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論文6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論文6

發布時間:2021-01-18 16:07:28

Ⅰ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論文

新課改,不僅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還讓數學課堂變得精彩。若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做到如下幾方面:
一、 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一定要考慮到有效性。
1、問題要生活化——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構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有助於學生發現真實的問題的挑戰,從而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例如教學圖形的變換這個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一個「游樂場」的情境。上課伊始,隨著優美的旋律,帶領學生觀察游樂場里的平移和旋轉現象,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邊。
2、問題要有針對性——緊扣相關的數學學習內容。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精心設計一兩個問題,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時,首先出示用兩塊顏色不同的硬紙剪成的大小不同的兩個梯形,提問:「哪一塊面積大?大多少?」學生對第一個問題通過觀察很快就回答出來了,但對第二個問題「大多少?」就不好回答。此時此刻抓住學生渴望了解大梯形面積比小梯形面積大多少的心理要求,很自然地進入新課。
3、問題要有參與性——讓學生的思維積極的參與問題。兒童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探索的慾望,他們常常把自己當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例如在執教《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教師設計了讓學習數方格、剪拼等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全過程,去主動探求知識。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發現數學知識,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樂趣,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效果。
二、建構有效的自主學習課堂
1、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 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起源於新穎的問題、情境或材料。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聽故事的。在教學《分數基本性質》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述唐僧分餅的故事:「三個同樣大小的餅,每人只能吃一塊餅的3/4或6/8或9/12,貪吃的豬八戒,爭著說我要吃9/12,孫悟空說,我吃6/8,沙僧就只好拿3/4的了。同學們,你們說,豬八戒、孫悟空、沙僧三個誰吃到的餅最多?」引導學生思考,爭議3/4、6/8、9/12這三個分數哪個最大?因此,在課堂學習中,教師為學生營造模擬性的探究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一些相對復雜而靈活的挑戰性問題來學習。
2、靈活採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以自願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形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3、熱情地參與學生的探究。教師的參與是對學生莫大的支持與鼓勵,教師的熱情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和探究熱情,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4、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做的首先是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的交流與互動。其次,教師還應鼓勵學習小組與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交流提供條件。此外,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獲。
三、鼓勵互助,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地被引入課堂。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學會相互幫助。
1、增強合作意識。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應該合理地安排課堂容量,做到教學內容少而精。課堂上,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創設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進行充分的思考與交流,而且應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考慮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以便在教學中隨時調整教學活動,使教案成為動態開放的學案。
2、培養合作技能。要有效實施合作學習,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逐漸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技能,即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學會分工、注意傾聽、合理對別人提建議、有禮貌地表示不贊同、對別人相反意見的應答以度說服他人等合作與交流的技能。
3、有效合作。要有效合作教師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 分工明確。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承擔任務,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② 建立機制。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小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從而使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③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參與學習活動,並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形式,保證合作為提高課堂效率服務。
四、運用激勵的課堂評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激勵性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
1、巧用激勵。數學課堂上,教師應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揚性、鼓勵性和幽默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你真行!」、「這個見解很獨特」、「你的作業全做對了,如果寫得再工整些就更好了」……這些尊重、期盼的語言,不僅是對學生情感的激發,更營造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對學習的興趣也就更濃,求知慾也就更旺了。
2、欣賞學生。要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次進步,以滿足學生的成功體驗,要讓他們在評價中得到鼓舞,樹立自信心,從而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會使每個孩子在老師的信任下興趣盎然,充滿學習慾望。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精心設計活動化教學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活動,並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動中正確指導,適時點撥,同時運用激勵性評價,以滿足學生學習成功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Ⅱ 小學農村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論文的文獻綜述的概念界定怎麼寫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志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Ⅲ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論文

素質教育要求數學教學更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重視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首先最主要的問題是搞清傳統的「應試教育」與現代的素質教育的區別:前者是選拔教育,也是「淘汰教育」;後者注重全面發展,強調學生主動學習。那麼如何實現這一目的,我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突出加強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力求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地體現,打破了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習好的學生是「配角」,更多的學生充其量是陪襯的「演員」,甚至是觀眾或聽眾的弊端,使更多的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能給全體學生上台「表演」的機會,集中精力,均有收獲。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實現這一教學原則呢?現結合自己的課改實驗談點淺見。 一、 創造條件 激發興趣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上講台講題不失為一種好的教法。學生在講題過程中,教師認真聽講,及時有效地提出意見。例如:我在教學「正方體的認識」一節課時,在講完「長方體的認識」後,布置的作業是預習「正方體的認識」並為下一節講課做好准備(包括學具)。這節課開始,同學們爭著講題。我先叫了一位中等生,這位學生手裡拿著自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走上講台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正方體是由6個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6個面」。接著引導學生向他提出不懂的問題。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強,他們都積極思考,都想問一個問題難住他,後來有幾位學生問了幾個問題,他都一一做了解答,而且講解的很清楚;最後,我讓沒有機會上講台的學生在他們小組進行講解。這節課大家學習氣氛特別濃,一堂課自始至終學生都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各有所獲。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由易到難 循序漸進 在講好題的訓練中判斷題是最有效的訓練題型之一。讓學生講,要求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判斷題的訓練來達到此目的。例如:讓學生判斷「2是最小的自然數」,學生會說:「錯,0是最小的自然數,2不是。」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這樣說:「因為最小的自然數是0不是2,所以2是最小的自然數是錯誤的」。或者說:「雖然2是自然數,但是最小的自然數是0而不是2,因此2是最小的自然數是錯誤的」。這樣在講題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的穿插了關聯詞語的訓練,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能力。 另外,要做好 「三習」結合,也就是課前預習(感知)→課堂練習(理解、講題)→課後復習(拓展、編題)。首先在上課之前,先要求學生預習,通過預習學生會對所要講的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哪些內容理解了,哪些沒有理解,形成質疑。這樣教師在上課時,學生就會全身貫注地去聽自己沒有理解的內容,也為上課學生提問做了鋪墊。在課堂練習中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講題並接受老師輔導,使其對所學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在課後復習與作業當中,更要為部分好的學生設置編題的機會,通過編題使他們對所學知識加以拓展,學以致用。三、面向全體 分類要求 課堂教學目標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在課堂練習當中,要加大訓練的份量。大體講,練習題一般分為基礎練習題,如教材後的「做一做」,可讓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去講和做;變式練習題,如教材中的練習題,讓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去講和做;綜合練習題,如教材中帶星號的練習題,讓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去講和做。這樣,全體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以上是自己在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課堂教改的點滴嘗試,還需不斷探索和完善。但是,我想有一個基本點要確定,這就是教師要真正地做到精講和精練。我相信,它將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Ⅳ 小學數學論文或案例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現代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小學數學教學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談幾點看法。 一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 思維具有很廣泛的內容。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思維能力呢?《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條規定是很正確的。下面試從兩方面進行一些分析。首先從數學的特點看。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的體系,這些判斷是用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數學語句來表達的。並且藉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一些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組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再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里所說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指形式邏輯思維。因此可以說,在小學特別是中、高年級,正是發展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大綱》中的規定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和足夠的重視。一個時期內,大家談創造思維很多,而談邏輯思維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義上說,邏輯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礎,創造思維往往是邏輯思維的簡縮。就多數學生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很難發展創造思維。因此如何貫徹《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值得重視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大綱》中強調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表明以它為主,並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正在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是形象思維並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學高年級,有些數學內容如質數、合數等概念的教學,通過實際操作或教具演示,學生更易於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會繼續得到發展。又例如,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雖然不能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但是在教學與舊知識有密切聯系的新知識時,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習題時,如果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可以對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起到促進作用。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加以重視。至於辯證思維,從思維科學的理論上說,它屬於抽象邏輯思維的高級階段;從個體的思維發展過程來說,它遲於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據初步研究,小學生在10歲左右開始萌發辨證思維。因此在小學不宜過早地把發展辯證思維作為一項教學目的,但是可以結合某些數學內容的教學滲透一些辯證觀點的因素,為發展辯證思維積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冊出現,可以使學生初步地直觀地知道第二個加數變化了,得數也隨著變化了。到中年級課本中還出現一些表格,讓學生說一說被乘數(或被除數)變化,積(或商)是怎樣跟著變化的。這就為以後認識事物是相互聯系、變化的思想積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並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怎樣體現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一)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例如,為了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是否清楚,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斷對錯或選擇正確答案的練習題。舉個具體例子:「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如要作出正確判斷,學生就要分析偶數裡面有沒有質數。而要弄清這一點,要明確什麼叫做偶數,什麼叫做質數,然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定義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數裡面有沒有一個數,它的約數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數又是質數,這樣就可以斷定上面.

Ⅳ 小學數學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論文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論文提綱我發給你 原創。

Ⅵ 如何體現數學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的論文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1.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質為宗旨,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它強調充分發揮弘揚人的主體性,強調教育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實踐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是發展的主人。而眾多研究已逐漸表明: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得到充分發揮則是素質教育的基本標志,其核心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就是說,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得到體現,課堂中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2.課程改革的要求
改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正確發揮教師的作用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提倡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
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廣大相對落後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表現得更加明顯。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常常受到教師「主導性」的排斥、羈押而被架空,學生只是「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習慣於被動地學習,惰性強,主動性差,學習興趣低下。嚴重阻礙著學習自主、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創新精神受到抑制,實踐能力無法鍛煉,從而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農村小學生 指在農村小學就讀的、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小學年段的學生。這些學生年齡小,並且由於地域的文化、家長文化水平、教育條件的局限,呈現膽怯、見識少、能力弱、陌生感強等特點。
自主學習 顧名思義,它是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自主學習是指較少依賴於他人的自己獨立的學習,它的實質在於內在的或自我驅動的自主選擇學習,自主參與學習,通常表現為「我要學」、「我願學」、「我樂學」。是一種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自身能動的、富有創造性的學習,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
三、研究對象、意義、目標
研究對象 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
研究意義
1.通過課題的實踐研究可以改變當前農村學生數學知識面窄、創造性數學思維能力差、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弱等狀況。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和課程改革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目標。
(1) 能激活、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心態的形成。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於學生的內部動機,只有學生把自己置於學習主人的地位,學習才會成為自覺自願的事,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
(2)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自主探究,可以對課題的學習達到更自覺、更深刻、更持續的掌握,可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思維發展,尤其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通過自主、獨立的思維活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敏捷性、靈活性和邏輯性獲得發展的機會,在實踐中逐步提高。
(3)能讓學生潛在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人有不同的天賦,個性特長的發展需要充分的條件,尤其在高度組織化的學校中如何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顯得尤為重要。
2.通過研究,我們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農村小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理論上形成較為完備的論證,在實踐上貫穿於數學課堂教學,以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為突破口,並形成自己的特色,各研究教師之間加強溝通,形成一個研究的強大整體。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研究目標 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也是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和創新教育的需要.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就是通過對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要素分析;探討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及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樹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還學生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真正領會數學的真諦,提高數學素質,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四、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2.人本主義教學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自身的情感和需要,在其影響下的現代教育主張學習者應具有對自己學習活動的支配權和控制權,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3.有效教學理論 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上。「學習中心論」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它強調: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發展。
五、研究原則
1.課堂中心性原則:以課堂為立足點和歸宿,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逐步優化,推動課題研究的全方位開展。
2.主體性原則: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把主體轉向學生,把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而不只是當作認知體來研究,研究中教師要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思想,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而落腳點最終是在學生身上,課堂教學的效果主要看學生如何學習,掌握如何。
3.引導性原則:相對於中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說,由於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限制,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相對性,更多的是在教師指導、引導下的自主學習。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構建與學生自主學習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和適當的評價激勵體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六、研究內容 、方法、步驟及課題組人員分工
研究內容 1.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要素分析;
2.教學中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3.構建與學生自主學習相適應的數學教學模式初探;
4.適應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體系的研究。
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通過教學研究,檢測就本課題研究所運用的對策與措施的效果,進一步加強或及時調整研究的方式、內容。
2.研究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形式,了解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現狀並針對他們自主性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尋求相應的對策,採取有效的措施。
3.文獻研究法 通過對建構主義理論、現代信息傳播理論和自主學習等相關教學理論的學習,了解現代教育的基本觀念和自主學習能力和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為本課題的研究打下理論基礎。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研究課題前期論證(2011年3月——2011年6月)
(1)組成課題實驗組;
(2)課題組成員學習培訓;
(3)構建課題目標,確立研究內容,進行理論學習,完成課題申報書
(4)制訂實施方案。
2.研究階段(2011年7月——2012年12月)
(1)進行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分析;
(2)圍繞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定期進行研討、課堂觀摩等活動;
(3)撰寫教學案例、優秀教學設計和論文;
(4)積累研究資料
3.總結階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1)完成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分析報告;
(2)構建農村小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及相應的評價體系;
(3)撰寫有關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案例、論文;
(3)整理相關資料,撰寫結題報告,成果送審。
課題組人員分工
王安柏(中學高級教師、頭灶鎮小學副校長) 課題組組長、指導管理課題工作;調動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參與課題研究,課題的後續推廣工作等;
丁銀輝:主持課題研究工作,具體負責課題的前期論證,填寫課題申報、評審書,課題實施方案,構建農村小學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及相應的評價體系理論提煉;統籌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
王志華、王書榮:進行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構成要素的調查分析並完成調查報告;
崔維維、顏燕 :組織籌劃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構建農村小學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
丁小東:收集、整理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案例、論文;
許林:會議和文獻學習記錄整理;各項文字、圖片、影視資料的收集整理,課題研究執行情況大事記。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會議和文獻學習記錄;
2.課題研究執行情況大事記;
3.典型的案例分析和與課題研究有關的論文;
4. 課題實施方案和總結;
5.各類與課題研究有關的獲獎證書。
八、課題承擔者科研水平與能力及科研保障條件
1.課題組長系學校副校長,具有中學高級職稱,先後擔任過教研組長、教導主任、村小校長、鎮小學副校長,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具有豐富教學管理經驗和教學研究水平的學校中堅力量。先後在省級發表文章數篇,獨立主持過東台市級課題。
2.課題主持人系東台市小學數學教學能手,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學校教科室負責人,數次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在省級以上發表數學教學論文數十篇,曾參與過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課題實驗經驗和教育理論基礎。
3.參與研究的教師都是學校業務骨幹,其中多數老師有課題研究的經歷,且都在市級以上發表過數學教學方面的教研文章;崔維維、顏燕老師具有理學學士學位,剛參加工作兩年,就獲得了學校課堂教學一等獎,是學校教學新秀。課題組是一個朝氣蓬勃,想做事,肯學習,愛鑽研,有奉獻精神的團體。
4.學校是省級實驗小學,現代化教學設備齊全,文獻資料比較豐富,可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活動經費,這些都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5.組織保證
(1)在課務分工,外出學習、培訓等方面向課題組成員傾斜;
(2)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學習交流,學校主要領導定期聽取課題進展情況的回報,及時處理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每學年圍繞課題研究組織一次公開教學活動;
(4)學校願意承擔因課題研究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切費用,如:外出學習、參觀交流、培訓等。

Ⅶ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論文

有的,需要嗎?

Ⅷ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選擇有效提問論文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宋代教育學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這話是很有道理的.「須教有疑」,提問就是通過巧妙的激疑設問,使學生心中產生疑惑,引起積極的思考;而思考,是學習深入的源頭,啟迪知識的鑰匙,溝通智慧之路的橋梁.在動態生成型的課堂中,我們要不斷優化課堂提問的方法、過程、內容、途徑、角度,通過科學的課堂提問,多角度、多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加強教與學的和諧互動,充分發揮提問的有效價值,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真正激發學生的思維.所謂「有效」,就是:「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提問要明確、清晰.教師要把問題交代清楚,必要時將一些問題口語化,讓學生聽清楚教師在問什麼.設計提問時要充分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優化課堂提問首先教師要從教材中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熱點構成提問序列,力求提問過程新穎別致,使學生喜聞樂答.2.提問要適時.提問該作鋪墊時就鋪墊,該作歸納時歸納,要把握最佳時機提問,使之能化解難點、深化認識,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提出相應的問題.3.提問不宜太多.一堂課如果有太多的問題,讓學生長時間地處在思考中,學生就會厭倦、懈怠、生成的質量就會明顯下降.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出發點和針對性,問題精要恰當,避免繁雜瑣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不僅本身要經得起推敲,同時還得強調組合的最優化,就是問題與問題之間有聯系、有層次,力爭使教師設計的每一個問題組成一個有機的嚴密的整體.讓學生解答這些問題時,既理解和掌握知識,又得到嚴格的思維訓練.4.提問涉及面要廣.有些教師的課堂提問往往面向優等學生,很少叫中等生,後進的學生更加收到冷落.這樣做教師比較省力,提問也一帆風順,但是這與因材施教相違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難易適度的問題,對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對中等生可逐步「升級」,對後進生可適當「降級」,從而使全體學生都可獲取知識營養,滿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答問.5.要學會傾聽.喜歡打斷學生的老師回答的教師,表面上似乎時時在關注學生,提問學生,但教師並沒有「領會」學生,沒有領會是因為沒有很好傾聽.教師往往並不願意追究:學生為什麼會這么回答?是否應該從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回答出發,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結論?教師應該學會有效傾聽,在這種傾聽的環境中,學生的回答應該成為教師進一步追問、引導的起點和階梯,開發並轉化學生的觀點,引發更復雜的回答.這樣既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回應轉化為教學的資源,學生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而不是簡單的接受者.6.要學會有效評價.有效提問總是和有效評價緊密相連的.有效提問離不開有效評價,不要使用「好極了」或者「你真棒」等等這種程序化的、毫無意義的評價,真正有效的評價應該是真實而真誠的,做老師的應該盡力澄清、綜合處理、擴展、修改、提升或評價學生的回答.總之,在實踐中,教師要聯系實際,優化提問內容,把握提問時機,講究提問技巧,不斷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Ⅸ 有關「小學數學課堂案例教學」的專科類畢業論文可以怎麼寫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研究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民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論文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