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生逃避課堂學習的表現

小學生逃避課堂學習的表現

發布時間:2021-01-27 04:34:00

小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具有哪些特點

1、外向性問題行為,這是直接干擾課堂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攻擊性行為。如:爭吵、推撞、追逐、訕笑等侵犯他人的行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擅換座位、傳遞紙條等過度親昵的行為;高聲談笑、發出怪聲、敲打做響、做怪異動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語言粗暴、頂撞老師、不服從指揮等盲目反抗性行為等等。

2、內向性問題行為,這是不容易覺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不構成直接威脅的退縮性行為。雖然不直接威脅課堂紀律及他人學習,但對教學效果和學習的影響很大,對學生個人的人格發展也有極大的危害。

主要表現為課堂上心不在焉,發獃等注意力渙散行為;胡寫亂寫、抄襲作業等草率行為;害怕提問、抑鬱孤僻等厭惡行為;神經過敏、頻繁活動等不負責任行為等。



(1)小學生逃避課堂學習的表現擴展閱讀

對策

1、人際溝通策略

作為一種課堂管理策略,人際溝通旨在實現師生真誠地理解彼此行為的真實理由,消除師生之間因交流而出現的對彼此行為的誤讀,並達成對彼此行為的諒解與共識。

課堂管理的人際溝通策略主要包括傾聽和訴說、信任和責任等環節。人際溝通的關鍵在於:積極地傾聽,了解課堂問題行為發生的真實原因;信任學生有改進自己行為的能力,並讓其承擔起行為改進的真實責任。

2、強化策略

作為一種課堂管理策略,強化的基本假設:課堂行為是強化的產物。課堂行為的維持或矯正,可以通過對強化的操縱實現。主要是正強化和負強化的相互轉化。因為學生良好的行為一旦得到鼓勵或贊揚,就會得到強化,並逐步鞏固下來,這是正強化。

同時,通過鼓勵和強化良好行為,有意忽視課堂問題行為可以抑制或終止其他問題行為,這是負強化。通過正強化與負強化的相互轉化,實現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

具體方法有很多,當學生產生良好行為時,教師可以通過口頭表揚、身體接觸(如摸摸頭、排排肩膀等)、提供較好條件或更多機會等方式鼓勵和強化學生。

當學生出現問題行為時,教師可採用轉移學生注意、移除媒介、有意忽視、信號暗示、使用幽默等方法及時終止問題行為。對於一些較嚴重而又難以制止的問題行為,可適當採用一些懲罰措施。

❷ 影響小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因素

①不良的學習環境造成學生注意力渙散,學習分心。
如在學校里,操場上體育課的喧鬧聲、窗外有人走動、某個學生遲到、教室有些學生隨便說話等多會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影響學生學習。
②教育的方式不當。
大腦英才專家指出,小學生的注意特點是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發展,逐漸發展到有意注意佔主導地位,而且注意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如果教師教學方法呆板,不善於處理教材,批評方式不當,就會造成學生對學科的偏差,以至於注意力無法集中。
③對所要精力集中的事情沒有興趣。
比如,孩子對老師講課沒有興趣,腦子里總是在想自己想做作的事情,就很可能會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④家長不經意的導向。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日前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玩具過多容易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由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游戲的時間更多,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❸ 小學生課堂說話心理問題診斷原始資料

課堂問題行為是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不符合課堂規則的行為,它會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一方面源於學生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源於教師的心理因素。本文試對小學生課堂行為進行分析、探索、控制、防範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 課堂問題行為 原因分析及對策

什麼是課堂問題行為?在老師眼裡,發生在課堂上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並影響課堂秩序及教學效率的課堂行為就是課堂問題,維持秩序和紀律成了教學的目標本身。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同時也影響課堂上其他學生的學習,甚至會蔓及全班,破壞課堂秩序,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問題行為是許多教師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發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在課堂中不遵守行為規范,道德准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活動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果的行為。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學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課堂紀律問題。斯威夫特(M.swit,1975)等人通過系統的課堂觀察發現,在典型的課堂里25%至30%是學生有問題行為.
什麼是課堂紀律,教師和孩子的看法是有差別的,一名學生曾說起過他心目中的課堂紀律:我覺得比起課堂紀律來說,課堂氛圍顯得更為重要。在開心的環境里,我會覺得學習很愉快,學習的效率也一定能提高。相反,如果,我覺得這個教室很威嚴,我心情就會受到壓抑,紀律再好也不會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覺得課堂紀律應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一種十分寬松和諧的環境。
我國心理學家從小學生行為表現的直接傾向,把小學生的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一是外向性問題行為,這是直接干擾課堂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攻擊性行為。如:爭吵、推撞、追逐、訕笑等侵犯他人的行為;交頭接耳、切切私語、擅換座位、傳遞紙條等過度親昵的行為;高聲談笑、發出怪聲、敲打做響、做怪異動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語言粗暴、頂撞老師、不服從指揮等盲目反抗性行為等等。二是內向性問題行為。這是不容易覺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不構成直接威脅的退縮性行為。雖然不直接威脅課堂紀律及他人學習,但對教學效果和學習的影響卻很大,對小學生個人的人格發展也有極大的危害,主要表現為課堂上心不在焉,發獃等注意力渙散行為;胡寫亂寫、抄襲作業等草率行為;害怕提問、抑鬱孤僻等厭惡行為;神經過敏、頻繁活動等不負責任行為等。
一、課堂問題行為的原因分析
每一個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總隱藏著一定的原因。努力找到這些原因,就可以為消除課堂問題行為,改善課堂秩序。英國心理學家科恩(Cohen.L.)研究認為,課堂問題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不安的家庭環境、同伴壓力、缺乏科學興趣等。
經過大量的文獻分析,我把學生發生課堂問題行為的主要原因歸納為三個:
(一)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完善
有證據表明,在正常的環境中,人們對信息有高度的選擇性。注意的特徵就是選擇性。篩選種種刺激物,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而不顧別的刺激,這種能力在兒童期內有穩定的增長。年幼兒童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為無關的刺激特徵(新奇、新穎、活動性、強烈的對比等)所吸引而分心,在注意有關和無關信息的部署中缺乏靈活性。兒童注意有關刺激的能力隨年齡而逐漸改善,有控制的注意隨著個體的發展而發展。年長兒童在按照任務要求改變他們的注意時顯得比年幼兒童更加靈活。因此,瑞格等人撿出有24%的學生思想開小差;在廖全明的研究中,小學教師心目中學生最嚴重的課堂問題行為是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從這里找到答案。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有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善的趨勢。自我控制是指個體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從事指向目標的單獨活動或集體活動。「講廢話」、「隨便走動」、「小動作」等就是自我控制差的表現。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面對的是很多個學生,教師很少有精力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課堂行為。因此,學生的自我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表明,一般有自我控制力的兒童,願意延緩立即得到的獎勵。他相對的比較成熟,有責任感,有較高的成就動機,更能遵守規則,即使在無人的情況下。因此,通過適當的強化手段,培養兒童的延緩滿足能力,培養兒童的自我控制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學生不健康的需要
需要時刻獲得他人的關注是人類的天性。課堂中的小學生也會通過各種方式引起其他同學和老師的關注。通過努力能夠獲得成功的學生,會用自己學業的成功獲得其他同學和教師的贊賞;而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能獲得成功的學生,則會以學習以外的其他方式獲得老師和同學的關注。這種關注,即使是消極的,也比忽視自己存在的結果要強。
奧蘆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動機有三個組成部分,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筆者認為,這三種內驅力不僅指向學習活動,也指向學習以外的其他活動。有些兒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檢測」老師對於學生的違規、違紀行為是否真的懲罰和給予何種懲罰。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限度檢測」。因此,戴·馮塔納(D.Fontana)建議教師用一些建設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告誡,使學生盡量避免企圖進行「限度檢測的傾向」。另一方面,有些學生企圖通過實施課堂問題行為,吸引老師和其他同學對自己的關注來鞏固自己在同伴集體中的威望,以使自己盡快被非正式的小群體所接納,滿足自己已經轉移了的附屬內驅力。
(三)學生對教師某些不適當的教學方法或教育手段的「報復」和「逃避」
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但當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學習能力時,學生會因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困境而苦惱,其行為表現要麼退縮或躲避,企圖避免引入注意,要麼採取過激行為或故意觸犯行為。教師對這些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和幫助時,學生的問題行為會增多,強度會加深,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只有教師改變自己對學生的想法,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學生的行為才能有所改變。要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使之朝向良性方向發展,需要成人社會特別是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二、課堂紀律與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
教師要管理好課堂,首先要加強對自我因素的管理,有些個性因素是可能有意識地改正的,非個性因素更是在經驗的范疇之內。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一些不良個性因素,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學生交往要熱情積極。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管理策略是教師必須注意的。
(一)課堂規范的建立和鞏固
有效的課堂管理必定需要規范的約束,但規范怎樣建立並讓其發揮合理的作用呢?如果教師對學生有一些要求,就應該考慮把這些要求轉化為規范,但是規范不能只體現教師的意志,而應該考慮學生的意見,因此規范的制定應該是一個民主化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教師應該時不時把學生召集起來討論規范是不是繼續適合新的情況,如果不適合就可以去掉,建立起新的規范。另外,規范必定是防止課堂行為問題發生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教師不必把規范絕對化,而要考慮問題行為發生的情境,然後再考慮規范的執行。
(二)運用正面引導的管理語言
課堂管理的語言也是一門藝術。反思一下我們的管理語言,我們通常都是習慣性地運用一些消極的語言,這些語言注重的是監督、批評、訓斥和體罰。新課堂的管理要求我們教師多運用一些積極的語言,這些語言重在塑造。以下列舉一些積極性的引導語言和消極性的引導語言的對比。
積極性的語言 消極性的語言
關門要輕一點。 不要「砰」地一聲關門!
自己多想方法試著做。 不許抄襲同學的來騙人!
看誰坐得好。 不要沒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
如果你能回答問題就舉手。 怎麼不舉手?
你盡最大的努力就能進步。 你怎麼老是這樣不爭氣!
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 你怎麼這么笨!
如果你能把東西收拾整齊該多好啊! 為什麼總是亂丟東西!
…… ……
(三)獎勵和懲罰的運用
談到獎勵和懲罰,人們通常的看法就是獎勵就是表揚,是獎賞,而懲罰就是尖刻、嚴厲的批評,就是令人痛心疾首的體罰。實際上,這些獎勵和懲罰都是過激的手段,我們生命中許多最重要的獎勵都是些平常的東西,例如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友愛的動作、社會的承認、鼓勵和外人比較看好自己等,而懲罰就是拒絕給予這些東西。
獎勵和懲罰的運用也屬於必不可少的范疇。在多數教師看來,要管理好課堂,獎勵和懲罰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手段。在這里,我們認為要有效地管理課堂,獎勵當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為獎勵會讓獎勵者有一種被認可和正面關注的積極情感,這樣的情感會有助於課堂氣氛的建設。
懲罰就是給學生帶來不快的東西,當一個教師運用懲罰這種手段的時候,只能意味著他沒有能力處理好問題。我們的許多教師運用懲罰這種手段,並沒有深入思考懲罰的效用和帶來的後果,實際上懲罰對課堂管理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一是懲罰往往只會取得暫的成功,受到懲處的行為只會在短期內受到控制,其代價則是長期的關系緊張和沖突,教師在場時學生由於害怕會服從他們,一旦他們不在場不良行為就會繼續出現。二是懲罰的後果往往只不過是孩子們開始採用更加微妙的迴避技巧來對付懲罰,他們學會了用撒謊、找借口的方式來推脫責任。三是懲罰激起孩子內心的消極情感,使得學生厭惡甚至逃離處罰的環境,包括教師、相關同學甚至相關學科。教師可能希望建立一種友好的課堂氛圍,但一旦運用了懲罰手段,很可能就粉碎了各種良好的關系。四是孩子尤其是那些非常在乎教師評價的孩子唯恐受到懲罰,就會處處留心,步步小心,這勢必削弱孩子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因此,我們認為懲罰是下策,教師只要能有別的方法就一定不要用懲罰的手段。教師的注意力應該多關注良好行為,給予良好行為合適的贊揚和獎勵。研究證明,多關注良好行為比注意不良行為更有教育意義。有些時候懲罰可能不得已而為之,尤其對那些反復出現的不良行為,但教師必須意識到懲罰能遏制過失行為,卻不能教會學生受人歡迎的行為。因此,教師在需要懲罰時要表現出對學生的深切關心和愛護以及對其行為的不解或者遺憾,幫助孩子認清錯誤,幫助他們找到改善的方法。另外,獎罰一定要公正客觀,讓學生認清懲罰不是無中生有的,不要讓學生覺得這種懲罰純粹是教師在報復自己。另外,我們經常運用一些不恰當的懲罰措施,例如體罰、侮辱性的言語攻擊、額外作業以及找家長訓話等,這些懲罰絕對不會帶來好的管理效果,一定要廢除。

❹ 小學生課堂上如何表現

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講小話,回答要精準,不要當作是敷衍了事,當然,還要坐姿端正,調理心態,端正態度。

❺ 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表現力的幾點建議

摘要:課堂教學活動在提升教學成效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牢牢抓住了課堂這一主回陣地,才能夠有效答實現教學成效的快速提升。對於高中語文教學活動而言,教師要強化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分析,重點分析學生在學習中的特點以及教學實際情況,以創新的姿態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成效,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筆者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活動,

❻ 小學生的課堂表現

,課堂問題行為主要是指小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是學生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紀律以及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效率的不良行為。課堂問題行為有很多種,大致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是擾亂課堂秩序,例如喧囂、推搡、低聲私語、隨便講話等;一種是學習效率低,例如走神、意志力薄弱、抄襲、厭學等。
二、課堂問題行為的表現
(一)擾亂課堂紀律
1.大聲說話,引起教師和同學注意
課堂上,總有一些學生喜歡在班級很安靜的時候發出大聲、怪聲,引起教師和同學的注意,打斷教師的講課思路,分散其他同學聽課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般會採取訓斥的方式,意圖制止在課堂上大聲說話的學生,但是有時會發現適得其反。學生在遭到訓斥後,不但沒有停止,反而繼續擾亂課堂秩序。
2.侵犯他人,影響同學學習
「老師,XX拿我橡皮!」「老師,XXX打我!」這是小學低年級課堂上經常出現的狀況。由於小學生的自控力等各方面都還很不穩定,經常會出現諸如此類打擾別人的動作,不但自己沒有學到知識,還會影響他人學習。
3.動作親昵,交頭接耳
在班級里,一位教師面對數十名學生。教師經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在自己稍不留神的時候,就會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種狀況經常發生在女生中。教師發現後一般都會適當提醒,有的學生會停下來,但過一會兒發現教師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時,又會忍不住小聲嘀咕。
4.擺弄物品,吸引周圍同學注意
小學生有時會把小玩具、小布偶帶到課堂上擺弄,其他學生會容易被這些新鮮物品所吸引。對於小學生來說,新鮮的玩具或是漂亮的彩筆,都要比上課學知識有意思得多。自控力稍差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把玩具拿出來,趁教師不注意在下面擺弄,更糟糕的是,在其周圍的同學也會受到影響,課堂紀律遭到破壞。
5.自我約束能力差,課上隨便說話
小學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的情況,很容易受其他學生影響。教師在忙於寫板書時,往往一回頭,會發現三五成群的學生聊了起來,那些本該認真看教師板書的學生在這段時間會被個別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影響,同時打斷教師的思路。
(二)學習效率低下
1.上課走神,心不在焉
教師在課堂上總會發現一些學生沒有跟上自己上課的步伐。這些學生的眼神不對,或是呆滯,或是注意力在別處,往往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都是一臉茫然,不知所措。這類孩子「很乖」,不會擾亂課堂紀律,也不會打擾別人學習,但實際上他們沒有學到知識,好像很認真,心卻早就不在教室里了。
2.好奇心強,被外界事物吸引
課堂上還有很多「好奇寶寶」,他們不是對正在學習的知識好奇,而是對與當前學習的知識無關的事物。如窗外樹上的小鳥、前面同學鮮艷的發飾、書本上的插圖等等產生好奇心。這種行為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聽教師講課,學習效率低。
3.意志力薄弱,學習能力差
學習是一個不斷提高自我的過程。小學生想要提高自己,就必須挑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簡單的知識還能使他們提起一些興趣,但遇到稍微復雜難懂的知識就立刻「繳槍」。有的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會再堅持一會兒,但是這種「堅持」很快就會結束。這是意志力薄弱以及抗壓能力差的體現,很容易對不易懂的知識放棄。
4.抄襲他人作業,不動腦
大部分知識都是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漸掌握運用的,所以在小學課堂上,教師講完新知識,一般會要求小學生直接做課堂練習,以求學以致用。有一些學生為圖省事,趁教師不注意便抄襲他人作業。一堂課下來,真正做好練習的學生,知識上得到了鞏固,而圖省事的學生,卻錯過了最佳的練習時機。
5.厭學情緒,學習態度不端正
在課堂上種種不良學習方式導致一些學生最終產生厭學情緒,久而久之,完不成的學習任務越來越多,這一類學生也就放任自己,逐漸形成了不端正的學習態度,也不再努力學習了。

❼ 小學生課堂自主學習培養哪些習慣

一、先學後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閱讀時間
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閱讀習慣也是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體現,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高中學生課外幾乎沒有預習閱讀的時間及習慣。為了保證語文學習的時間和閱讀質量,可以將學生應在課前進行的預習閱讀環節放在課堂內進行。一篇課文,學生自己獨特閱讀感受與體驗是任何高明的講授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學生進行的預習性閱讀非常必要;如果沒有學生自己的閱讀感受,缺少辨別力,語文學習也就變成了全盤接受教師講解的被動式學習,學生會逐漸喪失閱讀感悟和思維創新。有些老師可能認為,如果在課內進行預習閱讀,會佔用好多課時,從而造成進度的緊張,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不然,學生預習閱讀之後,由於任務明確,有些預設教學環節就可略去,課堂教學節奏快,並不影響教學任務的如期完成和學習效果。
當然,對於學生的預習閱讀,要有具體的體任務和要求。首先,字詞積累仍是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所以預習時先要圈點勾畫有關字詞,自己先用字典解決。現在的學生大多不注重藉助字典解決問題和學習,因此,在高一開學之初,我讓學生務必准備《現代漢語詞典》和《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因為查字典,使用工具書也是學生的一種語文能力,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耐心。漢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文字,而且大多是多音字,語境不同,詞性、讀音和意思也不盡相同,所以查字典時還需要判斷,而判斷的過程也是學習、積累的過程,也能體現語文學習中「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學科特點。二是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標記出自己閱讀的難點和精彩點,同時提出有關問題,進行簡單批註。教師巡迴對學生批註情況進行檢查,或每隔一段時間,把學生的語文書收上來進行檢查,因為學生質疑、提問有時難免偏頗,失之膚淺,教師就要對學生提問的質量、批註情況進行檢查、反饋、糾正,進而把學生的閱讀引向深入。閱讀時的質疑、批註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使學生形成閱讀時動手、動腦的習慣,也為後續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減少了教學的盲目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堂交流展示閱讀成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預習閱讀的基礎上,當堂進行交流、展示各自的閱讀結果,既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體現,也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體現。課堂交流與展示以小組為單位,如小組內可以集中解決字詞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把學生理解中的難點與誤區進行必要的集中,待後在教學中解決。對於課文難點和學生提出問題,並不是教師進行直接解答,而是把問題在課堂公布,讓已經理解和學會的學生進行解答,當學生解答不清楚的情況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可以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和思維碰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深層次思維。其實,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有很大的發展,課文經過學生的自主閱讀,大部分內容自己已經能夠讀懂,只有個別之處需要教師的提示、點撥,所以教師盡可能少教,讓學生多讀,以此來培養起學生獨立的閱讀意識、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以《孔雀東南飛》人物形象的教學環節為例,經過學生對課文的閱讀、交流、討論,學生對劉蘭芝、焦仲卿、焦母、劉兄等人物形象及課文主題基本都已基本理解,但學生沒有注意到劉蘭芝離別焦家時的精心打扮,以及告別焦母時的言行等內容對劉蘭芝人物形象的作用。筆者把這些內容提出來與學生一起討論,從而使學生對作品和劉蘭芝的形象特點認識更為全面。

❽ 小學生上課時間的不適應表現

一般有注意力來缺損的孩子有如源下一些特徵: 1、上課容易開小差、說悄悄話,小動作比較多; 2、逃避需要持續用腦的工作,看上去好像不喜歡動腦子; 3、寫作業漫不經心,讀書定不下心來,抄作業抄錯題目,做題抄錯答案; 4、跟他講話愛答不理,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 5、做事情剛開始興致勃勃,不一會兒就覺得沒意思了; 6、容易健忘、丟三落四、心不在焉; 7、情緒容易沖動、控制能力較差; 8、心理或行為比較幼稚,不能從經驗中吸取教訓; 9、低自尊,表現出對很多事情都無所謂; 10、不良的社交技能,表現為沒有固定的朋友,不能很好地與同齡的小朋友相處…… 孩子一旦注意力不集中,行為不能自控,往往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容易被同學嘲笑、老師歧視,或者被家長指責,從而出現低自尊、缺乏自信等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進入初中之後,厭學的幾率也會大大高於同齡孩子。所以抓住小學階段的關鍵訓練期,及時有效地進行干預和訓練,可以大大改善這種狀況。

❾ 小學生上課發呆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見現象,也是學習效率低下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孩子學習的注意力,是家長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 【經典案例】 小寧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可是,從小寧上小學的第一天起,爸爸媽媽好像就沒有喘息過,因為小寧的老師三天兩頭打來電話,反映小寧上課不專心聽講。 原來,小寧上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東張西望、做小動作、玩鉛筆、橡皮,就是說話,嚴重影響了其他同學,老師每天不知批評他多少次,可就是不見效。老師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請家長幫忙了。 小寧的爸媽也不知應該怎樣才能讓孩子專心聽講,批評教育,嚴格管束,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就是沒效果,小寧的的注意力還是集中不了。 自然,小寧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一直很差。爸媽怎麼也想不明白,挺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上課就集中不了精力呢? 【專家診斷】 看來,不能小看孩子上課走神的問題,因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路就跟不上老師所講的內容,慢慢便失去了聽課的興趣,學習成績自然會受影響。 小孩子在玩游戲、看動畫片時聚精會神,為什麼上課會走神呢? 1、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所學習的知識沒興趣的話,學一小會就不耐煩了。就像我們成年人一樣,只不過我們會有意識的控制自己來硬著頭皮學,孩子們年齡小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如果課堂內容乏味就很容易走神。 2、睡眠不足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在全國八大城市調查發現,有六成多學生因為睡眠不足、學習時間過長,導致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在這方面,小學生的表現尤為突出。 3、討厭老師 有的孩子因為受到老師批評,逆反心理導致孩子討厭老師,進而通過上課開小差,甚至是搗亂來表達心中對老師的不滿情緒。 4、其它因素 有的孩子因為受同學欺負,導致上課分心;有的孩子因為學習能力低,對學習有抗拒或逃避的心理;有的孩子因為缺乏營養,比如缺鋅;還有的孩子因為患有多動症等等。這些因素也會導致孩子上課走神。 【金戰支招】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可參考如下幾方面對孩子及時去矯正: 1、培養興趣 解決孩子上課走神,首要的是想辦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一是讓孩子把學到的東西及時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孩子感覺知識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和有意思的,通過知識的運用過程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2、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可以通過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入手,如做作業、繪畫、練琴、手工製作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從開始的十分鍾,慢慢過渡到四十分鍾,也就是一節課。要循序漸進,一次增加五分鍾,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完成固定的任務,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3、注意勞逸結合 學習是腦力勞動,大腦要消耗大量的氧。因此,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控制看電視和玩電子游戲的時間,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養成勞逸結合的好習慣。這樣,孩子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專心聽課。 4、和老師溝通 孩子上課走神,請老師幫忙配合效果應該是最好的。家長要耐心和老師交流、溝通,請老師幫忙,課堂上如發現孩子走神能及時提醒,或有意識的安排孩子上黑板做題、回答老師的提問等具體任務,幫孩子盡快把心收回來。 5、專業指導 如果孩子是因為營養方面或心理因素導致的上課走神,家長就要請專業兒童教育的專家和醫生,對孩子進行綜合考察、診斷,然後再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矯正。 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家長一要有耐心,給孩子一段時間適應。只要我們耐心堅持,相信孩子會進步的。

❿ 小學生課堂表現評語

1、xx同學在校表現較好,能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學習成績良好。望今後能在勤奮學習之餘多參加一結些有益的活動,使各方面素質都得到提高!
2、xx:老師一直為你有很強的學習積極性和班級榮譽感而高興;當然也為你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但你也要知道學習尤如急流劃舟,不進則退。希望你能再接再勵,爭取更好的成績。

3、xx:在校你很自覺,會守紀,關心集體,生活儉朴,作業也能及時認真完成,是個好學生。在學習上頭腦靈活思維敏捷,成績也較好,但是還須加把勁,繼續保持下去,爭取更大進步。

4、xx:對於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你都能自覺遵守,對學習也抓得很緊,受到各個課任老師的贊揚。在這里老師要對你說的是除了學習之外,也要注意多參加一些對學習對自身發展有益的活動,要做到各方面全面發展。

5、最新的小學生在校表現評語:該生在校關心同學,遵守班級紀律,積極參加各項有益活動,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及時完成,學習目的性較明確,本學期學業成績有很大提高,望今後再接再勵爭取更好的成績。

6、該生在校上課認真聽課,作業獨立完成,尊敬師長,積極參加勞動,有較強的表現能力,學業成績較好,望今後再接再勵,爭取更好的成績。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逃避課堂學習的表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