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計算課堂

小學數學計算課堂

發布時間:2021-01-13 12:25:13

『壹』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沒有什麼技巧的

(一)、提問要注意啟發式,不要過於簡單

俗話說「打蛇打在七寸上」,同樣,教師的提問要問在點子上,啟發到關鍵處。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提問學生的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智力,都是學生有益的。

1、尋求提問的啟發點於新知識的重點處

課堂提問根本目的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所以教師要善於從知識結構出發,要把提問的啟發點指向教材的重點或者某些有暗示性的問題,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

2、尋求提問的啟發點於知識的鏈接處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大多數的新知識都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延伸和發展的。在知識的連接點上尋求提問的啟發點,能使學生的思維在「舊知識固定點----新舊知識連接點----新知識生長點」上有序展開,促進良好知識的形成。因此,教師要找准新知識的生長點,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選准學習新知識的切入點,直接為學生提供學習新知識的思維支點,而且,所提的問題要富有啟發性,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

3、尋求提問的啟發點於理解知識的疑難處

在學生理解知識的疑難處尋求提問的啟發點,不僅可以及時糾正錯誤,還能讓學生開啟心智,暴露思維,有利於及時點撥和調控。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實際,有意識的捕捉問題的「契機」,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進行設疑問難,就能良好的激發學生思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尋求提問的啟發點於解題思路的轉折處

在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大膽的提出合理而與眾不同的解法,教師在必要時進行點撥疏通,鋪路搭橋,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5、尋求提問的啟發點於學生思維受到干擾處

教學教材中許多內容既有相聯系的一面,又有相區別的一面,特別是對於表面相似而實質相異的內容,學生容易產生混淆。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要吃透教材,了解學生,適時給予必要的提示,預防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提問要具體明確,不要使學生摸不著邊

有個新教師為了使學生搞清6元、0.6元、0.06元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三個6是否相等?」結果學生回答為:「是相等的」,搞的教師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

問題搞的不明確,學生對這樣的提問摸不著頭腦,當然就不能按照教師的意圖去答了。結果浪費了時間,打亂了教學進度。其實這個問題只要提出「這三個數量關系是否相等?」學生是不難回答的。

(三)、提問要促使知識逐漸深化

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掌握,總要經歷一個由不懂到懂、由淺到深的認知過程,教師只有在關鍵時刻恰如其分的提問,才能加速深化過程。

比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的內容時,教師用課件出示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師問:這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師:把這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兩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學生立即回答:90度。師:怎麼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於90度。師:這樣計算對嗎?(課件演示等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的過程。)通過觀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師:畫一個任意三角形,把三個角剪下來拼一拼,你能拼成什麼角?這樣由淺入深的引導提問,可以使學生茅塞頓開,思維順暢,學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與三角形的大小、形狀無關,這樣深化知識的提問,步步入深,引人入勝,即啟迪了學生智力又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關鍵。

(四)、預設具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

老師設計問題要突出教學目標,要有思考性,難易程度要適中,難度太小,引不起學生的興趣,難度太大,學生望而卻步。例如,老師在向學生講解「角的認識」,讓學生在同一個點上畫幾條射線,問到:除了幾條直線,你們還發現什麼圖形?學生通過思考,不僅找出了不同的角邊與角的關系,還了解了對頂的兩個角大小相等等相關知識。一個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往往能使學生產生聯想而有所領悟。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是在所難免的,老師的啟發就顯得猶為重要。學習「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老師可以啟發學生利用前面學過的三角形和長方形面積公式來推導,並且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推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打開,由表及裡,由里及深。

『貳』 小學數學如何進行計算題教學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題教學是重點,也是關鍵。搞好計算題教學,直接關繫到學生今後數學學習成績的好壞。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簡要談談如何開展好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
一、營造鮮活、和諧的課堂
「課堂是什麼?課堂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平台――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平台。」數學課堂亦是如此,在這個演繹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溝通、交融、分享,盡情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有一位名師說過:「一堂好課,如一首交響樂,總要講究旋律、節奏、配器、音響的和諧。師與生要和諧、人與文要和諧、情與理要和諧、思與悟要和諧、知與行要和諧……」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難道我們就不該走進孩子那五彩繽紛、瑰麗神奇的情感生活,去體驗、欣賞他們心中的數學世界,去理解、感受他們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嗎?
如《10以內的減法》的教學片斷:
在課堂教學上,老師微笑著問學生:「樹上有5隻鳥,獵人開槍打死了1隻,還有幾只?」
「還有4隻。」有一個學生說道。(其中有2、3個也附和著)
「應該是一隻也沒有了,因為全都嚇跑了。」(其中有94%的學生贊同的點著頭)
「還有3隻小鳥。」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嘈雜聲響起。
「怎麼會是3隻呢?不對,不對。」其他學生紛紛反對。
「你能告訴大家為什麼『還有3隻小鳥』嗎?」老師用溫柔的語調鼓勵著。
「因為5隻小鳥是一家人,打死了鳥爸爸,嚇走了鳥媽媽,還有3隻不會飛的鳥寶寶。」
多麼精彩的回答啊!老師和全班同學禁不住為他鼓起掌來。
親愛的老師,當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標准答案內時,請輕輕地問聲「你是怎麼想的呢?」;當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時,請悄悄地說句「你為什麼這樣做的呀?」。相信只有在這樣的數學課堂里,我們才能聽到「1001」與《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才能看到「7」與「北斗七星」連綴出的斑斕夜空。也只有在這樣的數學課堂里,孩子們才會深刻地銘記住:3隻可憐的鳥寶寶,以及它們那被打死的鳥爸爸和被嚇走的鳥媽媽。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對症下葯
(一)情感不穩定
小學生在計算時,總希望能很快得到結果。因此,當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或算式顯得繁時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認真地審題,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演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二)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抄錯
由於計算本身沒有情節而且形式簡單,容易造成小學生看題、讀題、審題、演算過程中急於求成,致使把計算式題中的數字、符號抄錯,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當然,計算中抄錯了一個小小的數字或符號,那無論你運算順序怎樣正確,解法如何完美,都將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三)多做導致排斥
計算題本來就枯燥,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又短,天性愛玩又使得他們不能夠長時間認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幾十個,學生做得天昏地暗,錯誤很多,也體現不出學生計算水平高低,做到後來草草完成。而學生做得少,認真做正確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說的不無道理。每次計算時8―10題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長」式的練錯誤多,學生也不願意接受,思想上就會產生排斥,計算錯誤也就多了。
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的計算錯誤,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注意找出錯誤的根本和關鍵,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後再針對錯誤性質、原因和范圍,對症下葯。
三、強化口算基本訓練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是計算教學的開始階段,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過每天的訓練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
對於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來說,學生也是虎頭蛇尾,對於這種情況,一方面,我教育學生應認真、仔細做每―道題;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後分散的特點,在實踐中,我觀察過多次學生口算本上的錯誤,都是後面比前面多。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在做口算時,如果時間允許,在第二遍口算驗算時,從後往前算,這樣找出的錯題就多,正確率明顯提高。
四、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則的不熟練直接導致計算存在很大問題。這是掌握好計算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礎,計算能力才有質的飛躍。
加強對計演算法則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教學法則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將某些法則編成順口溜,兒歌,這樣記憶就更深刻了,運用起來更方便。
五、重視學生有意注意的培養
在計算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中途不東張西望,力爭算一題,對一題。在「抄錯」這個問題上,我曾經請教過一位教低年級的老前輩,就低年級抄錯問題上談談怎樣預防。她毫無保留地談了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說在平時做題時邊輕聲讀邊寫。要讀出來,當然就得認真看清楚數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數字經過大腦分析後說出,就錯不了。如果他能讀出來後再寫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錯數字。當學生計算時錯誤很多,老師就急於求成,每次要求學生做很多題來達到練習的目的,而這恰恰相反,導致學生心理上有排斥反應。 如果要讓學生做20道題,把這20題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題,少而精地練,細水長流地練,而且採取一定的表揚或鼓勵措施,學生就會很高興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題,以這種「短頻快」的步子去練,錯誤明顯減少。計算錯誤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因此我們應培養學生在作業後必須自我檢查、驗算的好習慣,我們教師應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要開展好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並非難事,關鍵是要把握教學中的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叄』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課堂問題

1

小學 數學怎樣設計課堂問題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課堂問題?提問是解疑的重要方式,把握提問原則、運用提問技巧、掌握提問時機是提問中的幾個重要方面。還今天,朴新比小編給大家帶來與數學有關的方法。

(1)教學中所提問題要兼顧難易程度。問題類別雖有層次的不同,卻無絕對的好壞之分。良好的提問,應包含各層次問題在內。如創造性問題是以認知記憶性問題、推理性問題及評價性問題為伴。另外,問題過小、過淺、過易,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對答如流,表面上熱熱鬧鬧,氣氛活躍,實質流於形式,不僅無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而且還會導致學生養成淺嘗輒止的不良習慣。要使問題具有思考性,要求所提的問題必須難度合適,即提出的問題必須介於「已知、已學」和「未知、未學」之間,並且能夠使學生意識到「已知」和「未知」之間、「已學」和「未學」之間的連接,產生認知和思維中的矛盾。也就是說,質量高的問題應該既使學生感到有困難的壓力,又使學生感到有解決的信心。問題的難易程度,正好介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

設計比較型問題,培養學生求同思維能力

著名物理學家開普勒有一段名言:「我珍愛類比勝於一切,它是我可信賴的主人,它們了解自然的所有秘密,它們可能在幾何中被忽視了」。烏申斯基也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沒有比較,人類的任何認識活動都是不可思議的。求同思維就是從已知的各種材料中,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得出規律性的知識,尋求問題的同一答案,從求同思維能力的形成過程及其規律來看,比較型的問題,與培養學生求同思維能力,密切相關,這是因為,求同過程是從彼此相關聯的大量具體材料中抽出規律性結論的過程,從各種材料中尋求共同的過程。

因此設計一些比較型的問題,能夠培養學生求同思維能力。例如:學完「相似三角形」後,我讓學生從定義、判斷、性質等方面比較「相似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找出異同點,指出聯系及區別;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時,引導學生把不等式和方程的意義、不等式和等式的性質、不等式的解集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進行類比等等。這樣的總是設計不但溝通了知識間的橫縱聯系,有利於知識的記憶、理解、掌握、應用、深化,而目使學生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對事物本質規律的理解水平逐步提高,求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對優化思維深刻性品質大有裨益。經常設計比較型問題使學生學會將相關聯的知識整合起來研究,學會用類比的思想思考問題,學會用對比的眼光觀察問題,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

3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1)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認識分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一個學生都熟知的小故事:「羊村的村長要分配食物,只剩下一個餅了,可是喜羊羊和懶羊羊都想要這個餅,那麼村長應該怎麼分才能讓他們擁有一樣多的餅呢?」這時,有的學生就會回答一個人分一半。那麼教師就繼續問,如果一個餅可以用數字1表示,那麼半個餅要怎麼表示呢?學生就不知道了,這時他們的興趣就得到了有效激發,想知道老師到底怎麼用數字來表示半個。當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被調動起來,教師就可以循序漸進地給學生們講解二分之一這個概念。這樣,使得學生們在娛樂的情境下記住了本節課要學的知識,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營造一定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依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點,要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定的競爭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比如,進行「加法減法」及「乘法口訣」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入小游戲,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看哪個組記得又快又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同時,設計一定的問題,將新知識融入到所設計的問題當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並為學生提供積極展示自己的機會,減少傳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枯燥乏味的問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引入實踐。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也要注重引入實踐,加深學生對於本節課知識的認知。比如,在學習「我們的試驗田」這節課時,教師講完書上的例子,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能力對書桌和凳子進行丈量,並提出問題:「你能估算一下自己課桌和凳子的面積嗎?」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進行實際操作,充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並且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進課堂教學的活動當中,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處,讓學生明白自己學到的知識在身邊隨時隨處可以用到,進而讓學生明白自己學到的這些知識是非常有趣而且實用的。

4

構建有效互動的數學課堂

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方式

1. 語言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育人為本,培養並灌輸學生的主體意識。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多的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以知識為載體展開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經常採用直接教學:提問、設疑、反問、表揚等教學方式,這樣做有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參與度。在這個環節中需要良好的教學節奏、言語措辭、語氣停頓和及時反饋等。這一舉措不但使學生有了學習熱情,也便於教師通過學生的表現來了解學生的掌握能力,還為後面的講解和新問題的提出做好了准備。同時,教師在語言互動中的細心指導、講解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2. 情感交流。真摯的情感互動是師生互動的快樂音符。用情感的力量去啟發學生,從而在師生互動中營造良好的氛圍,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也需要用情感交流。「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一個會意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關愛的動作,都會在學生的心田裡盪起一陣陣漣漪,那些在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學業發展潛力具有積極評價、賞識態度的學生,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得到肯定的愉悅與滿足,這無疑增加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慾。相反,教師對學生的消極評價和態度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創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教育是平等的,這里不僅僅表示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更代表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只有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下開展師生互動、開展小組合作,才能使學生真正發展,真正融入到教學中來。

2. 問題提出要具有針對性。教學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進行互動,不能忽視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開展有效教學、有效探究,使學生有組織、有目的、有分工地進行小組探討,切忌問題空洞,不切合實際。而在師生互動中,應多創造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這樣,既讓學生學得扎實,又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樂。

3. 關注學困生。一個班級中,雖然學生存在個性和特點差異,但後進生一般都希望把學習搞上去,往往是由於各方面的因素而力不從心。其實,他們像其他學生一樣,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幫助。作為教師,應該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後進生展示小組成果,這樣既讓他們展示自己,又讓他們重拾信心,從而促進學困生更大的進步。

『肆』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體現新課標

新的數學課程理念不再只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更應該讓學生願意親近數學、應用數學,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那麼,在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中,該如何體現這些新理念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課堂學習自主化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做到: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不提示;學生能獨立操作的,教師不代替;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教師不示範。
二、解題策略多樣化
數學學習活動要讓所有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激盪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解題策略多樣化。
例如:在讓同學們計算250+470這道題時,先讓他們比一比,看哪一小組同學的演算法最多。面對挑戰,同學們個個不甘示弱,馬上進行小組討論,研究解題策略。不一會兒,他們一共探索出七種不同的演算法:
(1)25個十加47個十是72個十,也就是720
(2)250+400=650 650+70=720
(3)250+450=700 700+20=720
(4)200+400=600 50+70=120 600+120=720
(5)250+500=750 750-30=720
(6)300+470=770 770-50=720
(7)300+500=800 800-50-30=720
如果教師能經常堅持激勵學生用不同策略解題,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
三、知識應用生活化
學習數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掌握知識的層面上,而是必須學會應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學的數學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實現數學價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從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實踐。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努力發掘有價值的專題活動和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
例如,在學習了「長方形的面積」後,我布置了這樣一道課外實踐作業:請同學們都來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1)量出自己家中客廳的長和寬;(2)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3)量出一塊地磚的邊長;(4)求出所需地磚的塊數;(5)算出購買地磚需多少元。
這種富有生活情趣的數學問題的設計,激起了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學生在解答上述問題的過程中,既可以鞏固長方形面積的有關知識,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又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更增強了學生數學的興趣與信心。
總之,在新的課程課標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中,應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讓他們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勇於實踐,使他們的「雙基」 、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均得到均衡的發展。

『伍』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更有趣

怎樣才能使小學數學課堂生動有趣
教學設計(預案)
我的第一次作業是作為小學教師,怎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是值得重視思考的問題.學生為什麼不願學習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即如何結合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
一、課前懸念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誘發學生從新課剛開始時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是至關重要的。喚起學生的愉悅感,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並由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發展間接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開頭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的垂直和平行引入部分,我先拿出兩根鉛筆幾次落在地上後可能會形成哪些圖形?誰能猜一猜,這時學生看見地兩根鉛筆上都有想上來試一試,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當指名學生再來試一試後,我馬上提問:為什麼老師的幾次兩根鉛筆落在地上後形成的圖形不一樣?,大家想知道嗎?這時學生想學習新知的興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數學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現行通用教材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大量的直觀圖,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來說 明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這樣做不僅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將長方體的6個面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目前,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還有12條棱,分為3組,每組4條棱長相等的概念。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率高。
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對學生來說,獲得數學知識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知識,而是學生親自參與的、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實踐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基礎,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和動腦的操作實踐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古人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所以我們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去體驗和探索。例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我安排學生分成小組動手操作。啟發學生:用割、補、拼的方法你能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來計算並推導出公式嗎?有的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正方形;有的學生用剪的方法學把三角形剪、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此操作過程中,我允許學生互議互幫,自己巡視指導,學生通過大膽的嘗試,探索推導過程,這過程既充分張揚了學生的創造個性,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做數學的過程,也親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四、練習練習課教學時可適當選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點情節又貼進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通過少量的趣題和多種形式的題目,使學生變知之為樂知。比如,學習過圓的周長和面積後,為了使計算的過程看起來更清晰,我提醒學生要在每個算式的前面做一個標記,如:計算圓的周長時就在周長算式的前面寫上字母C,計算面積時就在面積算式的前面寫上字母S。這時班裡一個調皮的學生脫口而出:CS!(反恐精英簡稱CS,是一種槍戰類的電游名稱,講究迅速敏捷和勇於進攻。)教室里一片鬨笑,正要批評他時,我突然轉換了思維的角度說:對!就是『CS』,一場計算的戰斗,比比看誰能在這場戰斗中少中槍彈,順利過關,大獲全勝。聽了我的這句話,孩子們個個興奮不已,就連那幾個平時上課不太積極的男生也迅速認真地投入了計算的CS戰斗之中,板演的學生做完練習題目之後並沒有馬上回到座位上,而是在對自己的計算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CS的比喻,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枯燥的計算練習變成了快樂。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師主導下展開的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實際,靈活多變地採用多種做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的腦子積極轉動起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陸』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練習設計方法。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新授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一般的說,在新授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的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目,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准備;另一類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准備。
講解新知識之後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練習設計的藝術是教師緊緊圍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常見的形式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綜合題(新舊知識的適當結合)——思考題(僅供學有餘力的同學練習)。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 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教師要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嫻熟的技能技巧。應在練習的形式、層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變式練習和綜合練習。
(1)鞏固練習。這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目的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鞏固和加強新知。
(2)變式練習,即變換概念、圖形、應用題等非本質特徵,突出其本質特徵的一種練習。在練習課上經常應用這種練習,對學生概念的正確形成、圖形特徵的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及解法的掌握,有著顯著的效果。
(3)綜合練習,就是注意把新舊知識放在一起或把相關的不同的知識放在一起而進行的練習。一般有五 種形式:
①統一計演算法則的綜合練習;
②進行知識間比較區別和聯系的綜合練習;
③進行知識歸類的綜合練習;
④單一知識練習到復合知識的綜合練習。例如教了歸一應用題後,可進行與一般應用題進行復合應用 的綜合練習;
⑤以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綜合練習等。
3、復習課的練習設計。復習課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並使知識系統化,以便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與技巧。復習課並不是把所講述的內容簡單地重復、再現,它不同於新授課和練習課,因而在練習設計上,要服從復習課的「查漏(缺漏知識)、系統、加深、提高」的特點。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 練習、歸納練習、引伸練習、發散練習等。
(1)鞏固練習。復習課的鞏固練習要抓住重點知識、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內容或學生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排除錯誤,加深、提高。
(2)歸納練習。主要是學生學完某章、某節或某一單元之後,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條理化的整理而設計的練習。它一般採用歸納要點、列表總結、列表對比等形式來進行。
(3)引伸練習。即在復習課上以某一類知識為起點,把與其有聯系的相關知識也容納進來而設計的目的明確、層次清楚、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系統練習。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某一類知識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進學生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解題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
(4)發散練習。即在復習課上引導學生從某一類知識出發,緊緊圍繞這一類知識內容而進行的多種形式的練習,其目的是把封閉性習題變為開放性習題,以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來理解問題的實質,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維能力。

『柒』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一、本次賽教活動總體特點
(一)選材多樣,內容豐富
本次參賽的32節課涉及到數學的四大知識領域,照顧到了每一個學習年級。其中還有部分課是用北師大教材來上的。比如紫陽的《用字母表示數》。
(二)准備充分,特色鮮明
本次的32節課,無論是城市的課,還是鄉鎮的課。從課的流程,課堂結構的把握,方法的運用和技術手段的運用上都有明顯提高。
(三)教案規范,理論聯系實際
教師的32份教案都能夠很好的按教學內容,教材簡析,學情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統一模式結構來進行。為我們進一步規范教案書寫,相互學習借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學生學習習慣良好,課堂文化氛圍有凸顯
一、二年級學生的聽說,口語表達的能力是很強的。合作的習慣,傾聽的習慣、思維的習慣等課堂上都有良好的表現。xx城關一小的學生課前准備的了學生優秀的文化大餐。有介紹xx的特色的,有介紹xx小吃的,有介紹xx名勝古跡的。還有孩子高唱xx的菜花節之歌。給我們所有的老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老師的團結和互助協作精神有突出的表現
當我們的做課老師在使用實物投影儀遇到了一點困難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胸前佩戴的「xx城關一小」字樣的老師隨時為我們排出了故障。這一幕讓我很感動,也很感激。就是這一小小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老師的職業的崇高,胸懷的坦盪和心靈的美好。讓我們為我們自己鼓鼓掌。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亮點回顧
(一)學生自主學習方式逐步改善
1.自主探究的隨機性、主體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應有的體現。
2.合作交流的時效性、必要性和自主性也得到了應有的體現。從《重疊問題》中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出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最後得出韋恩圖。
3.動手實踐的操作性、規范性和工具性得到了應有的體現。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規范要求和具體實際。規范要求:明確怎樣操作,應該注意的事項是什麼?操作中思維有所提升,能力得到鍛煉,品位得到提高。
(二)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
1.情境創設到位。
【案例一】《植樹問題》用手指引入,兩顆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案例二】《平移和旋轉》開課伊始讓學生先向前後左右的移動,再轉動一圈,都是讓學生初步的感知一下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再比如,xx的臭豆腐,也作為了學生學習的素材了。在老師參加活動中培養學生數感。《重疊問題》以做游戲引入課題。聽音樂的有3人,玩悠悠球的有4人,明明是7人,怎麼實際一數卻只有6人。帶著這個沖突和矛盾,學生在一起合作,交流,討論。《找次品》一課,引入很吸引人,從樂樂頭上少了一隻花瓣入手引入課題。
2.活用教材到位。
(1)活用主題圖或情境圖。(2)活用內容。(3)活用練習。32節課,沒有哪一節課是原原本本的用教材中的例題和既定的素材,或多或少,老師都有取捨、加工或者改造。
3.方法運用到位。
(1)講授法,培養學生有意義的學習。(2)注重啟發式與因材施教。啟發式,啟而能發,發而能導,導而能活,活而不亂。啟發式的要害和關鍵是啟發學生積極地,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啟發式的關鍵不在於課堂問了多少個是不是,對不對,那是形式。因材施教,因為不同人,他的秉性,他的生存環境,他的先天性的很多東西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這也是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出來的原則。溫總理到北大和北京35中聽課都提出這兩個原則。
(3)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多從培養學生的「四基」、「四能」、「兩種思維」的角度出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
A.傳統教學手段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揚。
a.復習引入與情境創設相結合。大多數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又通過復習來引入新知,比如,計算類的課;也有直接創設與本節課有關教學情境而引入新知的。比如《觀察物體》,現場拍攝照片,再現場呈現在大屏幕上。
b.講授例題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現在的一些內容,有的老師除過用講授的方法以外,還讓學生自學,或者通過實驗操作來獲得結論,也有讓學生自己進行復習整理。《除法的運算性質》教學。
c.講和練與拓展延伸相結合。實踐證明,傳統教學中的講與練是有效幫助學生鞏固新知的最有效途徑。新課程以游戲的形式,操作的形式,活動的形式進行拓展延伸也是很好的形式。《統計與概率》玩飛行棋的設計。
B.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有了創新與提高。
a.突出了直觀性,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初步認識角》、《包裝的學問》等課的教學。
b.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現在的練習設置就可以節省一些抄題的時間來提高練習的容量。(圖形的面積、體積、容積計算、解決問題類題目等)。
c.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平移與旋轉》播放上海音樂廳平移的視屏。《重疊問題中》維恩圖的各部分名稱的含意的講解與說明。
C.多媒體使用技術被廣泛普及與推廣。
a.與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相適應。今天的32節課無論是村鎮還是城市的老師都能夠嫻熟的運用電化手段進行組織教學。
b.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帶來了方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學的輕松,學的快樂。
c.能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找規律》的趣味設計。
(三)教學資源開發實用有效
1.學校資源(教學掛圖、教具、學具)。
2.教師資源。教師自製自創學具、教具。【案例】《重疊問題》的搖呼啦圈、《包裝的學問》。
3.學生資源。利用學生的錯誤生成來引起學生的注意。
4.教材資源。調整內容——《植樹問題》,教材中內容安排是只講一種規律,而實際教學中有老師根據自己的設計把三種規律巧妙的進行了整合與轉化。讓學生掌握起來更加簡單。調整情境——《重疊問題》,老師把教材中的畫面直接變成了人來做游戲。
(四)教學風格和特點自然獨特
1.注意了教學設計的「三度」指標。
(1)有尺度。沒有哪個老師只僅僅講教材中的內容。說明老師們把尺度都把握的都很好。
(2)有厚度。比如,《平移和旋轉》一課中對於盪鞦韆現象的解釋。就是一個有厚度的解釋。它是一個平移現象,對於的深度理解,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還可能遇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鍾擺現象,或者擺動現象。
(3)有溫度。像嵐皋《找規律》一課老師聽完後,不是感到在聽課,而是感覺到是一種享受。還有《找規律》一課中對大數學觀的滲透。在「好讀書好」中找規律:「好好讀書,好讀書好,書好好讀」。《找次品》在3的倍數中找次品,最簡潔的方法就是「三分法」等等。
2.體現了教學中的「四字」方針;(實、新、准、活)。
從這32節課每一個環節的設計就可以看出來,都是在認真閱讀了教材,閱讀了教師用書和一些相關的資料後,才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和特點來組織教學的。從評委的反饋信息來看突出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體現一個「實」字。
①朴實(簡簡單單,形象直觀,清新自然,朴實無華)。
②扎實(該講的講,該練的練)。比如,《平移和旋轉》平移向上,或者向下的直直的運動叫做平移;繞著一個點或者一個軸的運動叫做旋轉。該下定義的時候就下定義。注意深度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圖形平移之前和平移之後什麼發生了改變,什麼沒有變?明確,大小、形狀、方向沒有改變,圖形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③豐實(既有知識傳授,又有能力培養,還有思維訓練和習慣養成教育)習慣養成教育是很重要的,比如,中低年級的孩子上課組織教學的環節就是特別重要的,教師必須要嚴格規范要求。
(2)突出一個「新」字。
①設計新。有的老師用猜謎語,唱兒歌,做游戲的形式來引入,很容易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
②理念新。讓學生用幾十秒的時間來互相的評一評誰這節課表現的最好。這是一個全新的評價方式的體現。
③手段新。練習設計有層次,電腦輔助有效果。老師帶著呼啦圈兒、花環、進教室,並充分利用xx的人文景觀和風土人情。
(3)落實一個「准」字。數學是一門真與實的科學,既要保證知識的准確性,還要保證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要避免類似噴泉是平行線,五線譜是數字編碼,圖形的形狀與面積的大小沒有關系等不夠嚴密科學的結論來刻畫數學。
(4)彰顯一個「活」字。一是學習方式活。對話交流自主探究。二是課堂氛圍活。
(五)教學理念和思想深入人心
1.基本數學思想方法有了明顯滲透。
第一,滲透一一對應思想,化繁為簡的思想。比如,《植樹問題》中鍾聲敲響的情境。第二,數感的培養。《用字母表示數》一課中N可以表示一個數也可以表示一些數。比如,用N表示一排的8個人,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第三,集合思想的培養。如,《重疊問題》用最基本的呼啦圈把學生圈起來,就是集合思想中韋恩圖的雛形。如果不培養這種思想的話,正像老師所說的,我們不可能走到哪裡都背過呼啦圈兒吧。第四,優化思想的滲透。比如,《找次品》的教學。第五轉化的思想的滲透。比如,《等量代換》的教學。第六,估算意識和演算法多樣化思想的體現。比如,《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
2.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更加理性。
數學是科學,科學是嚴謹的;數學是工具,工具是實用的。真有感情就表達,不要無病呻吟。比如,《找次品》中就可以滲透誠信教育。例如,課堂上我們老師對學生的一個擁抱。可能這個學生一生都會感到是溫暖的。
(六)數學學習習慣初步形成
1.聽、看、問、答的思維品質較好;特別是學生自由討論和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的培養是很讓我們感動和欽佩的。
2.實踐操作的習慣較好;想和做能夠巧妙結合,操作中思維得到提升,能力得到鍛煉,技巧進一步掌握。
3.語言表達的能力有明顯提升。在平時的教學中很注重學科的整合。
(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更加緊密
1.情境創設注重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比如,課堂中呼啦圈、溜溜球都作為了學生學習的道具。
2.練習設計注重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例如,《植樹問題》的敲鍾問題,給小路兩邊的植樹,街道兩旁安裝路燈。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行為反思
1.操作比較被動。一是缺少起碼的教具的操作。比如《等量代換》中沒有天平,讓學生用手來比劃。
2.合作比較勉強。讓學生塗出有規律的圖案,就不再需要學生合作學習。
3.討論顯得多餘。明明是兩個空白的集合圈,還讓學生來討論。
4.設計不夠大膽。該自學的地方,就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學。評委們一直認為,我們的數學課堂,老師講的還是多了一些。給學生自學課本,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還顯得有些單薄。
5.評價不夠到位。一是沒有很好的實現目標多元和方法多樣;二是形式還比較單一。認為師評的較多,生生互評的較少。偶然碰到了一個生生互評的,還只說了名字,沒有說好在哪裡。三是缺少靈活處理問題的機智。
6.技藝不夠高超。比如,板書的技能,有的板書很有特點,有的板書沒有特點。有的板書讓人感覺去掉了一個字就很可惜。這樣的板書,我們的32節課中有,但還顯得比較少。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今後的發展方向
(一)抓住「一個核心」(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1.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比如,讓學生選擇學生自己喜歡的題目來做。
2.注意收集和處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實際生成的問題。比如,《植樹問題》教學中讓學生充當小小設計家。變換行距,來植樹,並歸納棵數和間隔數的關系。《用字母表示數》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自己想要表示的物品。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個具體情境中同一個量,就用同一個字母表示,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3.要切實把握課堂教學的本質。
(1)在於心。用心准備,用心設計,精心預設。《找規律》的教學,老師穿戴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比如,戴的項鏈,穿的衣服都是有規律的。
(2)在於細。細化、細膩和細微。課前想細。預案想多、想開、想細。比如,課前教具學具的准備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天平,學生沒辦法操作實驗,學具沒有拿夠,學生只好在虛擬的情境中進行合作學習。
(3)在於實。朴實—簡簡單單,形象直觀,清新自然,朴實無華。扎實—該講的講,該練的練。豐實—既有知識傳授,又有能力培養,還有思維訓練和習慣養成教育。習慣養成教育是很重要的,比如,中低年級的孩子上課組織教學的環節就是特別重要的,教師必須要嚴格規范要求。概念課的教學,最終要落腳在對概念定義的理解上。計算課最終應落在思維上,而不是在掌握技能、技巧上。圖形與幾何教學最終落在空間觀念的培養上。綜合與實踐關鍵落在綜合與運用上,即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遵循「兩律」
一是遵循學生認知的規律;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簡單到復雜,由順向到逆向等等。二是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形式要活,活動呀,游戲呀,要有吸引力。
(三)把握「三定指標」
定標 ——指要確定好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而且教學設計,情境創設,思想方法的滲透都要緊緊圍繞這個教學目標來實現;定點 ——即一節課的教學知識點。無論設計如何新穎,手段如何高明,最終要求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應有所掌握。定法——要切實做到因材施教與啟發式教學。並力爭做到啟而能發,發而能導,導而能活,活兒不亂。
(四)實現「四個超越」
只有切實做到把握「三個讀懂」,認真落實「三定指標」才能實現「四個超越」,即「超越教材」,(把教材作為素材,可以創造,可以加工。) 「超越課堂」,(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更是一種文化交流、傳播、拓展的平台。)「超越學生」,(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真正使學生思維得到提升,能力得到鍛煉,素養得到提高。)「超越自我」。【我們的教學只有超越自我(教書匠),才能走向更高的境界。】因為自身沒有數學味的數學老師,不可能上出具有數學味兒的數學課。
(五)提高五項技能
1.要提高提問的技能。(淺、碎、多、深、窄、白)。
2.要提高語言的技能。一是銜接過渡語缺乏流暢性。二是總結歸納語缺乏嚴密性。三是提問指向語乏針對性。四是隨機應變語缺乏時效性。五是綜合評價語缺乏激勵性。六是會話肢體語缺乏技巧性。
3.要提高處理教材的技能。一是既要切實理解教材,還要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找規律》一課的教學。不要例題,練習設計的規律都是一、一,其實還可以是多樣的。比如二、一,一二,一、一、二,二、二、一等等。二是要切實把握課時教材與學段教材之間的聯系。比如。當學生回答圖形是通過平移得來的時候,老師認為學生對平移知識的掌握是通過自學得來的。
4.要提高預設與生成的技能。
首先,要精心的預設生成。課前的思考和把握。其次,寬容的接納生成。當學生說的不沾邊時,當學生說的離題千里時。第三,機智的篩選生成。例如,《重疊問題》老師遊了一圈就讓學生把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的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了。第四,巧妙的利用生成。要善於把學生的錯誤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第五,及時的反饋生成。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學生已經到了思維的高層次了,老師還停留在低層次的走教案上。
5.要正確把握課堂教學評價的技能。
第一,應注意發揮集體的智慧。藉助集體的力量適當進行歸納和點撥。第二,要善於運用得體的評價語言。請聽來自A組一位老師的課堂評價語。你觀察的真仔細;你提出的問題真有挑戰性;這位同學的思維非常清晰;你一下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第三,適當運用獎品激勵法。例如,給學生發獎品。第四,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例如,「媽媽經常打我」。專家的評價是這樣的處理欠妥,原因是不符合真善美假丑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課後我們溝通一下,看你媽媽為什麼打你。
(六)追求六個目標
1.確保質量。不僅要確保課堂教學的質量,更要確保素質教育質量。
2.講究實際。要讓課堂盡量顯得朴實、扎實、真實和豐實。
3.提高效率。講授、啟發、思考、合作、探究都應該是積極有效。
4.促進發展。不僅要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更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增強品位。讓學生不僅僅學習數學知識,還要對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的一些相關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如數學史,科學史和金典例題等內容的滲透。
6.追求特色。教師的教學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常用的幾種方法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學數學概念、計演算法則、解答應用題或操作技能(如測量、畫圖等)時,都要注意培養思維能力.任何一個數學概念,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因此教學每一個概念時,要注意通過多種實物或事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揭示其本質特徵,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計算課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