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教學能力的學習心得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弘揚、培植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已成為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一切教育改革將最終發生在課堂」。因此,教師素質對教育而言至關重要。由於時代的變遷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從時代和發展的高度來重新定義教師教學基本功,使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磨練、升華出新時代教師所需要的教學基本功。
學校教育中實施學生主體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學生主體發展的重點在課堂上。因此,在教育中,首要任務是建設一支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師隊伍,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應該注重教師的培訓,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同時,還要求教師自身學習,關注自身專業發展提高。
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知識和教學技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生命發展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具備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學方案設計的能力,教學內容的駕馭能力,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的能力,了解學生的能力等之外,還應具備一下能力:
一、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認識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核心能力。有學者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包括具體學科教學能力、一般教學能力和教學認知能力三種。具體由下述幾種能力構成:1.認識能力,主要表現為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良好的記憶力,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等;2.設計能力,主要表現為教學設計能力,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選擇與運用教學策略、實施教學評價的能力等;3.傳播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等;4.組織能力,主要包括組織教學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課外活動的能力、組織培養學生優秀集體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協調內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組織管理自己的活動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學中的師生交往能力。
二、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
在職教師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應成為教師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村小學教師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必須通過繼續教育為他們的教師生涯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保持教師的知識之源永不枯竭的在職培訓,不應當是有意安排的時斷時續的活動,而應是持續不斷的經常性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與傳統的在職培訓方式相比,校本培訓更加關注教師所在的學校及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因而更能激發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熱情,使教師培訓更具活力和更有效益。校本培訓應緊緊圍繞著學校和教師的實際狀況和發展需要,重視教師已有的實際經驗和現存缺陷,使教師培訓在與本校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基礎上,不斷向著多樣性和開放性轉變,注重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三、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調控能力
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調控能力是每位教師必備的能力,也是教師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圍,以保證課堂教學盡然有序的進行。教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合理選擇教學手段,還要維持課堂紀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隨時准備有效的處理課堂上出現的突發事件,營造積極活躍的教學氣氛,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能力,資質管理好課堂教學要貫穿教學活動始終。
四、掌握新理念與新要求
21世紀的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要打破以前的教學常規,靈活地運用和處理教材,處理好分科與綜合、持續與均衡,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會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利用課件、設計精美的板書、進行教學活動創新等。
教師的創新能力是指「教師綜合已有知識、信息和經驗,產生有別於他人的、獨特的、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要培養高素質、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教師必須具備高素質和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勇於創新觀念,不因循守舊,在工作中不斷的有所創新,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總之,在職教師應該以科學發展觀和科學的人才觀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科專業特點,體會和探索提高教學能力及教學水平的途徑,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摸索,循序漸進,發揮自身優勢,汲取豐富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在教學中逐步完善起來,為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打下基礎。
B. 新教師如何提高掌控課堂教學的能力
新教師提高掌控課堂教學的能力:
具體化為教師根據課堂上的各種信息靈活的調節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學目標、環節、節奏、氛圍、時間等一切因素,使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行為。 課堂掌控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單項能力組成的和諧統一的整體。主要內容分為課堂組織管理能力、課堂察言觀色能力、課堂及時反饋能力以及課堂系統把握能力。
一、課堂組織管理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課時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用各種管理方法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使之自覺、積極、主動地參加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活動。互動生成的課堂中,學生思想活躍、熱情進取,思維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獨立性,但是因年齡、閱歷的因素,思維仍停留在淺層次上,但集體組織觀念淡化。面對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行為還不成熟的莘莘學子,教師的課堂組織管理技能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整個課堂組織管理如能得心應手,教學過程便會如行雲似流水,教師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捕捉學生的學習信息、處理聲稱問題上,便能和學生意趣盎然的沉浸在知識海洋的起伏跌宕中。通常課堂管理方法有:創設情境法、表情感染法、停頓吸引法、目標指引法、趣味激發法、設疑法、激勵法、競賽法、暗示法和人文評價法等。
二、課堂察言觀色能力 捕捉信息指的是從課堂的信息源中,發現教學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問題。教學中隨機事件何其多,相應的教學資源何其多。教師就可挖掘、開發、引申、利用、見機行事,使「麻煩」不再「麻煩」,反而成為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優化教學。這是從意外不確定生成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認識沖突上捕捉有用信息。隨著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增強,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增多,師生之間常常會產生認識上的沖突。教師應從學生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認識的沖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
三、課堂及時反饋能力 課堂及時反饋能力指教師對課堂上的各種信息迅速及時地進行分析對比、綜合判斷、推理和反映的能力。如果對來自學生、環境的信息遲遲不作出反饋,課堂教學就不能很好的控制,也就難以完成學習任務。
課堂及時反饋能力主要指課堂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和重組課堂信息能力兩個方面。 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學生反饋出來的已有學習經驗、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師自身的專長,靈活的選擇教法,因勢應變,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四、課堂系統把握能力 課堂系統把握能力是指教師能夠正確把握教學目標、穩定教學節奏、控制教學結構的能力。把握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從整體、全局,適時適情的掌控課堂,並隨時監控自己的掌控是否有助於掌控目標的實現,並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對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反饋和調控。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機應變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C.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把控課堂
管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實乃每位任課老師的分內之事,直接關乎班風、專學風乃至校風的好壞,進而影響屬到學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學生前途,系於老師;學校教育,系於課堂;國家興衰,系於教育。由是觀之,此事非同小可,為師責任重大。所以,老師,無論如何,請管好你的課堂,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謹與諸位同行共勉。
D. 新教師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
首先,提高教師個人語文素養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要求語文教師應該具備中外文學史方面的知識、文學理論知識、文學創作知識、文學批評知識等。教師文學素養高,文學知識深厚,語文課就會上得生動活潑,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就會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師文學素養低,文學知識淺薄,學生就很難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應有的教育。一節上得好的課不是因為處理教學的技巧,而是由任教老師的學識、思想、境界決定的。你對課文的理解有多深,你對語言文字的挖掘就有多深。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直接取決於老師的文學修養。沒有深厚的文學修養,沒有過人的理解能力,沒有博覽群書的「厚積薄發」,是教不出精美絕倫的語文課的。
因此,每個語文老師都應該博覽群書,涉獵到各個領域,讀文學大家的文學作品,讀兒童文學作品,讀古代的文學經典,讀教育經典。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實自我、教好語文。其次要具備豐富的語文專業知識,即語言應用學方面的知識。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即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語言發生的規律、語言學的理論、現代漢語聽說讀寫知識、邏輯學知識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教師還必須隨著時代的需要,隨著教材的更新,不斷學習,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惟有這樣,才能具備比語文教材更精深和更為廣闊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義、地位和作用,才能居高臨下,正確地處理教材,深入淺出,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能力,開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真正上好語文課。
其次,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語文課的保障。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如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讓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種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體安排,這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這就要求教師肯花時間去鑽研。
首先教師要備好教材。文本教學,要求我們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課前,對於所要教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教學的內容之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尤其是我們務工子弟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就不高,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戲、競賽、分組、才藝比拼等,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去感悟,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全面地,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為良好的課堂教學作了好的鋪墊。
再次,靈活駕馭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無論是平時的積累,還是課前的准備,一切都將服務於課堂這一重要的教學活動。首先,找准一堂課的切入點。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課要講求藝術,根據不同類型體裁的課文,在深入把握其思想內涵,藝術特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的目的要求的基礎上,立足開課的形式新穎,做到在開課的過程中創設激情,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望,啟點給學生思維求異的方法,用生動有趣的情境或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住學生,緩緩進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為重要。如我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一課時,開課時我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談談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有關昆蟲的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發言積極,為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感悟。課文中有著生動活潑的語氣、節奏、句式、格調,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意旨。只有在教師層次清晰、條理明了的引導下,反復有表情、有節奏地朗讀重點詞語和句子,深入作者情感地變化和語言的音韻變化中,悟出僅憑語言分析難以真切理解地內涵,才能真正理解課文,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通過朗讀,學生能體味到課文形象生動的語言,課文描寫的場面、人物語言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在讀中既培養了讀書能力,也為語言表達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E. 新老師如何控制課堂
作為新教師,上好一節課除了要充分備好課外,控制好課堂紀律非常重要。如果課堂紀律亂糟糟的,備課備得再充分,教學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課堂紀律,提高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但是,新老師在經驗有限,教學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況下,應該怎樣控制好課堂紀律呢?經過一年半來的教學摸索,我得出以下看法:
第一,敢於嬉笑怒罵,樹立教師威信。
剛任課時,學生和老師都處於一種相互觀察期,這時候的課堂紀律問題不大。但很快就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出來挑戰新教師的權威,這時新教師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其他的學生都在看老師會如何處理。處理得好,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對於樹立威信很有幫助。處理不好,學生可能群起圍攻,新教師就要疲於應付。對待老師,學生的趨向是欺弱怕強,所以新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硬朗的角色。這可從細節作起,例如聲音要響亮,表情比較嚴肅等。對於公然挑戰權威者,新教師不可軟弱、逃避,並且一開始就要敢於正視、教育,體現自己的原則。否則等到學生都欺到頭上才發難,已經很難再扭轉不利局勢了。但是這要求新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部分學生外強中干,大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屢次公開批評,有可能導致師生的對立。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就算是批評了課後也要及時安撫;對於特別難對付的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與其對峙,一者教師沒風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暫且冷淡處理,待下課後將其叫到辦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時候還可聯系家長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愛感化,以情動人。
當然,新教師如果一味硬朗,學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還應該多關心學生,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平時上課善於察言觀色,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課,可先找學生了解情況。有時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於某段時期思想出現問題或是情緒比較低落。如果學生真有問題,能解決的幫忙解決,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學生沒有問題的,也可找學生談談,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重視他。對於關心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就算是不想聽也會給面子。此外,還可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多溝通多接觸。和學生溝通最好是在教室里,辦公室里的師生對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上完課不要馬上離開,在教室里多呆一兩分鍾,就課堂內外的話題聊聊,這樣使師生關系融洽,也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
除了多關心學生還要多關心所任教班級的事務。由於分工的不同,任課老師不是班主任,對於班裡的事務關注較少。但是從搞好課堂紀律的角度出發,新教師作為任課老師這一點應該要做好。我所教的某個班級,桌椅總是擺放不整齊。上課時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這些事。班裡面得了榮譽我及時鼓勵,出現問題我提出建議或幫忙解決。學生感覺得到老師不是只關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績,對自己班級也很關心,情感上就願意接近老師、配合老師。這個班有幾個學生確實比較愛講話,但是很多時候不用我出聲其他的學生會馬上幫忙制止。
第三,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
新教師在控制課堂紀律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是「一放就亂」。根據課改精神,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人多口雜,而一些愛講話的學生也往往趁機搗亂。如果不加以制止,這種現象極可能愈演愈烈,課堂紀律放了就收不回來。針對這種情況,新教師要在平時就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具體而言,就是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發言紀律,有秩序地發言,不隨意插嘴和打斷別人的發言。操作時按照年齡特點,初一舉手發言。只要教師鼓勵得好,剛上中學的學生還是愛舉手發言的。初二、初三的學生積極性較差一點,可用點名或輪流發言的方式。全班討論時,則要求新教師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發現有不符要求的苗頭就要及時處理。尤其是剛任課的時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學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並強化為習慣。而學生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習慣,課堂紀律就有保證。
第四,省時度勢提問,靈活處理回答。
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課堂紀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學需要,提問肯定要精心設計,而在課堂上如果紀律出現問題,也可隨機提問。對於愛走神的學生,提問是提醒;愛講話的學生,提問是警告;愛睡覺的學生,提問是懲罰。利用好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鞏固課堂紀律。學生的回答正確的要給予肯定、表揚,但要暗示其專心聽講。對於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確的,不要輕易放過學生,否則達不到警告或懲罰的目的。對策是可以循循善誘,從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問,或是給予提示,讓每一個站起來的學生都要開口。學生回答中可能出現離題的情況,離題萬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題發揮的話,新教師不要怕影響課堂紀律或教學進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馬上將學生引回主題。這種情況下,引導得好能夠激發更多的智慧火花,還能夠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從而優化課堂紀律。例如在講述八年級關於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我提問為什麼國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學生回答的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童工。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討論,進而再拋磚引玉提出應如何解決童工現象的問題。學生圍繞這個話題積極發言,教育效果顯著,課堂紀律也優良。
第五,與班主任建立親密的「聯盟」關系。
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新教師可與班主任建立親密的「聯盟」關系,藉助班主任的力量來搞好課堂紀律。可經常向班主任反映該班上課的情況,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只反映不好的情況,別說學生不愛聽,就是班主任也反感。發現好的現象及時反饋,班主任更樂意幫忙。一些棘手的問題,可讓班主任幫忙解決。當然,並不是說事無巨細都要班主任出面,這樣反而讓學生認為這個老師無能,適得其反。學生看到這個科任老師和班主任關系不錯,怕老師隨時會告狀,上課時候就不敢搗亂。
可以說,每一個新教師都要經歷一段磨練,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工作。所以新教師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盡快地提高業務水平,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新老師上課的注意事項:
1,所教東西盡量與最近最新鮮的例子和應用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有更感性的認識,學習得有目的性,可調動其興趣,願意學習;
2,所寫黑板的板書列本部分標題後,在旁邊黑板上畫圖或表,每講完此部分後把詳細部分擦掉,把大標題留下,最後上完課後黑板上整齊的留下本節課所講內容的骨幹大綱。如此顯得教師講課有條理性,一切盡在掌握。且有利於給學生總結。到底那一部分是基礎,那一部分是重點,或是難點。有利於告知學生重點難點;
3,比如聲音適中,但在重點難點時要有變動,總是一個音量容易使人疲倦;當講到難點重點時,加以強調,引起學生重視;
4,講課時面向學生,不可只看黑板。觀察學生(聽課教師)的反應,適當調整講課節奏和增刪例子;
5,若可以,綜合使用各種教學手段,比如講程序時使用幻燈片,講綜合知識時使用PPT,對知識點具體講解時可在黑板板書,可控制好教授速度,易於學生接受,各種教學手段交叉使用,給予了學生新鮮感,也易於其集中注意力;
6,有可能的話,對學生進行提問等形式的溝通交流,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或是自問自答,引起學生好奇後給出答案,有利於增加學生印象;
7,從容,自信,對所講內容熟悉,對其他相關課程或是研究進展之類有很多了解,能夠給學生很多新鮮知識,讓學生產生信任感;
8,教課過程中,注意多講些例子,使知識比較形象,易於理解和接受,並有深刻的印象;
9,剛上課的前六分鍾學生(教師也一樣)的注意力不是最佳狀態,不適宜學習新知識,盡量微笑,進度可稍緩;試講選取內容不宜多,一個問題講清楚就好;
10,課後跟聽課教師交流,表明自己經驗不太足,但表明足夠的敬業精神,對教學感興趣。
F. 新教師如何掌控課堂秩序
看清學生心理,做好課堂教學
古人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今社會,想做一名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合格的教師,必須得先了解和掌握了學生的心理特徵,並在教學中採用與心理特徵相應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下面是依據學生的幾個心理特徵來談的一些體會。
一、 小學生貪玩、好動、活潑、熱情
因為小學生貪玩好動,如果引導不當就會導致課堂大亂。相反,如果能抓住學生這種心理特徵,採用互動方式,充分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律動、表演等多種形式激起學生的活潑熱情,調動其學習興趣,這樣就很容易營造出生動、歡快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音樂,又在音樂中得到快樂。在學習歌曲《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中,我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拍手、跺腳、拍肩、握手,為更好地掌控整個局面,又採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讓學生比一比,哪組的動作與音樂的配合有條不混。最後,作為老師的我還走到表現好的組里與同學一起完成握手環節,那時的氣氛達到最高潮。其他小組也越來越努力,因為誰都想嘗試這種代表信任和獎勵的握手游戲。
又如在學習《兩只老虎》時,因為這首歌曲本身學生就很熟悉,如果不來點「花招」,學生不會有多大學習熱情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讓學生自己改編歌詞並根據自己的歌詞圍成圓圈進行游戲表演:「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胡須,真好笑,真好笑!」學生一邊唱著自己改的詞,一邊學著奇怪老虎的動作,別提有多開心了,連游戲完了都還在咯咯地笑呢。
瞧,這樣一來,學生玩也玩了,學也學了,樂也樂了,一舉三得阿!
二、小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小學生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而且對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強。根據這一心理特徵,把一些相關的主題內容穿插在一塊,形成一個整體系統。例如,在第二冊《跳起舞》一課中,把《我是人民小騎兵》、《擠牛奶》、《草原就是我的家》和第五冊的《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放在一起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根據曲目要求自然運用了多媒體畫面、舞蹈、課外草原知識故事等多種教學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場景:學生眼前首先出現的是藍天白雲、茫茫草原的美景,然後悠揚的《草原上》已經慢慢響起,再是伴隨著《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歡快序幕進入那《小騎兵》的賽馬盛況。瞧,在賽馬之餘還能看到勤勞的男男女女在那快樂地擠牛奶呢!(《擠奶舞》)看,多美的生活畫面呀,真是《草原就是我的家》啊!
這樣,教學內容既豐富又形式多樣了,始終都有新鮮的東西讓學生的好奇心得以滿足,上課時就自然精力集中、投入,興奮地來接受知識了。哎,這么多內容學生一下能接受嗎?不用擔心,你可別低估漠視學生的能力,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和模仿新事物的,而且能力還非常強呢!況且一旦你的課堂內容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那就算他上課沒完全摸透,那他課後也會情不自禁地學起來的,這樣發展下去,他們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能促使其學習興趣更濃厚,接受和掌握能力更強,音樂視野也越來越寬闊。
三、自覺性和自製力較差
在歡快活潑的音樂課堂中,小學生一般容易興奮。有時一旦興奮好動起來就會不顧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識不到紀律對他的約束,使課堂秩序大亂。這時候老師應給予合理的組織和引導,要求他們不能盲目亂動,應將活潑和有序結合起來,使課堂氣氛熱烈而又秩序井然。對於自製力差的學生,應慢慢的教育,給予合理引導。自製力是一種意志力的表現,是人們在生活中長期不斷修養鍛煉的結果,作為老師得視小學生自製力差為一種正常現象。不能呵斥、責罵學生,挫傷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學習音樂的熱情。比如說有時師生好不容易共同營造出了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但當你對自製力差的學生突然進行指指點點的批評時,那教學效果會在不愉快中功虧一簣,事倍功半的。為了避免這樣的現象,我們必須在課前認真做好課堂設計,對整個課堂要有較強的預見性,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在教學中要及時注意調節和引導,在遇到特殊情況時要能夠靈活處理,不因一些特殊情況使教學受到干擾。例如,當看到第一組有學生表現「不良傾向」時,我就神秘地走到學生中間定定地來一句:哎,大家看,我們現在表現最好的好像是第二組哦,老師給他們獎勵大紅花……這時,教室「唰」地一下安靜了。(其中動作最快的還是第一組呢。)另外,教學中還可以使用一些音樂口令、手勢或形體語言來規范學生們的言行,使課堂氣氛向著好的既定的目標發展。例如:「小嘴巴快閉上,左拍右拍坐好來!」,「一二三,誰最棒?一二三,我最棒!」
四、自我表現欲強,喜歡被肯定、被表揚
了解了學生這樣的心理特徵,我們老師平時就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人人都渴望引人注意,孩子也不例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給學生表現和展現自我的機會,並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肯定。對於調皮、搗亂、學習差的孩子,不能歧視他們,侮辱他們的人格。相反,老師要更多的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和幫助。因為這些學生的個性和自我表現欲往往非常強烈,正是希望通過一些異常舉動來吸引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注意。這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嚴厲的批評和呵斥,而是抓住他們這種心理,因勢利導,讓其優點、特長得以展示和發揮,進行賞識教育。有時還可主動徵求他們的意見,採納他們喜歡的上課內容,甚至用他們討論好的方式來上上課。這樣,既讓學生主動參與、感受了音樂的快樂,還培養了其創新意識,又充分滿足了他們那渴望表現,喜歡被表揚、被肯定的心理。
小學生好象是稚嫩的小苗,要想將其培養成參天大樹,就得有園丁的精心照料與栽培。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抓住其心理特徵,採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形式,融會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相信,以後一定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好地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將小學生這批幼苗培育得枝繁葉茂!
G. 如何有效調控小學課堂教學
的確,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氛圍要比數學、語文等學科的課堂氛圍更難調控。因為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除了教師還有比教師更吸引學生的電腦及其背後的游戲、網路世界。如何有效的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是我長期以來一直研究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只停留在調和控上,調和控只能治標不治本。要想徹底改變信息技術課堂氛圍需要從根本上著手,要治本。 什麼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根本?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要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術課比玩游戲、上網、聊天更有趣、更有意義! 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但經過艱苦的努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一、課前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 老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愉快,這樣的課堂氛圍必須要有深入細致的教學設計為基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最重要的的原則就是真正在教學設計中把學生作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學的根本在於學生學,老師的教是幫助學生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要給學生做的時間。 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動手實踐時間,教師的引導和精彩的講解就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因為,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還是在被動地聽。教師講的東西得不到落實,勢必是只開花,不結果。信息技術學科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學生只有親自動手實踐了,才能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驗過程,總結方法。所以,教學設計時一定要保證學生課堂上的實踐時間,5分鍾、10分鍾的小試牛刀是不夠的,一定要有充分的時間(至少一半課時)讓學生靜下心來實踐,沒有老師的切屏和講解。 其次,要給學生想的空間。 信息技術學科第二大特點是創新性,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所以,課堂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意意識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的最好時機,教師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精心設計實踐內容,放飛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使用所學內容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實現自己想實現的願望。這里所指的實踐內容不是零零碎碎的小練習,應該是一個相對完成的內容。設計自己的名片、製作暑假生活 PPT、編輯處理自己的照片、撰寫「我有一個夢」都是充滿創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想像力、個性化的實踐內容。教學設計時只要在最終作品的功能、知識技能應用上給出具體要求即可。 以上所說是在教學設計中保證課堂教學氛圍比較關鍵的兩點。此外,還需要充分分析學生的現狀,什麼是他們學過的?什麼是他們沒有接觸的?什麼才是他們這個年齡所感興趣的事?什麼是他們很容易接受的?什麼是他們這個年齡段所不能理解的?講解教學內容時如何恰當的設問?如何設置認知沖突?如何引發學生的問題?課堂上可以出現哪些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等等都需要課前進行設計。 引人入勝的開題,鮮活的教學案例,開放具有挑戰的實踐內容,是吸引學生興趣的第一步。當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意識到可以用信息技術實現自己的願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就會進一步感受到信息技術的意義所在。 二、課上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充分的課前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在課堂上教師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完成。課堂上教師除了引入課題,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案例學習新知外,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還要不斷巡視觀察學生的實踐情況。因為教師的講解再精彩再清楚,學生只有在親自動手實踐時才能發現問題,才會提出問題,即使是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還會再次提問。教師這時要及時發現學生實踐中的問題,個別問題個別輔導,共性的問題要及時對全班講解。所以,這個環節,應該是教師最忙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輔導敢於提問的學生,還要去發現那些有問題不敢提問的學生,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還要善於發現學生沒有發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我們要時刻牢記:課堂上是學生在學習,不是老師在表演。 三、課後要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 精心的教學設計,充滿激情的講解,細致入微的課堂指導,是吸引學生興趣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然而,如果沒有有效的評價機制對學習效果進行及時的評價與反饋、監督與激勵,再好的課堂氛圍也將是曇花一現,轉眼即逝。 教學是有目的學習,每節課都是有教學目標的,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否達到是需要通過作業來評價檢測,並及時給出反饋的。 所以,正常的信息技術課學生是要做作業的,鑒於我國目前的現狀,我們不可能再給學生留課外作業。因此,需要在課上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實踐去鞏固,學生課上的實踐內容就是他們的作業,實踐的結果是需要評價的。教師需要對學生每堂課的實踐結果及時進行評價,由於課時的有限性,我們已經把作業放在課堂上完成,不可能再把評價也放在課上去做。所以,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課上作業並在課後進行評價,下次課上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鼓勵優秀學生,展示有創意的作業,並對作業進行點評,讓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效果。 只有在精心的教學設計、巧妙的課堂引導、及時的教學評價共同打造下,才能營造出老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愉快的課堂氛圍。
H. 新教師如何管理課堂紀律
第一,敢於嬉笑怒罵,樹立教師威信
剛任課時,學生和老師都處於一種相互觀察期,這時候的課堂紀律問題不大。但很快就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出來挑戰新教師的權威,這時新教師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其他的學生都在看老師會如何處理。處理得好,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對於樹立威信很有幫助。處理不好,學生可能群起圍攻,新教師就要疲於應付。對待老師,學生的趨向是欺弱怕強,所以新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硬朗的角色。這可從細節作起,例如聲音要響亮,表情比較嚴肅等。對於公然挑戰權威者,新教師不可軟弱、逃避,並且一開始就要敢於正視、教育,體現自己的原則。否則等到學生都欺到頭上才發難,已經很難再扭轉不利局勢了。但是這要求新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部分學生外強中干,大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屢次公開批評,有可能導致師生的對立。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就算是批評了課後也要及時安撫;對於特別難對付的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與其對峙,一者教師沒風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暫且冷淡處理,待下課後將其叫到辦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時候還可聯系家長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愛感化,以情動人
當然,新教師如果一味硬朗,學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還應該多關心學生,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平時上課善於察言觀色,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課,可先找學生了解情況。有時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於某段時期思想出現問題或是情緒比較低落。如果學生真有問題,能解決的幫忙解決,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學生沒有問題的,也可找學生談談,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重視他。對於關心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就算是不想聽也會給面子。此外,還可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多溝通多接觸。和學生溝通最好是在教室里,辦公室里的師生對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上完課不要馬上離開,在教室里多呆一兩分鍾,就課堂內外的話題聊聊,這樣使師生關系融洽,也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
除了多關心學生還要多關心所任教班級的事務。由於分工的不同,任課老師不是班主任,對於班裡的事務關注較少。但是從搞好課堂紀律的角度出發,新教師作為任課老師這一點應該要做好。我所教的某個班級,桌椅總是擺放不整齊。上課時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這些事。班裡面得了榮譽我及時鼓勵,出現問題我提出建議或幫忙解決。學生感覺得到老師不是只關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績,對自己班級也很關心,情感上就願意接近老師、配合老師。這個班有幾個學生確實比較愛講話,但是很多時候不用我出聲其他的學生會馬上幫忙制止。
第三,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
新教師在控制課堂紀律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是
「一放就亂」。根據課改精神,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人多口雜,而一些愛講話的學生也往往趁機搗亂。如果不加以制止,這種現象極可能愈演愈烈,課堂紀律放了就收不回來。針對這種情況,新教師要在平時就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具體而言,就是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發言紀律,有秩序地發言,不隨意插嘴和打斷別人的發言。操作時按照年齡特點,初一舉手發言。只要教師鼓勵得好,剛上中學的學生還是愛舉手發言的。初二、初三的學生積極性較差一點,可用點名或輪流發言的方式。全班討論時,則要求新教師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發現有不符要求的苗頭就要及時處理。尤其是剛任課的時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學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並強化為習慣。而學生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習慣,課堂紀律就有保證。
第四,省時度勢提問,靈活處理回答
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課堂紀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學需要,提問肯定要精心設計,而在課堂上如果紀律出現問題,也可隨機提問。對於愛走神的學生,提問是提醒;愛講話的學生,提問是警告;愛睡覺的學生,提問是懲罰。利用好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鞏固課堂紀律。學生的回答正確的要給予肯定、表揚,但要暗示其專心聽講。對於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確的,不要輕易放過學生,否則達不到警告或懲罰的目的。對策是可以循循善誘,從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問,或是給予提示,讓每一個站起來的學生都要開口。學生回答中可能出現離題的情況,離題萬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題發揮的話,新教師不要怕影響課堂紀律或教學進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馬上將學生引回主題。這種情況下,引導得好能夠激發更多的智慧火花,還能夠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從而優化課堂紀律。例如在講述八年級關於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我提問為什麼國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學生回答的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童工。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討論,進而再拋磚引玉提出應如何解決童工現象的問題。學生圍繞這個話題積極發言,教育效果顯著,課堂紀律也優良。
第五,與班主任建立親密的「聯盟」關系
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新教師可與班主任建立親密的「聯盟」關系,藉助班主任的力量來搞好課堂紀律。可經常向班主任反映該班上課的情況,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只反映不好的情況,別說學生不愛聽,就是班主任也反感。發現好的現象及時反饋,班主任更樂意幫忙。一些棘手的問題,可讓班主任幫忙解決。當然,並不是說事無巨細都要班主任出面,這樣反而讓學生認為這個老師無能,適得其反。學生看到這個科任老師和班主任關系不錯,怕老師隨時會告狀,上課時候就不敢搗亂。
可以說,每一個新教師都要經歷一段磨練,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工作。所以新教師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盡快地提高業務水平,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