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就數學課而言,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的教學,要想上好一節40分鍾的課,我們老師要花的備課時間遠遠超過40分鍾。
1.備教材
備教材, 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編寫思想和編寫體系, 弄清楚教材每課內容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 尋找教材內容和學生現實生活的結合點, 盡量引入學生經歷的生活學習實例, 把教材變「 活」, 使教材內容演變為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或學習場景, 營造出輕松的興趣氛圍, 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種生活體驗。
小學生所學的數學材料一般比較簡短, 形式單一。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盡可能把這些材料放入能耳聞目睹的情景中去, 使學生覺得一節數學課上學到的不僅有少量單詞或小段對話, 還有一些能在許多場合用得上的語言材料。據調查,小學生們普遍希望數學課上氣氛輕松, 教師授課幽默詼諧,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因此, 備教材時, 要先考慮模擬現實生活或學習的情況, 多創設一些學習情景, 打破教材限制,豐富學習內容; 其次, 把會話中的新詞彙或難理解的句子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結合起來, 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引導學生用多種素材開展口語交際操練, 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的熏陶和教育,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2.備學生
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班的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多接觸、多談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動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個別差異;弄清每個班的整體差異和特點,然後才能「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針對不同班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准備不同問題等。
3.備教法
備教法就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 教師准備在課堂上選用什麼教法、培養學生哪些學法或學習習慣。在教學方法的准備中, 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方式, 要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的總體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 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通過討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組合作等方式, 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 學習和使用語言知識,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掌握正確的發音、語調、與人交際、理解記憶等學習方法, 完成學習任務, 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 要積極促進數學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 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以及協作、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教法採用應能促進學生用數學與他人交際, 在培養和提高學習數學興趣的過程中, 發展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 還要考慮數學興趣的培養和塑造, 如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讓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展數學興趣。
二、上好課,是減負提質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不是備好課就一定能上好課。上好課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學生的配合說到底還是在於教師,在於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意跟著你走。
1.新課的導入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是至關重要的。導入的方法很多,游戲導入,情景導入,多媒體導入等,如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學生還不太明白數學是怎麼一回事,我就先給他們欣賞了一首英文歌「Hello」來導入新課。英文歌曲好學易唱,而且小孩子都喜歡音樂,在愉快的氣氛中導如學習,會感到很輕松。
2.創設情境,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
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我們的教學設備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多媒體進入到課堂中來,我們老師可以藉助它來徹底改變一下我們的教學模式,多媒體集音,形,意於一身,且便捷,准確。以數學教學為例,我們可以把書中的單詞物體都用多媒體呈現出來,不用老師多廢唇舌,學生一看就明白。課文中的對話我們也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小動物配上朗文進行播放,學生會更加投入。一些難以描述的場景,我們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呈現。
此外,我們也可以創設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創對話,這樣不但避免了教師反復講解操練的枯燥無謂,更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3.課堂中的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其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使教師獲取數學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學生,要多點寬容。在他們答對問題時,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與鼓勵,讓他們成功的信心日益增強。
三、作業要有針對性,要適量。
每節課都應該有當堂練習,當堂練習,可以及時反饋,使老師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做到及時查漏補缺。同時要科學安排作業明確要求「把學生的書包重量減下來,家庭作業量減下來,課外活動時間多起來,睡眠時間多起來。很多教師喜歡搞題海戰術,認為熟能生巧,練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實不然。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我們應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布置不同的作業,讓後進生可吃,中等生吃飽,優等生吃好。而且,作業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多,讓學生產生厭惡感。
總之,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就是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道德素養,情感素養,就要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感特點,達到感在人心者,莫先於情的效果。在教學時,要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教師的情感,態度會感染學生,教師上課要激情飽滿,讓激情走進課堂,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構建充滿情感的教與學。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始終以高昂的情緒和精神振奮的心理狀態,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教學中來,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的關鍵一步。
㈡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過程資料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所關注的問題。素質教育需要我們培養和造就無數有惠心、有靈氣、會學習、能創新的人才,長期來我們只習慣於例題的分析,,卻沒有教會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擠壓小學生課余時間,反復練習各種習題,是當今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課堂效率低,所以老師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或是技能課時間。不僅是學生,就連老師也厭煩了這種惡性循環,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向40分鍾要質量。現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效率的含義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獲。一節課40分鍾,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鍾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也是現在課堂教學逐漸調整的原因,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她在有效的20分鍾里發揮她的潛力.這和老師的教學安排有關.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時注意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我們應該注重設置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式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並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可以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著就很順利、迅速的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是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應多多給予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經常給予學生贊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2、巧設問題的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安排這樣的情境:「小紅、小蘭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並急於想了解,於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3、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在此,我們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而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鏡面對稱的特點是,可以讓學生自帶一面小鏡子。首先讓學生照一照身邊的物體、數字、人在鏡子里的成像,這時會有學生發現,「鏡子里的數字倒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問繼續追問:「怎麼樣倒了?是上下倒了還是左右倒了?」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其次,讓學生在課後看鏡子里的數字或時間,運用兩次鏡子的成像將原像還原。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重視課後與課堂的緊密銜接性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後聯系密切。課後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發展的空間,這樣不僅能鞏固和發展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
其實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很多,但不管是哪些方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於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㈢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課件
網上的課件不一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最好是參考網上的素材,結合自己的思路自己設計,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會在課堂上用的得心應手。
㈣ 怎樣才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同學的主動參與程度。學生主動參與的面廣,課堂效率就高,教學效果就好。那麼,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效率呢?結合本人近十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需要有一種內部動力來達到學習目的。這種目的就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願望。只有當小學生有了這種學習慾望時,才能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精心設疑,激發興趣。
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導課時出示趣題:「小剛今年10歲,小剛的媽媽從出生到今年,只過了8個生日,請同學們想一想,小剛的媽媽今年多少歲?」這時,學生就議論開了。一般情況下,過8個生日就是8歲,可小剛10歲了,媽媽怎麼可能才8歲呢?學生疑竇頓生,情緒高漲。這時,教師接著說:「你們想知道小剛的媽媽多少歲嗎?學了這一課,同學們一定能解答出這個問題。」
可見,精心設置新穎有趣的問題引入課題,可使學生由好奇心而產生求知慾望,就能很快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由於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對枯燥無味,與學生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思維和生動活潑的特點構成矛盾。為了體現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強化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思維與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實踐,激發興趣,使他們躍躍欲試。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進行操作,主動探索、觀察、討論、發現、交流、大膽推導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生通過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問:大家認真觀察,割補後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哪些聯系?根據上面的發現,你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學生通過操作後,已經明確了兩個圖形間的內在聯系,建立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空間形式,這樣他們要說的話就很多,就能參與的興趣,完全有可能進行加工、整理、進而推導出公式,課堂教學也更加有效。 3、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中,有趣的學生材料能調動學生學習教學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完「兩步計算應用題」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救救小羊」的情境練習,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時候,大王老虎來了,老虎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規定:「小羊如果做錯了一題,狼可以前進一步,如果做對了,狼就後退一步,遠離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話情境中,學生本能的一種「正義感」馬上被激發出來,他們學習熱情高漲,做題異常認真。隨著學生一次一次正確的練習,狼被迫步步後退,當狼退至「河邊」,逼進河裡時,學生心底「懲惡揚善」的願望終於得到了滿足,全班禁不住高聲歡呼起來,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的極致,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㈤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向40分鍾要效益
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就數學課而言,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的教學,要想上好一節40分鍾的課,我們老師要花的備課時間遠遠超過40分鍾。
1.備教材
備教材, 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編寫思想和編寫體系, 弄清楚教材每課內容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 尋找教材內容和學生現實生活的結合點, 盡量引入學生經歷的生活學習實例, 把教材變「 活」, 使教材內容演變為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或學習場景, 營造出輕松的興趣氛圍, 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種生活體驗。
小學生所學的數學材料一般比較簡短, 形式單一。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盡可能把這些材料放入能耳聞目睹的情景中去, 使學生覺得一節數學課上學到的不僅有少量單詞或小段對話, 還有一些能在許多場合用得上的語言材料。據調查,小學生們普遍希望數學課上氣氛輕松, 教師授課幽默詼諧,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因此, 備教材時, 要先考慮模擬現實生活或學習的情況, 多創設一些學習情景, 打破教材限制,豐富學習內容; 其次, 把會話中的新詞彙或難理解的句子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結合起來, 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引導學生用多種素材開展口語交際操練, 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的熏陶和教育,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2.備學生
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班的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多接觸、多談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動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個別差異;弄清每個班的整體差異和特點,然後才能「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針對不同班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准備不同問題等。
3.備教法
備教法就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 教師准備在課堂上選用什麼教法、培養學生哪些學法或學習習慣。在教學方法的准備中, 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方式, 要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的總體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 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通過討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組合作等方式, 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 學習和使用語言知識,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掌握正確的發音、語調、與人交際、理解記憶等學習方法, 完成學習任務, 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 要積極促進數學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 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以及協作、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教法採用應能促進學生用數學與他人交際, 在培養和提高學習數學興趣的過程中, 發展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 還要考慮數學興趣的培養和塑造, 如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讓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展數學興趣。
二、上好課,是減負提質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不是備好課就一定能上好課。上好課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學生的配合說到底還是在於教師,在於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意跟著你走。
1.新課的導入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是至關重要的。導入的方法很多,游戲導入,情景導入,多媒體導入等,如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學生還不太明白數學是怎麼一回事,我就先給他們欣賞了一首英文歌「Hello」來導入新課。英文歌曲好學易唱,而且小孩子都喜歡音樂,在愉快的氣氛中導如學習,會感到很輕松。
2.創設情境,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
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我們的教學設備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多媒體進入到課堂中來,我們老師可以藉助它來徹底改變一下我們的教學模式,多媒體集音,形,意於一身,且便捷,准確。以數學教學為例,我們可以把書中的單詞物體都用多媒體呈現出來,不用老師多廢唇舌,學生一看就明白。課文中的對話我們也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小動物配上朗文進行播放,學生會更加投入。一些難以描述的場景,我們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呈現。
此外,我們也可以創設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創對話,這樣不但避免了教師反復講解操練的枯燥無謂,更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3.課堂中的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其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使教師獲取數學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學生,要多點寬容。在他們答對問題時,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與鼓勵,讓他們成功的信心日益增強。
三、作業要有針對性,要適量。
每節課都應該有當堂練習,當堂練習,可以及時反饋,使老師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做到及時查漏補缺。同時要科學安排作業明確要求「把學生的書包重量減下來,家庭作業量減下來,課外活動時間多起來,睡眠時間多起來。很多教師喜歡搞題海戰術,認為熟能生巧,練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實不然。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我們應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布置不同的作業,讓後進生可吃,中等生吃飽,優等生吃好。而且,作業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多,讓學生產生厭惡感。
總之,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就是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道德素養,情感素養,就要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感特點,達到感在人心者,莫先於情的效果。在教學時,要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教師的情感,態度會感染學生,教師上課要激情飽滿,讓激情走進課堂,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構建充滿情感的教與學。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始終以高昂的情緒和精神振奮的心理狀態,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教學中來,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的關鍵一步。(從網上搜的,你可以看看。)
㈥ 如何立足課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課堂作業及時完成 今日事,今日畢,就是說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 首先老師剛講過的知識,記憶深,做起來順利,同時可對剛剛學習的新知加以強化鞏固。其次當天作業當天做,量不會太多,能夠很輕松的完成
㈦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1.讓自己的課堂具有吸引力
2.平時跟學生是朋友,上課了必須遵守課堂紀律。
3.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
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課堂效率
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本文試圖從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三個方面,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個問題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解讀教材是基礎,要注意吃透新課程理念,領會教材意圖;優化教學過程是關鍵,包括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手段、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筆者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是關鍵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任何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都不是一張白紙。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的意義每個人的領受是不同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和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教學目標搞「一刀切」,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但是制定分層目標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標、上限目標、發展目標。如在教學演算法多樣化時,筆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本演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學生則要求會運用多種演算法,能力更好的學生在會運用多種演算法的基礎上學會擇優或想出更好的方法。這樣從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二)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的,這種出現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
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於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朱國榮老師在上《分數的意義》時,請學生從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認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認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還有的認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這時,朱老師沒有馬上否定說錯的學生,也沒有用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拉著學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靈活引導,把握好動態生成的新資源,展示出動態生成的藝術,達到了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
(三)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小組合作學習要講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什麼都是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而組織進行。內容簡單的不用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較難的先要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再組織小組合作。這樣,每個人都有思維上的參與,實現人人學數學。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應的規則。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要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即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愛好、成績等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為目標的。筆者曾在學校組織的家長開放日,教《應用題的練習》(四年級)時要求學生四人小組自主分工:一是把應用題拼組完整,二是讀題,三是寫出算式,四是說出解題思路。在反饋過程中,證明四年級的學生自己能做出優勢互補的合理的安排。動手能力強的拼,朗讀水平高的讀,書寫能力強的寫,條理清晰的說。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得以彰顯,使大家都得到了鍛煉並發揮了自身的長處,得到了聽課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課堂學習中,合作小組常常表現出不善於合作的狀況。一次,筆者在執教老師請學生小組合作時觀察到以下現象:有的學生托著下巴冷眼旁觀,有的學生溜到別的小組,有的東張西望……所以,教師在平時要採取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1)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清楚的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說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點撥。(2)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有困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孩子們: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眾口頭稱贊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建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3)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沖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系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充分了解學生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1.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2.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筆者讓學生自己獨立地做書上的練習。一生突然大聲說:「有一隻鴿子的信送不出去。」筆者微笑著詢問是哪一隻,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後地回答:「15-9。」 在老師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活動空間中,孩子們自己發現了多餘的條件,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設想當時筆者如果對貿然出現的聲音立即批評,不僅使那位學生的思維停頓,連其他孩子的學習熱情都會受到影響。蔡林森說:「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師嘴裡講出來就不值錢了,一定要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
(二)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對教育評價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與它有密切的正相關。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從評價主體上看,分為師生、生生、生師;從評價手段上看有口頭語言和稱贊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語言。如「你的想法很獨特,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果真有價值,老師應該馬上肯定:「你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很重視。」
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來探討。有效的評價既能指明優缺點,又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力量。有時,我們會在課堂上聽到「好的」、「不錯」類似這樣的評價。對教師來說簡單了,可對於學生而言缺乏針對性,甚至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習主動性減弱。為了引導學生評價他人,有些老師會說:「你認為他說的怎樣?」……筆者認為學生的自我評價環節在課堂中比較單薄,老師可以讓它厚實一些。如「你對自己的發現怎樣評價?」這樣有利於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時發現並做出不斷的調整。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㈨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需要有一種內部動力來達到學習目的。這種目的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願望。只有當學生有了這種學習慾望時,才能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中,有趣的學習材料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完「列方程解應用題」後,我設計了一個「救救小羊」的情境練習,就在狼想吃小羊的時候,山大王老虎來了,老虎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規定:「小羊如果做錯了一題,狼可以前進一步,如果做對了,狼就後退一步,遠離小羊。」在如此有趣的童話情境中,學生本能的一種「正義感」馬上被激發出來,他們學習熱情高漲,做題異常認真。隨著學生一次一次正確的練習,狼被迫步步後退,當狼退至「河邊」,逼進河裡時,學生心底「懲惡揚善」的願望終於得到了滿足,全班禁不住高聲歡呼起來,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的極致,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由於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對枯燥無味,與學生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思維和生動活潑的特點構成矛盾。為了體現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強化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思維與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實踐,激發興趣,使他們躍躍欲試。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進行操作,主動探索、觀察、討論、發現、交流、大膽推導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生通過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問:大家認真觀察,割補後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哪些聯系?根據上面的發現,你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學生通過操作後,已經明確了兩個圖形間的內在聯系,建立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空間形式,這樣他們要說的話就很多,就有參與的興趣,完全有可能進行加工、整理、進而推導出公式,課堂教學也更加有效。
二、精選課堂練習,提高課堂效率。
實踐證明,盲目的過多的練習是不科學的,它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反而,由於大量機械性的練習題目,學生的思維會變得呆滯,加上那麼多的作業,擠掉了他們的自由活動時間和休息時間,阻礙了他們思維的正常發展,使他們在學習上處於被動狀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編練習題,並有計劃地讓學生練習,力求精而少,練在點子上,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加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如在「平均數的運用」的教學中,學習「步幅」概念時,我讓學生自己實踐操作;在「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測量、計算紅領巾面積等。
四、抓住生成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是以學生為本,教學因生命而精彩,教師的一個舉動、一個閃念、一句話,都可能導致非預設生成事件的發生,引出無限的精彩。這此事件的發生,雖無法預約,但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可以造福於全體學生。也許我們不是天才,但我們需要練就一雙天才一般的眼睛,樹立強烈的資源共享源意識,珍惜課堂中非預設生成的資源,及時捕捉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利用各種有效途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每一天、每一分鍾都學有所獲, 真正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