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課堂如何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小學課堂如何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發布時間:2021-01-14 20:39:33

⑴ 如何把中華傳統文化運用在小學的教育教學當中 百度文庫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入發展,一股國學熱席捲整個文化領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熱切關注。而以道德倫理為取向的國學,為小學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則從國學經典所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國學經典中有哪些道德意義以及如何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的教育。
小學生道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思想內容比較陳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之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因此,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一、國學經典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信友愛、溫文有禮的優雅人格。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論語》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它包含了立身、處事、為學、從政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倫理、道德與教育為一體,其核心是做人,是倫理道德修養。它提出的許多做人的原則和格言,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義。
又如《弟子規》,雖然總共僅有1080個字,360句,但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淋漓盡致。《弟子規》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用於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弟子規》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律。
其他的如《童蒙須知》、《孝經》、《禮記》、《顏氏家訓》等一系列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學習國學經典,可以讓小學生系統地直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國學經典的道德意義分析
(一)國學經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13歲以前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能力較強,而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及早讓兒童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熏習,即是在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接觸最具有智能和價值的經典。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雖然他們這時還不完全理解,但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漸培植其福德、開啟其智慧,從而奠定他一生的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加強對經典的理解,經典遂成為他一生開智、受益、勵志、成長的源泉。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在於潛移默化而非灌輸。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片面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讓兒童身心疲憊,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學規律被漠視。當下,一些機構利用社會、家長的認識誤區,打著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旗號引人眼球,實則為賺取千金萬金的學費。這種拔苗助長、把教育當成商業、產業來做的結果,誤導了兒童發展。
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大語文之根基,培養文化氣質,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感悟聖賢文明,通曉啟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養,培養儒雅風范,明白做人的道理,歸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國學經典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得到一種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至關重要。

⑵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傳統的古詩詞不僅意境優美,而且形式多樣,語言精練,思想深遠,記錄了中國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詩詞更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古詩詞可以說是真實地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生活,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詩詞易記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謂是廣為傳誦。在全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都有古詩詞的學習、背誦,而且篇幅很大,內容形式也是涉及多個方面。比如,小學語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冊第一單元,課後穿插的三首古詩《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現了作者堅貞不移、頑強不屈、勇於奮斗的堅強品質。還有第五單元的古詩兩首,其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再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反映了作者對母親的真摯而深厚的敬愛、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從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可以看出,關於古詩的學習背誦內容很多,詞就顯得有些少,其實詞也能傳達出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而且比較詳細具體。比如: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八單元,課後就有兩首詞《菩薩蠻》和《卜運算元》,像這樣的詞類也很適合小學生閱讀和背誦。古詩詞的作者總是用形象、簡短的語句,寫出深刻的含義,可以說古詩詞意境悠遠,文化氛圍濃厚,是小學語文閱讀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2搜集春聯
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豐富多采,民間文化更是其中的精華之一。教師們可以布置學生在寒假做一道特殊的作業: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聯。到開學後,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對聯,在班隊活動中進行交流。還可要求學生表達這些對聯類別,如:有兩字的,三字的……十幾個字的;按貼的地點來分,有貼在正門的、旁門的,有貼在廚房的、灶邊的,有百貨商店貼的、五金商店貼的;按內容講,有贊揚美德的,有歌頌領袖偉人的,有反映改革開放成果的,還有以商品名開頭的……這樣歸類後,學生對春聯有了新鮮感,當他們想到小小春聯中竟然有這么大的學問,覺得有收獲,就會主動去讀、背春聯。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了語言、記憶了語言、積累了語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聯這項活動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順口溜、歇後語、俗語以及過年過節時的傳統習俗,適當搜集,加強積累,以便運用。
3熟記成語
3.1課內熟記成語。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的課後就有、有的在每個單元的園地里也有要求熟記的成語,這些成語大多兩個一組,安排合理,或意義相近,或結構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關聯。教師們可要求學生把這些成語記熟,幫助他們了解成語的來源、本義、今義及運用范圍,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課後出現的成語,不但要求學生熟記,還要求學生會寫會默。
3.2課外摘錄成語。課外閱讀中,學生常常接觸到不少成語,通過「摘抄」的形式進行積累,比如每人准備一本「成語摘抄本」,一遇到成語就記錄下來,通過查閱工具書理解這此成語的大概含義,並在學習中嘗試運用這些成語。此外,在課外活動中,為了配合學生摘錄、積累成語,教師們還可以開展了一些諸如「我講成語故事」、「成語接龍」、「誰是成語大王」等活動,它們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收集熱情。
3.3生活中留心成語。只要處處留心,記住成語就不難。除了課本、課外閱讀中有成語外,廣播、電影、電視、日常用語中的成語也數不勝數。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積月累,那麼他們成語倉庫里的成語就越來越多。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也就得到了穩步提高。
4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有效進行文化熏陶
比如: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中秋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如:中秋節有哪些別名?中秋節的來歷?哪些著名人物寫下了與月有關的詩詞?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又有哪些?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撰寫報告,以網頁、演示文稿等形式進行交流。還可以吟詩詞、賞明月、吃月餅……一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可以安排一個較長的周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5營造文化氛圍
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當涉及到傳統文化課文教學時,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音樂或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與此同時,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古箏曲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6善於教學拓展
我發現每冊的《語文園地》中,都系統編排了古詩名句、成語、名言警句、三字經、對子歌、農諺、對聯等傳統文化的內容。這些內容,無論對於學生學語言、學文化、學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對於這些內容的教學,我的做法是學一項拓展一項。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了解了課本上原有格言警句的基礎上,課下再搜集先賢留下的有關的名言警句、故事、以及名人軼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拓展了視野,由點及面,讓學生看到了古人的美德,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⑶ 如何在教學中加入傳統文化

隨著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入發展,一股國學熱席捲整個文化領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熱切關注。而以道德倫理為取向的國學,為小學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則從國學經典所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國學經典中有哪些道德意義以及如何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的教育。
小學生道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思想內容比較陳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之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因此,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一、國學經典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信友愛、溫文有禮的優雅人格。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論語》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它包含了立身、處事、為學、從政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倫理、道德與教育為一體,其核心是做人,是倫理道德修養。它提出的許多做人的原則和格言,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義。
又如《弟子規》,雖然總共僅有1080個字,360句,但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淋漓盡致。《弟子規》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用於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弟子規》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律。
其他的如《童蒙須知》、《孝經》、《禮記》、《顏氏家訓》等一系列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學習國學經典,可以讓小學生系統地直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國學經典的道德意義分析
(一)國學經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13歲以前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能力較強,而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及早讓兒童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熏習,即是在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接觸最具有智能和價值的經典。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雖然他們這時還不完全理解,但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漸培植其福德、開啟其智慧,從而奠定他一生的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加強對經典的理解,經典遂成為他一生開智、受益、勵志、成長的源泉。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在於潛移默化而非灌輸。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片面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讓兒童身心疲憊,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學規律被漠視。當下,一些機構利用社會、家長的認識誤區,打著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旗號引人眼球,實則為賺取千金萬金的學費。這種拔苗助長、把教育當成商業、產業來做的結果,誤導了兒童發展。
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大語文之根基,培養文化氣質,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感悟聖賢文明,通曉啟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養,培養儒雅風范,明白做人的道理,歸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國學經典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得到一種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至關重要。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1]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⑷ 如何開展小學傳統文化課的教學

【小學的傳統文化課應該教授的內容】在教學內容方面:基礎教育低年級段建回議選取《弟子規答》、《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等啟蒙讀物和韻文讀物,同時輔以《中國農歷與節日》、《中國剪紙》、《京劇臉譜》等相關傳統文化內容。
在教育目標方面,明確傳統文化培育青少年完美人格的正面作用,學科教學目標應定位於通過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規范、深邃的哲學思想、質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學科要建立的是中國式人格教育課程體系。

⑸ 小學階段可以從哪些方面實施傳統文化教育

什麼能進小學課堂呢?我覺得有些經典東西我希望能進到課堂里,我認為《論語》《大學》《中庸》等都可以。
對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來說,我想吟誦是一種好方法。孩子在誦讀過程中記憶,在記憶過程中感受、體悟。
我想在小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式是誦讀,以讀經典背誦經典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大量積累。第二個表演,以吟唱經典,演藝經典為主要形式,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化魅力。第三個是講故事,,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唐詩等文化典籍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熏陶。當然還有繪畫教育,書法教育。最後一種方式是展演,讓大家沉浸在傳統文化氛圍中,不斷提升自我。
現在大家總是問我應該怎麼讓孩子們學國學,我覺得記、誦是學國學的基礎。明代的教育家在論小學教育中間有一段話,「凡人都有記憶,有悟性,自十五歲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這個時候怎麼辦,應該多記性少悟性,多誦讀多記憶。
第二個希望大家注重融合。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增加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涵養愛國忠誠,孝敬父母和睦同伴等美德。
第三個我希望大家注重活動,做到知行合一。我們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希望學校舉辦一些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我在其他學校聽過這類的故事,我也希望學校利用各種各樣節日,包括春節,清明節,各種各樣的節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必須融合到日常生活中間去,融合到民俗文化中去。
海淀區的學校注重利用各種各樣的節日開展活動,國畫、京劇、武術等,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間體現傳統文化教育。
第四點希望傳統文化教育注重文化。我們希望各個學校開展校風、班風、學風建設,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之中。希望學校邀請傳統文化的名家,進校園做示範。
第五個注重師資,行為示範。既要有傳統文化的「道」,也要有傳統的「器」。
注重研究,上下求索
最後想說我們還需要注重研究,上下求索。

⑹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一、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加強積累,形成文化積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教師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具體安排誦讀的內容。對所安排的內容,要求學生熟讀成誦,牢記在心。學生誦讀的過程是進行語言材料積累的過程,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過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了每個人的社會責任;「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詮釋了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誠信做人的原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民族骨氣和浩然正義的典型寫照。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華,是我們先人智慧的結晶,是值得我們自豪的精神資源。我們應該把它輸入到我們的血液中,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中。
二、讓學生感受戲曲藝術豐富的內涵和悠長的韻味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形式。但是當前大多數學生普遍都喜歡流行的影視文化,很少接觸戲曲。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親口嘗一嘗。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程的優勢,精心組織活動。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戲曲的發展演變、經典的角色、戲曲的種類及特點等相關知識;也可以有選擇地讓學生觀摩一些著名戲曲藝術家的表演,從唱腔、念白中體味戲曲特有的韻味。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有選擇地收看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以豐富學生的戲曲知識。
三、讓學生領悟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
書法是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審美能力、提高其文化修養的一種手段,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個人寫的字上通常可以考察出一個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養。語文教師應把書法教學納入整個小學教學計劃中。教學中,教師除了進行讀帖輔導、教師范寫、個別指導之外,還可介紹一些書法家的生平簡歷、趣事軼聞,相關碑帖的創作背景、經歷過程和風格特色及其在傳統藝術中的地位等。這一方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喚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另一方面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領悟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和豐富的內涵。
四、開展家校合作
在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採用家校合作的模式,不僅可以促進教育成效的迅速實現,而且還拉近了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距離,便於今後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教師應當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了解傳統文化教育實施的意義、方法以及目的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家長轉變觀念,努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並且以身作則影響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要定期舉辦家長學習班或者家園聯系會等,以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以及家長對教師教育工作的意見,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提供活力。其次,為了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學校可以嘗試跟家長一起,開展學術沙龍或以某方面文化禮儀為主題的專題活動等,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和興趣;再者,教師要結合學校的日常教學安排以及家長的時間安排,和家長一起,帶領學生參觀古典建築、拜訪老革命家、欣賞有意義的影片等,以拓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傳統文化教育成為小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五、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作用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小學傳統文化教育中融入多媒體,無疑為教育手段的創新提供了新鮮的活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之餘,應加強自身的學習,以掌握更多的關於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並且盡可能多的搜集學生所感興趣的圖片、音樂、視頻等,為信息化課堂的開展做好充足的准備。比如,教師可以就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為出發點,利用視頻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飾、語言等,與此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觀看之後,模仿其中的相關舞蹈片段,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在興致盎然的觀賞中了解到更多關於傳統民俗的知識,也可以在熱情的表演中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匯集而成的一種反映民族風貌和民族特質的文化,是人類的寶貴財富,讓小學生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乃至中華民族的振興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探索出更多的利於傳統文化教育順利開展的良好策略與方式,從而真正地發揮出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⑺ 如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課堂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⑻ 淺談小學課堂中如何運用傳統文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語文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小學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可以將傳統文化植入學生心中,使我國傳統文化可以有更好的傳承。而古詩詞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真實地傳達中國傳統文化生活,在古詩文中,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還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古詩詞易記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謂是廣為傳誦。教師在講授古詩文的同時滲透傳統文化進去,相得益彰。
小學階段的課本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老師在教這些名詩佳句時,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

⑼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感召著一輩又一輩的中國人。小學語文課程則在傳統文化的傳播中起著基礎性的教育作用。通過語文課程中的漢字、古詩詞、歷史典故以及寫作等環節的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一、挖掘好教材內容
小學語文課文,無一不是經過教育專家和語言學家精挑細選,極具美感和濃厚人文思想的,不乏像《孔子拜師》《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強化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讓說教和課本的生動事例結合起來,豐富起來。那麼潛移默化之間,小學生就會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和學習。如在進行《孔子拜師》一文授課的時候,把探究教材的內涵作為教學的內容來進行授課,使學生了解古人是怎麼拜師的,為什麼要這樣尊重老師,把中華民族歷來尊師重教,孔子成就儒家大師並實施仁政的人文關懷思想傳播給學生。講解的時候輔助一些類似且有趣的故事,讓小學生有直觀的認識。這樣學生既學習了課本知識,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又感受了我國優良文化禮儀傳統的熏陶,德才並重,可謂一舉兩得。
二、利用活動,培養興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闡明了實踐對於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同樣需要進行實踐活動。只有積極開展以語文課程為載體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才能讓小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進一步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每逢民族傳統節日,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語文實踐作業,讓學生參與到當地的傳統節日活動中去,觀看一些風俗活動,例如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或者是探究春節的由來等,也可以去欣賞一些傳統的民間藝術如皮影戲、塑泥人等等,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聞寫一篇傳統文化體會,分享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製作一些簡單的傳統的藝術品,例如陶瓷、剪紙等工藝,讓學生切實參與到傳統文化中去,在實踐中學習傳統文化。通過這樣的實踐形式,學生對傳統文化會產生很高的熱情,對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三、加強書法教學
書法代表了我國特有的藝術品位和意境化的審美樂趣。對學生進行書法熏陶,可以開闊學生視野,積累更加豐富的知識,鍛煉智力,培養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對美感的辨識。尤其是在電腦普及應用的當下,提筆忘字的現象屢見不鮮。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體會漢字和書法的優美之處。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普及書法知識,培養書法技能也尤為重要,不容忽視。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既是社會現實的需要,也是實現基礎教育目標的需要。只有將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從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⑽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回典、拼拼音答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課堂如何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