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心理學出題試卷

小學心理學出題試卷

發布時間:2021-01-16 02:27:50

① 行動研究法的特點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試題答案

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形成性考核作業參考答案
小學教育(專科) 懷化電大:文湘雪 作業1 1-4章 一、名詞解釋
1.觀察法:觀察法又叫自然觀察法,它是在自然條件下,對心理現象和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方法。 2.實驗法:實驗法是一種控制影響實驗結果的無關因素,系統的探討某些實驗條件、觀測與實驗條件相關現象的變化,從而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
3.認知風格:認知風格又稱為認知方式,指個體偏愛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現在個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
4.意義記憶:是在對事物的意義和邏輯關系理解的基礎上,對學習材料的記憶,它是一種更有效的記憶方式。
5.學習:學習是個體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環境的手段,通過學習個體行為或能力發生相對持久的變化。
6、社會性:社會性是生物個體通過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相互作用,學習掌握基本生產、生活知識和技能,遵從社會規范,成為社會人的過程。
7、意義學習: P72
8、陳述性知識: P84
9、原理學習: P95 10、遷移: P100 二、簡答
1、簡述行動研究的特點 P19
2.簡述小學兒童情緒、情感發展的特點。P37-38
答: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及相應行為的反應,它們是以個體的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情感是個體適應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方式,它們會隨著個體的成長而不斷發展。小學階段,兒童情緒和情感的發展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情緒的調節控制能力增強,沖動性減弱。(2)情緒、情感的內容不斷豐富,社會性成分不斷增加。(3)高級情感進一步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生活的拓展,小學生的社會性需要越來越豐富,這促進了高級情感的發展。兒童的高級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3、簡述小學期間同伴團體對兒童的影響 P43
答:同伴交往是兒童形成和發展個性特點,形成社會行為、價值觀和態度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更多,交往的形式更為復雜;在同伴交往中傳遞信息的技能增強,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動機和目的,能更好地對他人進行反饋。其同伴間的交流更加有效;他們更善於利用各種信息來決定自己對他人採取的行動;更善於協調與他其他兒童的交往活動;開始形成同伴團體。
4、小學生學習的類型有哪些?P63

② 考教師資格證的小學心理學的題型是什麼

參考一下

這是最新的 模擬試題 題型是一樣的

2007年小學部分《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

2007年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小學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J、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是( )。
A.歸屬 B.自我實現 C.尊重 D.生理
2.一般存教學開始前使用,用來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 學的評定屬於( )。
A.診斷性評定 B.形成性評定 c.總結性評定 D.非正式評定
3.一般來講,容易、簡單、枯燥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比復雜、思維捲入過多需要 一定的創造性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樣 D.因個體的差異而不同
4.成就動機可以區分為力求成功與避免火敗兩種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動機( ) 。
A.高 B.低
c.與避免失敗者一樣 D.與學習無關
5.人們存保持知識時採用各種記憶術,實際是應用了記憶的( ).、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編碼 C.過度學習 D.人為增加線索
6.技能學習的最基本的條件是( )。
A.講解 B.示範 c.練習 D.反饋
7.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准,根據其在岡體巾的位置來做出判斷和報告 評價結果的評價是( )。
A.常模參照評價 B.標准參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正式評階
8.某學生在英語測驗中取得了高分,他將成功歸因於運氣好,這種歸因具有的特性是 ( )。
A.內部一穩定一可控的 B.內部一不穩定一不可控的
C.外部一穩定一可控的 D.外部一不穩定一不可控的
9.有的學生平時易受暗示,屈從丁權威,按照他人的意見辦事,不善於適應緊急情 況,這類學生的性格類型屬於( )。
A.場依存性占優勢 B.場獨立性占優勢
c.情感型 D.內傾型
10.某人對某種製品的用途總是有一種慣常的同定模式,很難想到它的其他用途,這在 心理學上稱之為( )。
A.定勢 B.功能固著 c.認知風格 D.頓悟
11.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有意義發現學習
C.發現學習 D.探究學習
12.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和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特性 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個性 D.人格
13.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陳述性知識相當於加涅學習結果分類體系中的( )。
A.智慧技能 B.認知策略 C.言語信息 D.動作技能
14.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份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5.遷移的概括原理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貝爾 D.賈德
16.在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知領域的最高級口標是( )。
A。運用 B.分析 C.綜合 D.評價
17.「這次考試失敗是因為我的運氣不好」,這是把失敗歸凶於( )。
A.內部的可控因素 B.內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 8.解決問題的最高表現形式是( )。
A.獲得規則 B.理解概念 c.創造性 D.知識遷移
19.形象聯想的學習策略屬於(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問題解決策略
20.住許多人「起鬨」的時候,平時義雅的學生也會表現得粗魯無禮,這種行為是( ) 。
A.服從 B.從眾 C.去個性化 D.模仿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9個小題,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歸凶即對自我行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個成分:內外源、——和——。
2.班杜拉將強化分為三種類型:直接強化、——、——。
3.廣義的知識包括兩大類,一類為—— ,它回答「世界是什麼」的問題;另一類為——,它回答「怎麼辦」的問題。
4.發散性思維常被用作衡量創造性的指標,它的三個基本特徵足:——、變通性和——。
5.從遷移產乍的方向看,遷移可分為 ——和—— ,前者指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
影響,後者指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
6.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層次:——、—— 和——.
7.元認知是於1976年由——提出來的,它由三個成組成,即——、元認知體驗和——
8.成就動機指人們在完成任務中力求獲得成功的內部動因,它r}1兩種成分構成:——和——。
9.兒童多動綜合征是一種以——、——和好沖動為主要特徵的綜合性障礙。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5個小題,每題4分,共20分)
1.闡述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
2.影響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3.簡述如何促進學習的遷移。
4.聯系實際,談談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
5.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有1個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1.根據品德形成的過程與影響因素,討論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談談促進學習策略教學的有效措施。

答案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
1.B.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最高層次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2.A.診斷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目的是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
3.B.在學習較容易、較簡單的課題時,應盡量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動機水平,在學習較復雜的課題時,應盡量使氣氛輕松自由。
4.B.力求成功者相比於避免失敗者而言,其成就動機較低,因為他們的目的是獲取成功,往往會選擇中等難度的任務,當面臨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穩操勝券的任務時,他們的動機水平反而會下降。
5.A.人們在保持知識時採用各種記憶術,實際是應用了記憶的精加工策略。
6.c.技能是通過練習獲得的,這是技能學習最基本的條件。
7.A.見學習精要中常模參照評價的定義。
8.D.根據維納的成就歸因理論可知,運氣因素是不穩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
9.A.場依存型認知風格是指對物體的知覺傾向於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
10.B.當一個人熟悉了某種物體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時,就很難看到物體所具有的其他潛在功能,這就是功能固著。
11.A.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有意義接受學習,見學習精要。
12.A.見學習精要中品德的定義。
13.c.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陳述性知識相當於加涅學習結果分類體系中的言語信息。
14.B.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分。
15.D.1908年,賈德批評了共同要素說,提出了經驗類化理論,即概括化理論。
16.D.布盧姆將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故認知的最高目標是評價。
17.D.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將考試失敗歸因於運氣不好,屬於典型的外部不可控因素歸因。
18.C.問題解決的最高表現形式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9.B.形象聯想的學習策略是將新的學習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以加深對新材料意義的理解,故屬於精細加T策略。
20.B.看到他人起鬨,其他人就會紛紛效仿的現象屬於從眾現象。

二、填空題
1.穩定性控制性
2.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3.陳述性知識 程序性知識
4.流暢性 獨特性
5.順向遷移逆向遷移
6.課程日標學科口標課堂教學目標
7.弗拉維爾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
8.追求成功的動機避免失敗的動機
9.注意缺陷活動過度

三、簡答題
1.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內部因素學習動機既然是學習的內部動因,是客觀的學習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那麼,首先要看到,內部條件在學習動機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成熟與年齡特點;學生的性格特徵和個別差異;學生的志向水平和價值觀;學生的焦慮程度;
(2)外部因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具體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環境與社會輿論;教師的榜樣作用。
2.
(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兩種任務中含有的共同成分決定的,較多的共同成分將產生較大的相似性,並導致遷移的產生。
(2)原有認知結構原有的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遷移方式,原有認知結構的特徵直接決定了遷移的可能性及遷移的程度。原有認知結構對遷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者是否擁有相應的背景知識,這是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第二,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概括水平對遷移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學習者是否具有相應的認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對認知活動進行調節、控制的元認知策略,也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3)學習者的心向與定勢心向與定勢常常是指同一種現象,即先於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准備狀態。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
此外,諸如年齡、智力、學習者的態度、教學指導、外界的提示與幫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3.促進學習遷移的方法:
(1)精選教材教師應選擇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基本內容,而每一門學科中的基本知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為規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其遷移價值較大。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精選的教材只有通過合理的編排才能充分發揮其遷移的效能。從遷移的角度來看,合理編排的標准就是使教材達到結構化、一體化、網路化。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合理編排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合理的教學程序得以體現、實施的,教學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發揮功效的最直接的環節。
(4)注意教學的啟發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要使學生學得的知識、技能、思維方法、學習態度等能夠得到遷移,並且能夠因遷移而產生積極的結果,還需要克服思維品質中的消極因素,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5)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研究證明,學習策略及元認知策略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同時又能提高學習者的遷移的意識性。
4.提高教師的素質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從心理學的角度,提高教師素質的心理學途徑主要包括:
(1)大力培育優良的校風校風的好壞對教師心態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良好的校風具有感染、行為導向和內聚功能,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風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條重要的心理學途徑。
(2)注重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培養教學監控能力主要包括_二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的教學目標事先進行計劃和安排;二是對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進行有意識的監察、評價和反饋;三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自我調控或校正。
(3)將自我教育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重點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內在動力,因而應當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重點加以對待。
教師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①自我認識與自我接納。正確的自我認識是自我教育的基礎。
②自我籌劃與自我設計。
③自我監督與自我反省。自我監督是一個自我審視、自我督促的過程,自我反省是一個自我反思、自我檢討的過程,自我激勵是一種自動加壓、自我鼓動的方式。
(4)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能夠明顯地提高自身素質。參與教育科學研究可以使教師更好地認識教育規律;有利於教師形成新的教育觀念;有助於教師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可以激發教師取得創造性成果,提高教師T作的積極性。
5.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包括:
(1)問題的特徵。個體解決有關問題時,常常受到問題的類型、呈現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2)已有的知識經驗。已有經驗的質與量都影響著問題解決。與問題解決有關的經驗越多,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勢與功能同著。定勢影響問題解決。功能同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定勢,即從物體的正常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當在某種情形下需要利用物體的某一潛在功能來解決問題時,功能固著可能起到阻礙的作用。
(4)原型啟發與聯想。原型啟發是指從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原型是指對解決問題起啟發作用的事物。
(5)情感與動機狀態。一般說來,積極的情緒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消極的情緒會干擾問題的解決。動機是促使人解決問題的動力。沒有解決問題的動機,不可能有解決問題的行為,問題當然不可能解決。
(6)個性因素。個性因素對解決問題也有重要影響。實驗表明:一個人是否善於解決問題,與他的靈活性、首創性和自信心等個性心理品質相聯系。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也影響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四、論述題
1.教師可以綜合應用一些方法來幫助學生形成或改變態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說服、榜樣示範、群體約定、價值辨析、獎勵與懲罰等。
(1)有效的說服教師經常應用言語來說服學生改變態度,在說服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某些證據或信息,以支持或改變學生的態度。教師的說服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動人。教師進行說服時,還應考慮學生原有的態度,應以學生原有的態度為基礎,逐步提高要求。
(2)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在觀察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樣的特點、示範的形式及榜樣所示範行為的性質和後果都會影響到觀察學習的效果。
(3)利用群體約定由於群體約定的約束力和群體壓力的存在,教師可以利用集體討論後作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度。
(4)價值辨析即引導個體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努力去發現自身的價值觀並指導自己的道德行動。價值辨析有多種策略,不論應用什麼策略,一種觀念要真正成為個人的道德價值觀,須經歷三個階段,即選擇階段、贊賞階段、行動階段。個體只有從頭至尾地完成這一過程,才能說他真正具有了某個穩定的價值觀念,也才能較持久地指導行動。
(5)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懲罰獎勵和懲罰作為外部的調控手段,不僅影響著認知、技能或策略的學習,而且對個體的態度與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紹的各種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組道德討論等方法對於態度與品德的形成和改變都是非常有效的。
2.(1)指導教學模式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節構成。
(2)程序化訓練模式程序化訓練就是將活動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條理的小步驟,在其適宜的范圍內,作為同定程序,要求活動主體按此進行活動,並經過反復練習使之達到自動化程度。
(3)完形訓練模式完形訓練就是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後,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學習策略中的某一個成分或步驟,然後,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
(4)互動式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主要是用來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材料的內容,它是由教師和一小組學生(大約6人)一起進行的。
(5)合作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兩個學生一組,當一個學生主講時,另一個學生傾聽,糾正錯誤和遺漏。然後,兩個學生彼此變換角色,直到學完所學材料為止。研究證明,以這種方式學習的學生比獨自總結的。學生或簡單閱讀材料的學生,其學習和保持都有效得多。

③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題庫

(一)筆試 1、筆試科目:公共科目(教育學、心理學、時事政治、文史知識)和專業科目,筆試總分為100分(其中:公共科目成績占筆試成績40%,專業科目成績占筆試成績60%)。 2、筆試內容: 報考小學、幼兒園教師崗位,考試內容為:公共科目為教育學、心理學、文史知識、時事政治;專業科目為所報考崗位專業要求相關知識(中考范圍),計算機專業為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內容,英語專業為高考范圍內容。 報考初中教師崗位,考試內容為:公共科目為教育學、心理學、文史知識、時事政治;專業科目為所報考崗位專業要求相關知識(高考范圍)。 3、加分條件:凡達到或具備以下條件,經西湖區教師招聘工作領導小組認定,在筆試成績中可進行加分,並納入筆試總成績中進行排名,同時在網站、報名地點予以公示: (1)取得國家健將級運動員資格,加5分;(查看運動員證書原件) (2)在我區任教滿三年並在我區教研部門組織的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的外聘教師,在筆試成績中加3分。(所在學校出據證明、公示材料,榮譽證書原件。) 4、崗位開考條件: 區屬學校招聘崗位按招聘人數與報考人數1:5的比例開考,鐵路第三小學、桃花鎮學校招聘崗位按招聘人數與報考人數1:3的比例開考,報考人數達不到上述比例要求的,相應減少招聘崗位數或暫不開考。 (二)面試 (1)面試按照招聘崗位職數,報考人員以筆試成績總分1:3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對象。(2)報考小學或初中教師崗位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專業面試形式為說課,按照抽取課題說課13—15分鍾,內容為所報專業的課程內容。 (3)報考小學教師崗位中,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專業面試形式主要考核專業技能,其中說課時間8—10分鍾。 詳情到http://..com/question/58816782.html?si=1察看

④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

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網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
例如:

一、單項選擇題
1、1924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 潘菽 D. 蔡元培
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過某一測驗題目,那麼該題的難度為( )
A .10% B .90% C .55% D .45%
3、按照智力測驗的標准,智力超常兒童是指智商至少達到( )的兒童?
A .130 B . 140 C .150 D .160
4、任務促成的紀律的前提是( )
A .教師的監督、指導 B.同輩群體的壓力
C .個人對活動本身的充分理解 D .活動本身的吸引力
5、兩種任務在學習過程、學習材料、學習目標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遷移效果越明顯。這表明何種因素起主要作用?
A .相似性 B .概括經驗 C .學習策略 D .心向
6、學生在學習體操過程中,各種動作要素之間的協調性較差,常有多餘動作,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
A .動作幅度 B .動作結構 C .動作力量 D .動作速度
7、關於成就動機的研究表明,與害怕失敗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傾向於選擇( )的任務。
A .比較難的 B .非常難的 C .非常容易的 D .難度適中的
8、遷移的關系轉換說強調
A .發展了的心理官能 B .學習材料的相似性
C .已有經驗的概括化 D .對情境關系的理解
9、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6——11歲的兒童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對羞恥感 B .主動感對內疚感 C .勤奮感對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10、有一種學說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智慧對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該學說是的創立者是
A .布魯納 B .苛勒 C .奧蘇伯爾 D .加涅
……

省考教師資格考試考教育學和心理學,但國考教師資格考試內容是:幼兒教師資格筆試考《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考《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中學教師資格筆試考和《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和《學科知識與能力》。

⑤ 小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小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
1.學前兒童心理發展最為迅速和心理特徵變化最大的時期是( )
A.0-1歲 B.1-2歲 C.2-3歲 D.3-6歲
2.幼兒的行為動機常表現為( )
A.內部動機 B.間接動機 C.直接動機 D.遠景動機
3.有的兒童在觀察時,能夠根據觀察任務,自覺地克服困難和干擾進行觀察。這說明他們觀察的( )
A.持續性延長 B.目的性加強 C.細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兒童節聚會時,小朋友們一聽到《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樂曲時,就知道自已曾經唱過。這種記憶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 )
A.再認 B.識記 C.回憶 D.保持
5.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緒反應,即( )
A.愉快與驚奇 B.愉快與悲傷 C.愉快與厭惡 D.愉快與不愉快
6.屬於兒童道德范疇的社會性內容是( )
A.親子關系 B.親社會行為 C.同伴關系 D.性別角色行為
7.幼兒看到天上白雲的形狀,一會兒想像它是一匹飛奔的"駿馬";一會兒想像它是一座會動的"山"……這種想像屬於( )
A.無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亞傑關於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理論中,2-4歲兒童的思維處於(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概念或象徵性階段 C.直覺思維階段 D.具體運算階段
9.某小朋友在語言活動中,一直認真地、完整地聽完了老師講的故事。這說明該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選擇性 B.注意的范圍 C.注意的穩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兒童從出生至3個月處於前言語的( )
A.簡單發音階段 B.連續音節階段 C.學話萌芽階段 D.復雜發音階段
11.學前兒童行動過程中,體現學前兒童意志發展的最主要指標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計劃性 D.堅持性
12.在幼兒期,應主要發展幼兒的( )
A.第二語言 B.書面語言 C.口頭語言 D.對話語言
13.新生兒的心理,可以說一周一個樣;滿月以後,是一月一個樣;可是周歲以後發展速度就緩慢下來;兩三歲以後的兒童,相隔一周,前後變化就不那麼明顯了,這表明了學前兒童心理發展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是( )
A.發展的連續性 B.發展的整體性
C.發展的不均衡性 D.發展的高速度
14.屬於性格特點的是( )
A.動力性 B.遺傳性 C.慣常的行為方式 D.對刺激的反應強度
15.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一定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這個"一定年齡階段"是( )
A.0-1歲 B.1-3歲 C.3-6歲 D.0-6歲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1903年美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書,此書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該書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納 C.霍爾 D.桑代克
2.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 )
A.新舊知識的聯系 B.對新知識的理解
C.主動形成認知結構或表徵 D.對新知識的應用
3.知識的基本單位是( )
A. 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號
4.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最早把有關學習方法的學習概括為( )
A.學習策略 B.學會學習 C.認知策略 D.元認知策略
5.兒童能對某一概念的屬性進行抽象,並將類似的屬性加以認同,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階段 B.類化階段 C.辨別階段 D.符號化階段
6.任何一個問題都必須具有四種成分,即( )
A.目的、條件、障礙、方法 B.目的、個體已有知識、障礙、方法
C.目的、條件、已有知識、障礙 D.目的、條件、已有知識、方法
7.人本主義學習觀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羅傑斯 C.斯金納 D.布魯姆
8.美國心理學家賈德在學習遷移理論中,提出( )
A.經驗泛化論 B.關系轉換說 C.相同要素論 D.認知結構論
9.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學習任務難度中等時,最佳水平的學習動機強度應為( )
A.較高 B.較低 C.中等 D.極高
10.學生中常常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多半的原因是( )
A.道德認識不足 B.缺乏願望與熱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夠 D.缺乏合理的行為技能
11.實驗研究表明,兒童傾向於自發、適時地使用復述策略的年齡是( )
A.5歲 B.7歲 C.9歲 D.11歲
12.在教學中,為了便於學生記誦,教師經常用歌謠、口訣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韻和節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編成口訣,這種學習策略屬於(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閱讀理解策略
13.某生學習英語字母"b"時,總是發出漢語拼音的"b"的音,這種心理現象是( )
A.功能固著 B.反應定勢 C.智力低下 D.場依存性
14.某位老師在班級教學中,常常激勵學生相互啟發,盡可能多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創造性思維訓練方法是( )
A.聯想法 B.清單法 C.試誤法 D.腦力激勵法
15.道德性的社會行為理論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皮亞傑 C.斯陶布 D.科爾伯格
16.科爾伯格的道德性研究與皮亞傑的研究有不同之處,科爾伯格強調( )
A.理論研究 B.問卷調查研究 C.實驗研究 D.應用研究
17.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最有效的紀律約束方法是( )
A.強化 B.強制 C.法制約束 D.集體約束
18.智力測驗的總體結果表明,就全體人類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數表現出( )
A.男性與女性相等 B.男性多於女性
C.男性少於女性 D.與性別無關
19.在心理學上,鑒定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採用( )
A.卡特爾量表 B.韋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頓量表
20.某生在學習上極其努力,但學業成績仍跟不上班集體,多次承受失敗之痛苦,因而產生被動、退縮、無動力、不進取。這種心理反應是:( )
A.認識功能障礙 B.無助感
C.自我估價降低 D.焦慮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以下哪種關於師生關系的特點的表述是不正確的?( )
A.師生關系是一種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
B.師生關系是一種有主導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際關系
C.師生關系是一種雙向性的人際關系
D.師生關系是一種互動性的人際關系
2.班集體的形成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
A.鬆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鬆散期、權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權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鬆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爾伯格認為,兒童道德判斷的後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
A.原則定向、良心定向
B.社會契約定向、良心或原則定向
C.懲罰和服從定向、工具性的享樂主義定向
D."好孩子"定向、權威和維護社會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
A.絕對性 B.可變性 C.穩定性 D.相對性
5.斯金納提出的學習理論是( )
A.認知目的說 B.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C.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
6.杜威認為,問題解決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 )
A.疑問、分析、假設、檢驗、結論 B.疑問、分析、假設、檢驗和評價、結論
C.疑問、分析、假設、評價、結論 D.疑問、分析、假設、檢驗、評價
7.個人智力的量化結果是( )
A.智力水平 B.智力測驗 C.智力發展水平 D.智商
8.瞬時記憶又稱作為( )
A.知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感覺記憶 D.視覺記憶
9.在派生類屬學習中所學習的新概念是( )
A.下位概念中的一個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個特例
C.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個新概念
10.強化可以分為( )
A.有效強化和無效強化 B.正強化和負強化
C.長期強化和短期強化 D.食物強化和語言強化
11.遷移量的計算公式為( )
A.遷移量(%)= ×100 B.遷移量(%)= ×100
C.遷移量(%)= ×100 D.遷移量(%)= ×100 12.學校教育中有三個核心因素。這三個核心因素是( )
A.教師、學生和家庭 B.教師、學生和環境
C.教師、學生和社會 D.教師、學生和教材
13.一般認為,較為理想的復習安排是每次復習的時間為( )
A.1個小時 B.10分鍾左右 C.20-50分鍾 D.1個小時多一點
14.自然實驗法與實驗室實驗法相比有以下優點( )
A.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的被動局面與觀察法明顯的人為性質
B.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明顯的控制不夠嚴格與觀察法的被動局面
C.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明顯的人為性質與觀察法控制不夠嚴格
D.排除了實驗室實驗法明顯的人為性質與觀察法的被動局面
15.縱向遷移可以進一步地分為( )
A.自下而上的遷移和自上而下的遷移 B.正遷移和負遷移
C.特殊成分的遷移和非特殊成分的遷移 D.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16.問題解決的首要條件是( )
A.提出假設 B.提出問題
C.個體具有創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性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
A.互惠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公正階段
B.自我中心階段、互惠階段、可逆階段、公正階段
C.自我中心階段、互惠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
D.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階段、公正階段
18.歸因理論認為,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分析可以劃分為三個維度,即( )
A.天資、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
C.個體的力量、環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內外性、穩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現象( )
A.具有自然屬性 B.具有社會屬性
C.既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又具有動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
20.現代的認知學習理論包括( )
A.認知同化理論和認知目的說 B.認知建構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
C.認知同化理論和認知建構理論 D.社會學習理論和認知發現理論
21.PQ4R閱讀法的4R除了復述、復習外,另外還包括( )
A.背誦、反思 B.背誦、提問 C.練習、提問 D.閱讀、反思
22.對小學生的學習來說,隨著年級的增高( )
A.社會阻抑作用表現得越來越不明顯
B.社會阻抑作用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C.社會助長作用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D.社會阻抑作用和社會助長作用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23.人在能力發展的水平和遲早上的差異是屬於( )
A.能力的量的差異 B.能力的質的差異
C.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 D.能力發展速度的差異
24.學生是否接受教師所傳授的道德規范首先取決於( )
A.道德規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認識
C.已形成的態度定勢 D.自己的道德感
25.個性的特徵主要有( )
A.先天性和後天性、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客觀性和能動性
B.先天性和後天性、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主觀性和能動性
C.先天性和後天性、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
D.共同性和差異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獨立性和統一性、客觀性和能動性
26.學生的紀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
A.課堂里的紀律問題和課堂外的紀律問題
B.個別學生經常表現出的破壞紀律行為、班級群體性的紀律問題
C.校內的紀律問題和校外的紀律問題
D.學校的紀律問題和家庭的紀律問題
27.人們所要達到的目標、需要的滿足受到阻礙時,因無法克服而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情緒反應就是( )
A.挫折 B.應激 C.沖突 D.焦慮
28.常用的心理測量有( )
A.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學習診斷測量及心理測量
B.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心理健康測量等
C.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學習診斷測量等
D.智力測量、個性測量和能力測量等
29.教師的思維應具有的特徵是( )
A.准確性和創造性 B.嚴密性和准確性
C.邏輯性和精細性 D.邏輯性和創造性
30.關於遷移的認知結構說是由( )
A.機能心理學派提出 B.聯結主義心理學派提出
C.認知派提出 D.人本主義學派提出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31.群體規范有以下幾種重要的心理功能( )
A.行為誘發的功能 B.群體支柱的功能 C.評價標準的功能 D.行為激勵的功能
E.行為導向的功能
32.創建測量智力方法的學者有( )
A.斯金納 B.西蒙 C.馮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應激反應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A.警戒階段 B.抵抗階段 C.適應階段 D.衰竭階段 E.恢復階段
34.規則學習的方式有( )
A.規則的發現學習方式 B.規則的掌握學習方式
C.規則的自我學習方式 D.規則的應用學習方式
E.規則的接受學習方式
35.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的關系是( )
A.動機和目的是一一對應的 B.動機一定有與其相伴隨的目的
C.動機與目的是有區別的 D.有了目的一定會有動機
E.動機與目的的關系錯綜復雜。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序號填入括弧內)
1.學生在從事新的學習時,原有的身心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 )。
A.學習 B.成熟 C.學習准備 D.知識准備
2.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是著名心理學家( )提出的。
A.皮亞傑 B.布魯納 C.桑代克 D.斯金納
3.原有的認知結構對學習遷移的影響,主要取決於認知結構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及穩定性和清晰性三個變數,是( )的觀點。
A.相同要素說 B.認知結構遷移說
C.概括說 D.關系轉換說
4.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所學內容並不依靠他們獨立的發現,學習者只須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後可以利用或重視。這就是( )。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機械學習 D.掌握學習
5.一個人在一系列道德行為中反映出來的那些經常的、穩定的特徵,稱之為( )。
A.道德評價 B.道德觀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品質
6.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問題的結構,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路徑是指( )。
A.形成問題的表徵 B.解題成果的評價
C.知識技能的調用 D.知識的准備
7.認知領域的口標分為六級,其中( )是最低水平的認知結果。
A.知識 B.運用
C.領會 D.評價
8.根據練習的時間分配方式,可以將練習分為( )。
A.集中練習和分散練習 B.整體練習和部分練習
C.內隱練習和外顯練習 D.一般練習和特殊練習
9.當個體處於不明情境中時,傾向於仔細考慮所觀察到的現象及所面臨的問題,在行動前致力於把問題考慮清楚的認知方式是( )。
A.場依存型 B.沖動型
C.慎思型 D.獨立型
10.處於概括水平同等層次的兩種學習之間的影響屬於( )。
A.逆向遷移 B.順向遷移
C.水平遷移 D.縱向遷移
11.在記憶的三個系統中,短時記憶的容量較小,一般僅能駐留( )個單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評價是( )的一種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識
C.自我體驗 D.道德品質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分,每小題至少有兩項答案正確,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內)
1.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觀察法 B.實驗室實驗法
C.自然實驗法 D.調查法
2.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較,它具有的特點是( )。
A.教育的獨立性 B.教育的主動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權威性
3.學習動機產生的必要條件是( )。
A.學習的內驅力 B.智力水平
C.誘因 D.情緒
4.根據學習過程的特徵對學習分類,可以把學習分為( )。
A.情感學習 B.試誤學習 C.頓悟學習 D.模仿學習
5.聯結說關於學習的主要定律有( )。
A.練習律 B.情緒律 C.效果律 D.准備律
6.短時記憶的信息主要以( )編碼。
A.言語 B.聽黨 C.視覺 D.表象
7.情緒的功能為( )。
A.信號交際 B.動機 C.適應 D.塑造個性
8.構成教學的基本因素有( )。
A.教師 B.學生 C.課程內容 D.政策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時蓉華認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A.社會心理 B.社會行為 C.個體心理 D.社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2.位於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第三層次是( )
A.哲學世界觀 B.專門方法論 C.具體技術和手段 D.各種理論
3.社會心理學在確立時期的特徵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體研究 D.理論研究
4.我國早期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A.高覺敷 B.嚴復 C.梁啟超 D.潘菽
5.從四五十年代開始,社會心理學領域最突出是( )
A.學科分化 B.整合趨勢 C.產生危機 D.學科繁榮
6.文化人類學家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側重於( )
A.群體心理 B.國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個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這屬於( )上的問題
A.角色期待 B.角色沖突 C.角色認知 D.角色矛盾
8.激發動機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行為 C.目標 D.刺激
9.馬斯洛的\"自我實現需要\"是指( )
A.隨心所欲 B.事業心強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個人有數次交往,並以第一次的印象對該人作出判斷,這在社會認
知中屬於(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應 C.光環效應 D.近因效應
11.自願接受他人的觀點或信息,使自己的態度與他人要求一致叫( )
A.同化 B.內化 C.服從 D.從眾
12.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布加達斯創立了( )
A.總加量表法 B.社會距離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應法
13.判斷\"謝謝啦\"這句話的准確意思主要依賴於( )
A.場合 B.聲調 C.熱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雙方在沖突中作出讓步,這種調適方式叫( )
A.和解 B.妥協 C.容忍 D.調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現象的人是( )
A.中國學者孫本文 B.俄國學者別赫捷列夫 C.德國學者施密根斯 D.法國學者塔爾德
16.大眾傳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觀點是由( )提出的
A.強效力論 B.適度效力論 C.子彈論 D.有限效力論
17.一個平時遵紀守法的人,在動亂時混在人群中焚燒車輛,這種行為可以從( )中得到較好的解釋
A.匿名理論 B.還原理論 C.價值累加理論 D.緊急規范理論
18.將領導行為分為民主、專制、放任三種類型的學者是( )
A.勒溫 B.伯德 C.斯德克迪爾 D.若拉列夫
19.俄國學者( )欲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研究社會心理學
A.列寧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漢諾夫
20.個體因團體壓力影響,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出同團體內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叫( )
A.同化 B.服從 C.從眾 D.內化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社會心理的內過程包括( )
A.社會輿論 B.社會認知 C.社會動機 D.聚集行為 E.社會態度
22.奧爾波特認為誇張可以分為( )
A.內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彌補
23.符號互動論者布盧默將群體分為( )
A.行動人群 B.臨時人群 C.常規人群 D.鬆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
A.合作者 B.共同的環境 C.共同的目標 D.直接溝通 E.行為配合
25.身勢語主要有( )
A.手勢 B.體態 C.人際距離 D.言語 E.觸摸
26.將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看成是心理學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
A.孫本文 B.埃爾伍德 C.時蓉華 D.吳江霖
27.社會心理學在形成時期受到了( )的影響
A.社會學 B.民族學 C.心理學 D.語言學 E.人類學
28.理智的對抗方式有( )
A.消極對抗 B.發泄不滿 C.侵犯行為 D.自我辯解 E.改變策略
29.自我意識主要包括對自我的( )
A.情感 B.認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國社會心理學出現危機被認為的原因有( )
A.理論脫離現實 B.實驗室的局限 C.不科學 D.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E.社會期望過高
參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⑥ 電大專科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復習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找試題答案的話,我覺得可以去電大題酷小程序找一下的,這是最近剛出不久的搜題小程序吧,感覺搜題搜答案還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認知過程不包括以下哪種要素()
選擇一項:
a. 感覺
b. 注意
c. 意志
d. 知覺
正確答案是:意志

下列說法中關於動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選擇一項:
a. 動機直接推動人行為的產生
b. 需要以動機為基礎
c. 動機指推動人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外部動力
d. 由於每個人的動機不同,需要也不同
正確答案是:動機直接推動人行為的產生, 由於每個人的動機不同,需要也不同

關於感覺和知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選擇一項:
a. 並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感覺
b. 知覺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且感覺是以知覺為基礎
c.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應
d.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應
正確答案是:知覺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且感覺是以知覺為基礎

下列關於意識和無意識說法中錯誤的是( )
選擇一項:
a. 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分配
b. 人的意識表現為能察覺外部事物存在的存在和自己的內心活動
c. 人的意識是由人的認知、情感、慾望構成的一種豐富而穩定的內在世界
d. 從意識水平看,表現為意識心理和無意識心理兩方面
正確答案是: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分配

下列關於記憶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
選擇一項:
a. 記憶可以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b. 艾賓浩斯曲線表現思維的一般規律
c. 記憶的基本過程由識記、保持和再現三個環節組成
d. 記憶分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語言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
正確答案是:記憶的基本過程由識記、保持和再現三個環節組成, 艾賓浩斯曲線表現思維的一般規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選擇一項:
a. 思維是人物對客觀事物概括的直接反應
b. 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情境、定勢、功能固著、原型啟發、動機和情緒
c. 理想是人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d. 可以根據思維所憑借的對象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正確答案是: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情境、定勢、功能固著、原型啟發、動機和情緒

關於需要和動機說法中正確的是( )
選擇一項:
a. 按照起源的不同,可以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b. 動機具有維持和調節的功能
c. 需要時有機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是有機體對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
d. 動機是引起、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外在動力
正確答案是:動機具有維持和調節的功能

⑦ 小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關於小學教育問題?你是要提高自己?作報告?還是要給孩子們練習啊?報告的話去大學圖書館網頁找文獻。要是給孩子們練習的嘛,去書店買書吧,要是從網站上搜索,網路上垃圾東西太多了,打開的90%是垃圾網站,還有10%是要收費的。

⑧ 2015年秋季學期開放專科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試題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遺傳 2、學習動機 3、發展 4、性格 5、記憶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領域里的______________的科學。 2、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主要有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
4、現代學習理論的主要派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一種品德都包含三個基本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產生的影響是( )。
A. 一般遷移 B.順向遷移 C.特殊遷移 D.逆向遷移
2.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7-11歲兒童的認知發展大體上處於( )階段。 A. 感知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3.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 苛勒 B.布魯納和奧蘇伯爾 C.賈德 D.桑代克
4.信息保持時間短暫;記憶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徵編碼的記憶為( )。 A.感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瞬間記憶 5.下列選項屬於學習的是( )。
A. 每天跑步 B.視力下降 C.裝修房屋 D.不怕見生人了 四、簡答:(每小題5分,共25分) 1、簡述學習的類型。(按不同標准分類)
2、什麼叫學習策略?簡述一般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的三種策略 3、小學兒童的認知活動有哪些發展? 4、小學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發展有哪些特 5、練習曲線的典型勢態有什麼特點?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根據長時記憶的遺忘理論與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並結合自己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幫助小學生增強記憶能力。(要求至少解釋清楚兩種長時記憶的遺忘理論。)
2、何謂遷移?結合自己談談教會小學兒童學習遷移有那些基本策略? 試卷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遺傳:是指親代將自己的生物學特徵傳遞給子代的生物學過程。 2、學習動機:是推動和維持學生學習的心理動因。
3、發展:通常是指人類從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變化的過程。
4、性格:是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是個性的核心。 5、記憶:是人腦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貯存和提取的過程。
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小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各種心理現象和發展變化 2、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
3、遺傳和胚胎環境影響、社會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學校教育因素 4、行為主義學派的學習理論、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 5、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 三、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B C B A D
四、簡答:(每小題5分,共25分)
1.(1)根據學習內容可把學習分為:運動技能的學習、認知的 學習和情感的學習。(2分) (2)根據學習過程的特徵可把學習分為:試誤學習、頓悟學 習和模仿學習。 (2分) (3)根據學習的理解程度可把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 習。 (1分)
2.學習策略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其實質是根據學習目標和材料,採用適當的方法來調控學習的信息加工過程,從而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加工。(2分) 一般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的策略有:(3分)
(1)注意策略。它是指一個重要方法即在學習材料中附加一些 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注意並觀察其對學習的 影響。
(2)編碼策略。它是指按學生自己熟悉或習慣的方式來組織信 息,以便於取用。 (3)提取信息的策略。它是指按需索取貯存的信息的方法。 3.小學兒童認知活動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 知覺從無意性、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發展;(1 分) (2) 注意從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向有意注意佔主導地位發 展;(1分)
(3) 有意識記逐漸超過無意識記並佔主導地位。機械識記還 佔有優勢,抽象記憶在逐漸發展;(2分)

閱讀全文

與小學心理學出題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