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小學生趣味歷史怎麼備課
歷史趣味教學
一、讓備課充滿趣味性
教師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知識,才能更好的傳授給學生知識。所以,教師在課前備課的時候,必須要閱讀大量的相關材料,在此材料中要盡量針對富有趣味性的材料進行選擇,當然這些材料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的內容相關聯,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這些材料的作用,激發學生對歷史與社會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公元紀年」這一內容的時候,歷史教師在課前准備一個「年代尺」的模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對模型進行觀察,然後教師可以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如:假如一個人在公元前16年出生的,在公元後16年逝世的,那麼這個人在死的時候年齡是多少歲呢?」通過問題的推動下,促進學生邊觀察邊思考,經過學生們的計算會有可能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32歲,一個是31歲,針對這兩個結果讓學生們深入思考,引導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再一次對「年代尺」進行仔細的觀察以及思考,這樣學生會發現,出現在「年代尺」上的公元元年是公元1年而不是公元零年,在進行公元紀年的正確方法是:16+16-1=31(歲),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同時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二、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是不容易的,而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更顯沉悶,因此教師要不斷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創新,不斷的增加趣味,讓教學更加生動。初中學生對新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被扣人心弦和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所以特別愛聽故事,歷史教師可以過給學生們講感興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個人離不開社會」這一節時,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藉助「狼孩」這個典型的故事,將「個人離不開社會」這個問題呈現出來。然後給學生講解我們國家為了培養祖國的後代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環境,還有父母們為他們的無私奉獻。這樣不僅傳授了知識,還做到了育人,促進學生刻苦學習,以後努力做國家的棟梁,回報社會,孝敬父母。這樣的課堂有趣又有活力,自然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三、注重課堂的導入,誘發興趣
其實經過不斷開發與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實際上歷史與社會課的內容是相當有趣的,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這門課程枯燥的原因其實是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歷史教師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法,老師講,學生聽,使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因此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慾望,無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歷史教師在講解中國紅軍長征的時候,可以先創設適合課本內容課堂氛圍,利用音樂來渲染,可以播放歌曲《十送紅軍》。藉助這首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感到課堂充滿濃厚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歷史教師及時提問:井岡山的老百姓為什麼要「十送紅軍」?整個長征路程上紅軍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紅軍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通過問題的切入,將整個課堂氣氛推到最佳的狀態,同時提出教學的重點,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通過課堂組織討論,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歷史與社會的課堂上適當的融入討論的教學方法,可以顛覆以往傳統的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通過討論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的過程,積極探索的新的知識,加強學生的求知慾望。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善教學觀念,將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知道課堂的教學活動重點是需要他們參與的。盡量多提出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歷史教師應該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置,保障課堂討論的質量。教師在提出的討論問題不僅要有深度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加強知識的廣泛性。在布置討論題目時,教師還應該強調討論題的目的與要求,同時將需要的參考資料給展示給學生。在討論進行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誘導和啟迪,增加討論的趣味性,學生在回答不出來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適當的進行提示,減少學生的緊張度。例如:在講解農耕文明時代(下)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掌握連綿不絕的中華重大事件,我會從「生活時間」去引導,去設計討論題目。學生對這些新奇的事物很感興趣,從舊石器時代距今約170萬年的雲南元謀人,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5000-4000年炎黃堯舜禹中的,人文初祖、禪讓制、大禹治水。讓學生進行討論,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
五、多為學生布置實踐調查
在講解《生活在社區里》的時候,歷史教師首先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完成一篇相關的調查報告,內容主要是:學生生活所在的社區的面積有多大,有多少人口?社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什麼樣的便利?整個社區的布局有什麼樣的優點,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應該從什麼地方進行改變。鼓勵學生繪制一幅關於改善社區布局的平面圖,通過在課堂上展示學生設計的平面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在繪制平面圖的時候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學中有關於社會以及社區功能等方面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有助於學生深層次的理解。在此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加強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在進行社會調查的時候,學生可以把課堂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歷史與社會的課堂真正的充滿了趣味性和活力。
『貳』 小學課堂教學重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高效的學習,從而提高邏輯梳理能力, 以及將發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良好的運用在作文教學環節中,對鍛煉學生文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表現;能力養成;創新教學
思維能力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常用的一項活動,是人類思考問題養成正確三觀的主要手段和培養分析能力的重要法門。如果把思維比作一棵有形的大樹,邏輯思維能力就想大樹的主幹,承載著分析系統的重要組成,而發散性思維則是衍生的枝節,負責枝繁葉茂,讓整個思維體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如何將思維能力運用到聽、說、讀、寫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課堂水平呢?
一、課堂節奏張弛有度
「張」是快節奏,「弛」是慢節奏。有人把節奏當作是開啟生命奧秘的鑰匙。符合生命節律的課堂教學節奏,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陶冶學生的身心。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快節奏進行。內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的,比較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提問後要留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老師適當的講解也要放慢些語速,讓學生來得及消化。在教學中,應張弛有度,「張」,時間不可太長,應以學生身心不會過度疲勞為度;「弛」,也不可過度,應不致使學生注意力渙散。以下是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良現象:
現象1:頭重腳輕。生怕學生不明白,課堂引入內容繁多,不能很快切入主題,一直在引入上兜圈子,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時間,等到去講解重點內容時,時間已經來不及。
現象2:頭輕腳重。一心想在重點內容上多一點時間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總是站在自己角度,以為學生一定能理解,沒有由淺入深,直奔難於理解的內容,然後就是反復在難點上啰嗦,殊不知學生第一步就沒跨過,對後面的內容的學習也就一頭污水。
『叄』 京劇藝術如何走進小學課堂
京劇從形成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歷史的積淀使它集結了中國戲曲藝術的一切特徵,它與中醫、國畫並列為中國三大「國粹」。與文化藝術相交融的京劇藝術更體現了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和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使這一高雅藝術在中國傳稱和弘揚,就應該從娃娃抓起。
京劇和音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有相通的地方,京劇的發展必然離不開音樂的發展,如京劇也有以前的傳統劇目走向今天的現代劇,而京劇作為「國粹」具有深的歷史文化,他更具有極強的導向意義。京劇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傳統的文化逐漸被人們所忽略,在整個社會中並未受到重視,無論是文化、還是教育,強調學習的西方者多,而重視弘揚傳統者少,要想更好的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從教育入手,為避免死板、僵硬的教學方法,更考慮到京劇和音樂相通的藝術特徵,特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入京劇元素,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生抓起。讓京劇藝術進校園、進教材。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京劇、喜歡京劇,讓京劇這一藝術的生存發展有一片肥沃的土地。
『肆』 中國中小學課堂上學生起立回答問題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春秋時期的孔子教學時期就有了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可以看出
『伍』 小學課堂評價
(一)表揚
1、你的這個問題差點把全班同學都難倒,希望今後能多聽到這樣高水平的問題。
2、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比別人更早地學習這個知識了,這很好。
3、你提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說說你是怎麼想到的?
4、你這個問題,老師都沒想到,真是好樣的。
5、你的問題正是老師想問的,我們想到一塊了。
6、這么有創新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
7、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來思考。
8、你提的問題,老師還沒想到呢,真了不起!
9、你能大膽提出自己不懂的寺方,具有科學家的探索精神,老師喜歡你!
10、你提的問題正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你提得很准。
11、發明創造就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今天你已邁出了創造的步伐。
(二)鼓勵
1、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會提問問題的同學就是愛動腦子同學。2、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進步了。3、再想想,怎樣問得恰當?4、再試試看,你一定能提出比剛才更好的問題。5、你很會動腦筋,可是你提的問題還應再琢磨一下。6、你的猜想真了不起,假如能把猜想和探索與實踐緊密結合,那就更棒了。7、現在你會提問,老師相信你以後會變得樂於提問、善於提問。
(三)否定
1、能大膽地提出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2、你提的問題雖然比較簡單,但也是經過自己思考的。
二、發言時的評價
(一)表揚
1、你的發言簡直讓人刮目相看,太精彩了!2、你的想法很獨特,了不起。3、你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5、他(她)的.發言很精彩,大家不想表示一下嗎?6、(即興鼓掌)你的發言得到同學們的認可!(翹起大拇指)7、你真像個小老師,說得頭頭是道。8、太棒了!你能再讓大家欣賞一次嗎?9、你的思路新穎流暢,啟發了老師和小朋友。10、今天,你的想法讓老師大吃一驚。11、你說得非常好,讓老師都佩服。12、你值得班裡每一個小朋友學習!13、我為你感到驕傲!14、你真厲害!(豎起大拇指)15、你這么能幹,告訴我們,你是怎麼學會的?16、這樣分析確實高人一籌。17、棒!這是最有獨創的見解。18、回答問題又響亮又正確,大家要向你學習。20、你的解法很簡單,給所有小朋友提供方便!21、你的回答打動了老師和每一個同學,能讓我們再欣賞一次嗎?22、你今天出色的表現讓老師非常的驚喜,相信明天的你會更出色。23、能從多個角度來闡明你的觀點,真棒!24、你的娓娓道來,讓人聽了耳目一新。
(二)鼓勵
1、大膽些,當你舉起小手時,你已經挺了不起,如果能大聲地說出你的想法,那就更了不起。2、如果你能把這個想法說得連貫些,那就更好了。3、你一天比一天進步,要對自己有信心!4、沒關系,讓老師幫助你,你們再來試試看。5、馬上就要成功了,你再仔細想一想!6、能否讓全班小朋友都聽到你優美而生動的發言?7、如果能讓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你的意思,就更好!8、明天的數學課老師看到的肯定是一個全新的你們!9、如果你能換一個角度思考,沒准演算法會更簡便!10、你很有潛力,只要能發揮你的優勢,每天都有新的收獲。11、你能大膽舉手,這就是一大進步!12、你今天說話聲音很響亮,如果能說得更簡潔就更好了。13、能經常看到你高高舉起的小手嗎? 14、你的想法很獨特,我們
『陸』 如何「提高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研究」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注意力 小學生由於年紀小,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自製力較差,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因此,我在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用多媒體進行講課,製作圖、文、聲、像並茂和顯活生動的教學設計,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引導孩子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不但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提高記憶力。例如,在教《松鼠》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清楚了解松鼠,我提前搜集了松鼠有關跳、跑以及吃東西等方面的圖片,並做成集色彩﹑圖片﹑音樂﹑動畫為一體的幻燈片,通過投影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圖片了解和掌握松鼠的生活習性和特點,並很直觀地看到了不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討人喜歡的小松鼠。進而總結出它的特點,然後與原文進行對比,看看自己對松鼠的了解與課文中的有什麼不同,由此讓學生學會如何能更准確生動地描述某一方面的特點,學習作者寫作動物特點的技巧和方法。 二、優化課堂結構,吸引學生注意力 研究中表明,7~10歲兒童連續注意時間約為20分鍾,10~12歲兒童連續注意時間約25分鍾,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在充分利用剛開始的20分鍾時間基礎上,解決好一間課40分鍾這個矛盾,可以通過調節心理視點,即變化課堂教學內容及改變教學方法,可以將40分鍾分為三個階段來適應小學生注意力的這個特點,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第一階段為前10分鍾,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以教學要求達到趣、疑、美、奇。第二階段為中15分鍾,是利用第一階段創設的最佳教學情境,在學生情緒最高昂,注意力最集中的狀態中講授新課。第三階段是後15分鍾,是把「第二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完成效果反饋,促進思維的發展。例如在講《開國大典》時,第一課先學習生字、詞,熟悉課文,第二課時前10分鍾以學習開國大典的第一部分,參加大典人員及舉行大典的地點。為了讓學生清楚地記住天安門廣場的位置和形狀,首先讓學生們讀完這部分課文,然後在紙上畫出天安門廣場的方點陣圖,即五座白石橋和天安門城樓的位置,當學生大致了解了方位後再講解後面的內容時,學生就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天安門的影響。在講大典盛況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當時的熱烈氣氛以及人民對主席的擁護和尊敬之情,最後十分鍾關掉多媒體教室的燈光,讓每個學生拿著點燃的蠟燭站成兩排,分別上台來看圖片上當時的情景,讓學生體會盛典結束時的激動場面及人民心目中的「光明」。這樣的課堂結構科學化、程序化、靈活化又多樣化,而且動靜結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 三、把握教學環節,提高學生注意力 按照小學生的特點,每一堂課的教學或是某一環節的教學,都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分層次安排,這樣既能體現知識結構本身的層次,又兼顧了學生認識水平的層次不齊,使學生感到新的信息源源而來,循序漸進,感到不難理解。這是保持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例如,開始學《開國大典》時學生對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很難掌握,因此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但是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生字和詞,並掌握當時的時代背景,學生們的思想感情自然會轉移到這一歷史瞬間,去感受這一時代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學中,先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問題,通過增設疑問適當增加教學的層次性,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應出示了以下一組有關新中國成立前的問題: 1、你對舊中國有怎樣的認識?你知道哪些有關知識? 2、你能說說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嗎?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應用靈活多樣教學方法,進行分層教學,分類指導,適應各層次的學生要求。比如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對於優秀學生,可以讓他們獨立去體會思想感情,然後教師再指點引導;對於比較好的學生進行「半扶半放」先讓學生解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詞句,再放手讓他們自學課文;對後進生要進行鼓勵,採用耐心講解來降低課文的難度,再引導他們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利用分層施教,能使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相互配合,讓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後動指向並集中於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拓展教學方式,增強學生注意力 語文課堂的教學往往比較機械、枯燥,但如果能讓學生全身貫注地投入到課文中,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教學要與游戲、比賽以及分角色表演、展開討論等結合起來,學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興趣極高,接受知識也很輕松,處於主動學習狀態,有效提高教學意識。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要使學生能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教師必須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改進單純的教育方法,始終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感受,讓他們在生活中增強注意力,循序漸進地把他們引入語文課的殿堂。
『柒』 如何讓數學史走進小學課堂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提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他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是一種科學,更是一種人類的文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氛圍,揭示數學的文化內涵,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認為小學數學必須以數學文化內涵為導向重構教學,讓數學史走進小學數學課堂,通過這些豐富內容的呈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數學知識的精華,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科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何讓數學史走進數學課堂?
1提高教師的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現在的數學教師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的數學文化素養,部分教師知識面太窄,對數學的文化內涵無從把握。有的教師甚至從未讀過數學史或未完整地讀過數學史,於是他們不能正確的理解「滲透數學文化思想」的重要內涵。基礎教育的教師,尤其是貧困邊遠地區的教師團隊在這一方面的問題就更為嚴重,由於供教師參考的關於滲透數學史教育的文獻比較少,所以他們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相對滯後。大多數數學教師把有關的數學史知識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大大忽視了數學史對數學學習的促進作用,。
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教師的文化底蘊是數學「文化」的保證,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數學的理解,對教學活動的組織都反映了教師的文化修養。所以說,提高教師的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迫在眉睫。首先,學校單位應有計劃地組織小學教師學習、培訓。而作為教師本身要提高意識,樹立數學史的教育價值理念。有成長意識的教師會主動學習與自身教學有關的資料,熟悉學科最新動態,盡可能擴大有關教學的知識面,從而讓自己跟上時代潮流,做一個專業型教師。從而把數學史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2轉變重「知」輕「識」的功利化觀念
在各種考試壓力下,僅僅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大搞題海戰術,只會越來越使學生喘不過氣,從而更加厭惡數學。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樹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觀,實施「減負」政策,認真貫徹素質教育,逐漸有序的把數學史的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重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掌握數學思想與方法的運用。使學生能輕松愉悅的面對數學,讓他們不再是空洞的解題訓練,幫助學生樹立好數學的信心。
3 改進教材編制, 以數學之趣激發興趣。提高學習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數學,不應是「概念—定義—定理—解題」那樣枯燥乏味。所以,為了能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應不同程度的適當的選一些有趣的數學史料作為背景知識。在小學階段,數學史知識能更好的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1)加強低年級段的數學史教育。從一年級開始就滲透數學史知識,在每冊中都適當安排一些內容,讓學生盡早接觸。從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看,在低段課程教材中恰當地融入數學史,更能吸引兒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2)增加新的設計模式。目前總體上說,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設計主要有兩種比較好的模式。其一是「習題內容引出數學史」,像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先由習題第5題創設的游戲情景引出「有些偶數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的和」的結論,進而通過提出問題而引出歌德巴赫猜想的歷史由來,以及我國數學家對此所做出的貢獻。另外一種模式是「閱讀材料式數學史」,比如說西師版的在「倍數與因數」這章內容後以閱讀材料的形式體現出來的:以「陳景潤」為主線展開,有陳景潤的故事引出哥德巴赫猜想。像這樣的豐富的內容模式設計,使得數學史的滲透才更加全面,更具效果,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好奇感,從而產生探索的快樂感,發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材編寫者有必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模式,以達到效果最優化。
4、讓數學方法、數學名題走進課堂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這是數學教師所熟知的由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所說的一句名言。而作為教師,就應該善於創設問題,讓數學課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一層又一層深入的問題組成的。而用數學方法論激活問題可以使教學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和探索性。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產生變化性問題;引導解題後反思,提出引申性問題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需要結合數學名題,如高斯的故事:七歲時高斯還不到幾秒鍾把 1到 100的整數1+2+3+4+……97+98+99+100用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50×101=5050的方法快速的算出了答案。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這些具有精妙解題思想的數學名題,必能深深地吸引學生,幫助他們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習到數學家的堅毅品質及為數學二合科學的獻身精神,進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5、 運用數學史開展各種活動豐富課堂
怎樣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變成吸引學生的磁場呢?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小活動豐富課堂,活躍課堂氣氛。實施這種方式的關鍵在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
第一,課堂上可以進行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小游戲,數學游戲的參與,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了解數學家解決問題的特殊見解。
第二,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數學史課外書籍的閱讀和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利用假期的時間提出任務,要求學生按自己的喜好閱讀數學史書籍、故事,然後在活動課堂上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
學生都是有悟性的,他們可以可以從陳景潤等人研究數學奧秘的辛苦中獲得一份學習的勇氣; 可以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計算比外國早一千年獲得民族自豪感……
第三,影視資料的運用。影視資料具有直觀形象性這么一個優點,學生在聽的同時又可以看,這種眼耳並用的聲像結合,非常符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在活動課當中播放一些相關的數學史影視資料使介紹數學史知識時圖文並茂,妙趣橫生,更能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興趣。
所以,利用計算機這一現代化的工具為數學史教育服務,把某一數學知識的發展過程娓娓道來,生動有趣。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慾望和自信。
數學史是人類的認識史、發明史和創造史,其中蘊涵著可供後人借鑒的巨大思想財富。在數學文化的背景下學習,能吸引學生自主性地參與學習活動,促使他們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獲得必需的數學。這樣才能有效地彰顯它的文化價值。
最後,建議你多看一點數學史方面的書籍。國內現在也有一些書是討論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像汪曉勤,張維忠的書,
『捌』 如何讓小學課堂「活」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做到"教得輕松,學得愉快",讓課堂充滿:情感的碰撞、情緒的體驗。
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尊重學生的意見,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平等的對待學生,以人文的關懷珍愛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愛的心境中快活。其次,教師要"討好"學生。所謂"討好"學生,就是與學生做朋友,以一個大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學生之中,和學生一起觀察,一起操作,一起討論,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教師不僅要作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而且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與學生平等交往,傾心交流,讓學生在自信中享受快活。
最後,教師要支撐學生。教師要作為學生心靈與學習的支撐者,使喪失興趣的學生興趣盎然,有興趣的學生更加充滿激情;使學習障礙者柳暗花明,學習成功者敢問新路。當學生出現錯誤的認識和偏差時,教師不能全盤否定,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發現錯誤所在;當學生緊張、壓抑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使學生情緒飽滿,敢想敢說,樂於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當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要給予適時"點撥",幫助他們克服思維障礙;當學生經過思考得到正確的結論時,教師要給予熱情的贊賞,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歡樂和駕馭知識的樂趣。讓每一位學生在教師智慧的支撐中,自我成功,自我快樂。
教學內容要鮮活。
創新不是憑空的臆造,而是靠知識的翅膀才能騰飛。"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學的數學知識,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小學數學課本知識早已是人類的現成財富,但對於小學生來說,通過自己的探索而獲得,仍不失為"新發現",也是一種創新。可見,創新教育要求教師不能機械的照本宣科,而要動態的傳授知識,使教學內容生動、鮮活。
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時,其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擺布課本,如何把課本知識講清,很難做到教學內容的鮮活,更談不上根據培養創新精神的需要科學的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因而,我們應該重建"教材觀念",革除"惟書唯上"的陋習。在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時,做到以教材為基本素材,以現實生活為保鮮劑,以歷史和科學為催化劑。
其一,課本也好,教參也好,都應是供選材的基本素材,都可以進行加工處理。教師要善於調整和重組教材,充分挖掘創新因素,補充創新內容。
其二,選擇和設計的教學內容必須注重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是他們看得見、聽得見,摸得著的,是他們感興趣、樂意做的,是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是能夠使他們提出問題、產生想像的。
其三、要把這一歷史財富和現代的科學技術相結合,使陳舊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鮮活,讓學生在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中產生靈感。
教學策略要靈活。
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一切方法,我們都可以叫做教學策略。教師可以不拘一格的教,學生可以不拘一格的學,讓學生感到什麼都是新的,形成一種極強的求知慾望。如教學測量知識可以到操場上,簡單計算可以讓學生當老師,行程問題可以用圖示法教,可以用多媒體動畫來演示,還可以通過自製學具的操作來學。
換言之,課堂應該是開放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多變的。應該努力做到:"解放小孩的大腦",讓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小孩的眼睛",讓孩子多看一看;"解放小孩的雙手",讓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小孩的嘴巴",讓孩子多說一說。想、看、做、說都是在教師靈活的、綜合的策略引導下展開的。可以說,教學策略的活,將激發學生學習的新,激發學生學習的創。所以,創新是當今教育的必由之路。只有讓課堂教學充滿快活的氣氛、鮮活的知識、靈活的教法,把每節課都作為學生探索創新的一次歷程,才能真正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充滿快活,實現鮮活,展現靈活!
『玖』 小學生課堂娛樂活動
英語竟賽 猜字謎 演笑話 組隊竟賽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