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撰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大賽的通訊稿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專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屬學案例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
㈡ 如何讓小學學生在課堂上展現最好的自我
現在,教師們忙著學習聆聽新教育報告、觀摩學習,探索、實驗,尋找著新教育的理想課堂。回來後給學生照搬專家的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展示、大膽質疑、暢所欲言的討論。然而教師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功底薄對於書本知識根本不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更不要說大膽展示、大膽質疑、積極討論了。
就拿小學五六年級語文課來說,對於一篇課文,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藉助於工具書,了解作者簡介,自學生字、邊讀課文邊找出不理解的字詞、同時也找出課文中不理解的句子小組討論,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手不離工具書並且把要討論的問題抄在預習筆記上。至於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則是按照老師的引導去總結回答。學生在展示時如果按照老師的要求大膽展示,就必須把預習的東西背誦下來。這樣對於聽課的老師來說確實達到了課改要求。殊不知這已無形中給學生加壓,增加了負擔。如果學生不刻意的去記預習的知識,在展示時卻眼不離預習筆記,按照筆記的記載照本宣科。一旦離開筆記本,就不知所言了。這樣又達不到課改要求。至於學生大膽質疑,對小學生來說課堂上能提出有用的問題是鳳毛鱗角少之又少的。比如:我校四一的語文老師上《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老師讓學生大膽質疑提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科學家是怎樣逮住蝙蝠的?」「蝙蝠是怎樣吃食的?」「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蝙蝠?」等問題。提問的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質疑了而且動腦子也想了,可結果卻不盡人意,第一二個問題不是課文重點達不到教學要求,第三個問題卻遭到了一些學生的嘲笑:「笨死了,蝙蝠用嘴吃唄。」極大的傷了提問題學生的積極性。下一節可他還會再提嗎?像這樣的課堂每天都在我校的語文課堂上演著。也許這就是中學課改比小學課改好一點的原因。
㈢ 如何做好課堂展示環節
如何做好課堂展示環節,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課堂展示是什麼?
展示是高效課堂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可以為學生提供發表、呈現、演講的舞台,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到自信。通過研究兒童心理可以發現,展示欲和表現欲對兒童來說非常重要,可以激勵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討論、思考的過程中。
一般情況下,展示分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在小組內完成,主要展示自己在獨學和對學過程的收獲與疑難,並為之後進行的大展示做准備。大展示以小組為單位,面向全班學生展示。學生會站在聚焦點上,以各種形式,大方、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大展示結束後,各個小組之間還將進行質疑、對抗、辯論、解答、交流、補充等。
從展示方式上來講,課堂展示可以宏觀地分為靜態展示和動態展示兩種。靜態展示主要是展示板上的展示,一般會與其他展示形式相結合,展示者和非展示者的目光、表情、手勢等,都是展示的重要內容。動態展示比較靈活,一般分為讀、說、演、畫、寫等幾種基本模式。
展示的內容,既包括知識層面的,也包括情感層面的。知識層面的內容有學生的疑問、感嘆、思考,以及師生、生生之間有目的、有價值的對話。情感層面的展示則包括學生的個性、激情與夢想。
在高效課堂建設初期,應該以展示學生的站姿、聲音、笑容、激情為主。展示時需要注意:站姿挺拔、聲音洪亮、微笑自然、激情洋溢、個性張揚、氣度非凡。小組展示時,呼喊組名與組訓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高效課堂的發展期,展示的內容可以用「傳道、授業、解惑」來概括。傳道——將合作過程中凝聚眾人智慧的好方法、好見解與全班學生分享;授業——組與組之間、生與生之間、師與生之間相互借力、相互幫扶、相互歷練;解惑——通過三色筆、展示板等工具,解答學習過程中的疑惑和問題,全面調動視覺、聽覺、與觸覺。
二、展示時教師做什麼?
展示還需要教師的敏銳與機智,具備課堂上應付「節外生枝」的本領。教師要對突發信息迅速判斷:是否正確,有無價值;要快速反應,想出對策:是組織討論,還是簡單點撥,是繼續深入,還是改變話題。只有隨機應變、因勢利導,才能應付自如,促進課堂展示的精彩生成。
很多時候,課堂展示會出現沒有挫折、沒有懸念、沒有困惑、沒有爭論的現象。這是課堂設計過於細碎的原因,不利於展示環節的互動與生成。教師在課堂設計時,應將需要展示的問題形成板塊與主題,但同時也要注意問題設計的模糊性,不必指向過於明確,這樣才有進一步深入的餘地。
在課堂上,組內研討和組際交流是很重要的環節,教師應該關注這兩個環節,讓學生遵守課堂規范,提高展示效益。
在組內研討環節,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討論聲音;關注學生桌面物品的擺放;關注潛能生是否有收獲;關注研討的問題是否更具價值;關注研討過程中,學生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種學習資源。
組際交流時,教師應該觀察各組組長能否合理分工,觀察板書小隊和展示小隊能否默契配合,觀察中等生和潛能生是否有參與展示的機會,觀察學生展示的實際效果,觀察優秀學生的監督、質疑、補充、總結、拓展、評價等工作是否積極、及時、合理,觀察學生能否提出疑問、能否及時糾錯、能否正確回答。
三、展示的層次與環節:
小展示環節主要包括以下3項任務:完成識記內容、安排展示內容、准備質疑內容。
大展示主要是為了「集中火力」,解決各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一般來講,展示分4個層次,在課堂中交叉使用,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4個層次分別是:思維的可視化過程、思維的可聽化過程、思維的交織過程、思維的提升過程。
思維的可視化過程是學生的板書展示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會產生沒有標准答案的認知沖突。在認知沖突中,每個學生由於其原有認知背景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各自產生的沖突點也不相同。教師的「一查」,就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明確學生出現的典型性錯誤。這些典型性錯誤,就是高效課堂學習的價值點所在。歸納出典型性認知沖突後,教師將其交給學科班長,有意識地分配展示任務。學生會將問題暴露在板書上,這就是認知沖突的可視化過程。
認知沖突的可視化過程,要給學生「辯解」的機會,尊重學生的思維權利。板書的內容是僵化的思維,學生的「辯解」則是靈動的思維。學生在充滿自信或忐忑的「辯解」中,會重新檢視自己的自主學習過程。通過第二次思考,他們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自愈」。而其他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斷矯正自己的思考,在比較中鑒別,在鑒別中求真。
認知沖突的交織過程也是思維的交織過程。認知沖突反映在導學案上就是學生犯錯誤的根源。由於高效課堂的展示階段之前,學生都不知道正確答案,每個學生都可能在自以為正確的情況下,犯許多錯誤。因此,每個學生都會自然而然地維護自己的觀點,當把持有兩個或多個觀點的學生放在一起時,沖突必然會產生,這就是高效課堂的高潮階段——對抗質疑。這時的課堂,會產生激烈的碰撞,學生不僅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維護自己或團隊的觀點中,還會在辯論與對抗中,學會理性思考問題、學會尊重對方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收獲了正確的結論,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收獲了對他人的尊重、對真理的追求。
思維提升是高效課堂展示的高級階段。但一定要注意,教師只是幫扶者,只要有一個學生能承擔「提升」的任務,教師就不要與學生「爭鋒」。如果學生確實無法突破,教師才應該做適當的點撥。
四、破解展示難題:
1.展示率不高
教師要加深自己對小組合作文化內涵的理解。合作不單純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內需、一種技能、一種文化。小組劃分也不是簡單地將幾個互不相乾的人捆綁在一起,而是從性格互補、性別互補、智能互補等方面綜合考慮。在展示時,教師還要適時「示弱」。教師的「示弱」會調動學生主動嘗試與擔當的潛力,會讓學生改變一切被教師包辦的惰性。
2.教師愛救場
教師一定要明白,自己應該站在學生身後,傾聽學生的聲音,將學生「推」到全班目光聚集的展示區,讓學生自由、快樂、精彩地釋放自己。教師還可以嘗試跨界教學,即上其他學科的課。如此一來,教師就不得不放棄控制課堂,盡可能地依賴學生,真正從講授者變為調控者。
3.精英式展示
高效課堂不能只照顧精英學生,而是應該讓所有學生都享受課堂的快樂。精英式展示的缺點在於:質上過精、量上過少。為了避免精英式展示,教師應該注意課堂中的幾個多元化:導學案設計多元化,盡量照顧到所有層次的學生,嘗試融入聲音、畫面等元素;小組建設多元化,盡量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相互幫扶、共同進步;展示形式多元化,鼓勵學生積極展示,可以讀、可以唱、可以演,全面點燃課堂氣氛;點評質疑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地對展示者進行點評,涉及展示內容、展示形式等方面,還要對潛能生展示進行表揚與鼓勵。
4.大班額展示
大班額展示的重點是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展示效率,因此,小組交流和組內展示非常重要。有些大班額的班級,每個小組的人數可能有10-12人,這時可以嘗試將在小組內建設組中組,因為4-6人的交流是最有效的。組中組討論出各自的思路和想法後,再在小組內綜合整理、交流,最後達成統一意見,完成組內預展。班級展示時,要避免重復展示和零碎展示,還可以將小組分為展示組和評價組,各司其職,保證課堂效率。
五、展示的九大誤區:
1.課堂教學改革各階段的展示形式與特點過於相似,不能隨著改革的深入而「升級換代」;
2.展示時間、目的、形式等方面缺少學段特點;
3.展示方式單一化、套路化;
4.教師偏重展示環節的教學意義,忽視了其中的教育意義;
5.學生展示時,缺少由外向內再向外的反芻與消化過程;
6.展示內容不精,「示」多「展」少,模式化強、獨創性弱;學生展示時,語言單調、蒼白,缺少厚重感與藝術感;
7.學生片面理解全員展示的意思,不惜把系統的知識模塊機械地化整為零,造成一人一句的接龍串詞式碎片化展示現象;
8.展示環節經常流於形式,未能內化為良好的學習習慣;
9.展示環節的弊端未引起高度重視,更缺乏破解之策。
六、展示的七大策略:
1.不同階段展示應有所側重
課堂教學改革的階段不同,展示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初期以培養習慣、鍛煉膽量為主,講流程、養習慣,輕內容、重形式;中期盡量實現流程自動化,兼顧展示內容與展示形式;後期主要優化、改造、創新展示流程,重內容、輕形式。
2.不同學段展示原則。
小學以鞏固知識為主,可採取所有小組循環重復展示;初中以理解知識為主,可採取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個性化展示;高中以運用知識為主,可採取快速、簡捷的特色展示。
3.規劃展示內容。
展示的內容有很多,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展示的重點: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示思考的過程,展示問題解決過程中的經驗與感悟,對質疑、批判、否定進行答辯,展示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展示從不同解決方法中獲得的啟發。
4.擴大展示範圍。
小組展示應該在常規的組內展示和班級展示基礎上,增加組間展示和學校展示。跨組展示指的是,教師將班級小組劃分成若干對抗小組,對抗小組之間開展兵對兵、將對將的一對一的對抗展示。校級展示指的是,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在大課間或主題活動時,將學習內容用藝術形式呈現出來。
5.創新展示形式。
展示形式有很多種,這里推薦幾種新穎有趣的展示形式。 深層次的多元展示——擂台戰。
教師將展示環節設計成「擂台戰」,確定「擂主」與「挑戰者」,一個小組擺擂,其他小組進行挑戰。基本的操作流程為:確定一個小組為擂主,其他小組為挑戰者;擂主向大家介紹觀點,挑戰方提出質疑,擂主進行解釋、答辯;雙方在挑戰與應戰的過程中,不斷理清思路、完善觀點。省時間的高效展示——訪客游戲。
教師將小組成員劃分為「接待者」與「訪問者」兩種角色。接待者負責向來訪客人介紹本組的成果,並接受他們的提問;訪問者負責外出到其他小組學習交流,每個訪問者負責訪問一個小組,然後回到本組分享訪問收獲。一般情況下,每個小組有一至兩名接待者,其餘學生都為訪問者。更靈活的書面展示——漂流本。
各個小組將本組的學習心得整理後,記錄在漂流本上,然後將漂流本交給其他小組傳閱。傳閱時,各組都將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寫在漂流本上,當漂流本「物歸原主」時,擁有它的小組,就可以根據其他小組的觀點和意見,繼續完善本組的學習心得。
6.訓練基本規范。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各種展示規范,包括語言、體態、板書等基本功,還要讓他們養成認真記錄、仔細傾聽等習慣。
7.追求展示內涵。
很多時候,學生的精彩展示,都是針對某一題目的具體解法,缺少對學科內涵的感悟。這就會造成課堂展示「封閉多、開放少,贊揚多、質疑少,形式多、內涵少」的「三多三少」現象。實際上,展示應該從單純關注展示的教學意義,演化為既要關注教學意義,又要關注教育意義。教師應該挖掘、放大、拓展高效課堂的育人價值。當學生在高度聚焦之處展示的時候,他的角色、心理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已不是一名普通的學生,而是一個主講人,一個佼佼者,一個脫穎而出的主持人、小領袖、成功者。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心胸、氣魄、膽量,這應該是展示環節需要重點關注的,也應該是教育人應該樹立的重要目標。
總結:
課堂展示是「高效課堂」最關鍵的環節,不僅展示學生對問題、知識獨到的理解和解決問題創新的方法,還能展示學生規范的解題過程,也能展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疑難。通過課堂展示,學生對規律、方法進行到位的總結,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力爭做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
㈣ 開學第一課通訊稿
今天是隴縣2013年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城關鎮楊家莊小學全體學生在教師版的精心組織下,權於早晨8點至9點半全部報到注冊,10點鍾隨著清脆悅耳的鈴聲,楊家莊小學全體師生在國旗下集合,由張新會校長利用兩個小時對師生進行了安全、法制教育、食品衛生、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的「開學第一課」。
這節課,讓全體師生進一步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師生從自我做起,遵紀守法,轉變作風,樹立「求實創新」的校風,形成「愛崗敬業」的教風和「明德善學」的學風。
㈤ 小學校園通訊稿
2006年11月16日,樹達學院外語系青志協在王家灣公寓開展了「光彩行動」之節約校園的活動。外語系副部長江琳、沈雯以及30個外語系青年志願者參加了此次活動。湖南師范大學青志協副部長任茂森和樹達學院青志協部長李青蘭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監督。志願者對每棟的廢舊物品進行了收集,各位同學都積極配合了此次活動,將不要用的礦泉水瓶、廢紙捐了出來。11月17日下午,外語系青志協負責人將所收物品變賣,總計43元。
通過這次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節約意識,也使志願者有了一次實踐的機會,幫助了貧困人民,擴大了樹達學院外語系的影響。
上星期的早上,天氣格外晴朗,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雲,學校舉行第十三屆校運會。
比賽的項目可多了!有賽跑、壘球、立定跳遠、跳高等等。
比賽開始了,先是男子60米賽跑,從低年級輪起。他們昂起頭,正做著賽前准備,有的扭扭腳,有的活動活動手。然後拱著腰,做好賽跑的姿勢。聽到裁判員的槍聲,就爭先恐後地跑起來。
好不容易輪到五年級。我們班的代表楊礎榮同學胸有成竹、精神抖擻,一點兒也不緊張,「預備,開始。」「砰!」槍聲一響,各班的運動員們就像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這時候,四面響起了「加油,加油」的有節奏的啦啦聲,在這緊要的關頭,我乾脆站起來。開始楊礎榮還遙遙領先,漸漸地,二班的一位同學超過了他,並且將他遠遠地甩在後面。我心裡暗暗為他著急:楊礎榮,千萬別輸啊!果然,楊礎榮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加使勁向前跑。5米、4米、3米,近了,更近了。忽然,楊礎榮猛地向前沖,終於又超過了他,第一個踩到終點的綵線。楊礎榮高興極了,一蹦三尺高。我也鬆了一口氣,為他感到驕傲。連老師們都稱贊他:「楊礎榮是第一個打破我們校運會賽跑的記錄,真了不起!」楊礎榮聽了,不好意思的抓抓頭。
比賽繼續進行著,同學們有的壘球,有的立定跳遠,還有的跳高,他們都想為班級爭光。
校園的一陣陣歡呼聲,在慢慢地飄盪。
㈥ 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呈現別樣精彩
教師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講台上誇誇其談地講,學生卻在台下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門學科,新課改積極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因此,新形勢下,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用各種方式給語文課堂「添油加醋」,讓學生充分感受小學語文課堂的別樣精彩。下面我就針對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呈現別樣精彩談談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轉變教師角色,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師生關系
新課改積極強調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因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夠給學生創造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能夠讓教師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當我們降臨這個世界,不論地位高低,在人格上完全平等。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不但是師生,更是學習上的合作夥伴,教師應該徹底摒棄「師道尊嚴」,拋棄所謂的權威與「金口玉言」,蹲下來與學生平等交流。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中段教材時,我採取了這樣的措施:1.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師能夠把學生當做知心朋友,那麼,學生就會尊重你、信任你,就會喜歡和你交流,就會愛上你所教的科目。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總是找機會與學生交談,有什麼事情總是和他們商量,從不獨斷專行,而是虛心聽取孩子們的意見,久而久之,就與學生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2.寬容每一位學生。小學生年齡小,天真無知,有時他們犯的錯誤在我們眼裡不可理解、不可想像,這就要求教師給予足夠的理解與寬容,從孩子們的立場出發,想想孩子們的無知,想想孩子們的幼稚。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中段教材時,我總是把「寬容學生」作為座右銘,孩子們犯錯誤時,我從不動怒,而是告誡自己,「要寬容!」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在老師的「寬容「下創造了奇跡,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運用自主探究教學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讓教育改革是日新月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已成為新課改積極倡導的理念,當今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大膽實踐和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強化能力。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採取了這樣的措施:1.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應該利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中段教材時,我常常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小組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2.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是一個根據個人體驗,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開放、自由探究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充滿泥濘,也可能充滿荊棘,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中段教材時,對教材中的重難點,我從不大講特講,而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開展探究活動。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為多媒體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豐富了語文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中段教材時,我採取了這樣的措施:1.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課堂教學手段單一,授課方式單一,學生沒有興趣,往往出現精神不集中現象,甚至產生疲勞感。可是,運用多媒體能夠發揮形、聲、色等多元素功能,枯燥、抽象的字詞和難以理解的文本內容轉化為聲情並茂的畫面,這不但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還讓他們的視覺、聽覺得到刺激。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中段教材時,我常常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運用多媒體,突破教材重難點。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圍繞教材重難點進行教學,多媒體的運用給我們提供了便利條件,因為多媒體能夠將概括抽象的文字元號轉化成具體形象的東西,讓重難點分化,逐步解決疑難問題。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突破教材重難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現在一些老師仍然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甚至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在今後教學中,我將用實際行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用新穎的教學理念演繹精彩的小學語文課堂,讓小學語文課堂呈現別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