實用為原則,因為他們的年齡還小,復雜的穿戴會給他們造成負擔。同時,家長之間絕不要互相攀比,比品牌,比價格,是毫無意義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
重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表達自己的意願,是互相溝通、展示自我的重要能力,無論現在學習,還是將來工作,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培養孩子表達能力上,第一要鼓勵孩子敢說,即使說錯了也沒有關系,敢說是表達能力的第一道關口。第二是引導孩子會說,會說是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按照孩子的思路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樣才是真實的、可信的。
告訴孩子該上廁所時一定要上廁所
一年級的學生常常因為玩耍而忘了上廁所,或者因為怕批評寧肯憋著尿而不敢上廁所。憋尿對孩子健康會造成影響,時間長了甚至會造成尿道感染和不自主遺尿的毛病。家長要告訴孩子該上廁所時一定要上廁所,相信老師是會理解的。
孩子生病一定要先看病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還小,抵抗力還很弱,加上剛上學,環境、生活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所以常常出現一些身體不適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絕不應輕視,嚴重的不適應,一定要先看病,需要休息的應該遵從醫生的意見適當休息,絕不要因為怕誤了上課而加重了病情。
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
上學後,意味著用眼的時間越來越多。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
第一,看書時光線一定要充足,不要在昏暗的狀況下閱讀;
第二,閱讀時姿勢一定要正確,坐姿要筆直,眼睛距書的距離應在一尺(30厘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閱讀;
第三,看電視、上網的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
第四,堅持並認真做眼保健操,用一段眼後,或閉目養神,或站力遠眺,也是有益於眼睛健康;
第五,寫作業時,身體要坐直,告訴孩子記住一個口訣:「一尺一寸一拳頭」,就是眼睛離作業本的距離一尺,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前胸離桌子的距離一拳頭。
有選擇地看電視
沒有節制地看電視,因為怕影響學習而不讓看電視,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有選擇地看電視,比如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收看少兒節目,動畫節目以及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對於增長他們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都是大有好處的。不過,每次收看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傷害眼睛。
在學習上給孩子必要的指導
嚴格來說,一年級是學生還不會學習,正處在學習的起跑階段,家長給以指導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導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指導不要變成監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邊沒完沒了地談話,這不僅影響了學習,還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②指導不要變成代替,有的家長對於孩子不會的作業直接告訴答案,時間長了會滋生孩子的依賴思想;
③指導是告訴方法,告訴孩子為何思考,為何去尋找答案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④指導是鼓勵,鼓勵孩子不僅要做得正確,而且要做得迅速,這樣才能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
重視安全意識培養
一年級的孩子,最容易在以下一些方面受到傷害:
①出入教室、上下樓梯時擁擠擠摔倒甚至踩踏;
②出於好奇,接觸電源開關閘門;
③橫過馬路時不注意車輛;
④圍觀吵嘴打架;
⑤與陌生人接觸;
⑥攀高、戲水、玩火等冒險行為。以上各點,家長都應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
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會交往是生存的基本條件,無論是對成年人還是對孩子,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鼓勵孩子多交往、會交往的過程中,特別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才有基礎;
第二,教育孩子在與別人交往時,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時,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自己;
第三,教育孩子要誠信,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做,讓別人感到誠實守信,此人可交。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個器官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就是不論遇到什麼情況,心態是平靜的、正常的,能夠冷靜應對。一年級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特別是遇到挫折時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心理反應,比如急躁不安、過渡緊張、自暴自棄、逆反頂撞等等。遇到這些現象時,家長應親切地問明情況,針對原因幫助孩子釋放心理壓力,讓他從不解和苦悶中解放出來,這時的安慰、疏導比什麼都重要,切不可怨天尤人,在孩子心上煩上加煩,那樣只會更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
鼓勵孩子和老師多交流,多溝通
由於多種原因,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多數不敢與老師直接接觸交流,這是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家長要鼓勵孩子敢於和老師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課不理解的地方告訴老師,相信老師是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的。同時,要告訴孩子理解老師的辛苦,尊重老師的勞動,服從老師的安排,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重視維護老師的威信
老師在學生的心目里,特別是在一年級學生的心目里是神聖的,聽從老師的話甚至勝過聽家長的話,有時候家長的話可以不聽,但老師的話是絕對服從的。應該說,這是正確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映。
一是當學生犯了紀律受到老師批評,而批評方式方法不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時,孩子會出現不滿情緒,表現得情緒低落,甚至對老師抱怨、反感。二是當學生看出了老師的某些行為不當時,比如表情冷淡、待人不公、脾氣暴躁、訓人罰人等等,也會對老師產生懷疑,淡化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既不要簡單否定老師,也不要簡單壓制孩子,而要冷靜分析,妥善對待。要告訴孩子,犯錯誤是自己的事,自己要改正,不能因為方式方法不當埋怨老師,這對自己是不好的;方式方法不妥是老師的事,相信老師會在實踐中接受教訓,完善做法。至於老師的某些行為不當,告訴孩子老師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七情六慾,不能因為有一個黑點就認為別人全身骯臟。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家校聯系卡、家長會與老師個別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相信多數老師是會正確對待的。總之,家長在孩子面前要重視維護老師的威信,在老師面前要正確反映孩子的情況,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
了解新課程改革,配合孩子適應新的課堂教學
現在,中小學實行第八次課程改革,總的方向是圍繞教育的四個支柱(也稱四大目標)展開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校教育要交給學生求職的能力——學會學習,做事的能力——學會做事,共處的能力——學會合作,發展的能力——學會做人。許多學校把會學習、會做事、會合作、會做人作為辦學目標,就是從這里來的。為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因為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既有我們的優勢,又有我們的劣勢,主要是:
①重視教師的作用,忽視學生的參與;
②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忽視基本能力的培養;
③重視學生共性的培養,忽視學生個性與特點的發展;
④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在實踐中的學習與鍛煉;
⑤重視結果,忽視過程;
⑥重視學科分數的考核,忽視學生整體素質的評價;
⑦重視知識的縱向聯系,忽視知識的橫向聯系;
⑧重視現成教育資源的使用,忽視更廣泛地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
重視的是我們的優勢,在改革中要繼續發揚光大;忽視的是我們的劣勢,這是改革的重點。知道了為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和改革重點,家長配合學校新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注重孩子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的培養,尊重孩子興趣,鼓勵孩子在某些方面展示自己的特長,支持孩子參與的各種實踐活動,關注孩子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心理品質、身體素質等多方面的發展。相信經過學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孩子一定會在逐漸深化的課程改革中不斷地提高自己,適應以後各個學段的要求。
㈡ 小學一年級,孩子的作業老師讓班級小組長批改,合適嗎
小學一年級孩子的作業,老師都讓班級小組長批改,我認為這是非常不合適的做法。不要說一年級,就是高年級了,經常讓學生批改作業也是不合適的行為。
我認為一年級老師經常讓學生批改作業是不合適的行為。到了高年級,可以把幫助老師批改一些基礎知識類的作業當成對學生獎勵,引導學生在競爭中成長!
㈢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語文作業該怎麼批改才最有效
答--您想要問什麼?小學一年級語文都是在學習拼音的基礎上來識字的,所以就要孩子們學好拼音寫好拼音字母。
㈣ 小學作業的批改
偶能理解這種勞累 學生們也希望這樣 作業量太多 孩子們也會很勞累
偶認為 在教育方法上 可以學學其他國家的教育方法 老師不僅僅是孩子的指導員 更是教育孩子做人榜樣
不過 也少不了看課外書 和其他資料 有時也和孩子們溝通溝通 娛樂樂
樂 孩子們也會喜歡上你 學校應該會徵求孩子們的意見
如果想不累的話 就吧答案寫出來 讓孩子們記住 這樣批起來也會輕松一點
盡管偶的語言很樸素 謝謝!
㈤ 小學一年級作業老師這樣批改,該怎麼辦
請問是課文摘抄(預習、復習……)還是隨便填寫?這個區別很大;如果是前者,那必然應該打叉;如果是後者那就是老師的問題。請先搞清事情的基本情況,然後我才好幫你分析解決啊。
㈥ 教師作業批改情況總結怎麼寫
作業批改記錄不僅僅只是記載著學生在作業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專更重要的是對這些問題屬作處了科學的分析,並在分析的基礎上找出了相應的措施,它是教師下次備課的有效憑據,也是改進教學教法的指南針。分析這些問題,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思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其專業行為與活動反思;對目前自我專業發展狀況和發展水平反思;對自己在教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反思,對自己的人格特質(如志向、興趣、潛能、性格等)和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反思。通過這些反思,教師將自己的教學經驗上升為實踐智慧,成功實現他人的理論與自我的探索鏈接。這樣一來,教師的專業行為將得到改進;教學成效將會得到提高;他們的思想將得到洗禮;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將得到純化;教師們對自己今後的專業發展方向也將更加清晰。教師會在「決策——實踐~反思——調整決策——再實踐——再反思」的反復循環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並加深對教學規律的認識理解,從而適應不斷變化著的教育發展要求。因此,作業批改記錄可以幫助教師積極地走向反思.銳意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精、善、美。
㈦ 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批改作業
在辦公室里,我經常看見同行埋首於批改作業中,而無暇於精心備課及教研。而我,不論是家庭作業還是課堂作業,都喜歡在教室里批改,共原因有以下三點: (1)可以縮短作業反饋評價的時間;(2)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學生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 具體做法如下: (1)對於家庭作業,一般是利用第二天的晨會時間,讓每一個學生把做好的作業翻開,放在桌子角上,自行早讀,教師巡迴批改。 (2)對於課堂作業,則在課內最後10至15分鍾,讓學生做作業,早做完的早批改。批改完後交與組長檢查、收齊。 實踐證明,在教室里批改作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二、改革批改作業的符號 數學教師批改作業,一般來說,錯了的打「×」,對的打「√」我覺得那個紅色的「×」是學生永遠都無法訂正的「錯」,學生每天做作業,面對以前那個「錯」,會挫傷積極性。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於做錯的題,我採取的是「____」這個符合或乾脆不批改,而用口頭提示、及時指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