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業布置與批改
小學教師語文作業布置與批改要點
一、作業批改
1、要認真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業,做到當天或隔天反饋。
2、對於較差學生的作業應盡可能地給予面批或面檢。
3、應做好學生作業中錯誤的統計和分析工作,提倡做好作業批改記錄,以此作為課堂講評和改進教學的依據。
4、要求學生訂正作業中的錯誤,並給予復批,標明復批日期。對共同性問題要進行全班性分析訂正。
5、要標明批改作業的日期,對於較好的或較差的學生作業要寫些描述性評語。
6、作文批改要統一,要有眉批和總評,評語要注意調動積極性,不諷刺挖苦學生。批改方式可以多樣交替使用。
二、作業本要求
1、作業本封面要有四章。(即學校、班級、學生、教師)
2、作業本保持整潔,不亂寫亂畫。
3、作業本上字要寫得規范、清楚、端正。低年級作業用鉛筆書寫,中、高年級用鋼筆書寫。
4、作業格式要符合規定。作業書寫如有錯誤,進行修改。不用修正液和修正紙,要用統一規定的修改符號。
5、作業本應分為預習本、測驗本、抄寫本、練習本、練習冊,作業本兩側要留出一公分餘地,作業要標明課題。
6、作文簿第一頁寫目錄,每篇作文換新頁,題目前空四格,每段開頭空二格、
三、作業布置
1、要精心安排每教時的學生作業。
2、設計作業既要有口頭的,也要有筆頭的,力求口頭作業和筆頭作業相結合。
3、作業題目要精選。
4、嚴格控製作業量,課內作業以一般學生能在5~10分鍾內完成為宜。課外作業,一、二年級不布置回家作業,三、四年級每天一般不超過20分鍾。五、六年級不超過30分鍾。
5、大作文要努力在課內完成。
㈡ 小學語文作業教師批改的等級怎麼寫好看
錯別字是學生的錯題中出現頻率較多的錯誤現象。錯題原因:書寫中出現錯別字,主要是由於漢字的結構復雜,同音字、形近字占的比例比較大,而小學生由於生理和智力發展的特點又往往感知不精確、注意不穩定,因而容易形成「書寫頑疾」。改進措施:展示錯例,觀察糾正.即把收集到的差錯率比較大的字按「錯字」和「別字」進行分類,展示出來,錯別字例用詞語或短語的形式出現,後面留出一定的空間以待學生對錯別字進行糾正。要求所有的同學用最快的時間對錯別字例進行觀察、分析、對照、糾正。
㈢ 小學語文作業批改記錄
那要看是什麼作業了,一般的抄寫嘛打個優或五角星什麼的,寫上日期就好了,作文就要寫評語了。
㈣ 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批改作業
在辦公室里,我經常看見同行埋首於批改作業中,而無暇於精心備課及教研。而我,不論是家庭作業還是課堂作業,都喜歡在教室里批改,共原因有以下三點: (1)可以縮短作業反饋評價的時間;(2)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學生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 具體做法如下: (1)對於家庭作業,一般是利用第二天的晨會時間,讓每一個學生把做好的作業翻開,放在桌子角上,自行早讀,教師巡迴批改。 (2)對於課堂作業,則在課內最後10至15分鍾,讓學生做作業,早做完的早批改。批改完後交與組長檢查、收齊。 實踐證明,在教室里批改作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二、改革批改作業的符號 數學教師批改作業,一般來說,錯了的打「×」,對的打「√」我覺得那個紅色的「×」是學生永遠都無法訂正的「錯」,學生每天做作業,面對以前那個「錯」,會挫傷積極性。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於做錯的題,我採取的是「____」這個符合或乾脆不批改,而用口頭提示、及時指出的方式。
㈤ 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批改作業
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學生的作業,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作業評價已經成為新課程評價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許多教師只注重作業的布置,卻忽視了作業的批改藝術,其實作業的批改藝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同事也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因此,如何通過作業批改藝術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體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業批改錯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沒有選擇作業批改方式的權利,作業批改權威化
權威化,是傳統教學的代名詞,傳統教學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就十分強調教師的主體性,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作業批改中,教師的權威化隨處可見。作業批改也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評判者行為,教師是一個權威的人物,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評價對象,學生沒有對作業進行自我評價的權利,更沒有對教師的作業批改進行評價的權利。作業批改不能形成師生互動的局面,學生所處的被動狀態時顯而易見的。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聽到老師的抱怨:我辛辛苦苦批改出來的作業,怎麼有這么多人沒有訂正過?殊不知是學生的被動狀態大大降低了他們對作業評價的關注程度。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有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的俗語,但教師並不是神,不可能樣樣精通,所以教師批改作業權威化,學生不敢質疑的情況是不利於學生發展的。教師對於作業的批改一般是全批全改,如此的批改方式存在著多種弊端,不但加重了教師的課業任務,而且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更加阻礙了學生認識作業批改後訂正的重要性,以致造成教師批改作業累,學生訂正作業難的惡性循環局面。
(二)作業反饋時間長,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
總有那麼一段時間,許多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來不及及時批改,以至於不能夠及時把作業反饋給學生,導致作業評價與反饋時間間隔太長,等學生看到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評價時,已經沒有激情和成就感,所以對作業中的問題也不會再去深思。學生第一次交上來的作業,需要等到第二次再寫同樣作業的時候,老師才改好發給他們,當看到第一次作業評價時,緊接著又要交第二次作業,如此循環,即使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教師認真批改,又有何作用呢?這樣的話,即使教師作業批改得多麼認真,評語多麼優美,勢必也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也談不上任何的幫助,這樣的作業批改也許更趨於一種責任。
(三)單一、機械化的評價,學生興趣降低
一直以來,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關注的焦點在於結果的正確無誤,而不是過程,即教師把學生作業評價定位在正確率上。大部分教師把評價學生作業當成是核對答案,有的時候更是走馬觀花,只看結果。幾十本甚至上百本作業一下子就改完了,但批閱過的作業正確率很低,沒有及時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也沒有發現學生作業中的有點。另外有些教師吧作業批改當成是例行公事,只把它當成是教師必須做的一項任務,但對如何批改最優化考慮甚少。因此,教師只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單一的等級或者分數評定,一個簡單的√或者一個簡單的閱留給學生的是怎樣的思考呢?學生在作業中十分精彩的表現老師沒有注意到,這樣單一、機械化的評價會導致學生在發回作業本後只是關心等級和分數,對作業本中出現的錯誤以及作業的質量不予重視,這樣無疑會使教學走向一個單一、機械化的弊端。
二、作業批改藝術在諧謔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作業批改藝術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動機
作業批改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近段時間的執教中深有體會。拿到班裡好學生的作業本時,面對賞心悅目的本子,我批改得很仔細,可是有時候對中等生的作業批改確實馬虎了事,導致中等生不自信,沒有繼續學習的強大動力,畢竟一個人的力量來管理幾十個人的作業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殊不知作業批改卻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也許只是作業本上的一個笑臉,抑或是幾句鼓勵的話,可影響的也許是一個孩子的一生。方法很好,要繼續努力啊,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老師真為你而感到驕傲等,這種帶有感情色彩的評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可以讓學生心中充滿希望。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學習動機更加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作業批改藝術可以拓寬學生思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管什麼樣的孩子,他們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及時是成年後的我們也依舊如此,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鼓勵的眼神,就可以使學生歡呼雀躍,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我讓學生自由准備聽寫,你可以多抄幾遍生疏的詞語,可以選擇大聲朗讀,得到一百分的小朋友都可以在評比欄上敲一個漂亮的章,幾次聽寫下來,得分率在明顯上升,孩子們不在對聽寫感到畏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期待的心情。
(三)作業批改藝術是學生學習、成長的日記,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
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續,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教學和育人智慧的生成過程,那麼下課後給學生的作業布置則是有效的課外拓展方式。作業的批改和審閱,是一種學生和教師之間更重要的對話,是師生之間除課堂教學外的用作業本、筆和紙構建的一個虛擬的教學空間,是學生再學習、再成長必不可少的環節。從作業批改中,教師可以從中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教師的下次備課做好准備。
另外,對教師來說,作業批改藝術還有利於教師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策略。在課堂上,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盡情地參與到學習中,也許好多學生想和老師交流的機會都沒有,那麼作業是學生和老師之間再學習、再交流的一個舞台,作業批改藝術就是教師對學生再學習的肯定,可以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下學到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一些自己想學的知識。
㈥ 小學語文作業批改中怎樣寫激勵性評價語
新課程強調要多激勵賞識,少批評指責。尤其是小學生,一句由衷的贊美或誇獎,可能使他們終生受益。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恰當的激勵性評價外,在作業批改上的評語,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作業的布置和批改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啟迪思維、參加實踐、培養興趣不可缺少的步驟,是教師反饋教學效果、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
那麼,如何在作業批改這一環節上,使教師的激勵性評語發揮其點石成金的作用呢?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評語要具有啟發性
啟發性的評語能夠引導學生關注學習方法和獲取知識的途徑。
正如《論語-述而》中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例如:對於作業認真,字跡工整,但內容有錯的評語是:「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細一點就好了!」 「再想一想」。「再檢查一遍」、「格式對嗎?」、「請看清楚題目」、「雖然答案還不夠完整,但老師也為你的積極動腦感到高興,下次努力!」等批語。
評語要具有示範性
示範性的評語可以使學生知道改正的方法。
例如:對於那些書寫潦草,尚欠認真的學生,教師在空白處書寫幾個工整地楷書,然後書寫上這樣的評語:「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寫的再漂亮點,就更好了,相信你會超過老師的。」
再如,我班張陽同學寫了一篇《我愛春天》的習作。他是這樣描寫的:春姑娘來了。她來到了田野里,麥苗返青了;她來到了小河裡,小魚游上游下的好快樂;……她來到了果園里,棵棵杏樹桃樹鼓起了花苞……
讀了小作者對春天的描寫,感覺大自然是那麼有生趣,禁不住提筆同小作者交談起來:張陽,你筆下的春天很美,從綠油油的田野、歡快的小溪到含苞待放的樹木花朵,再到空中的雲兒、鳥兒……處處生機盎然,老師已陶醉其中了。只不過老師不明白:杏樹與桃樹會同時開花嗎?有點不信,要不然你再觀察一番!
教師以委婉商量的口吻與學生進行筆談,那充滿文學氣息富有示範性的語言,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親切、信任與期望,又讓他們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覺。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下,就很容易接受教師的建議——修改。
評語要具有指導性
指導性的評語能夠使學生明確改正的方向。
例如,班裡一名學生在寫《我的校園》時,寥寥數筆,可謂高度概括。他寫道:一進校園,首先看到的是三排教室和兩棟樓。教室是我們上課的地方。東樓是我們上實驗課的地方,西樓是教師辦公室。後排是一年級和二年級教室,中排是三年級教室……各部分簡單介紹完後,結尾寫道:我們的校園很美吧!
看了他的習作,教師寫下這樣的評語:
迎含,老師似乎也沒感覺出校園的美啊!倒好像聽見一進校門的那生機勃勃、爭奇斗艷的花草在嘆息,教室里那內涵豐富的牆壁文化在哭泣。他們才是校園靚麗的風景呀!可小作者視而不見,好可惜啊!
評語要具有激勵性
激勵性的評語可以激發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願望。
如:「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 這真是奇思妙想,棒極了!」「你這道題的解答很有創造性!」「你解題的嚴謹與周密使我好像看到了一名未來的數學家!」「多工整的作業啊!你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你一天天在進步,我真為你感到高興!」你的記錄很有特色,可以獲得「牛津獎」! 你的辦法真好!考慮的真全面。你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啊!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師了! 連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級小博士……
當然,上面所說的幾種要素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整合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從中尋找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到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有自信。這樣的評語學生讀後,它的確會似一滴滴露珠,滋潤學生渴望賞識的心田;會似一座橋梁,通向學生盼望啟迪的心靈;更會像一盞明燈,引導學生走向知識的殿堂……
㈦ 小學語文作業怎樣布置最好最佳最有效的方法
一、減少機械重復性作業
針對語文作業種類繁多的問題,我首先作出歸類分析,按他的功能劃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橫格3項作業合成一項,這三項作業基本上都是字詞句的認知訓練,就都集中在大橫格上,字詞每個兩遍,要求背誦課文抄一遍,很多人問:那麼少的量,學生能記住嗎?其實,學生能記住與否,跟他寫多少遍的關系不大,有的同學記憶力好,或記憶的方法好,或許在上課時就記住了,再抄5遍10遍只會增長厭煩心理,記得我小時候,老師讓把字詞寫10遍,我們就學會了投機取巧的辦法,手握3、4根筆,握成一豎行,一次就相當於寫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一樣的。而到了考試的時候還得再記,真是重復浪費資源了。與其逼迫學生學會投機取巧,還不如「化敵為友」,留少些作業呢。至於學生能否掌握我還有對策,我與學生立下條約:當天學完的字詞或課文必須當天掌握,第二天早自習考,全會的可以免去這些作業,錯個別的可單改錯字即可,「全軍覆沒」 的則甘願按原來的量完成作業。如此堅持幾天,大家都看到會的同學享受的優待及帶來的種種好處,便都自覺學習生字詞了。再加上同學們看到別的班同學作業多,自己作業少,心裡就覺得很美,還能增進向師性。如此,學生可減輕一半的作業量,基礎知識也掌握了,老師也省下許多判作業的時間。
二、減少整齊劃一的作業
人和人的個性愛好,能力是有差異的。之所以360行,行行出狀元,就是因為他自身技能得到充分發展了,所以語文老師的職責在於傳播知識,讓學生學語文,愛語文,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但沒有義務把每個學生都教成語文家,從而遏制學生其他方面的特長發展。原來我們留的作業都是抄某些詞或某篇課文,每次一留作業時,學生總是垂頭喪氣,把它當成一種負擔,何時能讓他們把作業當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呢?在一次班會即將開始時,我一進班級,發現大部分學生擁在黑板前,搶著給黑板配畫,塗色,我一下子想起班裡的美術、書法愛好者很多,以至都不夠他們施展了。由此我想何不在作業中加上這些提高興趣的項目呢?恰好當天學了兩首古詩,我便留了一項作業,讓學生為古詩配主題圖。同學們很興奮。作業交上來之後,我為學生的想像力和繪畫技能所驚嘆。每判一本都有一本的感覺。我無法用對鉤來評判,把我的感想以幾句話的形式寫給學生,學生的個性得到肯定,既驕傲又高興,更願期待在下一次作業中有好的表現了。就這樣我時而布置一項為課文配插圖的作業,時而布置為課文配樂或找主題曲的作業,時而讓大家搜集圖片或文字資料舉辦展覽,時而編排課本劇等等。學生覺得每次作業都很新奇,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才智,也增加了同學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合作的意識,我也不再為枯燥的作業所包圍了。
另外,課堂作業的設置要體現出層次性。作業的設置既要有對基礎性知識的強化鞏固,又要有課堂相關知識的開拓與延伸,體現作業的層次性,可選擇性。如一年級在學完《雨點》一文後,有的老師布置了這樣三個題目: 1、你可以選擇課後喜歡的生字組詞,並各說一句話; 2、你讀懂課文了嗎?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想想看,把它畫下來,並學著課文的樣子編成兒歌好嗎? 3、搜集一首關於春雨的古詩,在小組內交流,好嗎?第一個作業屬於基礎性作業,是學生的必做題目,後兩個作業視學生的個人知識基礎量力而為,布置三個作業,讓學生自由選做,既給學生留出選擇的餘地,讓學生以教材為榜樣,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邊畫邊編兒歌,又給學生提供了實踐的空間,把自己的學習快樂分享給別人。結果有的學生編出了這樣的兒歌:「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花兒樂得笑哈哈;小雨點,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魚兒樂得搖尾巴;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田野里,禾苗樂得向上拔……」這樣,作業分層次布置,破除了傳統作業設置的「大水漫灌」,變整齊劃一、機械重復為靈活多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有所選擇,在各自的基礎上都得到進步。老師留作業最頭疼的是學生能否完成作業的問題,遇上有不寫作業的人是老師最易動怒,是學生最易恨老師的時候了,而不寫作業的人歸結原因大致有這么幾種:一是學有餘力的同學,認為重復的作業很枯燥的;二是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可能有很多題不會做;三是一些個性懶惰的同學看到作業多就產生畏難情緒。所以,沒有層次性的作業會讓部分同學不愛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