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品德與社會公開課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版目的(或稱教學要權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❷ 小學兒童品德的特點及小學對兒童培養有哪些好的做法
資料出處 中國兒童教育網 http://www.cnfirst.net/
班主任工作總結_在思品課中進行創造教育
我國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麼,作為現代教育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著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而使他們成為創造之人呢?作為教師應注意選擇好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一個"創造之人"。小學思品課是實施小學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學德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學,實施創造教育是大勢之趨、刻不容緩。於是我在重視繼承思品課傳統的同時,注意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思品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教改實驗的探索。
一、"抓綱務本",按時代要求,扣學科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內容。
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之一在於教育目標的不同。小學思品課是讓小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
本學科以"五愛"為基本內容,著重培養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指導行為,使學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較之以傳統的思品教育來說,"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能力"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課教學既重視知識積累,強調知識結構,還體現了其強調培養能力、強調教師要重視據大綱要求,扣教材本身,從思品教育的整體性、階段性等多角度全面統一考慮教學目標,從而在思品教學中實施創造教育。
例如:低段教材《今日事今日畢》要重視啟發學生從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的動物們在山羊老師處學習的不同態度及結果的故事中懂得今天的事今做的道理,從而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中段《什麼是勇敢》要透過文字、結合圖畫的理解,教會學生分析懂得勇敢與逞強的區別,激勵學生向真正的勇敢的人學習。高段《給小燕的回信》則應讓學生在古今中外眾多感人至深的尊師故事中去體驗,激發情感的共鳴,從而深切體會到老師的崇高而偉大,他們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由於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制訂好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五愛"的思想情感和小主人的責任感得以激發,學生樂於學習這門課程,體現了學生變機械接受、機械模仿式的學習為接受與發現有機統一的創造性的學習。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能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現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小學生創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
一堂課總離不開開課、行課、結束三大環節。結合思品課明理、激情、導行的要求,我通常在思品課中安排新課引入、學文明理、指導行為、總結談話四大環節。在教學中又注意了在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導行為,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具體地說,即是:
A:以景入情,引入課堂。
教學中通過採用配樂、角色朗讀、質疑、謎語、兒歌、啟發談話等生動的形式,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例如《講信用》一課中,我在開始設置了一請故事大王來講故事的情節,學生情緒高漲。可急轉直下,故事大王失約未來,師生一陣失望。就在這一起一伏的情感體驗中,學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講信用給別人帶來的不快,為後面的學習鋪下了感情基礎。
B:以情載理,情理交融。
思品課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進學生情感內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導行、啟迪良知。教學中我總是注意把握好"學文明理"這一重頭戲,以激情作為載體,緊扣教材,突出學科性,講究准確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實效性,絲絲如扣進行分析,以情載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學質量。例如《不隱瞞錯誤》一課中,對於李芳錯誤這一部分,我緊緊抓住其心情變化為線索,帶領學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錯誤的思想基礎,緊接著扣住李芳的內心活動要學生設身處地體驗李芳的內心情感及思想活動,最後瀉染李芳承認錯誤後受到大家的贊揚的情景。學生邊分析、邊體會,最終發出了"承認錯誤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結論,真可謂水到渠成,至今還今學生記憶猶新。
C:以情導行,深化情感。
思品課中學文是手段,激情是載體,導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導行這一"落腳點"至關重要。在教學中除了考慮課堂情感的延續處,感情的內化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不容忽視。因此,我總是順勢而為,重視導行與學文的有機銜接,充分重視每個具體事例(包括想和做練習)的情景性,層次性以及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來調動學生情感,重視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置身於情景中去思考、解決問題並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隱瞞錯誤》教學中,學生對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有一定認識後,我考慮補充了如何對待同學錯誤的練習,同樣把它設置在文中李芳同的班上,利用前面鋪墊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全面掌握了怎樣才能做到不隱瞞錯誤這一正確觀點
D:表達激勵,結束全文。
對全文的總結既是一堂完整好課的需要,更是思品課學生道德觀念確認的需要。"化龍點睛"的結束語不僅能深化學生的認識,而且能因勢利導,表達教師的激勵、期待和良好祝願,它同時是指導行為的有效方式。在《講信用》一文結束時,我回扣開題,讓學生再資助分析故事大王的錯誤,概述鞏固了觀點,提出希望。我的結束是這樣的:
師:老師希望你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做講信用的好孩子,長大成為言而有信的好公民,好嗎?
生:好!
師:你們答應老師就該怎樣做?
生:講信用!(指:課題板書)
師:好!老師相信你們。
三言二語,言簡意咳,既是希望,更是對學生的鼓勵和信任。"激勵是創造的靈魂",這樣的課堂結束語才具有其深層次的力度。
2、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
在創造性思維的大家庭中,發散思維可謂是天之驕子,因為人們大部創造性設想都是通過發散思維得到的。在思品教學中,注意"抓綱務本",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處理好文內、文外的聯想分析,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機結合點。例如《不隱瞞錯誤》一課中,在處理教材"李芳回到家裡,心情亂極了"一節時,教師提出了"請同學們幫李芳分析一下,此時她可能面臨著哪幾種選擇,後果怎樣?"一石激直千層浪,學生興趣高漲,展開了思維的翅膀,這為後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確的選擇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為學生提供"創造大舞台"。
善於發掘環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斷取得最進的支撐點,是創造活動取得成功的藝術。和諧、寬松、信息暢通、恰如其分的獎勵,尤其是富於挑戰的環境,對創造最為有利。基於這樣的考慮,結合我校中高段學生的實際能力,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導行這一環節作為學生喜歡的"辯析討論會"的形式出現,一改過去教師把持課堂為學生積極參與組織課堂。
由"小主持人"帶領同學們運用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形成能力。而作為小主持人,本身的榮譽、鍛煉的機會、競爭的動力,都促使學生盡其所能,在教師的點撥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特別是討論會中的"創造天地欄目",學生自由地通過朗誦、表演、討論等形式展示自己對本課觀點的理解和運用。實踐證明,這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真可謂一舉多得,在思品課創造教育的實施上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在思品課中實施創
教育"這一小小的實驗課題是在學校"培養創造志趣和能力為特色的小學教育整改實驗"成果大樹上結出的一朵小花,實驗還處於探索階段。我願為這朵小花越開越艷而辛勤耕耘……
❸ 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課題有哪些
1、選題指導型。
「問題即課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當然,在該課程的實施初期,也可教師提出,學生選擇,或學生提出,教師指導,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自主擬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價值」的主題。老師在熱情參與全程中,要適時調控、合理引領。
2、方案設計型。
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活動名稱、目的、實施過程、條件准備、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在形式表達上,一般可採用填表式、過程記錄式、計劃書式等。具體的設計要充分發揚民主,形成集體合力,應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動態調整,使其能服務於活動,指導於活動。
3、知識普及型。
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引導學生對綜合知識自主建構和運用,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向,然後以構建知識模塊的形式進行,在建構中一般應沿著「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運用----自主評價」的方向循序推進。
4、自我發展型。
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在這個領域,一般可引導學生圍繞「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尊重、學會合作」等公眾關注的活動主題,採取「個體、小組、班級活動」,「校內、校外活動」,「課內、課外活動」等基本形式,通過「事件評析、角色扮演、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5、專題研討型。
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後,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在研究中還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好能以小課題的面目出現,在專題研討活動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師的特長外,還要突出發揮好家庭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作用。
6、設計製作型。
「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其中的個性張揚和深度的探索體驗。
7、網路探究型。
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路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路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實現和外部世界、網路世界的溝通,使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但其必須「有基礎、有主題、有規則、有督檢」。
8、家庭體驗型。
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後,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家庭體驗型的主題活動經常以「小課題,長作業」等形式有機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過教師的跟蹤指導、家長的熱情服務、學生的自主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9、社區實踐型。
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該類活動一般沿著「在嘗試中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深入實踐」這一軌跡進行。
10、成果交流型。
「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是學生活動後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❹ 如何開展小學思品課堂教學效益
一、備課
1、教師平時一定要深入解讀課標,加強理論學習,准確把握課程性質,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有效備課。
2、在學期(或學年)開始前,教師要通覽全冊教材,寫明本學期准備解決或提高哪些道德認識,培養哪些行為習慣,掌握哪些知識或技能,同時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結合有關教育活動,按照學期周數,科學合理地制定出學期教學進度。
3、要以活動板塊推進的形式設計教學過程,也就是以活動作為教與學的共同中介,把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放在第一位。備課時,教師必須把自己定位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支持者、參與者,而不是「說教者」。
4、教師備課時,既要鑽進教材之中仰視解讀,又要突破教材, 要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精心設計,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變動、調整與加工,讓課本上的圖畫、事例活起來、動起來,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5、要透徹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研究他們的心理特徵及家庭和社會對他們品行的影響等。這既是備課中的一個重點,也是品德教師一項重要的基本功。
6、教案要有明確具體的三維目的要求、重點、難點、學情分析、課前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其中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何導課,如何圍繞主題進行活動設計,如何使學生明白道理,如何辨析導行,如何進行小結,布置什麼作業等都應寫出來,做到胸有成竹。要有提前量,至少要背出兩課時的教案。
7、精心設計板書。
二、教學過程
1、力求精彩的導入。精彩的導入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有了學生就會由被動地學變成主動地學,由牽著學變成自主地學。可以採用「小品表演」、「成語(詞語)接龍」、「講故事」、「猜謎語」、「欣賞樂曲」、「影視文件」等。
2、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注重「問」的質量,講究「問」的技巧,做好「問」的處理。以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的學習,道德情感的激發,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控制,從而促進學生道德品質更好的發展。
3、教學方法要靈活,富有啟發性,要徹底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能把學生當做聽眾和觀眾,而要把他們當做「主角」甚至導演。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4、課堂形式要多樣化。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 「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
5、必須有效地選擇、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如《毒品的危害》一課,僅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對毒品的危害感受的不深刻,進而對教學目標的完成也不夠理想,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看到了那一幕幕讓人心顫的畫面,頓生畏懼與憎惡,怎麼還想去靠近,從而很容易地就落實了教學目標--遠離毒品的目的。
6、教學中,學生對於某一個問題或知識點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學生的感悟是正確的,有些學生是錯誤的。這對學生而言是正常的。要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教師在盡一名教師的引領責任的同時,應對學生的不同表達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表揚,以保持學生思維、發言的積極性。
7、結尾要畫龍點睛。常用的結尾形式有:首尾呼應型;歸納要點型;行為訓練型;樹立榜樣型等。
8、教材中一些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寫一寫等鞏固性、探究性、過渡性的題要隨課完成,教師要及時批註。建議多用鼓勵性的話語。
三、學科教研
1、各學校應建立品德學科組,學校之間成立中心教研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做到資源共享,促進共同發展。要寫好、利用好教學反思。多開公開課、示範課、研討課,引導和幫助使廣大教師從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開展集體備課,發揮群體優勢,彌補個體不足。
四、隊伍建設
學校要鼓勵和支持在本學科取得成績的教師積極發揮他們的示範引領作用,要鼓勵和支持青年教師投身於品德學科的教學實踐,使其盡快成為品德學科的中堅力量,要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使那些與新課程理念不符或有一定差距的授課教師,早日邁進新課程理念的大門。
❺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課題教學研究需要哪些材料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首先,《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准》中提出: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與活動是人類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學習應該是從游戲和活動開始。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其次,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兒童只有在現實的活動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再由直接經驗和體驗改變自身認知狀態。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動成為必要的手段。《品德與生活(社會)》相比於傳統《思品》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雖然品德與生活課程實施多年,但是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仍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很多家長還認為,在小學,孩子只要學好語、數、外就行了,其它課程可有可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本課程的實施。其次,學校教育資源背景:我們的教師,大都是師范專業培養出來的,對專業以外的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對於學科教學十分在行,而對於「品德與生活(社會)」功能性認識不足,缺乏對課程的構成因素的理解與重組技能,缺乏開發課程的意識。再次,生源背景:我校地處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相對落後,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山村小學,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的阻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學生家長居住農村,生活較艱苦等方面條件使學生信息來源窄,知識面小,思想涵養較差;②家庭生活環境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封建思想和歪風邪氣;③學生學習意識弱,性格較野。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課程標准》指出:課程主題的確定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但是必須是來自兒童實際生活的,必須是有實際意義的。但在《品德與生活(社會)》教材中的部分主題活動,我校由於地域原因,與兒童的生活實際有所差異,這時應如何將教材與兒童實際相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它可以適用於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堂教學。
二、課題的理論依據與概念界定
(一)理論依據
1.本課題理論基礎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及《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的有關學科的教學理論。
2.認知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觀認為,促進教學的四個條件是主體、情境、協作、資源。
3.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力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
4.有效教學理論: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
(二)概念界定:
1、「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
2、有效的活動: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與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探究水平、思維水平、表達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指導除了活動前要精心准備好活動的情境、活動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與反應,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對話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3、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經受種種磨練,實現多方面的發展。活動本身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都是綜合性的。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
通過研究,初步形成「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研究的方式。主要從「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入手,進行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內容的探索。
2、發展目標:
(1)通過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開發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2)讓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意識;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自己設計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搜索資料,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四、課題的實驗內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五個方面:
1.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目標針對性的研究。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活動要清晰,落腳點很明確。
2.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內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縛,研究學生生活、學校生活、周圍生活、社會環境和品德與生活(社會)大背景的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研究。。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的方法、手段,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
4.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評價研究。評價的目標變單一的結論性目標為過程性、體驗性、發展性與結論性的綜合目標。評價的形式為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評價的成員變單一的教師為教師、家長、同學全面的組成。評價的方法是平時考查與期終考核相結合,以書面形式與綜合實踐相結合。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發展。新的課程標准指出:「教育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教學評價時,應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社會發展性評價放在社會生活大背景中進行。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更要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
5.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有效性的教學中教師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變教師的主講者為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和幫助者,要求教師具有廣泛的品德與生活(社會)生活、地理知識、歷史知識和法律知識,以便很好地組織指導學生學習品德與生活(社會)知識。
(二)本課題主要採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獻法: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以現代的科學理論指導課題的實驗。
2.行為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大量的備課、上課、研討等活動,在教學研究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
3.實驗法:引導師生對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與學進行廣泛的實驗,總結出自主探究學習的教與學的方法。
4.調查法:引導師生對學校生活,社區生活和品德與生活(社會)環境進行廣泛的調查,開發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學資源。
5.分析比較法:針對課題實驗中的情況,進行不斷的分析、比較,積累實踐研究的經驗。
6.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課題進行不斷的修改與完善,總結出課題研究的經驗。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准備階段( 2010年1月~2010年4月):調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制訂較為完善、切實可行的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10年4月~2013年9月):定期學習教科研理論、課題相關專著、新課程解讀等。利用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和策略。在教學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組織若干次專題研討,改進方法,優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課件、教具、圖片、案例、學生《品德與生活(社會)》成長檔案袋等的資料積累工作,提煉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撰寫中期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整理研究資料,反思研究過程,提煉出有效的快樂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寫結題報告並進行應用與經驗推廣。
六、預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學生對「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習產生積極情感,自主的參與學習活動,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2、促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報告,將參加課題研究的專題總結、活動內容匯編成冊,匯編相關的論文。
❻ 如何在思品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小課題研究反思感悟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的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播種好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就成為一種內在的自律需要,就會變為引導和激勵我們需要的精神力量。從小培養好的習慣,可以受用一生。」
在張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共同承擔了課題《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研究》,以此為契機,經過一段時間不懈地努力,讓學生初步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
現將前一階段的課題研究進行如下反思:
本學年我重點從學生認真書寫習慣、積累習慣、讀書習慣加以培養。
(一)書寫習慣
《新課標》提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於小學生身心特徵來說,寫字不僅可以鞏固識字,字寫得正確端正,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有助於更好地完成各科作業,也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
書寫習慣要求學生做到以下點:寫字姿勢正確。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坐姿端正。坐得自然,兩腳放平,身板要直,頭部略向前傾。執筆正確。執筆正確。五指並攏,斜握鉛筆,手腕關節配合,按筆畫發展的方向,上下左右靈活動轉。全神貫注。兩眼正視紙面,注意字的筆畫,間架結構。卷面整潔。字字正確清楚,行行排列整齊。
具體做法:教會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並隨時提醒學生寫字要做到的「三個一」。反復訓練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六年級先讀帖,再臨帖。時刻嚴格要求學生寫好每一個字,寫好每一個筆畫,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平時注意自己的板書書寫習慣,親身示範。
階段成效:寫字本、書法作品
(二)積累的習慣
有人說:「積累是構建語文之塔的金磚。」 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使命。
積累習慣要求學生做到以下點:課內積累:積累並背誦每篇課文中精彩的句段。(課堂內完成)課外積累:每日積累成語、歇後語、古詩、格言等,主動對課外書感興趣的內容做筆記,摘記、剪貼等。古詩詞積累:每周進行古詩文考級,一周四首,增加古詩詞的積累,養成自覺閱讀與積累古詩詞的良好習慣。
具體做法:在讀書中學會積累。
階段成效:積累筆記和古詩文考級本等。
(三)讀書習慣。
在朗讀課文時,教師提出的要求是分層次提出的。在剛接觸到課文時,只要求學生讀准字音、不隨便加字、丟字,慢慢過渡到讀的通順、不唱讀,最後才進行到讀出感情的階段。每天要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大量閱讀,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把讀書活動從課堂、從學校延伸到家庭,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和數量。因此,我們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變「要我讀」為「我要讀」,並反復向家長說明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家長積極督促學生讀書,給學生提供方便。讓孩子在讀書中快樂地成長。在班級設立了圖書角,沒有書就發動同學捐書。為學生創造讀書的時間。師生一起讀,久而久之,學生下課、中午、放學後都能自覺讀書了。
課題實驗中我採取了以下這些措施:
1、以身作則。老師是孩子們的偶像,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板書時要工整規范,作學生的榜樣。寫小楷時一筆一畫認真指導書寫,給學生以示範。
2、細化要求。上課時間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面對孩子時,我們給孩子的是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如:聽的時候眼睛注視著老師或發言的人;要聽清老師或發言的人的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插嘴等等。
3、表揚鼓勵。哪些孩子做得特別好的,總要及時進行鼓勵。調動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
4、注重反思。根據上課時的不足,進行課後的自我反思,進行敘事的撰寫。
5、活動開展。開展書法比賽、朗讀比賽等評選活動,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督促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
6、家校合作。我不定期給家長打電話,向家長提出要求,配合工作。家長和教師共同監督,讓學生逐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❼ 小學品德課題研究題目
一、 課題名稱: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開放型研究二、 課題研究時間三、 概念的界定所謂「教學過程開放型」,是指教學指導思想打破「閉合式」教學的怪圈,沖破課堂的約束,沖破師資的限制,打破課程局限,參與社會實踐,做到各科相互滲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全方位育人網路。四、研究背景及意義(一) 對傳統教學的反思:1、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及方法的閉合化。課堂教學方法仍存在說教化、簡單化、灌輸化和成人化的傾向;課堂教學內容依然存在唯書至於上,照本宣科的現象。這種脫離學生實際、脫離社會實際的道德灌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甚至致使學生長期違背良知,在課堂上說著假話、套話、大話,嚴重影響了學生人格的發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思品教育內容及方法的開放化,有利於把握時代的脈搏,切合學生思想品德實際。2、 小學思想品德課組織者和引導者的閉合化。長期以來,學校是思品課唯一的上課場所,語文老師是思品課唯一的組織者、引導者、授予者。地點與師資的局限,使思品課與學生生活嚴重脫節,致使有些學生在校一套,在家是另一種表現。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整合,更能促使學生自覺歷練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3、 小學思想品德課評價的閉合化。歷來小學思品課的評價者無非是班主任和學生,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表現難以評價全面。評價要打破簡單化,實現主體互動化、過程動態化、內容多元化,把評價作為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手段。五、研究目標(一)研究主要目標:以課程、教材、教法和師資建設為整體改革和研究實驗的主導課題。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主動發展、全面發展、全體發展。通過課題研究,對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促進思想品德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發展。(二) 項目目標和階段目標1、制訂實施方案。學習理論、制率實施方案。2、探索實驗。(1)吸收低年級新教材〈品德與生活〉的優點,用新課標理念研究高年級教材,試著把思品課與社會實踐課、中隊活動、學生的課外生活相結合。打破思品課內容的閉合。(2)進行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探索體現思想教育特點,優化教學過程,強化教學功效的教改實踐方案。進行體現教學改革思路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配套圖片、聲像資料的設計。(3)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考核和教學評價的研究。3、總結成果。探索實驗、總結成果。4、課題總結。成果評論、課題總結。四、 研究的基本內容1、關注教學觀念的轉變(1)整合教學與學科課程。(2)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機整合。(3)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4)學生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
2、關注教學資源的變革 觀點: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教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使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 途徑:第一,社會調查。跟蹤和預測社會要求應具備的認知、技能與素質。第二,反思學生能獲益的各種資源狀態,包括教與學的方式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各種能力的發展;第三,拓寬校內外教學資源渠道和分享渠道。
3、關注學習方式的變革向現代學習方式靠攏: 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獨立性--表現為:「我能學「;個別性--表現為:"我會學」;體驗性--表現為:"我愛學";問題性--表現為:"我有發現"。
學習方式不僅包括學習方法,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
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4、 關注思品課堂教學活動化增強實踐活動,強調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是促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地去創設各種有效的活動,要從"活動"的目標、內容、環節、組織各方面來優化整合,引導學生主體參與和主動參與。5、關注教學藝術與多媒體教學的優化組合
6、關注教學評價關注發展性評價中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全面發展過程。五、成果形式調查報告、論文、匯報課。
❽ 如何增強小學思品活動課的教學實效性
認識和感悟、領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參與社會,我創設活動時,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 三,成為具有愛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自己去發現和創造;3,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教師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在教學中,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所以。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為學生認識社會、交通標線,讓所謂的枯燥「說教」。 總之,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教與學是心靈: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按這樣的要求開展活動,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體驗生活。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活動具有有效性,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1。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 四,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創設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觸及他們的心靈,在有情趣的教學中,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去感受生活,教學中。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 二,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媽媽。五,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 因此,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實踐、認識和感悟,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揪住問題,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因此;2,從中找到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並結合教材資源,《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調動起學習慾望,要源於現實生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課堂教學,彌補同學的不足。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適應社會。 訓練習慣、積極的人格發展,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認知水平,強調活動性,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中。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可是。」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促進他們健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體驗生活,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情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大量活動的使用。讓學生走進社會? 一,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熱愛生活的進取精神,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所在。它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興趣愛好等等,也許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述說、動口的廣闊空間。在學生探討活動中。在時而深沉舒緩,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激活課堂,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方法的運用,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交通信號、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如《平安回家》一課,注重學生體驗,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習慣和操行的、責任心、表演。以「孝敬父母」為例、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向上,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認識了解社會,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
❾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 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可以是單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綁在一起行走,體驗肢殘人生活的困難;蒙上眼睛走路,體會盲人走路的困難;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比如把那本書遞給我,體驗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我讓學生在小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對殘疾人要尊重、友愛的情感,並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為殘疾人讓座,讓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窗口,這難道不正體現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嗎?
又如《心中有規則》一課的教學,我在學生了解了規則是由人們共同制定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同學體驗制定規則的過程。我一再強調,班級的規則與每個同學都有關系,因此,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我先讓學生討論他們認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級規則,然後大家提出具體的條目。如果在討論中對某項規定有爭論,應自由爭論,最後舉手錶決通過。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要有半數的人同意才算通過。學生通過一定的程序終於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級規則,這時,我提醒學生大家制定的規則要靠大家遵守。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條規則不太合適,還可以討論修改,再次舉手錶決。學生通過直接體驗班規的制定,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改正,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經調查,88.2%的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活動課。活動課以多彩的課程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活動化、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活動課、情景劇的形式引入到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們不喜歡反復出現的老面孔,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使之不斷更新呢?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高手」、「芝麻開門」、「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識銀行」、「我來當老師」「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還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頭、工廠、社區等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學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種種表現,表演遵守交通規則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設施、愛護班集體等等情景。在舉行「圓桌會議」時,可改變原有的橫平豎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就在學生當中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零距離互動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審判那些不道德、不講誠信、破壞環境、獵殺動物、審判那些因無錢到網吧上網而勒索他人錢財的人,他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詮釋小學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頭當一次交警,走到田間第一回農民,走回家庭當一天家庭主婦…我相信這樣的課收效一定很大。老師們,「參與是開心的,體驗是開心的,成功更是開心的!」這是小學生發出肺腑的感嘆。
三、具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課程標准》也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法規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