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導入新課
課前導入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它猶如電影的「序幕」和樂曲的「引子」,對於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課前導入,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同時,課前導入還起到了為新課內容做鋪墊的作用。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學好數學是每一個學生的奮斗目標,因為它不僅對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升學大有幫助,更重要的是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想搞好數學教學工作,就要充分重視每一個教學環節,努力搞好每一個細節部分的工作,其中,重視課前導入技巧就是每個數學教師都要重視的問題。與其他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相比,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徵,運用課前導入的技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哪些比較常用的課前導入方法呢?
一、溫故知新導入法
通過溫習舊知識來進行課前導入是一種最常見的導入方法,也是很多教師非常喜歡採用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起到了復習舊知識的目的,同時還很好地為新知識的講授打下了基礎。尤其是像數學這樣的學科,數學是一門結構嚴密、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其中很多的知識都是一環套著一環,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學生對於新知識的掌握。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復習之前學過的關於「角的分類」的內容引入新課。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之前學習過的角度分類有哪些。這時候很多同學就開始思考並回答出過去學過的角的分類有「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接著教師再讓學生闡述這些角的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在這樣層層的復習和引導之下,學生逐漸地把「角的分類」同「三角形的分類」聯繫到了一起,進而不知不覺地進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中來。
二、實物演示導入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方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形象思維為主,一些實實在在的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最易於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然而,有些數學知識往往又比較抽象,這樣就使得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在理解上出現了困難。而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適當地用一些實物來進行教學,就更有利於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消化。例如,我在講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部分的內容時,由於立方體是一個略帶抽象性的知識,為了盡可能地把知識表現的具體化,我在上課之前就拿出了很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讓學生觀察這些具體的實物,然後根據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樣在導入階段,就已經讓學生初步地掌握了本節課程的精髓部分,接著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就會顯得很輕松。
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導入
數學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換句話說,數學知識在我們周圍的實際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就可以利用數學這一優勢,從實際生活入手來導入新課。例如,教學上「百分數」的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百分數的意義,我在上課之前收集了很多的食品包裝袋,在這些食品包裝袋上,都有食物成分的說明,而其中很多都是用百分數來表示的,我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包裝袋上的信息,然後給學生一一解釋這些信息中百分數的含義,這時候,學生在理解這些百分數的時候就會有實物作為參照,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了。同時,通過實際生活作為導入的切入點,也可以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設疑導入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奇心重,很多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本能地希望搞懂它,而好奇心在心理學中也被認定為重要的內驅力。換句話說,如果學生對於數學問題持有強烈的好奇心,就會激發他們去學習、思考和探究,這樣,在積極的學習態度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因此,在運用課前導入技巧的時候,精心設疑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導入方式。例如,我在講到「方程」的知識時,首先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4箱蘋果比4箱梨子少24千克,平均每箱梨子重20千克,問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很多同學一看到這個題目紛紛表示會做,並且拿起筆開始算了起來。過一會兒,有一部分同學就把正確答案算出來了。接著我又問:「大家覺得這個題目難做嗎?」很多學生表示有一點難度。這時,我對學生說:「今天我要教給大家一種既簡單又快捷的方法來做這道題目,一旦你們學會了這個方法,做題的速度會比現在快一倍。」一聽到這里,很多學生立刻睜大了眼睛,表現出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樣,我再開始「方程」知識的講授,學生就會表現得興致勃勃。
五、游戲導入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的時候如果能夠利用游戲對於孩子的吸引力來進行導入工作,這樣很容易就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② 如何設計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
現行數學教學中存在重教學內容而忽視導入的現象。教師方面:由於各級各類學校及班級之間互相比較分數來評估教學,更由於升學的壓力,迫使教師們繼續用舊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即「穿新鞋,走老路」,不重視教學中「導入」環節,認為導入太浪費時間,不如抓緊時間教書本知識或加強練習;有些教師也很關注導入,可較多形式單一且呆板,譬如:回顧己學過的相關知識和內容,並從這些預備知識中轉入本節課的學習;當然,也有些教師一直都很注重課堂導入,並在實踐的基礎上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特別是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導入越來越受到一線教師的關注,導入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方面:一、學習負擔過重加上數學被認為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二、學生每天需上七節課,不管從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產生疲憊感。三、小學生具有好奇心理。因此,學生需要活潑生動的課堂;需要教師用導入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需要教師巧妙地設計導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入學習准備狀態。只有這樣,教師精心設計導入,以新穎有趣的導入觸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探索心理,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數學課堂。因此,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有特色的導入。如何設計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我們一線教師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大家普遍認為,在新的教學內容開始時,吸引學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慾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導入要構建學習目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心理准備狀態,全神貫注地有意義地開展學習;導入要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即與學生進行自由交談,師生彼此互相了解,由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話題,帶他們走入課堂的任何內容來進行導課,讓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既建立友好關系,又自然而然地學習本節課的新知識,進行發散思維。並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從而有效地進行課堂活動。促使他們進入良好的心理准備狀態,從而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並順理成章的導入新課。
二、研究的理論依據
著名學者加涅根把完整的教學過程劃分為9個階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標、原有知識、呈現教材、提供學習指導、引出作業、提供反饋、評估作業和促進保持與遷移。引起注意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因素。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如果個體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刺激信息未加註意,那麼,這些信息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遺忘。知識教學的基本目的是要使學生將知識存入長時記憶;因為只有存入長時記憶的知識,學生才能用它來學習新知識或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開始時,即課堂導入時,必須要考慮: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學業的注意。再者審美要求中審美心理由感知、情感、想像、理解等多種心理要素組成。在審美感知中,視知覺和聽知覺是兩種最主要的感知。審美感知具有敏銳的選擇性、整體性特點;審美感知中已有某種情感、想像和理解的參與,其中情感的作用最為明顯。
審美心理的特點啟示教師課堂導入的設計應遵循新穎性、愉悅性、直觀性、審美性等原則。
三、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閱、收集與本研究課題有關的國內外學者專著、論文和資料。通過圖書館查閱、學術期刊網、天宇資料庫、萬方資料庫,上網搜索等方式查找有關導入設計及相關的文章,了解前人或他們已經做的研究工作,明確研究課題的科學價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內容分析法:大量收集小學數學課堂典型導入案例並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3﹚教育實驗法:將精心設計的導入案例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
﹙4﹚問卷調查法:調查實施課堂導入對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程度,學生對課堂導入的滿意程度等情況。
﹙5﹚訪談調查法: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直接交談方式收集資料。了解導入設計在教學實踐中運用的效果以及他們的看法與意見。 四、主要研究內容
1.小學數學典型課堂導入案例的分析
(1)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功能激發學習動機的功能;促進智能發展的功能;激發興趣的功能;承上啟下、溫故知新的功能;調劑學習情緒的功能;發揮美感的功能。
(2)小學數學課導入的類型 處理好課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熱情、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這是肯定的,但用什麼樣的導入方式起始,卻是應當認真推敲的。絕不能採用某種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機械照搬套用。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要選用不同的類型。根據數學學科在教學中已經出現的一些實例,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方法:發現導入法;趣味導入法;設疑導入法;類比導入法;直觀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提問導入法;情境導入法;銜接導入法;事例導入法等,還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有特色的導入。根據一定劃分標准對數學課進行分類。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數學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小學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教師自我的優勢特點。課題組成員各針對不同課型進行課堂導入設計,再集體討論、修改,然後形成教案進行課堂實踐。
通過大量收集小學數學課堂典型導入案例並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初步探索這些案例背後的原理;對這些案例中的導入方法進行歸類,為設計適合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的導入方法提供思路。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針對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設計出有特色的導入。通過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研究成果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較好的參考價值。
③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國內外相關研究狀況
你好:
小學數學,沒有必要弄得那麼深奧
就是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
但是是一生都有用的數學知識。
④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導入
1、加強學習豐富理論。 我們在實驗過程中,根據課題的研究的需要,積極動員和組織全體教師廣泛學習有關改革的文件、文章及各種材料形成一定的學習制度。學校以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每周組織教師進行一次學習,同時,還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訂閱一本教育刊物,精讀一本課改書籍,摘寫一本讀書筆記,交流一次學習心得體會。課題組老師除了要求摘抄筆記外,還要求結合學習和教學撰寫寫教育故事、教學隨筆和課後反思。為了提高研究人員的教研水平,我們還重視骨幹教師的培訓提高工作,選派優秀教師帶著課題(問題)、領著任務,走出校門參加培訓學習。通過學習、培訓、教研,增強了教師課程改革的自覺性,豐富了「主體性發展課堂教學機制」的先進理論,提高了課題組教師的研究水平。
2、分析教材明確法則
一堂課要有好的開頭,如同一出好戲要演好序幕,一篇新聞要寫好導語,一部好樂章要奏好序曲一樣重要。開頭開得好,就能先聲奪人,造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狀態,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維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因此,課前導入要做到以下幾點(1)、導入要有目的性、針對性,突出一個「准」字。(2)、導入要把新舊知識銜接起來,突出一個「趣」字。(3)、導入要有直觀性,突出一個「形」字。(4)、導入要有啟發性,突出一個「奇」字。(5)、導入要有藝術性,突出一個「巧」字。(6)、導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個「精」字。
3、組內分析尋找問題 教學作為一門藝術,並不是所有的課前導入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導入設計不好也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不小的影響。實驗過程中,學校每學期都組織一次全校性的公開交流課,課題組教師根據聽課情況總結出了小學數學課導入常見的幾個問題:
(1)、談話導入過於繁瑣
有位老師執教《分蘋果(分數的初步認識)》,是這樣開始的: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生:夏天。師:夏天有什麼特點?生:熱。師:同學們喜歡吃水果嗎?生:喜歡。師:喜歡吃什麼水果?(由於前面的引導,許多學生說喜歡吃西瓜。)師:還有嗎?(終於有個學生說喜歡吃蘋果。)師:老師也喜歡吃蘋果。如果有兩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該怎樣分?生:一人一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蘋果」(板書課題)。老師用了7個問題,將近5分鍾的時間才引出了課題。老實說,我們開始沒聽明白老師想問什麼問題。在小學課堂,一節課一共40分鍾,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課堂前半段的時間顯得尤為寶貴,導入時間過長,會喧賓奪主,主次不分,會使重點內容的教學和練習時間緊張,而且像第一位老師那樣繁瑣的問話,離題遠,問題多,對學生的思維也是一種干擾。所以,談話導入要力求簡潔,指向明確,避免繁瑣。
(2)、情境導入過於生硬
我們有位老師在講《5的乘法口訣》時,使用教材上的情境導入,問:2008年要在北京舉辦哪個盛會?全班學生只有2名同學知道是奧運會,更別說那個五環旗了。顯然,這個導入的情境對這些學生來說顯得太過陌生。情境導入是為後面的教學服務的,為學生創設有趣的、現實的情境導入課題,有助於學生聯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來說,教材上的情境都是比較好的,但由於各地情況不同,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生活出發,適當地改造情境,使它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現實的教學,而不是生搬硬套,閉門造車。
(3)、多媒體導入過於雜亂
信息技術普及以後,多媒體進入課堂,把枯燥的說教變成了有趣的動畫,把抽象的公式進行了生動的演示,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但是凡事都要講個度,工具手段都有個適用的范圍,超越了這個度和范圍,就會適得其反。有位老師講《等量代換》一節,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等量代換的含義,想出了用曹沖稱象的故事來導入,這本來是個不錯的創意,可是老師選用的動畫是網上下載的QQ版,搞怪的形象和無厘頭的情節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滑稽的場景中而忽視了對現象的思考,預期的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還浪費了時間。所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導入要有所選擇,突出主題,切不可虛圖熱鬧,華而不實。
(4)、活動導入過於形式 學習本身就是活動,在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老師在用活動導入時要注意活動設計一定要合理,難度不宜過大,活動時間也要充分,不能徒有其表,為活動而活動,要與後續的教學活動建立有機的聯系,才能真正使學生在活動中提煉出問題,引發積極的思維活動。
4、集體交流總結方法
學校每個實驗階段都組織課題組教師進行課堂導入方法的交流、總結。大家認為課堂導入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作為教師應該靈活的根據各個教學內容和本班的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最恰當、最有針對性的導入方法。下面就幾個實例具體得談一談:
(1)、簡介導入力求真實 例如:「多位數的讀法與寫法」一節,一上課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一個很大的數,比如:92600000、12億(用數碼表示)。然後教師指出:這種數的位數很多,讀好這種數和寫准這種數對今後學習與工作有很大幫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
(2)、利用問題巧導新知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出示題:小明今年12歲,過了12個生日,可小華也是12歲,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讓學生略加討論)這時學生情緒高漲,疑問產生了好奇,好奇又轉化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隨即教師指出: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後就知道了(出示課題),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
(3)、設障立疑激發思維
如教《長、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先出示3×5和4×4兩個圖形(單位:分米)。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有的學生說:用割補法,把兩個圖形重合起來比較。有的同學說:用一平方分米的單位進行測量。老師在肯定了同學們積極主動精神後,又提出新問題:「要想知道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我們國家的土地面積還能用這種方法嗎?」同學們領悟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不實際。「那麼,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求圖形的面積呢?到底怎麼求它的面積呢?」疑問萌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了新知識的探求。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被如何「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這一問題牢牢吸引,積極動腦,自主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藉助故事趣導新知
如教《分數的基本性質》上課伊始,只見屏幕上正播映著歌曲《三個和尚》,正當大家聽得正入神的時候,歌曲突然中斷了,隨之傳來了一陣爭吵聲,是怎麼回事呢?乍一看,原來是三個小和尚因分東西而爭吵。只見他們都搶著那3/6的,不要1/2和2/4的。接著教師伺機設置了疑念『三個小和尚所搶的那份是否真的最大呢?大家能不能幫他們證明?』由此自然地導入了新課。精彩的課堂開頭,就吸引了學生的全部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整堂課,學生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充滿生機,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教師也成功地達到了教學目的。此導入使學生在故事裡盡情暢游。進入故事也就進入課堂,進入了課堂也就產生了迫切探求新知識的積極性,自然學得津津有味。
(5)設置懸念誘導新知
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教師指出:375這個數能被3整除嗎?學生一時不能說出。教師接著說,我們能直接判斷任意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請同學們報數我來判斷,這時學生紛紛報數,教師對答如流,學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後教師說,今天我就來教你們這個本領(出示課題),這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輕松地接受了新知。
(6)、直觀導入引導探究
如「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先出示「7.00元」,移動小數點,讓分別讀出所表示的實際錢數,使體會到小數點移動能使小數的大小發生變化,再設問引入課題。
⑤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論文怎麼研究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研究 1、小學數學命題改革的趨勢與策略研究 2、小學數學專「解決問題」評價內容與方式的屬研究 3、學生視角中的「好」數學教師標準的調查與研究 4、學生視角中的「好」數學課標準的調查與研究
⑥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背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影響學習的情景因素分析,濃厚的興趣對學生學習、理解知識、激發學習動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直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數學教學,只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和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素材,創設生動有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就能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學生在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開展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歸納、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學習中呢?下面來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情景創設注重有效導入,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一堂課頭開的好不好,是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關鍵。導入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才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例如:為了讓學生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誰買的便宜」一課時,結合內容,創設情景,讓學生親身經歷買賣過程,我讓每個小組都用「錢」去買不同「超市」的同一商品,當然兩家「超市」的標價是不同的,到底哪家的便宜,學生要在「買的」過程中計算出商品的單價才能比較,而在計算的過程學生又討論了演算法。這樣通過精心構思,巧妙而有效的導入,能使學生聚焦課堂,並能引起學生濃厚的求知慾望,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所以設計出好的導入方式,是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實,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情境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巧設游戲導入、媒體導入、實踐操作導入等等。在教育教學知識引入時過,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的任務,具體的教學內容,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靈活多變地加以運用,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入」的巨大作用,激發求知慾,喚起學生積極思維,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堂課之中。
二 情景創設強調實踐性,培養應用意識
讓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在操作活動中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從而獲得基礎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的數學技能。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就要求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設法讓學生的所學能夠在生活中加以運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做有心人,在教學完相應的知識以後,通過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聯系日常生活加以運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我讓學生先觀察紅領巾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由角構成的實物,讓學生通過感知實物,初步獲得角的感性認識。教師再引導學生摸一摸、畫一畫,觀察、發現、探索角的特徵。最後,讓學生說說周圍哪些事物的角。學生就加深了認識,將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了。如學習《米、厘米的認識》後,組織了學生量一量桌子有多高?學生自己身高有多少?等活動,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服務於現實生活的意識,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三、情景創設的趣味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能創造一個歡樂和生動的教學環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活動,使數學學習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創設讓他們感到有趣、有挑戰性,能激起他們好奇、好勝的情景。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主題圖,開展想像以故事、游戲等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和運用電教媒體,把形、音、色、光融為一體,創始動態化教學情境,使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起來,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中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獲取新知識的慾望。
四、情景創設要注重結合學生實際
我們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我們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創設情景,設計一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情景,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結合起來,採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到數學問題親近好學,自然就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已有知識儲備和情感認知,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產生教與學的共鳴,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
五、情境創設要注重探究性教學
探究是指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自覺努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一種方式,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去解釋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過程。因此探究性學習的核心要素是問題,教師在創設探究情境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學力等因素,讓不同智力的學生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探究方法。另外,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化,數學學習的本質不能變,在教學中,情景創設要突出數理,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化的熱鬧場景,而要依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根據數學知識創設問題情景,讓索探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實效。
六、情景創設要體現數學文化價值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對學生要「學什麼」及「懂得什麼」更加關注,似乎一直以來,數學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都是枯燥無味,沒有魅力的,然而數學本身在人類發展歷史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文化價值。數學教學應當承擔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在創設情景中讓學生對數學的發生與發展過程有所了解,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有趣、數學的廣闊、博大和數學的底蘊、價值後,去熱愛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七、情景創設要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
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師生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包括情感系統和認知系統兩方面的信息傳遞,在教法要誘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堅定的學習意志、不斷增強的學習自信心等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即是學習的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不僅對學生當下的學習產生作用,甚至還會影響其今後人生。因此,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體現情景創設應貫穿於常態課堂教學中,在學習過程中創設的情境要隨時隨地存在的數學知識上,使整個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生活化,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生活素材與整個課堂教學的自然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愛學習,愛數學,並培養了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和知識去解決和完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的創設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在新標准新理念的指導下,因地制宜,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讓情景創設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始終,只有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的積極思維創設了良好的情境,而且還將它貫穿在整個教學中,使教學過程對學生注意力始終有一種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面育人的質量。