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生課堂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

小學生課堂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

發布時間:2021-01-07 20:07:10

小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你的"小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非常到位。
把一年級孩子從幼兒園到正式進入小學的心理和生理問題,講的頭頭是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還把解決辦法也都一一列舉,很是實用。謝謝你!

⑵ 小學生上課容易出現的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
1、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
2、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
3、對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4、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
以上情況若經常發生,說明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 注意力不集中,常指注意力障礙 "
孩子在5歲以前注意力容易分散是正常現象。家長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能夠專注做某件事情。

很多家長認為注意力不集中是件小事,孩子不懂事,長大成熟後就會好轉。在

在這里,要強調一點,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會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後果!。

我家兒子鍾鍾是一名9歲的三年級學生,以前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孩子,經常上課不專心聽講、課下一做作業什麼也不會,遇到期末考試,做的小測試經常只有四五十分……為此,班主任經常不是找我們反應,就是周末找我們家訪。

那時候我們也很苦惱,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就是沒什麼效果。我跟老公還經常因為對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發生矛盾,一邊是繁忙的工作,一邊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出狀況的孩子, 幾乎崩潰了。

小學課堂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序號 論文題目1 淺談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2 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4 廈門市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5 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讀6 淺談小學「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7 美國小學教師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啟示8 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狀的分析及其啟示10 中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及啟示1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審美素質12 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和的問題與對策13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14 試論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特點及其培養15 當前語文課堂評價的誤區與矯正16 不同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的影響17 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策略研究18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19 網路成癮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20 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21 試論家庭教育在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作用22 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2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個性形成的影響24 關於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25 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26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27 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誤區初探28 淺析中國現代母親教育29 關於課堂提問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思考30 傳統個別化教學與網路個別化教學之比較31 福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班學生職業意識初探32 廈門市小學生課余培訓調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34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35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36 台灣「感恩教育」教學範例闡析37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38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探究39 淺析當前教師評價體制40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的策略41 小學教師教學語言現狀調查與分析42 重塑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43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44 論推廣少兒經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敗關鍵45 放飛語文課堂 開辟求知天地46 「任務驅動型」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構建47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造型之比較48 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49 中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與啟示50 台灣電視節目對大陸中小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51 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5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誤區初探53 廈門市民辦小學現狀調查與研究54 新課程背景下討論法的探索55 關於小學生視野中優秀教師的調查研究56 小學教師「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詞義教學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較及思考59 小學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研究60 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內容分類研究61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與設計62 農村小學開設科技活動課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區為例63 21世紀中小學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66 小學古詩教學要加強審美教育67 信息時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68 淺談小學科學課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和策略69 關於小學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70 台灣小學教師教育的優勢及其啟示71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72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誤區及改進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74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75 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77 試論當前小學的科普教育78 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探究79 試論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80 試論金庸武俠小說對小學生的影響81 淺談互聯網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82 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素質之見83 「概率統計思想」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影響84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85 海峽兩岸小學段「統計與概率」的比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喚對話教育87 關於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較89 教師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角色淺析90 廈門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91 電子檔案袋在小學評價中的應用92 淺析小學生收集和處

⑷ 小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該怎樣做

一、教學目標模糊、虛化,教學效率不高.
解決策略:
1、要把對《課標》的研讀版作為校本教研教師業權務學習長抓不懈的內容,並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將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
2、綜觀課標學段目標,把握好學段教學重點,明確各學段的階段目標,才能把握好階段訓練重點,避免盲目教學.
3、統籌考慮教材編排體系,把握單元訓練重點.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要把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情感方法、習慣態度等融為一體,進行整合訓練,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研讀課文,了解學生,把握每課教學目標.根據課文特點和學段目標要求准確確定教學目標.目標既定,課堂教學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要為實現達成教學目標服務,教學的重點要深究精練濃墨重彩,與目標關系不大的則可捎帶而過輕描淡寫.
在教學中把握住了學段重點、單元重點及每課教學重點就能做到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對重點處不惜時間精力進行訓練,做到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教學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⑸ 小學課堂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法

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在課堂中不遵守行為規范,道德准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活動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果的行為。

我國的心理學家根據調查研究把小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外向性的問題行為,這是直接干擾課堂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攻擊性行為。例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擅換座位、傳遞紙條、等過度親昵的行為;高聲談笑、發出怪聲、敲打做響、做怪異動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語言粗暴、頂撞老師、不服從指揮等反抗性行為等等。

二類是內向性的問題行為,這是指對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不構成直接威脅的一種退縮性行為。例如上課時凝神發呆、胡思亂想、心不在焉等注意渙散行為,胡寫亂塗、抄襲作業等草率行為;膽小害羞、不敢主動提問、不敢回答問題的退縮行為等等。雖然這種退縮性行為不會直接干擾課堂秩序,但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的影響很大,而且對學生自身的人格發展也有極大的危害。

二、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 主觀原因

大量的課堂問題行為是由學生本身的主觀因素引起的。這些因素主要有:

1、 規范不能內化。

行為規范的教育是小學生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小學生普遍能夠領會小學生行為規范的要求,但總有些卻不一定按要求做或者做不到。其主要原因在於是他們不能把小學生的行為規范中的要求轉變為自身道德信念,不能從內心產生履行這些准則的自覺性。他們的這種由知到行的轉化受到了障礙。因此這一類學生表現出了明知故犯的行為。例如有的學生知道無節制地玩電腦游戲是不好的,但就是經不起誘惑,想方設法背著父母玩電腦游戲。

2、 行為目標不明確。

小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心理不夠成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一般有問題行為的學生,他們的生活、學習都沒有追求的目標,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例如,個別學生非常的貪玩,不愛學習,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而且還要父母的監督下才肯寫作業,這主要就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麼。如果他的學習有了目標,比如學習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或求知慾,為了興趣為了取得好成績,為了獲得父母的稱贊、老師的表揚,那麼他們也就有了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

3、 責任心不夠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的小學生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優越的生

1/5頁

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大膽、活潑、求知慾望強,但是他們的自立意識差,依賴性強,同時還缺乏責任心。比如,小學生仔做值日生工作時馬虎應付、敷衍了事,經常忘帶紅領巾、學慣用具等等。缺乏強烈的責任心導致了這些問題行為的出現。

4、小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厭煩

由於教學內容太難或者太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或者由於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語言平淡,甚至無意義重復,學生感到厭煩,因而尋求其它新異的刺激,以示對課堂和老師的不滿。

?挫折與緊張的發泄。

對於教師所提出的學習、行為等方面的各種要求,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學生會非常順利地達到教師的要求;但有的學生則連遭挫折,經常面臨失敗的威脅。挫折容易使學生感到緊張,當緊張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學生就會發泄自己的情緒,因此在課堂上表現出異常甚至問題的行為。

?尋求注意與地位。

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當他們發現無法從學習或競賽中獲得教師和同學的認可時,常常以問題行為來取得教師和其它同學的注意,從而妄想爭得自己在班級體中的位置。 (二) 客觀原因

1、社會因素

社會是人生的大舞台,小學生時刻都在受社會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一些不良的因素在社會中蔓延,在小學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例如:電視鏡頭中的打打殺殺,粗魯的言行舉止中,小學生在這些場景中潛移默化,以致在生活中多多少少的模仿這些粗魯、暴力的言行。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他們的生活港灣,小學生的一半時間是在家裡度過的。因此,家庭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我們發現小學生的問題行為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來自家庭的因素。

?隔代撫養

現今的社會,年輕的父母們經常會因工作的原因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小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等方面的照料成為了年老的祖父們的職責。祖輩們的思想觀念、文化知識局限了他們的教養方式。而且加上為隔代教養,他們對孩子時常嬌慣、溺愛,縱容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就孩子而言,缺少了父母完整的愛,缺少了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易導致心理失調,表現出諸多問題行為。

?家庭教養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在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的父母只注重小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完全不顧他們的心理感受。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粗暴,方法簡單,動輒對孩子吼叫、批評,導致孩子產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有的父母在處理問題時,缺少說理,總是靠打來「征服」孩子的不當,結果小學生也用此方式去「征服」別人,容易產生暴力行為。有的父母經常當眾批評孩子,無視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自尊,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創傷。有的父母採取放養式的教育,他們的孩子從小就「為所欲為」,沒有一定的約束與管制,在學校大家庭中總不自在,容易與同學鬧矛盾,更不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紀律。

?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小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言行舉止和他們營造的家庭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例如有攻擊行為的幼兒來說,他們的不良動機跟家長的錯誤引導有著很大關系。當孩子受欺負後,家長會引導:「別人打你,你也還手,這樣,以後就沒人欺負

⑹ 小學數學課堂討論中存在哪些問題及改進策略

問題: "形式主義"、"走過場"「趕進度」是課堂討論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討論問題時同學們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討論問題不夠深入。討論時,很多學生在揣摩老師的思路,思考的是什麼答案比較符合老師的心意。甚至有時,有的學生因為對問題的看法或提出的問題不合教師的心意,怕遭到教師的指責或嘲弄,不敢提出不同的問題,不敢發表不同的看法。這恰恰扼殺了自己學習的主動性,使自己缺乏自主的思想,更嚴重的是束縛了同學們創造力的發展。

改進:

一、要設計合適的問題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內容,設計難易程度適合討論的問題,以保證討論時,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最大效用。
一般來說,較簡單的學習內容,只需要學生獨立學習或者教師進行全班教學就可以解決,不需要進行小組討論。而一些較復雜、綜合的內容,比如在新知探求過程中,在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學習的疑難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發散性問題,啟發學生的探究精神,進行小組討論。
要注意的一種傾向,就是為了討論而討論,也就是說不應該為了迎合時尚、追求形式去組織討論,每一次的討論都應該是有必要的才進行。一節課中小組討論次數不宜太多,以免隨意性與形式化。
二、要選擇恰當的時機 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把握:
1. 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 在學生有疑問的地方,意見不統一的地方進行小組討論,促進學生的思維。 教師把有爭論價值的問題適時下放到小組,讓小組討論、爭辯,在交流中明晰正誤,最後通過自己探究,獲得正確的答案。這樣的討論,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的同時,還進行了思維的訓練,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答案多元的時候 教學中,有很多問題是開放性的。「開放性」的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學生由於年齡等方面的原因,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的去思考,通過小組討論,能夠相互啟發,交流,才能展示各種思考與結論。
3.在教學重難點的時候 在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處組織小組討論,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當學生自己探索無法完成時,就必然尋求同伴的幫助,此時的合作最有效。
4.在獨立思考後的時候 小組討論是建立在個體需求的基礎上的,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小組討論才能有堅實的基礎,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會有成效。否則,在學生對問題還沒有形成獨立見解之前就急於討論,由於學生的思維沒有完全打開,就容易被別人的觀點同化,造成人雲亦雲現象。所以,在合作學習前,特別重要的是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以便獨立思考。
三、要合理構建討論小組
(1)合理安排 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功能,分好小組是前提。合理的構建討論小組,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後進行分組。
(2)明確分工 建立了合作學習小組後,要明確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責任,要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使每一個人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明確每個人都有幫助他人進步的義務,而且要為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一般有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等。
(3)學會傾聽 首先,全部都在小組討論時,提醒學生要小聲說話,一個組只能有一個人發言,組與組之間不要相互影響。有些實驗表明,課堂中最好的狀態是教師難以從各組的討論中聽出某個人的聲音。 其次,培養學生善於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在交流時,每個人都要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讓學生逐步明確認真聽取別人意見,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又能從別人的意見中受到啟發、提高認識。
五、要做好教師角色定位
(1) 重視培養 學生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的培養。要實現高質量的小組討論,還需要老師長期的訓練,老師不但要提供學習討論的空間,更要教給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合作。提出討論的要求後,還要重視培養的過程,進行必要的訓練,以便形成能力。
(2)恰當指導 教師應該讓學生有序地進行討論,防止小組討論走過場。要指導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巧妙點撥會讓引發學生探討的興趣,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傾聽。要指導學生如何回報討論結果,並學會對其他組的匯報成果給予尊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鑒,互相啟迪,達到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目標。
(3)隨時調控 在開展小組討論時,教師切不可認為沒有自己的事而袖手旁觀,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不同小組的討論中去,除了指導學生怎樣進行討論,還要監控學生的討論是否是有效的。 小組在開展討論時,當學生思維的閘門打開後,有時可能會偏離討論的主題。教師應注意觀察,進行引導,把學生的討論引到討論的主題上來。及時糾正偏頗。在學生遇到學習

⑺ 小學生存在哪些基本問題及整改措施

小學自查問題及整改措施整改
一、存在問題
(一)學校環境中存在問題
學校環境衛生還有待於提高,特別是大門口衛生保持不好。
(二)德育工作中存在問題 :
1、查找存在問題時發現有個別教師敬業精神不強,勞動紀律觀念不強。
2、校園文化建設有待加強。
3、學生的養成教育有待提高,學生能力發展片面和不足,學生缺乏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能力。
(三)教學工作中存在問題
1、我校的備課組教研活動開展得還不夠扎實,校本教研工作深度不夠,不符合我校「精、細、實、新」的要求,需進一步改進。
2、校本課程的管理及評價體系尚需健全。
3、雖然絕大多數教師都會多媒體教學,但教師因忙於平時的教學工作,利用多媒體上課較少,不能讓全體學生受益,教師自身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有待加強。
4、部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較少,缺乏了解、交流,對學生的評價仍然以「分數」為准。
三、整改目標:
1、政治上堅定。通過整改,使每位教師都能做到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好垂範作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2、學習上勤奮。通過整改,樹立正確的學風,建設學習型學校,使每一位教師都做到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使學校始終處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之中。
3、工作上嚴格。通過整改,使學校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確保每一項工作做到認真、認真、再認真,細致、細致、再細致。
4、教學上扎實。通過整改,不斷更新觀念,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教學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增強主動性、超前性,在工作上有新的拓展,取得更好的成績。
5、作風上嚴謹,規范從教行為。推行優質服務承諾制,接待家長推行「五個一」:「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熱水、一個讓位、一個滿意的答復」的活動。
6、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進一步做好學校德育,健康教育,體衛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7、加強辦學特色建設,認真構建「藝體」課程體系,提升辦學特色建設水平,彰顯學校個性。
四、整改措施
1、強化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危機意識,強化教職工的人格教育和師德操守的管理,讓每位教師感受學校和自己都面臨強大的生存壓力,激勵教師自我加壓,勤奮工作。
(1)及時宣傳教師中的先進事跡,加強教師的考勤管理。
(2)認真實施《小學教師師德行為規范》,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和對教職工的各項獎懲制度。
(3)下大力氣培植教師的事業心、愛心和責任感,開展一系列師德教育活動,職業道德演講比賽,堅持評選表彰和宣傳師德標兵、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師,通過多種途徑激勵教師愛崗愛校愛學生,形成「教育觀念領先,教學質量爭先,教學科研創先,關愛學生率先」的爭先創優氛圍。
(4)發揚民主辦學精神,每學期通過職代會、教職工大會等形式,向全體教師宣傳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每年要廣泛學生家長和全校師生對學校辦學的意見和建議,在重點問題上(如評職評先、績效考核、經費開支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使我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逐步完善並形成特色。
2、針對教研現狀,著力構建教師全員參與、以校為本的教研方式——校本綜合教研。開展「從實踐到理論、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把研究、教學和教研整合為一體,融入學校教學活動中,使其成為教師的日常教研活動,並以行動研究的思路,改進教育教學行為。
(1)完善備課組長職責,實行備課組活動情況月匯報制度,教師參與備課組活動情況與教師月考核掛鉤。
(2)教研活動注重分析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有針對性的教改辦法,落實改革的措施。堅持教學工作競賽制度、檢查制度和學生評教制度,組織教師聽課、評課、反思等,與被聽課教師交流。
(3)將問題研究校本化。教師問題意識,就是對教育教學實踐中,沒有解決的矛盾和認識。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主要通過開展「一課三上」、評課、集體備課、典型示範、交流學習等活動,有意識讓教師去對比、思考,最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了解學科和教師的學習、工作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查找不足總結經驗,想方設法為一線教師排憂解難辦實事。
(5)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意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作用。每學期由業務主任安排各學科制定出具體的教科研活動計劃,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教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規定,由業務主任制定每年的師資培訓實施計劃,除在崗培訓外,根據實際情況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外出進修學習,通過多種渠道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3、從全面貫徹《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入手,幫助學生養成符合社會公德,符合健康生活的行為習慣,常規教育中,著力培養學生遇到師長主動問好;見到廢紙主動撿起;上下樓梯靠右慢行;節約糧食文明就餐。做好校園環境整治工作,班級布置工作。扎實落實過程考核,不放過一個細節。加大日常環境衛生管理,做到包干區內一天一清掃,一天一公布,保證校園清潔。通過反復抓、抓反復,實行公約導行,訓練促行,評價勵行,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⑻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
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可能是家庭問題行為或社會問題行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團體的不良影響,也可能是不良的課堂教學環境或教師的教學失策導致的,總之,學生的問題行為是與其學習、生活環境、社會風氣等有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各種問題的綜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種單一因素造成的。綜合起來,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教師的教育失策
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與教師的失策直接相關,甚至有些問題行為還可能是教師直接造成的,因而決不能把學生的問題行為完全看成是學生自己的問題。教師的失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錯誤的教育觀、學生觀
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問題行為。如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把將升學率作為指導思想,把分數作為唯一指標。教學上搞題海戰術,無休止地上課、補課、考試,學習成了無邊的「苦海」。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厭倦情緒、逆反行為,甚至產生較嚴重的對抗性行為。而且,學生會因考試、課業負擔過重、同學間的劇烈競爭而產生巨大的壓力,這樣神經整天就會處於緊張之中,得不到調整就會產生腦功能失調,出現干擾學習的問題行為,如注意力渙散,多動。
2.管理的缺失
許多教師過於將注意力放在學科內容方面,忽視自己在課堂管理能力方面的鍛煉和提高。實際上,學生中問題行為的出現與任課老師在課堂管理上的不當和失敗密切相關。
美國哈佛大學1968年證明了這一點研究者採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離出教師的3種管理行為:隨機應變、專橫與懲罰。學生的7種行為是:合作、積極參加、活動、探索、求成、助人與凝固。研究結果表明,教師的隨機應變與學生的合作積極參加以及求知特徵成正相關,教師的懲罰與學生的合作、積極參加活動、求知和助人的特徵成負相關。相反,教師的專橫與學生的合作、積極參加活動、求知和助人的特徵成相關。
3.教學的偏差
教師不認真備課或根本不備課;教學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於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缺乏了解,教學內容過難或過易,講課速度過快或過慢;表達能力差,語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師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懶懶散散等等,這些教學上的偏差很容易導致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起課堂問題行為。研究表明,教師的威信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越高,學生越不易產生問題行為。
(二)學生的身心因素
課堂中大量的問題行為同學生的身心狀況直接相關,是由學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其問題行為也因其身心條件的差異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1.性別差異
學生的性別特徵對問題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在低年級中尤為明顯。美國心理學家曾將男女孩的性別差異與紀律問題作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男孩在紀律問題上要比女孩「勇敢」得多,違反紀律的現象或次數也更多。

2.生理障礙
學生生理上的障礙使學生容易產生問題行為。如學生視、聽、說等方面的障礙,會削弱學生學習能力和動力,妨礙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常常出現不煩躁不安、自行其是等問題行為,這種現象容易導致學生注意渙散、活動過度、沖動任性,從而在課堂上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出現活動過多、情緒不穩、大聲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種問題行為。
3.心理偏差
它主要反映在焦慮、挫折和個性等方面。如性格過於內向的學生,往往容易產生一直性退縮行為,而性格過於外向的學生,往往容易產生攻擊性逆反行為。
(三)環境的因素
心理學家勒溫關於人的行為的研究表明,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這一研究結果揭示了人的行為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環境影響主要包括家庭、大眾媒體、課堂內部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1.家庭因素
許多心理學關於離異家庭子女的行為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對孩子的行為會產生消極影響,這些孩子在行為上常表現為自製力差,容易產生對抗性逆反行為。另外,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會影響學生課堂上的行為。
2.大眾媒體
在當今信息時代里,社會各種信息通過多種信息媒體大量湧入學校,學生的知識總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過學校以外的大眾媒體獲得的。學生受不良內容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體嘗試其中的動作與行為,這些行為也常延伸到課堂中。
3.課堂內部環境
課堂內部環境,諸如課堂內的溫度、色彩、課堂氣氛、課堂座位的編排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的課堂行為產生十分明顯的影響。
二、處理課堂問題的基本原則
課堂問題出現的形式多種多樣,出自的對象也各不同。在選擇處理方法上應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不可生搬硬套,且運用時要講究策略,把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冷靜性原則。冷靜性原則是處理課堂問題最基本的原則。唯有冷靜,才會想出處理問題的好主意、好點子,惟有冷靜,才會化干戈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發生課堂問題,教師思想必須保持冷靜,用理智駕馭情感。就是在學生屢教不改的情況下,也要堅持做到不急躁、不厭煩、不發火。絕不能為了讓學生害怕,出口氣而頭腦發熱、意氣用事。
②處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說的課堂問題「冷處理」。具體表現為明示與暗示以暗示為主,當眾批評與個別談心以個別談心為主,課堂問題以課下解決為主,給學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時間。盡量避免與學生直接沖突,不分青紅皂白嚴厲批評,甚至變處罰為體罰,例如罰作業、罰值日、罰站、毆打等等,這樣違紀學生不但不會反悔,還會產生心理上的對抗。結果是壓而不服,容易從違紀走向違法,也導致教師自食惡果。

2.生理障礙
學生生理上的障礙使學生容易產生問題行為。如學生視、聽、說等方面的障礙,會削弱學生學習能力和動力,妨礙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常常出現不煩躁不安、自行其是等問題行為,這種現象容易導致學生注意渙散、活動過度、沖動任性,從而在課堂上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出現活動過多、情緒不穩、大聲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種問題行為。
3.心理偏差
它主要反映在焦慮、挫折和個性等方面。如性格過於內向的學生,往往容易產生一直性退縮行為,而性格過於外向的學生,往往容易產生攻擊性逆反行為。
(三)環境的因素
心理學家勒溫關於人的行為的研究表明,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這一研究結果揭示了人的行為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環境影響主要包括家庭、大眾媒體、課堂內部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1.家庭因素
許多心理學關於離異家庭子女的行為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對孩子的行為會產生消極影響,這些孩子在行為上常表現為自製力差,容易產生對抗性逆反行為。另外,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會影響學生課堂上的行為。
2.大眾媒體
在當今信息時代里,社會各種信息通過多種信息媒體大量湧入學校,學生的知識總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過學校以外的大眾媒體獲得的。學生受不良內容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體嘗試其中的動作與行為,這些行為也常延伸到課堂中。
3.課堂內部環境
課堂內部環境,諸如課堂內的溫度、色彩、課堂氣氛、課堂座位的編排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的課堂行為產生十分明顯的影響。
二、處理課堂問題的基本原則
課堂問題出現的形式多種多樣,出自的對象也各不同。在選擇處理方法上應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不可生搬硬套,且運用時要講究策略,把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冷靜性原則。冷靜性原則是處理課堂問題最基本的原則。唯有冷靜,才會想出處理問題的好主意、好點子,惟有冷靜,才會化干戈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發生課堂問題,教師思想必須保持冷靜,用理智駕馭情感。就是在學生屢教不改的情況下,也要堅持做到不急躁、不厭煩、不發火。絕不能為了讓學生害怕,出口氣而頭腦發熱、意氣用事。
②處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說的課堂問題「冷處理」。具體表現為明示與暗示以暗示為主,當眾批評與個別談心以個別談心為主,課堂問題以課下解決為主,給學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時間。盡量避免與學生直接沖突,不分青紅皂白嚴厲批評,甚至變處罰為體罰,例如罰作業、罰值日、罰站、毆打等等,這樣違紀學生不但不會反悔,還會產生心理上的對抗。結果是壓而不服,容易從違紀走向違法,也導致教師自食惡果。

2. 「治病救人」原則。解決課堂問題的出發點在於使學生認識缺點,改正錯誤,懸崖勒馬,迷途知返。俗話說:「一句話說得人笑,一句話說得人跳」。批評的語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樣。無論學生的錯誤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批評教育時,教師語言一定要和藹可親,循循善誘,要用火熱的愛心和真摯的誠心善待學生,要堅信只要正確疏導,他們一定會幡然醒悟,棄舊圖新的。
3.巧妙性原則。無論發生何種情況,教師都必須積極思考對策,力求變被動為主動。視具體情況做到機智靈活,隨機應變,從而絕處逢生,雲開霧散,柳暗花明。
課堂問題是課堂教學中不和諧的「音符」,若思想不重視,態度不端正,不把握正確處理的原則,選擇的解決方法不適宜,小事也會變大,鬧得不可收拾。
三、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常作出一些與課堂要求不符的行為,姑且稱之為課堂問題。雖然事因不大,但如果處理不當,教師往往陷入尷尬的境地,甚至後果嚴重,以致於對簿公堂。那麼如何正確的處理好課堂問題呢?我認為,除了要把握好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的幾個原則之外,還要採取恰當有效的方法。
第一類,「放任法」,即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不施加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出點小錯誤,是常有的事。教師應寬容一些,大度一些,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它,看待它,並努力替學生的錯誤尋找「合理性」。如果問題的負面影響較小,出事的學生平時表現良好,出現的問題卻屬偶然,且學生有悔改之意或即刻改正了,就無須小題大做,立即採取嚴厲的措施。
第二類,暗示法,也就是間接提示、批評正在犯錯誤的學生。可分為靜態揭示法、語調變換法、「借題發揮」法、表揚法、直接提問法等。
1.靜態揭示法,即教師通過肢體語言引起學生對自己存在問題的認識,如凝望、搖頭、擺手、走近學生等以提醒學生,迫使其在無形的壓力下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2.語調變換法,也就是運用適宜的高音、音強和語素、停頓引起學生注意的方法。當教師講解問題時,可突然加速語調,可突然加重語調,提高聲音或減慢節奏,突然不語,以吸引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3.「借題發揮」法,教師發現課堂問題時,可結合教學內容「即景生情」以幫助學生認識錯誤。
4.表揚法,表揚好的就是間接批評了差的,如發現學生在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就看準時機,表揚這方面做的好的學生,或表揚他本人做得好的方面,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5.間接提問法,當即提問正在犯錯誤的學生,提問的問題一般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而與學生的缺點無關,只要中止了學生的行為,即可達到了目的。
第三類,明示法,可分為明確強調法,「施行處罰」法等。
1.明確強調法,有時學生是由於對教師的講解不甚明白而有意無意的干擾課堂秩序。如不按教師的設計思路回答問題,胡蒙瞎侃,教師應立即強調所學的內容。若遇個別學生趁「混水」之機故意向教師發難,教師要及時糾正。否則精心准備的一堂課也會被攪的一塌糊塗。
2.「施行處罰」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個別不求上進,故意違反課堂紀律、屢教不改的學生,應採取必要的懲罰措施,如嚴厲批評、寫檢討、警告等。
總之,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明晰其類型、原因、運用什麼方法。因此,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調控,以改善課堂秩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課堂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