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創新作業
我不明白復你的問題,是自製己要做創新的作業還是身為人師要布置創新作業?還是其他的想法。不過本身你的這個問題就挺創新的,設計范圍廣,有些無從下手。我且談談我的理解,什麼是新,新和舊相對,也可以理解為首創性,我更多的是傾向對於自己是從未嘗試過的就可以稱為新。如果是想給學生布置作業創新一些的話,還要看是哪個領域的。如是小學語文寫漢字的作業,特備是易錯的漢字,可以讓孩子製作漢字魔方,中間是本體字,周圍是形似字,以及相關的詞語,詞語以三個左右合適,本體字大一些粗一些,形似字相對本體字小一些,詞語再稍微小一些,可以用不同的顏色區分。製作的材料很簡單,一個紙箱,幾張白紙,彩筆,膠水就可以了。我想在整個製作的過程中,孩子們肯定能牢牢的記住易錯字,每次寫到這個字的時候還能想起製作魔方的過程和樂趣。
『貳』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創新的幾種類型
1、實踐體驗型作業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靈活把握時機,巧於創設種種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外有效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就能促使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從而逐步培養起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也鍛煉了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還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收集信息、學以致用等多種綜合能力。 ﹡動手體驗式作業 學習課文後,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演一演,做一做,強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例如給古詩《草》配畫。學生筆下的草兒長勢茂盛,搖動的姿態優美,由此看出,學生已讀懂了詩中草兒「離離」,被「春風」吹拂的意境美,達到了「以畫代講,盡在不言中」的效果。又如學習《撈鐵牛》,做做小實驗、學習《春蠶》後,養養蠶,寫寫觀察日記,學完《中國石》,讓學生用陶藝做中國石,標明祖國的名山大川。 ﹡情感體驗式作業 體驗使學習進入精神生命領域,使學習過程成為身心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如在教師節、母親節或特殊紀念日,要求學生用贈送小禮物、唱歌、寫兒歌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或把自己做這件事的感受,母親、老師收到禮物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寫成一篇好文章,讀給父母、老師聽,或用書信、談話等形式與父母或他人進行坦誠交流;學了《誠實的孩子》,讓學生大膽承認隱瞞過的錯事,並把感受寫下來,這樣,給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他們不再為無話可說而感到苦惱,使做文與做人達到和諧統一。 ﹡社會實踐活動作業 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現其實用性、價值性,才能轉化為實際的能力。社會處處皆語文,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運用語文的天地。我們結合「 3.15」消費者權益日,讓學生搜集劣質的「產品說明書」,進行分析、批判、改正;布置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大街小巷開展「錯別字大掃除」活動;學習《只有一個地球》後,布置學生在世界環境日,為電視台「廣而告之」欄目想製作一檔集音樂、文字、圖畫為一體的公益廣告,寫下創意,學生表現出研究新事物的濃厚興趣,有效地成為社會的積極參與者。2、拓展素養型作業 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小學語文作業打破了死扣書本、煩瑣地抄寫、分析課文的局面,重視學生對課文的感悟,重視學生有意識地查找資料的能力,重視學生能夠有效地把已有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去,從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課內外知識去理解課文。這些都是在明確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促進學生適應信息社會,廣開學習資源,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 ﹡閱讀課外書籍 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多讀多寫。這是有效的經驗。課程標准也對此提出具體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帶著學生走進閱覽室;在班級辦了「小圖書館」有多種兒童讀物,供大家課余時間閱讀;充分利用每周去校圖書館借閱的時間,幫助他們找好書、看好書。教完《草船借箭》、《景陽岡》,學生意猶未盡時,老師乘勢推薦《三國演義》、《水滸》,另外周敏老師編撰了「名著導讀100篇」(已入編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少年1000個早知道》一書),讓學生 「親近書本,走近大師」。這樣從天文、地理到花草、鳥禽;從歷史人物到現代英雄等等,使學生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增長了知識。現在,學生已養成經常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們還指導學生建立個人閱讀檔案,當學生看到自己所讀過的書名成為長長的一串時,心中便有了一份小小的成就感。 此外,我們還注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學作讀書筆記,鼓勵大家摘抄好的詞、句、段;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點評,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為了使閱讀興趣得到強化,我們注意給學生以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我們舉辦故事會、讀書演講比賽,評選「讀書能手」,每星期抽一節語文課,由老師或同學介紹一兩篇好文章,師生共同細細欣賞,從而達到學寫作方法,品好詞好句,練寫作能力目的。我校讀書能手謝冰心同學在三個月內讀書35本次,每閱讀一次,她都細心思索,記錄真實的感想。她的讀書評論言語自然朴實,思想有深度,令人愛不釋手,被總課題組評為特等獎中的第一名。 ﹡搜索網上資訊 網際網路是信息的海洋,也是尋找資訊的一條捷徑。如就語文閱讀教學某一課文相關的某一主題,都可迅速有效地從網上搜尋更多的閱讀材料加以整理與閱讀,從而對課文描述的事件所處的大背景,或者某個特定的視角形成自己的認識,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針對學生不知去哪查資料,查哪些方面的資料,查到資料後不知如何篩選的現狀,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確定信息、獲取信息、整理、集成信息的能力和素養。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確定信息任務為:最初的圓明園美嗎,是什麼樣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為什麼會被毀滅?……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圓明園的美麗可以查找相關圖片以及古代對圓明園贊美的文章;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為什麼會被毀滅?則可以查找有關的歷史資料以及下載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的有關片段,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摘抄下來,或者用筆勾畫出來。學生了解了圓明園被毀滅的歷史史實,老師可追問: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呢?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對此你有何看法?從而引發學生根據已掌握的資料進行探討。 ﹡觀看電視節目: 學生饒有興趣。3、文本再創型作業 「貴能令反三,觸處自引申」,在新的情境中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或方法寫出新的文字作品、解決新的問題,那麼學到的知識才有意義。文本再創造一般經過「仿編——改編——創編」這三個過程。這種「仿」是一種有意的接受性學習。例如,讀完《雪地里的小畫家》,學生仍沉浸在美妙的想像之中,老師順勢給出圖畫,讓學生仿編兒歌,一首《草地上的歌唱家》就這樣誕生了!再如,學完一系列歌頌春天的古詩後,學生紛紛創作配畫新詩,汪雅璇同學在《頌迎春》中寫道:「閃閃迎春顏似金,滿山鑲綴燦如星……」,足足過了一把當詩人的癮。
『叄』 如何創新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
本學期我們六年級一共設計了四次創新作業,分別是自主設計分數除法應用題,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整理復習,圓形之百變和百分數的應用。
我們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遵循了以下三條原則:
1.加強實踐,跳出作業的「紙上談兵」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為此我們設計了百分數的應用這一創新作業,讓學生廣泛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數信息,然後說出這些百分數的具體含義,在讓學生思考討論:為什麼在生活中人們喜歡使用百分數?這樣既可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慾望,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感受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立體整合,步入作業的「你中有我」
新課標注重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系,強調數學的整體知識結構,強調知識點之間的整合。因此,數學作業的設計也應該顧及整合性。為此我們在學習了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之後,設計了一次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整理復習的創新作業。
本次創新作業學生可以有多種選擇:(1)練習尋找題目中的關鍵句和單位一;(2)學生自己出題,自己嘗試解決,寫出分析過程和解題思路以及解題過程;由於究竟是運用乘法還是除法來解決問題是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生在完成這次創新作業時,可以使這個問題得到鞏固和提高。
3.發散學生思維,走向數學的真、實、美
在學習了圓這一單元後,我們設計了一次創新作業,讓學生在會用圓規畫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利用圓規、旋轉、軸對稱等知識畫圓或半圓組成的圖形,由固定的角度旋轉擴展為任意角度的旋轉,創意出百變圓形,體會到用色彩美化生活,感受到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不足之處:
我們的不足之處是:六年級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好學生喜愛做數學創新作業,他們也能夠從完成創新作業的實踐活動中得到滿足和提高,但是仍有少部分學生普通作業完成起來尚很困難,創新作業這種提高性的作業完成起來更是難上加難了。如何對創新作業也進行分層布置是我們將要探索的一個問題。
『肆』 創新作業的試卷作文的答案
創新
創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有了創新精神,那麼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小鳥飛行需要翅膀,世界要進步需要創新,創新就是進步的翅膀.
從前有一種病,只要人得了這種病,便無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學家,他不幸得了這種病,他四處求醫,也沒有將病治好.有一天,他聽說有個村子裡有一口能治好這種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這種病.化學家喝了水後不久便葯到病除了.化學家對井水產生了興趣,對井水進行了研究.他發現井水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芒硝,對這種病有神奇功效.
中國有名古話,常有所疑,是創新的開端.勇於破疑,是他新的動力.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觀察周圍的現象,就產生去破疑的動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沒有因為井水能治病產生疑問,而化學家則對井水產生了疑惑,最終發現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說化學家僅僅因為井水治好病感到慶幸,那麼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這充分說明了創新精神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各行各業都需要發展,如果行業缺乏創新意識,那麼它只會停滯不前,反而有可能會倒退.只有堅持創新精神,勇於實踐,行業才得到發展.
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個人才能體現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勇於創新
烈日下,一群飢渴的鱷魚陷身於水源快要斷絕的池塘中.面對這種情形,只有一隻小鱷魚起身離開了池塘,它嘗試著去尋找新的生存的綠洲.塘中之水愈來愈少,最強壯的鱷魚開始不斷地吞噬身邊的同類,苟且倖存的鱷魚看來是難逃被吞食的命運,然而卻不見有鱷魚離開.池塘似乎完全乾涸了,惟一的大鱷魚也耐不住飢渴而死去了.然而,那隻勇敢的小鱷魚呢,它經過多天的跋涉,幸運的它竟然沒死在半途中,而是在乾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綠洲.
這是我讀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內容.讀後,我獲得了不小的啟示.試想,如若不是小鱷魚勇於嘗試,尋求另一條生路,那它也難逃喪生池塘的厄運;而其它的鱷魚,如果它們不安於現狀,勇於嘗試,那麼它們又怎會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結局!由此可見,勇於嘗試的精神多麼重要!
縱觀古今,凡有成者,他們無不具有勇於嘗試的精神.燈泡的發明者愛迪生為了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作燈絲,竟不屈不饒地進行了8000多次嘗試.試驗初期,他找了1600種耐熱材料,反復試驗了近2000次,結果發現只有白金較為合適,但白金比黃金還貴重些,這就是說實驗失敗了.面對這樣的失敗,一般的人肯定會選擇放棄,然而他沒有,而是繼續嘗試著從植物中發掘理想的燈絲材料,先後又嘗試了6000多種植物.通過不斷的嘗試,愛迪生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給人類帶來了「光明」.這「光明」之光,與其說是電之光,還不如說是勇於嘗試的精神之光.其實,我們只要細細想想就會驚奇地發現,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項成果中,竟沒有哪一項不是不斷嘗試的結晶.「一次嘗試,就有一次收獲」,他的這句話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訣.還有研製出雷管的諾貝爾、發現了雷電規律的羅蒙諾索夫、第一次架飛機飛上了天空的萊特兄弟……他們所取得的一個個驚人的成就,又有哪一個不是嘗試之花結出的碩果呢?寫到這里,我在想:在崇拜偉大人物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崇拜造就偉大人物的勇於嘗試的精神呢?
不僅在科學上需要這種精神,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也同樣需要這種勇於嘗試的精神嗎?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嘗試著舉手發言,嘗試著向課本質疑,嘗試著與同學合作探討,還應嘗試著理解別人、關心別人……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智慧將得到增長;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能力將得到提升;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人性將得到升華.不斷的嘗試,我們將攀上一個又一個智慧的高峰.
朋友們,勇於嘗試吧!它幾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敢於創新
中國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對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取捨,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清朝書法家翁方綱和劉墉,一個對古人書法刻意求似,一個卻博採眾長,自成一體.翁問劉:「哪一筆是學古人的?」劉反問翁:「哪一筆是自己的?」這在文壇的記錄中留下了詼諧又富於哲理的一筆.
人們總是喜歡以古為師,在師古的基礎上,求不同,求發展,才會有獨特的風格,才會有更大的進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稱道;但劉墉師古而不拘泥於古,在古人字體的神韻中,加入自己的風格,則尤為可貴.因為只有這樣,書法才會發展,才有前途.事實上,翁方綱所崇尚的歐體也正是當年歐陽洵融各家筆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沒有靠描摹而成的風格,沒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歷史車輪不斷向前,正是因為有了吸收和舍棄,才有了新事物.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局限於僅用手工勞作,才去發明機器;人們不局限於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製飛機;人們不局限於僅用煤作為能源,才去探索電力的奧秘……
如今,人類已可以遨遊太空,而無數科學家卻仍在努力地探索著,在研究、發展新的、更科學的規律;讓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我們不能沒在歷史,但也不能忘記,那僅僅是古人的業績.君不見「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只有師古而不泥於古,推陳出新,才有存在和發展的可能.
我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於質疑,敢於放開思路,敢於創新.一味拘泥於書本和公式,只會變得頭腦僵化,不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
生活需要創新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一位學者畫了四種不同的圖形,讓人們在其中選出一種與其餘三種不同的圖形.於是人們便根據自己對此不同的認識,各抒己見.這樣,一道題得出了不同答案.這件事足以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沒有創新,答案就會籠統單調;沒有創新,世界就不會豐富多彩;沒有創新,社會就不會發展進步.
創新是豐富生活的手段.沒有創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盞電燈還沒有誕生,我們還要在煤油燈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輩子;第一架飛機還沒有出現,人們要經過幾個月乃至幾十年的功夫歷經艱辛,長途跋涉才能到達目的地;沒有創新,社會便不會如此現代化,人們之間的聯系也不會如此緊密.創新對於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過:「美是生活,美是創新.」這一至理名言告訴我們,應該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去裝飾我們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創造,今天我們又哪裡能拋棄創造,拋棄創新呢?創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是社會發展的源泉.
創新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動力.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在爭相創新.不創新就會落伍,不創新就會滯後.我國的現實狀況要求我們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們的國家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創新的腳步要使創新落實到社會每個行業、每個角落.教育要創新,改革要創新,科技要創新.我們應當大膽實踐,勇於探索,克服前邊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向創新這個方向邁進.
我們的生活需要創新,我們的社會需要創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需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我們要在創新中求生存,求發展.正如那位學者出的一道題會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據的答案那樣,其實答案本是豐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種答案,那麼我們就要從主觀方面看看我們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創新還應破除舊觀念,老框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邁出前進道路上堅實的步伐,走向新世紀.
『伍』 六年級《創新作業》的答案
圖書館來有總書:1500*4=6000(本自)
設男生人數為X,女生人數為Y
X+Y =310
7/8X=Y-10
所以X=160
Y=150
所以男生為160,女生為150
『陸』 如何利用創新作業形式提高教學質
如何優化數學作業過程,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我們教師應該在數學作業的布置、完成、批改、反饋等幾個重要環節加以創新,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擬通過探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理論依據,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談一些自己的體驗、做法。
一、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理論依據
如何判斷作業是否有效?國內的研究往往從以下一些方面來衡量:是否能把握教學內容的定位;是否注重個別差異;是否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作業能否體現互動的要求,師生是否共同參與;是否把作業與學生課堂學習聯系起來;是否注重發展學習者的認知技能,提高其素質。
二、提高初中數學作業有效性的實踐
要提高初中數學學習效率,作業設計就應科學合理。教師有準備地選材,針對課程標準的主幹內容進行研究,精心設計典型練習,突出知識重點,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作業的布置
(1)精選作業題,使學生既減負又增效。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次作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的教學目標從課本或課外習題中精選出合適的題目。比如教學的目標是學會同底數冪的除法,則精選緊扣「同底數冪的除法」的習題作為作業,不應簡單地以熟求巧,布置大批簡單重復的習題;也不應急於求成,布置一些需轉化為同底數的冪再作除法運算的習題作為作業;對於一些過於綜合、離學生實際水平較高的題目要大膽舍棄或往後推。精選的作業題既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能力,又有利於提高學生作業效率。因為學生的作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這對於當前泡在作業堆中的孩子來說更有現實意義。
(2)布置的作業題要有層次。所謂有層次是指每次作業題有深有淺,根椐每次作業的構成,有計劃、有步驟地把一些提高題分配到每次作業中去,以便給有餘力的學生留下發揮的空間,使全體學生「人人有長進」。
2、作業的完成
(1)完成作業的標准。由於作業的完成是作業過程的核心,是落實作業有效性的關鍵,我們必須向學生提出作業應達到的標准,它是對學生作業的數量和質量進行控制的有效手段。
如果缺乏必要的標准和要求,學生的作業將處於放任自流狀態,學生會表現出懈怠和潦草應付行為,作業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因此,數學作業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群體的個體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編排時由易及難,層層遞進,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學習困難的學生可做基礎性、模仿性的作業,設計使他們成功的階梯,讓這些學生也能成功;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可做拓展型、探究型、開放型作業,把握概念的關鍵特徵,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帶有思考性、創造性地作業,培養探究意識、創新精神。通過數學作業分層,有效了克服了學生厭學情緒,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作業的必要,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了他們的求知慾望,逐步提高了學習能力,使學習成績有所提高。
(2)作業進展的監控和指導。對學生作業的進行過程作必要的監控和指導,是提高作業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並能定期檢查學生作業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適當的矯正和指導。在課堂作業期間,教師還應經常在教室內走動巡視,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開展個別輔導。如果教師對學生從作業的進展情況進行經常的監控,在必要時給作業提供進一步的指導,如幫助學生明確作業問題的性質,提示作業解答的思路、策略和方法,那麼學生完成作業的效果就會得到很大的增進。
『柒』 什麼是小學生創新作業
對小學生而言,只要不是模仿照搬別人的做法,而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經回過獨立思考,在教答師講授或自己學習的基礎上有新的理解,以至於獨到見解;只要能發現不同於教科書、不同於教師的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創新作業,主要是開發學生的自主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