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農村雙語小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效率課題申報表
一、問題的提出:(一)課題的研究背景: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檢查時,不難發現一個突出而棘手的問題,就是家庭作業的質量不如在學校時作業的質量,表現在:每班都會有幾個學生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很多學生的作業態度較差,這從字跡上可以看出來,字跡潦草(與認真寫出來的字比相差甚遠),頁面不整潔。做作業時不是很認真,如只求速度、不講質量、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塗塗抹抹,書寫又亂又臟,錯的地方不少。有時候,心一慌,不是抄錯了題目,就是寫錯了符號。為了快,該筆算的不用筆算,即使筆算,也是隨便抓一片紙演算,或乾脆在書或作業本的封面上、報紙上,甚至在桌子上、手上胡亂算一通,連自己看去都眼花繚亂,辨認不清。有時即使是演算對了,往作業本上抄時反倒抄錯了,對於學生作業情況,有好多農村家長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學生做不做作業,家長根本就不管,或者只是表面的督促,至於到底有沒有做,或者是做的質量怎麼樣,就不去看了,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的,更是沒人管沒人問,針對這些現象,我提出了《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研究》這個小課題研究方案,希望通過研究能有所收獲。(二)課題的界定:「家庭作業」是指學生在課後所完成的作業。「設計」是指作業布置的形式與方法,「有效性」是指確實起到效果並得到更好的作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是指調查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的情況,並進一步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得到更好的效果。(三)課題的理論依據:1.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單一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包括語言智力、數理智力。2.元認知理論。以培養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的的家庭作業能夠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管理、調節和監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啟示是:有些家庭作業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有些家庭作業則可以考慮家長的參與和同學的合作,這樣有助於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3.新課標關於作業的新理念。新課程的作業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作業已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四)課題論證:1.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1)切實做好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實踐經驗,同時對學生來說,好的家庭作業設計對課堂教學的收獲是有益的補充,從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2)切實做好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更好地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的好習慣。(3)切實做好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使學生積極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更好的與他人搞好團結協作關系。2、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學生作業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設計個性化的作業,其意圖是想通過選擇性、拓展性、趣味性的教學策略,改革課內外作業,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的完成作業,個性化的作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由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從而享受作業帶來的成功與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3.研究的目標:(1)通過研究,構築各學科基礎作業與開放作業相結合的新型家庭作業設計體系。(2)通過研究,突出情感性,探索作業的多元化評價方法。(3)通過研究,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不僅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業成績。二、過程與方法。(一)研究內容:開展「小學數學課後作業」的專題研究,是讓學生在真實的活動場景中「用數學」,使數學課後作業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之上。通過多方面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1.研究對象:本校三、四年級學生2.研究方法: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綜合以下研究方法進行:(1)調查法:按照事先制訂的調查表對學生進行有關事項的調查,得出某些實驗的結論。(2)觀察法:在自然常態下觀察學生對待新型作業及評價的行為反應,採用描述性記錄法,收集一定的事實資料和依據,並加以整理。(3)經驗總結法:把研究過程中的事實資料和依據通過理性歸納,將局部的、個性化的經驗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性認識。(4)個案研究法:選取班級中1-2名有代表性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全面、系統的連續觀察,並按時間進程記錄其發展變化情況3.研究過程:1、形成階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1)調查分析小學三年級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情況,提前做好前測工作。(2)廣泛收集有關提高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方面的文獻資料。(3)擬定課題實施方案,請專家指導,進行課題申報。2、實施階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1)根據研究方案,對本校三-四年級學生對待家庭作業的態度進行調查,並通過研究,端正學生對待家庭作業的態度。(完成時間:2011年9月)(2)調查四年級數學教師對家庭作業的評價方式,針對評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提高教師家庭作業的設計能力。(完成時間:2012年3月)(3)結合課題研究,找尋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方法和途徑。利用研究的成果來提高小數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完成時間:2012年4月)(4)每月一篇閱讀隨筆、教學案例、教育故事,研究過程中完成讀書筆記不少於4萬字,建立課題博客,及時發布研究進展信息和學習、研究體會。(完成時間:伴隨整個研究過程)建立小學生家庭作業質量的管理制度(完成時間:2112年5月)3、具體實施內容:具體月份實施內容備注2011年3-4月1、了解學生現狀。2、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3、制定並通過研究方案。2011年9月1、家庭作業的布置方法與有效的反饋模式。2、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如何給孩子批改家庭作業。2011年11月老師教給學生自查的方法2011年12月1、實施對比,針對實施方案前進行對比,查找不足。2、階段小結。2012年3月針對目標進行探索。2012年4月及時檢查作業的反饋情況,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2012年5月學生作業的展示。2012年6月總結,積累經驗,撰寫論文,推廣好的做法。4、總結階段:(2012年5——2012年6月)根據研究內容,收集、整理、歸類材料,綜合研究材料,對課題進行全面、科學的總結,以典型個例、論文表達為主。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提出課題結題申請以及完成《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基本方法和途徑》論文。三、課題研究的內容1、設計差異性作業全班幾十個學生,智力有高低之分,能力有好壞之差,基礎也不在同一個層面上。布置作業時,如果千篇一律,就體現不出個性,作業過於深奧,對中下水平的學生是一種有損自信的傷害,會使他們因嘗不到成功的喜悅而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不利於差生的教學與轉化;作業過於簡單,對優秀生而言,卻是一種浪費,會令他們的水平裹足不前。怎樣才能既滿足到優秀生,也能兼顧差生呢?布置作業時,我在必做題的基礎上添加個「每日一題」,如:對於基礎差的同學,每次作業添加幾道基本題讓他們完成,由淺入深地訓練他們,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對於成績優異、思維敏捷的同學添加幾道有一定難度的附加題,以訓練他們的思維。2、設計實踐性作業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獲取信息,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應把數學和實踐結合起來,比如:讓他們到超市中去體驗物體的重量,加深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到市場中自己買東西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同時在計算的過程中又提高了計算能力,到工廠中去調查一些數據,加深對統計知識的認知……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對作業興趣和積極性的提高。3、培養好的作業習慣教師要教會他們作業的習慣,監督他們作業的習慣和態度,以促成他們養成好的作業習慣。家庭作業也盡量面批,作業批改後,要學生將做錯的題目重新做一遍,強化所學知識。4、家校結合,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性想出各種法,在課後與其家屬取得聯系,告知當天的家庭作業,以便他們更有效地加以督促和檢查。對留守學生中,有爺爺,奶奶或其它親人照顧的,將這部份家屬進行培訓,使其對家庭作業具有一定的輔導和檢查能力,對留守學生的學習起到督促作用。四、研究的成果:(一)學生的行為習慣方面1、提高學生對做數學家庭作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學好數學得法於課內,用法於課外,來源與生活,用之於生活。進一步拓寬知識面,積累解題方法,提高了解題能力。2、培養學生完成數學家庭作業的興趣,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3、不把做作業看成是一種負擔,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學生在作業中都有收獲。4、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願意做作業。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高。5、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認真完成家庭作業,認真檢查家庭作業的好習慣,養成克服作業中的畏難情緒、依賴思想,改掉拖拉作業的壞習慣,養成果斷、堅強的個性。(二)通過研究,我認為好的作業設計應至少具有以下「六性」。1、差異性。俗話說:十個手指,長短不同。《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也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承認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分出層次,設計難易不同的作業,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仿例作業能讓學困生吃得了,變式練習能讓中等學生得吃飽,應用提高題可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吃得好。2、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理應發揮作業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的獨特作用。如:一位一年級數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准確性,設計了一道「幫助小鴨子找家」的游戲題,即:把寫有數學題的小房子貼在絨板上,小鴨子的頭上都是得數。教師把題目要求編成兒歌講給學生聽:一群小鴨子,外出找食吃,回家迷了路,誰能做向導,給鴨找到家。學生一聽都爭先恐後的做向導。一時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大家都積極動腦筋算題。一道計算練習,因其有了趣味性,而活躍了學習氣氛,並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3、自主性。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的核心理念。作業設計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這樣兩層含義:一是要讓學生參與作業設計。二是要充分留給學生自由探究的空間。4、實踐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何為有價值的數學,我想簡言之就是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有助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好的作業就應有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5、合作性。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有很多工作往往需要多個人或多個部分合作才能完成,新的數學課程目標中已明確要求「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我們在作業中應十分注重這一目標要求。如《平面圖形面積》的復習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測量校園內各個草坪的面積,並計算出我校生均草坪面積佔有量。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量的量,記的記,算的算……,忙得不亦樂乎。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體驗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6、延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這就要求數學教學要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數學知識及數學思想的方法。因此作業設計要具有延伸性。作業設計要以《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基本理念為先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優化作業設計,促進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三)針對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形式呆板的矯正策略研究通過研究,我總結出以下數學家庭作業的形式:①游戲類作業游戲是激發興趣的最好載體。游戲作業帶有「玩」的色彩,設計游戲類作業要考慮與所學習的數學內容有關系,此類作業主要用於低中年級。如《認位置》一課後,布置學生回家和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戲;《認識物體》一課後,讓學生做一個認識物體的游戲:把一個同學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們用手摸桌上的東西,說出是什麼東西,並說出是根據什麼性質辨認出來的。這樣的作業學生非常樂意去完成,課後游戲成為課堂教學的後續活動。②創作類作業數學創作可以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增強和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可以是數學設計、數學小論文、數學故事等不同形式。讓學生把平時觀察到的身邊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發現的數學規律、解題中的新方法、某些運演算法則、公式的新的推導方法、對某個知識點產生的疑問等及時記錄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評價。如《千克、克》一課可讓學生寫關於重量的數學小故事,說說生活中碰到的有趣的事,或者是重量單位的小知識的收集整理。從而養成他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好的學習習慣。③設計類作業數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素質,培養綜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就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幫助解決一些生活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資料,設計一個廚房,讓學生自由組合學習小組,成立設計公司,為客戶設計。要求:⑴用合適的比例尺將效果圖畫在設計紙上,並附上設計所需要的數據和計算過程。⑵設計合理,經濟實用。合作設計後,讓學生交流。讓學生學會在眾多的條件、信息中選出需要來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④實踐性作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滲透了其重視實踐的思想。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可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這類作業可結合某一教學單元某個研究專題進行,根據具體內容,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採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年、月、日》課後請同學根據課上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你需要的年歷。在學習了比例尺知識後,結合學校校園建設的實際,讓學生利用幾天時間,分小組測量、計算,用合適的比例尺畫出學校的平面圖。學生在這樣的經歷活動中,要觀察、測量、繪圖、檢查,此時,他們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運用,豐富的情感得到了體驗,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社會性的發展.⑤探究性作業「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探究性的作業,可以培養學習者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系列學習內容後,圍繞學習中心,從內容、認知、技能、數學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導學生整理「探究課題」。如分數的意義部分,「分數與小數的聯系」,我們經常會用找對應關系的方法解決某些數學問題,你能說說嗎?學生能從分數應用題,按比例應用題,正、反比例應用題,甚至加減法、乘除法關系等方面體現數學類比的思維。又如,轉化的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階段的教材中多有體現,讓學生有目的的歸納、總結,並能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這不正是一個課題研究嗎?稍加整理,便是一篇精彩的數學小論文了。當然,數學作業的設計除以上情形外,還有很多的類型,如准備性作業、資料搜集、延伸閱讀、現場考察、參觀訪問、社區數學活動等。同時,這些類型的作業也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彼此包蘊的。只有善於布置課外作業,才能使課內、課外融為一個整體,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四、問題與討論。1.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教育,而應試教育則以升學考試為目的的畸形教育模式。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而是要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和考試方法,使之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要求。特別要強調教育的公平性和受教育者的均等機會,為全體學生架起一座四通八達的「立交橋」,最大程度地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的機會。2.考試是學校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目前學校考查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徑。如何在考試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真正測量出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考試改革的實質首先在於樹立現代的素質教育評價觀念,充分發揮學生成績評價的教育功能。承認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倡導形成性評價,其次要確定符合素質教育的評價內容。還要採用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評價方法。素質教育更要通過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找出差距,以便努力學習。3.小學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涉及面廣,評價過程操作工作量較大,推行小班化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同時對發展性評價的具體操作方法還有侍於進一步研究。
Ⅱ 怎樣提高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的有效性
第一,作業的布置
作業布置不能太多,題海戰術收效不大,反而造成學生厭學版.
作業布置要小而精,精心設計權,既照顧學有困難的學生,也照顧吃不飽的學生.設置三類題:1、選做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照顧差生的);2、必做題,針對新課重、難點(檢測學生掌握新課情況);3、選做題,對新課知識進行拓寬,有一定的難度(面向吃不飽的學生).
第二,引入激勵機制
1、鼓勵學有困難的學生完成選做題1和必做題2;鼓勵中上學生完成必做題2和選做題3 .
2、能完成必做題的給滿分100分,其他的附加分.
3、能把錯題重做的,補回錯題得分.(分嘛,反正不用你付錢的,但對學生來說,是對他的肯定,是激勵.)
第三,及時評講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出要求.
Ⅲ 淺談如何有效設計數學家庭作業
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作業,它對於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和發展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學合理地布置有效家庭作業,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寓學於玩,富有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庭作業要富有趣味性,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如學習分數的四則計算後,可留下《塗顏色》的課外作業,要求通過計算,把圖中計算正確的式子在空白處圖上顏色,圖後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為了找到圖中是什麼。當學生全部算好塗好後,發現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出現了,學生臉上定會露出喜悅的笑容,而不是計算後的辛苦。布置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變換形式、切忌老一套,適應孩子的年齡特徵
老一套的書面作業,學生做起來枯燥無味。教師要賦予家庭作業新內容,新形式,這樣學生做起來才會樂此不疲。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之後,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
1、做一做:用蘿卜或泥巴做一個長方體。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說一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徵。
4、塗一塗:在它的外表塗上不同顏色。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說、塗形成了面、棱、頂點以及表面的深刻認識。
三、設計探索性的作業,抓住大多數孩子的好奇心理,讓學生成為問題的調查者
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
1、觀察作業。觀察是思維的窗戶,它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發現事物的規律和本質。如: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可布置這樣的作業:請你在家觀察一些蝴蝶、天安門等平面圖形的形狀,有什麼發現?對具有這種特徵的圖形你有什麼感覺?
2、調查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調查,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數感。如:數學活動課「節約用水」教學後,可讓學生調查家裡或學校每月的用水情況,根據調查的結果,寫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議書。
3、實驗作業。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發展能力。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後,可要求學生根據自家中消毒液的說明書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葯水給廚房用品消毒。
4、小課題探究作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究,不僅能深入理解數學,體驗樂趣,而且能自主建構知識。如:學習「比例尺「後,要求學生對自己家裡的客廳製作一個平面圖,並思考:你認為這客廳的設計和擺設合理嗎?你有什麼改進的措施?為什麼?請你寫一篇探究報告。
教師應從優化作業布置入手,真正使家庭作業發揮它應有的效能,使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業餘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學生從繁重的作業堆中解放出來。
Ⅳ 淺談如何設計小學數學家庭作業
布置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合理的家庭作業有助於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深化認識,並產生新的思考;不合理的作業是學生學習的累贅和負擔。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深入推行、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務必減輕的今天,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設計科學合理的高質量的家庭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一、家庭作業設計體現趣味性
布魯納曾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刺激。設計融
科學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家庭作業,能夠讓學生在解答時感受數學的趣味,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解除對家庭作業的厭惡的心理。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剪掉一個角,還剩( )個角,你能想出幾種情況,請畫出來。這樣的作業設計,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題型,學生一看到這樣的內容就來勁,這種題型很容易「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願做樂做。再如學了圓柱的體積之後,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利用圓柱形玻璃杯求出一個土豆的體積。這種作業必然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家庭作業設計滿足個體發展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家庭作業要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激活靈性、張揚個性的平台,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目標。如「2、4、5、10」這四個數中與眾不同的數是 。你的理由是 。這樣的設計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家庭作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很多數學問題,本身就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發現和提煉出來的,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家庭作業設計應努力讓學生體會與生活的聯系。如:商店平時12元賣出一支鋼筆,可賺20%,現以9.5元賣出是賺還是賠?請列式說明理由。再如:一個平底鍋,每次最多隻能烙2張餅,烙一面需要2分鍾。(1)烙3張餅至少需要幾分鍾?烙4張、5張餅呢?(2)你能發現什麼規律?這兩道題設計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學生在解答這類問題時,與其說是解題,還不如說是做自己身邊的一件事。
三、家庭作業設計要充滿創新、挑戰
家庭作業設計應鼓勵學生的獨立思維,獨立見解,避免學生只會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師走,甚至只會按照老師規定的思路解決問題,所以作業設計應以發揮學生自主潛能為出發點而精心設計,變機械重復為靈活多變,變單一的知識為知、能、創的綜合訓練。如:(1)畫一個面積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2)你能測出一個土豆的體積嗎?寫出有關步驟。(3)李老師帶領全班45名學生去動物園遊玩,門票每張10元,按公園的規定,超過10人可享受團體門票的優惠,門票八折算。李老師帶了400元錢買門票,夠不夠?請說明理由。
上面通過「開放題」、「操作題」、「解決實際問題」等形式給學生提供自主創新的機會,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四、家庭作業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隨著課改深入,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再也不能僅局限於能否記住一些概念、一些公式和一些法則等,要更多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在理解基礎上的靈活運用。如:把一個圓平均分成若乾等份,然後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量得長方形的周長是24.84厘米,這個圓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此題注重檢查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學生利用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即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半徑,從而得出長方形周長實際是圓直徑的( )倍,求出直徑、半徑,進而求出圓面積。新課程,新內容,新目標,新理念使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面臨挑戰,只有加強作業設計研究,將課改精神更多融入家庭作業,家庭作業才能煥發出「生命光彩」。
Ⅳ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外作業有效性的研究的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作為「課堂教學延伸和補充」的課外作業,仍停留在以「練」為主的機械操作式的作業模式中。數學作業設計客觀性太強,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過多注重知識的反復練習,忽視學生能力的發展;過多的考慮作業量大小,忽視作業的優劣;過多的單一化、機械化作業,忽視作業的多樣性。這種作業形式不但深深的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導致作業的實效性差,不利於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與此同時,農村學校的家長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在外打工的也較多,平時不能很好地督促子女認真完成課外作業。於是,也出現學生不完成或不能完成課外作業的問題,甚至出現抄襲作業的情況。這種不良的學習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有效學習,阻礙著學生的發展。
二、原因的分析
基於以上問題與困惑,筆者曾進行一定的調查並深入地思考,並加以反思其原因。
1、作業認識缺乏深度。
對於教師來講,為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對於家長來講,為了提高自己孩
子的學習成績,於是除了老師布置2—3中課外作業外,家長還會給自己的孩子補充一些課外作業,這種作業越多越好的認識誤區,導致盲目的「題海戰術」,從而使學生思維活動空間減小,不利於能力的發展,並且使學生作業效果降低,作業抄襲現象嚴重,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
2、作業設計缺乏靈性。
(1)作業布置的專制性。
為方便期間,一般作業的布置採用「一刀切」的方式,對於優等生無論從作
業的時間看,還是從作業的難易程度看,都處於非常輕松地狀態,導致學業上有「吃不飽」的現象,而學困生作業的時間和作業的難易程度都處於非常堅難的地步,整天埋頭於這些非常難的作業,幾乎沒有玩的時間,做不對又得不到教師的理解,甚至得到教師的謾罵。長些以往,這些後進生對數學失去信心,數學成績越來越差。
(2)作業內容的封閉性
從家庭作業布置現狀來看,現在我們小學數學的家庭作業從內容上來講,
基本上以同書本配套的數學作業本為主,在此基礎上配以適度地同步練習。但這些作業內容是以大部分同學的接受能力為依據的,這樣的作業雖然使大部分同學掌握知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限制了優秀學生的更好發展,而對於中下生來講又過於困難。如此的作業設計,缺乏層次性,違背了「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原理。
(3)作業形式的單一性。
絕大多數的作業都是書面作業(筆頭作業),基本上都是計算或列式解答,
書上的題目做完了就再做作業本或補習卷上的題目,給學生的印象:做數學作業就是解題,學生成了機械解題的「工具」。長此以往,這種清一色的練習型作業,缺乏理解、應用以及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容易是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乃至對這門學科失去興趣。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顯然是相悖的。
3、評價模式缺乏人文。
作業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
發展。我們也發現,我們的數學教師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批完作業,往往忽視一種人文性的評價,認為數學不是對就是錯,這樣的批改、評價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習潛力。
三、實施的計劃
(一)課題的界定
課外作業(extra—curricular work),又名家庭作業(homework)。
早在中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記載「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其中「正業」即正式課程,「居學」即課外作業。
本課題所指的「課外作業」是指學生不在老師直接監督下,在課後所完成
的作業;「有效性」是指確實起到效果並得到更好的作用。「有效的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有助於學生消化、理解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調查,了解當前我校學生課外作業的現狀,結合現狀,深入分析原因,並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為課題的實施與展開提供科學的依據。
2、通過實踐,在課外作業優化設計、多樣化設計等方面有所突破,既適合於學生的作業形式與內容,又體現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為廣大一線教師將課改新理念落實於教學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可借鑒的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
3、通過探究,探索出多樣化的課外作業評價方式和批改方式。
4、通過實踐,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外作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決一些學生不完成或不能完成課外作業的實際問題。
5、通過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和創造性。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結合課題研究的目標,本課題主要分成四大塊的研究內容。
1、通過調查部分教師、學生課外作業的布置,以及完成數學作業的情況、數學作業的批改,對數學作業的情感態度以及家長的問卷調查,了解當前農村學生數學作業的現狀,並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進行深入反思並制定相應的對策。
2、以人教版五年級教材為實驗版本,如何提升課外作業有效性的實踐探索。
(1)豐富作業形式,突出多樣性。
(2)優化作業設計,關注發展性
3、如何批改和評價作業,促使每位學生最大的發展。
傳統的作業批改,特別是數學作業的批改,只有兩種結果,「√」或是「×」
沒有人情味的批改是學生不喜歡作業的另一個原因。我們思考作業批改和評價形式的多樣性,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行批改的能力。
4、如何解決學生不完成或不能完成家庭作業的問題。
盡管家庭作業非常重要,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我們農村學校的學生中,往往可能會出現學生不完成或不能完成家庭作業的問題,為避免這些問題再次出現或蔓延,通過各種措施,採取相應的對策。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有關文獻,學習有關理論,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為
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框架和方法論。
2、調查研究法:通過對學生、家長、教師的調查,進行結果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分析原因,並加以總結,形成一份調查研究報告,指導研究活動。
3、個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對象中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個案研究,積累資料,然後總結經驗。
4、個案研究法:選取班級中1-2名有代表性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全面、系統的連續觀察,並按時間進程記錄其發展變化情況。
5、經驗總結法:把研究過程中的事實資料和依據通過理性歸納,將局部的、個性化的經驗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性認識。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
1、准備階段(2011.9—2011.12)
(1)第一階段: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研究內容。
(2)第二階段:查閱和收集文獻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2012.1—2012.12)
(1)第一階段
①通過對學生、家長、教師的調查,了解當前課外作業的現狀,並加以深入分析研究,完成一份調查研究報告。
②在調研的基礎上,通過組員討論,制定一份具體可行的課題實施方案。
(2)第二階段
①通過家長會、我的學習我做主行動月活動、校通訊等方法,解決不完成作業和不能完成作業的這兩類特殊情況的學生。
②閱讀有關課外作業的相關資料,在課外作業多樣性、發展性、層次性等方面加以設計,並進行實踐操作。
③通過對評價主體、評價方式和評價方法的研究,改善課外作業的評價模式。
3、總結階段(2013.1—2013.3)
①全面收集、整理與課題有關的材料。
②對課題進行系統、全面的總結,撰寫出課題結題報告。
(六)實施計劃的框架結構
Ⅵ 農村小學生作業優化設計研究理論成果怎樣寫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均受到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的廣泛關注,但是作為課堂教學重要環節之一的家庭作業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從研究成果來看較為零散、重復率高、研究水平較低。加強對家庭作業領域的研究,在實際作業活動中滲透新課改理念,是當前值得重視的問題。作業設計作為家庭作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其它一切作業活動的重要基礎。優質、高效的作業設計是順利實現作業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本研究在對已有文獻梳理總結的基礎上,分析了作業活動的現狀,並選取了典型性、代表性的作業案例作為可借鑒的藍本,提出了優化小學家庭作業設計的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案例分析法,基於當前家庭作業的研究狀況、教育實踐領域內家庭作業設計的現狀及選取的典型案例,提出優化作業設計的建議、策略。基於以上思路,筆者構建了本研究的框架,論文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此部分闡述了本論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意義、研究的內容及方法,界定了與本研究相關的概念並梳理分析了當前家庭作業設計研究的現狀。
第二部分即理論基礎。此部分介紹了本研究立足的理論基礎,具體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多元智力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及杜威的「做中學」理論,以此為支撐引領作業設計的深層次研究。
第三部分是現狀分析,此部分通過問卷、訪談等對當前教育實踐領域家庭作業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梳理,找出家庭作業設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作業設計的策略。
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此部分選取作業設計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作業案例,通過對其介紹、分析、總結,把其中零散的經驗系統化、規范化,為論文的第五部分即作業設計的策略建議部分提供有力的資料來源。
第五部分是優化小學家庭作業設計的思考探索。立足於以上幾部分的分析,從作業設計的量、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作業功能認識等方面對優化小學家庭作業提出相關建議。
第六部分即論文的結語部分。此部分總結了本研究所做的工作,提出了研究尚未解決的問題,並對小學家庭作業設計提出了一定的展望。
通過對已有研究現狀的把握及實際作業活動狀況的分析,本研究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優化作業設計的相關策略。一方面有利於豐富、改善教師、學生及家長的作業理念,促進家庭作業活動新課改理念的滲透,另一方面也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業興趣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Ⅶ 如何合理科學的給高段小學生布置數學家庭作業的研究課題總結報告
合理科學的給高段小學生布置數學家庭作業的研究課題總結報告你說下吧我看下我幫你弄,
Ⅷ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檢查時,不難發現一個突出而棘手的問題,就是家庭作業的質量不如在學校時作業的質量,表現在:每班都會有幾個學生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很多學生的作業態度較差,這從字跡上可以看出來,字跡潦草(與認真寫出來的字比相差甚遠),頁面不整潔。做作業時不是很認真,如只求速度、不講質量、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塗塗抹抹,書寫又亂又臟,錯的地方不少。有時候,心一慌,不是抄錯了題目,就是寫錯了符號。為了快,該筆算的不用筆算,即使筆算,也是隨便抓一片紙演算,或乾脆在書或作業本的封面上、報紙上,甚至在桌子上、手上胡亂算一通,連自己看去都眼花繚亂,辨認不清。有時即使是演算對了,往作業本上抄時反倒抄錯了,對於學生作業情況,有好多農村家長不重視學生的學習,學生做不做作業,家長根本就不管,或者只是表面的督促,至於到底有沒有做,或者是做的質量怎麼樣,就不去看了,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的,更是沒人管沒人問,針對這些現象,我提出了《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研究》這個小課題研究方案,希望通過研究能有所收獲。 (二)課題的界定: 「家庭作業」是指學生在課後所完成的作業 。「設計」是指作業布置的形式與方法,「有效性」是指確實起到效果並得到更好的作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是指調查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的情況,並進一步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課題的理論依據: 1.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單一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包括語言智力、數理智力。 2.元認知理論。以培養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的的家庭作業能夠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管理、調節和監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啟示是:有些家庭作業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有些家庭作業則可以考慮家長的參與和同學的合作,這樣有助於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 3.新課標關於作業的新理念。新課程的作業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作業已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 (四)課題論證: 1.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 (1)切實做好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實踐經驗,同時對學生來說,好的家庭作業設計對課堂教學的收獲是有益的補充,從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2)切實做好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更好地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的好習慣。 (3)切實做好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利於使學生積極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更好的與他人搞好團結協作關系。 2、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學生作業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設計個性化的作業,其意圖是想通過選擇性、拓展性、趣味性的教學策略,改革課內外作業,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的完成作業,個性化的作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由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從而享受作業帶來的成功與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3.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構築各學科基礎作業與開放作業相結合的新型家庭作業設計體系。 (2)通過研究,突出情感性,探索作業的多元化評價方法。 (3)通過研究,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不僅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業成績。 二、過程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開展「小學數學課後作業」的專題研究,是讓學生在真實的活動場景中「用數學」,使數學課後作業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之上。通過多方面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校三、四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綜合以下研究方法進行: (1)調查法:按照事先制訂的調查表對學生進行有關事項的調查,得出某些實驗的結論。 (2)觀察法:在自然常態下觀察學生對待新型作業及評價的行為反應,採用描述性記錄法,收集一定的事實資料和依據,並加以整理。 (3)經驗總結法:把研究過程中的事實資料和依據通過理性歸納,將局部的、個性化的經驗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性認識。 (4)個案研究法:選取班級中1-2名有代表性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全面、系統的連續觀察,並按時間進程記錄其發展變化情況 3.研究過程: 1、形成階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調查分析小學三年級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情況,提前做好前測工作。 (2)廣泛收集有關提高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方面的文獻資料。 (3)擬定課題實施方案,請專家指導,進行課題申報。 2、實施階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 (1)根據研究方案,對本校三-四年級學生對待家庭作業的態度進行調查,並通過研究,端正學生對待家庭作業的態度。(完成時間:2011年9月) (2)調查四年級數學教師對家庭作業的評價方式,針對評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提高教師家庭作業的設計能力。(完成時間:2012年3月) (3)結合課題研究,找尋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方法和途徑。利用研究的成果來提高小數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完成時間:2012年4月) (4)每月一篇閱讀隨筆、教學案例、教育故事,研究過程中完成讀書筆記不少於4萬字,建立課題博客,及時發布研究進展信息和學習、研究體會。(完成時間:伴隨整個研究過程)建立小學生家庭作業質量的管理制度(完成時間:2112年5月) 3、具體實施內容: 具體月份 實施內容 備注 2011年3-4月 1、了解學生現狀。 2、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 3、制定並通過研究方案。 2011年9月 1、家庭作業的布置方法與有效的反饋模式。 2、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如何給孩子批改家庭作業。 2011年11月 老師教給學生自查的方法 2011年12月 1、實施對比,針對實施方案前進行對比,查找不足。 2、階段小結。 2012年3月 針對目標進行探索。 2012年4月 及時檢查作業的反饋情況,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012年5月 學生作業的展示。 2012年6月 總結,積累經驗,撰寫論文,推廣好的做法。 4、總結階段:(2012年5——2012年6月) 根據研究內容,收集、整理、歸類材料,綜合研究材料,對課題進行全面、科學的總結,以典型個例、論文表達為主。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提出課題結題申請以及完成《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質量的基本方法和途徑》論文。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設計差異性作業 全班幾十個學生,智力有高低之分,能力有好壞之差,基礎也不在同一個層面上。布置作業時,如果千篇一律,就體現不出個性,作業過於深奧,對中下水平的學生是一種有損自信的傷害,會使他們因嘗不到成功的喜悅而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不利於差生的教學與轉化;作業過於簡單,對優秀生而言,卻是一種浪費,會令他們的水平裹足不前。怎樣才能既滿足到優秀生,也能兼顧差生呢?布置作業時,我在必做題的基礎上添加個「每日一題」,如:對於基礎差的同學,每次作業添加幾道基本題讓他們完成,由淺入深地訓練他們,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對於成績優異、思維敏捷的同學添加幾道有一定難度的附加題,以訓練他們的思維。 2、設計實踐性作業 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獲取信息,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應把數學和實踐結合起來,比如:讓他們到超市中去體驗物體的重量,加深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到市場中自己買東西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同時在計算的過程中又提高了計算能力,到工廠中去調查一些數據,加深對統計知識的認知……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對作業興趣和積極性的提高。 3、培養好的作業習慣 教師要教會他們作業的習慣,監督他們作業的習慣和態度,以促成他們養成好的作業習慣。家庭作業也盡量面批,作業批改後,要學生將做錯的題目重新做一遍,強化所學知識。 4、家校結合,培養學生學習的責任性 想出各種辦法,在課後與其家屬取得聯系,告知當天的家庭作業,以便他們更有效地加以督促和檢查。對留守學生中,有爺爺,奶奶或其它親人照顧的,將這部份家屬進行培訓,使其對家庭作業具有一定的輔導和檢查能力,對留守學生的學習起到督促作用。 四、研究的成果: (一)學生的行為習慣方面 1、提高學生對做數學家庭作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學好數學得法於課內,用法於課外,來源與生活,用之於生活。進一步拓寬知識面,積累解題方法,提高了解題能力。 2、培養學生完成數學家庭作業的興趣,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 3、不把做作業看成是一種負擔,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學生在作業中都有收獲。 4、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學生願意做作業。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5、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認真完成家庭作業,認真檢查家庭作業的好習慣,養成克服作業中的畏難情緒、依賴思想,改掉拖拉作業的壞習慣,養成果斷、堅強的個性。 (二)通過研究,我認為好的作業設計應至少具有以下「六性」。 1、差異性。 俗話說:十個手指,長短不同。《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也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承認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分出層次,設計難易不同的作業,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仿例作業能讓學困生吃得了,變式練習能讓中等學生得吃飽,應用提高題可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吃得好。 2、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理應發揮作業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的獨特作用。如:一位一年級數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准確性,設計了一道「幫助小鴨子找家」的游戲題,即:把寫有數學題的小房子貼在絨板上,小鴨子的頭上都是得數。教師把題目要求編成兒歌講給學生聽:一群小鴨子,外出找食吃,回家迷了路,誰能做向導,給鴨找到家。學生一聽都爭先恐後的做向導。一時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大家都積極動腦筋算題。一道計算練習,因其有了趣味性,而活躍了學習氣氛,並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3、自主性。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的核心理念。作業設計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這樣兩層含義:一是要讓學生參與作業設計。二是要充分留給學生自由探究的空間。 4、實踐性。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何為有價值的數學,我想簡言之就是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有助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好的作業就應有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 5、合作性。 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有很多工作往往需要多個人或多個部分合作才能完成,新的數學課程目標中已明確要求「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並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我們在作業中應十分注重這一目標要求。如《平面圖形面積》的復習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測量校園內各個草坪的面積,並計算出我校生均草坪面積佔有量。 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量的量,記的記,算的算……,忙得不亦樂乎。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體驗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6、延展性。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這就要求數學教學要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數學知識及數學思想的方法。因此作業設計要具有延伸性。 作業設計要以《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基本理念為先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優化作業設計,促進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針對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形式呆板的矯正策略研究 通過研究,我總結出以下數學家庭作業的形式: ①游戲類作業游戲是激發興趣的最好載體。游戲作業帶有「玩」的色彩,設計游戲類作業要考慮與所學習的數學內容有關系,此類作業主要用於低中年級。如《認位置》一課後,布置學生回家和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戲;《認識物體》一課後,讓學生做一個認識物體的游戲:把一個同學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們用手摸桌上的東西,說出是什麼東西,並說出是根據什麼性質辨認出來的。這樣的作業學生非常樂意去完成,課後游戲成為課堂教學的後續活動。 ②創作類作業數學創作可以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增強和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可以是數學設計、數學小論文、數學故事等不同形式。讓學生把平時觀察到的身邊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發現的數學規律、解題中的新方法、某些運演算法則、公式的新的推導方法、對某個知識點產生的疑問等及時記錄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評價。如《千克、克》一課可讓學生寫關於重量的數學小故事,說說生活中碰到的有趣的事,或者是重量單位的小知識的收集整理。從而養成他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好的學習習慣。 ③設計類作業 數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素質,培養綜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就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幫助解決一些生活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資料,設計一個廚房,讓學生自由組合學習小組,成立設計公司,為客戶設計。要求:⑴用合適的比例尺將效果圖畫在設計紙上,並附上設計所需要的數據和計算過程。⑵設計合理,經濟實用。合作設計後,讓學生交流。讓學生學會在眾多的條件、信息中選出需要來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實踐性作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中滲透了其重視實踐的思想。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可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這類作業可結合某一教學單元某個研究專題進行,根據具體內容,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採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年、月、日》課後請同學根據課上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你需要的年歷。在學習了比例尺知識後,結合學校校園建設的實際,讓學生利用幾天時間,分小組測量、計算,用合適的比例尺畫出學校的平面圖。學生在這樣的經歷活動中,要觀察、測量、繪圖、檢查,此時,他們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運用,豐富的情感得到了體驗,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社會性的發展. ⑤探究性作業「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探究性的作業,可以培養學習者自己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系列學習內容後,圍繞學習中心,從內容、認知、技能、數學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導學生整理「探究課題」。如分數的意義部分,「分數與小數的聯系」,我們經常會用找對應關系的方法解決某些數學問題,你能說說嗎?學生能從分數應用題,按比例應用題,正、反比例應用題,甚至加減法、乘除法關系等方面體現數學類比的思維。又如,轉化的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階段的教材中多有體現,讓學生有目的的歸納、總結,並能在實際問題中靈活應用,這不正是一個課題研究嗎?稍加整理,便是一篇精彩的數學小論文了。 當然,數學作業的設計除以上情形外,還有很多的類型,如准備性作業、資料搜集、延伸閱讀、現場考察、參觀訪問、社區數學活動等。同時,這些類型的作業也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彼此包蘊的。只有善於布置課外作業,才能使課內、課外融為一個整體,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四、問題與討論。 1.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教育,而應試教育則以升學考試為目的的畸形教育模式。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而是要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和考試方法,使之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要求。特別要強調教育的公平性和受教育者的均等機會,為全體學生架起一座四通八達的「立交橋」,最大程度地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2.考試是學校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目前學校考查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徑。如何在考試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真正測量出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考試改革的實質首先在於樹立現代的素質教育評價觀念,充分發揮學生成績評價的教育功能。承認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倡導形成性評價,其次要確定符合素質教育的評價內容。還要採用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評價方法。素質教育更要通過評價使學生了解自己,找出差距,以便努力學習。 3.小學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涉及面廣,評價過程操作工作量較大,推行小班化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同時對發展性評價的具體操作方法還有侍於進一步研究。
Ⅸ 淺析如何有效布置小學數學家庭作業
一、寓學於玩,富有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庭作業要富有趣味性,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如學習分數的四則計算後,可留下《塗顏色》的課外作業,要求通過計算,把圖中計算正確的式子在空白處圖上顏色,圖後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為了找到圖中是什麼。當學生全部算好塗好後,發現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出現了,學生臉上定會露出喜悅的笑容,而不是計算後的辛苦。布置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變換形式、切忌老一套,適應孩子的年齡特徵
老一套的書面作業,學生做起來枯燥無味。教師要賦予家庭作業新內容,新形式,這樣學生做起來才會樂此不疲。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之後,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
1、 做一做:用蘿卜或泥巴做一個長方體。
2、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 說一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徵。
4、 塗一塗:在它的外表塗上不同顏色。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說、塗形成了面、棱、頂點以及表面的深刻認識。
教師應從優化作業布置入手,真正使家庭作業發揮它應有的效能,使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業餘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學生從繁重的作業堆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