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
小學時期,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就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國語文教育歷來重視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這四個方面上的實踐也頗有成效。
小學讀閱讀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指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質量的優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閱讀指導課的研究。切實提高閱讀指導課的質量。那麼當前的小學閱讀指導課的狀況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極其搜集到的材料來談一談如何上好小學閱讀指導課。
一、要發揚小學生在閱讀中的發散思維。
思維有兩個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異。二者缺一不可,思維就是不能起飛,求同,發現規律,認識事物共性,求異,發現提點,認識事物的個性,二者互相聯系,互相轉化,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創造。因此,在閱讀求異,即發散思維。在校學生閱讀訓練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從事物的幾個方面,多個層次來看問題,可以順向思維,也要學習逆向思維,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討論能力,討論特別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討論過程是學生反饋信息、糾正錯誤,提高認識,也是接受教師指導,糾正錯誤,提高認識,形成規律的過程。通過討論,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思維更加活躍,沿逆向或多項發展,學生的意志品質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例如,小學課本中又一篇《十里長街送總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人自發來送總理這表達了他們對總理的無比熱愛之情,這是正確的。但是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這就需要同學們自己去尋找答案。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從中學生很快得找到了這段文字的幾個描寫送總理的人的重點動詞:拄|、靠、擠、等詞語,學生在讀這段文字時一定要讀的重一些,一定要突出這幾個動詞,一定要指導學生們讀出人們迫切、凝重的心情,不辭辛勞的事實就如同一幅畫娟一樣展現在同學們面前,那麼總理的形象就得更高大了,人們對總理的愛戴就得到了升華,這樣,教師誘發學生以讀代講就事半功倍了,同學門就可以在讀中尋找知識。但是過多地講究發散性思維在小學閱讀指導中有了一些牽合附會和捨本逐末的弊病,追其原因就是教師過多的重視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讀。例如教師在教《小站》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大談特談學了這篇課文的體會,而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讀中,這樣的教學就偏離了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在指導校學生閱讀時要講究提問的技巧。
在校學生閱讀指導中,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有著關鍵的作用,教師的指導主要又是靠提問來體現的。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可以解釋為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通過同化、順應達到認識與外界一致即平衡的過程。而要引起學生對外界的注意就要提問,所以說提問已經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學習閱讀的手段了。
1、是讓學生明白思考問題的策略。
在閱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不斷的思考,反復的讀。例如有些時候教師問的問題並不是很難。但學生依然答不上來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學生讀得少,沒有體會課文的真正含義。從而導致了教師不得不自問自答,唱獨角戲的情況出現。其實,教師應該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講究技巧指導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原因。一些專家發現了學生回答不出來問題的幾種原因:(1)不知所問弄不清楚這個問題究竟問的是什麼,這主要是學生對問題的問句缺乏分析理解能力,因而無從回答(2)知道問什麼,但都不會組織答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答起。這主要是學生不能將問題的信息與答的信息聯系起來。(3)心中明了,卻回答不清,不能扣問而針對性的答,這主要是學生不了解各種問題回答時的基本敘述模式(4)而針對綜合性問題。往往顧此失彼,或者不知從何入手,找不到突破口,這主要是學生對問題缺乏分解的技巧。針對這四個不同方面的問題,教師提問的同時就要教給學生關於各種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時的思維策略。
具體方法有,教師可以自問自答一個問題,但在問題中插入講解得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過程,供學生模仿,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葉老先生說過:好的文章時讀出來的,美文由需美讀。我想,面對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篇經典範文,我們應該沉下心來組織學生原汁原味的讀,認真反復的讀。
2想方設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引起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每個有經驗的教師是會想方設法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時,能盡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對語言優美的作品,朗讀其中一段,對故事強的作品,講一些有趣的情節,如此常抓不懈定能激發學生約興趣。
3根據程度不同分別指導。
我們要根據她們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別指導。比如指導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讀課文,主要是提高她們對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在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指導中,我側重於開發他們的智力。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讀物,在閱讀中教給他們方法,提高了他們閱讀課文的興趣。
三、要注意應用最新的硬體設備來幫助學生閱讀。
心理學上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是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按照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小學閱讀指導水平應該注重原有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並以此為基礎,通過使用教學課件有效的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在閱讀中應用多媒體已成為小學閱讀課文的新突破。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閱讀中又很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閱讀中,閱讀教學工作主要是通過:語系、講解、默讀、朗讀。等環節來俄完成。由於班集體授課、課時等影響校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速度是很慢的。而多媒體就存儲了大量的閱讀材料,並可以隨時讓學生能聽到標准化朗讀示範。這樣使學生接觸大力朗的閱讀材料。多媒體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激發小學生閱讀的學習興趣,成為他們學習的動機。這樣校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得到迅速的提高。
我們要將小學閱讀教育開展的更生動,更能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使的閱讀教學更能促使學生增加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就讓我們共同努力發掘,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為語文閱讀教學添磚加瓦吧!
『貳』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
提高語文閱讀能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讀多做(最好能夠保證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歸納、分析、總結、反思。下面分享一點閱讀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閱讀理解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安裝軟體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提高閱讀速度5倍左右,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閱讀、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
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並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跡、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跡、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叄』 怎樣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營造氛圍,使學生「敢讀」
首先,教師與學生應角色平等,變「一言堂」為「群英會」。教師應把機會讓給每一位學生,使他們通過朗讀來盡情地訴說自己的心聲,表達內心的情懷。教師要在課堂上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引導他們一起進入「角色」和「狀態」,讓學生在聲情並茂、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中去感受語言美。特別是對「雙差生」更應傾注以愛心和關注,從而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關系。這樣同學們才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積極地美化課堂。
其次,要允許學生閱讀「出錯」。 這是學生敢於閱讀的前提。學生閱讀出錯是很常見的現象,教師要採用語言的激勵、手勢的肯定、眼神的默許等手段對學生的錯誤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勵。一個人如果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樂趣,就會勇氣倍增,激起無數次的追求。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畏懼錯誤、不敢表現自己就是放棄進步,學生一旦具有這樣的意識,就會消除自卑心理,毫無顧忌地勇於展示自己。
最後,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入手,精心設計閱讀導入環節。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故事、問題、一段談話、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畫、一段音樂、一段錄像、實物等導入,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
二、傳授方法,使學生「會讀」
1、 以讀為本。新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為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精讀課文,學習重點句、段—品讀課文,走出文本,擴展視野。從中可以看出,「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指的是學生情感體驗的個性化,更好地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意,讀中悟情。在整個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可採取不同形式的讀。如: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對比讀、默讀、小聲讀、大聲讀、誦讀、分角色讀、有感情地讀、表演地讀等。
2、以讀精講。
3、情景激讀。首先問題是閱讀教學的切入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導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機活力的語文課,關鍵在於教師能否用充滿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兒童化語言,創設出一定的語文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要讓學生產生讀的興趣,一個重點就是體現在教師是否具有引導的能力。引導得好與否,直接關繫到讀得是否成功,教學是否有達到預期目的。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各年級閱讀的重點。
4、以寫促讀。新課程標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特點。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讀與寫,讀與說。」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有機體。「讀寫結合遷移運用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和最後歸宿。」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體會一下,有什麼感想。組織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談談感想。或者寫出感想。比如:《有趣的漢字》一課,激趣: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漢字說有哪些無窮的魅力?學生通過閱讀,眾說紛紜。學生在語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學習上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明確目標,使學生「會練」
1、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重點進行基本功訓練。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訓練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以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為目標,進行默讀、瀏覽訓練給學生充分讀文的時間和自主讀文的空間,以學生自讀自悟,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反復的速讀,感悟訓練。教師在活動中要起到引導作用,使學生的閱讀活動緊貼主題。
3、在讀准、讀熟的基礎上進行自我陶醉式朗讀和欣賞活動。可以自由讀,同桌互讀,欣賞配樂朗讀。使閱讀水平升級,閱讀活動達到藝術升華。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另外,還可以結合教材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書目,使閱讀更具有實踐性。我推薦讀物,書、報、課文,激發課外閱讀興趣,交流展示讀書成果,穩定課外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興趣,變「老師要我讀書」為「我要讀書」而逐步提高閱讀的自覺性。通過班級評比「背誦大王」、「故事大王」、「朗讀之星」,開展朗讀競賽活動。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只有抓住以讀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才能達到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進入小學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興趣。
『肆』 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課該怎樣上
優秀文學作品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寶貴結晶.文學欣賞活動是欣賞主客體相互呼喚、適應、契合的結果,一方面欣賞主體有某種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賞客體對主體具有吸引力.教學條件下的文學欣賞活動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認識學習者已有的學習基礎及知識背景.高二學生積近二十年母語學習和十餘年語文專門學習經驗,已具備相當的閱讀能力.經過初中階段十多篇小說的學習及課外小說閱讀的積累,他們對小說常識已經掌握,高二第一學期詩歌、散文鑒賞能力的培養,也使他們形成文學鑒賞的基本概念與經驗.一句話小說鑒賞能力已經初步具備,讀解文本的「語表層」幾無困難.但正是由於對內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們產生滿足感,失去進一步閱讀的興趣與動力.因此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強化並保持閱讀主體對閱讀欣賞活動的需求.教學策略之一是使教學內容「陌生化」,即拉開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產生少知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從而使主體產生閱讀活動的過程性需要,讓距離去調動學生.從而讓主體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探究並發現文本的魅力.
據此,本案例設計以學生的自讀程度為起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整篇小說學習以「探究--發現」為基本過程,策動、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義,建構知識,最終實現提高閱讀欣賞能力並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課時目標、內容如下:
第一課時,圍繞學習認識小說的情節結構這一主線,安排三個教學層次:一、復述故事,識曲折;二、深究伏應,識合理;三、假設情節,識必然.第二課時,學習認識小說三要素及其內在聯系並認識小說的人物形象及主題,分兩個層次推進教學:一、在認識性格與情節關系的基礎上,讀議1--6節人物心理描寫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及其產生根源,從而認識人物性格與環境的內在聯系;二、討論主人公性格及其復雜性,認識小說表現的深刻主題.
『伍』 淺談怎樣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對於語文教學是多麼的重要。讀書不僅要注重讀的數量,還要重視讀書的形式和質量。讀書在形式上有教師的領讀、范讀,學生的默讀、朗讀、誦讀、自由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那麼,怎樣上好閱讀課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變換說法。
二、讓學生讀,讓學生說,讓學生寫
1.要讓學生多讀。我每篇課文都先叫學生回家預習,讓學生能大體知道課文講了什麼。教學第一課時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把不太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每篇課文都會有生字,三年級的學生有自學生字的能力,待學生學習後,同桌互相糾正。自從我用了這個方法後,我發現學生讀書水平提高了,連一些平時不會讀的同學也基本上能讀好。
2.要讓學生多說。精讀課文則是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了解。盡量多讓學生說,這樣老師就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理解文本的程度,從而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
3.要讓孩子多寫。教完生字後,要讓學生描紅生字,並且把難寫、易錯的字多寫幾遍。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指導書寫。
三、以「讀」為主體,體現以讀為本,讓「讀」激活語文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主要途徑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依本人之見,讀書不僅要注重讀的數量,還要重視讀書的形式和質量。讀書在形式上有教師的領讀、范讀,學生的默讀、朗讀、誦讀、自由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讀書形式。如在教學散文題材的文章《秋遊》、詩歌類題材的文章《快樂的節日》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自由讀熟的基礎上學會誦讀,這對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功、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很有幫助。如在執教《螞蟻和蟈蟈》一課時,教師可運用分角色讀與表演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在表演時,教師還可設計讓學生各自用上事先准備好的道具),這樣一來,既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又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此乃一石雙鳥。
在某種意義上說,讀書的形式其實就是為質量(即教師的教學目標)服務的,既然如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讀有目的,即帶著疑問去讀,或是在讀中讀出疑問。當然後者比前者更具有創新性,這就靠教師如何去引導。其次,教師要重視讀的指導。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如遇學生停頓不當、情感把握不準時,教師有必要作示範指導。第三,要引進評價激勵機制,對同學之間的讀書質量通過相互評價、相互激勵,最終達到取長補短、提高自身讀書能力的目的。「讀」是語文課堂的主旋律,只有「讀」到了位,語文課堂才會煥發生機。
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四、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以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後,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麼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便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於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在教材中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陸』 如何有效組織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讀制度」、「圖書交換制度方法」 「一幫一制度方法」等。這樣就能有序、有效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當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並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在學習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些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養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動腦筋、想辦法。記得剛接手我現在任教的這個班時,在閱讀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讀一篇課文必須先標上小節號,必須要了解主要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新課程標准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教材的處理,應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語文教學中,我將教材內容進行歸類。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 「說明文」、「古詩」、「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類型文章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例如:「寫人記事」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第二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脈絡;第三步,抓住文中描寫人物有關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語句,反復讀去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再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文章,了解寫了什麼內容;第二步,了解寫作順序或觀察順序;第三步,讀,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點寫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段反復朗讀去體味感情。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把主動權給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個性化活動的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首先,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要將讀書時間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不能讓讀書成為閱讀課上的形式,走過場,草草了事。那樣的讀是起不了效果的。其次,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應當在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特別是合作學習,除了明確學習目標外,還應當制定小組長職責。讓小組長真正成為合作的組織者、領導者、發言者。使小組學習有序、有效的開展。小組長輪換制,調動每個學生參與。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是不是教師不聞不問了。教師應在巡視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提醒學生有必要時甚至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聽取學生的不同見解。這樣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才有效果。最後,主動權給學生,在閱讀教學的匯報、交流時,往往一位學生答對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錯了,就請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對了,於是,這個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對了,就能代表全班學生都懂了嗎?顯然,這是重結論、輕過程,面向少數人的表現。同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較普遍,如:一些學生掌握了,另一些學生還沒有掌握,就會受到批評。提出把主動權給學生,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四、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除了學好教材以外,再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既可以豐富詞語,又可以廣泛的學習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將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文當作故事課來上。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組織讀書活動,檢查閱讀效果。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於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如: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看誰讀的書多;舉行故事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鞏固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談體會,談收獲,相互啟發;還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等活動。通過這些檢查讀書效果。檢查後,認真總結,表揚認真閱讀的學生,鼓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總之,要想有效地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做到:熱愛學生,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精心設計教法,大膽創新。
閱讀過程中既要集中注意力,更要動腦子,還要勤於動筆,這樣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柒』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閱讀
孩子的興趣和習慣是語文學習的關鍵,而且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因此,學生和家長必須樹立一個非常重要的語言概念.在這樣的前奏下,提高學生的興趣已成為語言學習的關鍵.如何提高學生對語文興趣?小學語文家教補習學好語文有哪些技巧?
(走進語文)
注意閱讀,良好的閱讀應首先基於閱讀的流暢性.讀取速度可以保持在每分鍾300字左右.其次,要注意理解文本中詞語的含義,在理解意義時,我們必須注意兩種方法:第一,結合字元、中心、字元的個性等;第二,不僅要理解單詞的表面意義,還要理解單詞的深層含義.培養興趣和注重閱讀永遠都是學好語文重要的兩個好方法,小學語文家教補習主要以這兩個方面為主.『捌』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
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言語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因此,如何上好閱讀教學課,提高閱讀教學水平,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玖』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重點
淺談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組織教學。但學生的情況教師應弄清楚,以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症下葯。本論文從實際出發,分別從學生的差異和學生的態度進行解讀,
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一是在引導上下功夫,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意讀文本;二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師生雙邊活動;三是提出開放學校圖書室,來增加學生的閱讀,力求在「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原則下,使學生的閱讀視野得以開闊,幫助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首先應該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其次才是教師與文本、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學生自身的實際狀況。
一、學生的差異。在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的今天,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學科教學一定要以人的發展為本,服從、服務於人的全面健康發展。每個人由於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的不同,而形成了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則在中國教育史上影響了幾千年,沿用至今日,也充分說明了人自身存在的差異。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從教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調查了解中,我認為對學生
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基本能寫生字詞,對課文內容有個粗知大意的了解。這類情況的學生往往被稱為「後進生」,約占班級人數的4%左右。
(二)是會寫生字詞,對課文內容基本了解,並能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表述。這類學生在班級中約佔70%左右。
(三)是能熟練書寫生字詞,並能通過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其他的學習工具正確理解詞句的實際意思,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對閱讀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可將所學知識遷移,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類
2 學生約佔26%左右。當然這只是我對一般班級的掌握情況,如果教師繼續加大對學生的引導力度,隨學生年級的升高、閱讀經驗的積累和對生活的體驗,這個比率會發生一些改變的。
二、學生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語文閱讀教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教師們所關注。在我對本校四、五、六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學生是喜歡上語文課的。原因在於他們從語文教材中可以了解更多知識、增長見識、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但是不喜歡的原因更值得教師們注意,歸結起來有以下兩點:
(一)因書寫不認真或不能順利朗讀而怕老師和同學們笑話。《語文課程標准》中對於寫字和朗讀是這樣規定的: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由於學生之間的差異造成了一小部分學生達不到以上要求,便覺得臉上無光,從而對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產生態度上的不良轉變。
(二)是閱讀時間少。雖然課程改革已有一些時間了,各級教育部門也相應的組織了一些課改方面的培訓,努力使教師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不能完全徹底的轉變過來。他們如家長一樣生怕孩子在學習道路上被東西絆倒,吃不飽,吃不好,不能大膽放手讓學生來鍛煉自己;同時相應的評估機制給教師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所以就造成了學生只在讀一兩次文本後陷入教師的講授時間里。從以上所談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和學生學習的態度所存在的一些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方面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誇美紐斯指出:「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那麼怎樣才能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激發起來哪?要科學的處理好教材,善於發現突破口,在講授時靈活的變換角度,把學生引入情境,使學生進入一個新鮮的感知認識世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閱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抓住每一組的主題和訓練重點,來具體的組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與協商、溝通與交流,達到師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這是實現教育的客觀要求。對於小學生來講,他們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引導、和點撥,學生的主體地位才得以凸顯。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如果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便不存在,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無從談起;如果沒有教師主導的教,學生的學不僅難以保證正確的方向,而且難以保證應有的學習效率。
三、有效的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
近幾年,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小組合作探究,其實是要求學生以學習主體的地位去發現問題,利用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來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上來的一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特點是重視開發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合作探究以小組合作和同桌合作為主要組織形式。
四、學校圖書室的的開放。
小學的學習階段對於知識的需求量是相當多的,除了在教材中學習一些知識以外,他們更渴望得到更多了解豐富知識的機會。從農村來看,學生家長給孩子買書閱讀的很少,大部分家長只知把學生送到學校讓教師教就可以;再者學校圖書管理員基本是由教師兼職,教師也不能抽出一些時間來管理圖書的工作。在家無課外書讀,在校借不到書讀,就使得學生閱讀面窄閱讀總量不達標。如果學校圖書室能保障正常的開放,學生有書可閱的問題就得以解決,學生的閱讀就能達到課標要求,閱讀數量必定促進課堂語文教學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
《臨沂市小學語文教學策略解讀》
『拾』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各學段對閱讀有哪些具體要求
1-2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萬字;3-4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第二學段(3~4年級)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第三學段(5~6年級)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10)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規定:
1、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2、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3、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