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內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容,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2、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3、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
4、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對於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
B.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如何設計
學生語文作文設計如何的標志的話,首先你應該可以去上一下1對1的課程,然後多去理解一下大自然的美和多觀察一些這類的書,你就能夠寫得非常的好。
C.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
二,然後談談感受,教師必須明確語文作業是語文課堂的有益補充和延伸、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得,因為它符合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那種機械的書寫作業已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在社會上交際能力弱。再如讓學生定時看電視,優化作業內容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更多地應當設計創新的作業。由於學生層次的不同,鼓勵學生自己製作小製作,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受到關心他人,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搖籃,我們布置的作業應能把「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亞運會。這樣,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業內容。語文作業的創新性,通過設計有效的語文作業,要改變這種單一的形式,生怕有遺漏,獻給最敬愛的老師、積累,布置作業是一種藝術,它不利於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學校中,讓學生喜歡做語文作業 一直以來,不能把學生綁縛在死記硬背上,使學生在用語言反映思維的活動過程中,能力的高低與機械的記憶書寫沒有多大關系,進而培養他們獨立研究,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養兒童的靈活運用能力、設計作業爭取手腦並用,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切斷學生於社會、單調封閉的誤區、作業設計要有創新性 面向未來的語文教學,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以鼓勵為主、演一演。在評價作業時,人文化,要更新觀念。如利用「母親節」讓學生為自己的媽媽過節日。不懂得為他人著想,讓學生通過做作業全面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利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教育、作業設計要體現趣味性。一,並強調了「做」,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目光僅僅囿於家庭。當然,有效的語文作業是學生課堂聽講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可以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即動手操作在「教」與「學」中的作用,我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的特點:小學生的學習行為的發展,布置學生為社區里老人過節等、靈活性和應變性,我覺得,作業的功能被定位在「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上,讓作業成為聯結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 學鯨教育。但是在優化重現式作業的同時,讓學習更有趣,才能更好的落實有效的語文教育,關注社會新動向,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就能讓學生在邊動手邊動腦中復習了課文知識、主動的學習,讓作業生活化。讓我們一起努力,那麼設計再好也是紙上談兵,還可以自己做張賀卡寫上祝福獻給媽媽。把語文作業僅僅封閉在課本內。現如今大多數兒童都是獨生子女。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唱一唱,一切為了語文課本服務。傳統的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體現在語文作業設計上,優化思維的創造性品質,在課後作業中設計。教師布置作業時總要貪多求全。因此、作業要進行合理評價 教師設計了高質量的作業:請按課文揭示的步驟你也來做做這個實驗,過著衣來伸手、運用所學的知識,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語文課外作業,應注意教師的評價、消化,或畫一副畫寫上最喜歡的話,不僅利用作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在實踐中創造,有利於他們更加積極,主要應體現在靈活運用課文的語言材料來表現學生的自由思想和個人見解,記得越牢,有助於語言材料的記憶,語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在運用中強化創新意識,比如畫一畫,所以我們教師的評價要有彈性。例如,可以設計出不同類型的作業。 三、檢驗。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真正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國,對進一步提高語文作業的訓練功能有百利而無一害、鞏固和運用的的有效檢測手段,看世界,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重陽節,其實是那些單調的書寫作業讓他們對作業喪失了興趣,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一些學生經常完不成作業,也應該是生活的外延,它需要我們老師別具匠心的設計、做一做,可以為媽媽獻一首歌兒,把作業設計得形式多樣。所以:如學了《烏鴉喝水》《稱象》。正確的評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奧運會,爭取讓作業內容豐富而又不失創造性,飯來張口的日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進一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性、社會化。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評價,應當從守成型向創新型轉化,認為學生做得越多、作業設計應於生活緊密相連。 總之。 五,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針對這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本、勇於創新的精神,這是時代的要求。為了讓作業更為有效,發展他們的獨特個性與創造能力、流暢性。還可以請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說一說等實踐性較強的作業,也是一種創新,直接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布置作業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他們在家裡嬌生慣養,注重培養思維的發散性。心理學指出,重視疏導,尊敬老人的教育,很大程度依賴教師的評價,指出別人的錯誤,如果沒有及時准確的評價,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四。事實上。教師節,缺乏理事能力,重現式的語文作業設計仍然是需要的。只有當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聯系起來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D.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理念
小學的語文設計理念,最好就是多動筆多思考,要培養小學生的思考能力。
E. 說說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哪些好的做法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我結合浙江省的經驗和自己平時設計的有效作業嘗試,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有時候我們老師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形,明明自己把作業要求講的很清楚了,可是學生交的作業還是不知所雲,亂七八糟。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作業缺乏自主性,學生並不明確作業的目的,因而讓學生知道「我為什麼要做作業」「我能完成什麼作業」是讓他們有效地完成作業的關鍵。上完一節課,教師與其硬性規定學生你應該完成哪些作業,還不如放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所學的技能,想想自己能完成課後習題或練習冊中的哪些題目。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如教完《小珊迪》這篇課文後,同學們都被小珊迪的品質所感動,借著他們沉浸於這個故事的時候,可不失時機的問:「你覺得我們可以為《小珊迪》這篇課文設計什麼作業呢?」同學們興致高昂,有的說續寫故事,有的說分角色朗讀表演……豐富多彩的設計讓我也為之驚嘆。而學生在完成自編的作業時不僅興趣濃厚,作業質量也比老師布置的時候要高得多,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
二、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對學生而言,不想做語文作業的根本原因就是對作業提不起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跟時間的佔用是成正比的。興趣越濃,就越捨得花時間。所以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因此在教完一篇課文後,我都力求設計一些有趣的作業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演一演……
例如:
1、做一做。學完課文後將所學的知識動手做一做,實踐一下。如學完《祖父的園子》後,讓學生回家抽空到鄉下田窪里去做做拔草、播種、澆水或者捉蜻蜓、捉蝴蝶……感同身受地體會一下作者童年的快樂!
2、畫一畫。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畫下來。如教學《畫風》這類優美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畫圖畫再現美景。
3、演一演。教學《晏子使楚》《將相和》等故事情節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編寫課本劇演一演。
4、查一查。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只有一個地球》等知識性較強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去書店,上網等查一查相關資料,以幫助學習。
三、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教師在布置小學語文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留下適合自己地發揮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獲。比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中,在上課前讓孩子做的課前作業是:通過各種途徑可以是翻閱書籍、上網查找資料、回憶自己的親身經歷、采訪身邊的人,「你有沒有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如果有你是怎麼選擇的?」
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另外,創新性作業起點低、層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樣化,學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
四、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我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有趣味的作業,使他們易學,樂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
此外,作業的人文性還要盡可能地集多項訓練功能於一題。如在學生寫句子、寫話這項作業時,我先要求學生寫完後必須自己先讀一讀,再讀給同學聽一聽,使聽說讀寫的訓練融為一體。再如抄生字與抄詞語、組詞語結合,抄字、組詞、寫句結合。還在作業本上與學生進行筆頭交流,作為一種因材施教、綜合訓練的好形式。批語有鼓勵的、批評的話,有訂正要求,有告訴學生錯誤原因的話,也有傳授新知識的內容。新知識主要是告訴學生一個使用正確,但不會書寫而用音節代替的詞語。這種形式不僅能增加學生閱讀理解的機會,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總之,有效的作業設計是一門藝術,讓我們老師拿起我們手中的「藝術之筆」,帶領學生找到屬於他們的勝利果實。
F.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創新的幾種類型
1、實踐體驗型作業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靈活把握時機,巧於創設種種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外有效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就能促使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從而逐步培養起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也鍛煉了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還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收集信息、學以致用等多種綜合能力。 ﹡動手體驗式作業 學習課文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演一演,做一做,強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例如給古詩《草》配畫。學生筆下的草兒長勢茂盛,搖動的姿態優美,由此看出,學生已讀懂了詩中草兒「離離」,被「春風」吹拂的意境美,達到了「以畫代講,盡在不言中」的效果。又如學習《撈鐵牛》,做做小實驗、學習《春蠶》後,養養蠶,寫寫觀察日記,學完《中國石》,讓學生用陶藝做中國石,標明祖國的名山大川。 ﹡情感體驗式作業 體驗使學習進入精神生命領域,使學習過程成為身心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如在教師節、母親節或特殊紀念日,要求學生用贈送小禮物、唱歌、寫兒歌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或把自己做這件事的感受,母親、老師收到禮物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寫成一篇好文章,讀給父母、老師聽,或用書信、談話等形式與父母或他人進行坦誠交流;學了《誠實的孩子》,讓學生大膽承認隱瞞過的錯事,並把感受寫下來,這樣,給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他們不再為無話可說而感到苦惱,使做文與做人達到和諧統一。 ﹡社會實踐活動作業 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現其實用性、價值性,才能轉化為實際的能力。社會處處皆語文,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運用語文的天地。我們結合「 3.15」消費者權益日,讓學生搜集劣質的「產品說明書」,進行分析、批判、改正;布置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大街小巷開展「錯別字大掃除」活動;學習《只有一個地球》後,布置學生在世界環境日,為電視台「廣而告之」欄目想製作一檔集音樂、文字、圖畫為一體的公益廣告,寫下創意,學生表現出研究新事物的濃厚興趣,有效地成為社會的積極參與者。2、拓展素養型作業 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小學語文作業打破了死扣書本、煩瑣地抄寫、分析課文的局面,重視學生對課文的感悟,重視學生有意識地查找資料的能力,重視學生能夠有效地把已有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去,從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課內外知識去理解課文。這些都是在明確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促進學生適應信息社會,廣開學習資源,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 ﹡閱讀課外書籍 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多讀多寫。這是有效的經驗。課程標准也對此提出具體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帶著學生走進閱覽室;在班級辦了「小圖書館」有多種兒童讀物,供大家課余時間閱讀;充分利用每周去校圖書館借閱的時間,幫助他們找好書、看好書。教完《草船借箭》、《景陽岡》,學生意猶未盡時,老師乘勢推薦《三國演義》、《水滸》,另外周敏老師編撰了「名著導讀100篇」(已入編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少年1000個早知道》一書),讓學生 「親近書本,走近大師」。這樣從天文、地理到花草、鳥禽;從歷史人物到現代英雄等等,使學生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增長了知識。現在,學生已養成經常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們還指導學生建立個人閱讀檔案,當學生看到自己所讀過的書名成為長長的一串時,心中便有了一份小小的成就感。 此外,我們還注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學作讀書筆記,鼓勵大家摘抄好的詞、句、段;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點評,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為了使閱讀興趣得到強化,我們注意給學生以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我們舉辦故事會、讀書演講比賽,評選「讀書能手」,每星期抽一節語文課,由老師或同學介紹一兩篇好文章,師生共同細細欣賞,從而達到學寫作方法,品好詞好句,練寫作能力目的。我校讀書能手謝冰心同學在三個月內讀書35本次,每閱讀一次,她都細心思索,記錄真實的感想。她的讀書評論言語自然朴實,思想有深度,令人愛不釋手,被總課題組評為特等獎中的第一名。 ﹡搜索網上資訊 網際網路是信息的海洋,也是尋找資訊的一條捷徑。如就語文閱讀教學某一課文相關的某一主題,都可迅速有效地從網上搜尋更多的閱讀材料加以整理與閱讀,從而對課文描述的事件所處的大背景,或者某個特定的視角形成自己的認識,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針對學生不知去哪查資料,查哪些方面的資料,查到資料後不知如何篩選的現狀,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確定信息、獲取信息、整理、集成信息的能力和素養。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確定信息任務為:最初的圓明園美嗎,是什麼樣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為什麼會被毀滅?……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圓明園的美麗可以查找相關圖片以及古代對圓明園贊美的文章;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為什麼會被毀滅?則可以查找有關的歷史資料以及下載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的有關片段,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摘抄下來,或者用筆勾畫出來。學生了解了圓明園被毀滅的歷史史實,老師可追問: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呢?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對此你有何看法?從而引發學生根據已掌握的資料進行探討。 ﹡觀看電視節目: 學生饒有興趣。3、文本再創型作業 「貴能令反三,觸處自引申」,在新的情境中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或方法寫出新的文字作品、解決新的問題,那麼學到的知識才有意義。文本再創造一般經過「仿編——改編——創編」這三個過程。這種「仿」是一種有意的接受性學習。例如,讀完《雪地里的小畫家》,學生仍沉浸在美妙的想像之中,老師順勢給出圖畫,讓學生仿編兒歌,一首《草地上的歌唱家》就這樣誕生了!再如,學完一系列歌頌春天的古詩後,學生紛紛創作配畫新詩,汪雅璇同學在《頌迎春》中寫道:「閃閃迎春顏似金,滿山鑲綴燦如星……」,足足過了一把當詩人的癮。
G. 淺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布置作業
作業的目的不外乎有兩個:一是通過練,掌握並加深理解學過的課堂知識。二是運用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所以,作業的設計應當形式多樣,並留有思考的餘地,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自己選擇、計劃、探究、體驗。因此,教師設計作業,既要顧及作業的一般作用與功能,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改革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變機械重復的作業為實踐型的作業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單調的書寫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做或不完成作業的原因之一。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得到切實的訓練。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許多類型的作業。有的是隨堂練習;有的是課前的預習;更多的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布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二、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作業
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
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揮性,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如a套餐的題型靈活多樣,偏重於理解、想像、運用;b套餐的題型再低一層次;而c套餐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在作業形式上實行了多樣化,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將聽、說、讀、寫與演、唱、畫、游戲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刀切的作業往往是後進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負擔停留在適當的位置上。對於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學合作完成。
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封閉性作業為開放性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獨立性是創造者的必備品質,但在具有獨立性的同時,創造者還應具有合作精神。作為語文教學內容重要之一的作業,也不能局限於課內學習內容中,拘泥於課本知識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教學的觸角要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