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組織好小學體育課堂教學
一、抓住課堂常規,實施教學過程 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准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游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 高人矮人或反口令訓練法等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 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游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容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意念放鬆,同時作好課堂的小結。 二、抓住教學內容,認真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中重復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三年級投擲教材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的重復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復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如果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對於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教師要根據動型規律逐步提高動作難度,適當改變組織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上面舉的投擲一例,隨著課時的變化,教師可採用打靶一類趣味性游戲或競賽等,達到激趣的目的。 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小學體育包括田徑、球類、技巧、武術、體操等多種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把握教材特點。挖掘教材潛力,將組織教學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游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抓住生心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最佳,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最強,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最好。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競爭性、游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要做好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內在聯系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如一節課中,把准備部分(熱身)設計為:開放式教學,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等。克服傳統的慢跑、集隊、做操。把基本部分(傳授知識、技能)教學設計為:情境教學,讓學生感受情境中體育魅力,感悟活動的樂趣,陶冶美的情操。把結束部分設計為:舞蹈放鬆(隨音樂)、意念放鬆(智力拚圖)。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教法,創新教學過程,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㈡ 小學體育課應該怎麼上
當別人推著孩子「雞血」那些長大後根本用不著的課程時,更有遠見的家長願意花重金送孩子玩運動。盡管他們心裡有數,大部分孩子都不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他們知道,從體育運動中學到的東西,夠孩子受用一生。
讓孩子積極上好體育課並不代表你希望他未來能憑體育特長獲得獎學金,或者成為專業的運動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童年還是青春期,體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運動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聯系,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成年人之間的關系,獲得自信心,以及為自己設立目標、完成目標。
然而研究卻表明,從體育運動中學得的其他東西,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
㈢ 小學體育課課堂教學
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由教師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轉變到「引導學生探索學習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案例,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學練、嘗試,暢所欲言,教師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導」,讓學生學有興趣,學有個性,學有創造。
作為一名稱職的體育教師,應該善於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正確、恰當地處理課堂上由創新或奇思妙想而出現的希奇古怪的現象,這是一種技能或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需要教師有耐心和愛心,其次是要研究方法和藝術,不要輕易地把學生行為定格為搗亂,更不要大發脾氣,應沉著、冷靜、靈活、機智地對事件進行有效的調控,變不利為有利,多加鼓勵,並給予必要的啟發及指導。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恰如其分地把各種技能傳授給每一位學生。
㈣ 如何構建小學體育生態課堂
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追求的基本目標。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高效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 〔關鍵詞〕高效課堂 構建 體育教學 1 挖掘教材,解讀目標,引領教學內容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課是重中之重。我們很多老師在備課時注重的是目標和過程,往往忽視教材分析這一環節,通常都是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照搬照抄。而筆者認為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哪些內容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一旦把教材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具體細致是個前提,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清晰也很重要。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對教學目標的解讀,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優秀的體育教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教學目標中,在關注知識目標的同時,要十分注重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要素在構建高效課堂中的作用。 2 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 新課標沒有給體育教師規定許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們可以放手去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的體育教學內容。面對可供選擇的諸多內容,應如何選?選什麼?選多少?筆者認為,一方面,選擇的教學內容要有利於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具有實效性。例如,體育課開始時,好多老師都會設計游戲活動。我們在選擇游戲內容時千萬不要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內容應該是下面主教材內容的前奏,能緊扣主教材,能為主教材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為整堂課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不同的水平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階段的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個性、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也存在著個性差異。在選擇教學內容前,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學生體育興趣、愛好、態度、個性心理特徵、實踐能力,同一個內容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將教學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不一定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嚴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採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於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教學的形式要多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不同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我們要探究不同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立足於學生是「教學之本」。根據學生的實際,可以採用自學法、嘗試法、實際操作等方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4 因材施教,有效地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是構建高效靈堂的關鍵 新課程理念,在肯定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共同規律性的同時,也承認了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每個學生由於受遺傳素質、生活條件、運動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在技術學習中會表現出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上的差異,他們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從事某一技能的學習,也不可能在經過同樣的學習努力後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如果用統一的標准和進度來統一要求不同的學生,肯定會挫傷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會阻礙部分學生運動技術前進的步伐。 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承認個體的差異,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有效地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使每個學生經過努力基本達到技術學習的基本要求,這是構建高效靈堂的關鍵。 5 採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 採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對學生具有點撥導向、解惑釋疑、激勵表揚等功能,能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心智,拓展學生思維,調動學生情感;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評價內容不僅要有對體能的評價、對運動知識與技能的評價,還要有對體育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健康行為這些方面的評價,評價方式要動態化。
㈤ 小學生體育課堂游戲玩法
就是玩唄 打打籃球什麼的 玩打口袋 跳皮筋 都可以的!
㈥ 小學2-4年級體育課都教什麼好
室外課
蛇形跑相信LZ知道 一般站隊有四排 間隔一臂 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開始報數 這時有4個同學的數字是一樣的 然後LZ隨便喊一個數字 那個數字的4位學生開始繞那一排的學生進行蛇形跑(每個人都要繞)最後加速跑回到自己位置 為了激起學生興趣可以讓最後一名小小的懲罰。。。做了幾次之後 LZ開始用簡單的加減乘除 讓學生算最後所得到的數字。還能鍛煉孩子的反映 我比較提倡的是以游戲方式進行體育課 讓孩子玩中學 學中玩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了 如果LZ還想知道可以甩郵箱
室內課
一般老師都會讓學生自習了 如果LZ不願那樣 可以講故事 變變小魔術 促進師生感情
絕非復制 希望能綁到LZ
㈦ 小學體育教師怎麼上好一二年級的體育課
小學體育教師論文-如何上好一堂小學體育課|通用版 摘 要:「 生命在於運動」喚起了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提高「快樂體育」和「終身體育」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如何上好一節體育課,對體育教師、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節好體育課必須打破常規、樹立新意,要凸顯科學的教學方法,還應創造一個熱烈、輕松而富有秩序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樹立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本文從打破常規、樹立新意、課堂中語言講解藝術、動作示範、安全教育等幾方面進行說明及舉例。要上好一節體育課因素很多。總之,要切實把握教學節奏,認真鑽研教材,才能上好一節體育課。 關鍵詞:小學體育 快樂體育 終身體育 技術動作 講解示範
㈧ 2.如何處理小學體育課堂的生成性問題
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教學工作者長時間來致力研究、探討,努力解決的課題。根據教學實踐的體會,我認為:要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首先要備好課,然後要上好課。
一、備好課。
大多數人認為:上體育課很簡單,用不著備課,上課時,教師安排學生運動就是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體育課是教授體育運動知識(主要是體育運動技術動作)和組織體能訓練的課,它與其他科的課一樣,每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要完成教學任務就一定要備好課,否則無法達到目的。
那麼,怎樣才算備好課呢?我認為備好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明確要求,熟悉教材內容。教師要熟練掌握所教的技術動作,要熟知其動作要領;並能估計到學生練習時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糾正錯誤動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術動作與前、後課的教學內容,單元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
第二、結合教材,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任務、重點、難點,為解決重點、難點設計好輔助性練習內容,讓學生順利掌握重點,攻克難點。
第三、結合教材、學生的特點、場地器材的實際,確定最佳的組織、教學方法。
二、上好課。
在體育課中,學生一方面要掌握體育運動技術動作,一方面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這樣,要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往往要體腦結合,既要領會技術動作,又要通過不斷的身體練習來掌握技術動作和增強體質,因此,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疲勞感覺,嚴重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所以,要認真上好體育課,使學生感到技術動作容易學,身體鍛煉樂無窮,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那麼,怎樣上好每節體育課呢?
第一、動作講解言簡意賅、具體形象。言簡意賅、具體形象的動作講解,學生容易抓住動作要點較快領會動作。因此,教師在講解動作時,應突出重點和觸類旁通,並盡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過准精練的語言和恰當的比喻使之具體、生動和形象。例如:教學前滾翻動作時,使用低頭、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著墊(腦後)等詞語來講解,並把動作過程比喻成「皮球滾動」。又如教學原地推鉛球時,運用蹬棗送棗轉棗挺棗推棗拔等學生熟悉的動詞來講解。這樣的講解,學生容易在腦海里建立起清晰的運動表象,從而較快理解和掌握動作。
第二、示範動作準確、輕松優美。教師准確、輕松優美的動作示範,會使學習伊始便在大腦中留下正確的動作印象,並產生動作優美易學的感覺和強烈的學習慾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一定要熟練掌握所教動作,並在上課前演練幾次,確保在課中示範時做到動作準確、輕松優美,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身教,為後段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組織教學的語言富有啟發性、激勵性。富有啟發性、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可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結合教材,學生實際採用促使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渴望練習,積極練習的語言來組織教學。例如:彎道跑教學時,對動作要領、離心力和向心力的關系,我暫時不講,只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沿圓圈跑時人體的感覺是怎樣的?(即身體怎樣,腳掌怎樣著地)。然後讓學生沿彎道跑三次(慢、中、快)體會動作,再用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回答上述的問題,學生基本能作出正確的回答。這時我就把學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為:克服離心體放鬆,身體向內沿傾斜,兩腳著地有不同,左腳前外側,右臂前內往和外,左臂離身前後擺,擺臂幅度外大內較小,右肩稍前沿線跑。這就是彎道跑的動作要領。
又如:在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分析動作時,教師分別請一個動作準,一個動作錯誤(帶普遍性)的同學示範後,問:「剛才兩位同學所做的動作,好在哪裡,錯在哪裡?」在學生作出了正確的回答後,教師用鼓勵的語氣教學,既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思考中練習,在練習中思考,又使學生越練越想練積極練,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組織教學的形式、方法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體育課教授的技術動作,大多數都是用四節課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階段學習過現在要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的。這樣,學生在一節或連續幾節課都練習同樣一個動作,或練習以前學習過和動作,很容易出現厭煩的情緒和不認真練,不願意練的現象。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根據教材、學生的特點、器材場地的實際,採用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的形式和方法誘導學生主動練習、積極練習。例如耐力跑練習,採用3分鍾變換跑。方法是籃球場跑「區」型,每跑一圈變換一種跑姿。可採用左右側向並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後退跑、高抬腿跑、後蹬跑等。這種方法由於跑姿和跑動路線的不斷變化,使學生始終保持著很高的興奮性,3分鍾跑下來雖然個個都滿頭大汗、氣喘噓噓,可沒有一個人叫累。又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練習,採用分組投籃比賽,看哪一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4組,按順序每人投籃5次,整組投投完後看哪一組投中的最多。通過投籃比賽練習,不但提高了學習練習的積極性,而且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從而完成了學習的任務。
第五、合理安排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一堂好的體育課應該是既能使學生較快地較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又能使學生有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長發育規律、運動的能力,合理安排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在正常條件下,准備部分脈搏應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間,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間,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結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課的密度35%,平均脈搏124次/分左右。這樣使運動曲線、練習密度、運動理比較科學合理,從而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潛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