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應該如何進行課前預習
應該如何預習呢?低年級的學生識字少,學習習慣差,我們可以領著他們預習。對於一年級學生我是從教會學生讀書開始的:第一步學會看目錄,了解目錄的作用,可以全面了解書中內容和很快地找到想看的內容。第二步學會看信息窗,首先看信息窗描述了什麼事情,有什麼物體,然後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思考解決方法。例如在預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年級下冊)信息窗1時,我讓學生先看信息窗中小朋友都在干什麼,然後再找一找一共有幾句話,哪幾句話是連在一起的,可以組成一個數學問題。最後想一想,這個數學問題怎樣列式子解決。對於一些實踐類、操作類的知識,我們可以讓他們提前准備教具,體驗過程來進行預習。例如在教學一年級《分類與比較》時,我安排學生課前和家長一起逛超市,要求學生留意察看商場里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還讓他們和媽媽一起整頓自己的書包、衣櫃,讓他們感覺分類的重要性。用學生身邊的「情境」涌現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教學的現實性,趣味性,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知識,調動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能激發出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低年級學生學習能力逐漸增強,他們有時不再需要老師領著預習,但是他們往往把預習簡單理解成看數學課本,預習時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難以深入教材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索新知,也有些學生把導學案或者書後的習題做一遍便認為是大功告成了。他們預習當成了枯燥任務來完成,久而久之會造成他們對學習數學興趣的減退。在這種情形下,我經常分階段地、有目的的進行預習方法輔導,給學生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步驟,教給學生具體的預習方法。如以「做什麼——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這幾步來預習。並且給他們布置的預習任務一定要注意難度適中,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強。同時也可以設計成預習題綱(低年級沒有導學案)。
② 小學數學預習作業設計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數學預習能力的必要性
預習是學習的開始,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准備。預習充分、合理、有效,不僅有利於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教師更加深入地去解讀教材,預設課堂。學生的預習與教師的預設相互交融的時候,是課堂最具生命力的時候。預習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創造的快感。
預習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在課程實施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都知道,有效的學習一般包括課前預習、課內學習,課後鞏固,三者缺一不可。而課前預習的作用就在於使每個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個整體把握,對學習困難有個心理准備。預習內容是所學新知識的基礎與先導,所學知識是預習的延伸與發展。通過預習可以使學生更加熟悉、掌握一些已有知
識,並對新的知識完成在「知識樹」上的架構,為學生有效的課堂學習奠定基礎;也就是說,預習在數學學習中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紐帶作用。
二、培養學生數學預習能力的策略
「授之一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可享一生。」指導學生學會預習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的預習方法,使學生能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地預習,才能取得良好的預習效果,才能為新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預習方法的指導、訓練,可以使學生學會預習,並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有效目標設定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布置預習就是一句話:「今天回家預習某某頁,某某內容。」學生往往無所適從,這樣不僅達不到預習的目的,反而會養成學生做事盲目、草率的壞習慣。我們的學生千差萬別,他們的接受、理解、感悟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告訴我們:預習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盡量從學生實際出發,起點要低,要循序漸進地設立恰當的預習目標。首先,預習作業的布置不能機械單一;其次,預習作業布置不能簡單隨意,要有針對性;最後,還要注意不能一刀切,缺乏層次。也就是說,我們要盡量制定些學生稍做努力就能完成的目標,讓他們比較樂於完成預習作業。 (二)指導預習方法
合理地選擇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指導預習要因材而異,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習內容,預習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概念型教材重點採用閱讀理解法預習,計算內容重點採用嘗試練習法預習,而幾何內容則適合採用實驗操作法預習……總之,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預習數學,一般以某一種(或幾種)學習方法為主,輔以其它。這樣的預習有利於學生對內容的獨特理解,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對數學預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以下四步進行:
1、通讀內容,圈畫要點,了解大概內容。這一過程主要針對概念性的數學知識。學生在通讀內容的過程中,從整體上了解了新的數學知識。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結論畫一畫、圈一圈,使得新課中的主要內容顯現出來,為理解和掌握知識做准備。例如在預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找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一邊看書,一邊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有哪些特徵,並在書上圈畫出來。
2、細讀例題,初步理解,「消化」重點知識。學生在對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就要指導學生怎樣「消化」這些知識,初步完成預習文稿,這是預習的主要環節。如何指導學生怎樣「消化」呢?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列舉事例,理解概念。數學概念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從具體的例子中抽象出來的。讓學生自己學會舉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概念,幫助形象理解概念。例如對「約數和倍數」的理解,課本上只有一句話:「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整除,就a叫做b的倍數,就b叫做a的約數。」學生就可以舉出這樣的例子:6能被2整除,6就是2的倍數,2就是6的約數;15能被5整除,10就是5的倍數,5就是10的約數等。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實際上學生是在用具體的例子理解概念,當量達到了一定的標准就會有質的飛躍。 (2)動手實踐,感受數學。《課標》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在預習時,也應該指導學生動手實踐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長方體和在正方體的認識》中對「面」、「棱」、「頂點」的預習,我指導學生在身邊找一些長方體的物體,像火柴盒、魔方、葯盒、數學課本等。讓學生動手去摸一摸這些長方體物體的面、棱、頂點的數量。又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中對體積公式的推導,課本中有較為明確的推導過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親自擺一擺、算一算、想
③ 小學生如何預習數學
首先每一課時學完,當天掌握並復習。然後在作業完成後預習。預習首先看知識點,教科書中應該有著重標注的,然後看例題,能看懂就可以開始慢慢接觸後面的課內習題,看不懂的就想,想好就寫,加深記憶。然後還有疑問記下,明天課堂上注意有沒有對自身疑問的解答,沒有就要課後馬上問。如果是家長,不要逼迫孩子預習,而要讓他自己養成習慣。對於老師如果有要求預習,這是最好,畢竟現在的小孩還是比較聽老師們關於學習上的要求的,適當鼓勵讓他持之以恆。
④ 小學數學的預習方法有哪些
一、自覺預習習慣:1、了解所要學習的新知識;2、准備好上課所需的書、本、文具及資料;3、運用工具書幫助預習;4、把遇到的不懂之處和難點標記下來。
二、仔細觀察習慣:1、有意識地運用視、聽、味、嗅、觸等感覺器官來觀察事物;2、觀察全面、清楚、找出特點及特徵。
三、認真聽講習慣:1、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2、聽清楚所講內容;3、邊聽邊想、理解內容;4、能記下有關要點。
四、樂於交流習慣:1、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2、耐心地聽完別人的話再發言;3、說話清楚、完整、簡潔明了;4、吸引他人發言的長處,補充和糾正自己的觀點。
五、勤於閱讀習慣:1、集中注意力認真閱讀;2、邊讀邊思考,理解閱讀內容;3、反復閱讀,並使用圈劃等方法理解題意,正確解題。
六、獨立作業習慣:1、先復習後作業;2、做作業時一心一意,不兼做其它的事情;3、獨立作業不抄襲;4、作業字跡工整、格式規范;5、做完作業及時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七、樂於動手習慣:1、經常使用學具幫助學習;2、通過作圖、演示等來幫助自己學習;3、敢於動手進行小發明、小創造的嘗試。
八、及時筆記習慣:1、聽課時把聽到的內容及時記下來;2、經常歸納、比較運算方法。
九、及時積累習慣:1、意識的積累;2、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類和整理。
十、善用時間習慣:1、有制定作息時間的習慣;2、遵守作息時間表 附部分兒歌 樂於交流 好朋友,拉拉手 課內課外愛交流別人發言耐心聽, 取長補短排憂愁。
⑤ 小學數學布置預習作業存在哪些問題
1.布置作業不能帶有懲罰性質
調查中,教師布置的作業量,學生十分反感;其次,學生反映有的教師要求學生把錯的考試卷或錯的作業題抄寫50次或20次!有的學生膽子小,不得不做,有的膽子大一點的就是不作。結果,教師狠狠批評沒有做的學生,師生關系由此而緊張,如此下去,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作為教師,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效果會好嗎?我認為,這樣布置作業只有一個結果:學生十分反感你所教的學科。教師不要打著「好心」的旗號認為是為學生的未來著想,而事實卻恰恰與之相反:是我們的好心害了學生,學生的未來也被我們給毀了!教師布置作業自己不設計,不思考,不選擇,是對學生的摧殘!
2.統籌安排控製作業的數量與難度
如果教師爭先恐後地增加作業量,學生要完成的作業總量就很難控制了。各科任課教師應該把作業量控制在半小時左右,這樣學生每天的作業量就能控制在三小時以內了,還能留出一點兒自行預習、復習的時間。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各學科教師如果難以把握作業總量,我認為,可以請班主任來溝通、協調,也可以徵求學生科代表的意見,每位任課教師把當天要布置的作業告訴班主任或者學生科代表,由班主任匯總,統一布置給學生。或者科任教師與學生科代表討論,確定作業的數量,這樣就能有效地控制各任課教師所布置的作業量了。
3.布置作業要保證質量與效果
在布置作業前,教師應先「做作業」---搜尋作業題,並認真考慮哪些類型的作業題有利於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哪些類型的作業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哪些類型的作業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作業的布置要由系統性、連貫性,要合符教學與教學目標,作業要求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布置作業並不是教師隨便地應付了事,更不是教師隨意脫口而出的事情,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果。只有教師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篩選出一定數量的題目或者綜合某些問題之後布置給學生,以達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作用。
4.布置作業要兼顧個性與共性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所具備的認知基礎、情感准備、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這就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樣的內容時,學習速度以及掌握學習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所需要的幫助都是不同的。既然學生的差異性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也應該是多層次的、有彈性的,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是一樣的作業。當然,教師布置作業首先要立足於大多數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但是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當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在設計、布置作業時盡可能地做到有梯度、有區分度,也就是要份層次,對學生的不同狀況提出不同的要求。
總之,教師要考慮,布置作業是為了達到鞏固已學、培養習慣、掌握方法、激發興趣、發現不足的目的。
⑥ 如何布置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預習作業
預習,在新課程理念下應賦予新的內涵。它作為課堂教學前一種學習個體獨立自主的探索性學習,不僅讓學生做好了學習的心理准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獲得重要的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考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培養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預習作業的設計上,不僅僅關注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更應從數學課程總體目標的達成和學生發展上考慮,使得預習不僅僅為教師的教服務,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那應如何設計預習作業呢?怎樣的預習作業才是有效的呢?筆者認為:數學預習作業的設計應切合學生的見聞、理解、情感、思維;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預習中去。雖說每一課的作業都有所不同,但在設計過程中,筆者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進行分類設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概念課的預習作業設計——追根溯源,把握本質
數學概念往往比較抽象,為此「讓學生經歷概念的來歷,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是我們教學概念課的追求。當新概念和舊概念聯系比較緊密時,在預習時,可以通過對舊概念的復習、引申、推導,得出新的概念;當新概念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回顧生活中的物體引出概念。所以在設計概念課的「預習作業」時,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問題:「概念是怎麼來的?」「概念表示什麼意義?」「它與以前所學的知識有什麼聯系,又有什麼區別」……讓這些問題在學生預習中起到導向性作用,讓學生提前進行思考,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時間與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第二天教學研究過程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讓學生有更多的內容可以交流,值得交流,以此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以《有餘數的除法》一課為例,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余數的產生,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針對這兩個重點,大部分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匆匆忙忙地通過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來突破重點。但在此過程中,一部分學生能合上老師的節拍,但勢必有一部分學生還沒來得及擺好、理解就已進入下一環節,對這一部分學生老師設計的探究活動都是流於形式而沒有實效的。為此,筆者在課前設計了這樣一組預習作業:
請同學們准備20~30個圓片(或糖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分一分,擺一擺,並記錄下來,並請同學們嘗試用一個算式把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總個數
分成幾組
每組的
個數
餘下的數
在完成這個預習作業過程中,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余數的產生過程,並且通過操作進一步明確了有餘數除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很自然的把對除法的理解遷移到了有餘數除法的理解,理解了「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意義。同時課堂上,筆者先交流並展示了幾位學生的預習作業,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作業及展示的情況,進一步理解余數與除數的關系,讓概念的理解、內化不再成為一種說教,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切的體驗與理解,而且交流、體驗的都是學生自己的素材,不僅豐富了課堂學習的資源,更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計算課的預習作業設計——嘗試體驗,演算法多樣
新大綱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嘗試用多種方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和驗算」。這就要求在計算教學中要不斷豐富計算內涵,使運算更有意義,要讓學生明白用幾種方法探索計算結果比簡單獲取一種計算方法更為重要。為此,「讓學生自主經歷計算的過程,掌握計算的方法」是計算課的精華所在。為讓學生的體驗更深刻,我們在設計計算課的預習作業時,注重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和多樣化,可以設計一些計算的基礎題,讓90%的學生可以根據自主學習能獨立解決這些題,也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拓展題,讓一部分優生自主學習後能自主「消化」,體現「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發展」。正因為有了預習,有了更多思考的時間,才會使學生在課堂上迸發出更多創新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如在上《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為此,筆者設計了兩個層次的預習。
1.先口算,再說說你是怎麼算的?
13×2= 24×2= 32×3=
筆者的意圖不僅是為了回顧舊知,理解算理,更是為新知的學習做好充分的知識鋪墊。
2.請用多種方法嘗試計算,如果你不會,請先認真看看書本第63頁的內容,再自己做一做
23×12 31×21
這里不用例題,直接出示計算題,主要為了體現本課的教學重點。看書主要針對中下學生,指導他們預習的方法,體驗預習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到第二天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交流匯報你的演算法,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同學們在經歷計算過程後再進行交流,使交流更具實效性,因為他們中的每一位都經歷過,思考過。在聆聽他人的發言,聽到和自己一樣的方法時就激動不已,在聽到和自己不一樣的方法時興奮,多想把自己不同的方法馬上說給同學聽,這無疑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在課前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了自主學習的效率。
三、解決問題的預習作業設計——自主探究,理解數量
數量關系是解決問題中的核心,學生理解了數量關系後解決就比較簡單,但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難點,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預習作業時,可以設計一些相關解決問題的練習,並要求學生說說思考過程,讓他對其中的數量關系有一個初步的感悟與理解,從而直接為第二天的課堂教學服務。
如在《植樹問題》一課教學前,筆者設計這樣一組預習作業:在一條長10厘米的線段上,每隔2厘米畫一個圓,你有幾種不同的畫法?畫一畫,填一填:
畫法
圓的個數
分成了幾段
我發現了什麼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請學生先交流自己動手畫的結果,並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許多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見解,「我發現兩端都畫圓的時候,圓的個數=段數+1」「我發現只在一端畫圓的時候,圓的個數=段數」「我發現兩端都不畫圓的時候,圓的個數=段數-1」「我發現10÷2=5段,而不是5個圓」……看來,學生在經歷了自己動手的實踐經驗後,已對圓的個數與段數之間的關系有了一個初步感悟。此時,再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幫助學生建立預習作業與例1之間的聯系,找出棵樹、段數之間的關系,那麼對學生來說這個植樹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預習作業的設計我們可以根據每天學習內容的不同而進行調整,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不管哪種類型的作業,我們都要注意做到「三性」:
一是設計的作業要有服務性
預習作業的設計是為第二天的課堂教學服務的,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任務,充分考慮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使作業走在課堂教學的前面,能促進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且有了相關的預習作業後,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設計流程,使作業與教學設計相輔相成,收到實效。
二是設計的作業要有適度性
設計作業首先考慮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心理和學習水平。由於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不同,不同班級的學生之間的認知水平、認知方式肯定有一定的差異甚至差異很大,設計作業時一定根據「班情」來設計作業,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且針對班上不同程度的學生也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三是設計的作業要有挑戰性
設計的作業難易要適中,找准新舊知識認知的聯結點,促進知識的正遷移。設計作業時要增加一定的難度,要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即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中學習,在問題解決中探索,推動和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
通過一年多預習作業的嘗試、實踐與研究,深深感受到通過設計合理的預習作業,真正拓寬了學習探究空間,改善了回家作業形式。一方面,通過預習,我們可以讓部分探究活動放在課前,從而騰出時間來交流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從而達到探究內化兩不誤,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預習作業是在課前,每位孩子都有足夠思考的時間,尤其是那些學困生,在課前初步了解新知,從而漸漸提高他在課堂上的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從而縮小了與學優生們的差距,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
當然,本文主要針對概念課、計算課、解決問題課這三類課型進行了預習作業的設計,那其餘課(如統計課、綜合實踐課等)的預習作業又該如何設計?如何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預習後的課又該如何組織?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日常教學中進一步探索與實踐。
⑦ 小學生怎樣預習數學功課
這是一個好習慣。首先每一課時學完,當天掌握並復習。然後在作業完成後預習版。預習首先看知識點權,教科書中應該有著重標注的,然後看例題,能看懂就可以開始慢慢接觸後面的課內習題,看不懂的就想,想好就寫,加深記憶。然後還有疑問記下,明天課堂上注意有沒有對自身疑問的解答,沒有就要課後馬上問。如果是家長,不要逼迫孩子預習,而要讓他自己養成習慣。對於老師如果有要求預習,這是最好,畢竟現在的小孩還是比較聽老師們關於學習上的要求的,適當鼓勵讓他持之以恆。
⑧ 小學數學怎樣預習
小學數學的前後銜接很緊密,如果學好前面的,後面的就很容易學!預習一般先理解前面所學知識,看知識是如何銜接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⑨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有效預習指導
課前預習的方法指導 布置預習作業。小學生年齡小,能力有限,預習時往往不知版從何處下手,許多學生權把預習簡單理解成看數學書本,學習時走馬觀花。布置預習作業可以明確預習任務,可以促使每個學生都有目的的去預習。從而自覺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