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調動小學數學的課堂的氣氛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都很想充分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如何活躍課堂氣氛,不同的老師可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現在談一下我的一些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基礎,師生交流融洽了,師生雙方才能進入最佳的狀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對於學習落後、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也絕對不要出現點名辱罵或打學生的舉動,應以我們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或制止這種行為,善意指出學生不對的地方,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昨天我在教學中批評個別學生這樣做是不對時班上最調皮的一位男生嬌聲說到:「討厭!」我用眼神瞪了他一下,也學著他的語氣說到:「是啊,真討厭!」接著又說到:「不過,這句話平日里老師不會對你們說,只能對某個人說。」學生們聽了,就有些興奮了,幾個想睡覺的學生也把腰桿直起來聽。但這時我又繼續講我的課,此時既不影響教學,又很有效的「叫醒」了幾個趴台的學生,並且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很多,我覺得這樣既不影響課堂,又達到了效果,挺好的。所以,師生關系好,彼此心照不宣,師生雙方都會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達到有效教學。
二、善於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
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機。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情境,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機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展了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不斷提高。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有利於凝聚課堂氣氛,情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理論知識的橋梁,教師應搭建好這座橋梁,讓學生主動渴望走向橋梁的另一端。
三、積極開展探究合作學習
主動學習的核心是探究,探索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情景中實現了主動的實踐、體驗、探究與交流。 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課堂教學目的以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為宗旨,課堂氣氛的調動,對於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非常感謝研修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讓我學到了很多方法和技巧!
Ⅱ 如何調動小學數學課堂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源泉,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望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成績好壞有直接影響。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我談談幾點看法: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請學生用學具(小圓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例如:如果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小圓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就拿出兩個小圓片。教師接著說:現在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小圓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就把小圓片對折成半,問他表示什麼?學生卻回答不出來。這時,我就問:有沒有興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這就把學生的學習慾望集中到課堂上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利用語言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上語言要生動、形象,並將死板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理解並接受新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還可以安排既嚴謹又活潑的教學結構,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打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教學「左右」時,先讓學生說出我們常用左右手各做哪些事?身體哪些部位像左手右手這樣成對出現?接著,讓學生開展正面幾項有趣的活動:每個同學都要說出自己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同桌兩人伸出右手握握手;同桌兩人手牽著手走,並說出自己伸出的是哪一隻手;上下樓梯,分別注意靠哪邊上。最後,讓學生擺學具:先擺出一個★,再在★右邊擺4個O,左邊擺5個▲,同時讓學生說一說誰在誰的什麼邊。他們在活動中體會了左右的相對性,還培養了學生追求真知的熱情,同時消除學生學習緊張的情緒,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牢牢掌握知識。又如:在教學9+8的進位加法時,可要求學生講出多種想法。如:把8分成1和7,9和1湊成10;10加7等於17;又如假如9為10,10加8等於18,18減去1等於17,還可以假如9為10,那麼8應假設為7,要算9+8=?,只要算10+7=17就行了,「說」自己的想法,即說思路,思路說出來,算理也就掌握了。
3. 通過實踐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的內容比較抽象、枯燥、沒有動人的故事情節,單憑老師講,學生往往感到疲勞、厭倦、聽不進去、記不牢,效果就差。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好動的特點,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一做、量一量、畫一畫、擺一擺,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更加濃厚,課堂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高。例如,我在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讓學生親自動手用「割、補、拼」自己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樣學生對面積公式理解得更深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利用直觀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得見,摸得到的優點;「直觀」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總量,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地興趣。
如: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一課,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美麗的三角形狀的實物圖,接著抽象成幾何圖形,並利用多媒體具有動畫與聲音的特點,一一出示三角形的三條邊,出示的同時還伴有悅耳的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條錢段圍成的圖形,練習時還讓學生利用滑鼠操作,在眾多的圖形中找出三角形,找對了電腦會鼓勵學生「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這樣利用美麗的圖像形象的動畫,悅耳的聲音等引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激發學生興趣。
5.利用游戲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新教材的教學致力於使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層可能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教師在知識鞏固這一環節中安排游戲活動,讓學生把學到的適應應用到模擬現實的各種活動中,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興趣,一種學有所獲的快樂情感。如:一年級上冊10以內加減法課尾的各種游戲:《物體分類》動手搭出喜歡的東西;下冊《小小養殖場》的猜數游戲,《動手做》的剪一剪和拼一拼,《去商店》的小百貨游戲等等,我都組織學生學習,鼓勵小組成員之間充分交流、配合,經過共同努力完成一次次的任務,使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當下課鈴聲響聲響起時學生都有「課已終而未盡」的感覺,而對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則可以通過增加問題的難度,引導他們獨立,深入地思考問題,培養其解決深層次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並保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Ⅲ 如何活躍小學數學課堂氣氛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尤其是低年級小學數學的學習,由於這一年齡段的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接受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會有一定困難。如果不積極調動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很可能會導致他們對數學產生畏難、厭倦情緒,而這種情緒一旦形成,不但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長期發展下去,還會對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我認為活躍的課堂氣氛尤為重要。一、新問題的提出要激趣新版北師大教材就體現出了這一點,每一個新課學習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去。
Ⅳ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鍾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和有效性談談個人看法。
一、優化教學內容,合理挖掘教材
研究表明,當數學和兒童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賦予數學知識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習材料。同時教師要敢於「突破」現行教材束縛,根據學生實際,改編教材,優化學習材料。如:小學數學中的一道例題:「小明看一本100頁的書,他每天看15頁,看了6天後還剩多少頁?」教學時我把問題改為:「看了6天後有沒有看完?」這就變成了一道開放題。學生在解答時可以從多角度去思考,這樣一改,拓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開拓了學生思維,把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落到了實處。
二、貼近學生生活,創設趣味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積極創設自然生動的情境,提高趣味性,點亮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課時,我把課堂設置在操場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指出不同的方向,玩辨別方向的游戲。在這以前,個別同學方向感很差,方位很模糊,但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互相啟發和幫助,很快就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由此可見,利用小學生愛好游戲的天性創新學習方式,不僅學生學習快樂,效果好,也鍛煉了學生之間協作探究能力。
三、採用小組合作,組織有效探究
一是組織有效探究活動
1、靈活採用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以自願組合的探究、既定小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方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2、引領指導學生探究。
教師的參與是對學生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積極營造探究環境,指導探究方法,引領、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交流與互動。其次,教師應鼓勵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協作提供條件。此外,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收獲。
二是建立有效合作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怎樣才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對於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不需安排合作學習。只有那些學生單獨不能解決的、並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的開放性的問題,才有合作的價值。其次,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應注意:一是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二是建立機制。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小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三是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形式,指導學習活動。
三是捕捉有效生成資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尷尬」:教師正要進行下一環節教學時,學生可能會冷不丁冒出一個問題、或補充一種演算法、或提出一種疑意等。這時,放棄既定環節教學,就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裝作未見,又顯然有悖於「據學而教」的理念。每每遇此,教師常常進退兩難。一個真誠關注學生發展的教師會果斷地調整教學任務,敏銳捕捉稍縱即逝的生成點,並加以放大。因為他們相信,許多富有創造性的生成資源是一閃而過的,抓不住就可能錯失一次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良機。
四、因材因生施教,注重激趣促效
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快樂因素,以生為本,因材定教施教,在教學各個環節,都要注重激趣促收實效,除了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外,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好的數學課不僅「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而且還要「課結束,趣猶存」。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是這樣小結的:「(出示小黑板:一瓶汽水,甲喝了整瓶的一半,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分數知識表述這道題嗎?當同學們回答完甲喝了1/2,乙喝了1/4,丙喝了1/8後,我再追問:這瓶水還剩多少?誰喝得多?誰喝得少?為什麼?當學生不能回答時,我就說這些知識等到下節課學習之後就能明白,同學們先回去想想,看誰最聰明!」課後學生便會興趣盎然地預習下節課的內容了。
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是讓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數學,而有價值的數學,不僅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古人說:「授魚不如授漁」也就是這個道理。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我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
Ⅳ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內容提要:
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促使學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主要從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三、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五、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幾方面去做。 正文:
素質教育的要點之一是促使學生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種氛圍中,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使自己得到充分發展。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素質教育。那麼,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處於同等的人格地位,享有相同的權利。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條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慾望,課堂才能實現智慧的碰撞、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雙向交流,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教師與學生平等。教師應從高高的講台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於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學習。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捨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
二、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
對於剛入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他們觀察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知興趣。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8塊月餅,平均分給小軍和小麗,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伸出4個手指。接著問6塊、4塊、2塊。最後教師說現在只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軍和小麗,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
三、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賦予知識聲、形、色,能使知識由抽象變具體,由靜態變為動態,由復雜變為簡單。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能形象逼真地為學生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並能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加課堂教學密度。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四、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全身的各個器官利用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他們獨立學習、主動思考、會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課堂上首先要使他們學會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專心聽講。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傾聽同學發言、聽同學發言中存在什麼問題。我在教學中,當一個同學發言後,總是讓其他同學對這個同學說的話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找到優點和不足。其次要讓學生學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適當點撥,在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材料。觀察材料要准確、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由教師帶領學生觀察,給學生觀察提綱提示,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作出判斷。
五、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大多是枯燥無味,因而教師應不失時機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環節。例如:我在上「周期現象的規律」時,為了讓課堂更生動有趣,增設了一個游戲環節。游戲規則是這樣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們就捉他。小組內每人依次說一個字,誰說到最後一個「他」字,就被淘汰。然後讓小組匯報誰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並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說一說他被第一個淘汰的理由。整個游戲活動學生們充滿了興趣,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運用了知識,鞏固了知識。
總之,教師要把學生看做學習的主體,他們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時,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把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 另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總結,並恰到好處地運用,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Ⅵ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毫無疑義的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其主體意義體現在對信息的接收和加工,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對自我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和建構。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牽著學生走。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發展。因此課堂教學中落實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是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是踐行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標志;也是評價一節課好壞的重要而又根本的標准。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想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重視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創設數學學習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進行廣泛的討論,並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新教材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數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
實現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重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因此,數學課堂教學必須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
1、激發興趣,產生參與動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尤其是低年級兒童,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往往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如在教學《求未知數》時,我創設了「猜撲克牌」的游戲情境,第一次,我手拿兩張撲克牌,讓學生猜猜兩張牌分別是幾?學生興趣很高,紛紛舉手告訴老師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訴他們這兩張牌的和是9,這下,舉手的學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統一,出現了以下4種情況,A(代表1)與8,2與7,3與6,4與5。第三次,我告訴他們其中的一張牌為2,這時,幾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舉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這個情境的設計,不但了解了學生,把握了教學起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學習。
2、適時點撥,指導參與方法
如教學《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當學生探究出豎式計算的「原始」演算法之後我沒有直接引出簡便演算法,而是讓學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接著再加以適時引導:「通過計算你發現什麼」,「你覺得這樣寫怎麼樣」,「要是能簡單一些就好了」,通過一個一個的設問、談話,一步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目標:原始演算法「煩」,需要「簡化」。這時再通過動畫演示「出繁到簡」,使學生對簡便寫法的印象深刻。教師有效的引導,能確保學生探究活動的質量,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有意義,更為有效。
三、重視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一直以來,學生學習數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特別強,而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為此,《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
1、不排斥接受學習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科學,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需要教師的講解或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而無探究的必要。如: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規定,四則運算順序的規定,等等。
2、重視探究學習
「探究」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中運用,如「教學「量長量」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為了巧妙地引出測量工具「直尺」,我先讓學生選擇身邊的工具量一量書桌有多長。有的用課本量,有的用鉛筆量,還的竟拔掉一根頭發量,就在這「熱熱鬧鬧」的測量操作中,學生得出結果也不一樣,對問題疑惑不解;同樣的桌子,為什麼測量後長度不一樣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意識到操作時要統一測量工具。在重視探究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數學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學習內容是否適合於探究學習,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3、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把握教師定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②分工明確,讓學生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③建立機制,促進合作習慣的養成。
四、重視學習情感的有效性
學生學習情感,直接制約著學習的有效性。課堂中營造教學的和諧性,建構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如微笑、點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或反應,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而應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教師應盡量與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的個人交流,認真傾聽和接受生一位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
總之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恆的追求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只有我們不懈地追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形成探究、合作、對話的課堂教學文化。
Ⅶ 如何調節好小學數學的課堂氣氛
自從教學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們。課堂氣氛是否融洽,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試著想一想,如果走進教室,發現一雙雙眼睛都目瞪口呆的望著你,這樣的環境沉悶,毫無生機。久而久之,可以預料,學生的厭學情緒高漲。 我相信,任何人都不願意長期呆在這樣的環境里,感覺特別壓抑,壓抑的想睡覺。每當我們走進這樣的課堂去聽課時,包括我們自身的課,總感到時間是那麼的漫長,稍微咳嗽一下,彷彿都不能打破這個「沉睡著的城市」。可見,如何調動課堂的氣氛迫在眉睫。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多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揚,他們都想去展示自己,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讓他們多參與,不管對與錯,只要大膽地說,就該好好鼓勵一下,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同學對學生約束得太多,比如舉手發言、坐姿端正等,這樣容易使學生的情緒和思維受到壓抑,這種課堂紀律制定得再多,學習效率也不會提高。作為老師我們應充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激勵學生,使課堂管理方式符合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應該創造出一種紀律與活躍並存的學習氛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保持適當微笑,措辭親切,並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自信,教態自然大方,從容不迫,隨時保持與學生的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其次,幽默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的幽默不僅能夠敲開學生思維的大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調節課堂氣氛和融洽師生感情,進而給學生一個比較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個性飛揚、思維活躍。我們教師要根據課堂上出現的各種情況,靈活合理地實施好課堂控制的策略和課堂自由的策略,把握好課堂控制與課堂自由兩者之間的平衡。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控制與課堂自由之間的平衡,並達到理想境界,關鍵是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錘煉教學基本功,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駕馭和應變能力。 課堂上教師跟學生一起探討,一起做快樂的研究,一是拉近的師生間的感情,二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有了教師的參與,學生練習的興趣更加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心理規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分析、解決和運用數學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我們期盼著我們所思、所做的,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發展」,得到充分的「自主發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 綜上所述,只有促進課堂氣氛的生成,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要注意維持課堂紀律,避免因個別學生違紀而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教師在上課前應有良好穩定的情緒,盡快進入講課的角色,才能形成輕松活躍的氣氛。總之,激活課堂氣氛的方法多種多樣,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來自網路
Ⅷ 小學數學怎樣營造活躍課堂氣氛
巧妙設抄計激發興趣
學生對所學內襲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機。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學會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並且創設情境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可以很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一課時,書本出現的比較土豆和紅薯誰占空間大,根據調查發現小學生都很喜歡看《熊出沒》所以我就做了這樣的情境設計。
師:同學們,今天呀,光頭強和熊二打賭,你猜他們賭什麼?(課件展示土豆和紅薯哪個占空間大?還有兩瓶完全一樣的量杯)熊二一看馬上就斷定紅薯大,聰明的光頭強擔心跟質量有關,所以先把紅薯和土豆都放在手上掂量掂量後說土豆大,就在他們爭得不可開交時,熊大來了,於是他們請熊大當裁判,你覺得熊大應該怎麼當裁判才可能讓熊二和光頭強都服呢?如此創設情境可以快速吸引學生並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自然就濃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