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小學教育制度改革,注意只要小學部分,最好從美國歷史、文化等多角度說明逐步改革的原因
為了提高公立中小學教育的質量,近20年來,美國各州在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價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改革嘗試,並就建立保證教育質量並促進其不斷提高的績效制度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就前者而言,主要涉及中小學教學的測驗等微觀領域,而後者則觸及學校和學區乃至州的評估等宏觀層面。正是通過這種雙重並舉的大范圍改革,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呈現出逐年提高的勢頭。本文就上述兩個方面近年來的改革進展情況作一介紹。
一、州級評價制度的全面推廣
在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伴隨著州級課程標準的制定,州級評價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第一,州級考試制度已經普遍建立,學業考核的重點是基礎和核心課程。據統計,至1990-2000學年,全美 50個州中已有48個州建立起了州一級的考試制度,只有衣阿華和內布拉斯加(該州也於2001年春季舉行了全州統一的寫作測試)仍將考試的許可權下放到學區。就48個州的考試科目來看,主要是針對中小學的基礎和核心課程,具體情況為:數學(48個州)、閱讀(48個州)、寫作(31個州)、社會學科(29個州)、科學(34個州)。[1]1994年頒布的「改進美國學校法」(IASA)要求各州每隔3個學年就要對學生進行一次考試,分別是3-5年級、6-9年級、10-12年級。但是,實際上各州要求比這要高。從1999-2000學年的情況來看,主要可以分成下面 3種類型:第一種是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每個科目只在一個年級考核;第二種是用同一種評定方法對小學2 或3年級至8年級以上的學生就同一科目逐年進行考核;第三種是用多種評定方法對小學2或3年級至8年級的學生就不同科目逐年進行考核。
只有少數州對每個年級的學生進行考試,但多數是針對不同的學科,或運用不同的測試手段。例如,肯塔基州績效測試系統(CATS)對4年級和7年級的閱讀、寫作和科學進行測試,對5年級和8年級的數學和社會學科進行測試。不參加此考試的3、6和9年級的學生要參加閱讀和數學學科的「基本技能綜合測試」(CTBS)。至於高中階段,這些課程的測試分布為:10年級的閱讀;11年級的數學、科學和社會學科;12年級的寫作。路易斯安娜州和馬里蘭州對3-9年級學生每個學年就同一課程考試,但評價的方法多樣。
此外,許多州也鼓勵作為管理學校的基層行政的學區來舉辦考試,作為州級考試的補充。
第二,測驗的對象涵蓋中小學的各個年級,測驗的起始時間有低齡化的趨勢。從測試的年級來看,多數州是在小學3年級以後才開始對學生進行測試。但近年來,包括阿拉巴馬州在內的7個州開始對小學1、2年級學生,甚至是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進行測試,目的是為了盡早診斷和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例如,阿拉巴馬州的閱讀測評和佛蒙特州的發展性閱讀測評均是用來測試1、2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還有堪薩斯等5個州是通過地方來實施早期測試,測試方法也由學區來決定。如德克薩斯州就要求每個學區編制一套閱讀測試工具為該州幼兒園階段至小學2年級的學生進行測試。
第三,高中階段的考試受到各州的普遍重視。1996-1997學年,有18個州要求高中畢業生參加州組織的考試,以取得畢業資格。近年來打算這么做的州開始增加。預計到2008年,將推廣到28個州;2個州將要求學生在州級和學區級測試之間選擇。此外,有7個州雖然不會將州級考試當作畢業要求,但將會把成績記錄在成績冊或畢業文憑中。例如,在康涅迪格州,10年級學生參加的學業成績測試分數就被記錄在成績冊中。成績達到州成績目標的高中生獲得每一通過學科的合格證書。在阿肯色州,學生在每門課程結束時的考試分數也被記入成績冊和學習檔案。還有少數州,如肯塔基和佛蒙特,對高中畢業生進行的考試不是針對學生,而是用來評價學校的績效。就高中階段測試的內容來看,多數州是針對學生的語言、數學、理科和社會學科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
第四,兩種類型的測驗相互補充。中小學常用的測試手段仍然是參照常模測驗和標准參照測驗兩種。但各州在具體選擇上不盡相同。在50個州中,只採用標准參照測驗的有17個州,只採用參照常模測驗的有2個州,二者相結合的有29個州,尚未建立州級評價制度的只有2個州。在二者同時並用的29個州中,有以下幾種情況:( 1)互為補充。其中4個州將參照常模測驗當作主要的測驗手段,只是在某些年級和學科輔之以標准參照測驗。例如,威斯康星州在3年級的測驗中用標准參照測驗作為參照常模測驗的補充。有的州的做法正相反。例如,西弗吉尼亞州用標准參照測驗對多數年級學生進行測驗,但在11年級主要採用參照常模測驗。(2)交叉使用。有10個州在不同年級分別採用不同的測驗。(3)同時並用。屬於這種情況的有8個州。如亞利桑那州2-11年級學生要參加名為SAT-9的參照常模測驗,但3、5、8和10年級學生還要參加標准參照測驗。(4)編制州一級的考試,這種考試包含了全國性的參照常模測驗和州的標准參照測驗。
就測驗的類型而言,還存在一些問題:(1)各地在對待兩種測驗的態度上存在不同意見。強調運用參照常模測驗的理由主要有3點:一是學生家長、社會公眾以及政府部門均需要有一種測驗方法來對本州學生和其它州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比較。例如,全國教育進展評價組織(NAEP)就可以提供這樣一種比較。但它只是定期在州一級進行,而且涵蓋的學科數也有限。二是可能也是出於第一個方面的原因,一些州的議會要求進行參照常模測驗,以了解本州的教育情況。三是對於人口少的州來說,設計全州統一的標准參照測驗的成本太高。應該說這幾點是目前爭論較多的問題,關鍵是設計出一種兼顧兩種測驗優點的測驗。(2)在試題的類型方面,聯邦政府曾要求各州在關鍵性考試中採用多項選擇客觀測驗,但這種測驗本身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3)各州在推行嚴格的考試制度中存在較大的社會壓力。社會公眾雖然大多對標准化測驗表示贊同,但很少有家長認同以一次測試來決定其子女的升留級或能否畢業。例如,密歇根州的家長成功地阻止中學畢業考試。馬里蘭州教育委員會出於對不及格率太高以及白人學生和少數群體學生成績拉大的擔心,也決定推遲實施嚴格的、在中學畢業考試證書上記載成績的考試。
第五,成績評定依舊以等級制為主,但在精確化程度上比以往有所提高。1994年頒布的「改進美國學校法 」要求各州舉行的考試的評分等級至少包含3個層次,即高級(Advanced)、熟練(Proficient)和部分熟練(Part ially Proficient),用以反映學生的不同成績水平。所有已經舉行州級考試的州都將於2000-2001學年設定學生成績測試等級。至2001年1月,美國教育部已經批准了28個州設立的成績水平等級。在多數州,測試成績的等級是分成4-5等,也有個別州分成2等,有的州甚至分成8等。有的州是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學科類型來分別設立測試等級。
具體做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科羅拉多州的模式,將測試成績定為4個水平,分別是高級、熟練、部分熟練和不及格。一種是明尼蘇達州的模式,將3年級和5年級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定為4級,分別是:幾乎未掌握知識和技能、部分掌握知識和技能、良好的學業表現、優秀的學業表現;而對於8年級和10年級學生的閱讀和數學測驗,只設定了一個級別,答題正確率達75%以上即為合格。
至於教師評定測試成績的用語,各州沒有統一的做法。對於達到標準的多數是用「熟練」或「合格」來表示。由於在畢業證書中往往會有學生的成績記錄,對於成績等級如何表示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1997年,密歇根州甚至因證書中最低兩等的教師評語引發了家長的抗議,於次年通過立法予以更改。
第六,傳統的評價方式開始發生變化,在測試中越來越注重開放題和表現作業等非傳統的測試方法。近年來,美國中小學學生的評定方式發生了許多變化。多重選擇題和判斷題等類型的客觀性測驗雖仍被廣泛採用,但不再是惟一的方式,而且各州在設計這類題目時更加關注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技能和過程,而不是僅僅像過去那樣只是關注提供的答案。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所謂「非傳統的」評定方法,如表現評定(Performance tasks)、簡答(Short answer)、設計(Projects)、擴展書面反應(Extended wri tten response)、檔案袋(Portfolio)、學生作業(Student work)、展示(Exhibitions)評定等,開始受到重視。因為這些評定方式更能夠反映出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全面而真實的情況。據統計,目前只有個別州單純依賴傳統的考試方法。
二、績效制度的普遍建立
美國各州近年來也在積極地建立宏觀的評估體系,以便形成確保教育質量得以維持和不斷提高的有效機制。這就是所謂的「基於表現的績效制度」(Performance-based Accountability)或「基於標準的績效制度」(S tandard-based Accountability)的建立。
(一)績效制度的類型
1.公眾報告制(Public reporting)。這是最為常見的績效制類型之一。所有各州都提供或要求下屬學區向社會公布本州和本學區公立學校、學區和州的年度教育報告,其中包括各所學校學生的成績情況,以便為社會公眾了解。社會公眾可以要求質量差的學校採取措施改進辦學質量。家長可以以此作為子女選擇學校的參考和依據。據統計,到2000年9月,所有的州均向社會提供了至少一份年度績效報告,提供2份以上報告的有39個州。其中,有的州側重於學區一級,有的州側重於學校一級,許多州二者兼顧。[5]學校年度報告單的內容至少包括各個學校學生在州或學區測驗中不同等級線上的成績排名。如果是在以參照常模測驗為考試依據的州,還要列出學校在全國的排名情況。此外,年度報告單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學生在非認知領域的表現情況,以及其他影響教育的因素。前者包括就學率、輟學率和畢業率;後者指標包括學校紀律、安全情況、教學氛圍、反映師資質量的教師學歷水平和教齡、班級規模、師生比,以及經費投入等等。
2.州級績效制(State-defined accountability systems)。採取這一模式的有33個州。主要做法是根據州一級的測驗成績來對學校和學區進行評估,這其中有3種情況:20個州依據標准參照測驗的結果;6個州依據參照常模測驗,盡管這些州同時進行兩種測驗,但在進行績效評估時只根據參照常模測驗的結果;餘下的7個州中採取的是二者相結合的辦法,分別根據兩種測驗的結果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如在肯塔基州和路易斯安娜州,參照常模測驗佔40%-50%的比重。
此外,上述33個州中有19個州已經或打算根據考試成績以外的指標作為績效評估指標,這些指標分別為:入學率(15個州)、輟學率(12個州)、畢業率(6個州)、校園安全(2個州)、休學率(2個州),等等。這些州在對學校和所在學區進行績效評估時對待這些指標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州是作為評估指標體系的一個部分,在總評估指標里佔一定的比例。有的州作為單獨的指標,與測驗成績並列。還有的州則作為次要的指標看待。
3.地方績效制(Locally-defined accounta-bility systems)。採取這一模式的州較少。主要做法是由學區來為學區內的學校訂立績效標准。
目前美國各州提高學生學業成績水平的措施方面還存在不平衡性,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即期望學生達到的成績水平、達到此成績水平的學生人數比例,以及各個學校達到此目標所要花費的時間。就第一個方面而言,雖然各州都提出要使所有學生的成績達到熟練水平,但在界定上存在較大的差異。第二,各州在要求一所學校學生的考試通過率方面的要求上也不盡相同。例如,7個州要求達到90-100%,8個州要求60%-85%,還有8個州要求50%。最後,在達標的時間表上,各州情況也有差別。6個州將用5到20年不等的時間使所有學生達標。佛蒙特:2008年;俄勒岡:2010年;肯塔基:2014年。有的州不明確規定具體時間,而是採取逐步提高的方式。
(二)評估的方法
那麼,各州如何對學校進行評估呢?已經和即將將績效評估付諸實施的33個州採用的方法主要有3種。第一種是以絕對指標(Absolute Target)來衡量學校的辦學情況。採用這類做法的有14個州。例如,佛羅里達州將絕對評估指標分為6個等級,最高為A等,最低為F等,根據一所學校學生在閱讀、數學、寫作等考試中的通過率和成績來分等。在1999-2000學年度,得克薩斯州不僅規定了成績指標,而且還在輟學率等非認知領域作了硬性規定。第二種是以相對發展(Relative Growth)指標來衡量。例如,一所學校本學年度與上一學年度有關指標的對比,通常可能還包括與州目標的對比情況。採用這類做法的有馬里蘭等5個州。第三種方法是看一所學校是否縮小了成績差距(Achievement Gap),即降低了最低分數段學生人數的百分比。但沒有一個州單純依賴這一方法。實際上,有8個州是將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相結合。有6個州是以第三種方法作為補充手段。
(三)評估的結果
評估的直接結果主要是為了達到兩個目的:獎勵先進,懲罰後進。但是,終極目的還是為了提高中小學辦學的質量,這也正是建立績效制度的出發點和歸宿。由於美國採取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權體制,甚至連州與學區的許可權分配也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別,所以在具體的影響方面也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績效評估的結果主要針對3個方面,即學校、學區和學生。但從實際上看,主要是針對學校。近年來美國各地紛紛建立起了校本績效制(School-BasedAccountability),地方教育行政當局在給予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的同時,更加強調學校要為學生的學習負責,因此突出了學校層面的評估,要求學校對辦學績效負責。目前有 16個州明確提出了學校(而非學區)對辦學負責。例如,馬里蘭州有被稱為「馬里蘭學校表現計劃」(MSPP)的校本績效制,它包含學生參與與學業成績指標、學校年度表現報告、學校改進計劃,以及獎懲措施等內容。
對於辦學質量高的學校,各州採取了有效的激勵機制,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兩方面。例如,根據佛羅里達州1999年頒布的立法,每所評估合格學校(包括達到A級,等級逐年提高或雖不合格但質量有明顯提高的學校)將獲得額外財政補助。新澤西州每年撥出1000萬美元用於獎勵先進學校。具體的做法是對90%以上學生成績達標的學校予以獎勵,其餘的學校根據學生測驗的及格率被分成5個檔次,分別對學校予以獎勵。非物質的激勵措施包括由州推廣辦學經驗等措施。
對於達不到標準的學校來說,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1)改進。這包括舉行公眾聽證會,讓社會公眾了解學校的辦學情況,發動所在社區的支持;撰寫或檢查學校改進或行動方案,找出落點,提出改進策略和措施;予以各種技術層面的支持;州政府官員現場檢查,提出改進計劃,確定改進的時間表。(2)干預。如果學校在規定的期限內無法改進,州教育當局可對學校的辦學加以干預,具體包括:1)列入州發布的警告名單。如阿拉巴馬州的警告分為3個等級。阿肯色州將不合格學校且在4年時間內無法改進的分為4級。2)現場檢查,加大技術支持力度。3)暫時終止或取消州認可合格地位。4)在學區或學校范圍內進行教學人員和行政人員的調整或安排。5)允許學生轉學。目前至少有6個州允許這樣做。6)州對學校進行接管或重組。在科羅拉多州,如果差校在 2年內未能改善,將取消公立學校地位,經由協商後轉為私立學校。如果最終還是無法改進,那麼差校將關門倒閉。
相對於學校而言,績效評估對學區的影響要小些。目前真正要求學區對於本區內學校和學生的業績負責的只有俄亥俄等4個州,而且其中3個州即將改為校本績效制。但有13個州採取了學區和學校雙重負責的做法。
由於績效制度主要針對宏觀的體制層面,其內容很少涉及如何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個問題正在被人們所認識。隨著校本績效制的建立和推廣,許多人開始提出學校教學的關鍵在於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但績效制缺乏鼓勵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學習的機制,長期以來學生學習好與壞是一個樣的。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州開始根據測驗成績來決定學生是否留級,特別是針對像3、5、8年級這樣處於關鍵轉折階段的學生。到2008年,全美國將會有28個州要求學生參加州組織的中學畢業考試。
㈡ 如何獲得美國教師資格證
美國教師資格證種類眾多,因地方、種類不同,獲得方式也不一樣。
以下將列舉常見種類:
1、在美國當中小學老師,雖然每一個州都有自己的標准,但基本都要求老師有教學資格證(TeachingCredential)才能教書。在加州中小學通行的教學資格證有三種:
(1)專業資格證(Professional Cleared Credential)
(2)初級資格證(Preliminary Credential)
(3)臨時資格證(Emergency Credential)
執教幼兒園到9年級學生的教師應持多科資格證,而執教高中的教師通常持單科資格證。
2、臨時資格證的要求:需要有大學學位,通過CBEST考試。臨時資格證只可以擔任代課教師,不能成為正式教師,而且,每年必須修讀一定的教育學分,才能更換資格證。
3、初級資格證的要求:
(1)通過加州基本教育技能考試CBEST(California Basic Ecational Skill Test)。
(2)大學畢業後在教育學院修讀30個教育的學分,完成教學實習和其它的要求。
(3)或者在通過CBEST考試後,在大學教育學院獲得教育學碩士以上學位。
4、專業資格證的要求:教師拿到初級資格證後,三年內必須在大學修讀60個學分(相當於兩年的課程)研究生程度的課程,才可以把初級資格證換成專業資格證。得到專業資格證以後,必須每五年更新一次。
5、CBEST考試:
在加州要取得教學資格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CBEST考不及格,教育學院就不會錄取你就讀教學資格證課程,無法滿足修讀教育學分的條件。CBEST是一個長達四小時的考試,分英語閱讀,英語作文和數學三部分。
(1)英語閱讀程度只相當於美國8年級,閱讀考試的內容中大部份是考美國特有的文化,以及生物,醫學,人類學,考古學方面非常專門的英語單詞。
(2)英語作文從前是要求在一個小時之內寫兩篇作文,一篇是小說,一篇是議論文。現在改為兩個小時。假如不熟悉英語作文的「八股」要求,幾乎不可能及格的。
(3)數學的程度比較低,相當於中國小學5年級的程度。
6、 CSET考試:
CSET是美國加州教育部要求已經通過CBEST考試後的學生,參加的學科專業知識統一考試。例如,一位希望在加州教中文的教師,必須通過CSET中文科的考試,考試及格了,就可以拿到加州的中文單科教師資格證。
(2)美國小學考試擴展閱讀
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是專門教授非英語國家英語學習的國際通用教學標准。在母語為非英語的國家裡,把英語當作外語教學的英語師資的教學,其證書為「TESOL英語教師資格證書」。
報考條件
1、有志於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獲得國際資格證書、謀求長遠發展的英語教師;
2、英語四級以上,並希望接受專業培訓後進入穩定而受人尊重的教育領域者;
3、希望能夠在國外找到穩定就業機會的出國人士;
4、有意從事外語教學工作並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大學畢業生;
5、希望在中國從事教育工作的母語為英語的在華外籍人士。
㈢ 我小學六年級上完,要去美國上初中,去美國要考試嗎,如果要考式我的英語要幾級
兄弟,我是小學6年級都沒上完就去美國。我在的城市是joplin。我告訴你在美國學校里千萬要保持沉默,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別和foolish people哄在一起。他們都會make fun of you.而且我保證你的數學可能更不上,不要以為美國數學簡單。你現在是小學畢業,但在美國初2就要學負數的加減乘除,還有負數的方程。在中國小學還沒學到負數。所以你的數學肯定不懂,在加上你的英文不會。上課時只能坐在那裡。而且美國的評分方法和中國不同,中國是以期末考試來評總成績,美國是以平常的作業,測試和考試來評分的,全都是在電腦上。在初中是以作業的分數站的較多,考試站少。在高中是以考試,測驗站的分多。給你個例子-初中一般都是作業(homework)70%,測試(quizzes)10%,考試(test)20%.加起來是100%。但高中是與初中相反的。而且比如說你作業沒寫,老師不罵不打,直接在電腦上寫個0再在comment上寫個Missing。你的成績會下降很多,你就算把哪個作業補上也只會給你個5%back。給你個例子-比如說你數學的成績是100%,你的作業沒交,你一下子降到90%,你把作業補交也只能給你3%back。你回不到剛剛的100%。所以老兄承現在有時間趕緊補補數學和英語。我現在都過關了。現在上高一。高中的感覺比初中好。好了,我現在要上幾何學。先走了。祝你留學愉快。
㈣ 中美對比:美國中小學都學些什麼
美國小學共設有八門課程,它們分別是:語言藝術(language arts),數學(mathmatics), 科學(science), 社會研究(social studies),健康衛生(health), 藝術(art),音樂(music), 體育(physical ecation)。
美國小學生在藝術課上學畫畫,在語言藝術課上學英文(相當於中國的語文課),在音樂課上學音樂常識和樂器。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小學里的音樂教育。無論是高才生還是低等生,到了小學三年級,美國小學生都要選學一門樂器,然後這些孩子們要參加學校的樂隊。
美國初中的主課和中國一樣是數學,英文,科學,社會學研究四大重點課,美國初中不開設化學和物理課,這些課程要到高中去學。初二的時候,美國學生才開始學外語。外語並不是初中的必修課,如果孩子不想修外語課,可以選修其他課程。
中美中小學教學對比:
美國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中國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認知能力。
美國並不特別提倡孩子學習外語,中國的孩子從幼兒園可能就要開始背英文字母。
美國學校重視音樂教育。自小學三年級開始,孩子們就離不開樂器了。即使孩子將來不想當音樂家,也能在學校里收到系統和全面的音樂教育。而中國大多是將這些作為業余愛好,有的可能還會覺得這些是不務正業。
綜上所言,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有共性,也有一定的不同。除了應付英文數學等主課,有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創造力,讓孩子敢於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值得家長們特別需要注意之處。
(4)美國小學考試擴展閱讀
中美教育有何差異?聽學生怎麼說
北京8月1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8月5日晚,BBC2播出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第一集,在中國國內引發熱議,中國老師和英國中學生之間的「較量」似乎火葯味兒十足,的確讓這部紀錄片奪人眼球。
談教育不能離開國情。看過這集記錄片的英國網友評論說,中國老師的教育方式適合中國這樣資源有限、機會有限,但卻擁有龐大人口的發展中國家。
除了英國,中美教育又有何差異?我們聽聽在美讀書的華人學生怎麼說。
在高一下學期離開北京,到紐約讀高中的曲漪藍現在已經是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大三的學生。她說:「國內讀高中是老師拿鞭子趕著學,有時都不知道在為誰學習。在美國是放羊,不學習、不交作業也沒人管。學校不會為你組織高考復習,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曲漪藍認為,中國式教育有利於約束自覺性差的孩子,美國教育有利於培養精英。「很難說哪一種教育更好,要看個人吧。」
范思捷與曲漪藍感覺相似。她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在美國讀了三年高中。她認為,國內更重視基礎教育,每個學生在初、高中都會接受系統、全面的基礎教育,文、理各科基礎功扎實。「美國教育更注重發揮學生個人特長,因材施教,給了學生更多適合個人的學習機會。」
曾就讀於曼哈頓上東區公立高中、現在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的凱迪則認為,美國高中生看起來很輕松,不像中國學生那麼多考試壓力,但實則不然。
「這真的取決於各人,想要進名校的學生也很累。除了保持學習成績排名年級前列、大學入學標准考試(SAT)拿高分,還得參加各種樂器、體育和藝術活動,在各種社團中擔任領導職位,平時還要積極參加義工活動,如果能在各種競賽上獲得好名次,才能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
參考資料新華網——中美教育有何差異?聽學生怎麼說
㈤ 怎樣通過美國紐約小學天才班入學考試
並非所有美國公立小學都設有資優班。有這類特殊班的學校的確需要考試才能入讀。美國的這類考試有多種,不同的學校採用不同的考試形式。建議先了解孩子就學的學校有沒有資優班(class for talented students),如果有,然後直接向學校了解需通過什麼考試。
㈥ 美國小學升初中需要考試嗎
有點需要有的不需要,看在美國哪一個州。
美國公立學校的小升初考試也各具特色。比如聖路易斯學區的公立學校根本就沒有小升初考試。五年級畢業後按照家庭所在地的學區分配,除了極少數留級的學生其他的都直接升入初中。馬里蘭州教育的嚴格程度與中國差不多。各種各樣的尖子班都很普遍。為了讓孩子能在尖子班裡就讀,家長們也都提前准備,把孩子送到各種補習提高班或者私人老師那裡,去提高孩子數學語文和藝術水平。雖然這里的學習抓得很緊,但在五年級上半年,大約在聖誕節前後小升初考試的時候,學生和家長的壓力並不大。
㈦ 美國小學生會很開放嗎
如此開放的美國中小學生教育,看完是真受教了!
過年期間,偶遇定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年的老同學,酒足飯飽後,聊了很多這些年他在美國的生活種種,他說感觸最深的就是美國中小學生教育,他列舉了幾個方面,聽完後我也被震撼了,從來沒想過中美大國之間的距離雖然正不斷縮短,但兩國的教育認知和開放性竟然存在著如此大的差異。小編在此簡單做了下整理,分享給各位,希望對計劃去美國讀書的孩子們有所幫助。
【學習興趣】對於美國中小學生來說,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不會過多參與學生在學習上的選擇,學校倡導學生自主,想學什麼自己看著辦,只要你夠主動夠積極,自己為自己負責,你高興就好。
【教育目的】美國特別重視學生自身創造力的培養,從多個層面和維度去培養孩子創造思性維,創新能力,美國小學生操作能力和其他能動性都超強,甚至有時候會讓家長都感到吃驚
【學生課堂】美國的中小學生課堂多以實踐課為主,通過親歷實踐讓孩子們得到啟發,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從不同的角度去發表意見,表達自我,錯了沒關系,只要是你自己的主張就好。
【師生關系】老師在學生面前無權威,更多是一個學生的授業解惑者,師生間更像是好朋友,課堂上針對論點可以激烈討論,甚至爭吵,但課下可以無話不談成為好朋友。
【考試目的】美國中學生考試全部實行開卷考試,從發放考卷到交卷一般皆為一周時間。考試的目的意在讓學生通過測試發現自身哪方面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完善和提升綜合能力
【班級人數】在美國,全班人數不得超過30人,只要超過1個人就屬於學校違反法律,任何學生或者家長都可匿名起訴學校,起訴人還可獲得國家不凡的獎勵,而學校則需承擔巨額罰款。
【全年課時】美國中小學生全年課時總長在1000個小時左右,每天3-4個小時上課時間,並且幾乎沒有任何課外作業,學校更提倡留給學生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發展更多的興趣愛好。
【成績隱私】美國中小學生考試成績是屬於學生的隱私范疇,未經同意不可公開,更不允許學校當眾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只能單獨會見學生或家長,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尊和隱私權。
【教材簡單】美國中小學生教材淺俗易懂,沒有太深奧的理論,課題要求也相當寬松,教材只是為了更好地延伸課下學生的動手操作及創新能力,而學校配置的更多是生活實踐課程。
【學校生活】在美國,學生走進校門即意味著將更多更頻繁地開始社會活動,所有活動由學生自發而成,經費全部需要自籌,很多經費都是學生通過做義工所得,在他們的認知里,學習就等同於生活。
㈧ 美國小學生期末考試考哪些科目
美國小學沒有期末考試。
不過會有老師的評分,總共分成幾項來說明:數學、科學、社會學習、學習習慣、社會技能、閱讀及書寫。每一項下面都有老師對這個學生的評價,這裡面有老師對學生的平時觀察,以及學生表現出來的相關能力或者欠缺。自始至終,沒有一個評價時是用分數來體現的。
這就是國內外的差距,所以中國的孩子比美國的孩子更會考試,但創造力、社交能力普遍不如。
㈨ 美國小學+journeys是怎麼回事
一、 為誰而學:
美國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想,想學什麼東西,因而學生一般學得主動、靈活、高興。而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於應付,學習是家長、老師的事情,是為陞官發財找工作而學,學得被動、教條、無奈。
二、育人目標:
美國不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極其看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他們覺得要趁孩子年齡小時抓緊培養創造性思維,而中國教育特別重視所謂的「雙基」,重在練「基本功」,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美國的學生低分高能,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
三、課堂:
中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總結,把學生教到無問題就好;美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啟發,把學生教到能不斷提出新問題。中國的課堂要舉手發言,美國的課堂鼓勵自由發言。中國的課堂如果對教師的結論不同意會遭受批評,而在美國的課堂上則受到表揚。中國的課堂講紀律,美國的課堂講人權。
四、師生關系:
在中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子剛踏入學校就知道老師總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國教授也沒有什麼權威可談的。美國人不承認權威。中國孩子盲目崇拜老師,覺得老師總是對的,中國的老師喜歡保持威嚴,不苟言笑,美國老師很喜歡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關系。
五、考試制度:
美國的考試經常是開卷,孩子們一周內交卷即可,而中國的考試則如臨大敵,單人單桌,主監副監嚴防緊守。在中國,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淘汰;而美國的考試目的在於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以利於今後的發展。
六、班級人數:
中國雖明文規定每班不超過45人,但鄉鎮及縣級學校班級人數平均60人之多,法律並不能約束什麼。而在美國,一個班的人數不超過30人,31個人就屬於違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國人看重的是誠信——自我信譽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時間:在一年中,中國中學生有8個月是上課時間,每天11個小時左右的在校時間。美國學生每年只有1000個小時左右。上學時間短、課業負擔少,這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時間還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時間。
八、成績單:
成績在美國屬於「隱私」。老師給家長看成績單,他只給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績,不會公布全班的成績。在中國,行政部門會想方設法的公布學校成績。教師的考核也要看學生的升學率、優秀率。
九、教材:
美國的教材淺顯,對孩子沒有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數學.但是他們注重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的教材一味的強調夯實基礎。
十、課外生活:
中國一般不太允許小孩參加真正的社會活動。但在美國小學生一旦走進校門就開始真正參與社會活動了。美國讓小孩接觸社會環境的方式非常多,他們認為教育即生活。
㈩ 美國小學入學要參加什麼考試
美國小學的入學考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考, 而是針對在家說英語以外語言的孩子。 也就是說凡是英語不是母語的孩子都要參加這個考試。當然考試只是看看孩子的英語水平, 能聽會說的就進正常班, 有困難的孩子進入ESL班, 有專門的老師教孩子聽說英語,一般很快就能轉入正常班。 大家一定很好奇這種考試考些什麼內容吧?
美國小學大多數州都是5歲進Kindergarten, 每天就上半天課, 為了讓孩子能適應學校生活, 一年後上一年級。 孩子到年齡後,會受到所在學區的一封信, 讓家長填寫孩子在家說什麼語言。 要是家長填寫在家用英語, 就不用去考試了。 要是填別的, 對不起,一定得先考一下。
由於孩子才5歲, 考試的時候是允許家長陪同的。 考試由學校預約好時間, 一位老師一位學生的一對一考試。 考試開始,學生坐在老師的傍邊, 老師拿出一本試卷,
第一題, 分辨讀音
老師讀一組單詞, 讓孩子分辨 一樣 或 不一樣
單詞都是一些讀音非常相近的單詞, 比如 pat bat, bad bad , ....完全是考察孩子對音的敏感程度, 稍不留神,老師就念完了, 沒聽清。 還好, 可以要求老師再念一遍。老師不停的念著一組一組的單詞, 題量還真不少。
第二題, 聽音識圖 大概有二十多道題
老師給孩子看一張圖片, 圖片上整齊的排列了50個各種東西的小圖片。 老師開始說 「馬鞍」 孩子就用手指馬鞍那張小圖, 老師說 「地圖」 孩子就用手指地圖那張小圖。。。
第三題, 聽句子辨認圖畫 , 十來道題的樣子
每道題三幅畫。 老師給孩子看三幅畫, 同時說一句話, 讓孩子指出來這句話說的是哪張圖。這些句子中還有雙重否定,說的孩子直轉向。
第四題, 聽故事並復述
給孩子看四幅圖, 然後老師開始講故事, 故事和圖當然是對應的。 老師講完後, 要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復述出來, 復述的同時,老師將孩子講的話記錄在案。 故事是從伊索寓言里挑出來的。
這樣一個考試大概折騰了二十分鍾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