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堂作業本綜合性學習答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堂作業本》部分參考答案: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第1課時[自能拓展]
披一路(星光)
揚一路(歡歌)奏一路(凱歌)冒一路(風雪)灑一路(汗水)觀一路(風景)
第2課時[自能拓展]
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以後,昔日的荒山野嶺變成了如今的青山碧嶺,幼小的樹苗已經長大,變成了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放眼望去,這里成了一個綠色的世界,一陣風吹過便湧起陣陣林濤,引來了無數小鳥在這里搭窩築巢,無憂無慮的生活。
2、只揀兒童多處行
第1課時[自主檢測]
3、歡暢(歡快)(悲傷)旺盛(茂盛)(衰敗)舒展(舒張)(收縮)忸怩(害羞)(大方)
[自能拓展]
課間,學校的操場上可熱鬧啦!孩子們盡情地嬉戲著,三個一堆,五個一群,談天說地。這邊,幾個男孩子忙著練習跳遠,有一個不小心摔倒了,惹得其他孩子開懷大笑。而他毫不氣餒,爬起來,繼續跳。那邊,幾個女孩正在跳皮筋,小辮兒甩來甩去,可愛極了。大家玩得可開心了,笑容一直掛在臉上,整個操場上回盪著同學們的笑聲。
第2課時[自主檢測]
1、(1)這樣寫讓你覺得兒童特別多,場面非常熱鬧。(2)這樣寫讓你覺得海棠花美麗,旺盛,充滿勃勃生機。
2、描寫花兒的目的:以花襯托兒童,兒童像花朵一樣充滿生機。
3、(3)前兩句講兒童往遊人多的地方找春天,而後兩句講遊人往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4)兒童具有發現春天的眼光,兒童與花朵一樣歡暢活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兒童就是祖國的春天。
3、早
第2課時[自主檢測]
(一)(2)以梅花的冰清玉潔喻魯迅先生品行的高潔;以梅花開得早,引出魯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突出魯迅先生的惜時。
[自能拓展]
1、(1)惜時、勤奮。(2)正直、愛憎分明。
4、古詩兩首
第一課時
[自能拓展]
園子里奼紫嫣紅,牡丹花在微風中搖曳,白的如雪,紅的似火,粉的像霞。月季花你擁我擠,競相開放,一朵挨一朵,似乎在張開小嘴說話呢。一簇簇丁香花,紫色的顯得那麼華貴,白色的是那麼潔白無暇,他們相互簇擁著,在微風吹拂下,多像一個花的搖籃啊!……這些花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芳香,吸引來無數的蜜蜂和蝴蝶。這滿園的春色怎麼能關得住呢?你瞧,那枝紅杏開得正旺,遠遠望去,猶如一團燃燒的火焰,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艷麗。
5、夢圓飛天
第一課時[自主檢測]
3、聚集(聚攏)(分散)逼近(*近)(遠離)期望(期盼)(失望)今朝(今日)(昔日)
第二課時[自主檢測]
1、佇立
挺立
聳立
屹立
2、(4)扣人心弦
欣喜若狂
激動不已
興高采烈
心潮澎湃
6、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第一課時[自主檢測]
2、推算
缺點
荒蕪
孤單
4、(2)火星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火星上的水可能比地球上還多,為什麼沒能留住。
[自能拓展]
水星
金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第二課時[自主檢測]
1、(1)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很平常。(2)液態水蒸發成大量的氣體離開火星的樣子。
2、(1)火星上曾經有很多水。(2)彗星和隕石風暴帶去的,潛藏在一些礦物中的。
3、(2)火星對物體的吸引力小,火星氣體集體大逃亡。
❷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課題有哪些
1、選題指導型。
「問題即課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當然,在該課程的實施初期,也可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老師在熱情參與全程中,要適時調控、合理引領。
2、方案設計型。
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准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採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劃書式等。具體的設計要充分發揚民主,形成集體合力,應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動態調整,使其能服務於活動,指導於活動。
3、知識普及型。
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引導學生對綜合知識自主建構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向,然後以構建知識模塊的形式進行,在建構中一般應沿著「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運用----自主評價」的方向循序推進。
4、自我發展型。
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領域,一般可引導學生圍繞「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尊重、學會合作」等公眾關注的活動主題,採取「個體、小組、班級活動」,「校內、校外活動」,「課內、課外活動」等基本形式,通過「事件評析、角色扮演、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5、專題研討型。
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後,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在研究中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好能以小課題的面目出現,在專題研討活動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師的特長外,還要突出發揮好家庭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作用。
6、設計製作型。
「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
7、網路探究型。
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路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路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實現和外部世界、網路世界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但其必須「有基礎、有主題、有規則、有督檢」。
8、家庭體驗型。
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後,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庭體驗型的主題活動經常以「小課題,長作業」等形式有機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過教師的跟蹤指導、家長的熱情服務、學生的自主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9、社區實踐型。
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該類活動一般沿著「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實踐」這一軌跡進行。
10、成果交流型。
「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是學生活動後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❸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有哪些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不像其他學科課程內容那樣界限分明和系統化,而是具有專較強的開放性,超越了傳統屬的學科邏輯體系。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不管是人物、動物、植物還是事物,不管是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科研還是科學藝術,只要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具有潛在教育價值的主題或項目均可以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你的分兒太少,具體的內容再交流。
❹ 6年級下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綜合性學習:難忘的小學生活的所有答案
一:自己寫幾句感觸較深的句子
二(1): 五件事:一,蔡老師從不打罵我們,有一次,教鞭快落下時,被石板擋住了;二:蔡老師教我們跳舞;三:蔡老師讓我們觀察蜜蜂,吃蜂蜜;四:蔡老師教我們讀詩,背詩;五:「我」半夜醒來找蔡老師。
(2)對蔡老師的喜愛以及蔡老師的溫柔 我們對蔡老師的尊敬和喜愛。
(3)自己寫
三: 獻給老師的詩歌:贈老師
六年時間如一日般短暫,我卻忘不了您的每一個優點。如果我是條小船,您則是指引方向的風帆,雖不起眼,但卻讓我平安。
班級,我的家:例:答:我覺得《忘不了的笑聲》中余曉的笑聲描寫的很生動。有關句子:「格格格」,這是余曉的笑聲……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溫情暖我心(1):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放下課本,抬起頭用同情的目光看著我(畫的句子)
(2)自己寫,安慰的話語
你,永遠在我心裡:自己寫,寫出特點
一路足跡(1):感想是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偶然與必然,但有時候最終走向成功卻離不開小小的鼓勵與支持。作者也因老師的指引,而開啟了文學的大門
獎狀
(1)醒目:形象明顯,容易看清
光彩:光榮。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在等待。
(2)這里的高大指輕浮與驕傲。因為「我」獲得了很多榮譽,同學都誇獎我,好像自己比別人厲害多了,所以覺得自己高大起來了。
(3)爸爸,我明白了,獎狀只能代表過去,受到表揚,千萬不可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就看不起別人,而是應該用它來激勵自己,以後我不會做那隻兔子了。
(4)我認為如果一個人能不驕傲,有一顆客觀公正的心的話,那麼獎狀還是可以貼牆上的,因為在你傷心的時候,看到這代表你過去的成績的獎狀,便可以從此激勵自己,從而充滿信心。
成長路上的里程碑:自己寫
❺ 小學綜合實踐課堂常規怎麼弄
來自網上,僅供參考。祝你成功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其自身的特點決定著國家、地方和學校都無法以章、節的形式提出課程的內容,而只能從活動的類型、涉及的領域對其做出相對的規定。具體實施中,在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同時,應從課程目標、內容、活動過程等方面綜合權衡,有所側重,靈活地借鑒下列幾種便於操作的基本課型。 1. 選題指導型。「問題即課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當然,在該課程的實施初期,也可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老師在熱情參與全程中,要適時調控、合理引領。 2. 方案設計型。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准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採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劃書式等。具體的設計要充分發揚民主,形成集體合力,應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動態調整,使其能服務於活動,指導於活動。 3. 知識普及型。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引導學生對綜合知識自主建構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向,然後以構建知識模塊的形式進行,在建構中一般應沿著「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運用——自主評價」的方向循序推進。 4. 自我發展型。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領域,一般可引導學生圍繞「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尊重、學會合作」等公眾關注的活動主題,採取「個體、小組、班級活動」,「校內、校外活動」,「課內、課外活動」等基本形式,通過「事件評析、角色扮演、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5. 專題研討型。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後,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在研究中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好能以小課題的面目出現,在專題研討活動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師的特長外,還要突出發揮好家庭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作用。 6. 設計製作型。「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 7. 網路探究型。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路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路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實現和外部世界、網路世界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但其必須「有基礎、有主題、有規則、有督檢」。 8. 家庭體驗型。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後,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庭體驗型的主題活動經常以「小課題,長作業」等形式有機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過教師的跟蹤指導、家長的熱情服務、學生的自主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9. 社區實踐型。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該類活動一般沿著「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實踐」這一軌跡進行。 10. 成果交流型。「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是學生活動後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無論那一種類型,其實施都必須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以上所列舉的10類課型,我們在選用時要注意揚長避短,凸顯實踐,切實讓學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真正做到融「綜合性、實踐性、主體性、創造性」於一體。
❻ 小學6年級數學課外作業綜合練習題
1.一個數的80%是16.這個數的15%是(3),列式為
([16/80%]*15%
2.甲乙兩數的比是2:5,那麼甲比乙少(60)%,乙比內甲多(150)%。 (5-2)/5
(5-2)/2
3.甲數是容8,比乙數少2,乙數比甲數多(25)%,甲數比乙數少( 20)% 2/8
2/(8+2)
(說一說這類題的做法,過程!)
4.小明把5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年利率2.25%,他准備到期後把稅後利息捐給希望工程,(利息稅按5%計算)到明年他可以捐給希望工程多少?
錢?
50*2.25%*1*(1-5%)=1.06875=1.07
5.李大媽把2000元存入銀行,每月利率0.06%,,存滿半年時,可以取出本金和稅後利息一共多少錢?(利息稅按5%計算)
2000+2000*0.06%*6*(1-5%)=2006.84
6某城市1998年末儲蓄余額達137億元,比1997年末增加28億元。增長了百分之幾?(百分數前保留兩位小數)
28/(137-28)=25.67%
❼ 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要求
1、數學科作業,從一年級至六年級均要求書寫端正,不得潦草,學生做作業的態度要求嚴肅認真,切忌馬虎草率,信手胡塗。
2、數學作業中的漢字書寫以楷書為規范,做到筆劃、筆順、結構正確無誤,字距合理,行距以作業本橫線中的距離,在整齊劃一的基礎上逐步達到美觀完好。
3、數學豎式分行寫,位數對齊,加減乘式下的橫線要畫直,
與橫行平行,低年級要求用直尺助畫,不是一次算完的,第二道橫線與第一道橫線等長;除號橫線也在與橫行線平行,左斜線角度適中,各題要大體一致。
4、橫式豎式演算,如果算式較短,、可在紙頁中央先畫一豎線隔開,分兩邊書寫。每題所佔行數(包括空白)要相同,不得參差不齊,題與題之間空一行。
5、數學科作業,一律要求學生抄寫題目,抄明題號及要求,
特別是應用題題目要求抄寫端正工整,不漏標點,做到專心抄寫,這樣有利於學生邊抄題邊思考,提高解題水平。其演算式的書寫要略低於題目,並且一行行對整齊,答案應獨立一行對齊書寫。
6、脫式計算的題目,按題目運算順序逐步運算,等號右端與 原題目左端對齊,每步等號長短大小一樣並對齊。
7、數學作業每做完一小題都要隔開一行,接著做第二小題,每次作業的錯題訂正要寫在老師批改處隔開一行,並註明「訂正"兩字。若做下一次作業應再隔開兩行再寫。
8、1—2年級作業要求用鉛筆書寫,3—4年級作業要求用珠
筆書寫,5—6年級作業要求用鋼筆書寫,當天作業當天完成,作業本封面要求寫清科目、班級、姓名外,不得亂塗亂寫。
9、數學科作業可分成兩類,第一類是課堂作業,第二類是
課外家庭作用,課堂作業可老師當堂抽查批改,亦可集體訂正,學生自己批改。課外家庭作業要求全收全改。
10、數學科任老師作業批改要求認真、負責,對書寫潦草,錯題較嚴重的學生一律要求重做,沒按要求的格式書寫
❽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階段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
在實施過程中,要聯系學生生活背景和社會發展實際,突出問題中心,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綜合性。
研究性學習:
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初步學習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合作,發展合作能力,並初步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根據學生年齡特徵、知識和技能基礎,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制定方案等過程,學習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觀察研究、文獻研究等科學方法的基本規范和操作要領,養成探究習慣,形成科學態度,初步創新精神。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社區和社會的體驗性、服務性或公益性的實踐活動。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是:走進社區,理解社會,獲得直接經驗,形成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參與社區活動,踐行社會服務,適應社會生活,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實施,應適應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體驗和實踐的機會;應圍繞主題,在綜合應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主動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
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以操作學習、設計學習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活動。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懂得一些社會生產的基本常識,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技術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社會生產的基本技能;豐富勞動體驗,具有親近技術的情感和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能夠安全而有責任心地參加技術活動,初步具有技術意識、職業意識、創新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審美意識。
特點
(1)綜合性: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但不是為「活動」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它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但這里所講的「活動」或「實踐」,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從直觀上去理解,把它理解為讓學生「動」起來,或者讓學生去「操作」。
而是要把它理解為「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一。那些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沒有觸動的「活動」,不是「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講的活動。真正具有「育人」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結束時「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講,「活動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十分注重從學生現有的興趣與經驗出發,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探究。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式,還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
❾ 小學生課時作業第68頁綜合應用4題怎麼做
也不說是幾年級,要人家怎麼回答,問你老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