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即是問題,是引起思考的動因,是激起學生學習慾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積極因素。那麼,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一、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因素。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統一的對話過程。
二、問題要有價值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非意味著一堂課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問題應有主次與輕重、難易與適度之分。一句話,問題必須緊扣教材,緊扣學生特點。因此,問題設置要有價值,有意義。課堂中的問題一般來自於三方面,一是教師設疑,二是學生質疑提出問題,三是練習時出示的問題。教師設疑是學生質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響學生解題的興趣和能力。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把握設疑的尺標,根據學生知識能力,來設置問題。教師設疑可安排在課之初,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教學,使問題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也可在課之中,當學生提不出什麼問題時,教師的設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靜的水面,會盪出層層漣漪;也可在課之尾設疑,讓學生感到時已盡而意無窮,拓展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三、教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
以往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向學生提問題,卻很少看到學生向教師提問題,學生往往不知從哪入手提問題,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因此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一是要在知識的「生長點」上找問題,就是在從舊知到新知的遷移過程中發現和提出問題;二是要在知識的「結合點」上找問題,也就是要在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上發現和提出問題;三是從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提問題,並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古人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B. 如何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有效性
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是充滿生活情趣的課程,它讓同學們在做中學、玩中悟。要學好這門課程就要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自己動手去做、親身去經歷、用心去體驗。如果你不是一位專職的綜合實踐老師,想把這課上好,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是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同時也擔任了本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從這一年的教學中讓我不禁地從心裡發出感嘆,想上好綜合實踐課可真不容易啊!想把每一節課都上好那就更不容易了!它所涉及到的知識面、條件、環境廣而多。我認為想上出高效的綜合實踐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理論指導
每一位教師都追求創造性的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的課堂教學活動,這也是每個教師努力的高層次的教學境界,為達到這一境界教育者就必須不斷進行理論學習,以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的隱性教學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教育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要營造一個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配合的和諧有序的課堂教學活動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思維積極性,因此「啟發性」是課堂教學優化的標志和靈魂,它真正把學生推向學習的首席,把老師推向學習中的牽引席。
二、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實施途徑
1 多彩的活動組織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語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進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學習興趣則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教師的教學語言講求形象、生動、精練、幽默、富有啟發性,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就能夠集中精力,堅韌不拔地探索下去,並能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
2、科學的活動組織語言,增強探究權威
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掌握,必須藉助於科學的語言來表達,因此教學語言必須要做到規范和准確。教學語言的規范,要求教師講課時發音要正確,語句要合乎語法修辭, 盡量用普通話;要求圍繞中心,句句緊扣,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具有嚴密的邏輯力量;要求遵循規律,論證嚴密,立論有據,不以偏蓋全。教學語言的准確,要求教師選字用詞要科學無誤,不含混、不糊塗、不模稜兩可,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原理、規律、結論等務要科學准確。
3、充滿情感,富有節奏感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的情感是指教師在深刻體會教材的思想內容後發自內心的飽含熱情的真情實感。富有情感表現力的教學語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起到「潤物細無聲」的 潛移默化的效果。教學語言的節奏,是指由教師內心的情感引起語言快慢急緩的變化,並和語言的輕重強弱、語句的斷連疏密、語氣語調的剛柔抑揚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三、有效的活動問題設計,激活學生思維
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如何准確把握好這個度,就需要老師們在選擇了綜合實踐活動題目之後,首先從自身出發對這一研究項目做一個整體的規劃、調查。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及他們所能達到的學習高度,不僅備好活動內容,更要備好學生,只有這樣,教師在活動中才能真正啟迪學生的思維。
1、教學問題設計要"趣",激發思維的積極性
教師在活動中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結合自己活動前的准備,及時進行歸類、提升,適當地引入直觀材料或軼聞趣事或謎語來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興奮狀態,這樣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並進一步主動地去探索尋求答案。
2、 教學問題設計要「懸」,激發思維的探索性
好奇心是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師在設計、歸類互動問題時認真分析教材,尋找最佳處創設懸念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使學生對所講內容產生一種急於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慾倍加旺盛,
3、 教學問題設計要「巧」,激發思維的靈活性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尋找最佳時機,在學生思維容易堵塞的地方巧妙設疑,創設「憤」「悱」情境,以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然後開通思路,釋疑解惑。
4、 教學問題設計要「精」,激發思維的層次性
教學問題設計的"精",是指教師在設疑時圍繞中心、總體設計,在"關鍵"(即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處設疑,決不隨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亂設疑。創設的問題要小而具體,講求過程、不重結論,具有可思性。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識,把握重點,體味思路,突破難點,激發學生思維的層次性。
四、重視活動中學生的首席地位,推動全面參與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往往是老師預設,學生看、聽、記、寫,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生幾乎沒有自己的問題,即便是遇到問題也是老師幫著「迎刃而解」,缺乏主動探究的意識、條件和能力。綜合實踐活動正是打破這種僵局,真正的開放、實踐、合作、探究,真正把學生推向學習的首席。
1、尊重學生的問題,讓他們會質疑
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質疑,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問題。活動剛剛開始或剛剛參與活動的學生也許顯得比較生疏,萬事開頭難,能邁出第一步就是最值得鼓勵了,在老師的引導、鼓勵下,學生的問題意識會越來越強,也會越來越精。
2、尊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會思考
由於每一位學生看待問題和處事方法不一樣,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面對同樣的問題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教師要尊重他們不同的感受,讓他們學會自己獨立思考,一件物品從不同的角度看或許有不同的收獲這也說不定,放手讓他們去實踐,去思考,柳暗花明轉眼就是。
3、尊重學生的選擇,讓他們會合作
綜合實踐活動是跨學科、跨領域或是跨年級的,性格不同也讓學生們的探究興趣各不相同,無論是哪一科老師,不要僅僅把學生局限在自己學科的小小范圍內,鼓勵他們走出去,尋找與自己興趣的合作者,通過磋商、探討,共同完成、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
要上好小學綜合實踐課我們就不能將學生局限於學校,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把學校、家庭、社會有機地聯系起來。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認真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真切地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要因地制宜,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中快樂地成長。
C. 小學綜合實踐課 《零用錢該怎麼花》課堂實錄 ,急,要詳細些的。
《零用錢怎麼花》教學設計
——五年級綜合綜實踐活動課
潯中中心小學教師 蘇來栩
教材分析:
在學校的周圍,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每天上學或放學時,學校周邊的一些雜貨店、小吃攤就熱鬧起來了,店門攤前圍滿了各年級的學生。這一切源於何處?我深深地思索: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優良傳統,雖然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在《論語》中提出了「奢則不遜,儉則固」的道理,類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學生們都耳熟能詳。但是生活中,他們卻不懂得節約啊!我希望通過本次調查,了解學生處理零用錢的習慣,培養孩子健康的金錢觀和理財能力,促進他們良好素質的形成。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零用錢來之不易,了解怎樣合理的使用零用錢,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2、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體會父母的辛勞,增強合理使用零用錢的意識。
3、能力目標:通過收信資料及調查、采訪等方法,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讓他們養成自主、合作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課前准備:
調查和訪問,收集資料和信息。主要完成零花錢來源、學生零花錢數目零花錢的主要用途、家庭情況等調查任務。(事先把書讀好,做好)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請大家仔細觀察錄象,認真思考。
(內容:老師每天上、下班,都要從學校門口和學校周邊經過,而每一次經過都重現著同一個畫面。就是在門口及周邊的食雜店裡、小攤上總是擠滿了小學生,當時我把畫面給拍了下來。請看:(點擊:在學校門口學生們有的從身上掏出一元、兩元購買餅干、汽水、羊肉串等零食;有的正興高采烈地把這些三無零食往嘴巴里送。還有的在挑選玩具卡片,接著,在其它的小店鋪里也發現了同樣熱鬧的畫面。)
2、師:看了這么熟悉的畫面你有什麼感想?
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為什麼買零食的壞習慣屢禁不止呢?同學們為什麼有這么多的零用錢?這些錢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吃零食有什麼壞處呢?
3、過渡談話:是啊,你們的零用錢是父母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是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那麼,零花錢該怎樣用才合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它。(板書課題:零花錢怎麼花)我們先來聽聽你們的調查結果。
二、匯報研究成果
1、對學生零用錢數目的調查匯報
(1)小組匯報小學生每月的零用錢數目調查情況:(課擊:表一)
師:請第一大組成員匯報一下你們調查的情況:(匯報)
(金額5元以下5—10元10—15元15元以上人數)
組長匯報:我們組通過調查發現,5元以下的有……
師:在調查中你有什麼體會,做了記錄了嗎?(學生日記)
生1:讀一讀自己的日記……
生2:讀一讀自己的日記……
(2)師:參與調查,也是在互相學習。你們發現了沒有,如果按照每生每月10元算,全校按1500名學生來計算的話,你們一個月就有15000元的零花錢,這可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如果拿它去支助學困生,每生按每月300元計算,那麼我們一個月就可支助50名這樣的學困生。
2、對零用錢的主要用途調查匯報
(1)小組匯報小學生零花錢主要用途調查情況:
師: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零花錢都用在不作為的一面,也有它閃光的一面,我們來聽聽第二大組的成員調查的情況吧:(課擊:表2)
組長說:(每月用於課外書、文具、零食、玩具及其它的金額)
師:你們在調查中有什麼特別的記錄嗎?
生1:(學生日記)
生2:(學生日記)
(2)哪些同學零花錢做了使用記錄?哪些同學有儲蓄呢?
生說:
師:是啊,作一個會理財的人要從小培養起。
(3)你用零用錢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生:捐款,旱,水,地震……
(4)通過上面的數據你覺得自己的零用錢使用合理嗎?
(5)小結:聽了你們的想法,老師很為你們高興,相信你們的家長聽到也會很欣慰的。
3、對零用錢來源的調查交流,學生匯報展示調查情況。
師:老三們:(課擊:表3)
組長匯報:通過調查我們……
(1)你們調查中有無零用錢的嗎?他們父母沒給零用錢的原因是什麼?沒給零用錢父母就不疼愛孩子嗎?
(2)小結:要學會尊重自己最可親,最可敬的父母,因為他們的負擔超出你我的想像。
4、對家庭的月收入和開支情況研究(課擊:表4)
師:來了解一下吧:
(1)小組匯報:我們組……
(2)家庭要開支的多不多?這些家庭的收入,我們的家長是怎樣賺來的呢?
(3)對比自己體驗賺錢的辛苦談體會。(學生日記)
(4)有的同學大手大腳的花錢,你對此有什麼時候看法?(生說)
(5)小結:要讓零花錢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6、集體討論:一組組數據真實可信,相信大家現在一定有話要對大家講:
(1)亂花錢有什麼危害?(學生收集有關由於亂花零用錢帶來危害的事實材料。)
(2)說說名人節儉的小故事。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處】李紳《憫農》。
【大意】農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一粒都是這樣辛苦得來。
【提示】這首詩語言淺顯而內涵深邃。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財主的兒子不知道稼穡之艱難,常到一個飯館里吃餃子,但把餃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餡。後來家裡遭遇火災,麗樓美閣一夕之間夷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飯要到這個飯館,老闆以餃子皮招待他,他深為感動。老闆說,不用謝,這都是你當初扔掉的皮,我揀起曬幹了而已。財主的兒子很慚愧,後來勤奮勞動,生活節儉,家道重又殷富起來。這個故事,也印證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出處】司馬光《訓儉示康》。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提示】這是司馬光引述他人的話,用來訓誡子孫。它強調要自覺保持儉朴,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過好日子,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過於奢華是不可取的,而且這種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商紂王用了雙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紂王的貪欲一發,將不可遏止。所以,堅持節儉要有自律的能力。
(3)說說身邊節儉的榜樣。
我有一個存錢罐,裡面有許多錢。這裡面有的是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也有的是我賣廢品得來的錢。我經常用這些錢買文具,比如鉛筆、書包、橡皮什麼的;有時我也用它們買早點;還有時我會用它們買零食吃,不過得先徵得媽媽同意。你可別看這沒什麼特別,我可讓爸爸媽媽節省了不少零錢呢!
存零花錢真有趣,不但自己有了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而且還替爸爸媽媽節省了一些錢,真是一舉兩得啊!不過,前提是必須合理地花零用錢。
(4)通過你們的調查和思考你現在認為你的零用錢要怎麼花好呢?為什麼?
生1:
生2:
生3:
三、活動總結(談收獲)
1、請把你們小組交流得出的生讀自己理使用零用錢的計劃說一說吧。
2、小組展示給同學們的但是議書、手抄報、給家長的建議等。(充分准備)
四、延伸:
1、各小給匯報在前面各階段中成功的做法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2、活動評價。老師也有幾句話要送給大家:(課件出示)
板書設計:
《零用錢怎麼花》
准備學具:表格:(見網上)
D. 如何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課堂教學質量
清晨的光每當我上完課時,總有這么一種感覺:課上得沒有別人好.甚至有的時候總把「崇拜者」的課一字不漏的搬到自己的課堂上來,結果還是不怎麼樣.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同樣的劇本,甲劇團的演出能贏得「滿堂彩」,而乙劇團的演出卻讓觀眾感到平淡無味.原因是甲劇團的演員一招一式能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勾勒出人物的心理特徵,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乙劇團演員雖然說的也是這個詞,唱的也是這個調,卻沒有注意以上的細節,當然沒有好的效果.其實我們教學也如演出,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和學生素質.讓教育走出課堂,走進現實生活,讓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其目的在於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綜合課程程度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同時又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教育與當代現實生活的聯系,它強調的是學生的親身經歷,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的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題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新課程標准》指出:「要積極開發並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真富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校的社會責任感.
一、 提倡標新立異,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要以活動促發展,讓學生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造,大膽探索,敢於質疑,敢於突破陳舊,善於發表新見.綜合活動內容,放開手腳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社區),走向大自然,自己去調查、考察、訪談,收集整理資料,研究或寫研究報告.真正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人文素養.
二、運用興趣教學,激發創新意識
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習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一個人要在學業上有所發展、有所創造,首先必須對學業滿腔的熱忱和極大的興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因此在綜合實踐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出發,通過多種途徑用科學的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並逐步使學生原有相對淺顯的、短暫的間接興趣發展為比較穩定的科學志趣.
三、營造民主氛圍,學會欣賞學生
學會欣賞別人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那麼要做一位成功的教師也必須學會欣賞你的學生.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強化手段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消極強化手段——懲罰;另一類是積極強化手段——賞識,實踐證明,學生對懲罰往往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而對賞識卻欣然接受.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貫徹以賞識為主的原則,因為它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措施.
四、提高實踐水平,發展實踐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一個人的創新才能和個性的形成,一方面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還受外部環境教育的影響.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特點.
五、 通過實驗,給學生以經歷探究和體驗.
綜合實踐有很多的實驗課,教師不僅要開足用好教材中所規定的實驗,還要開動腦筋,因地制宜,通過增加實驗次數來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對掌握好綜合實踐知識能起到明顯的作用.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以貼近學生現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為主題的課程內容,為學生開辟了一條他與生活中其他事件交互的通道.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從實踐出發,關注學生的實踐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體驗、感悟、獲得經驗,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以上是我的一些學習體會.當然,課堂是變化多端的,「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教無定法,決定一節課效率高低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如何備好課、如何處理後進生與大多數學生之間關系、如何進行有效課堂管理、課後輔導等等,但我們只要多思考、多探討、多研究、多實踐,課堂效率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的.
E. 如何讓學生在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動"起來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動起來
以前的語文課大多是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方式,即使是課堂氣氛活躍,那也是花架子,做給聽課者看的。而現在的新課程提出要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就是目前積極提倡的學習方式。那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如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呢?
一、首先讓學生互動起來
在現行的班級授課制下,師生互動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學生互動則處於微不足道的地位,學生的課堂交往對象主要是教師,課堂主要是由教師主宰的世界。學生在課堂中或者只是「個人」,或者把學生當作「一個」來教,很難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差異和需求,也限制了學生在不同領域的才能表現,忽視了學生獨特的學習可能性。在教學方法上,老師的講解分析充斥著語文教壇。即使有的老師開始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誘導,也只不過打著啟發式、討論式招牌的「問答法」在課堂中無限制地膨脹,課堂上,一問一答,熱熱鬧鬧,一連串毫無啟發性的提問,把學生往老師事先設計好的結論上趕,也不進行從容研討,教師便匆匆歸結。試想這一堂堂課下來,究竟給了學生什麼知識和能力,學生在瑣碎的問答中收獲了什麼呢?
顯而易見,在這些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意志品質得不到實現,這樣的教學模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所以,合作學習對學生來說確實是很重要的。何謂合作學習?就是在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組織形式下,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改善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的方式,有助於構建全班教學、小組集體合作學習、學生個體學習的教學動態組織系統,通過師生、生生的多項互動交流,是每一個學生都有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既讓每一個學生都表現自己的學習心得,也養成注意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級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關系,讓學生真正地互動起來。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語文課上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滿足學生的歸屬需要,引導學生生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感受問題。如我在教學《夕照》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復習前一課《海上日出》,然後讓學生找「日出」的反義詞,再引入新課,讓學生自讀課文後,找出描寫日落的段落,然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勁上來了,提出了不少問題:作者按什麼順序寫日落的過程的?除了寫太陽外,還寫了什麼……
三、小組合作,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F. 怎樣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綜合實踐活動
讓學生動起來讓綜合實踐活動活起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課程改革中回的一類新型課程答,是在;下,通過學生主體的、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學習活動,有;知識與體驗性知識、單一學科知識、校內與校外結合起;生身心和諧發展的課程;心,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塑造學生;著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索;促發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指導思想;去,在活動中「發現
G. 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有哪些環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國家必修課程,每周3課時納入國家課程計劃。然而,許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對如何安排這3課時感到非常茫然。有的教師片面地認為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到教室外,校外去調查、訪問、考察、活動,結果學生盲目活動,缺乏真正的深度體驗;有的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集中與分散靈活使用的原則,將綜合實踐活動集中在寒暑開展,結果缺乏教師過程指導;有的教師以學科教學方式指導綜合實踐活動,導致課堂教學預設過多;有的教師將課堂全部交給學生幹部主持,缺乏及時指導,學生課堂活動流於形式......如此種種,導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有效性不夠。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與研究,發現從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實施幾個基本階段來看,每個階段既要有課外實踐環節,也不能缺少在課堂中交流學習的環節,而教師的有效指導大部分可通過課堂完成。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開展課堂活動成為一線教師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為此,總結幾種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與大家交流分享。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 我們將課堂組織分為幾種基本形式,即:主題確定階段的組織形式、活動策劃階段的組織形式、總結交流階段的組織形式,此外,還探討了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教學的基本方法。下面,詳細向大家介紹。
一、主題確定階段的課堂組織形式
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確定階段,教師的指導體現在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確定活動組織形式,通過討論、交流確定活動主題。在活動主題確定階段,教師的指導應重點圍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1、學生自主匯報從實踐中發現的問題
這一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將平時在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在班級進行匯報交流。
需要強調的是:在主題確定課之前,教師要讓通過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方式,在實踐的情境中發現問題,並從中引發出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如有位教師布置學生進行一次「下海活動」,先讓到社會中去進行社會觀察與調查。隨後,教師在主題確定課上讓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學生在實踐情境中發現了許多問題:不規范運用漢字問題、不文明經商問題、街上的流浪狗問題、交通線路不便等問題等。這樣,由於問題來源於實踐的情境,研究的主題將更有針對性。
2、組討論分析問題,將問題轉化為課題
在第一環節中,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多,但是,並非每一個問題都可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此環節中將問題轉化為研究的課題。一方面,教師可通過教學生學會將問題歸類的方式,確定哪些問題可轉化為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所謂問題歸類,即將學生的問題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方面歸類,對於回答「是什麼?」這一層次的問題,解決比較容易。而對於回答「為什麼?」「怎麼做?」這一層次的問題,研究比較復雜,研究的時間也較長,一般都可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二方面,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分析主題的價值,通過比較分析的方法,確定最有價值的主題。如 「靈芝盆景製作與研究」主題確定階段,學生們在最初選題時有過「木洞、楊梅栽培技術」、「家電維修」、「速生豐產林研究」等十多個設想,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學生逐漸認識到「楊梅種植存在周期長、因素復雜的問題,家電維修課題陳舊、技術要求高,速生豐產林研究工程量太大,難以操作等問題」,最終選擇了靈芝菌盆景製作與研究這一個課題。
3、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然分組
經過以上兩個環節,確定活動主題後,學生可根據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分組,組成3——8人小組。在此階段,教師一般引導學生簡單匯報自己小組研究的活動主題,並說說選擇本主題的原因,其目的是給全班學生一個整體印象,並增強目標的針對性。下面,我們看一段這一環節的課堂實錄。
[1]師:請每個小組匯報自己研究的小主題,並說一說主題生成的原因。
生:我們小組研究的主題是「無公害蔬菜的優缺點」。我們了解到各種蔬菜種毒事件很多,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就決定調查無公害蔬菜的優缺點。向廣大群眾進行介紹宣傳。同時也讓更多的農民改種水稻為種無公害蔬菜,讓所有的人都能吃上新鮮無毒的放心菜。
師:聽了你們組的匯報,讓我感受到了你們能從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進行實踐活動。這說明大家很有社會責任感。
生:我們調查「無公害蔬菜使用的農葯」。我們發現,菜農們把打有化學農葯的蔬菜銷向市場,而人們吃菜後只要沒病,無異常現象,就以為沒事。但是,毒素進入人體後,有的並不馬上發作,如果沉積在人體的毒漸漸增多,就會引起各種疾病,所以我們想了解一下,什麼是化學農葯,為什麼有害;什麼是生物農葯,它有些什麼優點。
師:你們研究的主題很有意義,注意到了人們的健康問題。
... ...
二、綜合實踐活動策劃階段的課堂組織形式
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後,活動進入策劃階段。在此階段,學生小組要討論活動計劃、進行活動策劃,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小組將自己的計劃在全班交流,並組織生生之間的互動,即在別的小組匯報後,能展開充分的討論,為每個小組完善他們的計劃,在此基礎上,各小組再修改完善計劃。在活動策劃階段,教師的指導應重點圍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1、學生進行活動策劃
這一階段的活動策劃主要是小組之內進行討論。在此期間,學生要進行小組分工,完成活動計劃。教師可在各小組之間巡迴指導。為了幫助學生將活動計劃做得較規范,在起始階段,教師可給予一定的方法指導。如,提供撰寫活動計劃的表格。2、學生將本組方案計劃在全班匯報交流
在此環節中,學生小組派出學習小組長,將本組活動策劃在全班匯報,與其他同學交流。
3、學生針對各小組方案計劃情況展開討論
學生分組匯報本組的活動策劃後,教師要組織學生對每組的活動計劃進行討論。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幫助完善活動計劃。下面,我們看《我為城市添光彩》主題在此環節的一段課堂實錄。
[2]師:在小組匯報完畢完後,其他組可以提出建議或意見,還可以對其他組的計劃給予評價,下面開始討論。
第一小組:我們來!
生1:我們決定從十月份開始進行活動,首先,我們認為宣傳比較重要,所以我們先宣傳,在宣傳之前,我們還要寫宣傳單;然後,在社區開展一些活動,如:消除白色垃圾等活動。
生2:我們的時間安排,是由楊同學出的,我們請他來解釋一下。
楊:因為我們都是寄宿生。只有星期六日,有時間,剛才我們還統一了意見,就定在星期六下午。
生3:我們的宣傳活動地點定在老百姓大葯房前坪。
師:他們的活動安排的怎麼樣?
生:我想給你們提供一些經驗:安排時間最好不要定得太死,以免有特殊請況的同學不能參加。
第一小組:我們虛心接受意見。
其他學生:為什麼那麼定的地點是老百姓大葯房呢?
第一小組:第一:那兒人相對來說比較集中,宣傳效果會好些;第二:離小組同學們家近,活動方便。
其他學生:你們在社區還將開展哪些活動呢?
第一小組:我們有一個特色的活動,辦繪畫宣傳欄;還准備成立一個社區服務小隊;還可以組建一個文藝小分隊,或者組建巡邏小隊;可能我們有些活動還必須與有關部門聯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可能我們還有一些地方考慮不周全,但是,等會,我們還會抓緊時間進一步完善的,看我們的行動吧!
4、學生根據討論情況完善計劃
此環節在學生小組之間進行。主要讓學生在與人交流的基礎上,學習其他小組的方法,反思自己計劃的不足,進一步完善計劃。
三、活動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交流課
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主要是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匯報交流。其課堂活動過程大致有如下幾個步驟。
1、學生分組匯報活動過程
在此環節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匯報活動過程。下面,我們繼續以「發展無公害蔬菜」為例說明。
師:......下面就讓我們各小組來匯報一下自己的調查過程。
......
生:我們在實地看到的結果,使我們感到很驚奇,覺得不可思議。當地王伯伯介紹了無土栽培的好處,栽培方法和一些相關的知識,我們還翻閱了書籍、雜志,刊物。找到了有關的資料,討論如何栽培。(展示了兩盆蔬菜)這一盆是黃瓜、這一盆是莧菜,都是我們親自動手種出來的無土蔬菜。
生:(展示照片和表格)這是我們製作的無土栽培和有土栽培技術比較表。無土栽培分有機基質和無機基質。有機基質包括葯渣、谷殼、木屑、棉子殼等。無機基質包括沙、礫、珍珠岩、岩棉等;有土栽培可分為有機肥料、化學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有機肥料有人糞尿,家畜糞尿、綠肥等,化學肥料必需與有機肥料配合使用。無土栽培的溫度是二十度左右,有土栽培是常態溫度。無土栽培只有51年的歷史,是由德國兩位科學家發明的新興的技術,而有土栽培屬於傳統方式。自從有了人類就開始了蔬菜栽培:就生長速度來看,無土栽培比有土栽培要提早5—10天上市。
......
在學生匯報過程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說出來。我們繼續看看這位教師是怎樣引導的。
師:剛才各小組都展示了這次活動的調查過程和實踐成果,也提出了合理化和建設性的建議。相信大家肯定有許多的感想,有情感體驗,對待困難和挫折、團結協作等等,下面就請大家暢所欲言,談談在實踐活動中的感受。
生:這次活動讓我們明白了怎樣與人交流,也增長了我的見識,豐富了我的知識,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與開心,悟出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雖然活動又苦又累,遇到了種種困難,但只要用心去解決,總會越過這道坎,不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怎麼會結出累累碩果呢?
2、教師組織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出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學生分組匯報後,教師要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組織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並將活動過程遇到的困難提出來,並給予制導與支持。如,在一次小組匯報過程中有位教師發現有個小組的學生研究「中國文化」的課題,學生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有關中國文化的資料。有關於飲食文化、軍事文化、建築文化、服飾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可謂五花八門。由於研究主題分散,學生小組合作時不知如何將課題深入下去。於是,向學生提問道:你們收集了這么多有關湖南飲食文化方面的資料,想研究湖南的飲食文化與其他各省飲食文化的區別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討論與探究,開展了題為「關於長江流域飲食文化差別研究」的主題活動。同時,還對食用野生動物的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議,由此,還生發有關環境保護等問題。這樣,學生從研究中國文化現象到從飲食文化研究為突破口,進一步轉到對食用野生動物的現象研究,到不吃野生動物的宣傳活動和身體力行,再到環境問題的研究,課題不斷深化,學生整體、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不斷加強。
3、引導學生發現生成的主題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發現新生成的主題。這樣,將活動不斷拓展深入。如,在一次「中巴出城,關注公交」主題活動階段交流時,學生談到:通過訪談,了解到居民超過一萬人數的社區,可設公交車停靠站,而自己居住的社區有四萬多居民,由於社區沒有公交車停靠站,居民出行很不方便。於是,教師引導學生繼續開展了「未來社區的規劃應該注意什麼」的問題研究。
四、綜合實踐活動總結交流階段的基本形式
當一個活動結束後,進入總結交流階段。針對不同的活動主題,交流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靜態的交流,也有動態的交流。活動主題、活動方式不同,活動過程也千差萬別。總結交流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在這里,主要介紹一種答辯式總結交流課堂組織形式。
答辯式總結交流活動的基本方法是在學生進行活動交流時,請若干教師或專業人士當評委,由評委老師提出各種問題,由學生進行答辯。其基本環節為:論文作者做論文陳述——教師與學生針對性提問,研究小組當場作答——主持的教師作總結性評價。這種類型的交流,可提供學生展示交流分享情感體驗和方法的的舞台;指導教師了解學生活動過程及目標落實情況;發現活動過程中新生成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開展活動,也在終結性評價中運用。如,中考的加試。
在答辯式總結交流過程中,答辯時教師的問題設計最為關鍵,問題的設計指向學生在活動中綜合實踐活動目標達成。一般涉及如下幾個方面。
(1)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問題由來,考察學生的問題意識)
(2)選擇這個主題以後,你們是怎樣策劃活動的?(考察學生是否有計劃地學習)
(3)本次活動主要通過哪些活動方式來進行的?你們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徑是什麼?你能舉例說明你是怎樣分析收集到的信息的嗎?(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的考察)
(4)你的研究報告分哪幾方面來寫的?重點是什麼?你認為你們的活動有什麼意義?(考察學生方法性知識的落實)
(5)在本主題活動中,你們運用平時學到的哪些知識?學到了哪些知識?你認為哪些知識是課本上學不到的?(考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
(6)請舉例說明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什麼?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新的問題嗎?(考察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價值:體驗性、生成性特徵)
下面,我們看一段課堂教學實錄片段
[3] 答辯展示實錄——奶牛養殖的連鎖效應
答辯實錄
......
下面,有請我們肖夢瑩等同學對他們小組的論文《奶牛疾病不容忽視》進行陳述。
肖 夢 瑩:我們小組研究的主題是《奶牛疾病不容忽視》。
.......
主 持 人:下面請評委老師提問。
評委 老師:請問你們是怎樣選擇這個主題的?
肖 夢 瑩: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奶牛養殖戶最擔心的就是養殖的奶牛得病,要知道,每頭奶牛的價格都在萬元以上,一旦得病,特別是象「瘋牛病,口蹄疫」等傳染病,短時間內可以導致奶牛大批死亡,不僅將給專業戶的經濟帶來重大的損失,而且所產牛奶直接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並且,優質健康的牛奶也是每一個消費者的首選。人們希望喝到優質的牛奶,養殖專業戶更希望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首先必須擁有健康的牛群。所以,我們這一組敏銳的意識到「奶牛疾病不容忽視」是一個既有實踐研究的價值、又能為我們社區服務的好主題。
......
五、綜合實踐活動方法講座的課堂組織基本形式
教師對學生活動全過程的指導中,缺乏必要的專題講座和「過程與方法」的指引,「過程與方法」維度的目標沒能得以實現。鑒如此,我們探討了方法指導課的教學基本方法,下面作簡單介紹。
在問題解決的基本方法論指導方面從小學3年級開始著重圍繞如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如何設計活動方案、如何搜集與處理資料、如何撰寫活動總結或報告、表達與交流、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怎樣進行調查、怎樣進行訪談、怎樣進行實驗、怎樣進行手工設計與製作、怎樣利用網路與計算機開展活動等方法構成一個比較寬泛而不失系統的方法系列。專題講座僅僅是輔助性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不能以教師講解為主,而應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方法論講座或關於活動主題的知識講座也不應追求學科化的系統性。如,要讓學生掌握「怎樣做采訪「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方式一:開設小講座,介紹做采訪的相關知識;方式二:采訪活動後進行總結、歸納;方式三:開展我的第一次采訪主題活動:學生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一個這樣的過程:自己了解什麼是采訪?怎樣做采訪—確定采訪對象——討論如何准備采訪(收集信息、擬訂提綱)—實施采訪過程—開展交流活動。
需要補充的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要求學校在實踐安排上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從重建學校文化的角度,合理地安排課時。[4]時間的安排方面,《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只提供了具體的課時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實施中,是安排好,還是靈活安排好;在固定的課時制中,是安排長課時還是短課時,都要依據學校的、班級的、學生課題的具體情況來定。不過,不主張過分集中使用。一般來說,有下面幾類安排形式,而且這幾種安排形式也可以相互組合,甚至相互融合:第一種方式,每周固定課時式,即學校實施計劃中,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統一安排,一般來說,每周安排固定的一個下午;第二種方式,長短課時式,這種情況一般視課題(項目)活動的多少和復雜程度來提前計劃好課時的長短,如果一個課時(項目)需要120分鍾課時的話,以原有的45分鍾作參照,可以靈活安排為「15分鍾」、「30分鍾」、「45分鍾」等幾個單位時間,而不拘泥規定固定的某一大塊時間。例如,星期一上午可安排15——30分鍾交流、匯報、討論之類,便於及時反饋;星期五下午可安排15分鍾,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要做哪些事,便於按時布置。第三種方式,分段固定式,這種形式適應於有的地區利用一些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展主題活動的形式。學生到某一固定場所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可能需要幾天、一周或更長時間;第四種方式,彈性課時式,學校不統一安排或規定固定時間,而是把安排權下放到年級(或班組),年級(或班級)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活動內容靈活的,彈性地安排。或者每周的時間不固定,或者某個環節的時間隨時安排,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安排一天進行。
H. 小學綜合實踐課堂常規怎麼弄
來自網上,僅供參考。祝你成功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其自身的特點決定著國家、地方和學校都無法以章、節的形式提出課程的內容,而只能從活動的類型、涉及的領域對其做出相對的規定。具體實施中,在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同時,應從課程目標、內容、活動過程等方面綜合權衡,有所側重,靈活地借鑒下列幾種便於操作的基本課型。 1. 選題指導型。「問題即課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當然,在該課程的實施初期,也可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老師在熱情參與全程中,要適時調控、合理引領。 2. 方案設計型。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准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採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劃書式等。具體的設計要充分發揚民主,形成集體合力,應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動態調整,使其能服務於活動,指導於活動。 3. 知識普及型。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引導學生對綜合知識自主建構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向,然後以構建知識模塊的形式進行,在建構中一般應沿著「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運用——自主評價」的方向循序推進。 4. 自我發展型。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領域,一般可引導學生圍繞「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尊重、學會合作」等公眾關注的活動主題,採取「個體、小組、班級活動」,「校內、校外活動」,「課內、課外活動」等基本形式,通過「事件評析、角色扮演、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5. 專題研討型。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後,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在研究中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好能以小課題的面目出現,在專題研討活動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師的特長外,還要突出發揮好家庭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作用。 6. 設計製作型。「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 7. 網路探究型。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路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路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實現和外部世界、網路世界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但其必須「有基礎、有主題、有規則、有督檢」。 8. 家庭體驗型。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後,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庭體驗型的主題活動經常以「小課題,長作業」等形式有機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過教師的跟蹤指導、家長的熱情服務、學生的自主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9. 社區實踐型。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該類活動一般沿著「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實踐」這一軌跡進行。 10. 成果交流型。「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是學生活動後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在學生活動過程中。」無論那一種類型,其實施都必須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以上所列舉的10類課型,我們在選用時要注意揚長避短,凸顯實踐,切實讓學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真正做到融「綜合性、實踐性、主體性、創造性」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