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28 11:48:49

⑴ 如何打造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階段性計劃

自新課程實驗開展以來,小學英語的地位日益上升,社會對英語的需求不斷增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也不斷提升,這為小學英語的開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境,熱鬧活潑的小學英語課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但隨著新課程的深入,一些問題也漸漸暴露出來:如經常有學生不及時過關,有同學逐漸跟不上同班同學的英語學習水平,一部分家長向老師反映孩子對英語學習感到很困難,一部分初中接班老師抱怨小學畢業生的英語基礎太不好„„老師們困惑了:教師教的這么累,學生學的這么苦,效果卻是如此地不盡人意,並且一小部分學生還喪失了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願望,究竟是什麼原因?難道小學開設英語不合適嗎?更令人困惑的是:同年級的老師統一進度統一練習,教學的效果居然會有顯著的差異,為什麼?仔細分析一下,其中的差異成因主要來源於促進學生發展的主陣地二、課堂,即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學效率有高有低,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人人所追求的,人們常會用「高效」「實效」來表示,反之,無效的課堂教學似乎不大存在,但低效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堪稱為是有效的呢?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經過一段時間探索以後,大家普遍認為: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在課堂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並得出了現在大家所公認的有效課堂教學的特徵: 1、課堂是關照學生的生活世界的課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學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學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開的背景和種種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夠促進學生個體多種品質生成的奧妙蘊藏的處所。
2、課堂是給予學生先進文化浸染的課堂。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全面地關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樂園,所以要善於營造一種追求真理、崇尚學問的精神氛圍,讓學生在這樣一種精神氛圍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禮和熏染。

⑵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訓總結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融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在主觀上作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於激勵他們,應從他們的實際水平出發,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總之,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並教他們一些改善大腦記憶力方法,
就拿我教的六1班來說,普遍存在英語學習困難的情況,在這種形式下如果再去對學生加以抱怨或訓斥的話,那很可能導致學生徹底背離英語。對此,我經常在班上使用鼓勵性語言及採取個別談話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讓他們了解升初中動向,而這兩年的升中英語考試趨於考查基礎,難度不大,這樣就給他們樹立了信心,不會覺得目標太遙不可及,只要認真學習,還是有可能在升中考中有所收獲的。幫助學生克服了心理關,才能真正地展開教學活動。 二、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教學過程民主、科學、互動,教學主題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作為英語教師,我時常在思考為什麼教師教得很認真,學生也學得很辛苦,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很多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導致有些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行為。為此,我開始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教 學行為,在做了一些教學反思之後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一堂課沒有幾個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那麼這堂課在學生眼裡肯定是枯燥乏味的,也就談不上有效了。課堂教學活動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所設計的各個環節,步驟應該符合學生的心理。 學習是需要興趣的,如果仍然用傳統教學模式,那麼學生所接觸的就是枯燥無味的詞彙和語法,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又怎能調動起來呢?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集中到授課內容,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所以,老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准備,寓教於樂,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一堂充滿情趣的課,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喜悅和成就感。當然,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也是不可缺少的。英語歌曲,朗誦比賽,活動劇,聽力比賽,作文比賽等。讓學生們沉浸於美好的語言情境,時而游戲,時而思考,時而激情勃發,在自由自在中體驗學習語言的樂趣。如在教授六年級英語文化單元1時,我通過課前上網下載有關世界之最的圖片來激發學生對要學內容的興趣,使他們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2.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台,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要強調師生的互動。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並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對象。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並確立自身的主體作用意識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英語語言學習是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雙向性活動,教師不僅要充分進行語言的輸入,也要千方百計地鼓勵學生輸出語言。
新課程標准要求下的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實踐、自我發展,提出問題,在教師引領下解決問題;提倡課堂的民主性,充分地尊重學生,教師成為課堂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提倡教學的開放性,開放教學形式,開放教學場地,尤其是開放學生的活動與思維空間,開放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的思路,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教學的綜合性,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予以高度的關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為重心。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協調與統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把研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著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發展,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反復法,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真正達到讓學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一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才可以有強大的學習動力,
3.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研讀英語新課標,我們知道,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促進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的革新,促進學生優化學習方式。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注重知識傳授,強調接受學習,而不注意學生的學法以及教學的真正實效,也就是說,對教學的反饋及有效性的研究大大滯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哪種英語教學方式受學生喜愛,哪堂英語課教學讓學生形成了能力,哪種學習方法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這都成為我們思考的方向。因此,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及方法,如:運用投影儀,多媒體,錄音機,圖片等,開展小組活動,朗讀,復述,歌曲演唱,競賽,英語角等形式來活化課堂,優化教學。
三、關注多元評價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指出: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與進步,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就是讓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通過師生合作,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進步性綜合評價。
多元評價是為指導教學過程順利進行而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的評價。多元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並為教師提供反饋,也為個人提供有益的反饋,幫助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的需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全面發展。教師要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如在每學完新單詞後,我都要進行一至兩次的聽寫,並表揚滿分同學,對沒及格同學要求及時重新默寫,而且每一單元都要進行相應的單元測試,並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反思,力爭科學地、全面地考查並總結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後所具有的語言水平,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
四、有效課後作業的布置
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單位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正確組織好學生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才能有著重大意義。同時教師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據此調節、改善自己的教學。但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布置作業講究針對性
教師在選題時,只有將學生的水平層次與知識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設計鞏固交際語言項目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得體性、規范性;設計鞏固語法知識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准確性;設計口語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語言的准確性和流利性。
2. 布置作業講究層次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在完成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後,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結構合理、題量適中的同步作業,對學生個體層次和知識層次要分析並加以區別,不能搞「一刀切」。因為班級的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可能處在同一水平,所以內容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尤其是我們四1班學生兩級分化,所以作業布置可分為A、B、C三級作業,即A級作業面對優秀生,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之後,再力爭完成綜合性廣、概括性強、靈活性大的練習;B級作業面對中等生,在他們完成基本技能訓練後,再練習一般綜合題;C級作業面對學困生,重點布置與教材相關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訓練,並適當減少數量,降低難度,對基本題進行強化訓練。這樣一來,優等生滿足了更高的求知慾,中等生減輕了心理壓力,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機會,學困生也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上增強了自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3. 布置作業講適量性
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主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探索和知識的系統歸類,而不是進行大量的、毫無針對性的、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應把握好這一原則,做到選材有針對性且題量適中,不可把練習變成「題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業當成學生復習和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 4.按時檢查作業
作為教師,按時檢查作業這一點可以說是作業布置這一教學活動中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一旦教師不去批改檢查作業的話,就無法掌握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合理有效的開展以後的教學工作,學生也不會在作業上花時間。那麼不論多麼精彩、多麼科學的作業設計也就如泡沫一般化為泡影沒有實際效用。
總之,效益是課堂的永恆追求,英語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

⑶ 為什麼小學英語課堂要進行有效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性教學


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在教師引導下努力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展。有效教學應該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兩個層面。我們知道,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筆者認為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課堂教學活動要目標明確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 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設計了「 Menu」讓學生到「餐館用餐」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 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Sure. Here you are。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
而有些活動的教學目標指向性不強,甚至指向錯誤的教學目標。如,在一次聽課中,有位教師在教學單詞 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school bag, notebook的拼寫時,讓學生用身體的運動寫出單詞的字母,有的學生顯得很興奮,而有的學生純粹是在那裡亂扭,甚至連字母都不拼讀,只是覺得好玩,好笑。這樣的活動看似熱鬧,但不能起到真正強化單詞拼寫的作用。像這樣不能指向正確的教學目標的活動我們不能認為它是有效教學。
二、情境創設要真實便於操作,合理分配時間
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小學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有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文
具的詞彙時,有的教師設計了利用 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實物或圖片進行猜謎游戲,讓學生猜書包中的物品;在學習「 At the zoo」話題時,教師設計了帶學生參觀動物園的情景,讓學生口頭描述他們所熟悉的動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徵,並能說 I like monkey。這些情境的創設都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教學活動目標明確。
然而,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尤其在一些展示課的課堂上,有些教師過於注重情境的創設,用大量的時間和語言創設情境。如,有位教師在教授「 My clothes」的內容時,設計了開服裝店,買服裝的活動。教師可以課前安排學生每四人一小組,分別在家裡 draw一些服裝 picture帶到課堂上開展活動。但是在授課時教師首先教學生用紙和彩筆在課堂上製作 shirt,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 sweater, jacket, vest, jeans, pants等圖片,結果 35分鍾的一節課,學生用了近 30分鍾的時間製作 「clothes pictures」,最後教師僅在臨下課前幾分鍾的時候,讓學生用做好的「 clothes pictures」開展 clothes shop,進行對話練習。整節課的教學時間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師用了過多的時間進行了非針對教學目標的活動,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降低。又如,有的教師在教「 in, under, on」方位詞時,設計了捉迷藏的活動。教師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家庭房間的場景,有床、桌子、箱子等物品,一名學生蒙著眼睛猜另一名學生藏的地點。由於學生對活動的場景非常感興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到運用所學語言描述同學位置的教學活動中,並且由於活動場景的有限,每次只能有兩名學生參與活動,使得該活動的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時,不僅要注重教學情境的真實性、趣味性,而且要考慮到活動的可參與性和效率性。
三、課堂教學語言應簡單易懂
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實踐語言的機會相對增加。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這樣可以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英語指示語應當簡單和明了。然而,由於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有限,盡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必要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母語幫助學生理解, 「TPR」最能讓學生在「做中學」。如,教 big, small, short, long, tall等單詞時,教師藉助肢體語言進行教學演示,「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 「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等,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這些單詞的漢語意思,並且,
學生也在一起跟老師做肢體語言表演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他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我們強調,盡量使用英語並不排除必要時教師可以使用母語。因為如果學生不能准確地理解教師的語言,就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無法正確地運用語言,教師就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也就無法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這時如果教師用漢語把意思說出來,學生立刻就會明白該句子結構的意思,這樣也能節省出更多的教學時間開展其它的教學活動。
實施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技巧有很多。此外,小組活動、兩人活動、合作學習、個別化學習、合理有效的評價都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有效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充分全面地了解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盡可能使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學習目標,並鼓勵和指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中盡量使用容易理解的教學語言,不熟悉的教學語言則盡量使用體態語,必要時直接使用漢語;以教學目標為評價標準的依據,建立合理的、有層次的評價體系,使學生清楚了解評價目標,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是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通過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學活動達到教學目標,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⑷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研究應從哪些方面研究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小學英語教學尤其是提問的策略,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篇教學又是小學高年級英語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問題設計在閱讀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設計問題,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走進語篇,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探究獲取和處理信息,提高學生閱讀技能水平。我最近讀了一本教育書籍,系統地闡述了在語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作用和策略。接下來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別從語篇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這三個階段來談一談語篇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實踐與思考,以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興趣,走進語篇
語篇教學前的設置的一些活動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前奏和基礎,對於語篇的實際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語篇教學前教師通常設計一些與語篇主題相關的問題,通過問答形式來激發學生語篇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原有的文化背景和知識內容,掃除學生部分語言障礙,為學生順利的進行閱讀做好鋪墊,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根據一些圖片或話題來預測語篇的主要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引領學生積極地從生活走進文本,開始篇學習。
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Part A前,我就用A free talk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如下交流:
T: I often go shopping at the weekends. How do you spend at your weekends?
S1: I often watch TV.
S2: I often do housework.
S3: I often… T: Good. But how do Wang Bing and his friends spend at the weekends?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together.
在語篇教學前,教師以身示範,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還巧妙的突破了語篇中的一個重要句型的用法。
二、理清思路,理解語篇
語篇閱讀時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來源,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語篇信息哪?教師應從整體入手,根據語篇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閱讀,抓住有用的信息。英語語篇教學提倡讓學生從整體讀書活動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主體,也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一個核心環節。在導入語篇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理清文本思路,獲取文本大意,從而讓學生獲取文本更為的具體信息或細節性信息。在設計問題時應遵循語篇教學的整體性、層次性和梯度性的原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設計出的問題應具有層次性,從而幫助學生由表及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解讀語篇,探究語篇的意義。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教學案例。在《牛津小學英語》教材6B Unit7 「A letter to a friend?」 Part A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和理解課文:
1、 Where is Liu Tao?
2、 Who』s talking with her?
3、 What does Liu Tao do?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在學生瀏覽文章後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答案,這三個問題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可以有序地引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隨後筆者順著這三個問題的思路再提出以下四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精讀了解重點信息。
第一組
1、 Who does Liu Tao want to write to?
2、 Why does Liu Tao want to write?
第二組
1、 Who』s Peter?
2、 Where does Peter live?
第三組
1、 What』s Peter』s hobby?
2、 What is Mike going to tell Peter ?
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對語篇細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大意,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不僅鍛煉了他們根據問題尋找關鍵信息的能力,而且他們能夠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更加有效發展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筆者繼續提問:
T: Do you have a pen friend? Do you often write to him/ her?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pen friend? 。

⑸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生成的有效性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課改給我們一線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也給我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改變,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一切活動都以學生為中心,他們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因此,關注學生學習,如何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已成為我們廣大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牢固樹立以下有效教學的理念:有趣、有用、有效,使課堂教學能更加有意義。「有效」是指教師的教學方式能促使學生較好地達到三維目標,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有趣」是指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故事教學、chant、TPR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有用」是指學習的材料,使學生感到有價值。它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經常進行行動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一段時間在教師引導下努力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展。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我認為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們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 課堂教學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期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結果的概括性表述,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或目的)是該堂課的靈魂,它決定著整堂課的方向,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處。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指示方向,引導軌跡、規定結果的重要作用。「無目的的課只能浪費時間,講到那裡算那裡」,因此,在備課時要緊緊圍繞這些目標。在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及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教學目標又是教學的終點,是標准。衡量教學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准就是學生達標否。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這類活動,可以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課堂上所設計的任務一般都要給一些語境(圖示或文字說明)和詞語提示,但要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想像的空間,啟發學生動腦思考,這不僅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求同思維,更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
二、導入環節要妙趣橫生
Well begun, half done. 一個好的開頭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開頭,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自然,因此教師要巧設開頭,先聲奪人,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帶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小學英語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靈活多變的加以運用。我們可以採用1.歌曲式導入,2.提問式導入,3.簡筆畫式導入,4.圖片、課件電教手段導入,5.復習式導入,6.游戲式導入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要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
英語情景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外語教學中,情景教學法活潑生動,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情景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 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小學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有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有關水果的詞彙時,我們可以利用apple, pear, peach, grape等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讓學生會用句型「I like apples/pears…」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在學習動物詞彙時,我們讓學生模擬動物的聲音或模仿動物的動作扮演所學小動物。這些情境的創設都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同時我們還

⑹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

所謂"有效",從學生層面上看,主要是看學生的收獲,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從教師層面上,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一堂好課的標准應該是看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學設計是否新穎,教學過程是否扎實,教學理念是否新(關注全體學生),教學效率是否很高。我們應該知道,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牢固樹立以下這些有效教學的理念。有趣、有用、有效,構成了一個三角形,使得老師開展課堂教學能更有意義。1、「有效」是指教師的教學方式能促使學生較好地達到了三維目標,在整個過程中是事半功倍。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 2、「有趣」是指如何運用游戲教學、故事教學、TPR的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3、「有用」是指學習的材料使學生感到有價值。它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能夠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4、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經常進行行動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
有效教學強調教學效果,注重學生通過在教師引導下的一定時間的學習所獲得的進步與發展。有效教學應該包括有效果和有效率兩個層面。我們知道,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又是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我認為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以興趣激發為目的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實踐證明: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就願學,愛學,樂學。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願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並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比如新標准英語四上中有一個單元需教學「strong」這個單詞,我設計了make yourself strong 這一環節,下面的同學說strong,strong,strong,台上的同學表演出strong,這樣全班同學在表演中輕松、自然地學會了使用strong。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學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有效性自然逐步增強。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師生關系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科學的學生觀、教師觀和科學的發展觀要求教師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在課堂上要求老師的角色由「主宰者」要變成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地去學習。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麼權威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
情感是人們的心理機制的中心,是一種很強的內動力,愛是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說:「學生的興趣、動機、態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進學生智力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些方面要靠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教師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於構建寬松的學習環境。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學生們感到老師不僅是長輩和師長,也是知音和朋友;不僅有師長的尊嚴,也有朋友間的親近。要通過各種方法,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這樣學生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自信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其次,要講究教學方法,俗話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教師要經常運用表揚,鼓勵的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相信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質,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這種由信任產生的愛,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透過教與學的交融貫通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應。
二、以情景操練為主線
語言學家葉斯帕森曾經說過:「教學外語的首要條件看來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使用外語。學外語像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浸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醒我們必須為學生提供靈活應用英語的平台,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後的愉快。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鍾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1)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並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在六年級下冊中要教學「sad,happy,excited,tired」等表示情感方面的單詞時,我就收集了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素材,如:9.11事件,海嘯,申澳成功等,讓學生在看完這些影象材料後,運用這些情感單詞談談對這些事件的感想: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9.11event?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bids at the Olympic Games?通過影象材料將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並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非常自然地將學生帶入角色中,自覺主動嘗試,在對知識運用的過程中充分展露自己,在相互評價中體現自我。
2)教唱英語歌曲,學講英語小笑話、小故事、繞口令、表演話劇、猜謎等等,形成輕松的學習氣氛。
多數小學生愛唱愛動,根據這個特點,在教學中投其所好教唱英語歌曲這一內容。在我們教學中,往往出現一個字母,一個單詞,一個短句,念幾遍都記不住,而把它編入學生們熟悉的旋律中唱幾遍,就能朗朗上口,信手拈來。這樣,不僅掌握了所學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且有助於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例如在學習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時,我將句型編成歌曲「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do you have,do you have?I have three.I have five……」配以動作,分角色表演唱,學生學的非常輕松。英語小笑話和英語小故事不僅老師講,而且要讓學生學會講,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3)設計生活情景,復習鞏固對話內容。
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貼近兒童生活的情景,是寓教於實際的好方法,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教學工作變得生動形象,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進行語言操練創造了條件,使學生樂而好學。
例如:在教學go shopping這一內容時,我創設購物的模擬情景,通過學生們自編的生活情景短劇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ssistant和customers讓他們自己發掘go shopping時會碰到些什麼問題?例如:區分商店的名稱,不同的商店運用的語言不同,以及在小商店購物時,如何討價還價等等。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所學內容,不僅將新知識運用於生活,同時使新知識得到內化。
三、以任務活動為抓手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Tell me , I will forget . Show me , I may remember ..Play with me , I will understand . 」《英語課程標准》提出了「要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有效輸出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1)設計的任務形式應多樣化
大家知道,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其興趣具有多樣性和陣發性的特點。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保持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來設計令學生感興趣的不同形式的任務。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角色扮演、謎語游戲、采訪調查、手工製作、畫畫說說、唱唱跳跳、講講故事、錄音跟讀、電影復述等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形式,去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2)設計的任務具新穎性、創造性
教師設計的任務如果能讓人眼前一亮,非常新穎,必將引起學生高度的興趣。比如在聽兩岸三地的講座中,一位老師是這樣讓孩子輸出的,讓學生和國外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學校等,可以拿著相機拍出學校的各個角落,然後在網上交流。我認為不僅讓孩子感到了學以致用而且開闊了眼界,行之非常有效。」
同時,創造性的任務也很受學生歡迎。在一次省優質課評比中,一位教師在教學「Ilike…」 「I don』t like…」句型時設計的任務就極富創意。此教師設計了一份表格,先給學生一些例子,如:My name is Zhou Jielun. I like swimming, but I don』t like swimming in the bathroom; My name is Yao Ming. I like running, but I don』t like running with Liu Xiang.啟發學生的思維後,接著讓學生按例子試寫,最後進行匯報。這一任務非常有利於學生發散思維和想像力的培養。

⑺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將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我們在一些觀摩活動中發現,課上熱熱鬧鬧,課後了無痕跡,這些諸如「中看不中用」或者是「重復性」的活動,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只注重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將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略談幾點:
一、活動形式要與內容相關,要能為目標服務
任何活動都應是為了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如果採用的教學活動形式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麼最好的教學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顏色類單詞時,我設計了「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活動,鞏固復習red, yellow, green三種顏色單詞。全班學生站起來做小司機,教師分別說三種顏色,學生作出停車、開車、等待的動作,做錯的學生坐下,經過多次「考核」後,仍然站著者被評為合格「小司機」。此活動既使學生掌握了這三個單詞,又使他們不知不覺受到了要遵守交通規則的思想教育。
因此,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掌握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二、活動設計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
《英語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要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和學生的絕對服從,要允許學生稍稍「亂」些,讓學生在忘我地投入課堂活動時動起來,這樣課堂才能迸發出生命的活力。
其次,一堂課的活動既要靈活多變,又要活而有序。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富於變化,難度適中,連貫緊湊,循序漸進,要能給學生一種前進感。一般來說,活動順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要使學生活動之後感覺到進步,獲得成就感。
最後,教師要發揮組織、引導和調控作用,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保障學習過程順利進行。一要合理分配每個活動的時間,隨機調控課堂節奏;二要考慮每個活動的注意事項,活動前要提出要求;三要設計的活動要便於操作,有客觀的評價標准。

三、活動形式要多而不亂,要語言知識作支撐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之源。由於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的,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對維持他們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其興趣性和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切忌堂堂一個樣,節節一個調,要能使學生產生新奇感,這樣才能扣住學生的心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通常安排猜謎、角色表演、唱歌、做游戲、講、聽故事、調查等多種不同的活動類型相結合,並力求多而不亂。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3A Unit7 《It's nice.》一課時,我把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個學生分別准備一件漂亮的衣服(coat, T-shirt, shirt, skirt, blouse, dress, sweater, jacket)。當新知呈現教讀完後,我組織大家開一個時裝模特展示會,讓學生准備幾分鍾,每組學生設計自己組的展示形式和介紹語,我和學生在台下討論,同時給予必要的指導,時裝表演開始了,學生們踏著模特步閃亮登場,並且我適時為他們配上音樂,同學們一邊擺造型,一邊用所學的英語介紹著:Look at my new jacket. Look, this is my dress.…,同時台下的學生和我一起評論:It』s nice. It』s pretty. It』s smart.…,此時各小組展開了有趣的競爭,學生積極性很高,這些單詞、句型在歡樂的氣氛中得以熟練的運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主、合作、創新意識。
誠然,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作支撐。因此,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語言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如:上面開展的「時裝模特展示會」活動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因為學生在積極參與語言活動中完成了任務,並掌握了語言知識與技能,獲得了用英語做事情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習英語的好奇和對活動的喜好轉化為持久的、穩定的學習興趣,並在進一步的學習中得到逐步發展,最終成為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四、活動設計要盡量真實,要體現開放性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並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因此,教師應設計盡量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仿的活動,以撞擊出學生靈感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如在教學5A Unit9《Shapes》一課後,我讓學生開展「形狀組合圖」活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大大超過了我的設想,繪出了許多充滿童趣的圖形,如學生用oval畫小雞的身體,用circle畫腦袋和眼睛,用triangle和star畫嘴、尾巴和爪,用heart畫心,用square和rectangle畫腿(如右圖)。他們還畫了人、樹、房子、交通工具、食品水果等,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記憶效果,又滿足了師生共同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
又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2《A new house》一課後,我讓學生設計了自己的理想之家,畫室內房間安排圖,然後用英語標出圖中物品的名稱,並用英語作簡單的介紹,課後寫成小短文。由於活動內容和形式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經歷,又富有挑戰性,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他們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設計出的房子五花八門,有古典式的、現代式的……甚至還有地下室。學生富有個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暢、正確的解說,把課堂活動推向了高潮,最後師生共同評出「最佳建築設計師」和「最佳解說員」。通過活動不但鞏固復習了房間類和傢具類單詞,句型There is /are…在交流中也得到了自如運用,個別能力較強的學生甚至把課外學到的詞句也用到了課堂,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既促進了英語與美學、建築設計學等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系,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總之,我們教師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同時,設計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還應考慮到活動的實踐性、交際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種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持久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⑻ 如何實現ppt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目前,幼兒英語教育理論界對幼兒英語學習規律研究不足,幼兒園英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照搬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或是借用幼兒園教育其他領域的教育方式,忽視了研究幼兒園英語教育領域的特殊性,在開展的有效性上存在很大問題。以大班級英語教學為例,經過小班和中班兩年的沉澱,大部分幼兒語感得到了提高,詞彙量也有所增加。可是,在缺失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掉,大部分小朋友都不願意開口用英文進行簡單的交流。因此,很多家長普遍都認為,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徒有虛名。為了更好地實現幼兒園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方式 小班的幼兒,特別是剛入園的小朋友,情緒還不是很穩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師要選擇那種能夠迅速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游戲,譬如:出示某件物品時,要營造一種神秘的氣氛,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後慢慢地、假裝吃力地將物品「拖」出來。游戲的形式要簡單明了,最好是「one by one」(一個接一個),老師蹲在小朋友前面,營造一種親切溫馨的氛圍,給他們安全感,讓寶寶覺得自己是被關注的。譬如:讓小朋友逐個上來拍卡片,拍完後一一給他們鼓勵和贊許,一個擁抱,一陣掌聲,一次「GIVE ME FIVE」,都可以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得到極大的鼓舞,從而為興趣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經過小班一年的集體生活,中班小朋友的集體感和紀律感得到很大提升,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活潑的游戲方式,譬如: 「大小聲」游戲:根據卡片的高低來讀。如果老師高高舉起卡片,幼兒就大聲讀;老師將卡片變低位置,幼兒聲音就隨之變小。 「開火車」游戲:教師手持圓型方向盤,當火車頭,玩開火車的游戲(可以伴有歌曲《The wheel on the bus》)。當火車開到任意幼兒面前停下時,表演所學單詞的模擬動作,讓幼兒來猜。或提問,請幼兒回答。幼兒回答正確可以上火車,火車再開往下一位小朋友面前,繼續游戲。 「PASS THE MAGIC BAG」游戲:教師將幼兒所學習過的單詞圖卡放入magic bag中,聽音樂玩游戲。當音樂響起時,幼兒從一邊到另一邊,一個接著一個的傳遞magic bag。當音樂一停,幼兒必須停下,這時手持magic bag的幼兒,在盒子中抽出一張圖卡進行回答,對回答正確的幼兒給以表揚。 大班級幼兒則可以引入一些有競爭機制、且節奏感比較快的的游戲,充分調動他們的一切感官和興趣,譬如: 「倫敦橋」游戲:請一位老師和幼兒手拉手高舉當小橋,再請其他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圈從小橋下經過。當音樂停掉時,小橋落下,被套住的幼兒回答小橋提出的問題。之後繼續游戲。 「UP AND DOWN」游戲:將幼兒圖卡打亂順序後發給每個幼兒一張,與幼兒一邊說「Up and down. Up and down.」一邊舉起單詞圖卡做起立和坐下的動作。當老師發出「stop」的指令時,幼兒必須停下聽命令,這時老師讀出一個單詞的名稱,持有該單詞的幼兒聽到後要迅速站起來,並大聲讀出該單詞,反應慢的幼兒刮鼻子。 二、培養興趣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保證 1.視覺熏陶研究表明,大腦中存儲的形象與語言量不同,形象信息與語言信息的比例為1000:1。這說明,形象信息容易記憶,語言信息則不容易記憶,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採用一些直觀形象的圖片、教具來輔助教學,幫助孩子認知記憶。例如:我在教學中製作了A-Z的字母卡片,每個字母都相應找到一個單詞並編了兒歌,每張卡片上都是圖文結合,當孩子看到卡片的時候,便能相應的認出卡片上的實物單詞及兒歌。 2.聽覺熏陶語言是在不斷的聽、說、模仿、使用中提高的,特別是幼兒的外語學習,如果沒有一個連續、經常的語言環境刺激,學過的東西極易遺忘。在幼兒園進行英語教育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幼兒從早晨入園到下午離園,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園內,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游戲、生活,使幼兒在教師反復說、反復使用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得到自然而然的掌握。 3.文化熏陶目前,我園除了常規的英語課程以外,還增加了1個下午的浸入式英語活動,讓幼兒在充分感受英語氛圍,增強英語口語交流機會的同時,感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文化存在。我們會在網上搜集一些外國的文化禮儀、生活習慣以及俚語小故事,並製作成PPT講給小朋友聽。每逢節日的時候,會給他們講節日的由來、典故、童話故事以及學唱相關的歌曲,盡量讓兒童在一種自然、逼真、輕松的英語環境中,從日常的行動交際末尾,經過重復的言語實際活動來學習一種全新的言語。 三、實現良好家園互動,讓英語氛圍更好的延伸 除了幼兒園,家庭是幼兒日常生活的大搖籃,爸爸媽媽更是幼兒最早最親密的啟蒙老師,因此,讓家長清楚的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和內容,是實現良好家園互動的基礎。定期發放親子作業、學習內容的提示簡訊,並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設置不同的親子游戲,讓英語學習滲透至幼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總之,幼兒園英語教育應當首要研究並遵循幼兒英語學習規律,從幼兒英語信息的輸入、認知加工、輸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特點創設相應的英語語言環境,並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尤其應當正確看待幼兒英語學習的「關鍵期」,提供多種通道的可理解性輸入,在英語與漢語的關繫上進行正確而恰當的引導,在語言運用中加深理解和表達交流能力,同時應當注重培養幼兒對英語的積極情感,並使之成為長期英語學習的動力。可見,幼兒園英語教育的有效開展首要尊重幼兒英語學習規律,並將其作為教育的根本。

⑼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

一、教師必須有清晰的教學思路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師在熟悉教材、研讀教材的同時,逐漸地會產生一個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就有了鮮明的實踐性的特點。它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英語課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教師講授需把握分寸
教師的講在課堂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應把握分寸,恰當的講。在教學的某個環節,恰當的講解分析單元的某些詞句段,對於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是極為重要的。恰當的講,才能促進學生對該單元的理解,提高其鑒賞水平。蜻蜓點水或過深過透地講都無助於學生的文化積累和思維鍛煉。教師若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聽課時的思維會處於「休眠」狀態;教師若引經考據,講得太深奧,學生聽課時的思維會處於「茫然」狀態。從教學論的角度看,恰當的講,還要注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特點。根據維果茨基的學習潛力理論,「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他們的年齡與心理力量所許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則,強調因材施教,因「班」施教,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在智力的最近發展區充分展示才華。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恰當的講」的引導下,漸入學習的佳境。
三、教師應善於設計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並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教師應善於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問題的解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使課堂交流呈現多向性。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劃一的或標准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該單元作進一步探究。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但決不是大得不著邊際,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緊貼單元,讓學生有開掘的天地,對單元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多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教學任務相去甚遠,教師應珍視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英語教學是應摒棄某種狹隘功利的。
四、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葉聖陶曾說:「教師所務,惟在啟發誘導。」這就是說教師應當啟發誘導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開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有專家指出:「考察英語教學效率的標准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當代教學理論認為:盡管教學是教與學統一的過程,但是如果以為教師教的過程同時一定也是學生學的過程,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事實上,教師教的過程,學生未必在學,即使在學,很可能是被動地學,低效甚至無效地學。真正有效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積極性,不爭取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是無論如何難以實現有效教學的。學生可以參與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質疑解惑、與他人合作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全過程。這樣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教師向學生「奉送真理」的狀況,把「發現真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從而做到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過程成為真正的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成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
在這一層面上,我嘗試了「六段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它遵循整體性、基礎性、發展性、層次性的原則,確立英語教學的六個階段:即示標——鋪墊(輔助環節)——自學——質疑——精講——測標。這樣的教學模式,從開始,教師就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實際,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確立學習的目標,教師則要強調、出示目標,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思路。再這里,強調目標一點要結合學生的最近區的學習狀況,結合要學習的單元內容進行,做到有得放矢;第二環節的鋪墊,則是要學生明確:自學的內容、自學的方法、自學的時間、自學的要求,這樣學生可以緊張的思維,學會自學的方法,增強自學的能力:第三環節是自學,在這里對對教師的要求更明確,那就是,不宜多走來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寫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東張西望,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並採用「竊竊增語」的方式提醒。同時在這一環節,還要採用提問、交流、板眼、書面練習等手段檢測,檢查自學的效果;第四環節:質疑。在前面自學的基礎上,學生提出問題,為教師精講做准備。第五環節是精講。這里對教師講的時間有明確的規定,(不超過15分鍾),目的是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第六環節是:測標。既針對本堂課的學習情況,進行的檢查,明確學生學習情況,為輔導和改進教學方法做鋪墊,
「六段式」的教學模式,突顯「學生為本」「訓練為主」「重在培養能力」的觀念,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要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英語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許多卓有成效的英語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僅班級管理依靠民主,討論問題發揚民主,就連每節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跟學生共同商量。這種民主作風將教師的意願不知不覺化作了學生自己的意願,給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大大提高了學習時間的利用率。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閱讀全文

與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