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尋甘肅省小學教師教育學心理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教育學部分(5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並
將其代碼填入答題紙的相應位置。每小題1分,共1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誇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贊可夫
2.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
A.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理論 B.認知結構理論
C.教學與發展理論 D.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3.就兒童發展整體而言,生理的成熟先於心理的成熟,這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個別差異性 D.不平衡性
4.我國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
A.社會本位價值取向 B.人本位價值取向
C.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D.政治本位價值取向
5.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
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
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的教學原則是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6.把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依據是
A.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 B.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層次
C.課程設置的要求 D.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
7.馬克思主義認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論聯系實際 B.做到因材施教
C.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8.把兩個及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A.分層教學 B.合作教學
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式稱為
A.說服法 B.榜樣法
C.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D.鍛煉法
10.目前世界范圍內,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個別教學 B.小組教學
C.班級授課制 D.復式教學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並
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填入答題紙的相應位置。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
每小題2分,共12分)
1.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徵主要表現為
A.階級性 B.道統性 C.功用性
D.專制性 E.刻板性
2.下列教育家中,屬於人本位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
A.凱興斯坦納 B.盧梭 C.康德
D.小原國芳 E.裴斯泰洛齊
3.學校潛在課程主要是指
A.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B.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受到的影響
C.校風、班風等制度化與非制度化的影響
D.未來社會要求的新科技
E.學校物質文化對學生所構成的各種影響
4.中小學體育的主要任務有
A.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正常發育
B.提高運動素養,傳授必要的知識技能
C.參加各種體育競賽,選拔運動人才
D.增強體育興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E.養成運動習慣,培養競技體育觀念和競爭意識
5.建立良好班集體的策略主要有
A.對學生實行專制管理 B.樹立明確的共同目標
C.建設一支好的學生幹部隊伍 D.培養健康的集體輿論
E.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
6.發展性評價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A.發展性原則 B.激勵性原則 C.合作性原則
D.整體性原則 E.多元化原則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現代教育制度發展的趨勢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簡述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的特點。
3.什麼是啟發性原則?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四、論述題(10分)
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有哪些?學校教育如何適應這些規律,促進個體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教育心理學部分(5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並將其代碼填入答題紙的相應位置。每小題1分,共10分)
1.奧蘇伯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 有意義發現學習
C. 發現學習 D. 探究學習
2.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程序性知識的表徵形式主要是
A. 命題 B. 命題網路
C. 圖式 D. 產生式
3.一般而言,把學習成敗歸因於以下哪一因素對學習動機的激勵作用最大
A. 努力程度 B. 能力高低
C. 任務難度 D. 運氣好壞
4.學習者用來調節自己的注意、記憶、思維等過程的技能就是
A.學習策略 B.認知策略
C.學習方法 D.元認知
5.品德形成的標志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評價能力的形成
C.價值內化 D.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6.關注學習者如何應用原有的認知結構與信念來建構新知識,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與情境性的學習理論是
A. 認知發現理論 B. 認知同化理論
C. 認知建構理論 D. 頓悟學習理論
7.在教學中不斷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以便突出本質屬性的方法稱為
A.變化 B.改變
C.變式 D.突出
8.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份是
A. 道德認識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為
9.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反對形式訓練說,提出了遷移的
A. 相同要素說 B.概括化理論
C.關系轉換說 D.學習定勢說
10.加工信息時主要依賴來自客觀環境的線索,對社會科學、兒童教育、社會工作、文秘公關等與人交往的職業感興趣的個體的認知風格屬於
A.場獨立 B.場依存
C.沖動型 D.沉思型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填入答題紙相應的位置。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2分)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A.教的心理活動 B.學的心理活動
C.教與學的互動機制 D.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E. 學校情景
2.構成動機的主要成分是
A.歸因 B.成就動機 C.誘因
D.需要 E.評價
3.學習的本質屬性是
A.變化是持久的
B.變化既是外顯的行為也是內部的心理結構
C.變化是經驗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葯物或疲勞
D.學習是經驗的獲得過程
E. 具有先天遺傳性
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動作階段,所需要的內外部條件是
A.示範 B.講解 C.反饋
D.練習 E.動覺
5.教師的威信表現為
A. 工作水平 B.知識水平 C.工作態度
D.工作作風 E.教學能力
6.學習策略包括
A.認知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計劃策略
D.元認知策略 E. 內化策略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簡述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要因素。
2.學校心理輔導的原則有哪些?
3.結合實例說明教育心理學的實踐作用。
四、論述題(10分
結合實例說明學習遷移
Ⅱ 2014年青海中小學教師招聘筆試真題中 有關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真題在哪找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4年青海中小學教師招聘筆試真題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真題可以在青海教師考試網上找到:2014年青海中小學教師招聘筆試真題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真題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Ⅲ 教育學試題庫及答案
填空:1、教育學是研究( )的一門科學。(教育現象及其規律)2、教育現象包括( )和( )(教育社會現象、認識現象)3、教育的方針政策是( )的體現。(人們主觀意志)4、教育規律是( )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於教育規律,甚至有些教育經驗不一定符合規律。(教育經驗)5、我國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獻,傳說是戰國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羅馬昆體良(《 》)還早300年。(《學記》、樂正克、《論演說家的教育》)6、1632年,著名的( )國教育家( )出版了(《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捷克、誇美紐斯,《大教學論》)7、廣義教育包括( )、( )、( )。(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8、狹義教育既是( )有時可以作為( )的同義語使用。(學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會屬性即是( )、( )、( )。(永恆性、歷史性、相對獨立)10、古代社會教育包括( )和( )。學校始建於( )社會,古代教育的內容是( )、( )、( )、( )、( )、( )。歐洲奴隸社會出現過兩種著名的教育體系( )和( )。歐洲封建社會的兩種教育體系是( )和( );教會培養教士和僧侶,教育內容是七藝:包括三科( )、( )、( );四學( )、( )、( )、( )。騎士教育培養騎士,教育內容是騎士七技:()、( )、( )、( )、( )、( )、(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奴隸社會、禮、樂、射、御、書、數;斯巴達、雅典;騎士、教會;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下棋、吟詩)11.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遺傳、環境、教育)12. 教育目的規定了把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是培養人的__,是對受教育者的一個__。(質量規格標准、總的要求)13.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發點,又是教育工作的__。(歸宿)14. 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__和___;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___,__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基礎、可能;社會條件;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5. 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認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決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發展,成為健全發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盧梭、洛克)16.教育目的的社會本位論認為,教育目的應根據社會要求來確定,教育目的除社會需要以外無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爾巴特、塗爾干)17.馬克思主義認為確立教育目的應根據___和__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社會需要、人的自身發展)18.體育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組織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徑、體操、球類、游泳、軍事體育;體育課、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運動隊訓練、運動競賽)19. 美育的任務是__、___、___。(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的知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20. 美育的途徑是___、___、___。(通過各科教學和課外文藝活動實施美育;通過大自然實施美育;通過曰常生活實施美育。21. 智育的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__,培養__,發展學生的___。(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技巧、智力)22. 普通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它承擔著為高一級學校培養合格新生和__的雙重任務。(為社會輸送勞動後備軍)23. 我國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是什麼?(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4. 廣義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個國家為實現其國民教育目的,從組織系統上建立起來的一切__和___。(國民教育制度、教育設施、有關規章制度)25. 狹義的教育制度即__,簡稱學制。__是整個教育制度的核心。(學校教育制度、學校教育制度)26. 建立學制的依據是___、__、___、___。(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狀況;政治經濟制度;的身心發展規律;民族傳統和文化傳統)27. 中國第一個現代學制頒布於___年,稱為__。(1902年,壬寅學制)28. 中國實行的第一現代學制是__年,張之洞、榮慶、張伯熙三人重新修訂的__。體現了「中學為體,__」的精神是。(1903年、癸卯學制、西學為用)29. 1912年,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__學制,第一次規定了男女同校,廢止讀經,充實了自然科學內容,將學堂改為學校。(壬子癸丑學制)30. 1922年,以美國的學制為藍本,頒布了___學制,又稱__或新學制。這個學制一直沿用到全國解放初期。(壬戌學制、「六三三制」)31. 新中國的第一次學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年)32. 1958年9月19日頒布了<<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確定了「___」的方針和「___」、「____」的具體原則。(兩條腿走路、三個結合、六個並舉)33. 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__。(主體)34. 學生的主體作用表現在__、___、___三個方面。(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35. 學生年齡特徵是指青少年學生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不同年齡階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典型的、本質的)36.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__。具體任務包括___、___、___。(教書育人、搞好教學、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關心學生的身體和生活)37. 教師的勞動特點是__、___、___、__。(復雜性、創造性;連續性、廣延性;長期性、間接性;主體性、示範性;)38.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__,在教育過程中起___作用。(領導者、主導作用)39. 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的___,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起___作用。(傳遞者、承前啟後的橋梁)40. 教師的素養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養、知識結構、能力結構)41. 教學是___共同組成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42. 教學是貫徹教育方針,實施全面發展教育、實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學是學校工作的__,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___,全面安排。(基本途徑、中心環節、教學為主)43. 教學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學校的教育任務,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的__。(指導性文件)44. 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教學大綱、教科書)45. 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社會的要求和___,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系統文化科基礎知識和___,發展學生的___,形式科學世界觀及培養__。教學過程是一種__。(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基本技能、智力和體力、道德品質的過程、特殊的認識過程)46. 在近代教育史上,對於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問題,__和___曾有過長期爭論。主張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於訓練學生的思維形式,知識的傳授則是無關緊要的學派是____。主張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於傳授對實際生活有用的知識,至於學生的認識能力則無須特別訓練的學派是__。(形式教育論者、實質教育論者、形式教育論者、實質教育論)47. 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統一,反映了教學的__規律。(教育性)48. 教學原則是教學必須遵循的___。(基本要求)49. 兩種對立的教學方法體系是___和____。(啟發式、注入式)50. 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___。它是由17世紀捷克教育家__提出來的。中國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開辦的__中開始採用班級授課。(班級授課制、誇美紐斯、1862年、京師同文館)51. 課的類型分為__和___。(單一課、綜合課)52. 課的結構是指一節課的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進行先後順序和時間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幾部分。(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53. 教學的輔助形式有___、___、___。(個別教學、分組教學、現場教學)54.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是___、___、___、___、___。(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55. 一節好課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確、內容正確、結構合理、方法恰當、語言藝術、板書有序、態度從容自如)56. 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時考查、考試)57. 考試一般有___、___和__三種(學期考試、學年考試、畢業考試)58. 學業成績評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級記分法又可分為兩類,一類為__,另一類為__等。(百分制記分法、等級記分法、文字等級記分法、數字等級記分法)59. 德育是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__的活動,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個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質教育)60. 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會現象、個體現象)61. 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會的品德轉化為___的過程。德育過程區別__的過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受教育者品德、學生思想品德形成)62. 德育過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礎的矛盾)63. 德育過程的四個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德育方法)64. 德育過程是對學生___、__、___、___的培養和提高過程。(知、情、意、行)65. 德育原則是學校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___。德育原則來源於實踐,是德育實踐經驗的__。我國孔子曾提出過循循善誘、___原則,英國洛克提出___,法國的盧梭提出___,德國赫爾巴特提出__,美國的杜威提出__的原則。(基本要求、總結和概括、因材施教、環境教育的原則、自然後果原則、愛的原則、教學的教育性原則、社會化活動)66. 中小學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服教育、榜樣示範、實際鍛煉、陶冶教育、指導自我教育、品德評價)67. 課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___、___、___的教育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68. 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有___、___、___。(群眾性活動、小組活動、個人活動)69. 課外校外教育的特點是___、___、___。(自願、靈活、實踐)70. 三結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71.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___、___、___,是學校領導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幹力量,是聯系各科任課教師、學生集體的__,也是溝通學校與__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__、___。(組織者、指導者、教育者、紐帶、家庭、帶好班級、教好學生)72. 了解和研究學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核法、觀察法、測量法、問卷法、談話法、實驗法、調查法、訪問法、書面材料分析法)73.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組織和培養班級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統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和總結。)
單項選擇題
1.杜威所主張的教育思想被稱作是
A.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B.要素主義教育思想;C.實用主義教育思想;D.永恆主義教育思想
2.在17世紀,對班級授課制給予了系統的理論描述和概括,從而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的教育家是
A.北歐的尼德蘭;B.捷克的誇美紐斯;C.法國的斯圖謨;D.德國的福祿培爾
3.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 )。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 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的制約
4.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協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 )。
A.觀察法;B.讀書法;C.文獻法;D.行動研究法
5.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堅持( )。
A.勞動起源論;B.生物起源論;C.心理起源論;D.生物進化論
6.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黨的 (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定的運行模式和規定,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學校教育制度;C.教育體制;D.學校領導制度
8.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於(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師范大學學制研究小組於1981年在其附屬中小學開始進行的學制實驗是()。
A.六三制; B.雙軌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馬克思主義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和方法是( )。
A.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B.加強現代科學教育;C.開展網路教育;D.高等學校擴招
11.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 )。
A.認識活動;B.教師教的活動;C.學生學的活動;D.課堂活動
12.師范學校的出現,與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從時間上來說,( )。
A.是同時的;B.師范學校出現得早;C.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的時間早;D.說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採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不能起到主導作用
14.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 )。
A.並不重要的時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時期;C.沒有效果的時期;D.最不會受外界影響的時期15.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範例教學」主張的是( )。
A.赫爾巴特;B.瓦·根舍因p;C.懷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問題上,應堅持的是( )。
A. 堅持人文教育為主; B.堅持科學教育為主;
C.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攜手並進; D.要看情況而定
18.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認識的()。
A.主體;B.客體;C.教的主體;D.學的主體
19.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里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這是( )。
A.遺傳決定論的觀點;B.環境決定論的觀點;C.家庭決定論的觀點D.兒童決定論的觀點
20.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是( )。
A.杜威;B.懷特海;C.布魯納;D.克伯屈
多項選擇題
1.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應當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認知領域;B.日常生活領域;C.情感領域;D.動作技能;E.安全領域
2.文化發展對學校課程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
A. 內容的豐富;B.增強國家對課程改革控制權;
C.課程結構的更新;D.為課程改革提供物質基礎;E.課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國學校教育層次包括( )。
A.幼兒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學歷教育
4.古希臘把「三藝」作為教育內容,這「三藝是指( )。
A.四書;B.文法;C.修辭;D.辯證法;E.論語
5.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三結合」,發揮教育合力,這「三結合」所指的三種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級教育;D.學校教育;E.社區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問題的說法的是( )。
A. 方法科學;B.家長對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文化學習;
D.不能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分支
7.結合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一般是( )。
A.以業余為主;B.以自學為主;C.以長期為主;D.以短期為主;E.以國外學習為主
8.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少年兒童社會權利是( )。
A.無歧視原則;B.提早自立原則;
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D.尊重兒童尊嚴原則;E.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9.以下說法中,反映當代世界各國課程改革中所存在著的一些共同的發展趨勢的是( )。
A. 重視課程的標准化建設;B.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
C.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D.重視能力的培養;E.重視個別差異
10.下列課程屬於綜合課程的有( )
A.核心課程;B.融合課程;C.潛在課程;D.活動課程;E.廣域課程
簡答題
1. 科技發展對教育的制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1)科技進步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原因;
(2)現代科技知識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主要內容;
(3)科學技術改變了教育技術。
2. 為什麼學校教育工作必須要堅持以教學為主?
(1)以教學為主是由學校教育工作的特點所決定的;
(2)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
(3)教學為主是由教學自身特點決定的;
(4)歷史經驗已經表明學校工作必須要以教學為主,如我國建國以來教育實踐能說明這一點。
3. 請說明教育目的同培養目標的關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個國家對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級或某一類學校或某一個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是國家總體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階段或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專業的具體化;
其次,培養目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礎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須通過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的培養目標而實現。
4.簡述學校教育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1)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為學校產生提供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知識分子
(3)文字的產生和知識的記載與整理達到了一定程度,使人類的間接經驗得以傳遞
(4)國家機器的產生,需要專門的教育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分子
論述題
1. 聯系實際,談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與具體內容。
答: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它的意義是:
(1)師德對教師自身的發展與提高起保證和推動作用,使教師保持良好的從業心態;
(2)教師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是直接的示範,對於養成良好品德處於關鍵時期的小學生來說,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師德修養直接影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內容是
(1)對事業無私奉獻; (2)對學生,真誠熱愛;
(3)對同志,團結協作; (4)對自己嚴格要求,以身作則
2.如何理解教育的經濟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現實的生產力,是勞動力再生產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夠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4)教育還可以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新的生產力
Ⅳ 急求:教師資格考試必備-高等教育學、心理學(包括分章練習、模擬題及歷年真題)
你好,網路文庫可以用「冰點文庫下載」這個軟體下載,軟體本身免費,下載內不需要容文庫財富值,只要把資料對應的文庫地址復制進去就可以了,支持PDF下載,還可轉換為WORD文檔,(carlsber溫馨提示:轉換後的WORD文檔可能需要自行調整板式)自己搜一下網上大把。
冰點下載後是PDF格式的,需要專門的軟體看,比如Adobe Reader 9
我告訴你的方法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以後就不需要求人或者去弄財富了。
Ⅳ 誰有現代教育學試題與答案(四川出版社版的)
導 論
一、概念解釋
1.《學記》——我國先秦時期的《學記》,是我國儒家學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總結出來的教育經驗和理論的概括,它闡明了教育和政治的關系,教育的目的、任務、制度、內容、原則、方法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等,體系比較嚴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
2.《大教學論》----《大教學論》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教育學巨著。在這本著作中,誇美紐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學校教育制度,論證了班級授課制,規定了廣泛的教學內容,提出了教學的便利性、徹底性、簡明性與迅捷性的原則,高度評價了教師的職業,強調了教師的作用。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一書中貫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討了「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
3.教育學研究範式----範式這個概念代表了從事某一特殊領域研究的學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傳統、理論和方法。教育學的研究範式是一個綜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學研究的價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教育學的研究範式不是教育學的理論體系,不是教育學的研究方式,也不僅僅包括教育學的研究取向。
二、問題簡答
1.前教育學階段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參考答案:自從有了教育活動,就有了人們對教育活動的認識,但是在近代之前,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活動主要停留在經驗和習俗的水平,還沒有系統的理性認識,沒有成為教育之「學」。因此,可以把這一教育認識活動階段稱為「前教育學時期」。這一階段,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呈現出以下幾個基本特點。第一,對教育的認識有一定的概括和總結,但這種概括和總結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第二,對教育的論述已經不少,但這些論述還散見在哲學、倫理等著作中,還沒有形成教育學的話語體系。
2.教育學形成一門學科的標志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說?
參考答案:教育學真正成為一門學科,標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的出版。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之所以被認為是教育學學科形成的標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普通教育學》這本教育學的巨著已經完全脫離了哲學的體系,形成了教育學自身的話語體系。其次,赫爾巴特還指出:「假如教育學希望盡快地嚴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並進而培植出獨立的思想,從而可能成為研究范圍的中心,而不再有這樣的危險——像偏僻的、被佔領的區域一樣受到外人治理,那麼情況可好得多。」總之,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這一論著中從一定的理論基礎出發,應用一系列的教育基本概念,建構了完整的獨立的教育理論體系,形成了赫爾巴特獨有的教育學話語體系和研究典範。
3.實驗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參考答案: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德國教育學家梅伊曼和拉伊。實驗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是:第一,反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強調概念思辨的教育學,認為這種教育學對檢驗教育方法的優劣毫無用途。第二,提倡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應用於教育研究,從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學化」。第三,把教育實驗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就某一個問題構成假設,然後根據假設制定實驗計劃再進行實驗,最後將實驗結果應用於實際,以證明其正確性。第四,認為教育實驗和心理實驗的差別在於心理實驗是在心理實驗室進行的,而教育實驗則要在真正的學校環境和教學實踐中進行。第五,主張用實驗、統計和比較的方法探索兒童心理發展過程的特點及其智力發展水平,用實驗數據作為改革學制、課程和教學方法的依據。實驗教育學所強調的定量研究成為20世紀教育學研究的一個基本範式。
4.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參考答案: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哲學家、教育學家杜威和克伯屈。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過程和生活的過程是合一的,而不是為將來的某種生活做准備。第二,教育即個人經驗的增長,教育在於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增長自己的經驗,這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第三,教育是生活,是個人經驗的增長過程,其原因在於學校就是一個雛形的社會,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實際上就是一個在社會成長的過程。第四,學校的課程是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的,打破了原來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第五,教育教學中不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只是學生成長的幫助者,學生才是教育教學的中心。第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兒童的創造性的發揮,提倡讓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探討、發現。
5.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參考答案:教育學所關注的更多的是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不是教育而是教育問題,而且是已經意識到的現代教育問題。因為不管是教育現象、教育事實還是教育規律,只有當它們成為需要解決的教育問題時,才有可能成為它的研究對象。
三、觀點辨析
1.古人講「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中提出了「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對中國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部較為完善的教育學論著。
參考答案: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論語》中雖然有眾多對教育的論述,但是對教育的認識有一定的概括和總結,但這種概括和總結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在前教育學階段,雖然對教育活動的論述已經不少,但是在論述教育問題時往往還停留在對現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和簡單形式邏輯的推理上,即使有些論述比較深刻,也顯得比較零散,沒有系統的理論論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學著作。
2.教育現象也可以作為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參考答案:所謂教育現象,指的是存在於社會中的有關教育活動的一種客觀實在。教育現象是客觀地存在並且融合在整個的社會現象當中,不管有沒有意識到,教育現象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之所以說教育現象不是現代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一是因為不是所有的教育現象都能被人們意識到,因為教育現象是存在於社會客觀現實之中,但是這些教育現象有時和其他社會現象並沒有明顯的區別,人們並沒有把它當作是教育現象。既然不把它當作是教育現象,就談不上將它作為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二是教育現象即使被意識到,也不是所有的教育現象都是現代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因為現代教育學更關注的是現代社會的教育,更關注的是教育的現代特性。
3.對新中國教育學理論模式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的教育理論。
參考答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對新中國教育學理論模式影響最大的是前蘇聯的教育理論。蘇聯的教育學家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幾乎中小學教師人手一本,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就是當時中國教育學的代名詞,這一時期的教育學理論體系直到今天還留有深刻的痕跡。
四、理論闡述
1.試述教育學的發展歷程。
答案要點:前教育學階段—教育學形成階段----教育學多樣化階段。
2.簡述教育學研究範式的發展趨向。
參考答案:作為一門學科,教育學的發展歷史並不算悠久,但在它的發展進程中,教育學的研究範式卻在不斷發展。概括講,其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學研究範式逐步走向多元化。這一方面是指教育研究範式日益增多。隨著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發展,教育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不斷拓寬,一些新興的理論和學派給教育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更主要的是給教育學帶來新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學研究新觀念、新做法不斷出現,教育學的研究範式逐漸增多,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教育學研究範式多元化的另一含義是指教育學研究中某一種範式「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多種研究範式共存的局面。傳統的、現代的、後現代的等等各種研究範式因為關注的重點和研究特點各不相同,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互為支持和補充,形成了一種個性張揚、多元並存的新局面。
第二,教育學的研究範式在不斷革新。在教育學的研究過程中,由於教育實踐的不斷發展,已有的教育學理論難以對新的實踐起到指導作用,甚至難以對這些教育實踐中的新現象做出解釋,於是便要求教育學的研究範式不斷革新。
第三,我國的教育學研究範式還處在引進和借鑒的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有影響的研究流派。如前所述,盡管我國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有悠久的教育歷史,但真正學科意義上的教育學在我國發展較晚,20世紀初才得以起步,而且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對教育學的研究基本上還處在一個引進國外研究成果,借鑒他人研究方法的階段,對教育學還缺乏獨立的科學研究。80年代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各種教育思潮湧入中國,一些研究者在積極吸納國外的一些理論成果的同時,也開始建構本土的教育學理論體系。
第一章 現代教育的本質
一、概念解釋
1.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我國儒家教育的經典文集。《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五經》是《易》、《詩》、《書》、《禮》、《春秋》。
2.終身教育----法國成人教育專家保羅•朗格朗最早提出終身教育理論,指出接受教育應當是人一生不斷、反復的過程;提出把工作與學習交替起來,把學校與社會、家庭聯系起來,把各種正規教育與非正規形式教育聯系,在人們需要教育的時候,能以最好的形式為人們提供最好的教育,使教育能貫穿全人生,從出生(甚至生命的形成時)到墳墓。
3.「產婆術」----「產婆術」是希臘大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來的一種教育方法。他認為教育即為施教者對受教者的引導,施教者只不過是學生新思想的「助產」者。教師就是「產婆」,其任務在於幫助學生「生產」----新思想、觀念的產生。
4.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教育作用、教育職能等不同的稱呼,它是指教育作為社會一個子系統所具有的職責和功能或作用。
二、問題簡答
1.簡要評述教育的幾種起源論。
參考答案:(1)教育的神話起源說。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與其他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創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體現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於神或順從於天。(2)教育的生物起源論。這種觀點是把人類教育的起源歸結於動物的本能行為,歸結於天生的生物行為,認為教育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生物現象而非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教育過程是按生物學規律進行的本能的傳授活動。(3)教育的心理起源論。這種觀點認為,教育起源於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4)教育的勞動起源論。這種觀點認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是教育產生的基礎。(5)教育生活起源論。這種觀點認為,生活與勞動是並列關系,教育不僅要傳遞勞動經驗,還要傳遞生活經驗,正是在適應和滿足人類生活需要的基礎上才產生了教育教育的生活起源論看到了教育生活之間的聯系,認識到了教育源於生活,要求教育與生活的融合,提升教育的情景性、經驗性、實切性,豐富了教育實踐理性,賦予了教育以生活的活力。
2.原始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參考答案:原始社會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徵:第一,基於低下生產力水平,教育具有原始性。第二,教育與宗教等活動密切聯系,教育具有宗教性。第三,教育對象沒有等級的區分,教育無階級性。
3.古代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參考答案:古代社會教育的基本特徵有:第一,出現了學校教育,教育目標狹窄。第二,教育為統治階級服務,教育性質具有階級性。第三,以倫理道德/宗教經典為主要內容,教育內容封閉。第四,呆板的知識傳授、強迫的道德灌輸,教育方法機械。第五,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獲得了逐步的科學教育認識。
4.東西方教育都有哪些特點?
參考答案:東方教育的特點:第一,東方教育重視教師教育中的主導甚至支配作用。當然,在其他民族的傳統教育之中,注重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強調教師的支配作用也是一種佔主流的思想、行動。第二,東方教育重視系統的書本知識學習甚至偏於書本理論掌握。這一現象,一直到現在還濃厚地存在於東方教育之中,使得東方教育特別是中國教育中的學生在基本的知識技能方面具有比較扎實的基礎。第三,東方教育具有強制性。當然西方教育中也一些強制性的問題,但究其嚴格性與程度而言,遠遠不及東教育。
西方教育的特點:第一,在西方教育中,強調熱愛兒童、尊重學生,教師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支配作用較少,此反映了西方教育中教師引導作用之特點。第二,學生自然才是教育中的真正主體,在西方教育中,自然主義教育思潮、學生中心論盛行之故也就在於此,此反映西方教育中學生主體作用之特點。第三,教學的全部過程不能缺少學生的自動參與,包括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與方式等,教師只為學習環境的製造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自動者,教育中少有教師強制、嚴格紀律約束等現象,此反映西方教育中自動性之特點。
5.教育的基本屬性有哪些?
參考答案:根據對現有的研究材料總結發現,人們從教育的歷史事實、現實存在中抽象出諸多教育屬性。教育的永恆性,教育的生產性,教育的歷史性,教育的繼承性,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教育的長期性,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具有階級性。
6.社會主義教育和資本主義教育各有哪些個性?
參考答案:資本主義教育因其教育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的制約,因而其教育表現出自己的特殊性:一是在教育目的上兼顧各個階層的需要。二是建立了體系比較完備的現代學校制度。三是不斷推進師生關系的民主化。
社會主義教育也受其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的制約,因而表現出自己的特殊性:一是要求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人才。二是倡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三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方法觀。
三、觀點辨析
1.教育不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早在人類出現之前,自覺的教育、指導和學習就已經普遍地存在於動物界。從動物界分化出來以後,人類只不過繼承和改進了動物界業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獲得了一些新的性質而已。
參考答案: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雖然看到了人類教育與動物界類似教育行為之間的相似性,但其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沒能區分出人類教育行為與動物類教育行為之間的差別,把動物為適應環境、求得生存而進行的本能性活動作為人的教育的基礎,把復雜的社會現象簡單地、機械地還原為生物現象,忽視了人的教育與動物的本能性生物行為之間客觀存在的本質區別,否認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
2.甲說:「教育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乙說:「教育就是為了學生個體的發展!」你認為呢?
參考答案:這兩種說法都不完全正確。我認為在論及教育的功能時首先是要堅持發揮教育的基本功能。即發揮教育對人的影響、選擇教育對人正面的影響---促進發展功能,即在目標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內容上實施全面的教育內容,在過程中完成個體社會化與社會個體化過程,使人趨向真、善、美的境地。其次是要重視教育的擴展功能。即發揮教育培養社會人才,通過所培養人才的社會活動而促進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道德、人口等方面的全面進步;並充分發揮教育對社會的科技支撐與文化服務的功能,使社會朝著文明、富裕、和諧的方向前進。
四、理論闡述
1.試述現代教育的共同特徵。
參考答案:當大機器生產替代手工生產、工業經濟替代農業經濟、民主政治替代宗法專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會系統的全面變革時,世界教育也表現出許多共同性。
第一,不斷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對象具有廣泛性。現代教育面向全體公民,培養具有相應智能與品格的勞動者就現代社會對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時,現代社會教育還重視教育的公平性,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樣的機會和服務,努力做到受教育的機會均等,把傳統教育目的觀由精英教育轉變到精英教育與大眾並重。
第二,教育密切聯系社會,教育性質具有生產性。現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教育挑戰與現代教育的社會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功能,使得教育與社會緊密聯系起來。教育功能在與社會高度聯系中得到體現,現代教育的生產性日漸強大。
第三,學習內容極為豐富,教育內容具有開放性。現代社會的教育內容,無論是從教育內容的時代分類,還是教育內容種類劃分,都是十分廣泛的,為古代社會教育所不能比的。現代教育的內容富於變革性,不斷地調整課程、編寫新教材,刪去或壓縮原有課程、教材中陳舊的部分,把當代科技的新成果補充到教學內容中。
第四,重視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民主政治、以法治國、教育的生產性、普及教育等因素促使了教育立法的發展、以法治教的實施。重視教育立法是現代教育的一大特徵。
第五,教育貫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現終身化。由於科技創新速度加快、社會急劇變革,要求人們不斷地接受教育訓練,因而終身教育越來越成為普遍的觀念。法國成人教育專家保羅•朗格朗最早提出終身教育理論。當然,終身學習是受教育者個人的認識、態度問題;終身教育是實現個人終身學習的教育保證,而學習化社會則是實現終身教育的社會保障。
第六,重視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教育具有國際性。現代教育的國際性是指現代教育應該從態度、知識、情感、技能等方面培養受教者從小就為一個國際化的時代做准備,也就是要面向世界。現代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和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也要使他們具備從事國際業務的意識、知識、情感和技能。
第七,重視教育科學研究,教育具有科學性。同歷史以經驗指導教育相比,現代教育則注重科學指導,由此使得教育科學研究獲得重視。
總之,從總體看,現代教育比之於古代教育,富於高度的革命性。
2.給出教育的概念並說明之。
參考答案:教育是一種培養人才的社會活動,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活動。對此「教育」概念的界定,做如下說明:
第一,此概念注意抓住教育的基本矛盾----人類自身欠成熟與社會要求既成熟的矛盾。教育中個體的社會化與社會的個體化之活動,其目的就是要解決自然人(人類自身永遠不能完成而又必須不斷趨於完成的未完成性,表現為身心發展的欠成熟)與社會人(為一社會所預期要求的社會成員,表現為身心較為發達、自然性與社會性均較為成熟)之基本矛盾;此概念界定對此教育基本矛盾的把握使得該概念的界定與對教育本質的認識保持一致。
第二,此概念凸現教育的目的----個體的社會化與社會的個體化。通過個體的社會化,完成共性的形成;通過社會的個體化,完成個性的形成,作此目的之概括,拋去了具體社會化與個體化的內容,使概念更為抽象,更具概括性。此概念的界定中,兼顧社會和個體兩個方面的要求。
第三,此概念展現了教育的過程----完成個體的社會化與社會的個體化。教育對象個體的社會化與社會知識技能、法律道德的個體化,作為同一問題兩個方面的,揭示了教育的過程性;此概念界定也能涵括過去的經驗—操作式定義,揭示了「教育」概念的抽象性、教育活動的實踐性。
第四,此概念揭示了教育活動的諸多屬性----交往性、動力性、社會性。教育作為個體的社會化與社會的個性化兩個方面的耦合,把教育看作是「個體⇌社會」的交往過程,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個體與社會影響之間的作用是互動的,突出教育的動力性特徵----施教者的引導與受教者的主動,教育對象的發展就在此過程中通過社會性的/主動型的交往而得以實現。
第五,此概念的界定也涵括廣義與狹義教育的層次性:廣義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影響人身心發展的一切活動,包括各級各類的教育;狹義教育則專指學校教育,它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者施加系統的影響,促使受教育者獲得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