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都考些什麼內容啊
主要考察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知識,在WORD里編輯教學設計,在excel里統計表格,在ppt里做課件,掌握一定計算機應用基礎。都是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計算機操作技術。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NTET)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測試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水平考試。分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三類。其中教學人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級別。
❷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屬於繼續教育嗎
你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不屬於繼續教育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簡稱:NTET)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測試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水平考試。分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三類。其中教學人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級別。考試採用全國統考模式,即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准、統一發證。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簡稱「繼教網」)是經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批准,由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牽頭聯合全國十八個省級師范院校、省級教育學院共同成立的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校長開展繼續教育的大型專業網站, 2002 年 12 月 28 日 由教育部袁貴仁副部長點擊開通。
截止到 2009 年 5 月,承擔國家級培訓項目 7 個,承擔省級培訓項目 35 個,在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 18 個省級總站,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 600 多個,為地方提供特色網站 60 多個, 在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組織管理下,近 10 萬所中小學校利用繼教網平台開展了校本培訓,累計 遠程培訓教師 200 萬人。在 2006 年教育部辦公廳下文組織的 「 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評審 」 中,繼教網被評為 「 優秀中小學教師培訓網站 」 ,排名第一。
❸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成績查詢
1、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成績查詢的賬號為准考證號和身份證號
2、全回國中小學答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NTET)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測試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水平考試。分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三類。其中教學人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級別。
3、考試模式:採用全國統考模式。即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准、統一發證。
4、管理模式:採用兩級管理。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全國性的管理工作,包括起草考試大綱、組織命題、考務管理成績審核、印製並頒發由教育部監制的全國統一的合格證書。各省市考試機構負責設立考點,負責地方性考試的組織管理工作。考試對象:全國中小學在校教師。
5、考試科目:分為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三類,其中教學人員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各分為初級、高級兩個級別。
❹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中級)信息技術怎麼不能報名啊
http://www.ntet.cn/Article/ArticleIndex.aspx,你可以去這個網站上報名的呀!上面說2011年11月份的考試系統已經正式開通了,祝你好運啊!
❺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成績查詢
2011.1.20出來成績
❻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成績如何查詢
在網路搜索欄里輸入「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報名網站」,點搜索,在打開的界面中輸入你參加水平考試的登錄賬號和密碼,點「成績查詢」,就可以看到你的成績了。
❼ 有誰考過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簡稱NTET)是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的組成部分。從2006年首次開考以來,共在遼寧、河南、江蘇、上海、重慶、四川、廣東、福建、陝西、寧夏、青海、廣西、雲南、海南、西藏和新疆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考22次,報考教師規模累計超過200萬人,獲得證書教師累計超過168萬人。NTET考試對於廣大一線中小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起到積極促進和引導作用。
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教師〔2013〕13號),啟動了新一輪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提升全員培訓。隨著新一輪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各地「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實施工作陸續收尾,NTET考試作為該計劃的組成部分也將相應停止。
根據教育部有關部門意見,經研究決定從2015年開始停考NTET考試,請遵照執行。
❽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模擬試題
1.開門見山直接回答知識點
2.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延伸
3.規范排版,內容充實更容易通過認證哦
4.補充參考資料(沒有可以忽略哦~)
❾ 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初中數學模擬試題
選擇題
1. 學習資源的提供方式一般包括( D)兩種
A提供卡片和提供課件
B提供材料和提供試卷
提供軟體和提供信息
D提供內容和提供地址
2.從狹意上來說,信息技術是指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A)為主幹,結合集成電路技術、光碟技術、機器人技術、高清晰度電視技術等綜合技術。
A計算機技術
B文字
C紙張
D印刷術
3.(A)是非線形超文本結構的網站及網葉核心。
A超級鏈接
B表格
C圖像
D動畫
4.POWERPOINT平台分為(A)
A工作區、備注頁和大綱視圖區
B工作區和大綱視圖區
C工作區和備注頁
D備注頁和大綱視圖區
5.下面的(D)不是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實驗專題的復習方法。
A用錄像重現實驗過程
B設置可能情況,明確實驗實質
C相近實驗的比較,形成系統認識
D滿堂灌的實驗復習
6.把信息技術作為探索研究工具,學生們運用信息技術進行「Movie」主題的探索,這是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的(c)運用形式 。
A為教師的演示教學提供新方式
B擴大和緊密英語學習共同體
C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的英語學習
D創設英語學習環境
7.在《拋物線》一課中,某老師利用計算機在大屏幕上顯示太空中彗星飛行的情景,並對彗星劃過太空的軌跡進行定格,這種方式是利用計算機(B)
A呈現教學內容
B創設教學情景
C作為認知工具
D作為學習工具
8.小學語文「四結合」試驗主張的識字教學模式可用(B)六各自來概括
A看、聽、說、讀、寫、想
B看、聽、說、寫、打、想
C看、聽、說、讀、打、想
D看、聽、說、寫、讀、打
9.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教學流程是(C)
A呈現教學內容,提供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增強認知結構
B呈現教學目標,提供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增強認知結構
C呈現先行組織者,提供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增強認知結構
D呈現教學目標,增強認知結構,提供學習任務和學習材料
10.無論傳統的、還是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大致可以從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B)兩個維度加以定位。
A直接教學和間接教學
B合作學習與個體學習
C模仿學習和發現學習
D基於問題學習與資源型學習
11.下面的(C)是真實性任務的典型代表。
12.與「知識點之間相互關聯」的教學信息組織結構相對應的軟體導航是(D)
A有線形的橫向導航
B線形的縱向導航
C非線形的樹狀導航
D非線形的網狀導航
13.(A)是指將網路作為調查內容的傳播工具,廣泛調查的調查方法。
A網上調查
B郵件調查
CBBS調查
DIP調查
14.按照討論的人數來分,討論和交流可以分為(B)的類型。
A個人思考、小組交流;全體交流與討論
B全體交流與討論;小組討論、全體交流
C同步交流、非同步交流
D分開討論;合作性討論
15.在實施教學評價時,絕對標准對應的評價方式是(A)
A標准參考評價
B常模參照評價
C綜合評價
D直接評價
16.格羅斯曼關於教師專業的看法是(C)
A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條件性知識
B內容知識;教學法的知識;實踐的知識
C學科內容知識;學習者和學習的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情景知識;自我的知識
D廣泛的普通教育;索要任教的學科內容;教育文獻;反省的實踐經驗
17.為了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的挑戰,必須把(A)當作整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戰略高度,搶占叫信息化「制高點」
A現代教育技術
B信息技術
C素質教育
D創新教育
18.(A)是指一種能讓學生自學特定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學生的自學是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學習進行的,特定的材料是以特定的順序和小步子安排的。
A程序教學
B拋錨式教學
CBBS調查
D隨機進入教學
19、行為主義理論的教學方法在 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A情境性教學
B直接教學
C程序教學
D隨機進入教學
正確答案:C
20.程序教學法,直接教學法和支架式教學法分別是 D 學習理論的教學應用。
A. 行為主義,建構主義,認知主義。
B. 建構主義,行為主義,認知主義。
C. 認知主義、行為主義,建構主義。
D. 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
2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能僅限於學科課程,還涉及活動課程,不能僅限於顯性課程,還要涉及 B
A. 選修課程
B. 隱性課程
C. 拓展性課程
D. 綜合課程
22.知覺,模仿,操作,准確,連貫和習慣化等層次的目標屬於 B 領域。
A. 認識
B. 動作技能
C. 心理
D. 情感
2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學習目標上的整合包括五個方面,即解決實際問題與創造能力,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社會交流與協作能力和 D
A. 信息獲取技能
B. 信息組織技能
C. 信息評價技能
D. 信息處理技能。
24.專題網站一般有首頁,主頁, D 測試區,討論區,一般頁面等構成。
A. 備注
B. 視圖
C. 大綱
D. 導航欄。
25.在教師的隱愉中,由一桶水變為河流的隱愉是 B 變化的表現。
A. 中心-----邊緣
B. 靜態------動態
C. 奉獻-----雙贏
D. 傳遞者-----促進者
26.班拉認為觀察學習分為四個過程,依次為:D
A. 保持過程,注意過程,動機過程,復制過程
B. 注意過程,復制過程,保持過程,動機過程
C. 動機過程,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復制過程,
D. 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復制過程,動機過程
27.在綜合實踐課中,學生使用 C 完成自已的報告.
A. 網路搜索工具
B. 多媒體網路全書
C. 字處理軟體和演示軟體
D. 資料庫
28.[美]國際教育技術協會認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應具備的技術素養的績效指標是: B
A. 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輸入輸出設備的能力,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技術作用研究的工具,利用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B. 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技術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技術作用研究的工具,技術作為解決問題與決策的工具.
C. 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信息工具獲取遠程信息的能力,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利用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作為解決問題與決策的工具.
D. 基本操作的概念,社會道德與人文方面的要求,技術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利用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作為研究的工具,評價電子信息資源的能力.
29.在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小學階段的內容安排中,在用計算機畫畫方面要求學生掌握 D
A. 繪圖工具的使用,圖形製作,圖形修改組合等處理,動畫製作.
B. 繪圖工具的使用,圖形製作,圖形修改復制組合等處理,動畫製作.
C. 繪圖工具的使用,圖形著色,圖形修改復制組合等處理,幾何畫板.
D. 繪圖工具的使用,圖形製作,圖形著色,圖形修改復制組合等處理.
30.根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將整合的進程大略分為三個階段:封閉式的,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 A
A. 開放式的,以資源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
B. 封閉式的,以資源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
C. 封閉式的,以課件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
D. 開放式的,以軟體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
第十一套判斷題目:
1、 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第二,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對)
2、 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資源、教學/學習活動、教學支架、組織形式、教學環境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描述或說明。(對)
3、 可用信息技術來模擬無法用肉眼觀察的微觀化學反應的化學實驗。(對)
4、 通過網路搜索有關人類迫害大自然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例,以及最新的環境保護的進展和舉措等,能夠實現讓學生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的具體內容目標。(對)、
5、 信息技術為英語閱讀的教學和學習提供了廣泛的學習資源、方便的學習工具、靈活的學習策略、多樣的交流方式,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交際能力創設豐富的學習環境、交流和交際環境。(對)
6、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英語學習,學生和教師都是信息的來源,這種環境是可以有學習這控制的、允許學習者在特定內容領域里探索和驗證假設的發現式學習環境,學習著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和路徑學習。(對)
7、 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創設出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綜合應用各種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對)
8、 信息技術的使用與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向排斥,二者不能共同服務於學生的學習。(錯)
9、 正資料相互依賴是指其他組員受到獎勵時,每個組員獎勵也受影響。(錯)
10、 在拋錨式教學中,學生面臨的是被簡化為課堂教學的結構化的、抽象的單一模式的問題。(錯)
11、 資源型學習中的學習資源分為預設資源、相關資源和泛在資源。(對)
12、 發現學習只適用於自然學科,不適用於社會學科。(錯)
13、 教師在利用PPT呈現教學信息時,切忌內容繁多,避免學生「吃不消」的現象發生。(對)
14、 在互聯網中,學生只能進行遠程同步的交流,不能進行非同步的互動(錯)
15、 課堂教學與教科書的應用被國外稱為「第四次教育革命」。(錯)
16、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預期達到的結果,它強調教育結果是不可見的和不可測量的。(錯)
17、 人們對於教師的隱喻有宏觀層面的,也有微觀層面的。宏觀層面是指社會對於教師職業的期待和要求,如「教師是園丁」。(對)
18、 認知主義理論家門認為,學生是一個積極的信息加工者,他們積極地做出選擇、注意等反應;他們積極地組織他們已經知道的信息來實現信息的學習,學習者的先前的知識對極大程度地決定他們的學習、記憶和遺忘;他們積極的尋求信息來解決問題。(對)
19、 美國信息素養國家標準的技術效能工具內容描述的是利用工具從各種途徑檢索、評估和收集信息;利用技術工具處理數據、報告結果;對新的信息資源和技術創新進行評估和選擇。(錯)
20、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學習與認知的有效工具。那麼在學習中,學生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獲取和存儲信息,處理信息,創作、表達思想和交流信息,探究、解決問題,利用工具書以及參考資料。(對)
21、 教師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經歷的Internet階段中,教師學會Internet、網站建設等,將Internet的有關信息資料引入教學,按照預先設定的課堂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從網上搜索資料,通過師生、生生的互相交流,獲取並理解知識。(對)
22、 為了使操練和練習有效,要從大量的項目中隨機挑出項目,這樣做能加速學習進程,縮短所需的練習時間。(錯)
23、 小整合觀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有機地與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成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高度和諧自然地有機部分。(對)
24、 在學校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師之間可以進行集體備課、分配任務、網上論壇上的合作。(對)
25、 觀摩是教師整合能力的發展方式之一,它包含了觀察、思考、模仿和創新四層意思。(對)
26、 在信息技術課程里,學生要學習從淺到深、從簡到繁、從低級到高級、從硬體到軟體的各種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術。(對)
27、 英語課程標准(二級)的內容標准中的語言技能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五個部分。(錯)
28、 在小學高年級段的數學標准與信息技術整合點中,在統計與概率部分,學生可以運用數學符號使用數學符號使用ICT交流運算結果 。(錯)
29、 對於情感方面的教學評價,可採用真實性評價、表現性評價以及檔案帶評價等方法(錯)
30、CAI等同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