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課千年夢圓在今朝教案
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有夢嗎?老師指著黑板中的一個「夢」字問?
(1)你們一定有很多夢,你們知道我們中華民族圓了哪些夢嗎?(教師板書:圓)
(2)神州五號飛天,征服珠穆朗馬峰、申奧成功……
2.今天我們就來回顧我們的飛天之夢
(1)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學生讀課題:夢圓飛天)
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學生讀課題:夢圓飛天)
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學生讀課題:夢圓飛天)
【讓學生在教學開始就了解自我閱讀課文的習慣、方法。同時也從各個角度去感受朗讀給自己帶來的收獲與體驗。】
(2)這篇課題究竟是什麼意思嗎?老師相信大家讀了課文一定能夠明白的。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第一遍讀很重要,請大家好好地讀,爭取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學生讀
二、新授
1.指名讀生字詞
乳白色 執行 滑坡 控制 僑胞 邊緣
2.齊讀生字詞
3.我們再把這些生字寫正確。再看看這幾個生字,想寫哪個就寫哪幾個?先好好地觀察一下,不要急著動筆。
4.學生描紅
5.指名問貳為什麼要描「緣」這個字呢?(學生說)是的,老師和你有同感,和老師一起寫這個字。教師黑板范寫,學生書空。
(1)猜猜這個「緣」是什麼意思?
(2)「緣份」:是啊,今天老師和大家在一起學習,也真一種「緣份吶」!
(3)你想到了我們文章的一個詞語
【教師非常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這也是我們在小學階段的一個教育重點。特別是讓學生讀好書,寫好字的能力的培養在本課堂教學開始更為突出。】
6.請大家再拿起你的閱讀材料,把你覺得難讀的地方,再讀一遍。
(1)學生讀
(2)大家讀得很認真,請你把覺得難讀的部分讀一遍
(3)指名學生讀:(讀得真好,請他掌聲)
(4)再指名讀(你讀的時候,老師閉著眼睛在聽,真是太美了)
(5)再指名讀
【讀通語句是本次教學中教師緊抓的又一個重點。讀准字音,讀通語句是讀懂課文的基礎、前提。通過扎實的訓練,學生在朗讀上有了明顯的進步與到位。】
7.聽了這遍讀書之後,你們知道夢圓飛天的意思了嗎?
(1)指名說。中國人民做了幾千年飛天夢終於實現了。
(2)誰圓了誰的什麼夢?(學生說)
【此處教師還注意了讓學生說話的准確性。】
(3)文中有一句話准確地表明的題目的意思,請大家把他找出來。
學生說:中華民族……
電腦出示: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今朝終於成真了!(學生讀)注意最後一個標點,再讀一遍,(學生讀)
讀了這樣的一句話,有什麼感受?
學生說:我很驕傲,也自豪,我們應該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了。
【因為感動而激動,因為激動而感動。所以教師在這里讓學生從內心先行湧起自豪的情愫,為下文的學習作一個鋪墊。】
8.這篇課文就是寫楊利偉叔叔實現飛天夢想的,請大家好好讀讀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場面找出來,好好地讀讀。
(1)學生讀
(2)把你們的感受寫下來。(學生寫閱讀感受)
【有讀有悟,隨文記錄,這是讀書的一個習慣。】
9.師生交流
(1)學生說: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學生讀),我彷彿是看見神州五號被托入了太空。
學生2:我感到十分感動,我從發射的一剎那間,我覺得祖國十分強大……我覺得人們發射前十分緊張,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高興的。
你們想看看這幅場面嗎?
播放課件,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看到這樣的場面還想讀讀這段話嗎?(學生讀烈焰升騰……直指蒼穹。)
(2)學生2:我覺得從倒計時的地方可以感覺特別緊張。
你能把這種感覺給我們讀出來?(學生讀)
我彷彿回到了那天的發射現場,讓我們一起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吧。
學生齊讀(6—11小節)
【這里是學習語言文字的一個輪換交替:1、理解;2、直觀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3)還有沒有其他的場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3說:勝利的喜悅……這里短短的一段話,卻表現了大家的興奮和自豪。
(教師板書:緊張、激動、喜悅、自豪)
你們自豪嗎?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這段話。我讀第一句話;
學生讀下面的話。(自豪!)我們再來自豪一次,好嗎?(學生再讀這段)
(4)學生4:從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發射一定能成功。從楊利偉叔叔做好充分的准備。
學生補充相關的材料,你知道這么多,怎樣知道的?網路真是一個好東西。
(5)學生說;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我激動的。
10.值得慶幸的時,神州五號已經發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攝到的畫面了嗎?
(1)播放課件(讓老師來圓你們第二個夢)
(2)看了這樣一個畫面,想說什麼嗎?
(3)學生說: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的畫面,比楊利偉還激動。
學生說:從太空看地球十分美麗的,和圖片上不一樣。
學生說:「我認為這里的景色比圖片上的更加美麗,說不出的自豪和高興。」
學生說;在蔚藍的地球真好看。我相信我能夠和楊利偉叔叔一樣去探索地球的奧秘。
(4)說到這里,你們想對楊利偉叔叔說些什麼嗎?
學生說:「今天我能看見這么美麗的畫面,十分感謝楊利偉叔叔。」
讓我們一起感謝楊利偉叔叔
學生說:我們全國人民都應該感謝楊利偉叔叔。
教師點評
【這些又是一個內化的情結,是學生自豪感產生的又一個「點」。教師在可樣中反復使用了「直觀—理性」的理解方式,想讓學生真正從內心達到「自豪」、「激動」、「感動」……】
三、小結
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感受到了……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感受文中中的內涵,神州五號成功了,六號也成功了,七號的發射更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Ⅱ 語文十九放飛的蜻蜓翻轉教案
放飛蜻蜓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引導學生逐步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了解課文敘述順序,滲透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語言文字,練習讀好人物的對話。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從陶行知先生的言行舉止中體會其獨特的教育方式,他是如何讓孩子們懂得這個道理,自願放飛蜻蜓的,感悟教育家陶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和諄諄教導。
教學准備:
關於蜻蜓的圖文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啟發猜想 。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出一個謎語給大家猜。「頭上兩只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張著翅膀空中飛,專捉害蟲有本領。」請同學們猜一種昆蟲。
2、出示圖片,瞧這就是蜻蜓,你們喜歡嗎?看到這么可愛的蜻蜓大家肯定都喜歡。對於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3、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於蜻蜓的課文,板書:放飛蜻蜓。 齊讀課題:放飛蜻蜓。
4、看了課題,你產生了什麼疑問?3.學生質疑:誰捉了蜻蜓?誰放飛蜻蜓?為什麼放飛?
板書:捉放?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准子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看看同學們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檢查詞語:田埂、孑孓 四面八方、
慈愛 蒼蠅 蚊子 掌握 搶著 七嘴八舌
據說 復雜 構成 撫摸 成千上萬
搶——槍 蠅——繩 紋——蚊
鉤——構 餓——我 夏——復
3、詞讀好了,把詞語放到課文中,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在大家讀課文的時候,老師留意到了這些句子
出示句子:(這句話配合起來讀可能更有意思)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吃草。」「吃樹葉。」「吃泥土。」
這里的「七嘴八舌」什麼意思?從「孩子們」可以看出說話的人很多,「搶著說」看出他們是有的說得快,有的說得慢,不是一起說出來的,比較的雜亂,所以七嘴八舌的意思就是人多口雜。這里的「七」和「八」是表示數量多,比如:七手八腳、七零八亂
老師考考大家有沒有真的理解,老師和大家合作一下,老師讀旁白,大家讀孩子們說的話。
指導讀,各人說各人的,不能大家一起說,這就是七嘴八舌。
4、同學們對字詞掌握的不錯,初步回答質疑:我們捉蜻蜓我們放蜻蜓陶行知講蜻蜓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出示:一天,陶行知看到幾個孩子在( ),後來他和孩子們 ( ),最後,孩子們 ( ) 。
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5、出示陶行知資料(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創辦了多所學校。)
三、精讀課文,交流探究蜻蜓,以讀促情,感悟陶行知。
(一)激起懸念,了解孩子們放蜻蜓的原因。(學習課文2-6自然段。)
蜻蜓美麗、可愛,像一隻只精靈,在夏日的天空中飛行。孩子們好不容易捉到了蜻蜓,為什麼又放了呢?(是益蟲,是人類的朋友)你是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指讀1——6自然段。出示第六自然段: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裡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⑴出示圖片,認識孑孓。蜻蜓的幼蟲吃蚊子的幼蟲。 ⑵蜻蜓是吃蟲的能手,每小時可以吃800多隻蚊子或者20隻蒼蠅,是不是人類的朋友?(引導說出——蜻蜓真的是人類的朋友;蜻蜓的確是人類的朋友。) ⑶讀課文,想想陶行知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孩子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過蜻蜓消滅害蟲的事實真正明白蜻蜓是人類的朋友。)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幾個自然段。老師做陶行知,指生讀旁白、翠貞、一個男孩,其他同學做孩子們。剛才你們都異口同聲,齊讀的吃草吃樹葉吃泥土,課文中卻說「七嘴八舌」,這是怎麼說?你們快試試。讀他們的對話,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讀出每個人說話的不同語氣。
【設計意圖】利用表演的形式來理解詞語「七嘴八舌」,顯得生動形象,使得課堂活躍,學生也樂學。
(二)學習課文 7—10自然段,了解蜻蜓的知識。
過渡: 陶行知先生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蜻蜓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而且還帶孩子們欣賞蜻蜓。他還介紹了不少關於蜻蜓的知識呢。學習課文 8—10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8—10自然段。 說說陶行知先生還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哪幾方面的知識?指名說還介紹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那這樣的表格你能完成嗎?學生自讀課文第10自然段。
小組合作交流,自主學習的方式,找出蜻蜓眼睛尾巴的特點和作用並出示眼睛和尾巴的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眼睛和尾巴進行描述,
匯報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說一說,讀一讀。
3.陶行知先生不僅帶孩子們認識了蜻蜓,還介紹了蜻蜓眼睛和尾巴的特點以及作用了。他的知識可真豐富啊!
4.理解「據說」一詞。 蜻蜓餓極時,真的會吃掉自己的尾巴嗎?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學生討論後,再指名說出自己的理解。 陶行知也不太確定這個說法是否科學,所以用了「據說」,他說話又是多麼嚴謹啊! 那「吃尾巴」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學生說,老師作適當地補充。)學生對照圖片介紹蜻蜓的有關知識。
陶行知先生僅僅介紹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這兩方面的知識嗎?(找出省略號)
5你知道哪些關於蜻蜓的知識?對照圖片,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關於蜻蜓的知識。
小結:蜻蜓的知識太有趣了! 齊讀第10自然段。
【設計意圖】對照圖片,讓孩子介紹蜻蜓。這樣既可以檢測孩子對蜻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促進孩子積極地理解語言,積累語言,主動地應用語言,學習觀察和分析事物,在實踐中揣摩遣詞造句方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品讀語言文字,感知陶行知的為人。
1.出示圖片:這就是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他還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出示:陶行知爺爺不僅( ),而且( )。 (親切和藹、尊重學生、循循善誘、富有愛心)
2.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動作、神態、語言,會認識更加讓人敬佩的教育家。)
3.交流體會:
在交流每一部分的時候,都要關注課文中孩子們的反映,體會陶行知爺爺引導的效果,並適時指導朗讀。
⑴「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 「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和藹可親。
⑵「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取過蜻蜓,高高舉起」「小心地翻過去」
——心地善良、有愛心。
⑶「用商量的口吻」「說著把蜻蜓還給翠貞」——民主平等、尊重孩子。
陶行知和翠貞的對話,必須抓住「慈愛」和「撫摸」這兩個詞語,引導學生理解 「慈愛」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再做一做「撫摸」的動作,想一想該用什麼表情,什麼語氣來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就能感悟到陶行知對孩子的親切關愛。課文的最後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在朗讀這一句時,要抓住「商量」這個詞語,讀出「商量」的語氣,如果學生不知道怎麼讀,我可以先示範讀,再讓學生自己讀。陶行知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一個了不起的人居然和一個孩子商量,說明他是多麼的尊重兒童啊。
【設計意圖】找出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陶爺爺愛孩子、愛動物詞句,反復揣摩體會,聯系之前的「不僅愛人類,而且愛生物」的介紹,獲得愛的感動,受到心靈的陶冶。
4、感悟提示語
1、讀了這么多遍課文,大家發現沒有,這篇課文寫的最多的是人物的什麼(預案:寫人物的動作、對話、神情、心理等等)人物的對話中,在說的前面的內容叫提示語。提示語可以在前,可以在後,還有一些對話沒有提示語,自成一段。
2、陶行知說話時,提示語都在前,出示陶行知的話
(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麼嗎?」
(2)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裡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3)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指著它的尾巴說:「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節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向。據說,在它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後又會長出來。」
(4)接著他又指指蜻蜓的頭部對孩子們說:「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5)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四、創設情境,感受放飛蜻蜓的快樂。
1.師:多可愛的孩子啊!當陶行知用商量地口吻說——(引讀)
孩子們紛紛說——(引讀)
師:於是,翠貞張開小手——(引讀)蜻蜓展開翅膀——(引讀)
2.點題:這動人的情景就是——放飛蜻蜓
3.蜻蜓放飛了,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說些什麼?(學生說說此時此刻的心情,體會放飛的快樂。)小蜻蜓會說些什麼呢?陶行知會說些什麼呢?
4.帶著感受再讀最後一段。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給學生練習說話提供一個舞台,既拓展學生的思維,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讓語文課堂成為靈動、活潑的課堂。充滿童真、童趣。
五、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陶行知先生的引導下,孩子們認識了蜻蜓,喜愛上了蜻蜓,最終放飛了蜻蜓。我們真應該感謝陶行知先生呀!
2.出示偉人對陶行知稱贊的話語。學生讀出贊揚的語氣。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澤東
萬世師表。 —— 宋慶齡
當今一聖人。 —— 董必武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 —— 郭沫若
3. 課文學到這兒,課前,大家提出為什麼要把蜻蜓放飛?現在你知道原因了嗎?
小結:現在我們明白了孩子們捉蜻蜓是因為喜歡,放飛也是因為喜歡啊。
【設計意圖】激情贊嘆,表達敬佩。幫助孩子確立陶行知的高大形象,升華文章的主題。回歸文本,引導朗讀全文,達到「入境悟情」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
1.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了孩子們在陶行知爺爺的循循誘導下,放飛蜻蜓的故事。你有什麼收獲了?
2.陶爺爺愛孩子,也愛動物,特別是那些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我們更應該保護。你知道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傷害動物的行為嗎?說說。如果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的面前,你會什麼做呢?(青蛙)
【設計意圖】懂得尊重生命,才有和諧美好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把愛融入生活,才會用實際的行動關愛生命、呵護生命。孩子們才可以在獲得語文素養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七、課後作業。
1、蜻蜓餓極了時,會吃自己的尾巴嗎?通過觀察或查找資料完成。
2、寫一句保護蜻蜓的宣傳語。
3、把你了解到的蜻蜓給爸爸、媽媽說一說。
Ⅲ 小學6年級下冊19課千年圓夢在今朝教案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六年級學生能理清課文條理、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教學本篇課文重點是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在閱讀科技內容的敘事性作品時,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學習本課要重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引導學生感悟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之外,還要加強合作,突出團隊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精神。
【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
美國及前蘇聯載人飛船文字及圖片資料,我國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及返回的部分錄像資料。
2、學生准備: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個人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學生交流有關資料,引出課題
師:昨天布置同學們收集有關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個人資料,現在請大家拿出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師: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實在中華民族的航天歷史上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他的名字叫「萬戶」,萬戶做了什麼?為什麼月球上的環形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呢?請打開課本第19課。
板書課題:千年夢圓在今朝。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學生對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很崇拜,交流時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在學生情緒高漲時,教師拋出「萬戶」,由於萬戶其人學生非常陌生,學生便產生了進一步探究的慾望。飽滿的學習熱情為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證。
二、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1、學生自讀課文,讀通課文,了解課文敘述順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學生匯報自讀收獲:
預測:學生可能有以下認知(僅例舉)。
萬戶是明代官員,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乘火箭上天的人,萬戶被國際航天史學家公認為人類升空探索的先驅。
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並成功返回祖國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號飛船發射升空並成功返回。
沒有航天工程人員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
3、梳理課文結構,理清課文條理:
將第一自然段與第十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
找出文中的兩個過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將課文劃分為五個部分,中間三個部分分別寫萬戶乘坐火箭飛行沒有成功、我國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我國成功發射載人航天飛船。
設計意圖:教學高年級的閱讀課文,在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同時,要讓學生有充裕的獨立閱讀時間。這個環節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學生會就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深入閱讀,教師在了解學生閱讀認知之後,調整自己的教學預設,預設中有但學生確實已經讀懂的,教學時可以刪去,預設中沒有但學生確實尚未讀懂的,教學時必須增加。
三、重點研讀,學習課文表達方法
1、研讀第七自然段,解決一個問題: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之外,還需要什麼?
兩個數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製、建設、發射單位,「三千多」是協作單位。說明載人飛船成功飛天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
一組排比句: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先引導理解「積勞成疾」「風華正茂」「華發早生」「猝然長逝」四個詞語,再體會這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貢獻給了集體,飛天成功既是千萬人的個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2、研讀第四第六兩個自然段,解決一個問題: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變為現實的?我們從中感悟到了什麼?
(抓兩個過渡段帶動全文,認識中華民族的航天歷程,從中感悟到:要有遠大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要不怕失敗,不怕付出慘痛代價,永不放棄,堅定而執著地追求,積極與他人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設計意圖: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避免面面俱到的瑣碎分析,要抓住重點,針對教材特點,針對教材所承擔的語文教育任務,圍繞中心問題展開討論。此教學環節從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出發,在理解詞句段的基礎上導引學生領悟語言文字背後的情感內涵、思想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四、加強朗讀,回歸整體,感悟「千年夢圓在今朝」
1、學生自願起立讀課文,可以讀全篇,也可以讀感興趣的幾段。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課題:
夢——飛離地球,遨遊太空。
圓——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並返回。
千年——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人造衛星上天、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
3、播放美國及前蘇聯載人飛船文字及圖片資料,我國神州五號、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及返回的部分錄像資料。
設計意圖: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流程,學生再次朗讀全文,會將自讀時的感受、課堂學習的感受融為一體,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觀看教學錄像,不僅讓學生感受飛船發射的壯觀場面,而且給學生傳達兩個信息,一是我國的航天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二是祖國未來的發展要靠年輕一代。
五、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1、學生齊讀蔡桂林的《炎黃飛天夢》。
2、片斷練習:
給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理想。
設計意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生的練筆可以採用前後照應的方法,按照時間順序談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飛離地球 遨遊太空 夢想 時間順序
萬戶飛行 沒有成功 嘗試 前後照應
衛星上天 振奮不已 執著 排比句式
神州飛船 成功飛天 夢圓 詳略得當
設計意圖:詞語式板書是一種常用的板書形式,它將課文的主要內容用詞語有機地串聯起來,便於學生有機地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四行左邊的12個詞語概括主要內容,右邊的4個詞語揭示文章寫法。
【特別建議】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的敘事性課文,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讀懂課文內容並沒有多大困難,教學時要克服兩種傾向。一是過分強調課文的思想內涵,進行遠離文本的空泛討論,這種蜻蜓點水式的「熱烈討論」,不能給學生心靈留下深刻印記,更不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本真;二是以教師的瑣碎分析代替學生的自讀自悟,這篇課文牽涉到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講古代傳說,可以講萬戶飛行,可以講衛星的原理,可以講飛船的構造,但就這篇課文承擔的語文任務而言,以上內容不是「本」,只能留給自然課去研討。
本設計包含五個組塊,其中二、三兩塊是教學的重點,在進行第二組塊教學時,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原有認知,只有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清晰的把握,才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一環節要讓學生充分地說,不能浮光掠影。第三組塊教學是重中之重,既要解決語言訓練的問題,又要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學習目標,這一環節要邊讀邊議,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感悟到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外,還要加強合作。
播放有關音像資料,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但不能放在教學的開始,農村學校若沒有播放條件,教師可適當做些文字補充,結合課後的「拓展連接」讓學生閱讀。
給我哦,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