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加法課堂設計

小學數學加法課堂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16 06:52:52

① 怎樣教一年級小學生學數學加減法

1、首先10以內加減法是小學數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就好像乘除法計算中的「小九九」一樣,都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麼對於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可能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現象、無法進入學習的狀態中去。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於孩子還小可能無法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那麼就先從興趣開始吧!

3、多多的聯系實際(知識來源於生活嘛)因為書本上的知識都是經過加工總結出來的會有一些抽象。

4、先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概念,找些道具,積木什麼的,演示給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

先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概念,找些道具,積木什麼的,演示給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

至於說,10減去4孩子能不能立刻說是6這個得靠練習,我覺得沒必要家長擔心,老師會教的,回家都給孩子念叨一下練習一下就好了。

② 如何進行二年級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

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引領下的數學教學與我們小時候的數學教學大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研究、嘗試.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理解,談一下我在教學實踐的中的一些做法: 一、課堂是實現數學教學效率的主陣地 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展現自己的舞台;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斷成長的聖地,是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主戰場.「主戰場」的仗打好了,教學的效率和教學的質量都有了.要想在課堂上獲得上佳的效率,在教學工作中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幾點. 1、認真研讀教材,注意新舊教材之間的聯系,了解低年級教材編寫特點,了解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最好能深層次的了解編寫教材者的意圖.對每一部分內容,我們都要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原型,了解它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只有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才會被這些內容所感動.試想一下,如果老師都沒有被感動過,怎麼能在教學中讓學生也被這樣的內容感動呢?學生能學好這些內容嗎?因此,不去上一節無准備的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該做到的. 2、利用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一年級數學教材十分重視貼近學生生活選擇,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激發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幾乎每個課題都以學生的生活原型中引入課題的.建構主義教學論原則明確地指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由此可見,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與貼近學生實際選擇學習材料有很大的關系. 學生生活經驗有如下的作用:(1)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內、外活動)(2)用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認知平台 一年級數學教材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很多的圖畫,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某個知識點時,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盡量減少機械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採用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有趣的故事,迷人的游戲.盡可能讓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如,我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我設計了一首兒歌:「嘀嗒、嘀嗒,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請學生猜猜是什麼?通過猜謎語自然導入課題.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學習上.學習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極佳. 3、給學生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人的認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教材遵循這一教學理念,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知識建構,在知識建構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主要採取了以下幾條措施. (1)為學生搭建認知平台 學生的建構是通過學生自己的經驗來學習的,沒有或缺失必要的經驗,必要的經驗,必然影響學生主動建構的興趣,甚至無法主動建構,學生的經驗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A、生活經驗 B、知識認知基礎 C、認知策略 為此,我積極幫助學生作好認知准備,比如在教學 11--20 數的認識和進位加法之前,強化10 的認識等,還積極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如"元、角、分的認識"、"認識鍾表"等就直接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用於新知識的學習.還注重認知策略的培養,如引導學生思考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利用原有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等.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就應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對問題情景的設計,用具體的情景.(如生活情景:如何派車)、不平常的情景(每邊的樹同樣多,每組人同樣多)、奇異的事物(如一年級下期不同的角度出現的不同畫像),在理論上和實際中解決不了的事情中,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探索. (3)提倡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這次課改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就是倡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在倡導合作學習的同時首先注意獨立思考,在每個學生都思考出自己的意見後再進行交流.不但注重學生的行為參與,而且注重學生的情感參與.因為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並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②獨立思考時往往配合學具操作或實驗進行思考,如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比、認、讀、寫".強調操作與實驗的動作表象給予思考的表象的支持,手、腦、口並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③深刻認識到教材中的操作與實驗也與原有教科書的操作和實驗不同,原有的操作、實驗多數是從某種結論出發,進行推演驗證.而新教材則是從現象出發,感受到"需要".前者重結論,後者重過程,只有重過程的實驗才是做學問的實驗. 4、讓學習內容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數學的學習過程要遵循"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動作或感知是認知的起點,是自主構建知識的關鍵的一步;表象是在操作或觀察的基礎上將認識對象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形象,它是知識結構向認知結構轉化的中介,最後在頭腦中將其表象進行深加工,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繼而形成概念.學生這一認知過程客觀上要求教學內容要直觀形象,以有利於學生感知新知識. 為此,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盡量考慮直觀形象.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還表現在教學教材呈現的措施上,如一年級上冊要求學生用圓球、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滾一滾,用這些物體搭積木,通過這些操作活動的組織,引導學生直觀地認識物體. 運用"直觀--半抽象--抽象"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這種方式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經實驗證明也是有效的. 課堂活動也是強化直觀操作,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重要內容,不過它和前面操作不同的是,它多數是通過對比操作或合作學習來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材幾乎在每個課題後面都安排了課堂活動,且活動形式也豐富多彩,有操作,對口令、游戲、分一分、玩一玩、畫一畫、說一說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很受師生喜愛.因此我緊緊把握住課堂活動這一教學資源.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鞏固.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具體性特徵,他們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依賴於真實的實物.讓學生動手操作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習效果,而且改變了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例如,教學「6 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用小棒擺圖形,引導學生思考說:6 可以分成1 和5,2 和4,3 和3.讓學生在興趣昂然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伴隨著動口,動腦,不僅輕松地認識了6,而且學會了6 的分解和組成,進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知識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5、注重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主要包括數學史料、數學趣聞與數學家的故事.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計量工具的 演變過程,這些都源於人類生活的需要,體會數學在人類發展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認為,一年級數學知識中孕育著許多數學知識產生的數學文化,如數的產生,計時工具的演變,加、減符號的由來,貨幣的起源等,適時向學生介紹這些數學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用連環畫這種低幼兒童熟悉的方式呈現出來,用圖畫代替文字,淺顯具體,生動有趣,易於學生閱讀.利用連環畫這種方式向學生介紹數學文化是受學生歡迎的,效果也不錯,我們一線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6、體現學法教學,利學利導 (1)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在學習 1--9 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多向思維能力,並且由買鉛筆的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生活價值,培養學生熱受數學學習的情感.這樣學生從一個主題出發既獲得了知識,又在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情感方面得到體驗,將三個目標糅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2)課堂的設計要有利於師生互動 我在處理每一知識內容教學時總是把學習活動置於一個社會環境中,通過這個環境有力地促進師生互動.如設置一個買鉛筆的環境,以這個環境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思考,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相互交流,形成情景塑造-提出問題-師生交流探討-解決問題-運用知識"的教學過程.教材幾乎在每個知識點都設置了相應的認知環境,我們要利用這點有力地促進了師生互動,形成以"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慾望,針對兒童的特點,可以採用猜謎、講故事、對口令、游戲、操作等多種形式,無論哪一種形式,只要恰到好處,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學「7加幾的加法」時,設計了一個猴子摘桃的游戲,讓小朋友來扮演小猴子,每個小猴子拿著一個「7加幾」的算式,去摘寫著這道題答案的桃子,誰摘對了桃子就歸誰所有,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熱情可高了,學生在游戲中深深地感受到「湊十法」的妙用,接著我又用趣味性的語言說:「猴王看到小猴子們又對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興,他又給小猴出了一道難題.」接著,我出示算式「6+7=」,結果,小朋友們在高漲的情緒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種方法.這樣,既復習了看7 想3 的湊十法,又順帶復習了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知識;聰明的小朋友還類推出看6 想4 的方法,為下節課學習6 加幾做了良好的鋪墊.可見良好的教學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鼓勵學生想像與思考 教學中努力體現數學啟發兒童想像和思維的取向,用"想一想:計算時,你遇到了什麼新問題"?和情景啟發啟迪學生思考,還注意用"我這樣想?"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用"玩一玩,你發現了什麼"、"猜一猜,有什麼結果"等方式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 二、重視練習的布置、批閱與講評 教材中,每一章節都安排有一定數量的練習題.這些練習是學生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開發學生智力,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所以,布置、批閱、講評這些練習,對提高小學數學質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每講完一堂課都要布置練習、這些練習都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是把握教材內容、學生實際進行的.練習布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設計布置好課後練習對教師來講是極其重要的. (一)設計布置練習的基本原則 1.目的性原則 練習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練習的設計布置應圍繞著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目的進行.也就是從①以「雙基」訓練為主,使學生掌握基本功;②使知識與技能相結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③有助於學生歸納所學知識,系統掌握所學知識;④有助於訓練學生思維,開發智力等方面來設計布置練習. 2.順序性原則 為了學習新知識可設計布置一些與新課有關的練習題和預習性作業;在學完某一新知識後,為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消化、鞏固,可設計布置與當天所學知識內容相關的鞏固性作業;為擴大學生的視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可設計布置一些擴充性提高型、滲透型的練習作業;當學完某一章節內容後,為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可設計布置相關的復習性作業;為使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輔導,還可設計布置配合性作業,由家長配合實施等. 3.典型性原則 練習的典型性,即要選擇有代表性,最能體現解題規律,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又要避免過多的簡單機械重復. 4.多樣性原則 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可以避免練習的枯燥和乏味.從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地說,屬於概念、法則等基礎知識,大多設計布置一些填空、選擇、判斷、改錯等類型題;屬於式題計算方面的一般設計比較、變換式題數字、判斷、改錯、填空、說算理、探索等類型題;屬於幾何初步知識方面的還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實踐題等.同時,為使練習形式豐富多樣,讓學生在練習時動腦、動手、動心,還應注意把口算、筆算相結合;口答、解趣題相結合;討論、操作相結合. 5.針對性原則 有的放矢地設計布置練習,是提高練習和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為此,在設計布置練習時,要克服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傾向,應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兩個實際,面向大多數,既做到注意布置突出重點的練習題和抓住難點的強化練習題,又要注意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布置有關練習題,因材施教.通常來說,新授之前設計布置鋪墊性練習,學習新知設計嘗試練習,針對教材重點、難點設計專項練習,針對易混概念設計判斷、選擇、對比練習,單元教學設計綜合練習.針對不同程度學生設計不同要求的彈性作業練習,使練習既具有針對性又具有可能性. (二)布置練習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正確運用課本練習題和適當補充練習題 2.講究練習安排的科學性 3.練習形式要適宜,難易要適度 (三)練習提升 提升學生思維是數學的主要課程標准之一,復習課應該承擔起完成這一課程目標的使命.作為課型特色,復習課提升學生思維的途徑就是開展符合班級實際的分層練習.當然分層練習並不是復習課的專利,但是復習課的練習卻必須得分層,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學單元新知識之前,學生就存在著個體差異,經過整個單元的學習之後,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單元知識的差異性就更加明顯. 試想一下,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課時還去做完全同一的題目,那麼學習的針對性從何體現?思維的提升又從何談及呢?練習分層是客觀需要,怎樣分層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要保證分層練習的有效性必須做好兩個層面的分層工作: 1、學生的分層 學生分層是練習分層的前提與條件,沒有學生的分層,練習的分層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學生分層應該是主觀(教師的日常觀察)與客觀(單元練習的錯題統計)相結合的產物,分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三層為宜. 2、練習的分層 練習的分層應該是學生分層的基礎和依託,分層練習的數量與難度設置應該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需要.一般練習的難度分為三層較為合理,從低到高可以分為基礎練習、提高練習和發展練習.

③ 小學數學加減法

所有的符號都是相互作用的。
同號得正,異號為負。
如果有括弧,要分別用括弧前的符號與括弧中的每一項進行上述對號。
例如5x(3+2-5)中5為+5,然後與3相乘=+15,與+2相乘=+10,與-5相乘=-25,原式化簡後為+15+10-25=0
詳細不?
呵呵,不知道你什麼意思。
在數學中,可以認為只有加法,減法就是加上一個負的數字。
你說的難道是交換律?
1.在四則運算中,加法和乘法都滿足交換律。在小學課本中的表述如下: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a+b=b+a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a×b=b×a

2.在集合運算中,集合的交,並,對稱差等運算都滿足交換律。
加法交換律
a+b=b+a 有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乘法交換律
a×b=b×a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或者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文字解釋:兩個數乘上一個相同的數,他們的積相加,等於兩個不同的數相加乘上相同的數。

字母公式:ab+ac=a×(b+c)

代數式公式:(f(x)+g(x))h(x)=f(x)h(x)+g(x)h(x)

例題: 35×37+65×37 =37×(35+65) =37×100 =3700

這就是乘法分配律

④ 怎樣教小學生兩位數數學加減法

兩位數的加減法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滬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三冊第2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掌握兩位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兩位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孩子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2)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基本的數感,引發對數學的好奇心與興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00以內加減法的豎式計演算法。 難點:理解並會應用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 四、教具 卡片若干張、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俗語說,立冬,收蘿卜收蔥。冬天到了,小白兔們一家人來到土地里收蘿卜,媽媽說,我收了64個蘿卜,兔妹妹說,我收了25個蘿卜。媽媽問兔妹妹說,我們倆一共收了多少個蘿卜? 師:同學們你們說一共收了多少個蘿卜? 生:兔媽媽和兔妹妹一共收了89個蘿卜。 2、講解演算法 師:(視情況誇獎),你用的什麼方法計算出來的? 生:口算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計算的。(PPT) 師:將25看成20與5,64先加上20等於84,84在加上5等於89。我們在來看看豎式:64加上25,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先算個位,4加5等於9,60加20等於80,結果是89。【PPT】 (生:豎式,如果沒有,老師視情況給予補講解如果學生不熟悉豎式則補充豎式的基本知識。師: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板書】 教師詳細介紹豎式的格式。 64(加數) (符號) + 25(加數) (相當於橫式中的等號) 89(和) 豎式這樣寫: (1)從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數位對齊; (3)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前面; (4)橫線畫平、畫直、長度合適。) 師:一會兒,兔爸爸說,我收了72個蘿卜,兔哥哥說,我收了49個蘿卜。兔爸爸問,我比兔哥哥多收了幾個蘿卜? 師:同學們你們說,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幾個蘿卜? 生:兔爸爸比兔哥哥多收了23個蘿卜。 師:你是怎麼算的? 生:口算(豎式,或其它) 師:(視情況給予表揚)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算的 師:將49看成40和9,先用72減去9等於6 3,再用63減去40等於23,結果就等於23。我們再來看看豎式,72減去49,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先從各位減起,2減9不夠,從十位借 1,變成1 2,12減9等於3,再算十位,7借走1,還剩6,6減去4等於2,所以最終結果為23。 (如過有其它的演算法,老師視情況講解,並板書。如果學生不熟悉豎式則再次強調補充豎式的基本知識。 豎式這樣寫: (1)從上往下依次排; (2)相同數位對齊; (3)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前面; (4)橫線畫平、畫直、長度合適。 3、鞏固練習 比一比: 師:我們來個比賽吧,現在,我隨機發放卡片,請拿到卡片的同學做好准備,看誰先將卡片上的算式計算得又對又快,沒拿到卡片的同學則自己看書練習,一會兒當小老師,評改對錯,清楚了嗎? 師:預備開始。 算一算 10+20+30 = 15+30+45= 17+27+39= 100—50-50= 98-48-23= 85-28-19= 25+43-63 = 93-54+12= 43-39+51= 六、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都復習了什麼呢? 七、作業布置 課本第2頁2、3、4餘下的部分題 八、板書設計 64(加數) (符號) + 25(加數) (相當於橫式中的等號) 89(和) 72(加數) (符號)- 49(加數) (相當於橫式中的等號) 23(和)

⑤ 怎麼教孩子學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要求是: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 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 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 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 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加法課堂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