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展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數學美蘊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內容提要: 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促使學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主要從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三、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五、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幾方面去做。 正文: 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促使學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那麼,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處於同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權利。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條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慾望,課堂才能實現智慧的碰撞、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雙向交流,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教師與學生平等。教師應從高高的講台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於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學習。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捨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 二、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 對於剛入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他們觀察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知興趣。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8塊月餅,平均分給小軍和小麗,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伸出4個手指。接著問6塊、4塊、2塊。最後教師說現在只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軍和小麗,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 三、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賦予知識聲、形、色,能使知識由抽象變具體,由靜態變為動態,由復雜變為簡單。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能形象逼真地為學生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並能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加課堂教學密度。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全身的各個器官利用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他們獨立學習、主動思考、會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課堂上首先要使他們學會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專心聽講。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傾聽同學發言、聽同學發言中存在什麼問題。我在教學中,當一個同學發言後,總是讓其他同學對這個同學說的話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找到優點和不足。其次要讓學生學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適當點撥,在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材料。觀察材料要准確、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由教師帶領學生觀察,給學生觀察提綱提示,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作出判斷。 五、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大多是枯燥無味,因而教師應不失時機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環節。例如:我在上「周期現象的規律」時,為了讓課堂更生動有趣,增設了一個游戲環節。游戲規則是這樣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們就捉他。小組內每人依次說一個字,誰說到最後一個「他」字,就被淘汰。然後讓小組匯報誰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並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說一說他被第一個淘汰的理由。整個游戲活動學生們充滿了興趣,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運用了知識,鞏固了知識。 總之,教師要把學生看做學習的主體,他們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時,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把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 另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總結,並恰到好處地運用,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❷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隨筆
一、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興趣使數學教學趣味化
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如在復習整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 以一個秋遊的見聞貫穿整節課。教師先用計算機展示一幅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的秋天風景,並聲情並茂地說:「現在是秋天,秋天多美啊!火紅的楓葉,美麗的蝴蝶,青翠的松樹……來到秋天的大自然中,發現很多美景。今天,在這里進行一個特殊的秋遊活動。」這樣美的畫面和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學生們的審美感,歡悅的笑容在他們的臉上綻開,他們饒有興趣地進入了求知境界。然後在不同的畫面中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1)畫面上原來有13隻黃蝴蝶,又飛來的4隻花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2)小明跑過來捉蝴蝶,嚇跑了9隻蝴蝶,還剩下多少只蝴蝶?(3)坐車時,班上42個同學上車後,還有8個空位,這輛車有多少個座位?(4)原來岸上有18隻鴨子,後來有4隻到水裡游泳,現在岸上還有多少只鴨子?……讓學生融情入景,在不同的情景中,發現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並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了這些問題。
二、恰當借用多媒體技術,拓展課程內容擴大學生知識面
應用多媒體手段,適當拓展課程內容,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能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最優化,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全面、和諧、愉悅、高效地發展。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人民幣的認識》時,在完成教學目標後,設計了這樣一個「了解人民幣的歷史」環節,讓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知道中國貨幣歷史久遠,夏商時代以海貝為幣;金屬幣始於商代晚期的青銅貝,距今已有3000餘年。春秋戰國時代,貨幣文化有很大發展,金屬鑄幣後先後有布幣、刀幣、有文銅幣、金版及有孔圓錢等等,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貨幣文化。以及發展到現在的第五套人民幣,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再現,真實演繹人民幣的發展歷史,讓低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的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科整合滲透數學美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節課時,正逢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發行。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利用這一熱點新聞通過視頻轉播「福娃」宣傳片導入,畫面最後定格在五個「福娃」身上,同學們一下子就喊出了「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呢呢」五個「福娃」的名字,教師相機引導交談,營造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然後又讓學生欣賞判斷世界各國的國旗,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知識面,又通過設計的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練習的設計中老師有意識地進行開放性的訓練,讓學生在操作探索中來學習新知,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在學生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後,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想更加體現數學生活化,讓學生真實感受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在生活中處處都藏著數學知識,只要善於觀察,積極思考,就會發現數學就在身邊。老師又精心設計了一組圖畫讓學生欣賞,通過欣賞中國的建築、中國的民間藝術品如剪紙、京劇臉譜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對稱的美,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這節數學課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受到了美的教育。
四、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感受過程,使數學教學體驗化
(一)化「單一」為「豐富」
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課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圖:楓葉、蜻蜓和天平,素材單調,索然無味,難以與學生已有經驗產生聯系。小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物感興趣,於是老師創編教材,把高年級學生親手製作的作品製成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呈現前設問:「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然後結合音樂、旁白呈現畫面,在優美的音樂中,旁白富有激情地介紹:「自由自在的魚群,展翅飛翔的小鳥,翩翩起舞的蝴蝶!」優美音樂、動聽介紹、精美畫面烘托的氛圍把學生帶入了聲、光、色三位一體的美的境界,他們陶醉了,神情專注,完全被融入到了情境中。學生邊欣賞、邊思考,感覺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享受數學中的美,思維很容易就激活了,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二)化「呆板」為「生動」
教材只是一個文本,怎樣讓文本活起來呢?除了教師對教材的精心設計,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年級《10的分與合》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熟練掌握10的分與合,為後面10以內的加減法作鋪墊。如何讓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10的分與合練習呢?課件解決了這一問題。老師把10的分與合設計成下面火車形狀:課件首先呈現兩個小朋友高高興興地開著火車出來了,火車「嗚嗚」地叫著,火車頭上方冒著蒸汽,學生的情緒馬上被調動起來:「書上的火車活了!」老師趁機問:「小朋友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送糧食,每節車廂裝10噸,第二節車廂下面裝7噸,上面應該裝幾噸呢?其他的車廂呢?」學生早就按耐不住了,紛紛舉手發言,學生答完後,只要用滑鼠點擊答案,如果答案正確,電腦中的掌聲也隨即響起,學生得到電腦的肯定,學習熱情更高了,隨即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下一環節的學習中去。多媒體技術化「呆板」為「生動」的魅力,讓學生樂學,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
(三)化「靜」位「動」
在教學一年級《加法的初步認識》的時候,通過學生來校園里澆花和小鳥兩幅動畫來體現:畫面上有三個小朋友在澆花,又跑來兩個小朋友;樹上有一隻小鳥,飛來兩只,使學生知道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義。對於減法,通過動畫顯示小朋友澆完花走了,一隻小鳥飛走了,還可利用將減法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後逐漸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從而很好地說明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新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了廣闊的天空。堅信,只要大家共同為之努力,去開發、研究,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❸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麼滲透美育
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拉普拉斯曾經說過:「那裡有數學,那裡就有美。」因此,認真鑽研教材,發掘小學數學中廣泛而豐富的審美內容,就成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前提和關鍵。下面,談幾點建議。
一、在愉快中滲透美
我們知道,整個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利用生動的直觀教具,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表象,然後再從具體感知向抽象思維過渡,而美育所憑借的感性材料本身就是知識的重要來源,美育以美的形象育人,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美育,不僅不會妨礙數學教學,相反能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促使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數學教學中美的形式,絕不僅限於算術美、圖形美等,在多數情況下,更應該強調教師的教學藝術,要求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講解,巧妙的啟發,優美的板書,去創設一個美好的教學情景。只有在這種美的教學情景中,才能使學生的識記能力、思維能力、欣賞能力和感情的陶冶同時活躍起來,否則就會使學生感到煩躁。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數學中實施美育對於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是多麼的重要。
二、在教材中滲透美
數學教材中的美無處不在,特別是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之後,各地對小學數學教材都進行了重新修訂。目前的小學數學教材博古通今,形式新穎,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美是數學教材中固有的,數學教師應善於用美的眼光審視教學內容,去挖掘、整理、顯示出教材中的數學美,並根據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處處創設美的氛圍,寓美學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
三、在興趣中滲透美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熱愛數學,才能產生積極而又持久的求學勁頭。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數學美得誘發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先讓學生看圖寫算式。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列出加法算式後,再連加,越來越麻煩之後,能否簡便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沒有更簡單的表示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此時教師順水推舟,因勢利導,問:誰能用一種更簡便的方法來解決呢?有生說:可以用乘法。此時學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初次感受到數學的簡潔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展現數學之美,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在情境中滲透美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覺雖然有所發展,但發展水平十分有限。因此,有經驗的老師往往藉助美育的原則和方法,給學生較強烈、較新穎的感知。如一位教師在講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且有餘數的除法時,用故事這樣引入:「一天,豬八戒到花果山去玩,恰好悟空不在家。八戒就帶著30隻小猴子去摘了100個又大又甜的桃子,對小猴子說「你們一共30人,每人得3個,剩下的一個就給豬伯伯吧」八戒怕小猴子們不相信,還列了一個算式。沒多久,悟空回來了,知道了這件事,斥責八戒不老實、欺騙小猴子。一下子把小猴子弄得莫名其妙。悟空指責他不老實的理由在哪兒呢?」這種講法與直接引入相比,其優勢是不言自明的。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美育首先斥之於生動的形象,進而斥之於豐富的情感,把小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學習對象上來。為進一步學習做好了必要的准備。
五、在形式中滲透美
形式美,它是用數學的骨架構造的,卻被賦予了非數學的血肉。因此它不再干癟,而是豐滿起來了。於是它們在小學生的眼中也成了「美的事物」。比如說單個的「+」號,你看不出它有什麼美。但是通過下面的小故事它就會「美」起來:有一隻小狐狸躲在大樹下掉眼淚,因為森林裡的動物都不喜歡和它做朋友。森林女神知道了,就送給小狐狸一支「加號魔棒」。女神說有了「加號魔棒」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小狐狸拿著魔棒經過河邊,3隻鱷魚和5隻青蛙都笑眯眯地過來和小狐狸打招呼。小狐狸數一數,哇!它有8個好朋友了……這里,枯燥的加號搖身一變成了充滿魅力的「加號魔棒」,怎麼能不讓學生感到它的可親呢?這種「形式美」對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對形成學生長久的數學興趣是何等重要啊!
六、從習題中滲透美
數學應用題是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數學計算問題。教學時要善於發掘其中的美育價值,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例:「學校開展植樹活動,低年級205人,每人植1棵樹,中年級198人,每人植2棵樹,高年級226人,每人植樹3棵,全校共植樹多少棵?」我教學時,在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植樹造林能美化家園,改善環境;讓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這是一種美的行為,從而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促進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品味。
總之,只要我們用心挖掘和捕捉,就會發現小學數學中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美的因素,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泉。教師要善於挖掘美的素材,藉助行之有效和靈活多樣的教學藝術,使所有學生在美的感受中積極思維,發現規律,掌握知識,做到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又加強審美能力的培養。
❹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佔有重要的地位,給學生更多的人文氣息,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所以,缺少了數學文化的數學教學就會走入一定的誤區,並且會慢慢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通常來說,針對小學數學的幾個重點部分,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滲透數學文化。通過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從多個方面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進行了簡要分析,旨在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常所述的數學文化就是指數學的思想和精神等,同時還包括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從廣泛意義上來說,數學史和數學美都屬於數學文化的范疇。在人類文化寶庫中,數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數學素養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基本素養。所以,作為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有能力進行基本的數學教學之外,還應該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滲透數學文化,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引導學生感受、發現和體會數學美
(一)展示小學數學的簡潔美
從古至今,數學一直追求簡潔美,通過不斷的發展和改進,數學變得更加的簡潔。在數學語言表達上充分體現出了數學的簡潔美,教師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對數學概念和法則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例如,在學習數學加法法則的時候,「數位對齊,各位加起,逢十進一」,復雜的加法就被這簡單的十二個字完整地總結了下來。同樣,在數學課堂上還有「增長了兩倍和增長到兩倍」,這樣的語言多了就會顯得冗雜,正是這樣簡單的文字准確地表達了數學意義。由此可見,數學的簡潔美既實用又方便。
(二)體現小學數學的對稱美
小學數學中對稱美也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在一些圖形或者物體上。對稱美主要就是指在圖形或者物體上相對於某個點、直線或者平面來說,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能夠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點對稱、線對稱和面對陳都是對稱的一種。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時刻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對稱美、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對稱線,從而讓學生慢慢體會數學的對稱美。
(三)凸顯小學數學的奇異美
小學數學還有一種美,被稱作奇異美。奇異美可以展現在數學的幾何形式上、外在形式上和計算方法上。可以說,數學奇異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領悟奇異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1989+……+4+3-2-1中,最後計算出的結果是1996,盡管後面有許多數的運算。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奇異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
二、滲透數學文化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綜合素質
(一)滲透數學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給與學生適當的獲取知識的空間,保證教學效率。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使用數學史知識,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有效利用數學史知識,能夠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味性。所以,教師想要保證數學教學效率,既要教會學生解題的方法,同時還應該使學生掌握實際應用的思路,從而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練習家裡面房梁的三腳架,讓學生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掌握更加扎實的數學知識。
(二)了解數學家的品質,進行德育教育
在數學史中,有許多數學家,憑借其頑強的毅力和品德,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這些數學家的事跡,讓學生能夠養成頑強的毅力和品德,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好地發展。例如,在學習圓周率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祖沖之的故事,正是因為其付出了許許多多的辛苦和努力,最終才換來了如此豐碩的成果。通過這些成功教育,能夠使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三)開展合作學習,體現數學文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文化受到了許多師生的歡迎,正是因為合作學習的幫助,才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顯著提高,教師教學也變得更加輕松。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滲透合作學習文化,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協調努力,共同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的時候,可以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共同的努力來更好地學習認識人民幣知識,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對於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同時,讓學生了解數學思想,使其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方式和方法,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❺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精彩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精彩
數學是美的,數學之美充滿了整個世界。由於它的結構完整、圖形對稱、布局合理、語言表達簡潔,無不體現其美的因素。就連數學家羅素也認為:「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因此,我覺得數學教學應當激起學生對數學美的關注,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在數學中不是不存在美,恰恰是缺少發現。在復雜的數量關系、代數式、幾何圖形之間,培養學生的豐富想像,尋求數學的「形態美」。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正確地使用好教材,維護神秘的數學美對學生產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當學生引起對某一數學現象突發奇想時,要積極鼓勵,不要簡單地認為那是想入非非,或許他有著獨特的理解。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教學不再是那樣抽象難懂,枯燥無味了。
一直以來,我總在思考如何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如何使他們能夠在課堂四十分鍾內盡可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尤其對於我們六年級學生來說,要始終認認真真地集中注意力學習,再加上教學設施不夠豐富,只能靠黑板、粉筆、來開展教學的環境,這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然而最近我的一次連續性實驗,卻取得了我意料之外的效果。那天在學習《比例的應用》時,我嘗試著在班中四個小組里展開競賽,學習解題方法、解題步驟、解題格式、解題思想等各方面,只要做得出色,都可以得分,類似現在流行的益智互動類電視節目,最後算出總分,宣布贏得比賽的小組,勝出的小組可以得到老師用紅印章印出的五角星。第一次比賽後,我覺得效果不錯,隨口說了下一課我們繼續比賽,誰知孩子們興致勃勃,沒有贏的小組爭相說下一次一定要獲勝。於是我在學習後面的3節內容時,都採用了這樣的辦法,說實話,我也沒有偏向於哪個組,巧的是,四節課下來,正好每個組都勝出了一次。我曾擔心哪個組實力太強,會連續贏,這樣會使得別的小組失去信心,那我的「好方法」也就落空了。可喜的是,不需要我的「暗箱操作」,孩子們居然能夠打成平手,我也為他們高興。
當然,這樣的比賽肯定也存在著問題,我想,我將繼續這樣的嘗試和探索,在不斷發現問題的同時,多去反思,爭取能夠總結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真正提高課堂效率走出一條不錯的路子。
談到課堂效率,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對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此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師課前准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個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必定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那麼,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俗的講,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應該合理得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要進行區分,由於不同級的思維發展水平不一樣,因此相應的教學進度也要區別對待。
其次,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也要有所區分,這樣能夠避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從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可以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著就很順利、迅速的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是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應多多給予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經常給予學生贊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2、巧設問題的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安排這樣的情境:「小紅、小蘭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並急於想了解,於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3、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在此,我們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比如在教學而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鏡面對稱的特點是,可以讓學生自帶一面小鏡子。首先讓學生照一照身邊的物體、數字、人在鏡子里的成像,這時會有學生發現,「鏡子里的數字倒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問繼續追問:「怎麼樣倒了?是上下倒了還是左右倒了?」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其次,讓學生在課後看鏡子里的數字或時間,運用兩次鏡子的成像將原像還原。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重視課後與課堂的緊密銜接性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後聯系密切。課後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發展的空間,這樣不僅能鞏固和發展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但是由於學生思維發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識的教學往往分幾節課或分幾個學期來完成,這樣就更需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和系統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兩步應用題,以如下例題為例:「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單,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幾件?」這類題目是從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根據一個問題和一個一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問題所需要的條件。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由復習相關的一步應用題開始,使學生容易看到兩步應用題與一步應用題有什麼聯系和不同點,從而較快地掌握兩步應用題有什麼聯系和不同點,從而較快地掌握兩步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方法。但必須要求學生對一步應用題的知識有較好的掌握和應用,因此要重視相關部分知識的課後復習。正是在注重課後復習的基礎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和教師的教學習慣有關,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如何發現數學中的美,就要看你有沒有發現美的眼睛。
❻ 怎樣利用美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學生入學,置身於同學與教師組成的集體環境之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必然會發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課堂氣氛是課堂里的一種綜合心理狀態,正如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格一樣,每個課堂都有自己獨特氣氛。如有的課堂拘謹而呆板;有的積極而活躍;有的冷淡而緊張;有的溫暖而融洽。積極的課堂氣氛會促進課堂紀律良好,師生關系和諧,學生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反應敏捷,課堂會呈現出有張有弛,熱烈活動與恬靜嚴謹相結合的喜人景象。
正確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情感交流: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要以愛心、耐心、責任心以及童心為主旨與學生交流,這會有助於學生對你的了解,增強學生對你的信任與尊重。久而久之,學生會把這一份信任與尊重放到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上。
2. 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體現良好的協作意識,出現情意共鳴溝通,信息反饋暢通,這是探索問題的最佳情境,在擁有良好師生關系的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流暢,獨創性思維涌動,學生的學習不再被動,而是主動地吸取知識。
3. 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應注意有一定的藝術性,上課節奏輕松活潑,課堂教學形式多樣,語言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激情,引人入勝。數學課的分類一般有新課、習題課、復習課等,我根據不同的內容制定適應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素質教育,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這必須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才能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創新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是以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的,教師必須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課堂充滿「愛」的氣氛,只有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氛圍下,學生才能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到「探索、嘗試」的過程中來,從而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挖掘出他們創新的潛能。
具體做法:〈一〉讓學生從「自主探索」中創新
在數學教學時,盡量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給學生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鑽研、善思考、勤探索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去理解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數學觀念是如何形成的,一個結論是怎樣探索和歸納整理的,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不斷探索與創造氣氛中,使創新精神得到落實。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面積的比較」中,教師發給每人一張帶有長方形圖案的練習紙。讓學生照著周長畫一圈,在畫的過程中,學生頭腦中產生(感知)「周長是4條邊的總和;周長是一條線……」。然後讓學生用顏色筆添長方形的畫;面積是指「畫」的大小……。通過學生分組討論,發揮思維,得出長方形周長、面積的不同點是:「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不同,形狀不同,公式不同,計量單位不同」。這樣得出的結論被肯定時學生非常高興,他們自主動手操作,建立表象又形成概念的這一過程,都是在愉快中進行的,並且創新的精神得到重視培養。
〈二〉讓學生從「說」中創新
過去教師一人問,指定一人回答得數學情景,不知挫傷了多少想說而無機會表達的學生的學習熱情,現在必須改變這種狀況,課堂上人人有機會說。例如: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時,可運用一幅畫讓學生口頭編題來打開學生的思路。畫面中展示出4隻小白雞,然後展示出4隻小黑雞,緊接著再展示出4隻小黑雞,讓學生觀察比較後,動口說出應用題。學生甲說:「有4隻小白雞,8隻小黑雞,一共有多少只雞?」學生乙說:「有4隻小白雞,8隻小黑雞,小黑雞比小白雞多幾只?」。這時好奇心把他們的思維活動帶入一個比一個高的層次,學生丙說:「有4隻小白雞,8隻小黑雞,小白雞比小黑雞少幾只?」學生丁說:「有4隻小白雞,8隻小黑雞,小黑雞是小白雞的幾倍?」。通過大家的說後,教師「遵循」學生認識的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做好創新性的處理,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不斷地擴展。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著眼於知識的傳授,形成了以知識記憶為主的注入式指導思想和教學方式,不可否認,這種模式曾經積極作用,其合理還要繼承。然而過於強調教師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教學素質教育出發,如何改革教學方法,使教學不僅傳授知識,而且要全面育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力度,使學生成為有機聯系的雙向活動。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隨著數學教學科學的發展,提倡發現問題,集體解決問題,以及重視討論以成為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一種主要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營照一種愉悅的環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 讓學生集體參與,共同討論。
數學教學中,由於在解決新的和復雜的問題過程中,需要考慮各種情況,挖掘不同的條件,這時,集思廣益,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此時學生的合作往往要勝過個人的努力,並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彼此之間的互補性,學會取長補短,啟發學生如何學習,自覺改進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同時又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發展。數學題常有一題多解的情況,我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各抒己見,這種討論是他們產生的求知慾望得到滿足的歡樂以及有所發現的愉悅,而且還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二)讓學生自己創造問題,自己編題,自己解題.
在日常教學中,我時常運用這一手段,有意識地改變問題的條件或結論,尋找問題的各種變式,並讓學生自己來思考解決,學生對此興趣濃厚,思路寬廣,並且有一定的獨創性。例如:我剛講「把兩個完全相同的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後,就有學生積極發言,問「把平行四邊形從對角分開一樣的三角形呢?」課堂氣氛隨之活躍起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非常高漲,在這個新命題又被學生證明後,學生們的熱情更加高漲,發言積極,思維敏捷,學生們的自身價值得到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效率隨之提高。這正是要達到的目的。最大限度的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自由馳騁的時間,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處理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系
「教學過程是教和學兩個過程的有機統一」,只有充分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穿舊鞋走新路」,重教輕學仍十分普遍,教學的重心還停留在研究教材和教法上,沒有重視研究學生、研究指導方法;仍習慣於滿堂灌,注入式,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方式。因此,在重教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標准》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職責在於向學生提供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地從事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實踐創新。
現代教學論把教師和學生看成是學習的共同體,教與學統一在教學過程中,認為教學過程的實質是師生、生生的「交往活動」。這就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廢棄教師中心論,樹立學生是學習主人的新理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活思維、開發智力。當然,在學生學習活動中,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創造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充分分析估計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和生活經驗,指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習探索,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和自己檢查學習效果等,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防止只追求形式不管學生實際,不論教材內容難易,一味讓學生自學,小組討論交流「放鴨式」教學。
五、做中學,學中做,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不僅要注意選擇生動的事例引入,還要注意各個教學環節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誘因,及時進行學習效果的反饋。例如,當學生在課堂上有精彩的發言或靈活奇妙的解題方法時,教師應給予熱情贊賞、鼓勵,當學生反應遲鈍或解題出現失誤時,教師應給予耐心的幫助、鼓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使其轉變消極的心理狀態,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藝術,優化教學環節,力爭做到當堂練習評改,使學生知道自己的練習效果,當發現自己的練習不正確時,會盡力找到缺點和錯誤,及時改正,從而達到教學要求,激發上進心,提高學習興趣,教學中可採取以下做法,當堂評改練習:
(1) 教師評改
教師各課要有目的設計由淺入深的練習,讓學生邊做邊改,既要照顧差生,又要滿足還有餘力的學生的求知慾,最後要根據必做題正誤情況及時總結,做到心中有數。
(2) 學生自改
學生完成練習後,對照答案自改,接著採取學生練習及其方式了解情況,集體訂正,對多數做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少數不夠正確的進行個別指導。
(3) 師生共改
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減少疲勞,教師把先完成的個別學生練習批改後,進行輔導或批改差生的練習,由前面學生當「小老師」同前後同學共同批改,這樣師生共同批改直到批改完為止,最後教師根據錯誤情況糾正,這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興趣。教學中,無論採取什麼方法批改練習,教師都必須認真分析練習基本情況。
六、愛護好奇心,激發創新欲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勢。
學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慾望是創新意識萌芽,哪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只有一點點新意,教師也要給予充分肯定。肯定其想法中合理的,有價值的一面,積極引導其進一步思考,擴大思維中的閃光的因素。學生的探求慾望往往出自於發現矛盾、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並非最佳,但這畢竟是學生自己探求的。所以,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並積極為學生創造各種主動發現的機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重要結論或規律,不一定都有教師歸納總結,教師可舉出一些例子,揭示一些現象,引而不發,先引導學生去探索和總結規律,再作必要的補充。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願意去探索數學的奧秘,才能提高我們數學教學的質量。使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得以發展。
七、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的培養,必須落實在課堂教法上。正為調查所說學生對教師不感興趣,正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
首先,要能夠激奇激趣。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激發好奇心,也就是激發了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它會使孩子去探索,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從而也就培養了學生的思維。
例如:講四則運算時,有一道題在運算過程中有除不盡的情況,我適時提出問題:「你能想出什麼辦法來解決它?」
頓時學生陷入了激烈的討論中,最後歸納為四捨五入法取進似值。孩子們為自己思考的結果感到自豪;問題解決了,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其次,引導學生參與,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學生只有通過自身探索,才能理解的最深刻,才能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因此,根據小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在難度不大或延伸式的例題教學中,可直接讓學生嘗試著自己解決。教師只有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獨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和鍛煉,學生也才能夠體味到探索的樂趣,才能夠對數學產生興趣。
八、努力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
俗話說:「德高為范,學高為師」。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才能吸引學生,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尊敬。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素質教育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更是我們作為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新的形式下,我們必須做到:
1、 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一個教師首先要通曉所教學科的知識,對所教學科的知識要有深刻的理解,在專業知造詣愈深,講課就愈能高屋建瓴,「左右逢源」,有足夠的迴旋餘地。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要隨時注意吸收新信息,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學科之間相互交織,相互滲透,呈現出既高度分化又綜合的發展趨勢,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教師只有掌握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才能適應教育工作的需要,滿足學生廣泛的求知慾。
2、 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是人民教師的靈魂;是貫穿教育全過程的精神支柱。它要求教師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在業務上努力進取,勇於探索,「學而不厭」,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愛學生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進行一切教育活動的首要原則。只有關心、愛護學生,才有可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會創造出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思考,大膽發問,勇敢實踐,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發展學生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3、 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師德水平、文化知識等都有直接聯系,而教師自己的業務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的關鍵。所以,教師必須具備:
(1) 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就是要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本學科的學習和研究方法,了解歷史和現狀,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
(2) 要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要具有全面掌握和運用教材的能力,善於選擇教法和學法,科學地確定教學目標、內容、過程、組織形式及設計最優教學方案,具有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教學藝術。
(3) 學習教育科學,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的能力,善於收集處理教育信息,掌握觀察法、調查法、實踐法等科研方法,善於選題、設計、實施和總結,不斷改進和改革教學工作。
現階段,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從課堂教學這一環節,可以看出我國教育改革是一個復雜又艱難的過程,從教育體制,教育目標到教育評估,是一個相接緊密,互相制約的鏈環,改革一個環節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只有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來做為提高教學質量的突破口,推進課堂教學的發展。
❼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課程標准》強調:「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為所有的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豐富學生探索的視野;為一些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體學習的機會;為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由此可見,現代技術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起著重要作用。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二。
一、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興趣使數學教學趣味化
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如在復習整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 以一個秋遊的見聞貫穿整節課。教師先用計算機展示一幅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的秋天風景,並聲情並茂地說:現在是秋天,你們看,秋天多美啊!火紅的楓葉,美麗的蝴蝶,青翠的松樹……來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會發現很多美景。今天,我們在這里進行一個特殊的秋遊活動。這樣美的畫面和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學生們的審美感,歡悅的笑容在他們的臉上綻開,他們饒有興趣地進入了求知境界。然後在不同的畫面中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1)畫面上原來有13隻黃蝴蝶,又飛來的4隻花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2)小明跑過來捉蝴蝶,嚇跑了9隻蝴蝶,還剩下多少只蝴蝶?(3)坐車時,我們班42個同學上車後,還有8個空位,這輛車有多少個座位?(4)原來岸上有18隻鴨子,後來有4隻到水裡游泳,現在岸上還有多少只鴨子?……讓學生融情入景,在不同的情景中,發現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並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了這些問題。
二、恰當借用多媒體技術,拓展課程內容擴大學生知識面
應用多媒體手段,適當拓展課程內容,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能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最優化,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全面、和諧、愉悅、高效地發展。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人民幣的認識》時,在完成教學目標後,設計了這樣一個「了解人民幣的歷史」環節,讓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知道中國貨幣歷史久遠,夏商時代以海貝為幣;金屬幣始於商代晚期的青銅貝,距今已有3000餘年。春秋戰國時代,貨幣文化有很大發展,金屬鑄幣後先後有布幣、刀幣、有文銅幣、金版及有孔圓錢等等,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貨幣文化。以及發展到現在的第五套人民幣,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再現,真實演繹人民幣的發展歷史,讓低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的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科整合滲透數學美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節課時,正逢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發行。我抓住這一契機,利用這一熱點新聞通過視頻轉播「福娃」宣傳片導入,畫面最後定格在五個「福娃」身上,同學們一下子就喊出了「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呢呢」五個「福娃」的名字,教師相機引導交談,營造了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然後我又讓學生欣賞判斷世界各國的國旗,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知識面,又通過設計的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地進行開放性的訓練,讓學生在操作探索中來學習新知,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在學生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後,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想更加體現數學生活化,讓學生真實感受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在生活中處處都藏著數學知識,只要我們善於觀察,積極思考,就會發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又精心設計了一組圖畫讓學生欣賞,通過欣賞中國的建築、中國的民間藝術品如剪紙、京劇臉譜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對稱的美,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這節數學課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受到了美的教育。
四、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感受過程,使數學教學體驗化
(一)化「單一」為「豐富」
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課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圖:楓葉、蜻蜓和天平,素材單調,索然無味,難以與學生已有經驗產生聯系。小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物感興趣,於是我創編教材,把高年級學生親手製作的作品製成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呈現前設問:「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然後結合音樂、旁白呈現畫面,在優美的音樂中,旁白富有激情地介紹:「自由自在的魚群,展翅飛翔的小鳥,翩翩起舞的蝴蝶!」優美音樂、動聽介紹、精美畫面烘托的氛圍把學生帶入了聲、光、色三位一體的美的境界,他們陶醉了,神情專注,完全被融入到了情境中。學生邊欣賞、邊思考,感覺不是在學數學,而是在享受數學中的美,思維很容易就激活了,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二)化「呆板」為「生動」
教材只是一個文本,怎樣讓文本活起來呢?除了教師對教材的精心設計,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年級《10的分與合》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熟練掌握10的分與合,為後面10以內的加減法作鋪墊。如何讓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10的分與合練習呢?課件解決了這一問題。我把10的分與合設計成下面火車形狀:課件首先呈現兩個小朋友高高興興地開著火車出來了,火車「嗚嗚」地叫著,火車頭上方冒著蒸汽,學生的情緒馬上被調動起來:「書上的火車活了!」我趁機問:「小朋友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送糧食,每節車廂裝10噸,第二節車廂下面裝7噸,上面應該裝幾噸呢?其他的車廂呢?」學生早就按耐不住了,紛紛舉手發言,學生答完後,只要用滑鼠點擊答案,如果答案正確,電腦中的掌聲也隨即響起,學生得到電腦的肯定,學習熱情更高了,隨即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下一環節的學習中去。多媒體技術化「呆板」為「生動」的魅力,讓學生樂學,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
(三)化「靜」位「動」
在教學一年級《加法的初步認識》的時候,通過學生來校園里澆花和小鳥兩幅動畫來體現:畫面上有三個小朋友在澆花,又跑來兩個小朋友;樹上有一隻小鳥,飛來兩只,使學生知道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義。對於減法,通過動畫顯示小朋友澆完花走了,一隻小鳥飛走了,還可利用將減法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後逐漸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從而很好地說明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新穎、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了廣闊的天空。我堅信,只要我們大家共同為之努力,去開發、研究,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