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上課傾聽的好習慣
一、 發現問題 :
開學一段時間以來,我發現一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發言的積極性很高,思維非常活躍,好表現自己,回答問題時,他們總認為自己想的是對的,別人說的都是錯的。他們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不喜歡聽別人說的問題。課上,一個孩子的發言甚至還沒有結束,其他的孩子很焦急的樣子說「老師,我,……」地叫個不停,根本不聽其他同學或老師的講解。沒被老師叫到有時還發出嘆息的聲音。他們只顧表達自己,而沒有人傾聽別人的發言,還有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心兒早已不在課堂上了。
課堂片斷:
今天我講9加幾的進位加法,首先我創設情景用開運動會的場景圖,生動地描繪了學生參加各項比賽的情景。畫面上有跑步、跳繩、踢毽子、跳遠等比賽,還有觀戰的同學等。
師:從圖中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甲生:跑步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幾人?
乙生:老師,我還有更好的,比他提出的問題多。(在這期間,乙生根本沒有聽見甲生的發言。)
丙生:老師,我還有更多地發現,其他小朋友都發現不了。(丙生也沒有認真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
丁生:跑步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幾人?(完全和甲生的提問相同)
從這個小小的片斷中,我發現部分孩子善於表現自己,以自我為中心,不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甚至不會傾聽別人的發言。以至於出現了以上的幾種情況。
二、研究問題 :
我和低年級組的老師在課余時間交流時,都發現我們一年級孩子由於年齡小,多數孩子注意力差,不懂得傾聽老師和同學語言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學生傾聽習慣?」是我們共同要研究的課題,這關繫到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關繫到學生今後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於是,我們低年級數學組的教師決定把這一問題作為重點來研究。
三、採取的措施及實踐情況:
大家一致認為孩子傾聽習慣差跟學生的年齡有關,我們上課應該多關注年齡小而且聽講不夠認真的孩子,注意培養他們的傾聽習慣; 首先,讓學生做到能聽進去別人的講話。就是要學生能聽得進、記得住,要學會如何聽老師的講話和同伴的發言。課堂上可以經常讓學生復述老師的講話和同伴的發言,經常讓學生進行聽寫練習等。其次,要讓學生做到能聽懂別人的發言。就是要學生能聽懂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言,並且加以思考,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給予適當的評價。學生若只是動耳聽老師的講解和同伴的發言,而沒有動腦加以思考,就不能領悟和理解老師和同伴說的是什麼,不能領會知識的本質,這樣的「傾聽」就等於沒聽。教師可以在課上經常讓學生說一說同伴的發言有什麼好的地方,有哪些錯誤,應該作哪些補充,你有什麼好的方法等。也可以採取一些語言的引導,如:「注意聽他說的和你想的一樣嗎?」「你覺得他說得怎麼樣?」「你有不同的意見嗎?」「他哪些地方說得好?你能比他說得更好嗎?」或者:你聽懂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嗎?你贊成嗎?你有什麼疑問要問?你覺得他說得怎麼樣?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適時地評價;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為了贏得他人和社會的贊許和重視。一個人的辛勤努力,長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你把他的優點學來了,說明你很會聽啊!」「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對於不能做到認真傾聽的孩子給予引導,低年級的小學生都比較好強,只要我們教師用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往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教師給予評價,也可以讓學生互評,讓學生在互評中學會向他人學習,從而達到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根據老師們的這些建議,在講9加幾的第二課時時,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首先提出要求:讓小組長分工1人記錄,1人說,另外兩人認真聽,並進行補充,讓小朋友們評出合作較好的小組。被評上的每人得到1顆合作小星,認真聽別人發言的小組得到一顆傾聽的小皇冠。一節課下來,學生的熱情很高漲,喊叫的聲音逐漸減少,相反的,豎起小耳朵聽的小朋友逐漸多起來,我覺得本節課的效果較好。
四、今後的打算:
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也是一種意志的鍛煉,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長期堅持不懈地抓,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善於適時引導,我相信學生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同學發言的良好習慣會逐步養成。
㈡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師隨筆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我們的課堂上曾頻繁的出現過這樣一些鏡頭:
課堂上,小手如林,孩子們踴躍發言,氣氛很是活躍。一個孩子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我來,我來」的叫聲此起彼伏。但是,他們都只顧著自己表達,而沒有傾聽別人的發言,以至於一再重復別人的發言。
在課堂上,常常有這樣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學們在回答問題,他思緒飛揚,心兒早已飛出課堂;做作業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他根本沒聽進去,依然我行我素。
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導致了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而且也違背了全員參與的原則。怎樣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呢?怎樣賦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呢?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麼,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麼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後,才不至於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創設情境,樂於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新的數學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在「聽」的培養中,千萬不要吝嗇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常會說:「你聽得很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認真聽講呢?
四、教給方法,善於傾聽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
2、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五、矯正方法,培養傾聽
課堂上,特別是一節課過半以後,個別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做起與學習無關的事。如搞小動作,與同學隨便講話等,而教學規律又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隨意停課,中斷學生的聽課思維,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靈活、理智,適時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矯正學生不良習慣。
(1)「手勢暗示」。教師在講課時,一旦發現他做起與學習無關的事,既用手勢進行微妙短暫的定勢,指著不專心聽課的學生,以期達到矯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教師把嚴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專心聽課的學生身上,與之目光交觸,引起學生警覺,使她意識到老師在用目光警示自己,應該收斂言行,從而達到矯正的目的。
(3)「語調暗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感情,採用語調上靈活多變,或急,或緩,或長或短,或稍作停頓,造成一種臨時的教學氛圍,有意帶給學生聽覺上的感差。從而產生奇特的感染效應,促使個別學生專心聽講。
(4)「接觸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來,教師就很有必要走下講台,以巡迴講課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認真聽課的學生身邊,輕輕地摸一摸他的頭,讓他意識到老師已知道他在做小動作等,鞭策其端坐靜聽和思考,強制守紀聽好這堂課。
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於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㈢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課堂傾聽習慣的課題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表現慾望強,總認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在傾聽別人發言方面明顯存在著不足,特別是當某個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往往是兩手東摸西摸,或是轉過頭去看著別人,請他說說聽到了什麼,他根本就回答不上,似乎別人的回答和他沒有關系,他們喜歡自己發言,而不注意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其實傾聽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參與學習的過程,也是人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一個人良好修養的重要標志。如果養成了不良的傾聽習慣,將成為學生以後學習的絆腳石。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在聽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活動,能做到多思、多講、多說等。這樣,保證了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活而不亂,也促進了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有人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孩子將終生受益。基於以上原因,我認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尤為重要,在日常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以下策略來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一、培養學生傾聽老師的講解學生認真傾聽老師講課的習慣,是靠教師來培養的。在教學中,我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採用下面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認真傾聽老師講解的習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1、運用兒歌組織教學一年級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 兒童喜歡誦唱兒歌,教學時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課前鈴聲一響,學生回班就說:「上課了,快坐好,仔細聽、動腦想。」為班級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認真傾聽老師講課做了鋪墊。 2、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一年級學生渴求得到老師的表揚,想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這是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生往往因為喜歡你,才喜歡你教的那一科,才會做到認真傾聽你的講課。所以在課堂上我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談,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話語來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每節課我都面帶微笑,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喜歡聽我講呢?如果有搗亂的孩子我就利用手勢暗示、目光暗示、語調暗示、接觸暗示、教具暗示來代替批評和指責。有一次我在講公開課時,用抑揚頓挫的話語,親切舒服的體態語,會說話的眼神,集中著孩子的注意力,快下課前,有一個孩子坐不住了,我就站在他身邊,看著他講,撫摸他,孩子堅持到最後下課也沒影響其他學生上課認真傾聽。3、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在第一冊數學書中,教材提供了許多故事情節,如「小兔搬家」、「參觀動物園」、「美化校園」、「喂鴿子」等。上課時,我就藉助這些題材,或以故事導入新課,或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再根據故事情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貫穿教學始終,並且鼓勵學生多講多說,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於教學中。此外,我還經常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找朋友」、「郵遞員送信」、「摘蘋果」、「小動物找家」、「分蘋果」、「分紅花」、「發小花」等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學《8的分解組合》時,從家裡帶來了一些蘋果,讓學生把蘋果分到2個盤子里,這樣學生在親自動手分一分的游戲過程中,了解了8的分解組合。4、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所以數學教學應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9加幾》時,我編了一個小故事,說在體育課上,老師拿來一些乒乓球,獎勵表現好的同學,盒裡有9個乒乓球,外邊有4個乒乓球,老師一共拿來幾個乒乓球?就這樣簡單創設了一個同學喜歡,貼近兒童生活的情境,學生說自己的想法時,其他同學就聽的就格外專注。這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興趣盎然,幾乎沒有學生溜號,都在認真傾聽,學習效果自然就好。 5、把自主探索的權利還給學生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實踐的機會,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感知、分析問題。我在講《平面圖形的認識》時,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畫一畫,辨一辨,擺一擺,說一說,拼一拼等學習方式認識了各種圖形。學生動手操作,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個人的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悅感,而且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認真傾聽。6. 細化聽的要求讓學生學會傾聽就要讓孩子明確該怎樣做。我總結了「學會傾聽要五心」:一要專心,上課時,不管聽老師講解,還是同學發言,都要認真傾聽每一句話,腦子里不許想其他的事;二要耐心,別人講話時,不要插嘴,等別人說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做到不重復他人說法,鼓勵自己要在他人想法的基礎上,發表自己新穎的見解;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和自己觀點不同的見解時,要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要有選擇的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 二、培養學生傾聽同學的發言 學生能認真傾聽別人發言,這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良好習慣的形成,來自於教師靈活的教學方式,來自於教師對學生適時引導和對學生及時恰當的評價。在教學時,採用下面的教學方法,可較好的培養學生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1、讓學生當「小老師」 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經常組織學生通過競爭,輪流當小老師,並大膽放手,讓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提出自己的意見,並及時幫助同學糾正錯誤,並對負責人的小老師加以表揚鼓勵,這樣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們在幫助其他同學的過程中覺得自己特別地棒!通過這樣的活動,當小老師的同學講得非常認真,下面聽的同學也非常認真,因為他們都想當小老師,學生的學習積極被充分調動了。 2、及時恰當評價學生 正確適當地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應及時恰當的進行評價,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很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習慣很差,還屢教不改,這是由於老師平時只顧完成教學任務,而沒有注意強化學生的好習慣而造成的,當學生感到教師在對待上課認真聽和不認真聽,對待好習慣和不良習慣,沒有明顯差別時,他們的不良習慣就會增多。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及時對好習慣進行鼓勵、表揚,加以強化,而對於不良習慣及時給予糾正,必要時還給予適當的懲罰。如發現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時,就及時的給予表揚,以他為榜樣,讓大家學習他,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榜樣帶動大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不認真聽講的同學,則給予及時指出,必要時還警告他。這樣,學生便學會了傾聽,學習也就主動了。3、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在教學語言上盡量用「激勵式」、「誘導式」、「贊賞式」等語言,使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關注和贊賞,欣賞使學生找回自信,欣賞給學生無限的動力,欣賞讓師生關系更融洽。教師應給每一個學生以最寬松的空間,激勵他們在民主的氛圍中學會傾聽,學會學習。三、培養孩子的課外傾聽1、抓住時機適時引導孩子的成長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適時對孩子進行傾聽習慣的培養。我經常利用學校廣播通知的契機,問學生:孩子們,你聽懂了什麼?請你告訴其他同學。使孩子養成良好傾聽的習慣。2、給學生做示範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如果老師處處認真傾聽學生的談話,學生也會慢慢受到熏陶。我在和學生課下聊天時,做到耐心傾聽,做學生的忠實聽眾,來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說清楚,說明白。總之,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馬上就能養成的,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明確傾聽的目的,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這樣,使一年級的學生才能學會傾聽,才能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
㈣ 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我們的課堂上曾頻繁的出現過這樣一些鏡頭:
課堂上,小手如林,孩子們踴躍發言,氣氛很是活躍。一個孩子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我來,我來」的叫聲此起彼伏。但是,他們都只顧著自己表達,而沒有傾聽別人的發言,以至於一再重復別人的發言。
在課堂上,常常有這樣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學們在回答問題,他思緒飛揚,心兒早已飛出課堂;做作業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他根本沒聽進去,依然我行我素。
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導致了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而且也違背了全員參與的原則。怎樣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呢?怎樣賦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呢?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麼,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麼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後,才不至於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創設情境,樂於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新的數學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在「聽」的培養中,千萬不要吝嗇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常會說:「你聽得很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認真聽講呢?
四、教給方法,善於傾聽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
2、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五、矯正方法,培養傾聽
課堂上,特別是一節課過半以後,個別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做起與學習無關的事。如搞小動作,與同學隨便講話等,而教學規律又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隨意停課,中斷學生的聽課思維,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靈活、理智,適時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矯正學生不良習慣。
(1)「手勢暗示」。教師在講課時,一旦發現他做起與學習無關的事,既用手勢進行微妙短暫的定勢,指著不專心聽課的學生,以期達到矯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教師把嚴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專心聽課的學生身上,與之目光交觸,引起學生警覺,使她意識到老師在用目光警示自己,應該收斂言行,從而達到矯正的目的。
(3)「語調暗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感情,採用語調上靈活多變,或急,或緩,或長或短,或稍作停頓,造成一種臨時的教學氛圍,有意帶給學生聽覺上的感差。從而產生奇特的感染效應,促使個別學生專心聽講。
(4)「接觸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來,教師就很有必要走下講台,以巡迴講課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認真聽課的學生身邊,輕輕地摸一摸他的頭,讓他意識到老師已知道他在做小動作等,鞭策其端坐靜聽和思考,強制守紀聽好這堂課。
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於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㈤ 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在教學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還有學生坐的端端正正但聽進去的很少。詢問其他老師,有類似情況。看來,這已是一個共性問題,應該仔細找找原因,認真想想實用的對策,培養學生有效傾聽的習慣。我與很多數學老師交談,了解學生課堂傾聽的情況,大家一致認為:如果學生認真聽課,很少有學生就是聽不懂、學不會的,很多學生的問題就是不認真聽,還有個別 學生是不會聽,抓不住關鍵。我又走訪了多個班級,調查不同年級、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對自我傾聽習慣的看法。我發現,導致學生沒有良好的有效傾聽習慣的原 因,除了學生本身性格特點以外,還有以下幾方面:(1)與上課老師有關。一個上課亂發脾氣、語言貧乏的老師是不會吸引學生專心聽課的。(2)傾聽時間過長。聽講時間過長就會不自覺的出現走神現象。(3)自製力差,管不住自己。(4)認為會了所以不用好好聽。(5)貌似傾聽實則不會聽。在交談中有些學生反映,他們也很努力的用心聽課,可覺著聽懂了自己卻不會說、不會做,傾聽不得要領。 一、創設氛圍,讓學生喜歡傾聽 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讓學生專心聽、細心聽。1、巧用教學手段,引發傾聽興趣首先,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里樂意傾聽。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創設了小猴分別騎用圓形車輪、橢圓形車輪、長方形車 輪做的車的情景,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調動起學生傾聽的慾望,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其次,上課要有節奏、有彈性,做到靜中 有動,動中有靜,讓學生在當聽說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2、錘煉課堂語言,吸引學生傾聽備課時就在心裡模擬,努力做到語言趣味性、條理性;同時,發揮聲音優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語速、聲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課堂上呈現神情 並茂的語言,精彩的提問,巧妙的設計,充滿智慧、激情的評價,那就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睛、耳朵、心靈,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傾聽的契 聽進去,所以教師要注意提問的形式和評價的激勵性。其次要讓學生克服沖動心理,讓他們能安心傾聽別人的發言。要求學生有不同想法時,也必須靜靜聽發言的同 學把話說完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加強措施引導,讓學生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在聽」並不等於「會聽」,真正的傾聽要做到細心聽、用心聽,邊聽邊想。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使學生學會傾聽。1、榜樣示範人的習慣很多是模仿來的,教師要以身立教,以行導行。在學生交流時,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 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教師都應專心去聽,可偶爾稍作提示,但決不該打斷。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體現對學生發言的尊重,幫 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教師全身心地聽學生說話,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使課堂充滿著對人格的尊重。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 了榜樣,這種傾聽的態度感染、熏陶著學生。2、評價導航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具有導航的作用,能指引學生找到努力方向。如這樣的評價:「咱們同學的習慣真好,一邊聽,一邊想,還一 么啟示?」這樣,學生有了目的就會注意去聽,漸而學會傾聽。4、聽評結合 傾聽是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質,一種素養。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
㈥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傾聽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特別強調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他簡單歸結,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教師要培養學生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美國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丹尼斯認為「從小學到大學,大多數人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傾聽來進行的,教師首先教給學生的學習技巧應該是課堂傾聽」。好的傾聽習慣對學生學習數學也是起重要作用的。本文將從分清三種傾聽誤區、樹立兩種傾聽觀念、處理好傾聽關系三方面,來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一、分清三種傾聽誤區1、傾聽=聽課我們平常所說的聽課是指簡單的用耳朵聽。聽課時,學生如果不融入興趣、思維、感情等主動性因素,即使認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動聽課,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還會出現「左耳聽右耳冒」的現象。課堂傾聽是一種含有聽課技巧和聽課藝術的積極高效的聽課。它還包含鑒賞性思考、主動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聽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數學能力應首先把這種基本要素作為強調和培養的目標。教師授課時,不能滿足於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認真狀」,要對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等進行大膽創意,引導學生最大程度的處於積極的傾聽狀態,以提高授課和聽課效率。2、能聽=會聽在這個問題上,傳統教學存在三大失誤。其一,從來沒有認真界定「能聽」與「會聽」兩個概念,或混為一談,或避而不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缺乏深入的研究。其二,一般來說,傾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當學生進入學校時,他們幾乎都是能傾聽的。許多教師便想當然地認為學生都會聽課。因而,學生還沒學會如何聽課,老師的講課早已開始了。其三,教師們往往疏忽教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正確聽課的方法。教師本身不懂如何傾聽,更沒有具體可行的經驗。3、甲聽=乙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很快的發現,由於學生自身資質的參差不齊,他們的傾聽能力和傾聽狀態也會有很大差異。據心理學分析,學生的傾聽效果是由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其傾聽目的來決定的。聽課過程中,學生往往以自身具備的傾聽能力和自身養成的傾聽習慣來決定聽什麼,什麼時候聽。有時候因為能力問題(如聽不懂)或心理問題(如對老師反感),他們會自動關閉接收口語信息的通道,故意不聽老師的講解。這樣便產生了心理學所講的「選擇性失聰」現象。所以,對同一堂課同一問題,不同的學生掌握的程度自然有別。老師必須摒棄陳舊古板的教學模式,克服千篇一律的填鴨式課堂說教,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層次性,用不同的味道滿足不同的胃口。二、樹立兩種傾聽觀念1、創設良好的課堂傾聽氣氛。課堂氣氛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把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教師可以不斷地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設課堂活動,如把音樂、故事或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等。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加拿大教育專家安尼福來斯特曾說:「你的教室將很少有完全的寧靜,分享和交流是輕松氣氛的關鍵。新的發現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帶來的強烈的喜悅會引導學生產生急切傾聽下去的興趣。」2、巧妙利用學生的傾聽注意力。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已證實,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利用學生的注意力特點。首先,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講課思路上。如果設計的思路既精闢簡潔,又新穎有趣,就一定會引導著時刻都會脫韁而去的小野馬們跟著自己一步步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其次,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學的重難點上。課堂上,對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要通過各種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強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學生的「選擇性失聰」,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這樣便不知不覺地延長了注意時間,提高了注意質量。三、處理好傾聽關系把「聽」和「評」結合起來。也就是說,當一個學生發言的時候,其他的學生是要有任務的,那就是對這個學生的發言作出恰當的評價,及時表述自己對該意見是否贊成,不贊成的表述自己的意見。這里的「評」應該包括學生和師生之間的評價。第一,老師說話時,大家聽。若發現有同學違反規則,沒有聽清老師的意思,任何同學不要提醒。第二,同學發言時,要等發言結束時再舉手,方可提出不同意見,也可以補充說明。注意有序性和學會謙讓。第三,同學發言時,老師也要認真聽,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學生可以禮貌地反駁老師的意見。第四,老師和學生在發言時,都要考慮能不能吸引別人。總之,學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學會傾聽就是學會專注,學會傾聽就是學會解讀;學會傾聽就是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就是學會交流。韓山小學 仲平平
㈦ 上課學會傾聽的習慣怎麼養成
如今的課堂,提倡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出於本能,都爭著說。即使有些膽小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不敢主動表達,但在小組內無所顧忌,能爭先恐後地發言。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孩子們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這正是新課改的理念。但在活躍的課堂里,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地有意義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做到活躍而不失有序。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為了贏得他人和社會的贊許和重視。一個人的辛勤努力,長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
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你把他的優點學來了,說明你很會聽啊!」「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長期堅持從正面評價、激勵,學生就能養成「聽」的習慣。
二、明確目標。
當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聽」的重要性後,還應該教給學生「聽」的方法,培養其「聽」的能力。只有學生會聽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們認真聽。小學生的智能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學會聽。」對於學生「聽」的訓練要注意有針對性,切入口不要太大,從小處練起,循序漸進地分項進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作為學生,他們渴求老師的愛,想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這是他們的行為動機和迫切需要。學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教的那一科,也就會做到認真傾聽他的講課。所以老師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談,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每一節課教師都面帶微笑,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當孩子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種問題時,就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親親他們的小臉,摸摸他們的小手。這時候的孩子們笑得是多麼的甜。在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受到尊重,每個人的學習都受到鼓勵,產生了相互學習氛圍的教室里,學生的身體都很放鬆,大家都能溫和地、誠懇地進行交談。四、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低年級的教材中,引入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誘發學習興趣。藉助文章題材,或以故事導入新課,或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再根據故事情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貫穿教學始終,並且鼓勵學生多講多說,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於教學中。此外,經常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持之以恆常言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種新的學習習慣,我們教師除了有意識的去培養,去提醒,去督促學生養成,還要堅持,堅持到每一堂課,堅持到每一個活動。
只有我們不斷訓練學生學「傾聽」,學生才能擁有「傾聽」的能力,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傾聽」這把金鑰匙!讓我們注意到每一個細節,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傾聽中使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讓校園真正成為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尊重,都能主動敞開心扉,都能發展潛能的新天地!
㈧ 如何培養一年級小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麼,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麼樣?」 「誰還有補充嗎?」 「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後,才能讓自己的思考更全面。
二、創設情境,樂於傾聽
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有活力的課堂才有魅力,教師應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轉換教學模式,生動語文課堂,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興趣盎然地聽,靈活自主地聽。在教學中,我經常將猜謎語、聽兒歌、聽故事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融入課堂,這樣自然就提高了學生聽的興趣了。
其次,巧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在課堂上,我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如自己動手做一些教具,課前製作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課件,這樣有利於創設真切的情境,開闊學生的視聽,優化課堂教學,使「說」更具感染力,使「聽」更具吸引力。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社會心理學家也認為,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對於善於傾聽別人發言的學生,及時鼓勵,大加贊揚,讓其在班上起帶頭作用。如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認真聽講呢?在評價過程中,更要關注暫時落後的學生,用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去捕捉他們的進步,讓這些學生也能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的進步。
四、教給方法,善於傾聽
學會傾聽,需要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優化對學生「聽」的指導:
1、發揮老師的榜樣示範作用。
要學生學會傾聽,教師首先要做到傾聽學生。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其老師身上找到影子,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2、讓學生當「小老師」
教材中某些新知識有的學生已掌握,這樣的內容,我們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當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時,常會因新鮮感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在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換位當「小老師」,如教學生字條生字時,我就讓識字能力強的學生上台當小老師,教大家拼讀,交流有效的識字方法。因為學生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所以講得特別帶勁,下面的學生聽得也非常認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言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一年級的學生,尤其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挖掘、創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善於捕捉教育契機,喚起學生傾聽的興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在聽中生疑、聽中解惑、聽中積累、聽中成長
㈨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背景:在教學中我發現,有很多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還有學生坐的端端正正但聽進去的很少。詢問其他老師,有類似情況。看來,這已是一個共性問題,應該仔細找找原因,認真想想實用的對策,培養學生有效傾聽的習慣。調查:我與很多數學老師交談,了解學生課堂傾聽的情況,大家一致認為:如果學生認真聽課,很少有學生就是聽不懂、學不會的,很多學生的問題就是不認真聽,還有個別學生是不會聽,抓不住關鍵。我又走訪了多個班級,調查不同年級、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對自我傾聽習慣的看法。我發現,導致學生沒有良好的有效傾聽習慣的原因,除了學生本身性格特點以外,還有以下幾方面:(1)與上課老師有關。一個上課亂發脾氣、語言貧乏的老師是不會吸引學生專心聽課的。(2)傾聽時間過長。聽講時間過長就會不自覺的出現走神現象。(3)自製力差,管不住自己。(4)認為會了所以不用好好聽。(5)貌似傾聽實則不會聽。在交談中有些學生反映,他們也很努力的用心聽課,可覺著聽懂了自己卻不會說、不會做,傾聽不得要領。對策:針對這些情況,我把「」作為研究課題,設計了相應的對策,在班作了一些嘗試,並及時反饋、分析、糾正、再嘗試,經過初步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變化。採用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一、創設氛圍,讓學生喜歡傾聽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讓學生專心聽、細心聽。1、巧用教學手段,引發傾聽興趣首先,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里樂意傾聽。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創設了小猴分別騎用圓形車輪、橢圓形車輪、長方形車輪做的車的情景,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調動起學生傾聽的慾望,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其次,上課要有節奏、有彈性,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讓學生在當聽說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 2、錘煉課堂語言,吸引學生傾聽備課時就在心裡模擬,努力做到語言趣味性、條理性;同時,發揮聲音優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語速、聲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課堂上呈現神情並茂的語言,精彩的提問,巧妙的設計,充滿智慧、激情的評價,那就可以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睛、耳朵、心靈,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傾聽的契機,逐步形成傾聽的習慣。 3、關注傾聽心理,引導學生傾聽首先要讓學生克服膽怯心理,讓他們有心理安全,能專心傾聽他人的發言。課堂上,很多時候學生傾聽時往往神清緊張,只考慮自己該怎麼說,結果對方的話一點也沒聽進去,所以教師要注意提問的形式和評價的激勵性。其次要讓學生克服沖動心理,讓他們能安心傾聽別人的發言。要求學生有不同想法時,也必須靜靜聽發言的同學把話說完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二、加強措施引導,讓學生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在聽」並不等於「會聽」,真正的傾聽要做到細心聽、用心聽,邊聽邊想。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使學生學會傾聽。1、榜樣示範人的習慣很多是模仿來的,教師要以身立教,以行導行。在學生交流時,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教師都應專心去聽,可偶爾稍作提示,但決不該打斷。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體現對學生發言的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教師全身心地聽學生說話,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使課堂充滿著對人格的尊重。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榜樣,這種傾聽的態度感染、熏陶著學生。2、評價導航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具有導航的作用,能指引學生找到努力方向。如這樣的評價:「咱們同學的習慣真好,一邊聽,一邊想,還一邊跟著說。」這不單單是對學生的稱贊,更重要的,是對於沒有做到這一點的同學,他們知道了應該怎麼做,長期如此,定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3、明確要求要讓學生耐心傾聽別人說,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讓學生明白,無論是老師講課還是同學發言,都要細心聽、聽完整,並努力學會抓關鍵詞句理解說者意圖。同學發言時,自己明白的問題聽一聽別人是怎樣表達的;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聽一聽別人是怎樣解釋的;想到的問題通過傾聽可以幫助自己把問題弄得更完善;沒想到的問題通過傾聽可以使自己豁然開朗。如:「仔細聽,想想他哪些地方說得好?哪些地方還不夠?」「他的想法和你的想法有什麼不同?」「他的想法對你有什麼啟示?」這樣,學生有了目的就會注意去聽,漸而學會傾聽。4、聽評結合 檢測學生是否會傾聽的一個最好方法就是「評」。當一個學生發言的時候,其他的學生要對這個學生的發言作出恰當的評價,可以說說自己是否同意這個意見,他的想法好在哪,不妥在哪,自己的不同觀點又是什麼,甚至還可以讓其他學生再來說一說。傾聽是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品質,一種素養。養成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