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常規要求
1、上課前必須認真、充分備課,至少超前三課時備課。
2、教案書寫一般內容:
(1)教學目標(全面、准確、可操作、可檢測);
(2)教學重點、難點(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兩方面確定);
(3)教學准備(教具、學具、搜集資料等等);
(4)教學過程(鎖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注重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5)板書設計(簡明准確,富有創意);
(6)課堂或課後練習(有針對性、層次性、典型性);
(7)教學反思(每單元至少一篇)。
3、備課類型包括識字課(低年級)、閱讀課、習作(寫話)課、口語交際課、語文綜合性學習等。教案應分單元按課文、按課時撰寫,課時數以教學參考用書相關規定為參照。教案設計以個人鑽研為主,提倡集體超前備課,提倡按單元整體備課。
4、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認真通讀教材,熟悉任教年級、上下銜接年級的教材以及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編排特點,理解教材編排意圖,准確地把握每單元教材的特點。要以「課程標准」為指導,以學定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備、六結合。
一備《語文課程標准》;二備教材(教師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三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結構、學習需要、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四備教學資源(教材背景資料,生活體驗等與實現教學目標相關的所有信息);五備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教法和學法;六備作業設計、學具、教具(要體現個人特色及課型特點)。
六結合是指課程標准與教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主導和主體相結合;教法與學法相結合;預設與生成相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
6、提倡電子備課、多媒體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激發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益。
(1)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規則擴展閱讀:
教學基本功:
1、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素養。
2、教態親切、自然。
3、能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1、上課鈴響,保持安靜。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積極思考,主動交流,認真傾聽他人意見。
3、大膽質疑、勇於求異、敢於創新。
4、講普通話,吐詞清楚,聲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內容向人請教。
網路-小學教師
⑵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使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針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不高的現狀,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要採取多種豐富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 興趣 習慣課堂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提出了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並強調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什麼是語文素養呢?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使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但是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能力中心論的影響,過於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單一,忽視了教學中「人」的的主體地位,造成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不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語文知識面狹窄、語文能力比較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文化修養及主動積淀吸收能力差等。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反思,尋找能夠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也有了一些心得。
一、興趣是基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興趣,學生心中才能產生學習的慾望,才會主動去探究、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我找來有關的錄像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太陽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太陽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同時,我也採用多種方法創設情境,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興趣和情感,進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在讀李大釗英勇就義的一段時我播放了一段哀樂,孩子們帶著悲痛的感情讀著文章,加深了對李大釗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學甚至一邊讀文一邊流淚,真正的觸動到了血色很難過的情感深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游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項目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煉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為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扎實過硬的。
二、習慣是關鍵
好的習慣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進而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教師要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既要正面引導,也需要強制養成。
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說普通話,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例如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我在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在本子上寫字時必須清楚整潔,有速度。每周一次評比,做得好的同學,我會在他的本子上貼上一個小的紅五星以示獎勵。每月一次總結,全部優秀的換成一個大大的黃色的五角星。這樣,在全班形成了一種風氣,學生也逐漸養成了認真書寫,整潔有序的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學生的語文學習也就穩步提高了。
三、課堂是主陣地
語文課堂對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如何創設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的課前精心准備,課上靈活機智,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語文課堂要讓學生參與獲得知識的全過程,嘗到探求知識的樂趣,並努力把外在的興趣引向內在的興趣。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激發他們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如學習童話時,我總是讓學生們自選角色表演課本劇,另外,我還經常採用猜謎語,分角色朗讀,小話劇表演等方式創設生動的文中情景,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個性,將個人愛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學設計中,使課堂教學既呈現出語文教學的共性,又展示出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使自己的教學設計能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一定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鍛煉其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如教《寓言二則》時,我讓學生結合注釋讀課文,然後分小組討論,要求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講故事,再互評出故事大王。每個學生都渴望當故事大王。自學時就非常用心,討論也異常熱烈,全班同學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節課下來,同學們對內容已瞭然於心,關鍵詞彙也掌握了,為下節課深入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平時,只要涉及到啟示感悟的問題,我總是告訴他們言之有理即可,鼓勵孩子們暢所欲言,並給與他們肯定的評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樂於也善於表達了。
四、綜合實踐活動是催化劑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活動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成為語文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厚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開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詩」活動,古詩名句、歇後語、成語典故,名言名句等,使學生在積累展示的過程中發現了漢字里蘊含的審美價值,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有利於教育教學的開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感情。
2、經典誦讀活動。結合我校的「誦讀經典,文化健身」的主題活動,我在班內開展不定期的誦讀活動、朗誦會。結合新課標,精選優秀古詩文作品,涉及寫景、立志、惜時、做人、求學等方面,要求學生熟讀並背誦,並能夠談出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經典詩文,又鍛煉了朗讀記憶,還陶冶了性情,培養了審美能力,深層次加深了學生的文化積淀。
3、開展閱讀文學經典子籍活動,倡導國學育人。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也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有效途徑。精選古代經典子籍,指導學生閱讀。
4、還可以指導學生辦手抄報、進行調查訪問等。辦手抄報可以鍛煉學生處理信息和運用媒介的能力,調查訪問則可以實地演練學生語言表達學會交流,讀書報告會是一種讀講結合內化閱讀體驗的實踐活動。
總之,在我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應始終著眼於學生的自主發展,以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終極目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從自身做起,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以愛促學,指導學生扎扎實實走好語文學習的每一步,讓學生憑借著堅實豐富的語文素養,放飛明天的夢想。
⑶ 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
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心理慣性。《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也強調:教學要「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無疑是我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一、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溫習的習慣。
當前,有的教師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新課上完後,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麼,這樣無准備的教學,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哪裡,帶著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古詩《望天門山》時,我採用了如下做法。在課前,我布置學生按「畫、問、析、答、提」的要求預習課文。要求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試畫一幅圖畫體現詩的內容,在課堂教學時,針對學生的畫提出問題「你為什麼這樣畫」,並就此與學生廣泛交流,從而使學生了解詩歌所表現的意境,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見,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後還會忘記。因此,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溫習習慣,只有及時復習當天學過的東西,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日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
二、養成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學習的習慣。
「語文是思維的素養。」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語文。在課堂教學與課後輔導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的習慣,對於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因此,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的習慣,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勇於質疑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當然包括與教師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於相反觀點或立場的意見。教師對於不完全符合設計意圖的各種想法與做法,應該做到不輕易否定,而能夠敏感地抓住學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地討論,發揚教學民主,允許學生保留個人意見,充分表揚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地品嘗到獨立思考的甜頭,使學生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心專才能事成。」學習也是如此。在課堂上,如果學生「人在課堂心在外」,是不可能學到知識的。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全神貫注地學習的習慣;課外學習時,教師和家長也要引導學生克服邊學習邊玩,邊學習邊吃東西等不良習慣。從而把良好的習慣帶到課堂來。平時還要開展在特定的時間里完成特定的任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逐漸養成全神貫注地學習的習慣。
三、養成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往往由教師進行小結或優等生作答,大部分學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機會。素質教育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就充滿了生命力;把班級還給學生,班級就能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師生,教育就充滿了勃勃生機。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素質的主要陣地。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教養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課堂上,應該讓每位同學主動參與、自由讀書、熱烈討論、談講感悟。如:在學習《再見了,親人》一課,熟悉這篇課文的人都知道,這篇課文前三節行文結構一致都是以「送別——回憶——抒情」的思路來寫的,完全可以精讀第一節,再「由扶到放」,讓學生自學第二、三小節。於是我在教這一課時,我設計第一自然段為範例進行教學。我概括出「三步」學習法:「學分層,理清順序」——「抓往事,理解『親人』」——「讀課文,體會感情」,然後要求學生按這樣的方法自學第二、三自然段,學生積極性高,自主學習意識很強,個個皆按照自己的意願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興趣,教師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給予恰當的指導,使其有所提高。這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無拘無束地交流個人所得,爭先恐後發表所感、所悟。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享受到參與課堂活動的樂趣。從而逐漸使學生養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習慣。
四、養成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尤其重要,使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必須常抓不懈而且嚴格要求。例如:做作業前要准備好一切學慣用品,如書、本、筆、尺等,而且應先復習當天的功課或復習與作業有關的內容,然後再認真地獨立完成作業。如果是做假期作業,應先制訂做作業的計劃,每天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不能拖拉,做完作業之後,應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更正,做作業要字跡工整,答卷時卷面要潔凈。老師要通過嚴格要求使其逐漸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從而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許多學生做完題目,讓老師和家長檢查、評價,這有好的一方面,同時也容易養成依賴思想。在學生的學習中,應把這種積極性逐漸引導到自我評價上來,使他們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如,生活中我要求學生做完作業後,先檢查,發現問題再看書,查字典,看例題對照檢查,做出正確與否的評價,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如果教師和家長能長期這樣要求,他們就能形成這樣良好的作業習慣。
⑷ 如何讓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更具魅力
1.設計:准確挖掘知識點
設計好微課是實施「翻轉課堂」的首要因素。「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程的創始人戴維·彭羅斯說:「微課程是一個知識挖掘的框架,我們將告訴學習者在哪裡挖,需要挖些什麼。我們將對這一過程進行監督。」
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要慎重選擇知識點,並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起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五彩繽紛」一詞的教學就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如何才能讓學生正確並深入理解這一知識點呢?我確定了一下三個教學步驟:
(1)從字理來理解「五彩繽紛」的本義;
(2)通過生活實際中的兩個例句感受「五彩繽紛」的用詞精準;
(3)結合課文中的語境學習,感受「五彩繽紛」的動態美。
首先引導學生重點品味「五彩繽紛」這個中心詞。根據字理析詞「分解——組合」的教學要則,「五彩」是概數,表示顏色多。然後重點放在對連綿詞「繽紛」的字理析解上,由「繽紛」兩個字的絞絲旁切入,知道了其本義就是指旗子的「旗游」飄動的樣子,因此「繽紛」這個詞語就帶著一種「動感」。至此,就明白了「五彩繽紛」就是表示「顏色多」而且還具有一種「動態美」。通過這樣的分解和組合,學生切實地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本義。然後結合造句再來理解。
在此基礎上,結合文句和語境理解「五彩繽紛」在文中的意思。學生通過尋找品讀文中「扇哪扇哪」「飄哇飄哇」「你擠我碰、爭著」「頻頻點頭」等動態語詞和想像稻海無邊,稻浪翻卷的秋天景象,真切地感受到「五彩繽紛」不僅表示顏色多,而且還具有一種動態的美感。最後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目的是學以致用,切實地把識字析詞、閱讀理解、寫作訓練三者融為一體,凸顯語文教學的本色。
微課設計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備課,它必須要有自己獨到的亮點。這個亮點必須是學生確實難以理解的,而且也確實能夠帶動學生更加深入地走入文本之中。就如「五彩繽紛」一詞,通過字理析詞,本義和文中義的相互驗證和詮釋,學生也就能比較准確地理解詞義,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達到了「內行看門道」的閱讀境界。
2.製作:創設生動的教學環境
微視頻不等同於教學錄像,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課件。它是就某個知識點、技能、案例等微內容的教學課件。其內容聚焦於知識講解,學習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主要用於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建構和能力發展。
微視頻是要對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析。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能夠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內容,製作出切實對學生有用的微視頻。
比如書信是小學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應用文體。人教版教材把書信安排在小學五年級上學期的第一單元。書信的寫法並不困難,但對於小學生來說,要正確掌握,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生們往往顧此失彼。因此,製作關於書信格式教學的微視頻就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曾經採用錄屏軟體+PPT製作過《掌握書信的格式》的微課。先是對書信的的五個重要步驟稱呼、正文、祝語、署名、日期進行具體講解;然後出示一封一封王越同學寫給顧老師的信,讓學生來判斷格式的正誤;最後播放自編的一首《書信格式歌》,強化學生的記憶:「開頭稱呼頂格寫,冒號兩點別忘記,正文前面空兩格,一事一段寫清楚,祝字前面空兩格,祝語可以分行寫,書名下面寫日期,書信格式要牢記。」通過口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使學生快速地掌握書信的格式,一勞永逸。
《掌握書信的格式》微課經使用,效果很好。學生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很快就記住了書信的格式,班級學生很少再有出現書信格式應用錯誤的現象。我們也在其他年級播放給觀看,均有良好的收效。在小學高年級段應用此微課,定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
任何一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都必須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設計教案,能夠讓學生真正聽懂,弄明白。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老師的講解為主。當翻轉課堂沖擊我們的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先把難點知識製作成微視頻,讓學生事先觀看、學習、消化。然後在課堂上再進行訓練。這樣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⑸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使生字詞教學更省時有效
1、加強學生自學能力
2、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⑹ 小學中年級語文課堂模式有哪些
第一;課前讓學生先把全文預習(包括有生字組詞,全文讀熟,文中的生字找出)
第二;課上先問同學們有那個字不會,一一告訴了之後.開始講課文(就按正常順序,分段,段意,情感.)文中的重點短做練習(就是把課堂作業的一部分較難的先和同學們一起學了)最後再講生字,讓他們說組詞課文要講的有詳有略
第三;再發本做練習(由於提前講過做起來就省事多了),做完後收上來,在檢查作業,干一些雜事.
一、指導思想: 在語文教學中,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以馬列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系學生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和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學期一年級教學總目標和要求: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學生基本情況簡要分析 一年級(3)班全班26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5人.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初步接觸過漢語拼音,但不系統、不規范、發音不夠准確.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個別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認識了許多漢字,具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大部分學生能認少量漢字;個別學生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確書寫.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部分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願的表達較為模糊.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對於5、6歲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准》,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 2、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學的漢字.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把閱讀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再把課外閱讀所得運用於課內,二者緊密結合,協調發展閱讀能力.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質疑,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勤於質疑發問,在問題、求解答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豐富,並有一定的懸念,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給學生創造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去說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新課程進入我校已有一個學年了,它猶如一股春風,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新機,也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教學舞台.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著收獲的快樂. 這學期以來,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課改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互相聽課,認真聽取同年段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情緒激昂、忘情投入的時候,難免會有「吵鬧」的問題,可能會出現「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我都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於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於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在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鑒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擾起來,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准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⑺ 如何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
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教學質量在年級組中名列前茅,談不上有什麼經驗。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向大家匯報一下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保證課堂40分鍾的教學質量
要保證課堂40分鍾的教學質量,首先是關注學生的課堂紀律。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課堂確實需要紀律,課堂討論也要有秩序、有規則。一個吵吵嚷嚷、秩序混亂的課堂,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可是,守紀律是否除了教師規定之外,不做其他動作呢?這顯然不是。只要學生在思考和體驗,必然伴有豐富的情感、情緒的變化和豐富的語言動作,甚至會不由自主地站起來跳躍。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孩子體驗感悟的場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鬆的課堂。
其次是教師要上好每一堂課。因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抓好課堂教學。怎樣才能上好每堂課呢?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1、在教學前做好准備工作,俗話說不打無准備之仗。我總是提前兩周進行單元備課,讀課文,讀《語文教學用書》,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料,瀏覽語文鳳凰網上的「六年級備課室」,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段落,自己總是先背出,為學生樹立起榜樣來。提前一周備好詳細的教案,進行思考和調整。上課前一、兩天,充分地熟悉教案,做到胸有成竹、運用自如。為了保證一堂課的教學效果,還要准備好教學圖片、收集好補充材料,寫好小黑板。首先我們要自己對自己滿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師的口齒要清楚,語言要有條理,教學目標要明確。
3、在執教時必須擁有平衡、健康的心態,切忌將個人情感因素遷移至課堂,破壞課堂氣氛。如果走進教室,我們還是一副苦瓜臉,教學效果肯定好不了。
4、課堂上一定要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如果我們上課時只顧自己在課堂上侃侃而談,而忽略學生的反映,學生聽一會兒肯定會走神兒的,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好不了。
5、上課多讓學生回答問題,特別是那些膽小和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對於膽小的學生,你對他投去一個微笑、鼓勵的目光,他會變得越來越膽大。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親切感。而對於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我們在課堂上也要多讓他們發言,這樣能督促他們在上課時專心聽講。
6、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古人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有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學生就會從教師那裡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愛護,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情感體驗。「愛屋及烏」,由喜歡教師到喜歡教師所教的那門課,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會樂此不疲,就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了。在課堂上要隨時與學生和諧、平等地交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能注意教師語言的抑揚頓挫,注意抓住學生發言中的閃光點。也許課就會很精彩了!
二、抓好作業和考試
1、抓好作業
在這里我想重點談談預習作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需要時間和悟性的,但課堂上時間有限,老師不能將課停下來用於學生對某一個知識的理解和消化。而學生上課都是比較情緒化的,一旦某個環節他聽不懂,他就沒有信心沒有耐心再繼續聽下去了,逐漸地,他必然失去興趣,上課的效率自然低下。因此預習就顯得很重要。我們語文課上的預習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讀通課文。其實所有的老師都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對本學科知識進行預習,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只是那些學習習慣非常好的學生,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課前要預習」這句話只是左耳進右耳出。所以,我採用讓家長簽字、錄音朗讀、口語中的朗讀免試等方法來督促學生預習,效果還不錯。
2、抓好考試
考試前首先調動好學生的精神狀態。我經常跟學生講,有好的精神狀態,考試就成功了一半,而且,不論什麼時候,排隊、走路、上課、下課等,都應把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展現給別人。考試當天的早上,我就關注孩子們的精神狀態是否飽滿,如發現誰精神不振作,就及時提醒,讓每個孩子都精力充沛地參加考試。考試前還要給孩子們講答卷的要求(二十個字):字跡工整、仔細審題、認真答卷、反復檢查、不漏題目。
考試後及時總結。對成績優秀的、進步大的孩子給予鼓勵和嘉獎。把尖子生召集到一起,做思想工作,使之更有信心地學習。對考得不理想的孩子,找他們談心,告訴他們不要灰心,要努力,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考好。對於班級的整體成績,如果得了年級組第一,我都會說:這次考試,經過大家的努力,獲得了年組第一名。孩子們都很興奮,都知道要繼續努力,不能讓別的班超過我們班,相信我們是最棒的。如果失利沒考好,我就跟全班學生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確定下階段努力的方向。
三、抓好差生
差生都有一個共同點:自學能力差,學習方法不當,對學習不感興趣,因成績低劣而喪失了學習信心。為了提高差生的語文成績,我指導學生採用五步學習法,即「讀——聽——說——再讀——練」。第一步「讀」,初讀課文,讀懂讀通,記下不認識的字詞、自己讀不懂的問題,做好預習,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准備;第二步「聽」,聽老師的講授,聽同學的講述,聽清楚,聽明白。第三步「說」,課上積極發言,說自己的理解和見解,說自己的體會和看法,說自己的困惑和問題。第四步「再讀」,新課講授後,老師一定要給學生留出「再讀」的時間,讓學生回讀課文,歸納所學,查找遺漏,完成課文相關練習,加深理解。第五步「練」,以檢測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育離不開賞識
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小學生一旦受到了賞識,無論對於眼前的學習,還是日後的長久發展,都有很大的益處。我常常准備了諸如鉛筆、橡皮、本子、書簽等一些獎品,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就及時給予賞識和獎勵。雖然小小的一個獎品不值多少錢,但是你會發現學生對教師獎勵的東西會格外地珍惜,他們因此看到了自身的優點,就會從潛意識中發現自己有著優秀的一面,就會增強上進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孩子們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有憧憬、有夢想,教師要做有心人,給他們熱情地關注,讓每個孩子都樹立起自信心,使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⑻ 如何把握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
質疑能力是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亞里士多德說:「創造性思維就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質疑能力是指具體提出和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問題意識既是形成質疑能力的前提,又是潛在因素。教師要通過創造性的勞動讓學生參與教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問題的發現者和探索者。
宋代理學家、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無疑,至此方是上進」。又有俗語說:「學問學問,要學還要問」。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思考、去探討。因此將質疑引進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思維熱點和難點,熱情鼓勵學生質疑,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有了非常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