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中小學生課堂中聲樂教學中訓練的誤區與應對

中小學生課堂中聲樂教學中訓練的誤區與應對

發布時間:2021-01-01 10:44:46

❶ 如何在聲樂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情感和表現力

聲樂教學的最大意義是讓學生在充分正確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將自己豐沛的感情融入到歌唱中去。在教學活動中表現音樂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的歌唱,它也是最好的藝術實踐行為,是聲樂教學課程關鍵的部分。傳授正確的歌唱方式、以適當情感表現歌曲內涵是聲樂教學的總要求,這些教學應該做到讓學生的歌唱聲情並茂,以情感表達帶動歌唱的聲與韻,從而提升歌唱的感染力與表現力。下文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分析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歌唱表現力的方法。
一、教授科學的發聲方式
要將學生帶入追尋和探求音樂美感的華麗殿堂,完全融入音樂表演的情境中,必須使學生具備極強的表現欲。聲樂教師誘發學生表現欲的條件是課堂上飽滿的教唱熱情、豐富的表情、靈動的肢體語言、科學可行的歌唱發生技巧,以此激發課堂上師生情感的共鳴非常重要。聲樂課堂關鍵性的教學目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發聲方式,達到歌唱的聲線溫潤、柔和、自然。要達到這個目標應該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歌唱吐字能力,做到清晰、准確。將表達歌曲藝術形象的方式拓展開來,最終能夠通過學生歌唱的技巧傳達這種藝術形象。不過,很多教學案例中卻發生過學生歌唱發聲方法不準確致使情感表達平鋪直敘的現象,有的簡直到了聲嘶力竭的地步。這樣,歌曲的音樂內涵抒發也受到了阻礙。針對類似的情況,聲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以輕聲和頭聲歌唱、堅持找准氣息指點再發聲。逐漸確立學生自身的標准音色。在這些基本條件達到的前提下,以正確的歌唱姿態,一點一點練習自身發聲器官的技能。聲樂教師應該通過饒有趣味的訓練方式和逼真形象的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基於直白化感官審美的學習興趣點。根據教學內容歌曲的實際內容,選擇先唱後練或者反之。歌唱和練習同時進行也是可以的。通過全方位的訓練,讓學生在歌唱過程中初步了解自身各個部位發聲和呼吸器官相互協調的功能,訓練他們美好的肢體語言。只有實現聲樂教學課堂知識講述與師生互動的過程充滿趣味性又兼顧科學性,才能促進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地學習掌握演唱的技能,並且對其進一步地探索。
二、深入理解歌曲曲譜
歌唱者須以自身美好的歌聲,抒發對歌詞和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對於歌曲的音樂和歌詞必須認真領會,才能清晰准確、並且深入地表達出歌曲的音樂內涵和風韻。歌唱作為一種基於歌曲成品的二次創作,歌者仔細推敲和研究音樂的歌詞、曲調以及相關表情符號,深切體會其中傳達的情感內涵,是進行再創作的基本條件。通過多次富於感情地朗讀歌詞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加深對歌詞和樂譜的領會,逐漸達到熟練和精準掌握。朗讀是以詩歌的形式體現歌曲的情與境,能將聲音傳達與語言藝術融會貫通。歌譜看起來靜謐無聲,卻蘊含和記述著作曲者波濤洶涌的情感和復雜多樣的藝術表達方式技巧。因此它代表歌曲的靈魂,聲樂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用心去領悟。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座藝術殿堂,以精美絕倫的歌詞為富麗堂皇的裝飾,以內涵豐沛的曲調為氣勢恢宏的穹頂。徜徉於其中的歌者應該用發自內心對美的領悟與感嘆,發掘自己的音樂想像力,激發自己的歌唱熱情。進而讓自身的情感與歌曲的藝術境界融為一體,用優美的歌聲將歌曲的藝術形象完美地勾勒出來。
三、把握歌曲的節奏
在任何一種具有流動性的藝術形式中,節奏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現方式。眾所周知,電影、動畫要強調節奏;詩歌中的平仄韻腳也是對其節奏性的體現;一篇文章更要強調起承轉合的節奏。節奏在音樂表現力上更是不容忽視。一首樂曲演義的速度力度或者節奏不同,產生的結果可能與最初預想的大相徑庭,讓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扭曲或者殘缺。一部分學生非自覺性地將歌曲的某些段落處理得快慢不均勻、輕重落點錯誤,這會使歌唱的藝術表現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首先是節奏感的缺乏。對於某些特定段落的處理,例如三連音、密集型音符的掌握不到位造成基本節奏錯誤。而後則是不能很好地領會歌曲的內蘊和含義造成節奏處理的失常。節奏是表達音樂藝術主題的關鍵,處理它應該遵循嚴格准確的規范,但絕不能變為機械呆板的形式。在歌唱的過程中,對於歌曲力度著重點的把握也同樣重要,對於力度處理的偏頗很可能影響到音樂作品的整體風格和情感表達。
四、正確理解歌曲的內涵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聲樂教育同樣走在前列。在改革後的聲樂課程中,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師應該在其中充當引領者而不是灌輸者,讓學生盡量自主地分析和領會處理歌曲。教師可以通過比較法讓學生逐漸體會兩種不同情感在樂曲中的表達,體會其中音樂語言的千變萬化,從而逐步掌握不同類型歌曲的共性與特異性,提高歌唱的表現力。
五、啟發學生帶著情感去歌唱
任何藝術形式的表達,如果僅僅拘泥於對技巧的賣弄都會淪為匠氣之作。音樂也不能例外。因此,聲樂教師在傳授學生歌唱技藝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教師要以自己的真實情感打動學生,同時感動自己。教師對課堂上每一首歌曲的內涵都充分地領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音樂熱情,讓整個課堂變得氣氛生動,富於感染力。讓學生在今後的音樂從藝之路上永遠擁有飽滿的創作激情。

❷ 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是什麼

反思當前中國教育的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不能以人為本

教育的內涵是對人的理解,而人的本義是一種生命運動形式,所以教育使命的確立應建立在對人完整意義理解基礎之上,是包括認知、情感、運動三位一體的教育。而我們目前的課堂教學卻無視人的存在,把這一復雜的任務進行簡化解決,三維成了一維,教學目標縮合為單一的認知目標,對其他教學目標往往不加重視,甚至漠然視之,或根本無所知之。

2.師生主客異位

「把課堂還給學生」已經呼喚很長時間了,但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我們的老師有個特點,太愛講,太迷信自己的講。出現這種現象也許有3種原因:①不相信學生,總喜歡把自己領會理解的東西去告訴學生,總覺得學生是領會不出來的;②本應由學生可以完成的,總是老師自己去講,追求的是學生「知道」、「記住」;③為了更好地控制課堂教學,讓學生圍著自己轉,尤其是一些所謂的公開課、優質課。無論是哪一種,學生要麼是認真的聽眾觀眾,要麼是被老師支配的活的木偶。本應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學生完全成了幫助老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配角,與課堂教學的本來目的相去甚遠。

3.學習與現實脫節

教學從經濟學上來說,它相對於生活中的言傳身教,具有集約性、高效性、經濟性的特徵,也就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多的知識,這種觀點一直以來也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學校教育的優點。但從教育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這一點來說,卻未必必須是經濟的,有時可能會是適得其反。我們的課堂教學情境是老師精心設計的,按部就班,不蔓不枝。之所以喜愛這種模式,或者是擔心把學生引入「理解的誤區」,或者是害怕自己不能掌控而出現「難堪」局面。這種學習情境的人造性,很難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將來也很難勝任真實的工作,出現知識學習與能力大小不成比例的結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4.老師與學生無法合作學習

我們的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是原來的「自我學習」,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在上面問,學生在下面答。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思維的對話、靈魂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而有效的合作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彌補一個老師面對眾多學生個體差異時的不足,有助於因材施教,教學相長。

5.情感缺失

情感缺位也是目前我們課堂教學比較嚴重的問題。課堂氣氛呆板、沉悶,每天的教學過程都是一樣,學生為了考試與升學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聽去記,這使得一部分同學每天懶洋洋地上學,筋疲力盡地回家。獲得未知的東西本來是如飢似渴的事情,現在反而是一種負擔,而不像兒童時期那樣問這問那。

教學過程假如理解為一種活動的話,活動的主體之間及主體與客體之間不僅包括認知信息的流動,也是情感信息的流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有許多老師只注重知識性信息交流,而忽視師生之間及師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情感交流,不注意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致課堂沉悶,學生是心力交瘁硬著頭皮去聽,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❸ 關於怎樣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辦法及心得

主要問題:教師因生活負擔重、工資低、制度不合理、學校管理不盡人意等原因,而導致思想消沉、精力不足、不願擔當,從而不能把心思專心鋪在教學上。改進:提高教師待遇、制度公正合理、付出回報成正比。

❹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幾個誤區及對策

一、語文課輕了知識的基礎性

由於語文界人文性與工具性的論爭塵埃落定,教師們比較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但同時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傾向。不恰當地認為要弱化知識教育,反對知識本位,加之教材無論是課前的「預習提示」還是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均將知識性內容作了弱化處理,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便不大重視文本的解讀和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對課文內容匆匆帶過,字詞難點都沒理解清楚,就跨過課文做了許多引申和發揮,做些思想教育與「精神培養」的工作,好像教學中涉及「雙基」就不是在搞新課程,僅把目光聚焦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光環上。這是偏重於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現。

二、由「教授講課」走向「集市趕集」

在課改實驗中,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現象已不復存在,遺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典型的「滿堂問」式像趕集一樣的教學。在這種「滿堂問」的支配下,教師在課堂上連續提問,或是非問,或選擇問,或填空問,或自問自答,學生則習慣性地舉手,倉促地回答問題,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也只作簡單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後自己補充講解,再提出問題……

這種「滿堂問」的教學,表面看去,學生似乎是在主動學習,但其實質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預設好結論,然後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猜測,並以預先設定好的答案為最終目標,以此鎖定學生的思維。這種「滿堂問」的教學方式,其實仍然是一方強引灌輸,一方消極接受的方式,與新課程中閱讀對話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三、熱鬧程度空洞未有

新課標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活力。課堂上,教師不必拘泥於「教參」上的標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試內容的拘束,手腳一放開,自然就有了一份瀟灑,課堂形式也隨之多樣起來――演講、小品表演、辯論會……層出不窮的授課方式,讓語文課有了盎然生機。然而,熱鬧的課堂是否就等於豐碩的收獲?我們在參加語文教學交流的活動時,常看見教師們花費大量精力來設計活動,課堂上師生之間熱熱鬧鬧,但是課文被擱置一邊,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挖掘和共鳴。而且,課堂上教師的隨機點撥欠缺,不能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結果,這樣的課堂只是讓人感覺「熱鬧得空洞」。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上,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學形式的選擇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語文教學來說,立足文本卻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前提。就文本與活動的關系而言,文本是主幹,活動是枝葉,活動是為文本服務的。如果在備課和上課時只是專注於活動,一味花力氣在活動中創新出花樣,脫離、偏離、忽略了文本,無異本末倒置。

四、課堂教學「弱化」

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採用了新穎、靈活的教學手段,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課堂上小組討論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的優越性自不用說,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形式上的傾向。最明顯的表現是:教師提出問題,然後一聲令下:「討論!」學生就分組圍成了一團,學生的討論聲響成一片,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幾分鍾後,教師一聲令下:「停止討論!」於是學生的討論聲戛然而止。結果展示討論成果的往往是幾個優等生,大部分學生只是在那裡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討論的作用。所以真正的討論,應該是教師提出問題後,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切不可學生的思路剛剛打開就草草收場,使討論只流於表面的形式。

五、多媒體使用有待規范

運用多媒體教學,在直觀化、形象化方面絕非傳統教學手段所能比。它所營造的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構成的綜合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倍感真切,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不少教師喜歡藉助多媒體進行教學。然而,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音像手段運用於語文課堂,如果控制不當就會成為干擾因素。例如,教學有關名山大川、花木鳥獸的課文,教師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製作、放映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一時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引起多感官的興奮刺激,但其佔用的課堂時間,遠遠超過學生對文本解讀或運思動筆的時間。在許多「觀摩課」上,學生看看錄像、聽聽音樂、談談感想,似乎「有聲有色」,熱熱鬧鬧,卻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課」。所以不能簡單地以影視語言替代文字語言。藉助任何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最後還都必須落實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上去。

總之,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程的變革必然是一種揚棄。語文課程改革不能為了「立」而破除一切,為「立」而求新求異,不能借改革之名迴避傳統和實際,甚至避開規律,當然更不能矯枉過正。處理好課改中的諸多問題,會有利於新課程的健康邁進。

❺ 如何走出高中聲樂教學

高中新課改的推進,對高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幾處聲樂教學中的「誤區」,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一些基礎性聲樂教學「誤區」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對其他教師有所啟發。
一、高中聲樂教學的幾處「誤區」
誤區一:經調查研究,筆者發現有的聲樂教師更加重視增強音量的練習,認為聲音越大越好,忽視了對弱聲的練習。其實弱聲是在培養聲帶的機能,增強聲帶的收縮能力。弱聲的練習可以提高聲帶的利用率,也可以拓展學生嗓音的音域。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聲樂的弱聲練習,訓練一段時間之後再練慣用高音唱。
誤區二:練習聲樂的時候,學生的音量時高時低,這就說明學生的音量不平穩。檢測音量平穩的依據是學生是否可以精準地控制氣息。教師在帶領學生練習聲樂時,應當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平穩性要求,讓學生能夠明確怎樣做,必要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逐漸理解並平穩音量。
誤區三:音量平穩的依據是精準地控制氣息,而連、斷音則要求對氣息控制的靈活性。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的教師忽視了連、斷音的訓練,在一些聲樂練習中沒有準確地表現出連、斷音的變化,這樣做會使活潑歡快的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節奏,體現不出應有的感染力和表達力。因此,教師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連、斷音交替練習,使學生注意到連、斷音的表現技巧,感受作品活力,提高學生熱情。
二、提升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聲樂
聲樂教學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要求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點,傳遞正能量。其次,應當加強自身能力的發展與建設,提升專業水平,在課堂上用啟發式教學和情景式教學等方法手段,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技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愛上聲樂。
聲樂教學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仔細尋找聲樂教學中的誤區並且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走出去,讓學生的聲樂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❻ 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質量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定向為包括幼師以及其他從事幼兒教育相關工作的人才。學前教育專業是當今學校的熱門專業,聲樂則更是其學生不可或缺的專業課。它在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後的幼兒園類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名聲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創新,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畢業生。
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現狀.
學生素質不一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有其本身的特點。它與院校技巧性很強的聲樂課比較,無論是從學生的生源、藝術素質、聲音條件,還是在教學目的的要求上都有很大區別。專業院校的聲樂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基本音樂素養和相應的理論知識水平,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等,因為它是為各個文藝團隊培養專業演員而服務的。而學前教育專業就不一樣了,它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學生基礎比較差,綜合素質總體不高,入學容易。學生的聲音素質、文化生活環境、對音樂的感受理解思維能力都不盡相同,要求我們聲樂教學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學習要求以及不同的評判標准。
無法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正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素質不一,所以聲樂教學工作者必須對他們進行分類教學,方可達到理想的教學水平。但是長期以來,由於政策、資金、人員配置等種種原因,在其聲樂課堂教學中,一直都採取的是全班齊唱上課形式。課堂教學人數多、課程課時少,一班四五十名學生一起教,不可能進行單獨輔導,也無法針對性地解決個別的具體問題來實行因材施教,只能統一地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也有些理論和帶有技巧性的個別輔導,但肯定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兼顧到。由於學生聲樂水平的參差不齊,老師無法給予每個學生及時的輔導,聲樂素質水平好的同學會因此而使學習聲樂的興趣產生淡化或者轉移;素質水平較差的同學可能因為能力所限而力不從心,開始選擇放棄這一門課,直接影響到教學進度和質量。
學但不致用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注重「會唱」,忽略了最終的目的「會教」。上文說到過,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與專業院校的不同,不是以「會唱」為最終目的,而是為了讓學生參加工作後面對幼兒教學能「會教」。許多學生在學會了演唱技巧和欣賞能力之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輔導去學習面對幼兒的聲樂教學方式方法,忘記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日後的幼兒教學做准備,典型的本末倒置。強調演唱技巧的提升,對聲樂藝術作品的掌握,都是為了以後的幼兒教學做准備的。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應該在掌握聲樂的基本演唱技巧後,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兒童歌曲的學習和教學方法研究上,其聲樂課堂教育要適應幼兒園教學的實際需要。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手段.
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唱歌就是跟著老師唱,照葫蘆畫瓢就可以了,對聲樂的概念還是很陌生。針對此情況,聲樂課堂教學中就更忌全面介紹籠統教學,這樣學生們也只是囫圇吞棗,根本接受不了那麼多的相關內容,容易產生混淆,最終導致厭倦心理,連學習的興趣都會丟掉。
因此,課堂教學要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感受唱歌與聲樂本質上的區別。
雖然聲樂課堂教學面對的群體只是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但在課堂上都把他們當作專業學生來教,並且因為他們以後也要從事教學工作,所以對他們進行專業訓練並傳授其一定的教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是日後的幼師或者幼兒園相關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掌握科學的發聲技巧,還要了解幼兒的發聲特點,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才能在H後更加熟練地開展工作。
因材施教,分級教學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聲樂的認識和相關素質各不相同,因此要求聲樂課堂教學工作者要因材施教。這里就可以用到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分級教學法。所謂分級教學,就是在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點,比如接受能力、反應能力、藝術素質等方面上,把全班學生劃分為上、中、下三個級別。
對於上級的同學,本身基礎較好,因而要加強對其的優勢培養,要求自然要高些,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後,還要補充教學更難的聲樂內容,同時老師多做指導、嚴格把關,促進他們對聲樂的積極性,使他們的聲樂水平更上一層樓。
而對於那些底子較差、聲樂素質偏低的下級同學,老師必須做到有耐心、有愛心、有恆心地指導。同時,應該秉承多鼓勵、多啟發、少責備、少忽視的原則,「氣可鼓而不可泄」,真正做到對學生事無巨細,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聲樂的意識,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聲樂的好處與老師的人格魅力,有利於他們自覺努力配合好聲樂課堂教學任務。根據他們現有的能力,在不脫離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多布置些簡單的兒童歌曲,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容易許多,也就更有學習興趣了,信心也增加了不少,最終能使聲樂水平提高不少。
最後,處於中游的同學會積極向上級同學看齊,並主動幫扶下級同學,使全班的聲樂水平都產生顯著的進步。這樣在學生們日後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能保證每個同學都具備合格的學前教育所需要的聲樂素質。
創新教學,用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現在,創新式教學普遍出現在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聲樂課堂教育工作者也應該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大膽嘗試新鮮理念與方法,打破舊有的古板教學模式,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形象生動的語言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聲樂在教學過程中,光靠老師的耐心教和學生自 身刻苦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老師善用吸引人、感染人、生動形象化的文字語言,引發學生進行聯想,再加上老師准確的示範,才能使學生准確把握歌曲的藝術形象,掌握其技能技巧。
聲樂教育和其它學科一樣,不可能脫離相關門類而孤立存在。在進入該專業音樂教育階段,由於學生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有了大致的認識、了解,因而在該階段聲樂教學應盡量抓住相應環節進行全面的知識滲透,使學生在聲樂課程之中領略其他文化知識的魅力。因此,我們要求聲樂學生不僅要掌握好發聲技巧,還必須具備音樂和文學及其他方面的修養,注意生活的積累,內心越充實,表現出來的內容才能越豐富,才能在以後的幼兒教學工作中進行得更加得心應手。
創新教學不應拘泥於過去單純的課堂教學任務,還應該多多善用現代社會的各種聲樂資源。比如課堂上試唱流行歌曲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理念。如今幾乎所有學生都會那麼一兩首喜愛的流行歌曲,從這個角度作為切入點,在課堂上與他們討論並演唱其中幾首,再從流行歌曲轉到課堂教學歌曲中來,就能將他們未盡的熱情與興趣全部轉到聲樂課的學習中來,這樣做既能激發他們學習聲樂課的興趣,又能間接地練習演唱基本功。
學生保持興趣,變被動為主動現代教學方法都在提倡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學會學好聲樂課程的前提和關鍵。當學生對這些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其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會上去,變當初的被動接受聲樂知識為主動汲取,對其學好聲樂課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發出學生學習聲樂課程的興趣並使其長久保持下去,就需要老師起到的指引推動作用。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是指路人與鋪墊的作用,將過去那種在課堂上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其對聲樂課的濃厚興趣來自主學習聲樂知識,並營造躍躍欲試的學習氛同,敢學敢唱想學想唱,這樣歌唱的技巧就更易於被學生掌握吸收運用。
結語面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與一般的聲樂教學要求是不同的,它要求學生們既要掌握一定的聲樂技巧,同時也要求具有齊唱特點,還同時要具備教育幼兒的技能方法,是集多種所長為一體,相互結合的一種特殊形式。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研究,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大膽使用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聲樂素質,為

❼ 淺談聲樂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用聲的誤區

一般概念的發聲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氣流通過喉頭時促使聲帶震動,產生聲音。而歌唱發聲的運動原理卻是在人的本能發聲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調整聲帶與周邊肌肉的合理運動,產生強大而豐富的、符合歌唱技術需要的聲音狀態。

聲帶的閉合能力一部分是自身機能,一部分是依靠其周圍有關肌肉的協調配合。生活中本能的發聲習慣,范圍只局限於對方聽得見的距離,沒有太大的音量與音區的要求,聲帶的運用是隨意的。

由於聲帶只有在發強音和高音時才緊密閉合,那麼類似於說話的本能發聲習慣常使聲帶大部分時間處於不完全閉合狀態。如果錯誤的運用聲帶周圍肌肉的功能,如把本該促進聲門開放的環杓後肌運用到歌唱,必定會產生聲音虛、漏的問題。

二、呼吸的誤區

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到目前為止已經被普遍認為是最科學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學生苦悶呼吸訓練中做得很好,而發聲時氣息卻不夠用。

有關呼吸問題的誤區主要有兩種情況:

1、吸氣時氣息到達的深度不夠,即沒有吸到技術所要求的到達「肺的底部」。

引起氣息淺的原因和本能呼吸習慣有關,吸氣擴張的狀態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顯然是大有區別的。

2、氣息與聲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聲音「搭不上氣」。也就是沒有運用氣息歌唱的習慣,張嘴就唱,把呼吸動作與歌唱的用聲動作分割開來。另一方面是過分地注意氣息,為節省氣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氣」,使氣息不能順利地作用於聲帶。

我們要建立這樣的歌唱意識:只有氣息支持的聲音才是有效的聲音,只有正確作用於聲帶的氣息才是有效的氣息。

三、共鳴的誤區

人體共鳴腔分為:胸腔共鳴、口咽腔共鳴(口、喉、咽)和頭腔共鳴區(鼻竇、額竇、蝶竇)。

帕瓦羅蒂曾強調聲音共鳴主要在口腔、咽腔,說明了口咽腔在整個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這個區域出現的認識上的誤區也是最多的。

所謂的口咽腔打開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開喉嚨」。很多學生把縮緊舌頭誤認為是打開喉嚨,結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壓喉,一方面破壞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狀態,另一方面也阻礙了口咽腔的順利打開,良好的共鳴音響也就無從談起。

口咽腔打開的關鍵要做到:在穩定的基礎上鬆喉嚨、松下巴、松舌頭,使這幾個部位處於「自如」狀態。

第二種誤區是把濃重的喉音誤認為是產生了胸腔共鳴。這種聲音乍一聽似乎很有力度,實則是喉和胸部壓力過大,用了純粹的「力」,而不是「氣」,沒有體會到共鳴產生時胸、肺部的鬆弛和氣息的流動。

四、語言的誤區

語言動作涉及我們常說的五音(唇、齒、舌、牙、喉)、四呼(開、齊、撮、合),歌唱發聲動作主要指喉、咽部的正確打開,聲門和呼吸的協調運用。

科學的發聲方法要求喉、咽部狀態的穩定是無庸質疑的,那麼語言動作如何調整才能適應發聲動作的穩定呢?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舌體在歌唱發聲時始終處於放鬆狀態,不能隨母音、音高、音量的變化而僵硬或緊縮。

2、輔音的發出應在喉咽穩定打開後迅速完成,聽覺上如同時進行的一樣,要點是輔音的除阻不影響喉咽狀態的穩定。

3、相關的部位發生作用時,「只用最必要的力量,排除任何支援性的和連帶性的緊張」。

通過對以上存在的幾種問題的誤區分析可以看出,生活中發聲動作、呼吸動作、語言動作等的本能習慣是產生諸種歌唱認識誤區的直接原因。在聲樂技能學習中,只有建立正確的歌唱概念,排除講話習慣帶給我們的影響,聲樂演唱技能才能進一步提高。

❽ 聲樂教學中的幾個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上課,知道理論不去練習沒有用。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生課堂中聲樂教學中訓練的誤區與應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