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研究

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27 00:33:18

A. 談怎樣有效性提升小學語文作業的質量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後作業的有效性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如何改善語文作業布置的不足,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重要途徑。
杜威認為,最有價值的作業有三個特徵:「所設計的作業是最適合於兒童的發展階段的;為了准備行使成人的社會職責,所設計的作業對未來的前途是最有希望的;同時,所設計的作業對形成敏銳的觀察習慣和連續推理的習慣,具有最大限度的影響力。
而當前我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正是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作為培養人的教育事業,在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方面還得承擔起保證教育質量這一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尤為重要,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
下面是我將談談關於如何提高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和做法:
一、作業類型
我把作業分成三種類型:課前練習、課堂練習、課後練習。每種練習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一)課前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是基本的預習要求,曾經一些學生將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而不做課前預習作業的結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因此,本人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注音圈畫,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
(二)課堂作業:
課堂作業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獲,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三)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它通過完成一定數量的習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作業的布置
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嚴格控製作業量,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
(一)作業量的分層。作業量的分層是指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和對其發展要求的不同進行增減。對於學習能力強、智力發展好、知識掌握較快的學生可減少作業量;對於學習態度不夠認真、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應適當增加作業量。這樣,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獲取自由發展的時間,一般學生也能得到充分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作業難度的分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主人的快樂。如在學了《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
(1)摘抄本課生字各三個,詞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
(3)你也試著模仿課文,續寫兩句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
這樣的作業布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可滿足優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作業選擇的自主性。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彼此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還能提高作業的針對性,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圍繞某一內容,針對某一目的設計幾個題目,學生選做,如教學《小攝影師》後,面對剛從低段跨入中段的學生,想讓他們有效理解生字新詞並加以鞏固運用,我設計了以下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並朗讀《詞語手冊》中詞語的解釋;
(2)生字組詞;
(3)詞語造句;
(4)用其中的幾個詞語寫一段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自選題目。能提高他們的不少的積極性,也實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作業的批改及講評
作業的有效性不僅體現在作業的布置上,更體現在作業的批改反饋上,只有進行有效的批改反饋才能實現作業布置的價值,才能為一下次的布置奠定基礎和設立方向。
作業批改分三種情況:教師批、學生批、集體訂正。
(一)教師批。這里指的是教師只批不改,而且盡量做到面批。對於《課堂作業本》教師必須全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了解每一個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而補充作業也需要教師全批,以了解採取措施後學生是否有進步或對新知是否能達到舉一反三。
(二)學生批或集體訂正。採用這兩種形式批的作業一般是家庭作業或課後常規訓練。這些作業屬於鞏固作業,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批或集體訂正。另外,學生錯題改正後也可以採用學生批的形式。負責批作業的學生要經過教師培訓。如:教師給小助手面批,講清批改要求和每題的做法,如果有錯,還要幫助分析錯誤原因。
講評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摒棄只重作業結果不求作業實效,要運用各種手段,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發展、應用的過程,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總之,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要想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必須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和作業觀,去研究、推敲每一個環節,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學生當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對待與研究,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真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既符合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又可以實現人人參與,各有所得各有所獲。這樣既能鞏固基礎又能培養出高分高能的學生。因此作業的有效性設計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研究去探討去完善。

B.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內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容,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2、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3、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
4、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對於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

C.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界定怎麼寫

教輔資料有效利用研究 13、學生課堂發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32、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即時評價的行為研究 48、「課本劇」的編演在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 47、科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 9、思想認識等、學生座位調換的研究 26。參考前同事或朋友要些資料,多感受、課堂教學效應的研究 16、學生「數學日記」操作策略研究 36、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對話 17、提高後進生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1、不同類群學生的心理分析 21、如何管理班級活躍分子 19,對學生的情緒、提高教師課堂評價有效性之研究 45、流動書吧對學生發展作用的研究 41、提高小學中、從讀中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20、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研究 29、學生錯題集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業的研究 40、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板書的功效性研究 27、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錯別字的研究 22、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 28、新課導入方法的研究 35、小學低段數學如何有效運用學具的研究 24、提高小學生預習效率的途徑的研究 42、如何創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研究 25、小學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 8、小練筆在課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 38、身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的研究與實踐 最好找幾個適合自己的作參考、課堂懸念設置的研究 44、高年級學生預習能力的方法 31、提高學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 33、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39、教學體制、通過學生自寫評語以提高寫作能力的研究 18、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37、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的策略的研究 14、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 46、性格與情感要多接觸、教師的行為表現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與實踐 49,如學生的生活條件、藝體特長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研究 6、小學德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12、小學教學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3、課堂中有效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的研究 34、在小學數學、班級精神文化構建策略研究 15、多給表現機會培養後進生自信心的實踐研究 30、特殊學生過錯行為矯正研究 10、學校教育向家庭教育輻射的實踐與研究 4、農村留守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43、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7、運用試卷分析策略提高學困生學習實效的探索研究 23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研究 2

D.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性

布置作業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講求有效性。那麼怎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從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兩方面來入手。下面就我所教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作業
設計什麼作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安排。課堂上、課間,只要是老師認為有必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設計合理的作業。根據教學需要,我認為設計作業可以分成四種類型:課前預習作業、課堂檢測作業、課後鞏固作業、實踐性作業。每種設計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1.課前預習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寫作意圖是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還要配合評價手冊自主學習的內容了解作者、作品特點及寫作背景。很多學生和家長把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有些乾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學生也只是匆匆將課文讀了一遍就了事了,這些做法的後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避免使課前預習作業流於形式,我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標注音,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畫。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並且要填寫家庭作業卡,作業卡上有家長的評價,這種細化的形式,慢慢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看到有形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預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這個途徑,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完成質量高了,課堂上學生發言也積極了,效率提高不少。
2.課堂檢測作業
當堂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是對學生聽課效果的及時反饋,因此必須緊扣教學內容和目標,所布置的問題力求針對性強,有實效。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布置作業。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好、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對學生課堂作業的訓練中,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比如在學習古文時,積累常用文言詞是基本要求。通常學完一部分之後會有當堂練習的反饋時間。此時,我會請基礎較弱的同學回答反復強調的書本注釋有的字詞解釋,請基礎較好、聽課效率高的同學回答復雜的翻譯句子,同時再次強調翻譯的重點和要求;開放性的題目不求統一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充分肯定,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當堂練習中都有收獲,都能有成就感或發現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3.課後鞏固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的延續和補充,通過完成快樂園和練習冊上的一些基礎題和閱讀題,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利於教師了解教學情,及時反思改進,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課後作業的布置要求
嚴格控製作業量,
有針對性——能針對重點、難點和不同學生布置分層作業。比如屬於小學語文基礎較弱或心理生理上有學習障礙的特殊學生,對他們的課後作業要求就不能完全與其他同學相同,即使同樣布置下去他們也無法按要求完成,於是我採用分層布置作業的方式。讓特殊學生以基礎作業如抄詞注音、背誦默寫等作業為主,輔以課內重點現代文閱讀的經典題型作為他們的課後作業,講求實效性;對他們的作文要求也稍作放放低,無論是字數還是內容,以鼓勵來讓他們盡量按要求完成。對於一般同學的作業,通常是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豐富其課外閱讀量,培養其閱讀能力、熟悉閱讀題型和答題方法,並以寫讀書筆記的方式來讓閱讀指導寫作。不同作業層次的設計,不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4.實踐性作業
語文作業除了基本的抄詞注音、解釋詞語以及評價手冊上的相關練習之外,我還精心設計了一些實踐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養。
(1)講一講,寫一寫。把每一天學習中的有趣事情、收獲、或者是不解、不愉快
的事情回家和父母交流。父母把學生交流的感受用一句話來做評價,填寫交流卡帶回學校。我布置這項作業的目:一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樂說願意說。二是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天在校的喜怒哀樂,給於鼓勵和安慰,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三是培養親子感情。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很少和學生交流,往往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對於處於困惑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至關重要。
(3)綜合性學習作業。每個單元都會有綜合性學習,我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自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結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繪制精美的小報,或查詢資料、收集圖片後製作成幻燈片,還有小組間,同桌間講故事等形式。同時根據課文內容,我還考慮了感恩的教育,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唱首歌,自己製作卡片,或者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觀察父母的反應,寫一寫感受。這些非書面形式的作業,讓學生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學習成果,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及時批改、用心評價
作業的設計很重要,作業的批改和評價更重要。因為很多學生在認真完成作業之後,正滿心期待著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所以教師不僅要及時批改作業,更要用心准備作業的評價。評價應該以鼓勵性語言為主。符號上盡量少用「×」,將錯處用劃線的形式指出;作業質量特別好的,應該及時給學生發放積分卡;理解性錯誤畫個大「?」意為「多多思考,多多益善」……在實際使用中這些方法一方面加深了訂正的印象,另一方面又讓復習多了那麼點點樂趣,讓學習不再那麼枯燥,提高了學業效果。作業一定要善始善終,對於第一次就正確完成作業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於表揚和鼓勵,對於需要訂正的學生,教師一定也別忘了及時鼓勵評價,直到學生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會讓快生和慢生都不會喪失對作業的興趣。
講評作業是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評作業時,應該在答案要點的同時,充分展示思維的形成過程。特別是講解閱讀題時,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的出處,了解分析的過程,形成思維的習慣。在作業的講評中還應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於後進生,我會請好學生將基礎題答案寫在黑板上,為他們學習提供條件。而對優等生,由於他們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在作業講評中掌握基本知識和答題方法的同時,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全面考慮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兼顧「兩頭」的同時,也要帶好中等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得到發展。力求讓每個學生在作業講評課上都能有所得。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我們往往造成一種錯覺:作業講評後,學生的作業訂正好了,而且訂正得正確、清楚。教師感到很滿意,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實際上部分學生往往對有些習題仍一知半解,存在著認知上的"盲區"
。因此,加強作業訂正後的反思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更可以理順解題思路,積累經驗,提高思維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業的設計合理,作業的批改及時得當,作業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E. 小學語文品讀活動的有效性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教學策略「以品讀體驗為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許多教師將此環節教學作為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但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會發現,在課堂上,許多學生沒有真正的沉下心來品讀和感悟,而一些學生往往會在老師繁瑣的提問下,得不到形象的真實的感受,學習情緒浮躁不安,個人內心感受化為詞語的堆砌和概念的羅列,學生朗讀也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脫離了文本的實際感情。語文也被當作一門知識性和純理性的學科來研究,這樣大大的削弱了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和感悟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可見,「品」是積累和運用的前提,是與學生的心靈撞擊後產生的共鳴。這種共鳴的效果,單靠繁瑣的分析與機械訓練是難以實

現的,只有通過充分的讀來實現。因此,朗讀是心與心的接觸,情與情的融合。是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增長點。體驗是在對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礎上對事物產生情感並生成意義的活動。感悟,是領會的意思,明白了某種東西存在的意義,也就是會意。體驗是感悟的基礎,感悟是體驗的升華,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品讀環節中朗讀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是不可分割、彼此交融的。

二、研究課題的界定與內容:

《小學語文品讀教學環節中朗讀能力的有效性研究》,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注重培養和發展良好的朗讀能力,為初中階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朗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前幾年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培養、指導下,已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查找資料、有效思考、有效質疑解惑等一系列好習慣方面進行培養,探索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品讀體驗教學環節中學生如何進行朗讀能力的培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拓展學生學習語文視野和空間的。 本研究宗旨在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協調發展。
1、使學生掌握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水平。
2、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水平水到渠成,從而也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
3、讓學生在無形中積淀思維,豐富自己的想像,積累詞彙,進而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4、通過研究,掌握朗讀訓練的指導方法,形成可行性的研究方案,從而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策略和方法:

1、調查法。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深入課堂,全面的了解當前本校課堂教學的現狀,從中發現問題。為解決問題,為探索和改進當前課堂教學現狀提供相關依據,以便有針對性地研究。以期達到最佳的研究成果。

2、文獻法。就是收集有關文獻資料作為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導實施材料。通過查閱有關專家的論文報刊等,尋找本課題實施的理論依據。通過文獻研究啟迪本課題組成員的思想,開闊研究思路。

F. 關於怎樣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最有價值的作業有三個特徵:「所設計的作業是最適合於兒童的發展階段的;為了准備行使成人的社會職責,所設計的作業對未來的前途是最有希望的;同時,所設計的作業對形成敏銳的觀察習慣和連續推理的習慣,具有最大限度的影響力。」而當前我們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正是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作為培養人的教育事業,在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方面還得承擔起保證教育質量這一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尤為重要,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
下面是我關於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幾點思考和做法:
我把小學語文作業分成三種類型:課前作業、課堂作業、課後作業。每種作業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一、課前作業: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自學能力、課前預習的習慣,對提高課堂40分鍾的質量尤其重要,為此,我在教學每篇課文之前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兩項作業。
(一)查資料:此類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並閱讀相關資料。可以上網查尋、查閱參考書籍,向周圍的人了解等。我於是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網址、查閱的書名,時間長了以後,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各種信息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

G.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 要: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也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語文的魅力在閱讀課中體現,閱讀的價值不言而喻。小學生處在個體成長的黃金時期,通過閱讀可以豐富精神世界,拓寬眼界。為了發揮閱讀教學的價值,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充分研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使語文教學煥發生機,彰顯魅力,同時實現語文課程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使小學生實現「快樂閱讀」。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提高策略
閱讀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又是語文教學的升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旨在發揮語文的學科魅力,提升小學生閱讀水平。教師要充分認識閱讀的意義,無論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對知識點的整理能力等都是建立在學生有效閱讀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重視課前閱讀,加強課前預習
小學生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還不夠完善,於小學生而言,課前預習閱讀文章是提高閱讀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通過對課文的預習,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小學生將問題帶進課堂,實現自主思考的過程,這也是檢測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師要把握小學生的這一發展特點,讓學生認識到課前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求知慾,這也是實現有效閱讀的前提,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明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疑惑,例如對個別生字生詞的不理解,對某一片段的不理解等。此外,教師還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查詢自身疑惑的字詞。可以說,小學生通過課前閱讀,在預習過程中明確問題並將問題帶入課堂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一方面,教師可以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另一方面,小學生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迅速領會文章重點,掌握重點內容。
二、創造閱讀環境,轉變閱讀場所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氣氛沉悶而缺乏活力,嚴重壓抑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必須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轉變閱讀場所,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閱讀任務。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促進小學生實現高效閱讀,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設置「圖書角」和「閱讀區」,使學生處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讓學生自主挑選喜歡的書籍閱讀。另外,閱讀教學的場所並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內,教室是教學的主陣地但並不是唯一選擇。因此,教師要勇於顛覆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閱讀場所。圖書館、閱覽室、機房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定期轉換小學生的閱讀場所,激發學生閱讀熱情,為閱讀課堂增添新鮮感,為小學生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實現快樂閱讀,這也是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所設計的。
三、設置閱讀任務,豐富閱方式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且注意不穩定,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合理設置閱讀任務,在閱讀課中增添「任務閱讀」環節,突破傳統閱讀教學的弊端,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改變以往學生消極厭倦的心理,促進學生有效閱讀。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課前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課上相互交流,加強課堂互動,幫助學生集中注意,防止學生出現注意分散現象。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文章,示範閱讀,還可以播放相關視頻,調動學生多感官共同參與閱讀過程,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增強閱讀課堂的新穎性。
四、加強小組合作,實現探究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探究學習,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有效方式。通過小組合作,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而且可以實節省時間,分享閱讀經驗,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教師要立足於學生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的成績、課堂表現、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方面因素,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劃分。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加深閱讀印象,深入理解閱讀內容,還可以引導學生加強組內交流,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遺漏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閱讀感悟,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形成良好循環,促進閱讀有效性的提高。
五、優化作業設計,加強學科融合
根據新課改的指示,教師要優化閱讀作業,為小學生「減負」,進行有意義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說,優化作業設計是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所在,教師要讓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高效完成作業。閱讀作業應該具有生活化、實踐性、趣味性的特點,還可以實現學科之間的融合。例如,教師講述《烏鴉喝水》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將文章「畫出來」,引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把烏鴉向瓶內投石子,瓶內水面升高,烏鴉最終喝到水的內容畫出來,發展學生「繪畫閱讀」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這一方式,直觀而形象地加深學生對所讀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見解,提高閱讀有效性。
總之,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小學生所喜愛的學習內容,應該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發展特點,為學生制訂合適的發展計劃,才能真正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讓學生喜歡閱讀,實現「快樂閱讀」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閱讀成為一個充滿快樂的過程。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發揮閱讀價值,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郝翠梅.淺論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簡約之美[J].新課程(下),2013(12).
[2]嚴霞.讓閱讀之花開放在學生的心田――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學苑教育,2011(03).
[3]卞光敏.有效對話:讓閱讀課堂貼近學生的心靈與情感世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對話」的價值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0).
[4]許海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6):210-210.
[5]管雪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010,12(9):56-98.

H.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批改的有效性》課題

一、研究時間
x年x月——x年x月
二、研究內容:
1、作業中「改變傳統方式 批改方法多樣化」的實施情況及效果。
2、豐富多樣的評語,對學生在作業上的改變,對語文教學帶來的影響。
3、簡單時尚的批閱符號,對提高學生作業興趣的作用。
4、「批改權」擴大 參與者廣泛化。對學生個體發展有什麼改變?對提高語文作業批改有效性有何顯著成果?
三、具體工作:
1、明確計劃和實施要求:
制定本階段的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討論課題組活動形式。向課題組教師提出明確的批改要求、規定本階段完成的研究任務,扎扎實實的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
2、理論學習與心得交流:
首先,我們將組織課題語文組協助成員對「課題研究方案」再次學習,進一步明確研究的目的,清晰研究的內容,加深對「語文作業批改有效性」有關概念的了解。
同時,我們將藉助網路提供有關「作業批改改革成功案例」及「如何提高語文作業批改有效性」的學習資料,採取自主學習、集體交流的形式,在概念上面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另外,我推薦了一些其餘科目提高批改作業有效性案例搜集,提升課題研究和實施的能力。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我將專門組織課題協組成員進行研討自己班級語文批改的實效,對批改多樣的心得、實踐中的思考與困惑等進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入。
3、語文作業批改實踐:
課題研究要基於語文作業的批改,立足於作業,要在語文作業批改實踐中發現語文作業批改的有效方式、形式、批語,發現激發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興趣,提高語文能力、積累經驗、提升語文素養,並形成一定的語文作業批改指導模式。從而形成系統的研究案例與總結。
4、撰寫論文:
整理總結研究成果,積極撰寫論文、批改案例。書寫好課題優秀論文、優秀案例等的匯編工作,形成課題成果群。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分享研究成果,促進語文作業批改有效性,提高教學效果。

I.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策略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之一; 因此,合理地布置作業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學生討厭作業,他們認為完成作業只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不是面對一種挑戰,問題就是出在我們教師沒有精心設計作業。新課程實施以來,在各類練習冊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許多的練習題加上了「我會」「我喜歡」等字樣。可以看出作業設計者的用心良苦:這些題目都是我喜歡做的,我能做的。也許是因為我們實在太希望學生能夠喜歡作業了,所以有意無意地把題目名稱叫得花哨點、好聽點,這樣學生就會有「樂趣」了,殊不知這樣強加給學生的「樂趣」卻使學生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意識。所以,我們應該針對文本的語言特點來精心設計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結果產生良好影響的作業 。
一、設計有趣味性的作業
教學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小學生受年齡特徵的限制,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簡單的重復性的抄寫,機械的死記硬背,或枯燥的題海苦練有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對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增長知識的成功樂趣。小學生天性酷愛繪畫,圖象比文字更符合兒童的認知能力。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我讓學生畫了下雪時小動物們玩耍嬉戲的場面,很多學生把小動物的腳印都通過繪畫形象展示了出來;我還抓住學生喜歡模仿的特點,在學了《趙州橋》後,讓學生模仿作者的寫法寫《家鄉的橋》;在學習了《狐假虎威》後,又讓學生續寫當老虎知道狐狸騙了自己以後會怎麼做。 「表演」相對於「寫」來,學生更樂意接受。對於故事情節性較強或場面描寫具有較強動作性的課文,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親自演一演,並布置學生分組排演課本劇進行比賽。如:在學習《陶罐和鐵罐》一課後,讓學生自由組合排練課本劇,還評出「最佳演員」、「最佳拍檔」 獎 。這類作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作業的設計要有生活性
生活即教育,教育極其廣闊而自由。 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設計作業時也應善於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的情境和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體會語文與生活同在的樂趣。在教學《母親的恩情》後,建議學生在母親節、父親節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並送父母一首小詩、一句祝福、寫一封充滿情意的信,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在教學《一株紫丁香》後鼓勵學生自己寫最喜歡的話,獻給最敬愛的老師。在教學《夕陽真美》一文後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在學習《雲房子》一文後指導學生去觀察雨後白雲的變化,了解它的姿態萬千,變化多端。
三、作業的設計要有創新性
長期以來,語文作業的形式並沒有很大的改變,書本上及練習冊上的作業大大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制約了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作業的創新設計,讓學生願意完成作業,喜歡完成作業,在作業中體驗成功, 以提高作業的質量。(1)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因此,我在布置課堂練習、家庭作業時,允許學生在練習的數量、深度、形式上有一定的選擇權力,避免傳統的「一刀切」的做法,就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如在教學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後,我設計了「作業超市」 ,裡面供學生選擇的作業有:①想當詩人的,自編一則贊美小興安嶺的詩歌;②想當導游的,課後搜集圖片資料,寫上簡單說明,展示小興安嶺誘人的景色,並寫一段導游詞;③想當畫家的,把小興安嶺的美景描繪出來;④想當朗誦家的,搜集描寫風景優美的詩歌,讀給小夥伴或爸爸媽媽聽。 (2)自主作業的設計。《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 。因而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傳統的作業,都是我們設計好習題讓學生完成,學生被動應付,主動性得不到發揮,所以,我想不妨根據課文特點和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己編作業題。怎樣落實這個環節呢?贊可夫指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目標,擬訂行動計劃,可以產生一種強有力的動機,使他們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務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鑒於此,我還嘗試把課後作業設計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的做法。如教學《盤古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有的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並改編了故事;有的用童趣盎然的兒童畫展示了盤古倒下後身體發審的各種變化;還有的學生給寫信,贊揚他,並告訴他宇宙間的一切美麗。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許多知識信息,鍛煉了全面參與學習的能力。
四、作業的設計要有層次性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的快樂。 如在學了《爬山虎的腳》一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①摘抄本課生字各三個,詞語兩遍。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文章中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③你也試著模仿課文, 續寫兩句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你可以從中選取兩個進行做題。這樣的作業布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既可滿足優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讓學生自主選擇,做到內容上分層次,要求上有差異。規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完成基礎題,中等學生除了完成基礎題外,還可以再做一做提高題。
五、作業的設計要有人文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 課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時應考慮作業的人文性,力求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操。現今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偉人的故事,這些既是學生閱讀寫作的名篇,也是學生做人的鏡子。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靈活起來,多與課外校外書本外的知識相結合,陶冶學生課外知識的情操。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尋找名人的足跡》,製作《名人錄》等活動的作業,讓學生收集偉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圖 片、個人簡介,還可以以「小報、班會」的形式「話英雄,贊名人」,這樣,既學生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路標,又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作業是一 種最為直接而頻繁的通道,所以,學生做作業和教師批作業就是一種互動的人文活動。在這里,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師者的學識和修養,體驗到民主的氛圍、平等的交往、純真的情趣和進步的快樂,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業活動成為學生人文素養形成的重要載體。
總之,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效果。有效設計作業內容,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點燃思維的火花;可以使學生在「精練」 中提升能力,積累經驗;可以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我們應時刻關注作業的有效性,讓孩子學得興趣盎然,讓教師教得輕松自如。

J.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的研究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作業有效性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