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課堂有趣的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課堂有趣的教學情境

發布時間:2021-01-05 17:13:02

『壹』 淺談如何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在教學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實踐情境,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創設動畫情境,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願望;創設生活情境,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從而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揮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貳』 小學數學課堂什麼樣的教學情境才是適宜的

摘要:數學教學中要創設與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創設情境已成為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的確,有效的學習情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而如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只是一味的創設情境,而這些情境是既脫離教學內容又游離於學習目標之外的,這樣的情境創設根本沒有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從而創設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學情境,有效途徑
《數學新課程標准》中已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要創設與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學生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有效的實際情境下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而如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素材,創設一個有利於教學發展需要的情境,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是,創設情境作為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如果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把它讀懂的話,也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
一、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認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
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但是數學的抽象性、嚴密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又常使學生難與理解,甚至望而卻步。贊可夫曾說:「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數學時,必須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下的情境教學,既充分重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對數學情境及其創設的認識
教學總是在某種情境中進行的。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達到某種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從學生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某種與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面對活的學習主體,決不能以傳統的知識代替主體的活動,那麼恰當地運用情境教學,就能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充分感受數學,主動探究數學,運用數學。
在數學教學中,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生動、和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對學生思維的活動、知識的理解、素質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情境教學的特徵
情境教學是以學生的需要出發,由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創設某種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進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法,其實質就是師生交流、教學互動。這種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動員和挖掘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聯想能力。因此,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體現了如下四個特徵。
1.教學對象的主體性。現代教育是一種生本教育體系的教育(即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育),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情境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學生的積極參與,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不再象傳統教學那樣單純地強調對系統理論的闡述,僅僅把學生視為知識的「接受器」,在具體的情境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指導和激勵下,積極參與學習,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個性(如膽量、反應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進而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育目標的全面性。傳統教學往往片面地強調智育的「第一」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現代教育要求必須促成人個性和諧而全面的發展,強調「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自己」(馬克思語)。情境教學中創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變教材上的「此情此境」為課堂中的「我情我境」,使學生置身其間,通過親身感受情境,充分展示個性,不僅能獲取知識,訓練技能,還能培養情感,做到學習與做人相統一,進而使學生的心智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3.教學形式的交流性。前蘇聯合作教育學派認為:「教育的關鍵問題就在與建立起合作的師生關系,這種合作關系只能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產生。」素質教育要求教學是多向性的,是教與學的互動,是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從教學組織形式看,情境教學首先是由教師創設某種符合教學需要的具體情境,然後師生融入情境中進行交流、討論,這其中既有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也有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既可使學生從教師那裡學到慎密的思維方式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也可使教師從學生那裡接收到富有靈性的看法,進而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使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更具活力,生機無限。
4.教學過程的探究性。素質教育倡導培養新型創造性的學生。情境教學特別強調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對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突出的是「問題——探究——結論——問題——探究——結論——問題……」式的開放教學過程。在情境教學中,教學情境均來自學生身邊的實例(如生活實例或教材實例),容易激發其主動探索實際問題的慾望,促使學生自覺挖掘自身的學習潛力,積極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嘗試,開展創新活動。

『叄』 如何創設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一、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 體現情境的趣味性。 問題源於某種情境, 而生動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則是產生問題的肥沃土壤。將問題置於生動有趣的情境中, 能夠使學生的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共同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 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例如, 教學《位置與順序》時可以設計貓抓老鼠的游戲: 每一輪選1 人為貓, 6 人為老鼠。活動前先讓貓觀察1 分鍾, 蒙上眼睛, 然後由學生指出某隻老鼠的前後(或左右)各是誰, 再由貓猜出老鼠的名字。該游戲極富童趣, 每當貓捉到老鼠時, 教室里是一片歡騰, 學生的參與程度之高可想而知。一般來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 比較關注有趣、好玩、動態、新奇的事物, 而高年級的學生更易被實用、富有挑戰性的內容所吸引。只有把數學的自身特點與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有機結合起來, 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二、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 注重情境的思考性。 創設教學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與體驗, 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並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進行思考。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具有思考性, 而且要盡最大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間。因此, 在創設教學情境時, 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問題思考空間大小的影響。首先, 要考慮材料的呈現形式。一般來說, 條件的呈現比較隱蔽、解決問題的步驟稍多、解題方法或結果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 思考空間相對較大, 反之則小。其次, 解決問題的策略、步驟、方法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 這樣既增加了思考的空間, 又滿足了學生心靈深處的成功需要。如下面的問題: 淘氣家離學校5 千米,笑笑家離學校4 千米, 淘氣到笑笑家多遠? 教師的詳細分析和標准化答案往往會損害問題的教育價值,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基礎上交流, 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會有所收獲, 對數學優秀的學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 三、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 強調情境的現實性。 情境的現實性要求情境中所隱含的數學問題必須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強調真實的學習, 強調創設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對於喜聞樂見、經常遇見的現象和事情, 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的熱情。他們不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而且更易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知道運用數學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學生認知的起點往往是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經驗或具體事例, 而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卻大多是間接呈現的, 不像生活數學那樣來得直接。因此, 引導學生溝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把小學數學間接的知識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 是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例如, 在購物情境中認識人民幣並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在我和小樹一起長 小小運動會 今天我當家情境中學習100 以內的加減法, 在體檢情境中認識長度單位米等教學實例, 充分利用來源於生活的真實情境, 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有關數學現象、問題、經驗進行探討、總結和升華, 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 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從而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四、創設情境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正確認識情境在教學中的作用, 防止認識上的片面性。如新課程標准中強調的要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這個現實背景既可以來源於生活, 也可以來源於數學本身, 情境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爭情境等。例如, 計算教學應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絕不是說所有的計算教學都必須從生活中找原型, 因為計算還有自身的規律需要讓學生去掌握。 2、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如果是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就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 盡可能做到小而具體、新而有趣, 既有適當的難度, 又富有啟發性。這樣學生才能理解問題的含義, 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要在創設的情境中及時提煉出數學問題, 切忌在情境中流連忘返、東拉西扯, 游離於目標之外;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情境的作用, 不能淺嘗輒止, 把情境的創設作為一種擺設, 以至穿新鞋走老路。 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要根據不同的年級有所變化。對於低年級學生, 顏色、聲音、動作有很大的吸引力, 要多創設表現活潑、內容生動、形式豐富的情境, 如運用編兒歌、講故事、做游戲、猜謎語、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 對於高年級學生, 則要多創設有助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 用數學本身內在的、隱性的美去吸引學生, 盡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對情境的滿足, 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4、創設情境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研究表明, 認識興趣與學生的知識基礎有密切關系。因此, 課堂教學應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做到: 一要熟悉教材, 掌握知識的結構, 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發展水平。 總之, 創設教學情境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 而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 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 才能打破數學課單一呆板的局面, 提高小學數學課的教學效果。

『肆』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作來為小學教育中自一門重要的課程,如何學好小學數學對於小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數學情境創設,可以帶領學生很快融入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從小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願意學習,主動學習。高效的數學課堂離不開好的數學老師,而好的數學老師一定能夠創設一個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從創設小學數學情境的教學意義、方法來討論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

『伍』 如何運用情境圖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其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感受數學的魅力。在教學中,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數學變的生動形象,饒有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魅力。因此,「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在教學中對情境圖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情境圖有利於情景創設
由於主題情境圖主要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的,富有兒童情趣和豐富的現實意義,在教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一課時,教學的開始,充分利用「小明和媽媽去買酸奶」的生活畫面的主題圖,將學生帶入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材內容同學生的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系,搭起了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世界的橋梁,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認知慾望,從觀察圖中總結出了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35等的舊知識,逐步導入新課。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通過圖中給出的條件,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教材內容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起他們的聯想與創意,根據「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酸奶」列出算式「30+2=」和「2+30=」,並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編應用題,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既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情景圖可以更好地探究新知
在教學<<10的認識>>時,由於學生有了1—9各數認識的基礎,因此出示主題圖後,我就問學生:「看到了這幅圖,你想到了哪些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呀?」在相互啟發中,他們說的很全面,幾乎概括出了所有與10有關的知識,例「圖中有10隻鴿子」,「有9位小朋友和1位老師這兩部分合並起來一共是10」,「有5個小朋友戴紅領巾,有4個小朋友沒戴紅領巾,5比4多1,4比5少1」,「有4隻鴿子飛在空中,有4隻鴿子在地上吃食,4和4同樣多。」「我知道10可以分成4和6,2和4和4合並起來是10」。「我會列10的算式,6+4=10 4+6=10 10-6=4 ,10-4=6」師接著說,「看來小朋友對10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那10到底由什麼數組成呢?讓學生概括起來再說一說。
又如在教學《連乘應用題》時,我創設一個春遊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春遊應該做那些准備工作?租車、買門票、買吃的……我們先算一算三二班有8個小組,每組5個人,每人買2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讓學生試做後指名說是怎樣想的。可以先算①一共有多少人?5 × 8=40(人)再算②一共需要多少瓶水?2× 40=80(瓶)還可以是:先算①一個組需要幾瓶?2 ×5=10(瓶)再算②一共需要多少瓶水?10 × 8=80(瓶)
有的同學們想坐高空纜車,算一算2個人一輛車,一共需要20輛車,每張票10元,一共要花多少錢呢?學生做完後說說是怎樣做的,可以是: 10 × 2 × 20=400(元)還可以是 10×(20×2 )=400(元)這樣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學生願意去參與,使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同時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數學。為他們提供探究的素材,使他們在主題圖的引領下有目的、有步驟的進行探究,從而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成呢?」
三、情景圖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10的認識》時,通過學生的精彩回答,使我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你能從這幅圖中選一樣編一道應用題嗎?」生說:「我用鴿子編,有4隻鴿子飛在空中,有4隻鴿子在地上吃食,還有2隻停在小朋友的手上,一共有幾只鴿子?」又有生說:「我用小朋友編……」在這兩個學生的帶動下,其他同學也紛紛舉起了小手,學生的觀察角度就和其他學生不同,我及時給予表揚,這節課學生發揮的淋漓盡致。通過10的主題圖,再現了數數、數的組成、同樣多、整體與部分、簡單的求和、求剩餘、應用這些舊知識,引出了與10有關的加減法等許多知識。看來,只要我們善於運用教材,就能拓展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只有對「主題情境圖」作了認真分析,再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真正有效的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又如教《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出示了肯德基快餐店迎新年推出的套餐價格表的情境圖,讓學生為自己和小夥伴各挑選一份愛吃的食品,學生可以提出許多問題,並列出了如7+8、5+24、18+18、18+16、24+16……等算式,對於提出的簡單題,通過讓學生口算與說算理一帶而過,然後著重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探究,讓學生先擺小棒說算理,然後交流展示計算方法,逐步掌握進位加法「滿十進一」的算理。這樣不但讓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這類題的練習,還使學生能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更為主要的是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主題情境圖作為數學教學資源的一個主要載體,不僅承載著知識,更滲透著數學思想方法,合理利用這一資源,我們在主題情境圖的使用過程中,只有用心領會,靈活應用,創造開發,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陸』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1. 藉助故事創設問題情景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心靈。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於學生發現問題,探索新知。
2. 用猜想和驗證來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又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識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老師提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的條件,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猜想與驗證中得到促進和發展。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老師就可以這樣導課:「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學生都高興地回答「喜歡!」接著再提問了幾個學生:「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同學們,一般的一個人有幾歲,就會過幾個生日,可是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學生聽了,個個情緒高漲,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這時老師抓住學生迫切求知的心
3. 藉助故事創設問題情景
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而學習知識後又將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們的數學應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的問題情景也要從實際出發,這樣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利用問題創設問題情景
好奇心和自我表現欲是學習的內部動機,小學生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現欲特別強烈。因此,有意識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能激發和迎合他們的好奇心理和表現欲,為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氛圍。
5. 利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在課堂上,教師要當好「導演」和「教練」,誘發學生「入境」,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能善於結合教學實際,巧妙地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好奇,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知、情、意、行」協調地參與到教師所設定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規律的揭示、形成過程,必將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6. 通過設立疑點創設問題情景
現代教學論認為,激疑是教學的重要策略。教師要善於激疑才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常常會導致創造意識的萌發。因此,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適當設置疑點,創設教學的最佳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如教學《乘法分配律》這一節的開始,設置了這樣的懸念:列出如下一組算式後,老師很快地說出了它們的得數。
①9999×9+9999=?
②127×36+127+63×127=?
③(100+8)×125=?
④98×35=?
當學生聽老師說出得數後,感到驚奇不已,這時老師趁機導入新課:學習了這節課之後你就會知道老師是怎樣很快算出得數的。這樣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學習興趣特別濃厚,急於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別迫切。讓每個學生都處於驚奇、探索和發現的學習過程中,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7. 編擬童化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童化故事是低年級兒童最感興趣的學習素材,以童化故事的形式創設問題情境,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共鳴,且產生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順利掌握新的學習內容。
8. 利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利用游戲創設問題情境,有助於把探求新知和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的情感結合起來,啟發吸引學生喜歡學、樂於學,使學生在愉悅中盡情地學習。
9. 通過動手實驗操作創設問題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動手操作創設問題情境,會使學生的手腦達到有機結合,學生的思維將會更加活躍,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就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節練習課,出示這樣一道題:有2個長方形木框,長都是4厘米,寬都是2厘米,拼成一個圖形,求它的周長。大家可以用實物操作一下,把周長指給同位看,再算一算。這樣的操作會牢牢地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課堂氣氛輕松熱烈,學生得到的結論既准確又全面。
10. 設置懸念創設問題情境
「懸念」是指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求知慾強,好奇心切等特點,創設具有科學性、新穎性,足以引起學生探索活動的各種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懸念」在這里就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誘因。
在課堂中故設懸念這一情境,定會把學生引入到一種新的思維境界之中,利於引發每個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深層次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教學「分數化成小數,即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徵」時。首先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這裡面是有秘密的,老師已掌握這個秘密,不信你們可以出一些分數來考考老師,老師能很快地判斷出每個分數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數,並請學生用計算器進行驗證,使學生明白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確是有秘密的。從而產生有什麼秘密的問題「懸念」,來創設出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了解決數學問題的迫切感。
11. 巧設室外活動創設問題情境
巧設數學課堂的室外活動情境,易於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化」的本質內涵,利於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正反比例應用」一課時,我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請3名同學分別組織全班其餘24名同學進行隊列訓練(不能重復),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發現,每行站的人數和行數成反比例關系,並利用這一關系快速解答了老師指令下的隊行每行人數。
緊接著老師又指著旗桿說:「若學校想要更換新的旗桿,你能幫助算一算旗桿應有多長嗎?」「以小組為單位先研究方案,在確立實施的方式方法。」學生很快利用桿高和影長成正比例這一知識設計出方案。
這種室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情境之中,與只讓學生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說教的效果,是不可比擬的。
12. 利用新舊知識連接點創設問題情境
古人雲,「溫故而知新」。我們在新舊知識密切聯系的關鍵處,創設情境,製造沖突,學生自然會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來聯想和探索新知。
如學生在學習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減法時(退位),可以啟發學生從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時(進位)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情境,不僅能給學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當然,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很多,如還可以利用問題、設立疑點、猜測、驗證、錯例反證、考察等等創設問題情境,這里不再一一列舉。情境的創設貫穿於一堂課的始終,其方法和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創設情境雖不是目的,但沒有情境的創設,就很難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必須精心創設問題情景,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潤滑油、催化劑。

『柒』 淺談怎樣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在教學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實踐情境,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創設動畫情境,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願望;創設生活情境,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從而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揮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是以情境認知理論與情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為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情境中愉悅地進行學習。小學生由於年齡的關系,好動性強,學習注意力不夠集中,加上數學學習中的一些抽象的數字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於是很多學生會出現厭學情緒,情境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適時、有效地創設教學情景,已成為廣大教師們研究的熱點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的做法和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問題是思維的動力,決定著思維的方向。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把學生引入到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激發學生產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時,向孩子們提出具有挑戰性、趣味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
例如在「統計」一課中可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元旦很快就要到了,咱們班准備開一個晚會,小朋友們高興嗎?」趁著學生正情緒高漲的時候我提出:「咱們要為晚會作些准備,我們要考慮些什麼呢?」孩子們就想到了諸如需要買什麼水果,每種水果買多少,要調查每個小朋友最愛吃什麼等等。這些問題不可太難或太易。太難會讓學生產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太容易則使學生喪失興趣,失去足夠的動機。
二、創設故事情境,激起求知慾。
學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並百聽不厭,因此,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創設情景,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數學故事、數學典故有時反映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時反映了知識點的本質,用這樣的故事來創設問題的情景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當然,教師也應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實際需要講一些改編的、有趣的故事片段,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進入到新課意境。
如在開始分數教學時,用《西遊記》的故事引入:「唐僧師徒在取經途中,夏天中午時,大家都很口渴。師傅叫孫悟空去摘一些野果來解渴。第一次孫悟空摘了8個桃子,叫豬八戒分,他很快就分好了。第二次,孫悟空摘到一個西瓜,叫豬八戒分,他不知道該怎麼分了。同學們,你們替他想一想該怎樣分呢?」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如在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首先讓學生看「烏鴉喝水」的故事片。然後,提問:同學們,聰明的烏鴉把石子放進瓶子里就喝到了水,誰能說說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石子佔有了原來水的空間,把水擠上來了,所以烏鴉就喝到了水。這樣,從熟悉的故事入手,採用動畫的方式呈現,有利於學生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學習新知。同時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景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體現趣味性,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再如:我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給學生講一個「猴媽媽分餅」的故事:猴家族裡的小猴子都愛吃猴媽媽做的餅。一天,猴媽媽做了3個同樣大小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了猴甲1塊。猴乙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媽媽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了他2塊。猴丙更貪心,說:「我要3 塊。」猴媽媽又把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的多呢?」學生都會說:「同樣多。」我追問:「聰明的猴媽媽是用什麼辦法來滿足小猴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於是,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進行了新課。
三、創設生活情境,引發探究慾望。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生產和生活中選取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實例或模擬場景,能使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親切感。學生產生迫切的解決問題的慾望,可以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只有入景,才能生情。讓學生溶入到教師創設的情景之中,讓學生覺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我們的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超市購物」時,可在教室里設置一個模擬超市,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扮演售貨員、顧客,進行買賣。通過活動,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激發了學好數學的慾望。又如在教學「連加連減」時,我就創設了一個實際情景,與學生一起做開汽車的游戲。我當司機,讓學生做乘客,先上來5個學生。汽車開動,我問學生現在汽車上有幾個人?(5)個。新安庄到了,停車,又上來幾個阿姨,汽車再開動,我問又上來幾個人?(3個),現在汽車上一共有幾個人(8個)。又到一站,停車,下去了4個學生,我問現在汽車上還有幾個人?(4個)。這樣抽象出算式5+3-4=4。游戲如此反復輪流做了幾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探索新知,為新課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四、創設操作情景,讓學生動起來。
實踐操作能使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性質和規律,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善於創設操作情景,盡量為學生提供動手擺弄的實踐機會,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發現或創造出來,掌握思維方法,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做學生思維的保姆,不能簡單地將知識傳授給他們,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時空,讓學生在廣闊的、開發性的時空中,讓學生通過摸摸數數、折折拼拼、剪剪補補、比比、量量等演練,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果實。
如教學圓的認識時,不要簡單地採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去告訴學生圓的特徵,而是根據學生急於動手的心理,讓學生把圓形紙片折一折,再把摺痕畫一畫,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說一說。在學生動手實踐,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揭示圓的特徵和各部分名稱。在這一新知的獲取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又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和自主意識得到了一定的開發。又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學中,可以創設了以下幾個操作情景:給每一個學習小組幾個不同的角,想辦法比一比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同學們藉助生活經驗很快就想到把幾個不同的角疊在一起,一條邊重合,觀察另一條邊的位置,從而判斷角的大小。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覺察到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是無關的,而與兩條邊的開叉程度有關,教學難點迎刃而解。緊接著我出示練習紙,要比較練習紙上的兩個角的大小怎麼辦呢?有的同學想到藉助於剪下來的一個角,有的同學想到測量,於是藉助於長度、面積等單位的認識經驗,老師引領大家一起來認識角的度量單位「度」,認識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學慣用量角器來度量角的大小。在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之後又進入到操作活動中,「用你手中的量角器測量你手中的角」,「測量練習紙上的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在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後引導學生總結梳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與步驟。整個學習過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操作不僅僅停留在活動的表面,而是讓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又在思考,學生參與了獲取知識形成及發展的全過程,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了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創設游戲情景,讓學生活起來。
愛做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在教學中不僅考慮學生「 能不能」學習,更重要是要看學生「 樂不樂」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到態度和藹可親、舉止自然大方、語言精煉、准確流暢、幽默、富有感染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游戲中創設教學情景正是落實編寫意圖。在課堂上,教師要當好"導演"和"教練",誘發學生"入景",使學生產生"入景始入親"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但是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如:游戲的目的,游戲的組織等等。其中游戲的組織是很重要的,否則整個課堂會不好控制,而且達不到游戲的目的。
例如我在第一冊最後一課「迎新年」時,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投擲的游戲,在教室中畫好有十個數字的小格,每人站在指定的線上用沙包向小格內投擲兩次,沙包投在有什麼數字的格子里就得幾分,然後把每個人的得分記錄在黑板上的表格上,再比比誰的得分最高,,再讓他們根據收集到的數據,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教學「 加減混合運算」時。我根據一年級學生愛動、注意力不持久的特點,採用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方法。一上課就指導學生用學具,先擺3 個△,再擺2個△,最後擺 4 個△。要求學生按著擺的過程列式計算:3+2+4=9。接著又要求學生從9個△中,拿走 4個△,再拿走2個△,並列式計算:9-4-2=3。動手擺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的過程,算理不講自然明白,同時為新授課「 加減混合運算」奠定了基礎。
情景創設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創設情境雖不是目的,但沒有情境的創設,就很難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必須精心創設問題情景,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潤滑油、催化劑。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在學生心理上造成某種懸念,把他們帶到欲罷不能的景界,使他們去探究、深思、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在小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精心創設情境,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其創造才能,從而使小學生在數學上得到更大的發展。

『捌』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情景教學設計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教學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策略,目的是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體驗,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吸引其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訓練技能,獲得數學學習的經驗。因此,創設的教學情境必須突出趣味性、思考性、現實性。 [關鍵詞]教學情境 問題情境 已有經驗 「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的服務於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

『玖』 如何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最佳情境

一、創設情境要為教學服務,要具有有效性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回有效的開展教答學活動。因此,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先想想整個活動是不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還是僅僅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一時熱鬧,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趣味化。情境的有效性體現在明確的目的性,參與的全體性等方面。
二、創設情境要聯系實際生活,要具有真實性
聯系實際生活,營造一種現實而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認知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例如在《厘米與米》的單元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並完善知識的建構,我呈現了這樣的一個生活情境:校園里的教室到底有多高?圍繞這個問題情境,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到了許多方法:與一米相比,看看是幾個一米,與自己相比,是自己的幾倍。用米尺量、用直尺量、用步子進行測量……然後教師再組織學生討論,選擇可行的方案,進行實地測量,解決了情境所提供的問題。而這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正是知識建構的經歷。

『拾』 如何有效的在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情境教學

教師與學生有效互動,創造良好情境。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堂有趣的教學情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