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題《小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與研究》學術價值與社會效益怎麼寫
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找不到的話可以找代理,有啥問題了可以問我
2.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課堂練習》課題申報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相關研究》課題實驗報告
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鞏固新舊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數學教學中仍然大量存在隨意練習,機械中多,搞題海戰術的現象,這極大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重了學生的學業務擔,也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精心設計練習,提高課堂實效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問題。通過兩年多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實驗班與對照班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進步,本組研究成員的教學業務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課堂的提出
我國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現在基礎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品德,強調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縱觀目前的教育現狀,學生的全面發展尚未受到足夠的關注。由於過於強調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學習方式,學生評價等方面的統一,而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生的學習漸漸失去了個性,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個性發展和創新潛能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以教師本位、知識本位為主流,強調的是嚴明紀律,注重的是步調一至,要求統一。
因此,我課題組提出「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這以課題,首次提出教師在新課之後具有獨特的作業練習設計,學生在課堂作業中體現個性化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展。
二、課堂研究的理念依據
課堂練習就是在課堂中探究數學新知識以後老師設計的一系列具有獨特的作業,用於對新知識的鞏固、應用和提高,讓學生在課堂作業中體現個性化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展。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堂作業,在時間中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課堂作業的基本結構,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能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使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吃得飽,中等學生學得好,學困生對學習也不產生厭惡的情緒。
知識不僅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也可以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學習獲取知識,還可以是在其他人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甚至可以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取。強調學習的情景,合作交流和意義建構。
三、課題研究目標
總體目標:
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設計課堂作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求知慾,鼓勵學生學習的表現欲,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創新,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能主動探索尋找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策略。
具體目標:
1、探索「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教書模式。
2、學生方面的目標
(1)、尋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深厚興趣,提高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獨立探索與合作精神,學會通過同伴之間的積極的相互影響來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之間的交往能力。
(2)、充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3、教師方面的目標
(1)、鍛煉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組織調控能力等,提高教學藝術和教學科研能力。
(2)、教師應進一步解放思想,沖出以「知識為本」舊觀念的束縛,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增強師生的開放性,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
四、課題研究內容
通過研究,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個性化課堂練習中發展良好的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終身學習;同是,為教師提供指導促進學生的學業成長與個性發展方法。圍繞這一目標,我們將開展下列研究:
1、在課堂練習個性化研究教學中,創設練習情景的策略研究。練習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實際,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練習情景,展現一定的練習任務;通過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應道學生置身於研究新事物的氣氛中,並且在練習過程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學習應用數學知識。
2、在課堂練習個性化研究教學中,強化練習應用的策略研究。通過具有層次性、應用性、發展性、創造性。。。。。。。的內涵豐富的練習,有效地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並做到對知識的合理重組或建構:有效地發展學生「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各方面的數學素養,獲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3、在課堂練習個性化研究教學中,開展合理評價的策略研究。教學評價是一種價值性的判斷;客觀、合理的學習評價,能激勵學生不斷進取、直至成功。我們在研究中著重從「課堂評價「與」作業批改「兩各維度,「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4、在課堂練習個性化研究教學中,調試學生情緒的策略研究。「學習本身就包括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羅傑斯)。通過有張有弛、張弛結合的教學,激發和維持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飽滿的學習情緒,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
5、在對以上所述內容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初步建構「在課堂練習個性化研究:教學課堂模式,為進一步在小學數學教學各個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奠定基礎。
五、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同時結合資料收集法、自然觀察法、實驗展示法等。具體做法如下: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內容的特點、課標的相應要求,考慮通過練習需要發展學生哪一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從而設計具有個性的練習。
1、圍繞重點、難點,設計達標性目標。這種練習以學生及時理解鞏固新知、初步形成數學技能為標志。
2、根據課堂教學產生的問題,設計解惑性練習。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做有心人,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生成一些練習,以供學生辨析問題和解決疑惑。
3、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設計層次性練習。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層次性練習,既鞏固新知識,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又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4、掃除數學認知的障礙,設計對比性練習。通過對比性練習又利於學生辨別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以舊帶新,深化知識,合理建構。
5、針對學生之間的差別,設計差異性練習。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在課堂實現個別化教學,但設計又差異的練習,可以促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6、准備後續知識的學習,設計擴展性練習。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從數學學習體系來考慮學生的發展,充分挖掘所學知識與後繼聯系,又意識進行參透,促進學生認識結構的成功建構。
7、聯系現實生活的實際,設計應用性練習。在數學練習中需要設計應用性、情境性練習,讓學生在其中感知生活中數學,發展數學應用性能力。走出封閉狹窄的課堂,增進學校與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拓展學生進行數學練習的空間。
8、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綜合性練習。設計專門地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通過一堂課或幾堂課的形式展開,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有能力。
9、促進探究能力的發展,設計開放性學習。教學要設計富有挑戰性的開放性練習,使學生有機會運用一系列思考策略進行活動,實踐相關知識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學習的態度,發展探究的能力。
本課題研究對象是一年級——六年級部分班級學生,年齡是7歲——13歲之間。
六、過程研究
研究周期為一年半(2008年5月——2010年1)
第一步:研究啟動(2008年4月——2008年5月)
統一思想明確目的性,主要讓課題組長成員在思想上統一起來,目的更加明確,為課題研究作好充分准備。
1、 制定研究計劃;
2、 廣泛收集有關課題的相關研究;
3、 根據分工初步設計課堂與學的策略;
4、 設計實施觀察法、調查法等所需表格及問題。
第二步:實施階段(2008年9月——2009年11月)
根據預計目標分工實施計劃,取得相關資料:
1、課堂組成員上研究課,運用自然觀察,跟蹤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活動取得相關資料;
2、運用問卷調查法,觀注運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
中學生的體驗和老師的評價;
3、運用「課堂測驗法」對課堂學習效果作出客觀評價;所謂「課堂測量法」就是教師在上新課後做練習,觀察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中獲得瓣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即就是自然觀察法,不過此處僅僅是在課堂中。
4、課題組成員聚在一起探討,調整和修改研討策。
第三步,總結階段(2009年11月——2010年月日月)
工資各種課題成員整理資料,課題組長撰寫研究報告。
第四步:深入推廣
課題結題後,根據課題研究的成果和問題,推廣到其它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讓每位教師通過實踐,把成果發揚,把存在的問題繼續研究。
研究分工:
組長:
組員:
七、課程研究結果
3.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 結題都需要哪些材料
1)自學例題
設計如下自學指導語:三步走,首先自學例1,弄清題目中已知條回件和問題,並完答成例一;第二步交流討論給出的討論題目;第三步小組匯報,課堂展示
開始自學(8分鍾)
①自學時教師行間巡視,表揚學得快,效率高的學生;悄悄給那些走錯路、迷了路的同學說句悄悄話,幫助他們走上「高速路」。
②自學時教師要點撥學困生自學例題
③自學中學生可以交流討論
(2)討論交流(3分鍾)
先就所完成的作業進行交流,而後就老師給出的討論題展開討論
(3)課堂展示。
就討論結果,小組匯報,其它小組點評。
4、當堂訓練(至少15分鍾)
①訓練內容側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②一般分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題目內容來源於課本、練習冊、成長資源)。
③訓練方式:展開競賽獨立完成。
④教師當堂批改作業。
4. 如何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 新課程觀明確提出:教師是課程的管理者,同時又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現代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然而,當前的教育模式在運行之中仍然有應試教育的影子。不少教師的教學行為過多的抱住課本,將教學囿於斗室之內,學生的視野十分狹窄。教師必須重視疏導,更新觀念,明確語文作業是語文課堂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搖籃,不能把學生綁縛在死記硬背上。
(一) 作業設計要重視開放性
1、語文學科是最具開放性的,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立足課本,著眼課外,放眼社會,放在社會生活這個大環境中,充分利用語文課外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1)、是作業內容要開放,既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題材廣泛,思路要開闊,要讓學生有"自由馳騁"的餘地。
(2)、是作業形式要開放,或摘或錄,或寫或畫,或唱或演,或講或說,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選擇。
(3)、是完成作業的方法要開放。查閱、訪問、調查、實踐……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請家長、老師來共同完成。
(4)、是完成作業的時間要機動靈活,有的可以一兩天完成,有的可以一周內完成,,有的還可以一月內完成,甚至可以一個學期完成。
(5)、是檢查評估作業的方式要開放,檢查型的、匯報型的、展示型的、交流型的、評比型的……應樣樣俱全;評估的過程也是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
十個指頭有長短,學生存在著層次差異,只有開放作業不搞一刀切,才能使各種學生盡所"知"完成作業,"各盡所能"做好作業,才能保證展示在教師眼前的作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2、開放性家庭作業的類型
(1)、選擇型。根據班級學生的差異,設計適合不同基礎學生需要的多層次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使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消。
(2)、擴展型。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出與教學目標有關的擴展型作業。
(3)、合作型。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來完成某項作業。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在教完《北京,2008》後,我設計了一道家長與學生在分組確定研究課題基礎上合作完成的作業題:家長與學生共讀課文,收集關於奧運會歷史、常識、金牌榜以及北京申奧的歷程和北京2008年奧運的規劃;
(4)、實踐型。主要指讀寫背以外的調查、訪問、觀察、實驗、參觀、製作等活動性作業。例如,為了寫好《家鄉環境的調查報告》一文,我就布置學生先上網查資料,多種手段的調查訪問,參觀,然後以論文的形式以組為單位寫出調查報告。
(二)、作業設計要講究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的慾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因此,"自主作業"的設計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一看作業的內容就有勁,就想躍躍欲試,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漲,作業的質量還愁沒保證?
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一些作業:
1、朗讀作業
要求學生在家每天要堅持練習幾分鍾的朗讀。通過這種練習,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持之以恆把事情做好的良好品質。
2、畫畫作業
特別是在一些學習寫景或者語文時間活動中採用,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想像設計的能力和繪畫的能力。
3、手工作業
動手做小製作和小實驗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技能,而且還有利於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一些科學性較強的課文時,都可以布置小製作和小實驗的作業。
4、想像作業
想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新大綱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注重布置相應的想像寫活的練習,以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增強和豐富他們的想像力,進而促進學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在學習《田忌賽馬》。這樣的想像作業,學生有常做常新之感,所以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5、表演作業
對於故事情節性較強或場面描寫具有較強動作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親自演一演。課文必須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通過分角色表演,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三)、作業設計要注意實踐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作業設計還應注意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的經驗,取得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把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盤活"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
在設計作業時,我們要做到"三"結合:一要結合家庭生活,讓家長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如給家長當"秘書",為家長寫家庭檔案,記經濟收支帳,寫書信,寫自家農副產品廣告,寫春聯等;二是要結合所學教材,設計作業,可以繪畫,可以實驗,可以製作,可以查閱收集等;三是要結合社會生活。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可以讓學生模仿商人推銷產品,可以組織學生為商家草擬廣告,可以為某條街道找錯別字,可以做一些社會調查,在重大節日來臨時,布置一些可操作性的題目,如傳統端午節來臨時,可以動手包粽子,做香囊,搜集詩、辦手抄報等,這樣讓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學生就會樂於寫,也能學得生動活潑。
(四)、作業設計要追求人文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課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我們在作業設計時應考慮作業的人文性,力求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操。現今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偉人的故事,這些既是學生閱讀寫作的名篇,也是學生做人的鏡子。我們可以設計《尋找名人的足跡》,製作《名人錄》等活動,讓學生收集偉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圖片、個人簡介,還可以以"小報、班會"的形式"話英雄,贊名人",這樣,就能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路標",又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五)、作業設計還要考慮可行性
從學生調查中發現,學生完成自主性作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有的受條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環境限制,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到它的可行性,設計一些鋪墊性作業,設計一些分層作業,提供一些資料,指導一些方法,盡可能化解作業中碰到的困難,讓人人都能有效地完成作業,人人鍛煉能力。
5. 如何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課題主要內容
必然要涉及兩個來方面:教學源觀念的改變和教學策略的更新。數學教學觀是數學教師關於數學教學的本質以及學生數學學習認識過程的一種認識。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6. 如何設計高效課堂作業的研究辦法
首先作業設計要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的產生和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結果,學生一旦產生了興趣,便會積極主動的投入,這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有力保證。為了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我在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如學完「互質數」的概念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讓讓學生拿著自己的「學號牌」,在教室里找和自己學號互質的同學。結果學生發現了很多:如1和任何自然數都互質;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所有自然數互質等等。學生通過完成這樣的游戲性作業,樂此不疲,陶醉其中。花老師的課同樣如此,學生不但不感覺累,反而學習興趣高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因此,設計作業時,既要注意質量,更要注意趣味性,以提高效率、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
其次作業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新課標指出,數學要體現出「人人學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所以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堅持這種差異理論,不搞「一刀切」,不能整齊劃一地布置作業。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分層次設計一些多樣化的作業,為學生提供作業「套餐」。根據每天的教學情況,我將作業按從易到難分為:甲、乙、丙三級,學困生可選甲,中等生可選擇乙,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較強的優生可選擇丙。我把選擇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可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更深層次地喚醒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真正使學生達到變「苦練」為「樂練」的境界,真正實現了有效教學。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精心設計有效作業,為高效課堂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