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學生學習的興趣點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愛美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應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是人們認識某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進行美術創作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慾望。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完成審美情操培養的任務,是培養創造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激發趣味於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激趣是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許多實踐證明,決定學生學習態度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認識,二是興趣。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教育學家斯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基本上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興趣又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點上,美術課顯得更為重要。如果學生沒興趣學,只是為學而學。這樣,就不能牢固掌握一些美術基礎知識,也不能提高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其次,激趣是增強美術課吸引里的有效途徑。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西·孛洛維契克曾說:「只要有興趣,好分數自然會來到。」小學生富於創造性的想像力,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只能通過繪畫,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喜愛畫畫。但由於很多老師講課枯燥,學生聽來索然無味,有「難熬」之感。改變這種狀況的有效途徑是激趣,即採用新鮮活潑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美術課的吸引力。興趣是引發學生內在動機的引信,是求知的前提。
那麼,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小學美術教育突破封閉的靜態結構,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途徑。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藉助幻燈、錄音、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音樂、影視、圖片等藝術資料,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豐富、映證和深化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興趣。
如講《我愛國旗》一課時,我走進課堂一言不發,打開錄音機,播放國歌。起初學生都莫名其妙。過了一會,學生不由自主隨著雄壯的樂曲唱了起來。然後,我指著課室中懸掛的國旗問學生:「國旗上的五星和紅色各代表什麼?」學生很快就答上來 。接著,我又問學生:「當我聽到奏國歌和聽到五星紅旗升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意境的創設使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各抒已見。在這種良好的情境中,我因勢利導地引入了新課。實踐證明,創設一定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達到「曲徑通幽」之效。
二、巧妙設疑,激發興趣。
古語雲:「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設置疑問,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在美術課中,巧妙設置疑問,才能激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造成強烈的求知慾望,點燃思維的火花,也才能使學生形成探索的目標,從而推動教學目的與任務的實現。 比如我在教《怎麼畫雞》一課時提出讓學生「考老師」,請學生隨意說出一種形狀,只要老師動幾筆,就能畫出一隻可愛的雞來。學生被這句「考老師」的言語所激勵,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都想以自己的絕招來難倒老師。於是學生就紛紛舉手說各種形狀,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雞的眼、嘴、冠、尾、翅、腿、爪,使這些圖形巧妙地變成了「方形的雞」、「圓形的雞」、「窄長的雞」等等。學生感到非常有趣。通過學生和老師的共同活動,加強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課堂的教學氣氛寬松和諧,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人人投入,並學會了抓住雞的形象特徵來作畫的方法。
三、教具演示,激發興趣。
教具的運用,雖然是教學過程中起輔助作用,但設計巧妙,用得恰當,可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對稱式紋樣設計》時,我先出示了一張對折已剪好的剪紙,在未打開前,用幻燈投影出來,讓學生猜:打開來的時候可能是什麼?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氣氛一下活躍起來,紛紛舉手況猜,很快就有同學猜對。學生對此產生了興趣。接著,利用這一剪紙,讓學生總結對稱的規律,學生因為在況猜中注意到圖案的形狀,所以很快就把對稱的規律總結出來。這種教具的運用,就起到強化學生參與教學的作用。同時也給課堂增添了一種情趣,活躍了氣氛,使課堂常規教學在愉快的游戲娛樂之中得到實施。
四、組織討論,激發興趣。
圍繞某一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爭辯,讓他們各抒已見,互相啟發補充,使問題獲得完美的解決,提高他們的學問積極性,使他們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萌芽了解決此問題的慾望。比如我在講《傢具模型設計》時,要求學生自由合成4人一組,完成一套傢具模型。先讓各組討論所做傢具的種類,數量及款式。學生一下子討論開去了,課堂氣氛一下熱鬧起來,學生之間各抒已見,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後組內討論得出結果。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更濃了,積極性也提高了,同時也給了學生有互相交流的機會。討論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採用游戲,激發興趣。
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在美術教學中,把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使學生愉快的氣氛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比如在講《捏一隻小動物》時,我准備了各種動物的布娃娃。首先向全班宣布:「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好嗎?」學生一聽到做游戲,干勁就上來了。接著我請了5位同學到講台來,先把眼睛用布朦上,然後每人發一個而娃娃讓他們摸 ,要他們比賽猜出自己拿的布娃娃是什麼動物,有什麼特點。這時課堂一下活躍起來。很快,學生就摸出了是什麼動物,特點也講得很完整。這樣一來,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解決了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的一部分。
六、充分利用表揚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信心。
蓋傑和伯令納在《教育心理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於使用的最有效也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多表揚,少批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絕大多數學生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必須做到恰如其分。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揮者又是其作品的欣賞者,他們的畫都是一筆一畫努力的結果,是他們經過自己的構思、設計而畫出來的,一幅作品就是一個自我的世界,在展示內新世界的同時保留了對大自然的初始感覺,凝結著他們的興趣與天真的一面。所以學生的作品不管是好是壞,教師在評價作品時,要看到學生繪畫能力的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要求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去評價。在學生作品中找到它的閃光點,進一步喚醒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意識,樹立自信心。所以對於每位同學的作業,我們老師都要認真批改,打上分數,寫上評語,並在上課的時候進行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點。對有進步的學生要加以肯定和鼓勵,對其作業的缺點,盡可能巧妙的表揚其有進步,使他覺得老師肯定了他的成績,這樣他以後的作業會做的更認真,而且效果越來越好。
孩子的作品總是獨特心靈的表現,讓孩子來解說、他們自己的作品,你會驚訝他們的想像力,佩服他們的創造力。使其樹立繪畫的信心,表達自己的情感,逐步提高繪畫水平。
結語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單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興趣不是天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一定條件下變化發展的。教師不僅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隨時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趨勢,採取合理措施,使他們的興趣長久地發展下去,一切學習活動具有強大的興趣作基礎,就有了不竭的動力。
總之,培養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是一項艱苦持久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的摸索和探討。我們要進一步挖掘激發培養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美術教學真正發揮它美術教育的特有價值,使他真正成為傳遞文化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學科。
❷ 適合小學美術課的游戲
在教學中,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適當運用游戲於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爾基曾經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游戲的過程,是讓小學生從無意識的「玩」到有意識的「玩」,激發小學生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體驗一種「精神探險」所帶來的樂趣的過程。比如「猜謎游戲」、「競技游戲」、「魔術游戲」等,都能鼓勵學生的各種猜想和幻想。
一個讓孩子動情的故事,一段形象逼真的表演,一個神奇的魔術表演,一曲優美的音樂,都可以把孩子帶入一個神奇的王國。例如上《葉子上的小血管》一課時,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常規,會直接介紹葉子遮擋關系,而按照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和學生們共同把收集好的樹葉拋向天空,樹葉如一隻只蝴蝶在天空飛舞,最後落到地上,學生們通過觀察,會發現樹葉之間有了遮擋關系、疏密關系。學生的創造在哪裡?我認為,學生體驗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創造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在《電腦美術》一課中,教師通過圖片及電腦課件,讓學生欣賞自然界中太陽不同時間的不同形象,以及太陽照射下四季的變化,學生們在頭腦中會顯現出很多美好情景,並且讓學生分組完成以下任務:①在地面上用彩色粉筆畫。②製做太陽頭飾。③在牆上畫太陽,讓他們把自己對太陽的夢想畫出來,激發學生競賽意識、表現慾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與繪畫教育融為一種活動、一個過程,其作用大大好於單純的繪畫教育,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美、體驗美、發現美、創造美,這將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教育效果就越大。」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的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歡塗塗畫畫。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為學生營造游戲氛圍,讓學生玩起來、動起來。
❸ 小學美術課教學計劃
根據教材和本地本班實際情況自己製作教學計劃
❹ 小學美術教案
教具、學具准備
教具:1.線造型的素描作品數幅。2.立方體和圓柱體框架模型一個;
學具:軟芯鉛筆、橡皮、課本、作業本。
一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課堂常規及學慣用具的准備。
(2)導入新課線造型素描作品數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數幅,
(3)給學生欣賞、鑒別、然後講解。
設問:線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點和不同點
(4)講授新課
二、線造型素描的特點及線的造型功能。
線造型的素描圖是通過線結構的運用,直接體現和暗示物體的體積、遠近、方位和對比等牲,表現出物體內外部組合關系及前後左右的空間狀態。
線造型素描剔除或減弱明暗色調層次,強調物體本質的實在的形體結構,所以表現物象的效果明確、肯定、清晰和剛勁有力。
線徒刑素描是以線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結構,線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表現物象的外形輪廓,(2)勾畫形體的邊界。
(3)表現物象的內外結構、空間位置、透視變化及物與物之間的組合關系。
(4)表現物象的虛實關系、明暗關系及體積感。
(5)表現物象的勢、力、節奏、韻律感,(6)抒寫人的情趣,(7)氣質。
線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術專業方面方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且以圖解形式適用於理工科專業中,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一種徒刑技能服務於設計,在建築、園林、工業設計等圖紙繪制上,結構線的徒刑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一種設計手段,廣泛適用到現代建設的各個產生領域中。
三、立方體與圓柱體
(1)立方體(對照立方體框架模型分析)
立方體是一切形體的基礎,它的結構是由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關系而構成的。
圓柱體是以長方形的長邊為軸,旋轉360。而構成。也可以說是由無數個相同的圓面疊楊(如硬錢幣疊成一圓柱體)
(2)圓柱體。立方體與圓柱體結合圖形是說明立方體內可以產生一個圓柱體,圓柱體在立方體內的構成是以一個正方體的二分之一邊為軸,以立方體一個面的中心點為圓心,旋轉306而成。圓柱體的立體感可通過頂底面的透視圓面體現。
四、作業要求
1、臨摹課本立方體和圓柱體范畫。
2、用2B、和5B鉛筆作畫,3、要求表現物象透視准確,4、結構清晰。
❺ 怎樣設計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目標
美術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美術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貫徹「二期課改」精神,促使美術課堂教學按照「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進行改革的實踐中,為落實素質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思想,按照《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將小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二期課改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一步改進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任重道遠。
依據課程標准,切實貫徹「兩綱」精神,整體設計教學目標
首先是加強教學目標的均衡性、人文性與發展性。美術教育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審美能力的重要任務,教師要根據課程標准、「兩綱」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整體設計美術課堂教學目標,要以審美教育為主線,發揮美術教學中思想品德與民族文化等教育功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的同時,人格得到逐步完善。同時,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發展情況,落實分階段的目標要求,低年級要重視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能運用簡單的美術工具開展造型游戲等;中高年級要重視對學生美術欣賞基本能力與表現方法的培養。教師要認真鑽研課程標准,明確教學目的和任務,掌握各年級教學要求,弄清各年段之間的層次遞進關系,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出學期教學計劃和安排好教學進度。
加強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層次性和統整性。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明確、具體、恰當,突出學科特點,符合教材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體現「兩綱」的層次性。要針對教材的不同內容和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好具體的教學實施目標,關注學生對提高美術素養的共同需要,在不同的單元中都要注意突出重點目標和落實基礎目標。還要注意適應學生在美術學習上的不同基礎、愛好和個性特長,設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使一般的學生和有美術特長的學生都能夠明確各自發展與提高的方向和目標。
合理使用教材,有效融合「兩綱」內涵,科學處理教學內容
根據課程標准以及「兩綱」內涵,合理使用教材,結合並發掘教材本身的內涵價值,落實課程的審美教育、三維教學目標。根據實際,對美術教材中內容過於淺顯和繁雜的內容(如範例畫和步驟畫),作適當的補充和調整,挖掘內容主題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含義;要正確處理知識技能與設計創造的關系,根據相互輔助關系,在比例上作必要的調整處理,並注意寓知識技能於設計創造之中,使知識技能與設計創造同時並進,注意相關教學內容的合理整合。
結合兩綱實施要求,科學地選擇和開發美術教學內容。重視對美術學習內容的整體設計,有重點地選擇教學內容,建設有特點的美術課程。要加強繪畫教學的基礎性和生活性,重視小學低年級對寫生的啟蒙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繪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中高年級要強調基礎寫生的基本要求,適當安排速寫的內容要求,要加強民族民間藝術的教學,包括中國畫、書法、剪紙、陶藝等,增加學生喜歡的各種動物、人物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內容,以感受祖國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
激勵主動學習,注重審美實踐體驗,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立足主動參與,通過創設各類有效激發學生學趣的教學情境,自然融合「兩綱」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對美術基本技能的掌握。通過有序操作、有趣的方法講解、嘗試、反饋,運用信息技術多媒體的演示,加強學生課堂作業的過程指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逐步學會基本的美術表現方法,理解內容主題的知識和方法、提升情感態度的同時生成正確的價值觀。凡是學生在技能實踐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方法渠道,加以具體指導;對優秀作業、獨創性作業要予以及時肯定。在學生創作畫或進行課業製作的過程中,要了解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作業效果情況,要兼顧美術特長生和有困難的學生,特別要熱情、耐心輔導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輔導學生學習美術的方法並糾正不良習慣。
重視審美實踐體驗活動,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美術教學必須要設計好審美的實踐活動,注意通過審美體驗,使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提高。審美教育要貫穿於美術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模仿、設計、創作和評價,注意引導學生以實踐為渠道,以體驗為形式,以交流為載體,來認識美、感悟美、塑造美,通過動手實踐,把形象的組織,色彩的設計都通過自身的審美實踐反映出來。其次,教師要善於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審美因素,講究教育的藝術性,「寓教於美」、「寓教於樂」,如繪畫課,教師要善於根據教材內容,按學生特點,有效引導學生理解線條美、色彩美、構圖美和意境美。還要注重美術教學的美育功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滲透自然美,家鄉美,祖國美的教育,體現「以美育人」。
引導快樂求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進教與學的方式
重視與信息技術整合,改進美術知識技能的教學方式,拓展美術教學的功能。從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生活范圍與信息積累中,運用導向性、啟發性、思想性的直觀形象,通過構思—藝術加工—完成美術作品的實踐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直觀地創作啟迪,鼓勵學生想像創造,突破教學難點。教師要認真備課和積累資料,注意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在視覺反映效果方面的特長,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現代化水平。如小學毛筆彩墨畫和中學中國畫教學中,除教師的示範外,還可通過信息技術方式反映欣賞、板畫、板書過程,可反復邊講邊示範,提高教學效果。在指導學生進行命題創作時,針對設計製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演示方法,或用信息技術反映原版的美術作品讓學生觀摩,用技術啟發學生想像,開展創造性思維,以此培養藝術的形象造型能力。美術教學要盡量採用直觀教學方法,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網路資源,用現代化手段演示講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益。
要以學生快樂成長為本,優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鼓勵學生以探究性方法主動自主學習。組織學生進行「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等學習活動,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講故事、猜謎語、念兒歌、做游戲、搞競賽、辦展覽和多媒體課件製作等活動,以創設情景來激發興趣,增強美術知識和技能練習的興趣性。在體驗操作練習時,要始終貫徹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不斷提高和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促進可持續發展,創意新穎作業表現方式,實施激勵性評價
以培養學習興趣、鼓舞創作熱情、開發創新潛能為目的,靈活採取多元化的過程性、激勵性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性地完成作業。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指導實施綜合評價,並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在作業批改中要發現和積累一些優秀作品,建立學生檔案。對於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應結合常規作業進行指導滲透,對於學生作業中有獨創性,有創意思維的要給以及時表揚和肯定。結合課程建設和拓展型教材使用,鼓勵學生特長發展,允許學生在繪畫、速寫、兒童畫、書法、陶藝等選擇中一項技能進行分階段、提高性練習,對達到較熟練程度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特長認定。
通過校園文化制度建設,鼓勵學生美術的特長發展。創設條件,搭建平台,舉辦學生個人畫展,使優秀學生進步更快。也可定期舉辦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覽,使大部分學生的美術作品獎勵性評價,讓美術學習成為學生全腦開發、素質和諧發展的載體。還要善於發動和鼓勵學生收集各種廢舊材料來進行美術學習的製作活動,既補充配套美術材料的不足,也進行環境保護的現代教育。
不斷拓展教學視野,豐富教材內容,開發多樣性教學資源
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條件。美術專用教室,存放教具、工具材料以及展示學生美術作品的櫥櫃或場所,多媒體教學設備,計算機、實物投影儀、錄象機、DVD機、版畫機等;相關美術欣賞掛圖、教學磁帶、錄象帶、多媒體電腦軟體,足夠的美術教學工具書刊、教學材料、美術畫冊等資料,要保證硬體的更新和軟體的配套。注意提高美術專用教室的效益作用,力求使每個班、每節課都能進專用教室上課。
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資源,課內外相結合,統整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軟體資源。古今中外的經典美術作品欣賞教學,可採用觀賞、講座、相應的技能練習等形式用主題研討、感悟交流、參觀寫生等形式豐富教學的實施內容。盡可能組織學生到美術館、博物館觀摩學習,讓學生在更優越或真實的環境中欣賞繪畫、工藝、建築、書法、攝影、設計藝術等。積極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路獲得最新美術資源,注意加強藝術間的綜合,開發美術的新材料與新技法,創設條件,克服困難,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創造能力。
建立美術教研組,推廣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美術教學的整體水平。參加教研活動,積極研究教材,開展課題研究、課堂教學觀摩評議、交流經驗、寫生考察等藝術實踐和新技術、新方法的業務培訓。
望採納
❻ 小學美術國畫教學要教什麼內容
中國畫是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民族繪畫,並有著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國畫作品可以與西方任何時代的作品相媲美,越來越為當今世界各國所矚目。常言道: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有世界性。中國畫作為中國一個具的強烈民族性的傳統繪畫,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滲透的今天,正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方式發展變化著,為人們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為此,國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效地開展國畫教學對於小學生認識中國畫,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畫教學現狀
在小學國畫教學中,存在著很大問題
(一)當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高科技的工具是接踵而來,今天的中小學生,是"漢堡、牛奶"與"卡通、漫畫"的時代,利用電腦進行繪畫,古老的書畫藝術有時常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且繪畫技法和調色等方面的能力嚴重受到制約。對於學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師講解起來困難大增,學生是否感興趣,還要靠教師積極引導。
(二)由於歷史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模式長期作用下,小學國畫教學還是以臨摹范畫,或教師畫一筆學生練習一筆的現象,講完後全班完成同一幅畫。陳章良教授曾經說過:"創新教育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鼓勵學生發展他們有個性,有一種創新的意識,千萬別把孩子們變成像一個'模子'里鑄出來的人。"
(三)家長的不支持,不投資不為學生購買國畫用具,我們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還有家長的不理解,教師和學生家長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是與教師范畫是否相近為標准,不必說,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內容,學生為適應教師和家長的評價標准而把表現潛能嚴重扼殺掉。
在這種教育現狀下,我們的國畫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學的有成績了,就會慢慢得到認可,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好的教學方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剛接觸中國畫時便在筆墨游戲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使之對國畫學習充滿期待並在每一次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學生在將來的中國畫學習中取得成就至關重要. 小學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從玩中讓學生熟悉中國畫,並培養其樂趣。在學生尚未接觸到中國畫課時,對水墨畫十分地生疏,若以傳統模式機械地要求學生臨摹,學生易產生厭煩。此時,我巧妙地利用了"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導學生通過玩墨、玩筆,讓其發現筆的運用。結果學生們隨心所欲,畫的是千奇百怪,我為他們的畫取名為-美麗的夢,因為夢是虛無飄渺的,形態怪異的,他們的畫也是如此,對我起的名字他們很滿意。
(二)採用多種表現方法激發興趣。如採用揉紙法、點染法、暈色法、平塗法、擦染法、拓印法等等,使學生利用各種表現手法來對心中的事物進行描繪,使之能獲得成功感,增強創作熱情。
(三)教學中運用風趣的語言,提高學習興趣。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孩子不同於成人,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風趣化,盡量接近孩子們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夠易於接受,也會使教師的工作得以順暢進行。
(四)講名人軼事引發興趣。中國畫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名人軼事很多,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齊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可以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和筆墨的巧妙之處,讓他們感受到學國畫的樂趣。
三、探索新的國畫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勒溫費爾特說過:"兒童只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范,那麼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創造的能手。學生對於學國畫有了一定的興趣,就要看教師的教學模式了,當務之急就是改變現存的傳統的國畫教學模式。我在從事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嘗試著拋棄傳統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我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一)欣賞中國畫,從感受到領悟國畫的藝術魅力。在名畫欣賞中感受美術作品本身蘊含的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和審美意識。中國畫,講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因此,美術作品欣賞就是讓學生從感受作品到漸漸領悟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及藝術家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生活,擴展學生表現面。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擴展學生表現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教學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三體合一,這是歷代畫家實踐證明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內容也是常規的花鳥、山水等,而目前相當數量的兒童國畫班,也實行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模式,此現象已引起眾多美術界有識之士的憂慮。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應找出能引起兒童興趣、刺激兒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後讓兒童自己去解決問題。
(三)學生課堂活動貼近"最近發展區"。利用寫字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鍛煉中,側、逆、頓鋒的應用以及色彩知識的掌握。即,讓學生用平時寫字的方法在宣紙上用墨寫上字,可以把字拆開、疊加、拼合等方法進行書寫,寫時也可用各種運筆方法,然後在不同的空間填上顏色。通過訓練學生對各種用筆、色彩間的關系、疏密關系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很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發揮的餘地。這也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的要求,是讓每個受教育的學生都能獲得"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或"跳一跳,吃蘋果"的潤澤和成長的完善化教育。
(四)寫生感受式教學。寫生,是美術學習、繪畫入門的基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畫學習與創作也是離不開寫生的。但在中國畫課堂教學中,安排什麼樣的寫生內容,怎樣進行教學,怎樣由寫生到創作表現,也是值得我們實踐探索的問題。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有其優缺點的,面對不同特點和年齡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中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學生畢竟不是教師個人的產品,學生是有個性與靈性的人,我們應給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影響。
❼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興趣是美術課的前提要求,積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但是處在心智發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面對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兩難境地,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規律,發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應注意幾個環節。一、把握學生心智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首先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適當增添校本教材內容。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滿足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樂於接受。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給學生以希望。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情緒就會振奮,並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發求知、探究、創作的慾望與信心。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再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聯系生活實際中學美術課程標准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藝術本身是充滿想像力的,創造力的。老師不應該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充分想像,發揮潛能。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把可以調節學生興趣、氣氛的內容、手段溶入課程教育中。如多媒體教育、意境的創造、各種工具的使用。教學組織形式不能採取「填鴨式」的灌輸,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知識。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很是枯燥。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講授理論的知識,而是在畫室舉一個小型畫展,作品都是歷屆學生的優秀習作,包括教師作品,內容題材什麼都有.學生非常新鮮和好奇。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對這一教學形式,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既增長了學生見識,又學到了知識,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像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藝術源於生活,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於審美體驗。如在講圖案設計時,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於顏色的搭配、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僅用語言文字元號難以表達,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著美的教育。因此,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是有效發揮學生想像力、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教師通過文與畫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構圖設計中有效利用電腦技術,有效地加強了兩個學科間的知識溝通。綜上所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貴任感。在現代美術的基礎教育中,教師應當以主人翁的姿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鑽研教材,備好課,教好課。在常規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把握好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調動一切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和諧的教學氣氛的形成,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審美的良好教學氣氛和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❽ 如何讓小學美術課堂里充滿生機
實施小學美術教育, 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而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求趣心理,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教學形式,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
一、創設「玩」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針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從游戲中找到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師生情感交融愉悅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學習《各種繪畫》時,課前要求學生准備玩具———水槍,或瓶蓋扎了眼的塑料瓶,然後裝滿水。上課時我帶領全班學生來到操場上,先講清楚游戲規則,然後開始分組玩打水仗的游戲,一邊「玩」,一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發生的變化,學生開始積極探究起來,終於發現地上的水跡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圖案。 我接著引導他們觀察這些圖案分別像什麼? 學生們展開豐富的想像, 有的說:「像駱駝、像刺蝟、像母雞媽媽。 」還有的說:「像福娃、像小鳥……。 」我肯定了他們的成績,並提出了作業要求:「平時我們都用鉛筆、碳素筆、水彩筆、油畫棒在紙上作畫,今天我們能不能用手中的水槍當彩筆,操場當畫紙,太陽公公當橡皮畫一幅特殊的畫呢?」學生歡呼雀躍異口同聲道:「能」。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將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給大家。 當得到老師的表揚時,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下課鈴打響了,學生還陶醉其中意猶未盡。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教師的有效引導,採用了巧妙融合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掌握學生的求趣心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明代教育家王陽明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要使學生在美術課中「趨向鼓舞」「心中喜悅」,真正表現出「童子之心」,就必須徹底摒棄傳統教學中陳舊的東西。 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力求靈活多變,不斷創新,充分掌握學生的求趣心理,使學生在無窮的樂趣中學習實踐。
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挖掘展示教材內容本身的美,通過生動的語言、巧妙的啟發、對精美范作的分析或形象的講解,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 比如在上《吃火鍋》時,我課前設計了一個「食品」展示台,用布包了起來。上課時先讓學生猜一猜裡面是什麼,學生們覺得很新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是什麼。 當我掀開包布時, 學生驚奇地叫了起來:「啊!原來是一桌豐盛的『食品』呀!」接著我帶領學生開始「吃」自助餐,他們激動地圍著餐桌看著、捏著、聞著。 就聽見學生們的驚嘆聲激盪起伏:「太逼真了」「太棒了」;「我發現原來雞腿是泡沫做的,漢堡是橡皮泥做的,肉丸子是用紙揉成的,牛肉麵是用掛歷紙剪成絲做的。 我怎麼沒有想到呀?」學生們「吃」完後,急匆匆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創作,勁頭十足。
三、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新的教學理論認為: 教學僅僅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是不夠的,多向交流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相互作用的潛能。美術課可以改變傳統的「秧田」式座位為「0」型、「△」型或「□」型,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過於強調坐姿、桌凳的整齊、教室的安靜等一些常規。 讓學生分組學習,相互交流,每一幅畫完成一部分時,學生間相互觀看,組內交流與組外觀摩相結合,教師與學生交流,產生鏈式反應,使孩子們激起創作熱情,產生「靈感」,隨即打開了思維的閘門,敢於表現,完成自己的佳作。比如在創作《假如我是巨人》時,有的學生畫自己變成了巨人,不費力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通過觀看交流,學生張開了想像的翅膀,有的畫變成巨人站在大海中捕魚;有的畫修建摩天大廈,可以直接通向月球;有的畫巨人移山填海,造田種樹;還有的畫治理沙塵暴改善環境……通過小組交流觀摩,課堂教學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課堂常規活而有序,達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 富有創意的教室環境也同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固定的教室環境,教師可以靈活地利用學校資源,從室內延伸到室外,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學習過程和方法。 比如上寫生課,教室環境太小,學生不能從多角度的觀察寫生物體,達不到寫生的目的。我就帶領學生到操場上,利用乒乓球案,在球案中間擺放上寫生物,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一個球案圍成一圈進行寫生,學生在寫生中可以隨意的交流、互換位置從不同角度寫生,這就解決了教室環境太小的問題。在上《可愛的動物》一課時,我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施進行教學,帶領學生到多功能教室,讓學生直觀的欣賞、觀察各種動物在大自然中活動的錄像、圖片,利用課件讓學生了解動物的身體結構、顏色、斑紋的特點和作用,親身感受動物的可愛,然後再進行創作。 再如上《玩泥巴》一課時,直接把學生帶到操場沙坑旁,讓學生在沙坑中盡情地創作……使學生有一種新奇感, 進而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❾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低段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是檢驗和改進課堂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學常規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就像一面鏡子,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直觀地反映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效果究竟如何等。正確的評價會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錯誤的評價將造成教師對目標感到迷茫,導致教學偏離正確的方向。因此,為了進一步完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正確的教學行為,促進小學美術教學向縱深方向發展,提出一些初淺的個人看法。
一、重視自我評價,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美術課程標准中對評價方式提出的第一條建議就是: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可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所謂自我評價,就是學生在學習美術中探索知識的過程及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時形成的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在上課中,經常有老師這樣引導學生:「你認為你畫的怎麼樣呢?」教師試圖讓學生用質性語言對自我表現做一個敘述性的點評,然後學生會大聲告訴你「老師,我畫的很漂亮」。如果說自我評價到此為止,可以說這只是自我評價的一個簡單的框架形式,不能體現出自我評價的真正意義,離「自我評價」還有很大的距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這對提高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個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長期以來,從來都是由教師給學生打分,因為教師掌握著知識,掌握著評價的標准。現在卻要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對於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所以,教師要形成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的意識,明確自我評價的標准,確定自我評價的內容,尊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探知,鼓勵引導他們用自己創造性的方式去尋求答案,獲取知識。通過自評,不但可以充分地展示學生的才華,閃現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火花,更能在展示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但在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信口開河,亂說一氣,完全把評價的目的拋到腦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加強引導和幫助,使學生把握住評價的目的,熟悉評價的標准,運用恰當的方法,客觀全面地評價。
二、注重美術活動表現評價,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
「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指的就是對教學過程的動態評價。包括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參與意識、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精神、學生的探究能力、對於問題的認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對於各種教學情景和創作時進行積極地思維活動以及與同學交流表達自我觀點的能力等。在現行課程條件下,許多美術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時,只注重作業的創新性,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從而就淡化、忽略了對美術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忽視了情意、審美、道德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這樣一味的、單一的評價,相對忽略了學生在整個美術課堂發展過程,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學習美術的活動中,我們應積極主動去關注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是否感興趣。如果沒有興趣,我們就要主動及時地調整學習的方向。學生上課能否做到認真聽講,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能虛心向同學和老師請教。考慮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和有效參與,是否能清晰地講述自己的觀點,明確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建議,表述自己的藝術主張和創作思路,能不能較好地了解他人意見並做積極的反應,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是否有探究思考的過程。這些都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動態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有利於檢驗我們教學的效果,同時也是我們對教學工作的自評。我們應該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找出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發展規律,培養學生自主完成美術作業的習慣和同學相互合作的精神。了解學生個體進步的程度和學習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行為,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改變只用學習結果的優劣這一把尺子去評價一個學生的做法,有些學生雖未完成好教師提出的學習目標要求,但他們在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態度認真,表現積極主動,我們也要給予充分贊許和認可。
三、採用多種評價方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
之前的美術課堂教學,由於大多時間不夠,老師想給學生多點畫畫的時間,所以就簡化了這一環節,評價方式趨於單一,評價語言也過於簡單。教師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通常以「畫得像不像」、「繪畫技法好不好」為評價標准,或一味地以寬松的鼓勵來評價學生的作業,這些都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偏離了美術學科的本質規律。因為這些並非評價美術作品的唯一標准。針對學生的作業,我們可以採用分數或等級,採用評語,也可以採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