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調動小學數學的課堂的氣氛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都很想充分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如何活躍課堂氣氛,不同的老師可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現在談一下我的一些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師生交流融洽了,師生雙方才能進入最佳的狀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對於學習落後、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也絕對不要出現點名辱罵或打學生的舉動,應以我們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或制止這種行為,善意指出學生不對的地方,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昨天我在教學中批評個別學生這樣做是不對時班上最調皮的一位男生嬌聲說到:「討厭!」我用眼神瞪了他一下,也學著他的語氣說到:「是啊,真討厭!」接著又說到:「不過,這句話平日里老師不會對你們說,只能對某個人說。」學生們聽了,就有些興奮了,幾個想睡覺的學生也把腰桿直起來聽。但這時我又繼續講我的課,此時既不影響教學,又很有效的「叫醒」了幾個趴台的學生,並且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很多,我覺得這樣既不影響課堂,又達到了效果,挺好的。所以,師生關系好,彼此心照不宣,師生雙方都會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達到有效教學。
二、善於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
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機。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情境,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機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展了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不斷提高。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有利於凝聚課堂氣氛,情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理論知識的橋梁,教師應搭建好這座橋梁,讓學生主動渴望走向橋梁的另一端。
三、積極開展探究合作學習
主動學習的核心是探究,探索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情景中實現了主動的實踐、體驗、探究與交流。 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課堂教學目的以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為宗旨,課堂氣氛的調動,對於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非常感謝研修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讓我學到了很多方法和技巧!
❷ 淺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愉快教學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內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容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❸ 愉快教學法的技巧
愉快教學是個大概念。凡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技能的教育教學方法,都屬於愉快教學。
愉快教學得到了國家教委的肯定,也為廣大教師所接受。愉快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做法,注意發揮情感的作用,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減輕了學生負擔。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於1854年就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他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他的理論完全符合心理科學,因此,根據他的理論創造的各種課堂快樂教學法,在英國教育界普遍得到師生的歡迎。
最近幾年來,我國廣大小學教師和研究工作者,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的特點,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快樂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創造了不少式教學方法。這里粗做一些搜集和整理,以供學習借鑒。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他們的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在游戲中,兒童的情緒始終很高漲,並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著。例如,根據初入學兒童對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方式最感興趣,而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不大注意的特點,適當採取一些具有游戲因素的練習,如:投籃比賽、小鳥回家、對號入座、數字排隊等游戲,更能吸引和保持兒童的注意力。
一位教師上思想品德課《橫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時,將學生帶到學校附近的三岔路口進行現場教學。首先,他引導學生看清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位置;再指導學生觀察來往車輛怎樣在紅綠燈的指揮下「前進」和「停車」;接著引導學生看清人行橫道線,明確為什麼要走人行橫道線的道理;然後請交通民警叔叔現場講述發生車禍時的慘狀;最後按交通規則的要求,讓學生練習排隊橫過馬路。這種通過現場活動進行教學的方式,比坐在課堂上單純講交通規則要生動形象得多。
游戲,是最受兒童喜愛的一種活動。在語文、數學課中常用的游戲,就有「套圈答題」、「抽簽背詩」、「找朋友」等100多種,效果很佳。 一位教師給五年級上體育課,教材規定的內容是:①投擲沙包;②障礙跑游戲。他以語文課《董存瑞捨身炸暗堡》為基本內容,設計了一堂有故事情節的體育課,分為「踴躍參軍→苦練殺敵本領→捨身炸暗堡→歡慶隆化解放」四個步驟進行。結果,這堂課對學生有很大的感染力,不但達到了體育教學的要求,而且加強了與思想品德教育、語文、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橫向聯系。
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雖然這句話比較誇張,但生動的故事確實令人終生難忘。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情感,寓知識於故事之中,不僅能吸引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 討論探究式即教師圍繞某一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爭辯,讓他們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補充,使問題獲得完善的解決;或者提出多種解答方案而後通過集中思維,篩選出最佳的答案。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求異、求活,鼓勵創新。
如《避雨》這篇課文,介紹了一位農村女氣象員熱愛本職工作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有這么一句:「雨下得正緊,而那姑娘選了草棚最邊的一處地方站著躲雨。」教學時,有個學生提出:「她為什麼要選最邊上站著?」教師因勢利導,組織討論。一個學生說:「草棚小,人又多,姑娘來遲了,站不進去,只好站在草棚的最邊上。」另一個學生立即反駁:「這篇課文寫的是女氣象員的優秀品質,她是把最好的地方讓給大家,表現了她先人後己的好風格。」第三個同學說:「這個姑娘是位有心計、熱愛本職工作的氣象員,她站在邊上是為了能清楚地觀察天氣變化的情況。下面一段寫她勸大家不要離開草棚,結果真的又下起大雨來了,就是證明。」三個學生,一個比一個答得貼切,互相啟發,使大家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一位數學教師上《質數與合數》時,基本上不講話,只使用手勢。首先,他出示黑板上的要求:①必須用乘法;②限用整數;③不能用「1」。接著教師寫出:4=?學生答:4=3+1。教師搖搖頭,用手指點不能用「1」。學生思索後又答:4=2×2。教師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教師用同樣的方式出示:6=3×2,8=4×2,9=3×3……接著他出示:3=?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形式寫出來,學生搖頭寫不出。教師便在「3」的後邊寫上一個「質」字。教師又用同樣的方式出示:2=?5=?7=?學生均表示不能按黑板上的要求寫出來。最後教師問了一句話:「你們發現了這些數有什麼特點?」學生紛紛發言,教師歸納小結,闡明質數與合數的概念。這堂課採用「無聲」的方式教學,新穎獨特,使學生感到趣味盎然。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把某些數學教材內容編成謎語,讓兒童用猜謎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其積極性,又可通過謎語的分析綜合,培養其思維能力。如:教了鍾面的認識後,教師出示下面的數學謎語,並放一段音樂,音樂結束後讓學生說出謎底,並說明為什麼?
(1)兄弟兩個來競走,哥哥腿比弟弟短,弟弟走了十二圈,哥哥剛好走一圈。
(猜一物名)(時針、分針)
(2)說上午不是上午,說下午不是下午。太陽當空照,兩針合一處。
(猜一鍾點)(12點)
(3)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點整。
(猜一鍾點)(6點) 這是一種類似「智力競賽」的教學方法。教師把要教授的內容編成競賽題,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搶答記分或當場評論表揚。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使學生通過競賽理解閱讀內容,獲得有關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用這種方法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心理,精心編制好競賽題。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教師應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鞏固時,教師盡可能運用知識競賽的形式,將學生應該理解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個小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搶答比賽,並在黑板一角開辟出一個記分欄,將每個小組的積分隨時顯示出來。還可以開展速算比賽、奪紅旗比賽、摘紅花比賽、接力比賽、背口訣比賽等等,使全班學生個個全力以赴,踴躍參加。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主要是培養了他們自覺學習的習慣。
如教完《古詩二首》後,教師可採用兩種競賽方式使學生當堂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一是接力背講《暮江吟》。如第一個學生背誦:「一道殘陽鋪水中。」第二個立即做解釋:「夕陽斜照在江面上。」第三個接著背誦:「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四個又解釋:「江水有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就這樣讓學生依次把這首詩背講完畢。二是接力默寫《楓橋夜泊》。教師將黑板劃分成四塊,學生分成四組,然後讓每組同學像接力賽跑一樣,以粉筆為接力棒,一人默寫一個字,直到默完這首詩為止。最後教師組織學生評議,比一比哪組背誦流利,講解和默寫正確。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們情緒高昂,學得生動,記得牢固。 音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還具有啟迪人的智慧、促進智力發展的特殊功能。保加利亞心理療法專家、哲學博士扎諾夫指出:「讓大腦在每分鍾60拍的古典音樂中放鬆,然後再集中精力,能使大腦靜靜地想像,並幻想自己來到景色優美的地方,使自己的心境得到良好的刺激,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大腦大腦左右兩半球協調一致地工作,使心跳、腦電波取得和音樂同步的節奏。」因而,課堂上響起節奏適當的音樂,無疑會提高教學的效果。
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學內容有機地改編成教學歌曲,則是一種很好的輔導學習方法,因為歌曲能加深記憶。一般來說公式、概念容易忘記,而編成歌曲卻使人終生難忘,只要一哼歌曲,就想起來了。這是因為好的節奏和旋律已經和有關教學的歌詞一塊兒記在學生的大腦中了。
兒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它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讀好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把教材的主要概念、法則等基礎知識,編成兒歌讓學生學習,有利於概括知識、揭示規律。 這種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親自動手運用某些具體材料來驗證課文中的某個道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實物、模型按課文要求作表演,以喚起形象思維,培養學習興趣。使用這種方法時,實驗演示要密切配合課文的聽、說、讀、寫訓練,防止上成常識課和藝術課。
利用教具、學具進行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等,感知學習內容,形成愉悅表象,由表象聯想發展到思維和創造性想像,讓學生動中促思,玩中長知,樂中成材,使學習內容在有趣的體驗中牢牢記住。心理學家認為:「智慧出於手指尖上。」贊科夫甚至把操作能力列為智能培養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電化教學,是現代科學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具有「形、聲、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獨厚的先進教學手段。它能優化教學過程,促使教學從單純的知識傳授型向德智體美整體教學轉化。
電化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深難的內容通俗化。小學階段的兒童對具體、形象、鮮明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電化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規律,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❹ 如何讓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愉悅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數學學習活動中,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過程,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從中體驗探索數學知識的樂趣,使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和信心,認識到數學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不僅「喜歡數學」,而且「會做數學」、「會用數學」,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的發展。下面我就如何創設輕松愉悅的數學課堂總結歸納如下。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愛好與興趣
教學過程是師生生命的組成部分,學習知識的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興趣與愛好,則是學生獲得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教學中用三種心理滿足的方式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愛好。
1.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人的好奇心與生俱來,這種好奇心在年齡越小的人身上表現得越強烈。他們願意嘗試對他們來說是新的事物,願意經歷他們沒有經歷的過程,表現在數學課堂上願意成為學習活動的親歷者,渴望成為數學結論的發現者。所以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不斷創造機會讓學生去猜想、去提問、去驗證。
2.滿足學生的歸屬心理。所謂歸屬心理,就是幾乎所有學生都有一種強烈願望:希望自己成為班集體中的重要一員,他們希望自己被班集體接納認可,並在集體中表現出對別人的影響力。這種心理一旦得到滿足,他就會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
3.滿足學生的趨美沖動。學習的個體——學生天生具有一種趨美沖動,即對美的樣式的敏感性和選擇性。當一個學習個體,面對具有很強魅力的學習對象時,在趨美沖動的作用下,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來,形成求知需求,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孜孜不倦地去渴求、去欣賞、去品味。如果他面對的不是很有魅力的學習對象,他就不會表現出強烈的積極情緒,就很難產生積極的享受學習的情感體驗。
二、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1.精選生活素材,讓學生感悟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實踐中,如努力拓展小朋友們認識數學的空間,重視他們對數學經驗的積累,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之前能盡早感受,課堂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高矮」的前一天,可安排學生:「明天數學課上,小朋友們要告訴全班小朋友,你家裡是爺爺高些,還是奶奶高些?是爸爸高些,還是媽媽高些?同桌的是你高,還是他高?」這樣學生在課外自然就會認真觀察比較,無形中把「高矮」的知識滲透到學生生活實際中感悟。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讓學生感悟知識的「課前孕伏」應該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再經過家-校溝通、實踐體驗,讓學生經過一個時期的感悟-學習,培養學習興趣和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捕捉生活現象,讓學生發現數學。數學思想處處存在於生活現實中,教師要善於結合教學內容,捕捉「生活現象」,采擷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如估算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開學學校要發書本子、自己要買文具、教輔書等,知道單價和數量,可以要求學生估算一下總價;媽媽買菜,知道帶的錢和單價,估算買多少菜,等等。把生活中學生形成的估算技巧遷移到課堂教學中,把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數學知識,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秘。數學概念的建立本來是抽象空洞的,然而,由於這些具體的事物經常擺在學生的眼前、身邊,學生很快就能熟知並會運用。這有利於更好地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3.課外延伸回歸生活,讓學生學習應用數學。小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標》的重要目標之一。知識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只有在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在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堅持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將學生運用數學過程興趣化、生活化,為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技能提供廣闊的空間。通過大量實際運用,讓學生經常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用處,也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認真觀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增強他們的應用意識,進而認識數學的價值。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成為數學課堂中主要的學習方式
實踐證明,如果條件合適,給學生做主的機會,他們住住會把事情處理得比較恰當。當學生努力把事情做好後,他們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這有利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
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對課上所解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哪些問題學生能夠獨立解答,哪些問題要發揮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小組合作。合作之前,要給學生留足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研究的問題形成自己初步認識,或對問題的認識模稜兩可之際,這時進行小組合作,才會真正發揮「互補」作用,通過對問題的交流討論,實現思維認識的提高。
在組與組之間建立競爭機制,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為使本組獲勝,組內同學會全力以赴,團結協作,合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如採用積分制,展開小組之間的競賽,小組同學為組內爭得榮譽的加分,反之則減分。任何學生都不願給小組拖後腿,都會盡最大努力為組爭光,在這種狀態下,才會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課堂中的學習是以學生的好奇心、興趣為基礎的,以學生的積極性為動力的。學習過程中良好的情感體驗不僅對學習過程有重要的啟發、激勵、維持、調控作用,而且與學習態度的形成、信仰的確立、個性的完善息息相關。
總之,只有善於利用學生的學習信息,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才能給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
❺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快樂
一、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快樂起來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教師如能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合理選取素材,創設教學情境,一定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我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畫一畫的活動情境:先出示露出的部分是整體的1/4圖(露出一個三角形,其餘部分被陰影遮住),要求學生畫出這個整體。學生們興致非常高,畫出的圖形豐富多彩,富有個性的思維。然而令學生意想不到的是教師出示的卻是4個斷開的三角形,並問學生如果把這樣的四個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是不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當然可以了,學生們恍然大悟。這里從「連」到「斷」的設計,准確定位了認知起點,恰到好處地為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知擴展起到了連接與促進作用,學生感悟了數學的奇妙,感悟了數學的創造力…… 接下來,還需要教師做過多的贅述嗎?學生自然而然非常快樂地融入到今天學的內容中去了。
二、在新奇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快樂起來
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快樂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會學」,並使學生從「會學」中獲取知識源泉,從而達到教學目的。而新奇的教學方法,動態的教學過程,參與性的教學環節對學習內容具有濃厚的興趣,對數學知識有著探究意向的積極傾向。
1.在懸念中產生快樂
人的認識活動與人的情感總是緊密聯系的。我運用獨特的語言魅力設置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牢牢扣住學生心弦,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快樂地參與數學活動。例如,在教《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對學生說:"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特別考試--學生考老師。你們只要說出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個角的度數,老師馬上就可以告訴你這個三角形中第三個角的度數。"聽到同學可以考老師,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紛紛畫出三角形,報出自己所畫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度數,我馬上回答第三個角的度數,並讓學生量出第三個角的度數來驗證,都准確無誤。在快樂的氣氛中,每個同學都表現出驚訝的神情,都急著要知道老師究竟有什麼竅門,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這樣學生就能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
2.在猜想中得到快樂
波利亞曾對"猜想"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我想談一個小小的建議,可否讓學生在做題之前猜想該題的結果或部分結果,一個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種猜想,他就把自己與該題連在一起,他會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確,於是,他便主動地關心這道題,關心課堂的進展,他就不會打盹或搞小動作。" 不難看出來,猜想可以讓學生快樂,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准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手段。我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我出示了一個被遮蓋的並露出一個銳角的三角形問學生:「你覺得這里畫了一個什麼三角形?」學生頓時興致勃勃,各抒己見。此時一學生按捺不住地喊出來:「不一定。」我順勢一接:「你的意思是?」學生說:「我認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都有可能。」「為什麼這么想呢?」我問。學生說:「這里露出了一個銳角,而這幾種三角形都是有銳角的,所以是不能確定。"此時其他學生都心悅誠服,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的思維激活了,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們學的非常快樂。
3.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快樂
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處於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要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單憑教師的語言闡述,效果好不到哪裡去。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去感受,從而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認識」時,用土豆做學具,讓學生在切土豆的過程中觀察、感受、思考長方體棱、面、長、寬、高等特性,認真填寫觀察記錄。操作完成了,關於長方體的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樣的教學,學生自始至終沉浸在快樂之中,學習興趣十分濃厚。
三、在生活數學中快樂起來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也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與數學活動都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踐。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得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感悟,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作用意識。若能將數學和兒童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數學才是活動的、富有生命的,才能使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學數學,怎樣用數學,從而萌發數學應用意識,進而真正喜愛數學,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體驗。如創設貼近生活的「找朋友——長方形」活動中,學生發現黑板、門、桌面、數學書等都是長方形。這時他們體會到原來「長方形」這個朋友就藏在我們每個小朋友的身邊,只要平時能做有心人,注意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數學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既喚起了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
四、在體驗成功中快樂起來
數學課堂要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有成功的快樂。比如,小學五、六年級,每上完一單元進行單元檢測時,我們一般不用現成的單元檢測題,而是告訴學生題的分量與難度等要求後,花兩節課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出題。每次評出優秀試卷實行加分鼓勵,最優秀的一份列印出來考試。人人參與出題、答題,學生們自然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全面的復習、撿查,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並在快樂中享受到了成功的體驗。
五、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快樂起來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設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我們的學生,純潔像一張白紙,在他們的心靈中老師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情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上,不論學生的回答讓教師滿意與否,教師都應根據實際需要給學生以評價,如:一句肯定的話,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贊揚的手勢等等,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同時,表揚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問題棒的,小組合作好的,動手能力強的……這樣不僅對受表揚者是一種促進,更是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碰撞。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心境好、情緒就高、聽課的積極性就高,感覺就靈敏,反應能力就強,思維就活躍,情感就豐富,理解知識就會深入。學生學得快樂,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之,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學生一個快樂的童年,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❻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進行愉快教學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學生評價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情感,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舉止言行,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考察方式。在美術教學中學習評價是對美術學習效果的價值判斷,是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的手段,是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如何進行有效評價也是我們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評價、有效、評價方法
在平常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面對學生的表現,美術老師們經常給予的評價是:「你說得很好」、「想得不錯」、「畫得太好啦」;針對學生的美術作業,大多數教師的做法是憑主觀印象在下課前匆匆判個「優」「良」等級,或打個分數。偶爾指出幾個畫得好的同學,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頓感失落。一節美術課就這樣結束了,學生們興味索然。
那問題的症結在哪兒?——不是教師的專業能力,也不是學生的學習態度,而是單調的「一人評價、一次評價、一個標准評價」課堂教學評價。
《美術課程標准》在論述美術作業評價時指出:「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的弱點與發展方向。」具體的說: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那麼美術課程中該怎樣去實施有效的評價,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生自我評價方面
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光是老師作出正確的評價,更要讓學生全面的參與進來,讓學生自己來發現美,讓他們發現自己作業中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對自己的缺點也要正確對待,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善,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的精神,美術涵養得到不斷的發展。在課內課外多開展自評、互評和評價小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的評價更有說服力。讓每個學生能夠自主地發揮能動性,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創造力。總之,多鼓勵,少指責;多贊揚,少批評,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想像創造的成果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肯定,以此來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創新心理品質。以下是我嘗試的幾種自我評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1、自主評價法
兒童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往往愛把自己的情感、認識毫不保留地傾瀉於紙上,有時老師們不一定能看懂、理解他們的作品,甚至無法評高低。所以,練習完成後老師們可讓學生把作品張貼在作業展示台上,然後提出「三問」:a、「你覺得誰的作品最吸引你?為什麼?」b、「你是怎麼想才畫出來的?」c、「你覺得今天又有了哪些收獲?」。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自己做老師,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第二個問題是提供給相對「差」的學生,讓他進行自我評價,說說自己為什麼喜歡這樣去表現。(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師能夠了解他繪畫時的心理過程,使作品的客觀評價闡發出深刻的內涵,為學生的人格發展奠定基礎)。第三個問題是引導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小結和行為反思,大都指向能力與情感,如:認真聽講、積極與他人合作、發言有創意、工具准備齊全等。通過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生可認識自己的價值。這樣就減少了我們美術評價的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使教學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2、自己打分和小組打分
這種相互給作業打分的評價方法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就是學生在完成的作業上首先給自己打分。可以給自己打100分,但要說出打100分的理由。然後,小組內或班級內展開相互打分,都要說出給別人打分的理由。其實,在這里,打多少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講一講、說一說、評一評,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優點及不足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推銷員」與「訂貨單」
作為美術教師,常常會碰到評價學生的手工類作品,那這類作品如何評價更有效呢?我常常會採用舉辦一個「展銷會」的方式,效果還不錯。就是在「展銷會」上,請每個同學或小組代表講述自己作品的優點(自評),並「推銷」自己的作品(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意識);然後,老師發給每人一張「訂貨單」,請同學們參觀、訂貨。得到「訂貨單」最多者,就獲得了成功。最後,讓成功者談談自己成功的秘訣,與大家一起分享。
二、老師在美術活動表現方面給予的評價
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只是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評價方式顯得單一、無趣。當教師把作業發下去後,看到的是優、良、合格等簡單的評價方式,漸漸的學生對你的評價失去了興趣。美術作業不能像語文、數學一樣簡單分出對和錯,所以說我們的評價不能如此簡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富有想像力的思想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做好正確的引導。多鼓勵,多表揚,給學生充分的自信,使他們能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別忘了,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是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美術作業展示的是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美術作品評價沒有統一的標准,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標准,在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同時使學生獲得各自個性特色的發展。我們所要培養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富有個性的學生。下面來介紹幾種課堂活動中比較有效的方法:
1、分層評價法
新課程下的評價關注學生的需求、愛好、發展速度和發展軌跡,發展的目標具有一定的個體性。所以教師們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依據學生的不同需要,正確判斷其發展潛力和方向,為每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標准。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嘗試採用分層評價,效果會較好:對優等生的見解獨到,運用「標新式」評價,表揚他「有新意」;對中等生的一般見解,運用「肯定式」評價,鼓勵他「解答正確」;對學困生的見解有誤,運用「移情式」評價,以贊許的目光,寬容的微笑,親切的動作,傳遞「你有進步」的信息,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斷前進。
2、語言評價法
在學生課堂繪畫製作時,應採取「先肯定後指正」的評價方法,此法從兒童心理學出發,使學生樂意接受。「你的人物造型畫得真不錯,沒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但如果給他加些笑容,將會吸引更多的觀眾。」「你畫的這個小朋友真讓人喜歡,如果在他身邊再添些其它的小夥伴,他會很開心的,你喜歡許多小朋友們跟你玩嗎?」「啊呀,你的手真巧,這個小公雞是你做的嗎?你真棒,想想看,要是給大公雞穿上花衣裳,它一定會很感謝你的。」「通過你的畫面,同學們都知道你動了許多腦筋,你如果能把畫處理得干凈一些,你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讓鼓勵點亮孩子們的自信,讓點撥啟迪智慧,使師者真正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的引導者。
三、學生美術作業評價
美術作業的評價方式應是多種多樣,不同層面的。美術作業的評價主要是為了使學生發現繪畫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然後得以改正。我們的評價不是對學生的畫作出簡單的評判和鑒定,這不是美術老師的職責,到象是美術評論家了。我們的評價首先應對學生的勞動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要讓學生有自信,充分利用好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挖掘出每一位學生對畫畫的潛力。對於學生有獨創性、有創意思維的作業要給以及時表揚和肯定。作為一為美術老師,首先,不要以專業的目光來要求學生,以畫的像不像和技法作為單一的評價,如果是這樣的要求,那麼我想學生肯定無法使您滿意,最後學生僅有的自信和天真就會被你磨滅了,原本小朋友都是比較喜歡畫畫的,使他們失去對畫畫的興趣。其次,對學生的作業不能做出簡單的評價,應該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作品為什麼得到這樣的評價,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怎樣在今後的作業中改善。使學生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高,那麼我們的教學評價也有了意義。再次,也不能一味的表示肯定,一味的鼓勵。美術作業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課程改革綱要標舉「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這一價值目標,每個學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潛在人才,教師就應當選擇相宜、多樣的評價方法。不妨可以試試下面的這些方法:
1、實物評價法
當一種評價方式實行一段時間後,學生們往往會失去剛開始的熱情,使評價失去吸引力。所以,作為教師,就必須要及時更換評價方式,以適應兒童好奇、喜歡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有時「優」「良」等級制符號用多了,學生對此會麻木。於是,在作業的評價上可換用實物來展示評價。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畫出來的小東西來表示,如:印朵小紅花表示你的畫真美,粘個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畫面飄拂的小紅旗表示你要加油。誇張、有趣的實物,不僅學生看著喜愛,而且還體現了美術課的特點。有時還可貼學生中流行的一些小飾物。這樣一來,學生相互攀比著比以往學得更有興趣,畫得更認真了。
2、符號評價法
曾經在學生中徵求意見:「你們願意老師用什麼方法來批改美術作業?」,討論後達成協議:採用特定的符號進行暗示(如:○代表顏色,☆代表構圖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畫面的背面畫上色彩或構圖符號,標明滿意、較滿意、不夠滿意等,一次評價不滿意還可取回再修改再評價。這種動態式的作業批改方法,注重了學生的自我評價,使學生做作業的熱情高漲,經常有學生找老師對作業進行多次批改。
3、評語評價法
如果說符號是評價的一種手段,那麼評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期末綜合評定學生作業時,老師們可採取評語與學生學習感受有機結合的方法:老師的評語則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一種肯定和總結;學生的學習感受是對個人階段性學習的回顧與希望,也是對老師教學的一種要求和檢驗。
❼ 如何打造快樂而精彩的數學課堂
打造快樂的數學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夢想和追求,快樂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教學者注意的:
一、引入情境要注重趣味性,以激發學生興趣
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的情緒高漲,誘發出學生創新的思維活動。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故事很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故事情節,誘導學生置身於故事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創設故事情境,趣中質疑,疑中生思,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
如在教學《統計》一課時,我創設了王子拯救公主的情境。我問學生,有一個漂亮的公主,有一天被可惡的巫婆關進了一座神秘的城堡,你們想和王子一起去救公主嗎?孩子們說「想」。這里有3座城堡(課件出示)○城堡、⊿城堡、 □城堡,你們猜,公主被關在哪座城堡中呢?然後播放動畫,引導孩子們對圖形進行統計。整個情境貫穿全課,使孩子們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的學習。這個情境的創設,激發起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探究慾望,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成了學生進行統計競賽的場所和歡樂的海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化靜為動
除了這些創設出來的愉快情境外,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是集:聲、光、動畫為一體、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化靜為動,這些對學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例如:我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的退位減法》,28-3,計算機畫面上首先出現小棒,兩捆加三根怎樣減去八根,學生可以先自己先動手操作,試一試怎樣減,探求方法,然後,按一下正確答案,出現的畫面就會是兩捆零三根小棒和一隻小熊,按照學生擺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開,然後和三根小棒放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於十五根小棒。小熊邊做邊說,在加上適當音響和音樂。在這個過程學生可以親自操作,可以親眼目睹這個過程,認識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關鍵就是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在個位上加十再減。這一系列的動態過程中:學生可以反復操作,抓住重點,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學會知識,完成教學任務。這一環節,藉助多媒體的色彩、聲音、動畫演示,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❽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組織開展愉快教學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愉快教學
數學科是實施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近年來,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對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認識的加深,課堂教學結構由封閉向開放的轉變,以及時代未來成員素質的要求發展,興趣、愛好已經貫穿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因此,「愉快」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獨特的效果。
數學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有關數、圖形、統計等基礎知識,而且還要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發展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態度,養成以學為樂,樂於探索敢於成功的好習慣,促進他們的知識和諧發展。
一、課前導入是學生產生好學之樂的關鍵
古人說:「小疑小進,大疑大進。」這句話很有道理,老師在上課之前,學生積極性往往調動不起來,對學習內容無興趣,課堂就不能充分收到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善於巧妙導入新課,學生自然會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好學之樂。如何激發,這就是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有趣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特殊環境中去感知、體驗,觸景生情,創設教學情景,應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實情,實例入手。採用猜謎講故事、游戲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樂趣。
如在三位數、四位數、五位數相乘,被乘數、乘數相同時,老師採用了以下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一上課,老師對學生說:「以前都是老師考學生,現在由同學們來考老師,好嗎?」同學們聽了都很高興。教師信心十足地說:「不論同學們說出的是幾位數,我都可以不用計算機就能很快算出得數來。」同學們聽了有點不大相信,他們很想試試。於是爭著舉手列數來考老師,並且列的數一個比一個大。老師就很快作出回答,學生通過計算驗證老師的答案是正確的,大家都覺得很奇怪,裡面到底是什麼「秘密」呢?看到學生求知慾強的樣子,老師知道他們的學習興趣來了,於是趁機誘導地說:「你們知道其中的奧秘嗎?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很快就會解開這個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收到效果也更好。
二、要讓學生享受主體之樂,需創設活躍氣氛
「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是我國《數學課程標准》所提出的。學生對數學活動參與的程度與學習時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認識、情緒、態度、想法等交流,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欣賞、贊揚等內容的交流,實質都涉及到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構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輕松愉快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會使學生產生「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情感,學生可以用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自覺參與的慾望必然增強。
在教學中,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教師首先更新教育觀念,相信每一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對每一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都享受成功的快樂。另外,在評價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多採用激勵的語言,如「你真棒,你好聰明,沒關系」這些語言,這樣,創設活躍的課堂氣氛,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享受主體之樂的體現。
三、多給學生體驗成功之樂
在教育工作中,要使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有艱辛的探索、攀登,才會有成功的樂趣。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著眼於學生生命潛能和發展可能性。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探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函數表活動經驗。
如三角形、正方形兩個概念的教學,教材中概念講的簡單,只有舉列籠統圖形,什麼是三角形、正方形,什麼不是正方形和長方形圖形,學生對概念認識膚淺,未夠區別兩個概念和聯系。如果教師空泛的講,學生積極性不高,而且弄不明白,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本人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有趣味性的活動,先讓學生觀察教室里什麼是正方形的物體,什麼是長方形的物體以及平時見過的物體。再讓學生剪好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片。再看誰會變,變得對,學生的好奇心即刻表露出來。學生以小組思考爭論、操作著,一會,學生便會把長方形變成正方形。學生看到自己的傑作會欣喜若狂。老師趁機問:「你們知道長方形有什麼特徵?正方形有什麼特徵?相同點是什麼?不同點是什麼?」學生會搶著回答。在這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明白了長方形、正方形特點,從而掌握了這兩個概念,整個教學過程,在問、想、做、議、悟的師生協作進行,從動手到發現,均由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中,探索發現,整個過程學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悅中進行,自主探索,自得其知,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真正體驗了成功之樂。
事實證明,只有數學與現實背景實踐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幫助學生真正獲得富有生命性的數學知識,才能喚起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因此,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創設情景,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這就體現了得出的成果——愉快教學。
❾ 淺談如何創建輕松愉快的小學數學課堂
高效的數學課堂,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課堂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富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學中要從他們的年齡、身心等特點出發,讓其在情境中學、在競賽中學、在快樂中學,使單調、乏味的數學課堂變為高效課堂。那麼,如何建立快樂課堂、收獲高效質量呢?
一、在生活情境中快樂地學習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傳統教學中,小小的孩童們每天握著鉛筆,埋頭練習、計算,沉迷於題海之中,雖有成效,但漸漸地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日益衰減,甚至有的學生把數學學習看成負擔,學生慢慢地討厭數學、冷漠數學課。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教師可通過講故事、創設生活情境、運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置身於學習數學的氛圍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其陶醉於數學情境之中,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如教學「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人們排隊買票的情景,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學生加深了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學會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多處創設換錢、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換錢、購物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在教學元、角、分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1元=10角,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模擬情境:「聰聰要買一個1元錢的三角尺,可他手裡都是角幣,有幾個1角的、幾個2角的,還有幾個5角的,他該怎樣付錢呢?誰能幫幫他?」這時課堂上學習的氣氛更加濃厚,每個孩子都參與了進來,課上發言的人次增多,就連平時從未主動發言的學生都在小組內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有的用10個1角,有的用5個2角,有的用2個5角,有的用1個5角2個2角1個1角……學生通過個體的思考、小組的交流,對多種策略進行研究,得出了1元=10角的換算關系。在課的結束部分,創設一個模擬小超市購物的情境,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數學從學生的生活中走出來,使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在競賽中積極地學習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競賽中,由於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像「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例如:在「筆算加法」練習課中,進行「看誰最細心」的比賽,教師大張旗鼓地表揚細心做題的同學,評他們為細心標兵,獎給他們小禮物。比賽效果很好,做錯題的只有個別學生。又如「筆算除法:商多位數」的練習,教師設計這樣的比賽:比賽內容是四道除法筆算題,把全班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完成最快的小組加10分,第二名加8分,如此類推,分別是加6分,加4分,然後同位互相批改,每一位全做對的同學能為小組爭得5分,最後評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為優勝。比賽不僅要比速度,而且要比正確率,全班同學都積極參與。
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增大、參與的熱情不斷提高。每組織一次競賽,學生總會高高舉起他們的小手,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三、在游戲中輕松地學習
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一年級學生喜歡游戲教學,平時教學中可採用「接火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勇奪五角星」等游戲。游戲對於組織教學很重要。新課開始,為了激發全班同學的求知慾,這個時候游戲導入很重要,可用小游戲激發學習興趣,如教學人教版數學第一冊88頁第三題時,教師引導:「同學們已經解決了兩道題,真厲害!敢不敢接受下面的挑戰?」教師拿出事先准備的小黑板,上面寫著「9+」,再畫一些花草,平放在兩張桌子的中間,一個山洞就構成了。規則:每個同學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在山洞的門口說出9加這個數字的結果,回答正確可以鑽過山洞,回答錯誤擋在山洞外面。游戲開始,每組排隊進行,學生計算結果,其他學生評判,課堂秩序有條不紊,學生學習情緒高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快樂」和「高效」是數學課堂的主旋律,要創造一個「快樂課堂」、營造一個「快樂學習」的氛圍,需要我們不斷地摸索和實踐。教學中,我們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生才能有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他們樂學愛學。
❿ 數學課上如何培養有趣的課堂教學
愉悅教學課堂 培養學生興趣
——淺談小學數學如何開展愉快教學
古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可見,在古代的教育宗師就不乏樂學的主張。而在當今,教育學家們更是總結了讓學生「學中求樂,樂而好學;玩中求樂,樂而發展;美中求樂,樂而創造。」的教學思路。
筆者多年的教學發現,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普遍不濃,認為數學過於生硬,枯燥無味,高深莫測。特別是到高年級,更是望「數」生畏。因而,小學數學推行愉快教學,培養學生興趣,更是義不容辭。何謂「愉快教學」呢?《小學教學新模式典型課例.愉快教學》是這樣定義的:它是根據學生心理特徵,創設各種愉快教學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使師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斷言:「所有智育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也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目的之一。課堂實施「愉快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在愉悅心情下積極獲取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小學數學該如何開展愉快教學呢?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 創設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一)實行教學民主
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是師生間、生生間、師生與社會間平等參與學習、探究、發明、創造和競爭的過程。教學民主是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條件。筆者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
(1)從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組織教學。這對愉快教學是很重要的。
(2)對學生充滿愛心,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並給予及時的、真誠的幫助。從而讓學生體會老師對他(她)的關心,增強學習興趣。
(3)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接納學生提出的各種觀點和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教師的思想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往往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想法,老師要充分鼓勵學生的想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4)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與過失。在每一學月後,讓學生對教師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充分融入其中,對自己的不足,及時改進。
(二)優化課堂語言
教師優美的語言能帶給學生美的享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在教學時,充分運用數學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情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若再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設計,力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富有激情、邏輯性強、語調抑揚頓挫,那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學生喜歡的動畫故事講演,貼近學生生活實踐、扣人心弦的講述,琅琅上口的兒歌,惟妙惟肖的體態語展示,語調的高低不一等,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循環小數》時,我是這樣引入的:「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和尚給小和尚講: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同學們邊聽邊笑,有同學說:「老師,這故事講不完哦。」我順勢引導:「對,這個故事講到明天也講不完。這就是循環。」讓學生初步感知了循環,精神出來了,學習興趣倍增了。
(三)發揮臨場機智
課堂中的臨場機智是教師良好教學素質的體現,而較高的臨場教學機智是維持良好教學氛圍的必要條件。課堂上有時會發生意料不到的偶發事件,如個別學生不守紀律,學生間發生矛盾沖突,教師干預不當發生頂撞,學生回答跟教師預想的不同等。這時,教師必須保持冷靜,迅速判斷情況,捕捉時機,及時掌握分寸,對症下葯或隨機應變,化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使課堂氣氛得以恢復。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教學效果出發,結合教學內容,通過精心設計,巧妙包裝,將愉快觀念充分溶入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課開始——引人入勝
精心設計好新課的開始,讓學生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無疑是這一課成功的關鍵一步,也能讓學生興趣盎然,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導入這一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
1、聯系實際引入。在教學《長方形的認識》時,結合「神六飛天」中飛行員身上的中國標志,引入課題。
2、利用電化手段引入。在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課時,電腦出示一隻蝴蝶:「歡迎來到電腦王國,我是電腦王國的蝴蝶公主。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走進一個有趣的數學世界。」
3、兒歌引入。在教學「湊十法」時,讓學生接兒歌:你拍一,我拍(9),我們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遵守紀律人人誇……
4、聯系舊知引入。這樣能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使學生充滿好奇和飽含興趣地想進入後面的學習中。
(二)課進行——情趣盎然
通過激趣引入,學生進入積極學習狀態後,精心安排情趣盎然的學習活動,才能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收到愉快教學的效果。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在電腦屏幕上拼了3個不同的長方形,隱去拼成的長方形的方格線,推動學生進一步思考3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各自的長、寬的關系,從而得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在教學相遇問題時,為了加強理解「相向而行」、「相反方向行走」、「同時同地出發」易混淆的數學語言時,我讓學生上台表演。這樣既加強了理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差,加強操作,既能吸引學生,又能很好地將知識從直觀到抽象。在討論平行四邊形面積時,讓學生通過畫、剪、移、拼,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得出面積公式。
(三)課結束——餘味無窮
愉快教學課堂講究餘味無窮的課堂教學環境,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每一堂課的結束前,要讓學生仍保持濃厚的興趣,統攬課堂要領,使結束與開場前後銜接,成為新舊知識的紐帶,把整個教學過程聯系起來。可採取讓學生自己談收獲等方式。
三、合理評價
學生對教師給自己的評價是很重視的,而合理的評價更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重視,享受成功的喜悅,在憐悅的心情下激發新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不吝嗇表揚,多給學生鼓勵性評價。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手勢,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甚至影響他的終身。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以一把尺子來評價所有的學生。只有多用幾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學生充滿自信,學習興趣也就自然上去了。在哈佛大學每年的畢業典禮上,校長對成績A類的學生說:祝賀你們以優異成績從哈佛畢業,相信在未來的十年中,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將從你們中間誕生。對成績B類的學生說:祝賀你們以優秀的成績從哈佛畢業,相信在未來的十年中,回到哈佛來損資助學的企業家裡有你們的身影。對成績C類的學生說:祝賀你們以合格的成績從哈佛畢業,相信在未來的十年中,你們會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在這三類評價中,都表達了一個意思:哈佛以你們為驕傲。哈佛的故事,也許離我們很遠,但其中的思想對我們有所啟示。
四、巧用電化手段
在愉快教學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電化手段,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電化手段的功能具體表現在:
1、再現情境。動態的畫面、逼真的聲音,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壓縮時空。不同時間、地點的事件,濃縮在一段畫面中,呈現在教師和學生眼前,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展示「直觀—抽象」過程。應用電化手段,解決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使學生更易理解。
4、變靜為動。讓靜態畫面產生動感,以突出或強調認識的對象或比較的內容,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比如,重點語句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