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不持之以恆,英語就學不會,這是因為英語是一門十分注重積累的學科。如果能接受這個觀點,那你就要持之以恆,否則學習無效………………我是一個高考的過來人。首先我想請閣下明白一個道理:英語很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一開始便接受自己是一個英語差生的「事實」!!!!!雖然我高考已經好多年了,而且今年即將大學畢業,踏入社會。但英語一直沒有丟,英語一直是我的排頭兵!我對英語的自信還有,我覺得學好英語不難,重要的是你要有恆心,急躁冒進,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都是不行的。在這里我就毛遂自薦一下我的學習方法吧: 首先先你要端正心態,不要急躁,不管別人考多少分,你做你自己的事,這樣才能靜下心來學習。要成為英語高手就必須比別人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你應該明白一個事實,英語是單詞和語法的綜合,所以單詞和語法都要拿下。 其次,對於單詞,有如下幾種方法,第一個,是加強記憶的頻度,也就是說,早上記了幾個,隔幾個小時又看一次,總之一天之內,記憶的間隔不要太長,否則你辛苦積累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淡化,第二個,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編順口溜,比如good morning 是狗摸你…(見笑了)…,第三個,最重要的是,記單詞的時候,不要忘了閱讀,一邊記單詞,一邊看文章,這樣可以把孤立的單詞串聯起來,記憶的效果會加倍,第四個。我建議你記單詞要分門別類記憶,要形成一個意群,比如,重要性用magnitude magnificence ,表示非常,大大地有exceedingly,tremendously,extremely……這樣做在你寫作時,是十分有好處的,寫作時不要盡寫一些低級詞彙,你要寫高級詞彙,比如重要性寫magnitude,許多寫a multitude of 或者handsome。再次,是語法。學習語法,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主謂賓定狀補,什麼是系動詞,什麼是直接賓語,間接賓語,這些是學習語法的基礎,語法是房子,主謂賓定狀補等是沙石磚瓦 此外,對於完形填空以及閱讀理解,那就只能靠平時的練習了,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時時總結,縱深對比,千萬不要陷入題海戰術只做題,不總結的誤區當中。在做題的過程中,你把各種體型都總結了一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你還提升了自己的閱讀速度,一舉兩得,所以做題是很重要的!其實,完形填空無非就是單項選擇加語境分析,也就是說,做完形填空你的語法要好,而且你要積累比較多的固定搭配,短語,特殊用法等,完形填空的語法還是很重要的!對於閱讀,我個人感覺是,純粹是個人經驗積累多少的問題,只有保證一定的練習量,你才能用質的提高!最後,我建議你,平時讀報,或者做題的時候,發現有好的句子好的詞彙,你要抄下來,長期下來,你的作文會有提高的,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提高過程可能很緩慢,但是最後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25分的作文我都能保證在21-23這個級別,靠的就是對語法的熟練掌握和積累了許多較高級的詞彙,句型,句子。我個人的理解是,在你的語法達到基本不會出錯的程度上,作文便應該以詞彙取勝,因為在這個層次上,大家的語法都差不多,沒什麼變化,唯一有變化的就是你的詞彙!給你打個比方吧,很多想到「許多」就用many,但是你別忘了many a ;handsome;massive,innumerable;很多人想到「專家」就寫expert,但很少人會想到specialist,很多人在想到「擅長」這詞,就寫be good at ,卻不知還有更高級的表達法:be expert at 或者excel in ……高手和庸才,就體現在這些細微的差別。
❷ 小學英語教學策略讀寫課的環節有哪些
讀寫課教學目標錯位
有的老師過分重視教學內容中新授的詞和句型,常常通過多種途徑導入,再化大量的時間在跟讀、朗讀、操練和拓展相關詞彙和句型上,等學生完全掌握透了再呈現語篇,學習、練習並拓展運用,結果能花在語篇上的時間不夠多,有把讀寫課上成對話課甚至詞彙課之嫌。
2.讀、寫教學比重失調
讀寫課的教學中,教師教讀和寫的力度和時間沒有根據教學內容有所側重。對於新體裁或連讀、略讀等朗讀異化現象比較多的課文,教師的教學可偏重於讀,對於書寫內容較多、較復雜的課教師花在寫的時間上可以多一些。兩者旗鼓相當的盡量要統籌安排相應的活動,訓練學生讀和寫等綜合能力。
3.活動設計針對性不強
活動除了要有趣味性、梯度性,最主要的還應該具備明確的語言和能力目標,讀寫課中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主要應該能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但有些教師在讀寫課中過分追求形式的多樣性,為了形式而活動,忽視了讀寫課的教學實效,以致讓讀寫課成了單獨的表演課或閱讀訓練課,學生的朗讀、閱讀能力和單詞拼讀、書寫水平都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培養。
二、「Top-Down」教學模式下有效開展小學英語讀寫課的探究
「Top-Down」教學模式是相對於Richard,Celce & Olshtain提出的「Bottom-Up Processing的教學模式,就是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和初步理解學習材料,然後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和水平,將學習材料中的語言知識點提取出來,之後再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整體的學習材料。
(一)明確「Top-Down」教學模式下讀寫課教學的主要任務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盡管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但不同的課型中教師對學生各種技能的培養也應該有所側重,小學英語讀寫課中「讀」包含了朗讀和閱讀,「寫」包含了拼寫與寫作,所以教師應該在讀寫課中著重培養學生這四方面的能力,並結合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形成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
1.培養學生語篇意識,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Halliday&Hasan把語篇定義為和文化背景相聯系的語義單位,是語言的使用單位,他們認為語篇是由句子實現的而不是由句子構成的。所以,教師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才能保證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不把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對單個詞語、句子的理解上,而是從文章整體的角度出發,以語篇為基礎單位,立足於篇章全局,對文章的內容和語句進行分析理解和概括,才能真正為後繼的閱讀學習奠基。
❸ 小學英語課堂如何開展閱讀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英語教學正由傳統的知識型方法迅速地向語言交際運用型教學方法過渡。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隨時都能看到:用英語說,用英語講,用英語唱,用英語演的場面,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對英語非常地感興趣。交際是教學的最終目標,然而我們在發展語言交際時,往往忽視了其實用性和有效性,忽視了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在小學階段開設有效的英語閱讀課,對於開發語言的實用性與有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在閱讀訓練中,它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具有正確的閱讀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一、有效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師生互動型策略 這種策略有助於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系融洽。它的特點是:教師導入,學生感知→學生精讀,教師講解→鞏固操練,內化語言。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式: A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並產生要閱讀的興趣。 B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片語的含義與用法。還可以設計一些Yes\Noquestion或簡單的Choice。這一步要求學生反復閱讀,仔細體會。 2、主動參與型策略 它的基點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特點是:自讀理解→交流討論→小結鞏固。這種教學策略比較適合於中高年級,一般選擇的閱讀材料語言難度不大,接近教材內容,並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者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 首先,充分利用選材上的優勢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並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激發每個人的學習熱情,這是培養他們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還應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趣味性,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還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地引導學生開發其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想像等能力。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閱讀教學是為完成這一從「知識向能力過渡」進行轉化的實戰。從宏觀上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從戰略上看,閱讀教學要緊扣整體,化零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細。從實質上看,讀得懂,然後才說(輸出)得出。 3、自主開放型策略 也稱彈性閱讀,以課外讀物為本,進行閱讀教學,適用於課外教學。 新課程標准指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在畢業時要達到二級目標要求——即除了能認讀、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單詞、短語和對話、短文外,還應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正確朗讀故事或短文,並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要達到這一目標和要求,僅靠教材所提供的語片和材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課外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既是對教材的有效補充,又是對教材學習的一種檢測和提升,也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直接的方式。另外,課外閱讀能讓學生擴大視野,獲取知識,不斷鞏固和提高已學過的語言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同時,舊知識在新的語境中不斷復現,新語言現象的頻頻出現,通過反復的閱讀和合理的引導與幫助,能讓學生起到觸類旁通,拓展視野,深化知識的作用。 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檢測和反饋:一是騰出課堂教學的1/3時間用以自讀,教師提供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材料自由地閱讀;二是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閱讀的內容應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興趣愛好;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開展手抄報比賽,開展講故事、作講演、演短劇等活動,背誦和改編rhyme,chant等和唱一些英語歌曲以及鼓勵學生互相交換英語課外書和視聽材料等。這些課外閱讀活動會讓學生仔細自主地鑽研手頭閱讀材料,不僅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且還擴大了學生的詞彙量,提高了學生的活動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三種閱讀教學策略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和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生靈活地、綜合地使用,才能充分地發揮出其最佳效果。 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建構閱讀教學的模式。 1、內容文字難度不大的文章,以「聽→說」為主線,並以「分→總」的方式進行教學。 2、內容難度較高的文章,以「聽/讀→說」為主線,即「總→分」的方式進行教學。 3、「總→分→總」教學模式,即「讀→說→寫」。其基本框架結構如下:passage→generalidea→words/phrases/patterns→passage→specificidea→output 三、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將信息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已受到越來越廣泛地接受和採納。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的優勢,以計算機為工具,以網路為資源,以活動為載體,以語言交際為主線,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對於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閱讀內容呈現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愛學,激發求知慾望。 閱讀教學碰到的最大問題便是學生手頭沒有那麼多圖文並茂,程度適中的閱讀材料。 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還需注意的問題 1、要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傳統的看法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 2、滲透異國文化,拓展閱讀空間。 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的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於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在Myholiday的教學中我也積極地滲透西方節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Day,Valentine』sDay等等,這樣,讓學生在主動,有興趣的條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課外閱讀的空間。 3、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
❹ 如何有效的做好小學英語的課堂評價
小學英語如何進行有效地課堂評價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一,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如何實施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激發學生對評價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了,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同理,如果學生對評價感興趣,那麼,評價以及使用了評價的英語學習,會成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禮物。如在教學水果單詞 peach, pear, orange, watermelon,以及所涉及的兩個句型「I like ….」 和」Do you like ….」時,我精心地設計了教學評價方案,製作了peach, pear,orange 和watermelon 這四種圖片。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組選擇一種圖片。凡是答對了問題的學生就可以為本組獲得一張圖片,貼在黑板上。這個評價活動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們循規蹈矩,回答出問題就拿一張圖片,貼到黑板上。教學到操練「I like….」句型這一個環節時,出現了一個高潮。楊寶天說了句「I like pears.」 我出其不意的從講桌里拿出一個梨送給他。他高興極了,在同學羨慕的眼光中回到座位上。同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學生們爭先恐後舉手,要求發言。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評價手段,一為圖片,一為實物。很顯然,學生對於能夠吃的實物感興趣多了,有強烈的想得到它的慾望。對評價有了興趣,學生對課堂活動就有了狂熱的參與度。當然,每堂課都使用實物作為評價是不太現實的。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對其他的評價手段也感興趣呢?我認為,讓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緊密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是最為有效的方法。
二、使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
所謂常規,是指沿襲下來經常實施的規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就是要讓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成為一種規矩,一種制度,堅持不懈的執行下來,其評價的結果不斷積累,成為終結性評價的資料來源與依據。
要使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規化,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1)立好評價的項目。在一堂英語課中,需要評價的項目很多,有學習效果方面的,如聽、說、讀、寫;有學習態度方面的,如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等;有學習策略方面的,如怎樣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項目如果不一一列出告訴學生,他們在評價時就不會知道該從那些方面下手。
(2)給出評價的標准。在列出項目後,要給每一項分成A、B、C三等,分別給出三種不同的獎勵標志,如,教師教學用書後附有的大棕熊和小松鼠貼紙。記錄下評價結果,到期末根據貼紙數目的多少,給學生定等級,打評語。
(3)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要使評價常規化,學生必須掌握評價的方法。在第二點中,老師已經給出評價的項目與標准,然後讓學生對照標准,進行評價的訓練。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常規訓練,養成良好的評價習慣。有聽的習慣:聽別人的發言,為發表評價奠定基礎;聽別人給出的評價,接受他人反饋的意見。說評價的習慣:注意發言禮貌,說話委婉,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進行長期的訓練
❺ 如何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減負增效
摘要:減負增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工程。進入二十一世紀,舉國上下大興素質教育的時候,這一古老而又新穎的話題,又重新回到教育的前台。筆者就這一話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減負增效;小學英語
減負增效是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基礎教育的焦點話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中心話題。所謂減負增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減輕負擔提高效率。對於小學基礎教育來說,就是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英語是新世紀小學基礎教育的一門新學科。在追求學習分數的背景情況下,在素質教育風風火火的大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能否很好的做到減負增效,跟上其他學科的步伐是檢驗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英語教學減負增效既要留意學業量的減少,又不可忽略質的提高。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鍛煉堅強的意志品格,克服學習的困難,使其輕輕鬆鬆地掌握英語。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減負增效。
一、培養興趣,建立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了興趣,那麼他才願意去學。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愛好,而使學生對一門學科產生愛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學生感到它值得學習。」掌握英語是二十一世紀的必要技能,讓學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價值。當三年級剛開始接觸英語時,我就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愛好是學習的內在動力,誘發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提倡的重要內容。教學初期,我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時刻注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自信。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我還利用一些圖片、多媒體課件、實物等一些資源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我在教學3A Unit 2 顏色單詞時,我把枯燥、難懂的單詞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卡片放在教室的各個地方,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隨時接觸這些單詞,能夠一目瞭然的看到這些單詞,學生自然也就會說了。不用在課堂上一遍一遍的重復的讀,減少學生對於學習的厭煩感。學生有興趣學、有信心學。當然學生對英語學科有興趣,教師的形象,語言魅力,學識基礎,授課藝術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不可否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源於教師的個人魅力,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與師德修養。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動力、愛好,主動地學,學習就不會有負擔。反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授之以漁,培養能力。
減負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擺脫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自由完善、自我發展,培養創造力,增強實踐。就必須使學科教育增效,也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傳授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由原先的題海戰術變為精講精練,通過典型的題目來總結方法、策略。在5A Unit 6 的教學時,這一單元主要學習的是現在進行時態。開始我並沒有急於給學生講這種時態的基本格式。首先我通過一些典型的例句讓學生觀察這些句型的特點,然後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最後和學生一起得出這種時態的格式。學生在運用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當然是事半功倍。所以當我傳授給學生學習方法、策略時,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了,學習的效果顯著提高了。
三、因材施教,豐富活動。
運用多種課堂教學形式,增強學習愛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應該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年齡、生理、身心發展、智力因素不同等一些特點,組織一些形式不同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要求也應因人而異。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勝利完成。利用課余時間課外的學科活動也應組織起來,充實與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開闊視野,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集體的凝聚力、同學間的互助與競爭。課外活動的開展也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身心發展規律組織進行。我在三年級舉行了書寫單詞、字母,單詞拼寫等比賽;在四年級舉行了英語歌謠、英語韻律詩朗誦等比賽;在五年級舉行了英語講故事,英語手抄報等比賽;在六年級舉行了英語課本劇,英語社會調查等比賽。另外,還綜合性的開展了英語國家風俗習慣、歷史文化、人情地貌等系列講座。定期開展了班級英語節。活動的開展和舉行對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能力的提高,身心的發展和特長的發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一系列活動中也無形的學到了很多知識,減輕了課堂上教學的負擔。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減負增效是教育過程中一項艱巨而光榮的工程。是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能否切實的做好減負增效是關繫到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關繫到每一戶家庭的和睦;關繫到每一所學校的質量;關繫到每一個地區的和諧;關繫到社會的發展的大事。它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精誠合作,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輕松、健康、活潑、自由的發展,為自己和社會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❻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促進學生樂學
I like meat(改變相應的人稱代詞he或she) B. Does she like you? Does she like you? No, she doesn』t No, she doesn』t she doesn』t like you she doesn』t like you she likes me
另外,現行仁愛英語教材中的Class activities環節設置了很多節奏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給學生以啟迪的chant,也深受學生的喜愛,課堂中穿插誦讀這些chant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重難點自編chant讓學生誦讀,使一些枯燥無味的語言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教學仁愛版教材七(下)Unit 7 Can you dance?這一話題時,可以編這樣一個chant: Can you sing? Yes, I can.
Can you perform ballet? No, I can』t. Can you dace? Yes, I can. I can dance the disco.
讓學生邊讀邊打節奏,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了本課的重點句型及短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chant的內容與本課重點學習內容一致,為接下去的教學活動開展做好了鋪墊。
2.游戲情境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論述過游戲應在課程中佔有明確的地位,以便使少年兒童獲得正常有效的學習。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在參加小學英語教研活動中聽的幾節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映象,例如實驗小學的陳園老師在教方位詞:up, down, left, right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Pin a nose on a face(貼鼻子)。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張缺鼻子的臉,再請一個學生走到黑板前,用布蒙上他的眼睛,讓他把鼻子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台下的同學可以用這四個詞提示他怎麼做。 「up, up…Down, Down…」隨著鼻子位置的變化,學生們調整著指令,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鼻子的正確位置。這樣學生既掌握了up, down, right, left這四個詞,又運用了這些詞彙進行交際。又如城關小學的林瑩老師在課堂上用「Polly acts」這一游戲復習動詞短語,讓一名學生到講台前,給他戴上Polly的頭飾,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紙片取出,讓Polly抽簽,表演紙片上指定的動作。例如Polly抽到:Stand on the chair /near the window. Read the book. Listen to music.等動作時,同桌或全班分成兩大組,進行問答練習: A:Where is Polly ?
B:He is on the chair./near the window. A:What is Polly doing ?
B:He is reading a book./listening to music.
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表現非常活躍,紛紛舉手要求玩這個游戲,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通過游戲活動既學習了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會話表演能力。小學英語課堂的這些
精彩的課堂游戲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個很好的啟發。我們在教授過去進行時這一內容時也可以設計類似的游戲:准備10個卡片,每張卡片上寫上「I was doing sth.」即每個卡片上有一個動作,比如打掃教室,騎自行車,做飯等等。讓一個學生在前面來抽簽然後做動作(不能出聲),其他學生猜測,並且要問「Were you doing …?」如果正確,則做動作者要回答:「yes, I was doing …」; 如果錯誤,則回答:「no, I was not doing …」回答正確的學生有加分以及進行下一個動作表演的獎勵。通過此游戲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們更熟練的運用過去進行時,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興趣,讓課堂氣氛在學生們有趣、逼真的動作表演中達到高潮。
3.簡筆畫情境
簡筆畫具有直觀形象、風趣幽默等特點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簡筆畫應用廣泛,它適用於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如讓學生記憶單詞時畫一些簡筆畫,可讓學生看圖說詞,這比枯燥的背單詞的效果要好得多。讓學生練習對話時畫簡筆畫,如談論交通方式,教師可在黑板上分別畫出飛機,火車,自行車,輪船等,再畫上一些人物,把人物跟交通方式連起來,讓一學生指著問:How does he go to …? 另一學生回答He goes to … by bike.不同的人物交換交通方式反復練習。這樣形象生動,使對話教學變得簡單易行。簡單明了的圖畫,牢牢抓住了學生們的心,畫的過程中,學生們迫切地想知道畫地是什麼,又該提出怎樣的問題,該如何回答,這也就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學會了新知識。
4.圖片情境
新課程強調教材的開發性,要留有空間給老師去創造,給學生去創造。平時教師可以發動學生從網上下載圖片或收集剪下各種圖畫,分門別類裝起來,分為人物,建築,動物,植物,風景等。活動時將學生分成組,每組各從袋子中隨意抽出一張圖片。然後根據抽到的圖,小組討論,編成故事,每個小組選一個學生上台口述。仁愛版教材七上的Unit 1和Unit 2這兩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問候和介紹為中心,從了解姓名到談論來自哪裡、電話號碼到描述人的外貌等。我們的一位老師在復習這些內容時就做過這樣的嘗試:課前讓學生收集相關的圖片,上課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中的人物。學生選擇的人物有:姚明、成龍、奧巴馬、林妙可、楊威、菲爾普斯等。學生這樣描述奧巴馬:His father is from Africa. His mum is from America. He is black. He has wide mouth and white teeth. He is cool. He is great.說到姚明,男生們更是話語多多:He is a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s. He is very tall and strong and he has long arms. He has small eyes and a big nose. He plays basketball in the U.S.A. His number is 11. I like him very much.這些簡單的句子已經完全超越課本。雖然學生在表達上還會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強烈的表現慾望已經使他們充滿自信,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從而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5.表演情境
我們教師在教學對話的過程中常常採用全班朗讀、分組朗讀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來操練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讓學生在原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編一些新的內容進行表演,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筆者在參加七中開放周活動時所聽的一節有關指路問路的內容中學生就有令我也自嘆弗如的表現:在表演問路這一情境時,有的學生用課桌排成一條七拐
八彎的街道,並掛起各種招牌,如醫院、郵局、商店、公共汽車站等,派幾名「警察」在十字路口「值勤」,為來往行人指路。有的學生甚至把自己所在城鎮的街道地形圖繪出,進行表演,這樣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忘記"自己是在學語言,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言,真正做到了「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6.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
教學中常用的電教媒體有:幻燈、投影、錄音、錄象、計算機、語言實驗室等。這些電教媒體介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創設語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可以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變為語言交際的積極參與者。如仁愛版教材八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2 What sweet music! Section B主要介紹了音樂的分類,並介紹了一些樂器、樂隊、歌手等的情況。光靠教科書抽象的內容是無法說清classical music, pop music和folk music之間的不同,一位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從網上下載了宋祖英、騰格爾,周傑倫、Beatles以及貝多芬、莫扎特的圖片,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並配合播放他們的代表音樂,學生們看到自己喜愛的歌星,聽著自己熟悉的樂曲,教室里頓時一片欣喜。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英語表達,不知不覺地就把文章的線索理出來了,完成下面這張表格就水到渠成了:
Types of music Representative persons(代表人物)
Features(特點) Classical music Beethoven, Mozart serious
Pop music Jay, Jolin and Lin Junjie come and go quickly Folk music
Gou Lanying, Song Zuying and Tenger
simple but special
又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 「There be」句型時就利用幻燈、投影媒體輔助教學,伴隨著音樂和教師的講解,屏幕上呈現出一幅畫,有山有水,山旁有房子,水上有船,樹下有人,空中有鳥兒在飛翔。然後讓學生用 「There be」句型造句,引出be的單復數變化並顯示在屏幕上,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啟發、誘導和講解,揭示be的變化規律,通過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同時利用幻燈創設情境時,還可以運用增減和遮掩的辦法,逐次顯示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被遮蓋住的畫面產生感知的慾望,保持對放映內容的新鮮感。或利用活動式投影片來表現事物的運動變法過程,吸引學生在逼真的表象基礎上 ,進行積極思維和想像,進而進行表達。
二、利用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競爭,歷來被當作激發鬥志爭取成績的手段之一,在競爭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有很大提高」(章志光,1984)。在課堂上引進競爭機制,能激勵學生學習情緒,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可以把全班分成男女兩組或若干小組,每組隊員的知識結構、學習基礎、聽課習慣、能力水平一定要相差不大,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比賽題型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每堂課的重難點要進行反復操練比賽。例如在教學現在進行時態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環節: 看卡片搶答。准備約20張卡片,在上面寫上不同的動詞(每種規律都要涉及),把學生分成兩大組(紅蘋果組,綠蘋果組),每組各有10個蘋果,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說這個單詞的ing形式是什麼,最快最準的得分,每得一分就可以吃掉對方的一個蘋果,哪一組被吃掉的蘋果多就輸掉這個比賽。游戲完畢,一起總結規律,並在PPT上展示如下的總結表格,讓學生更加清楚明白。
❼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學
閱讀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英語學習手段。無論對於學生將來應試還是未來的生存發展,閱讀都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小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那麼,在新課標下,如何在小學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課教學呢?
一、有效預習——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應及時給學生提供有關課文內容的背景知識材料和預習練習,指導學生預習。背景知識材料有助學生理解課文,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預習練習能使學生明確預習目標,使預習有的放矢。課前預習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作好心理和知識上的准備。
二、有效參與——提供閱讀實踐活動的保障
課堂導讀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篇章結構、主題思想、細節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課文。這一程序由以下三個環節組成:
1.引入新課引入新課就是把課文的主題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提供的語言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對於不同課文,教師應採用不同形式導入新課,常見導入新課形式有:提問、講故事、設置懸念、介紹背景、觀看影片、唱歌等。
2.作出預測,預測就是預先推測或測定。 預測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題目或圖片去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可能用到的詞彙,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所給的主要詞彙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句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輸出,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培養了自主學習、自主參與的能力。
3.設計任務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在主體參與方面解決問題,增加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英語閱讀教學形式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式」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式」。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式活動,就是讓學生作為閱讀實踐活動的主角,並使閱讀活動作為一種主動的、探索式的認知體驗。在「任務式」活動中,教師應多層次,多形式設計閱讀活動。
三、有效練習——拓展閱讀能力的空間
閱讀課後,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練習、鞏固和擴展在閱讀課中新學到的語言知識,還要發展其說和寫的能力。課後練習有多種多樣,要針對不同的閱讀課而設計練習形式有表演文、縮寫、改寫課文、復述故事等。在關注課後練習的同時,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能,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後閱讀,延伸課堂閱讀。閱讀後可以以手抄報或英語讀書筆記的形式展出。給學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語學習風采和獲得成功感的平台。
四、閱讀環境——營造閱讀活動的氛圍
閱讀環境是學生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閱讀的場所。
在此環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如文字材料、書籍、英漢雙解詞典,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教師按學生層次的不同因材施教,給予不同的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得到教師的幫助與支持,而且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協作和支持。閱讀應當被促進和支持而不應受到嚴格的控制與支配;閱讀環境則是一個支持和促進學習的場所。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活動意味著給學生更多的主動與自由,充分發揮學生使用工具和利用資源的自覺性、選擇性。
五、師生角色——有效閱讀的策略
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請學生做「老師」,解釋句子,分析文章結構和段落,綜合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分析、綜合教材,難度是比較大,教師有必要對其不足之處進行修正、補充和評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雖然學生未必能夠對課文中的句、段做出令人滿意的分析,但這一過程實踐和鍛煉了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積極交流,使原來由教師來解決的問題在討論中共同求解,主體意識得到進一步激發,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體現。學生在自導與互補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形成了學習的能力。
六、學生主體——多樣的閱讀模式
發揮學生主體性並不等於教師喪失了作用或者擔子輕鬆了,相反,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戰性。教師要創造一種積極的氣氛讓學生得以充分調動、充分發揮,這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擔負的協調作用所要求的。
❽ 怎麼打造小學英語有效課堂
一、提升自身素質,加強專業修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教給學生的除了知識之外,還有品德修養。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教師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提高自身素質,給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現在的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許多知識。想要把學生教好,就要求教師平時加強專業修養,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鑽研,充實自己。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轉變以往「傳授者」的角色,乍一看,在課堂上教師變得輕鬆了,可是仔細想來,這並沒有讓教師得到解放。相反的,這樣的課對教師的要求更加高了。在課前,教師要做大量的准備工作。以前的課全部交給教師來講,學生會規規矩矩地坐在下面;可是,現在的課堂都交給了學生,如果教師引導的不好,一個活動就會變得一團糟,相當於「放野馬」,那這樣的課就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基本的教學目標都不能完成。所以,教師要能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恰當的點撥。因此,教師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課堂的引導者。
二、學生自主預習,明確學習任務
新課標倡導實施「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要任務。課前讓學生自主預習,就可以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教授新的單詞之前,我都會讓學生們回去預習,跟著錄音反復讀,直到正確為止。在學習新的短文之前,我讓他們先自己看看,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根據他們的預習內容,我會設計好一份「預習檢測單」,上面有預習目標和檢測題,讓學生先了解一下自己的預習工作完成得怎麼樣。做好了預習工作,學生對自己哪裡已經會了,哪裡還有些欠缺,心裡就大致有數了。第二天課上,再在小組里進行討論,然後在班級中進行展示。學生能自己學會的都已經自主完成了,課堂重點就放在「解疑答惑」上,做到了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建立學習小組,促進共同進步
在班級中,不乏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如果每一個這樣的學生都等老師來教,是不太現實的。同時,班上也有一些學得比較好的學生,所以,可以利用這一優勢,讓學得好的幫幫暫時學得差的。根據學生的各項能力,我將他們分成了8個學習小組,每組選出了一個小組長,小組里的成員本著「平等、互助」的原則,大家共同進步。這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合作意識,讓他們具有團隊精神。
四、讓學生走上講台,做做小老師
在課上,我一改原來什麼都自己來的方法,請學生走上講台來講。比如,以前的英語課,都是我來領讀,現在,在小組競賽時,就能發現讀得好的,讓他們來領讀,學生們跟在後面也讀得很起勁兒。有人回答完了,請其他人來進行評價和補充。以前,我告訴他們一些課外知識,現在我每周給其中一個小組布置一個任務,比如「美國人如何過萬聖節」,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然後到講台前來講給其他同學聽。他們會通過小組內或小組間的合作,通過查詞典、上網、向會的人請教等多種方式來完成這些課外知識的補充。在做小老師的時候,台上的學生神采飛揚,講得頭頭是道,舉手投足就像一個真正的老師,有時候講的知識比我講得還細致,讓我自嘆不如;在台下聽的學生,坐得端端正正,聽得認認真真;有時,台上和台下進行互動,台下有人舉手提問,台上進行解答。在課上每個人都很投入,充滿了積極參與的熱情。
五、設計多種游戲,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愛動、愛玩。聯系這一特點,在每節課我會聯系這一課的學習內容,設計一些小游戲,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比如,在教授時間的表達方式時,我讓每個小組准備了一個鍾。看時間,然後把鍾撥正確,然後每個小組在請人來用英語說一說這個時間。在講口令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游戲叫做「simon says」,讓學生聽口令,做出相應的或者相反的動作,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哈哈大笑,有的動作還很誇張,但是很快就記住了這幾句口令;在復習單詞的時候,來一個「magic ears」,讓學生比一比誰是順風耳;這些都是英語中常用的游戲,在課上使用,順應了學生們的天性,他們也很喜歡。我想,只要用心設計,就能真正做到寓教於樂,事倍功半。
六、採取激勵制度,人人爭先進
在剛開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有的學生根本就不參與,有的是沒有預習,有的是別人在討論的時候,他就干坐在位置上,一言不發。以至於別人都會了,他還不會。於是,我就在班上展開競賽,採用給小組加分的制度,這個小組讀得好,就加3分;有人沒有讀出來,自然加分就少了。一個星期總結一次,優勝的小組會得到一張類似於獎狀之類的「喜報」。得到的小組自然歡天喜地,沒有得到的就會很著急,都來幫助那個不會讀的學生。長此以往,每個人回去都會認真地做好預習工作。在小組表演所編對話的時候,我要求學生不僅要把對話說出來,還要做到把神態、動作都演出來,然後再學出一個「最佳演員」。孩子們都很好勝,每次都會竭盡全力地表演好。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學生們在英語學習方面有了很大進步,看到這些,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的追求,也是新課改的要求。在今後,我會不斷努力,以期打造一個和諧、高效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