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合農村教學實際,闡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課程標准
嗯,農村小學在落實的一個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視這個情感教學
2.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應用電子白板
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
一、教學內容形象直觀,教學工具齊全,學生積極性提高。
小學數學課為了適應學生的心理及思維方式的特點,在教學中經常會給學生創設一些情境,給孩子們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興致盎然的投入學習,而電子白板的庫存功能就給我們提供了這些功能常用的背景庫、注釋庫、鏈接庫等等,就可以把一些諸如大森林、海底世界、運動場之類的圖片直接從背景庫里拖出,生動形象的的呈現給學生一個情境。學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情境的氛圍,身臨其境的在教師為其創造的情境中學習及思考,學生積極性提高,主動自發的加入到學習過程。另外,電子白板的教學工具齊全,像我們常用的數學工具:圓規、直尺、量角器等。平時我們上課,用實物,學生看得不夠清楚,如果用電子白板中的工具,學生不但看得清晰,使用過程也能完整的展示出來。還有,白板中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格子,使我們教學平移、旋轉、坐標等顯得輕松多了。
二、將抽象教學內容變的形象生動。
由於學生思維認識水平相對較弱。尤其是對數學中的一些抽象性的問題很難充分理解。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採用語言表達的手段,但往往達不到教師所期待的教學效果。即使有圖片輔助,教師在講授時也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這種課堂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悄然失去興趣。學生積極性也會比較低,而電子白板卻打破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抽象性的問題變成形象性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無源感應筆來替代滑鼠在白板上進行隨意的拖動、刪除、添加,教師可以不必過多的依賴語言去陳述一些過程性的問題。只要動一下手中的無源感應筆就可以把過程生動形象清晰的示範出來。例如在講授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一些具體數學問題時就可以從教師的資源庫中拖出來有關物體的圖片,例如小鳥、蝴蝶、小汽車等,當教學本來有2隻小鳥又飛來3隻時就可以在白板上先呈現2隻小鳥,教師現場拖動3隻小鳥並陳述又來3隻小鳥這是學生對3+2的問題就有了清晰的理解,然後拖動其中一隻拖走陳述又飛走了1隻,本來抽象的加減混合問題,學生馬上就可以理解,不讓抽象性的過程變成數學中的難點。
三、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空間
互動式電子白板與計算機和投影儀配合使用,可組成最佳的多媒體教學,再配合相應的網路連接,又可組成互動式遠程教學系統。
1.存儲量大,有關文字和圖片,資料及動畫是一般用具不能比擬的
電子白板可以為教師們提供一個豐富的資源庫以供反復使用,另外老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是連接其他計算機以獲得更多的資源並存儲下所需的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是交互白板活動掛圖中的背景、頁面圖象,也可以是FLASH動畫,還可以是一些幾何圖形,例如在認識圖形這一課時的教學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觀察一些實物,然後再利用白板的繪圖功能畫出這些圖形,同時電子白板一項特殊的存儲功能能記錄下白板上發生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所有細節學生可以隨時復習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從而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而這些都是以往沒有計算機教學模式所無法實現的。
2.相關內容鏈接,舉一反三,開放思維
通過網路鏈接電子白板可以和其他教學資源相鏈接,可以使學生在解答某一題目時直接鏈接到更多的練習形式,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相關的知識及解題思維,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開拓同時也能對這樣的問題舉一反三。
四、製作使用方便,在常規課中運用成為可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我們的教學手段也在悄悄的發生變化,從最初的錄音機,光學幻燈、電視機到PPT課件,FLASH等等,你方唱吧我登場,但這些東西能走進我們常規課堂的卻很少很少,大多數淪為公開課、研究課的走秀工具,其中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課前工作量大。繁瑣的頁面設置、自定義動畫、超鏈接等耗費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即使如此,上課時還是常常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PPT的點擊播放使老師只能站在電腦旁邊做「操作員」,對學生的關注不夠。課件只能按老師的預設往下走,嚴重缺乏靈活變通性,在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中,PPT課件常常顯得蒼白無力。而使用電子白板後,昔日的煩惱煙消雲散。電子白板教學給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方式:老師可以不用做課件,只需上課前利用幾分鍾尋找一些資源,事先存一些題目,卻照樣能將所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動態呈現;節約了教師,特別是我們這些上兩個班的數學教師的大量時間,但同時,教學效果卻非常好,學生可以在電子白板上進行交互學習,將自己的創意想法寫在白板上與全班同學即時交流;師生、生生可以對課堂上即時生成的教學資源進行白板批註;白板上出現過的重要教學環節可以現場錄像再現;齊全且使用方便的數學工具;聚光燈能在第一時間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引發思考;……。
標題: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 (作者:08103114233 發布時間:2009-12-5 21:06: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數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並茂的動態傳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積極思考,發展思維、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確實能取得傳統教學無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合理應用,那麼,怎樣在教學中充分發揮電子白板對學生的導學作用,把握時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呢?以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互動式電子白板進入數學課堂,為我們帶來了新鮮的學習氣息,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以及多變的圖像,有利於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促使他們發揮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把互動式電子白板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不僅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喜歡這門學科。
良好的課堂環境是班級體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情緒、情感狀態及其奮發學習的心理體驗。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教師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愉悅、輕松活潑的學習環境,對於中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創設出利於他們學習的輕松環境。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數學《數的大小比較》時,單純的用一些數進行比較顯得很枯燥,於是設計了這樣一個畫面:首先出示一幅大海的情景圖,「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去過大海邊玩?」今天蠟筆小新和櫻桃小丸子要帶大家去海邊撿貝殼,你們願意嗎?接著畫面上出示蠟筆小新和櫻桃小丸子撿貝殼的情景。
這樣,學生一下子被這美麗的畫面所吸引,歡悅的笑容已經在孩子們的臉上綻開。於是轉入蠟筆小新和櫻桃小丸子的對話。蠟筆小新說:「我比你撿的貝殼多。」櫻桃小丸子說:「不對,我比你撿的貝殼多」。兩人爭吵不休,教師說:「小朋友,怎樣才能知道蠟筆小新撿的多還是櫻桃小丸子撿的多呢?」這就引發了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經過討論後,決定把兩人撿的貝殼一個對一個的進行排列,就把多少比出來了,並多媒體出示排列圖。這樣學生很有興趣的學會了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優美的畫面、迷人的場景、動感的影像、輔之以動聽的樂曲,讓學生感受美、賞析美、發現美,激發學生學習的愉悅性,進而探究美,並且在探究美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而撥動他們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如《軸對稱圖形》一課,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美、賞析美。白板顯示:美麗的郊外,五顏六色的風箏迎風招展;花叢中,一隻只蝴蝶翩翩飛舞;天空中,偶爾劃過一架銀白色的飛機,留下一條美麗的弧線……
教師適時插入:同學們,這些圖形為什麼如此美呢?就在於它們的美有著共同之處:軸對稱。從而自然而然引出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什麼是軸對稱圖形。接著利用電子白板的手寫文本識別功能,板書課題,方便有效的創設情景,優化課堂導入。
互動式電子白板以其獨有的功能,賦予學生一個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解決了重認知、輕情感帶來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不能協調發展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它用無意識引導有意識,用情感伴隨理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漸入學習的佳境,從而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二、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突破教學難點。
人的思維就是形象思維在前,抽象思維在後。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生對一些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盡量用圖片、實物等,藉助直觀形象去獲取抽象的數學知識。例如:我在教學《角的認識》這一課時,我首先在電子白板上出示紅領巾、三角尺、鍾面、扇面、五角星的實物圖,讓學生找找這些圖上有沒有角,在哪裡?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過角了,對角也有了一些認識,學生很快找到了圖上的角。教師順勢說:「我們在這些圖上找到了角,如果我們把這些角畫下來會是怎樣的呢?」這角的圖形是比較抽象的,我就藉助電子白板,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說明這些都是角,並在電子白板上利用繪圖功能畫角,使學生建立起角的概念。這樣,使學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角,通過實物演示,變的直觀形象,學生易於理解。這樣教學,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更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的數學概念,突破教學難點,並促進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小學數學中主要有「數」與「形」兩方面的知識,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和枯燥。由於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他們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識,而且對於一些容易錯的概念更難辨析清楚。如果根據教材內容,將動與靜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那麼學生透過白板演示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利用白板的繪畫功能,畫出一個點,然後從點一端畫出一條水平線,學生看後馬上就能悟出「射線」是怎樣形成的;接著通過這一端的伸縮讓學生認識射線的特性。然後,在其下面畫出一個點,它的兩端分別射出一條水平線,自由地伸縮,以此來讓學生理解直線的生成和「無限延長、不可度量、沒有端點的特點。接下來,在白板上畫出兩個點,再由一條水平線把這兩個點連接起來。學生認識到這就是線段,它有兩個端點,不可伸縮,有長度、可度量。繪圖的過程根據學生的需求,可利用電子白板的回放頁面功能,來進行有效的知識回顧。
通過這樣的直觀演示,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聯系起來,構造了一個知識的生成情境,讓學生比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清晰地獲得概念,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三、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建立多種感覺通道,提高理解運用能力。
互動式電子白板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內容圖、文、聲並茂,動感逼真,形象直觀地展現,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例如用電子白板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梯形的面積公式,電子白板直接、靈活地展現割補方法及公式推導過程,使學生把聽覺、視覺、運動感覺等協同利用起來,刺激感官,強化記憶,鞏固認識,這樣,既有效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優化了教學過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進而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幾何圖形,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是很重要的,電子白板就為我們提供了更加優越的便利條件。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讓學生更直觀的比較出幾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又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計算》時,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探索麵積公式的全過程:在白板上畫出一個梯形,接著在復制一個梯形,然後通過對其中一個梯形的旋轉和平移,吧這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大的平行四邊形。學生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大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原來梯形面積的2倍,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利用電子白板的回放頁面的功能反復演示幾遍這個探索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探索過程的理解,以及對面積計算公式的掌握和鞏固。
學生通過電子白板的形象演繹,動靜結合,以及動手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學生不僅弄清了知識之間的來龍去脈,理解了幾何圖形的概念,同時也掌握了不同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而且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
四、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深化課堂訓練,提高練習效率。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並發展智力的活動。利用電子白板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如:游戲、選擇、填充、拼圖等形式,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練習題型單一、枯燥的問題,使學生厭煩練習的現象得以改變。
例如;我在教學完《9的乘法口訣》後,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一群小動物要到公園去玩,可是一路上要經過很多卡口,如果要經過這個卡口,就要回答出他們的問題,每個問題全回答正確後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通過這個游戲,變原來枯燥的計算練習為輕松愉快的過關游戲,學生不僅在游戲中鞏固了9的乘法口訣,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練習效率。
又例如:在教學完《分數的初步認識》後,設計了學生喜歡的闖關游戲,其中第一關的游戲也是一道鞏固練習題:根據給出的分數,給下面的圖形塗色。學生利用電子白板中的噴桶,對空白的圖形塗上了喜歡的顏色,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的新知識,還鍛煉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例如:在教學完《面積和面積單位》後,我利用電子白板上畫圖中的刮獎刷功能,設計了一個練習題,讓學生比較三個圖形面積的大小,並用刮獎的方式刮出最後的結果,學生很感興趣,紛紛搶著答題,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習知識、探索知識的興趣。
電子白板在練習課中的應用更是相當方便、直觀。可以把事先在WORD文檔里設計好的練習題,利用電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直接導入到電子白板上進行練習;對於學生的反饋,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結合投影儀,把具有代表性的習題,直接在電子白板上進行講解和批改。
在練習和反饋中,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可以調節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煥發精神,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識。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要求,通過白板的寫寫畫畫和幕布下拉等功能,再次激發他們的學習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學習態度,做到及時鞏固,教學效果顯著。
五、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獲取信息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快捷、方便的電子白板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是學生取得信息的資源庫。在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所提供的資源圖庫和模板,可以隨時調出你想搜集的圖片和信息,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讓學生從電子白板的圖庫里自主選擇最適合測量面積的圖形,通過動手操作,在圖形上擺正方形紙片、圓形紙片,也可以在在圖形上擺長方形紙片,結果發現擺正方形紙片是最適合的測量面積的方法,這使在教學上獲取知識的信息更加便捷。結合本節課,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利用電子白板的超鏈接功能,把幻燈片和電子白板有效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具有動畫效果並帶有配音的「阿凡提的故事」,學生們精力集中,故事結束後提出一個拓展性的問題,學生們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解決了這個問題,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信息,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課件
所謂針對性就是要明白:什麼時候用?用在什麼地方?用了課件之後預期會收到什麼專效果?只有明確了屬這幾個問題,才不會讓我們對課件的運用變得盲目。
要做到有針對性的運用,我們在課前就必須充分設計好本堂課課件運用的目的、時間、效果。只有在我們教師對使用課件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時,才具備有效運用課件的可能。如果我們教師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使用課件,那麼盲目的使用課件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我們只有抓住了一堂課的重難點,才能抓住與之對應的課件的重難點,只有我們明確了課件的重難點,那麼我們就具備了有針對性使用課件的基本條件。
4. 技術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有哪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作用 1、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良好的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知道而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這些需求。而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 2、創設情境,再現知識發現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教學過程,事實上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研究,探索的過程。於是,教師如何設計數學問題,選擇數學問題就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關鍵。而問題又產生於情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情景就是組織課堂教學的核心。《新課程標准》規定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一種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處於主體地位。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從而提高創新能力,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和增強自信心,也有助於鍛煉學生克服困難,探求知識的毅力。在數學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增設疑問,巧設懸念,再現知識發現過程,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積極配合課堂教學,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幫助學生獲取技能和經驗。 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其它科目相比較抽象,再加上有些內容的傳統教學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內容對於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這就形成了教學的難點。而教學重點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數學是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創造性與想像力於一身的科學,數學教學則要求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或提供的環境中通過積極的思維不斷了解、理解和掌握這門科學的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於是揭示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思考就成為數學教育的特殊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某些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這就為教師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4、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課堂教學,有助於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況且教師還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頁一頁的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網路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在練習鞏固過程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這時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運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願望,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當今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科學地使用多媒體,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利於學生智力、能力的開發,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二、在數學課堂中如何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教學1、運用多媒體教學,要強調它的有效價值,切忌「畫蛇添足」。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調動和協調學生多種分析器的活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運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其目的在於解決那些用傳統教法不易講清楚、不易看明白、不易於學生理解的地方,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教學重點或難點地方。如上「角的分類」一課時,特別是平角和周角時,學生在動手操作都難領會,我就應用多媒體教學軟體,先在屏幕上畫兩條重疊一起不同顏色的射線,然後饒著頂點慢慢地移動其中一條射線,最後閃爍著這個頂點及兩條平行的(或重疊的)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看後馬上能領悟。通過這樣動態顯示,將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活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思維。再如:「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百分數除法應用題,我就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將應用題中用文字表述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為線段圖,通過「變色」、「閃爍」、「移動」等手段來突出這個百分數與對應量之間的等量關系,20%是6千克,100%是多少千克,化抽象為具體,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 但運用多媒體教學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唯一途徑和手段,教學中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去使用多媒體,切忌「畫蛇添足」,應針對教學內容採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方式,合理地綜合和利用多媒體是為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如果達不到這一目的,或本來用傳統方法就可以解決得很好的地方就不必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干。」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如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協作討論,效果會更好,效率會更高。因此,不管使用什麼手段,採取什麼方式進行教學,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即使使用了再先進、再豐富的多媒體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2、運用多媒體教學,要適時把握教學節奏,切忌「走馬觀花」。現代教育理念中,教師已不再是單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而是合理地調動,組織各種教學資源,使其發揮各自優勢,因此,教師應在生活中、工作中去發現信息、捕捉信息、最後把加工的信息融入到課件設計中。設計好的課件要適時地運用到該課教學時的內容,並緊跟教學節奏,一般來說在此階段,應考慮到教學中該使用網路的哪些功能,它們應該在教學的哪個環節使用;以及調配網路資源信息庫中哪些教學資源等問題。同時,理清教學思路,設計好教學流程。對整堂課的教學流程的設計,課件運行、測試、提問等在哪個環節插入為最佳方案,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學雙方受制於教學網路。如在《圓的認識》教學導入時,我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圓形的東西,(生說碗、燈罩、乒乓板、鍾、輪胎、、、、、、)接著問學生這些物體哪部分是圓形的,生說後我就用多媒體展示這些物體,並點擊滑鼠,把每個物體通過旋轉或正面透視變成大小不同的圓形,讓學生馬上建立起圓的表象。在學習圓的形成時,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做圓,圓的概念非常難理解,我就適時展示動畫:一隻羊脖子上系著一根繩子拴在木樁上,並繞木樁跑一周回到起點,羊在草地上留下的痕跡,就是一條封閉的曲線,也就是圓,這樣直觀展示出圓的形成過程,學生會過目不忘。多媒體引入課堂後,學生的主體性變得更為突出,但不可由此而淡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避免課堂教學節奏過快,導致「走馬觀花」式的教學。由於多媒體課件呈現信息的速度快,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的速度,從而忽視了與學生思維節奏合拍。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善於控制教學節奏。何時使用多媒體,使用多長時間,何處該精講細練,教師都應該准確把握。教師只有了解各種媒介的功能和教學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學習者特點、學習環境等恰當地展示,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3、運用多媒體教學, 應著眼於激活學生思維,切忌「墨守成規」。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認識全過程,包含著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良好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而生的,它依賴於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與一個人的思維素質所受的思維訓練密切相關。根據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系統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為學生創造可參與的環境,並開拓思維空間,增加思維的自由度,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啟發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屏幕顯示一個圓:①把這個圓平均分成2份,並閃爍出其中的一份。提問:每份是多少?;②再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閃爍出其中的一份。提問:每份是多少?③最後把這個圓平均分成8份,閃爍出其中的一份。提問:每份是多少?教師分別在屏幕上進行演示時,每演示一種分法,都啟發學生思考:每份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最後提問:同樣把一個圓看作單位「1」,為什麼每份的數量卻不同呢?引起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和研究,從而得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單位「1」的幾分之一。這種教學要求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探求。這樣做不僅較順利地將具體形象的事物轉化成抽象的數學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力、注意力、分析能力,從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由於多媒體的引進,使得課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媒體的使用使原本抽象的教學內容化為形象具體,但同時也使學生的想像力受到了限制,很容易造成對其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培養的不足,如果不妥善運用多媒體,學生很容易處在一個缺乏抽象思維的教學空間。在一些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設制的精美畫面、美妙的音樂,以及被層層化解的毫無難度的難點,使學生不必進行艱苦的思考,就能輕而易舉地「接受」知識,使思維僵化——「墨守成規」。如果這樣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能力,反而會消弱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像能力。4、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重於師生情感交流, 切忌「滿堂電灌」。無論計算機多麼先進,課件設計多麼巧妙,它終究是冷冰冰的機器,無法代替充滿感情的老師。老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也許就能打動學生的心。因此,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應把握好媒體出示的時機,切實有效地發揮其作用,並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切忌將充滿人情味兒的師生關系變成冷冰冰的「人機」關系。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由於大量使用事先已經輸入好的內容,很容易造成教師上課只知一味地點滑鼠,處處讓計算機「代言」,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時間,不僅不能讓學習者獲得完整的知識結構,更造成師生間情感的缺失。情感是數學教學的潤滑劑、催化劑,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對數學學習的熱愛及對數學真理的追求。過多的依賴多媒體教學,必然會消弱師生的情感交流。由此,課堂教學中要注意避免「滿堂電灌」。綜上而述,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立足點應是「輔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趕時髦,擺花架子。多媒體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是小學數學課堂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科學合理地使用才能使其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5.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教師們努力在將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滲透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但是大部分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還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老師們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在課堂中使用死記硬背、滿堂灌、題海戰術的情況屢有發生,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實實在在體現新理念的課堂不多,與新課程相應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有效建構,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得不到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還是以「教教材」為最終目的,沒有充分整合教學資源。 2、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不能全面落實。 3、課堂還是以教師教為主,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師缺少教育機智,不能有效抓住課堂生成。 5、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但是效率不高。 6、課堂練習形式單一,枯燥無味。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究其原因,都是教師們對新課程理念領悟不透徹,對新課改研究不深入,特別是如何把《課程標准》的理念及教材的內容,化為課堂教學的具體設計和教學過程不甚了了,對怎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狀態是「好的」,沒有清楚的標准。針對這些問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用好教材,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學資源。 1、聯系學生喜歡的生活場景進行教學。 2、把數學知識放入童話情景中。 3、把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素材帶入數學課堂。 二、在數學課堂中重視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的落實 三、運用巧妙的方法找准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 四、有效抓住課堂上的動態生成,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1、有效的「生成」離不開精心的「預設」。 2、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動態生成」的搖籃。 3、恰當處理「課堂生成」,需要教師提高素養。 五、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交流學習效率。 1、合理分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2、關注小組合作中的學困生。 3、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領。 4、不「趕時髦」,只求實效。 5、恰當積極的評價是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催化劑。 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樂於練習。 1、課堂練習要精心擷取生活素材。教師設計課堂練習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課堂練習設計要形式豐富,生動有趣,要有開放性。 3、課堂練習設計要關注溝通知識聯系。
6. 小學數學課堂可以運用哪些軟體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軟體升級換代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本文將從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多媒體在數學學科各知識版塊中的運用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無處不在。
數學學科的三大特點是: 嚴謹性、抽象性和廣泛的應用性。 小學數學和數學科學在嚴謹性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如一些運算律的擴充,並沒有進行嚴謹的推證,而是用默認的方式得到,但是,要學好數學卻不能放鬆嚴謹性的要求,要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數學的抽象性表現在對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這一特性的抽象。它表現為高度的概括性,並將具體過程符號化,當然,抽象必須要以具體為基礎。數學廣泛的應用性不不用多說了,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就是為了培養同學們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上述三個特點中,本文側重於突出它的抽象性上,正是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才有了新技術發揮作用的空間。
二、 小學生年齡特點及相應的課件製作要求。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分成兩個階段來描述:
一是低年級段(一到二、三年級),學生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模仿,思維的直觀性、具體性、形象性是其共同的特點。因此,這個學段,老師製作的課件就要與之相適應:一要有趣,二要直觀。
怎樣才能做到有趣、直觀呢?這就要求老師,一定在課前不僅要研究教材內容,還要研究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然後再去搜集和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象的素材,如: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選擇喜羊羊、灰太狼等動畫形象;為了讓學生理解「加」與「減」的算理,可以讓靜止的小棒「合一合」與「分一分」,抽象的數學知識立即變得形象生動,學生興趣盎然,教學效果明顯。
二是高年級段,學生隨著身心發展的逐步成熟,已逐步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於受定勢和習慣的束縛較少,以求異思維為主。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日益濃厚。
針對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如果課件設計過於兒童化,學生會覺得沒什麼思考的價值。我覺得要做到低年級趣味直觀的同時,更要注重突出課件的思考性和探索性。
例如,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材料,用課件來呈現思維過程,用課件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過渡架設橋梁。
舉例:圓的認識。
建立圓的概念,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都會藉助硬幣、鍾面等實物。剛才提到數學的學科特點時,就講到,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這些物體的表象卻不是數學中的圓的概念的確切反映。
數學中的圓是指「以定點為圓心、以定長為半徑的點的軌跡」,但這個准確的概念在小學階段又不能直接說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去除實物中的非本質的東西,抽取其本質。那課件怎樣呈現呢?第一步,可先由屏幕顯示硬幣、鍾面等實物,第二步,讓計算機慢慢地隱去非本質的東西留下圓的外形,「消隱」的手段使學生注意到了圓的實質。這樣的課件,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由非本質的東西轉向本質的東西,從而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准確。
三、 在各個教學段中,《標准》安排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 「 統計與概率」 , 「 綜合與實踐」 。
下面就這四個方面內容用實例形式進行簡要的使用方法和製作方法的講解。
1、數與代數
「 數與代數」教學中,有些是概念方面的教學,如「因數倍數」,「方程的意義」等,有計算方面的教學,如口算等。多媒體可以做哪些輔助的事呢?
(1)有助於幫助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在一年級「9+幾」的教學中,湊「十」是基本的計算方法,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這個「十」是如何湊出來的,可以藉助PPT「自定義動畫」。
7. 如何使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講解之我見
【內容摘要】
「有效的課堂教學的課堂教學是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讓學生獲得更好地進步和發展」①,針對對我校數學教學課堂現狀調查研究,通過理論和課堂實踐,總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現狀 課堂教學 有效 解決策略
【正文】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讓學生在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獲得更好的進步和發展,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和方法,使課堂成為行之有效的課堂,是值得每位執教者深思,有效的課堂教學也是推進新課程實施標準的要求,通過本人對目前任教環境的調查現狀,筆者認為要適應新形勢下的課改要求,改革當前課堂教學現狀對於農村來說非常必要,以下根據我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體的做法:
一、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農村,現有學生大約300人,擁有教師18人,雖然在當地也算是規模不小的農村完小,但對我校各高中段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調研,發現,數學課堂教學仍存在不容樂觀的現狀,課堂氣氛比較呆板,老師的創新精神不夠強,課堂自主探索積極性不夠強,雖在賽教中也使用了課件等現在先進的手段,但大多流於形式,為上課而上課,平時的課,還是缺乏創新精神,新的理念不能貫穿課堂,主要表現為,學生提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不突出,教師教,學生學的現象普遍存在,課堂中學生間的活動很少,基本上都是教師問,學生答,評價的語言等比較單一,學生學習的氛圍不濃厚,積極性和創造性都不能很好凸顯出來。
二、解決策略
針對目前課堂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舊的教學模式,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轉變觀念,理論與實踐相聯系
轉變觀念,需要用新的理念充實頭腦,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因此,業務理論的學習是必要的,同時,應自覺參加優秀課例的學習,收看新理念下公開示範課,從本質加以改變和更新。俗話說,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有效課堂的提出給每位教師新的挑戰,我們不僅是學習這些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理論知識真正應用於課堂教學。比如,過去的數學課堂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模仿,將知識輸灌給學生,而新課改後,要求學生自主的學習,通過動眼、動手、動口等,通過互助合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去探索,尋求知識的獲得經驗。那麼,作為教師,如果將這種觀念不轉變過來,就無法引導學生真正的學好知識,因此,我們應該在學習和實踐中,尋求新的教法,人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只有在新理論的指導下,在課堂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知識建構型」教學,提倡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而情境刺激在知識建構型教學中起促進作用,它能夠激活學生的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便於學生樂於接受,刺激他們積極的探索,尋求新知識的解決途徑。比如,我們在學習五年級上冊梯形面積一部分時,課前提出「同學們,老師想讓大家設計一份手抄報板報,參加十月份的書畫比賽,那麼在設計的時候,要求有一個梯形狀的,你想怎麼去做」「老師,如果我設計這個手抄報,那麼要安排這個梯形狀的位置,還得設計它所佔的大小,也就是梯形的面積」「很好,要設計這個面積的大小,怎麼來計算呢?」「我們也要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很好,那麼你們利用自己課前准備的學具,拼一拼,剪一剪,看你們有沒有信的發現」頓時,學生們自覺的以小組為單位,拼一拼,剪一剪,很快就投入到課堂探索中去,因為,在推導三角形面積時,學生已經能利用轉化的思想,因而,在學習梯形面積時,學生很快就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再利用轉化思想來進行操作。如此以來,老師可以不費很大的力氣,就可以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三)聯系實際,使教學更貼近生活
「有效的課堂活動應盡可能模擬和貼近學生的真實世界,以解決學生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為學習任務,給學生創設盡量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的情境下進行活動。」有位教師在一節公開課有這樣的一個教學設計,本節課學習是五年級數學的《分數再認識》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讓學生討論,要求是,以學生家庭為單位,說說每人所佔的分數意義,如果以班級為單位,以小組為單位等,讓學生從自己身邊的真實實例為體驗,感受不同的分數單位,所表示的意義各不相同。比如,家有三口人,那麼該生佔三分之一,小組有12人,那麼就佔十二分之一等,如此設計,將分數單位的認識與學生的親身參與結合起來,更利於學生理解知識,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並能產生學生發現、探索、思考的愉悅感。
(三)精心設計,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因為,教學環節的設計必須綜合考慮教學的各個環節,考慮那個地方讓學生自主學習,哪些內容鼓勵學生提問,哪個環節設置討論交流等。在進行三角形面積的時候,我將這節課設計了五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課前情境創設,出示三角形彩紙,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先動腦思考,應該怎麼去解決問題。第三個環節,小組討論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同伴中展開討論交流,後進行展示。第四個環節,引導學生對總結的結論提出質疑。第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進行應用和練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主要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只有通過驗證、親手實踐才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體現主人翁的意識。
(四)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進步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小組合作交流是數學課堂常見的活動,它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取長補短,有效教學要求學生要學會學習,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初次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時候,往往流於形式,而如今小組之間,同桌之間互助交流已經蔚然成風。在以小組進行合作交流的時候,在優劣組合的小組活動中,往往出現優等生唱獨角戲的現象,不能代表劣等生的發展。以優優組合,劣劣組合,其優點,可以發揮各自特長,優等生可以互相質疑,而對劣劣組合的學生,教師給予點撥,指導。同時,小組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給學生搭建語言表達的平台,比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積時,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拼一拼,然後展示各自成果,「將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是,任意的兩個嗎?」那好,隨即,老師拿出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三角形,學生馬上意識錯誤了。「那該怎麼來表述呢?」「兩個一摸一樣的三角形」「兩個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如此,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語言的嚴密性和准確性,有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五)多元評價,讓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進步
可以通過師生、生生、自評的這些活動,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總結,及時予以反思,從評價中讓學生獲得經驗,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取得自我實踐後的成就感,產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生更注意老師及同學對他的看法,尤其,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每次上數學課,我都會及時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讓學生在一個肯定中,表揚中增強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自評,比如設計類似的問題「我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么想」「我的解題依據是什麼」「新知識與已學知識有什麼樣的聯系」「還有其他的解決途徑」等問題,貫穿數學課堂的始終,讓學生不斷的反思,養成勤於動腦、善於思考的好習慣。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只有敢於實踐、勤於思考,我們一定會找到更佳的教學途徑,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創造更大、更廣的發展空間,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適應現代的教學。
8.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利用現有資源
教學資源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條件,也是新課程開展的前提。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和適切性程度決定著課程目標的實施范圍和實現水平。傳統數學教學忽略了數學與生活、與社會的密切聯系,造成我們的學生強於基礎、弱於應用,強於答題、弱於動手,強於考試、弱於創造的局面。《數學課程標准》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該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更能讓學生自主的時空與平台,教師應有意識地挖掘和利用身邊的資源,更恰當地使用進行教學,使數學課堂變得生機勃勃、異彩紛呈。
一、合理的利用教學資源
多姿多彩的教學資源只要能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它的作用發揮得有效,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身邊和學校周圍的這些資源,因地制宜的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使教學變得更加靈活和生動。1、校內課程資源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的先進或落後,都可以找到和學習數學有關的資源。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總是有的開發和利用的資源。在學習中,學生本身的眾多特點、班級活動、老師遇到的各式各樣東西。或是學生收集的等等都可以變為現成的資源。例如:在教學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可以讓學生把事先收集到的各式各樣的盒子,進行觀察、操作、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這樣的資源到處都有,教師應該有意識、有目
的地開發和利用。還有學生自身的許多特點,可以作為活動對象。例如調查學生的身高和體重,讓學生親自量、親自稱。還有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事物,為什麼不周全的考慮作為教學資源呢?有一位老師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使用八開紙和彩色粉筆作為當課的教學資源。每位學生手中有一張八開紙和一支彩色粉筆。對折第1次,把一半的塗上顏色,觀察陰影部分佔整張紙的幾分之幾(1/2)。對折第2次,觀察並和第一次比較,這時陰影部分又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2/4)。對折第3次,是(4/8)。對折第4次,是(8/16)等等,最後把幾次折出的陰影部分的大小進行比較,結果得出是這樣的:1/2=2/4=4/8=8/16等。最後讓學生觀察分子和分母有怎樣的變化,從而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只要恰當地利用資源,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校外課程資源也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創造條件,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使這些資源變成學生活動的情境和背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自然、社會緊密聯系。例如:學習《統計》之前,可以讓學生在公路口旁進行觀察,在十分鍾內,有多少輛摩托車通過,有多少輛小車通過,有多少輛機動車通過,等等。先讓學生進行收集資料,再進行整理,然後進行統計。又如,有一位老師教學幾十加幾時,事先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撿小石子,一袋裝幾十顆,另一袋裝幾顆,並在袋的外面標好具體的顆數。一個一個輪流上台演示給同學看,讓大家邊看邊說。一節生動形象的課盡享在愉快之中,其實自然資源能恰當的利用,學生的收獲也是不小的。社會資源也不例外。3、各種智力資源也該適當使用
數學的學習活動涉及到不同領域的內容,特別是學生的實踐活動,其中有許多不可缺少的精彩的亮點的活力,有時需要家長或社會上的其他人士的幫忙,才可以解決相關的問題。例如:展開這樣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進行調查本屯的人口情況,並進行統計。如果學生頭腦比較精靈,直接拿筆記本找社長幫助,回來按年齡段進行分類並作好統計。若你挨家挨戶去調查,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大大的降低了。所以,學生有些活動實踐需要智力資源的幫助,可以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二、調動家庭資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是社會的縮影。每家每戶都有一本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帳目。家庭大事小事的發生多數與數學有關。現在很多家庭的大人總溺愛孩子,促使他們對家庭的事情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怎樣用數學幫爸爸、媽媽分析和解決家庭的瑣事,為父母減輕負擔。作為小學數學骨幹教師,應該有責任和義務組織學生利用數學手段來調動家庭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多了解家庭和關注家庭。如:上學期我頂阮老師的四年級的數學課,在學習了小學四則運算之後,讓學生算算我家的開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他們懂得父母的血汗錢是來之不易的,懂的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同時也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心中自然而然產生感恩情感。又如,我剛剛上過的二年級下冊《減法》中,安排了這樣一個活動:讓學生回家去查看自家的水表、電表,計算用多少方水、多少度電。這樣可以讓學生增長不少見識和起到教育的作用:(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2)提高學生計算能力;(3)一滴水,一度電使學生明白了聚少成多的數學道理,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浪費資源可恥,節約資源光榮的節能和環保意識。
三、共享網路資源
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電腦、網路已大量流入農村。《數學課程標准》強調: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於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數學與網路密不可分,一方面,數學是網路存在、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網路上也承載著大量的數學資源,用好這一部分資源,對學生素養的提高必將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如:組織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家的活動,讓學生在網路中尋找相公資料,然後在交流中共享成果,在整個活動過程,學生一次又一次被這些偉大的數學家以及他們創造的數學文明深深打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產生了強烈的學好數學的驅力。
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合理和利用資源進行教學和實踐活動。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創造精神,提高實踐能力,享受到學習數學的無限樂趣,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絢麗多資的科學光輝與無所不能的現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